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野果子圖片與名稱大全
擴展閱讀
欠揍的動態圖片 2025-09-07 16:31:29
風景手機背景壁紙圖片 2025-09-07 16:27:08

野果子圖片與名稱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1-12 15:36:38

『壹』 20種美味的野果子,你還記得幾種一起來認識下,漲知識不吃虧

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們,對漫山遍野的野果應該不陌生,哪些可吃,哪些不能吃,可是再熟悉了。因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這是唯一免費的零嘴。現在我們也都長大了,生活條件也好起來了,這些野果都已經成為了一絲甜味,深深藏進記憶里。來看一下,以下這些野果你都吃過幾種?

1.野生枸杞子

有的地方管它叫「狗奶子」,還有的地方叫它「血枸子」、「枸杞豆」、「血杞子」等。成熟時,紅彤彤的,一串一串,很甜。

人工培育的枸杞以寧夏枸杞最為出名,它的個頭十分的大,由於管理妥善,結出來的果實很整齊,產量也高。但是野生的枸杞子,由於環境惡劣,還要冒著被蟲鳥吃的風險,個頭很小,但味道很濃郁,這就是野生的魅力。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枸杞子能吃,每到秋天的時候就進山裡去找這種紅彤彤的果實來吃。長大之後,到廣東又發現了一道美味,枸杞葉瘦肉湯,用的就是枸杞的嫩枝葉。味道很鮮美,聽說同樣也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

2.羊奶子

別名叫酸咪咪、胡頹子,果實成熟,變紅之後,味道很清甜,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來泡酒。

羊奶子一般是在秋天開花到第2年的春夏之際,才會結果實。羊奶果樹是一種小型的灌木,如今被很多園藝愛好者做盆景栽培,既可以觀樹形,又可以觀果。

3.金櫻子

我們這里土話叫「糖嘰呀」,成熟之後的金櫻子呈現出橙紅色,將外面的刺颳去,將裡面的種子掏掉,它的那一層薄薄的果肉可咀嚼,有絲絲的甜味兒。還常見祖父拿金櫻子來泡酒,具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澀腸止瀉之功效。

4.南酸棗

酸棗是它的學名,但為了將它與另外一種酸棗區分開來,將它稱為南酸棗(南方特有)。有的地方也叫它鼻涕果,因為它它的果肉黏黏糊糊的,就跟鼻涕一樣。

到每年的初秋成熟,從高高的樹上掉落下來,黃澄澄的最好吃,有絲絲甜味,如果表皮仍然是青綠色的,那千萬不要去吃,很酸很酸。

勤勞的主婦們還經常拿它做一道可口的可儲存的零食叫酸棗糕,我們的土話叫「酸子片」。

4.野草莓

野草莓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主要生於山坡,草地,樹林下面一長就是一大片,結果的時候可喜人了,不拿個袋子或盆子摘它一下午不罷休。

5.樹莓

樹莓在很多地區都有,而且每個地區品種還不一樣,叫法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叫懸鉤子,有的叫烏泡子,有的就叫泡子,有的叫3月泡,栽秧泡,覆盆子等等。

6.蛇莓

上面的樹莓它是長在藤條上的,是一種小灌木,而蛇莓是匍匐在地上長 的 ,是一種草本。這種果實雖然也一樣的特別的鮮艷,惹人垂涎欲滴,但大人一直教育我們,說它有毒不能吃。

但後面又有小夥伴們說他們小的時候吃過,沒啥事兒,所以到底也還是不知道哪種說法是對的。

7.龍葵

有的地方叫葵冷盤果,嫩尖尖用來煮雞蛋,苦甜苦甜的可以清火氣,黑色的果是成熟了的,可以吃。

也有的地方叫他黑黝黝或黑天天。

不過龍葵的的植物體內含有很多龍葵鹼,是一種有毒的物質,葉子不可生食,必須煮熟,青色的果實是不能吃的,只有當它的果實變得全黑,裡面的龍葵鹼含量才會降到最低。

8.杠板歸

杠板歸是學名,在我們那兒土話叫「蛇不過」,還有的地方應該叫「蛇倒退」。就是由於這種植物長得很快、長一大叢,而且枝葉上都長滿尖尖的倒刺,連蛇都穿不過,人要是不注意被劃拉上了,那就是一道道的血口子,然後就是刺啦啦的疼痛感。

到秋天它的果實就成熟了,長的一串一串的,像葡萄串兒一樣的。果子成熟的時候是藍紫色或者紅色的,不論是顏色還是形狀,真的就像迷你的小葡萄一樣。果實可食,放到嘴裡輕輕咀嚼,有深深的酸和微微的甜。

9.黑老虎

它是大血藤的果實,也叫冷飯團,成熟之後果實裂開來,呈現出紫紅色,味道清甜。

黑老虎的植株可作葯用,葯用部位主要是根部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還能治風濕骨痛。

曾經出現過種植黑老虎的騙局,商家給農民推銷黑老虎的小苗,承諾幾年之後可回收果實。誰知盤四五十塊錢一顆的小苗,還沒等長大結果,商販卻早已不見蹤影,聯系不上了。

而黑老虎的果實由於果肉可食用的部分非常的少,因此總是打不開市場。又由於它的栽培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結果產量也很低,因此總沒能被普及開來。

10.八月炸

說完黑老虎,就不得不提一下8月炸,一般這兩種果實都是同時成熟的,所以進山去不是找黑老虎,就是找8月炸。

如果說黑老虎的種植是一個騙局,那麼8月炸的人工栽培就明顯要成功一點點,因為目前水果市場上也常常能見到8月炸的身影。

11.野生獼猴桃

在水果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獼猴桃,其實它的原產地就是中國。在清朝末年被國外的植物學家發現並帶往紐西蘭,在那裡種植成功之後,這種水果開始風靡全世界。

在我國很多南方地區的山區里,仍然可以找到很多野生的獼猴桃藤。到夏末初秋,甚至整個秋天都可以進山去採摘它的果實。野生的獼猴桃個頭非常的小,汁水比較少,但是滋味很甜。

12.茶餅

又叫茶泡,它是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變異的組織,厚厚的肉質的果子,摘下來就可以生吃,味道甜絲絲的。

記得小的時候經常隨父母上山去撿油茶籽兒,父母很辛勤地去摘油茶籽,而我們幾姊妹在附近去找茶泡。

它主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片狀的,另外一種是包子形狀的,片狀的就叫茶餅,而包子形狀的就叫茶泡。

13.沙棘

沙棘,和羊奶子一樣同屬於胡頹子科,是一種落葉小灌木。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沙棘果實中的維C含量非常之高,比獼猴桃還要高。除了可以生食之外,還常常被加工為果脯、果酒、果醬、果汁等等。它的果實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因此又被栽培成為觀賞盆景。

14.香蒲的嫩莖

上圖這種長著一根香腸一樣的水生植物相信大家都見過,因為在某小視頻平台上看到過很多關於它的小視頻。但大家不一定知道它的名字,它叫香蒲。

大家知道嗎?它的嫩莖可以食用哦。雲南人稱它為草芽,也有的地方叫它「象牙菜」,特別嫩。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炒,還可以打湯。

15.洛神花(紅桃K)

洛神花又叫玫瑰茄,有的地方又叫紅桃K,其果實為深深的紫紅色。

煲雞肉湯,加艾葉,女人喝,補氣色,補血。還可以 用做 蜜餞或者曬干煲酸梅湯和做花茶。

16. 菇娘果

姑娘果是茄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果實成熟之後,可生食味道酸甜可口,風味極佳,同時也可以製成蜜餞、果醬等等。

姑娘果主要有三個品種:紅色的叫紅姑娘,又叫燈籠果;黃色的品種叫黃姑娘或者直接叫姑娘,它的味道最甜、最多汁、最爽口,因此水果市場上它最為常見;還有一種紫色的叫紫姑娘,這個品種就比較少見了,而且果實有一點麻麻的、澀澀的,因此就更不被待見了。

17.構樹果

構樹在農村非常常見,是一種頑固的雜樹,非常難以清理干凈。但同時它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又是一種豬飼料,樹皮可以用來製作紙張。成熟了的果實還能吃,但是不建議多吃。主要是由於這種果實很容易招惹蒼蠅、蚊子等蟲蟲在上面產卵,因此非常的臟。

18.地菍

地菍,「菍」,這個字不讀nian第三聲,也不是第四聲,而讀nie第四聲,或ren第三聲。有幾個朋友是跟小美一樣,總是將這個字讀錯的呢。

它是一種集葯用、觀賞、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它的果實在每年的7月份到10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是深紫色的,果肉呈紅紫色,既是小朋友們的零食,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所以小的時候我們吃完地菍,滿嘴烏黑,由於吃得太多了,嘴巴已經紅得發黑了。

19.桃金娘

俗稱姑娘子,別名山稔,是南方特有的野果,成熟的果實是紫黑色或者紫紅色,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來泡酒。果實能補血、滋養、安胎。

桃金娘的花也超級好看呀,由於它四季常青開花漂亮,花期也很長,容易種植容易成活,因此常被園林綠化所利用。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中和華南地區。

20.野地瓜

野地瓜,有的地方又叫地瓜泡。在四川的農村有這么一句諺語,「5月5地瓜生,6月6地瓜熟,7月半地瓜爛」,這里的地瓜不是紅薯也不是涼薯,而是這種野果。

野地瓜是長在一種多年生的常綠匍匐藤本植物的莖稈之上,由於它的莖干是匍匐在地上生長的,所以這種果實常常被半埋在土裡。別看它的外表不起眼,而且還臟臟的,但是它的味道卻很清甜,是很多農村娃兒時最喜愛的零食。

以前這種野果非常的多,一采就是一大把,十幾斤,現在可是越來越少了呢。

『貳』 兒時吃過的70種南方野果,你還記得幾種

對於野果,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雖然現在的人可能已經不稀罕再去食用這些東西了,但在上個世紀,特別是七、八十年代以前,野果還是飢荒年代的人們賴以充飢的食物。

南方山林里的這些野果你還記得嗎?

1、鄧盪子

鄧盪子學名懸鉤子,也叫刺泡,鄉下的山野路邊隨處可見,農村長大的人大部分應該都認識它。

2、炮筆子

炮筆子,學名酸藤子,別名信筒子、入地龍、雞母酸、咸酸果,小時候經常用小竹筒做手槍,拿它當子彈來玩。

3、棠梨子

棠梨別名野梨、山梨、鳥梨、赤梨,味道酸甜,略帶澀味。棠梨花、果均可食用。

4、油甘子

油甘子學名余甘果、別名牛甘果、油金子,初吃味道酸、澀、苦,過後回甘,可用於加工食品和泡酒。

5、雞錐子

很多人把雞錐子當成板粟的縮小版,其實它與板粟味道相去甚遠,它是紅錐樹的果實,而紅錐在兩廣地區一般叫作紅㰀。

6、豬肚子

豬肚子學名不詳,這個野果估計認識的人並不多,知道它能食用的人更不多,味道有些寡淡,不怎麼好吃。

7、酒餅子

酒餅子又叫酒餅婆或酒餅木,屬於紫玉盤科植物其中的一種,因整株帶有獨特的清香氣味而被廣泛用於酒麴的製作,果實可以直接食用。

8、姑稔子

姑稔子學名崗稔,又叫山稔子,之所以沒把這種野果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它實在是太普通太常見了,沒吃過它的一定不是南方農村長大的孩子。

9、地菍子

地稔是一種多見於路邊或草坡上的植物,果實成熟後紫黑色,吃完它滿嘴都烏黑。

10、禾線子

禾線子學名不詳,應該屬於酸藤子一類,小時候常吃,味道酸酸甜甜的。

11、洗碗子

洗碗子學名不詳,植株和果實都與百兩金很相似,小時候常吃,籽大沒什麼肉,基本就是吃皮。

12、雞冠子

雞冠子學名蘋婆,又叫六旺子、九層皮,果殼可曬干泡茶,裡面的籽一般要煮熟後食用。

13、沙灘子

沙灘子學名火炭母,有些地方叫它火炭子,味道微甜、寡淡。

14、龐屁子

龐屁子學名破布葉,別名布渣葉、破布樹,果實可食,但沒肉且味道略酸。

15、牛稔子

牛稔子即五指毛桃的果實,成熟後果實紅色或深紅色,把帶毛的皮撕掉,裡面的果肉可以吃,味道清甜。

16、酸棗子(鼻涕棗)

酸棗子又叫鼻涕果,成熟掉落地下的果實可以直接食用,但味道很酸,有些地方的人們用它製作成酸棗糕。

17、桔鈕子

桔鈕子學名枳椇,別名拐棗、雞爪梨,可生食也可用來泡酒。

18、鹽膚子

鹽膚子別名五倍子樹,成熟後的果實上掛滿鹽霜,可直接食用,味咸微酸。

19、金櫻子

成熟金櫻子可以熬糖,也可以用來泡酒。鄉下土名稱它為糖盎簕子。

20、白飯子

白飯果又叫水枇杷、水東哥、米花樹,果小,白似米飯,故稱白飯子。

21、楊桃子

楊桃常見的有甜、酸兩個品種,可直接生食,味道酸爽,也可以曬成干品後用來製作美食。

22、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是一味中葯,它的土名叫冷飯坨,別名小血藤、風沙藤、紅木香,成熟後的果實可以直接食用。

23、黑口子

黑口子是野牡丹的果實,根莖可入葯,果實能吃,吃過之後舌頭會變黑。

24、龍葵子

龍葵是一種野菜,嫩莖葉可煮湯、炒食,但果實需成熟變成黑色後才可食用。

25、烏飯子

烏飯子,學名南燭,別名烏桐子、烏飯樹、米飯樹等,葉子可以用來染制黑色糯米飯,果實成熟後可以食用。

26、饅頭子

饅頭子學名木瓜榕,與野地瓜、無花果長得很相似,成熟後果實裡面汁水很多,甜如蜜糖,所以也有人稱它為蜜枇杷。

27、羊奶子

羊奶子別稱胡頹子、酸咪咪,成熟果實味道香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來釀酒。

28、覆盆子

覆盆子別名小托盤、烏藨子,和懸鉤子一樣,都是農村常見的野果。

29、橄欖子

橄欖子有青橄欖和黑橄欖兩種,味道酸澀,一般經加工後作腌菜食用。

30、酸醋子

酸醋子學名雀梅,別名酸銅子、酸咪子、碎米子等,是盆景「七賢」之一,自古以來就是製作盆景的重要材料。雀梅果實味道酸甜可口。

31、霹靂子

霹靂子土名叫碰烹仔、木饅頭,是一種天然的白涼粉製作原料。

32、老鼠瓜

老鼠瓜是一個中葯名,它的別名叫野西瓜,果實很小,但味道清甜,挺受農村小朋友喜愛。

33、牛尾虱

牛尾虱學名不詳,但小時候經常吃,味道酸酸甜甜,兩廣地區比較常見。

34、老鼠屎

老鼠屎學名勾兒茶,很多地方也稱它為鐵包金,果實可以吃,植物可以製作盆景。

35、麻甲子

麻甲子學名拔葜,又叫金剛藤,藤尖可作野菜食用、根莖可入葯,成熟果實可生食。

36、野李子

野生李子比較少見了,現在多為種植的品種。

37、野楊梅

野生楊梅在兩廣地區還是挺多的。

38、野桑葚

野桑葚相信大家認識,味道酸甜可口,生食泡酒製作飲料均可。

39、野山楂

野山楂別名紅果子、墨褐梨、南山楂,可以製作山楂餅、山楂片和腌制山楂罐頭。

40、野枇杷

野枇杷別名山枇杷,俗稱香膠木,比較少見了。

41、野葡萄

廣西大山裡比較多,很多人喜歡用它釀酒。

42、水茄子

水茄子與茄子樹長得非常相似,樹樁可以用作茄子苗嫁接的砧木,果實可以吃,但味苦,一般煮熟吃,可以用來製作料汁。

43、咕卟子

柚子的原生版本,大概沒多少人記得它還有野生的了。

44、飯頭督

飯頭督學名厚鱗柯,又稱補腎果、益腎子、風流果,光聽這幾個名字大家就應該知道它有啥作用了。

45、羊屎果

羊屎果又叫羊咩屎、山蒲桃、野冬青,名字聽起來不雅,但味道很不錯,清甜可口。

46、茼麻籽

茼麻又叫野薴麻、野麻,嫩果可食用,把外層的綠色果皮撕掉,吃裡面的白色的籽粒,味道清甜略麻。

47、野黨參果

野黨參又名土黨參,果實成熟後可以吃,味道微甜,根莖可以入葯,農村人常挖來煲湯。

48、雞嗉子

雞嗉子即野荔枝,現在較少見了。

49、蕃石榴(山石榴)

農村最常見的野果,小時候很多小朋友未等到完全成熟就爬樹摘來吃。

50、黑老虎

大血藤的果實,味甜,別名冷飯團、過山風、風沙藤、三百兩銀。

51、野檸檬(山檸檬)

小時候有誰吃過?那酸爽勁誰吃誰知道!

52、野木瓜

它可不像我們平時常見的水果木瓜,它是灌木,長樹上的,個小,味酸,可入葯。

53、山櫻桃

待它成熟的時候,一樹紅果掛枝頭,想想都流口水。

54、野桃子

野桃又叫小青桃,比平常吃的桃子要小,且味道偏酸。

55、橡果

可以製作橡果糕。

56、黃梔子

這是一種天然食品染料,可以製作黃色糯米飯和其它染色食物。

57、木鱉子

一種中葯材,鮮果裡面的果肉可以用來製作小吃,如黃糍粑、黃米飯等,但網路記載有毒,慎吃。

58、鴨屎子

雞屎子學名栝樓,又名吊瓜,果實裡面的籽可以食用,叫作吊瓜子,根部(又叫屎瓜根),曬干或烘乾後製成葯材天花粉。

59、杠板歸

杠板歸別名蛇倒退、貓爪刺、穿葉寥、河白草,看見果實這樣的顏色,是不是不敢吃?其實它是可以食用的。

60、仙人掌果(仙桃)

仙人掌號稱懶人植物,部分品種的果實可以食用,且味道很甜。

61、八月炸

八月炸學名預知子、八月瓜、野香蕉,成熟後果皮裂開,果肉像香蕉一樣可以剝開,裡面的果肉和種子都可以吃,味道香甜、口感細膩。

62、野草莓

這里的野草莓指的是野生的白色小草莓,也叫白草莓或白泡兒,但事實上蛇莓在很多地區也被稱作野草莓,同樣可以食用。

63、野獼猴桃

野生獼猴桃多生長在茂密山林或灌木叢中,現在能買到的多為果園苗圃栽培的品種,現摘的果實可以用來釀酒。

64、菇娘果

菇娘果別名燈籠果、紅姑娘、掛金燈,小時候大人總告誡小朋友說這果子不能吃,其實菇娘果營養豐富,不但能吃,而且味道酸甜可口,還挺好吃的。

65、石斑果

石斑果學名石斑木,別稱報春花、山花木、石棠木,這果實基本沒果肉,所以較少人吃。

66、莢蒾果

也是沒什麼果肉的,但味道酸酸甜甜,果實可以一整把往嘴裡塞,把汁吸了再把籽吐掉。

67、牛筋果

現在沒人稀罕吃它了,多用作綠化樹。

68、枸骨子

枸骨子又叫功勞子,果實多用來泡酒,因植物形態比較特別且果實紅艷好看,現多作為綠植盆栽或園林景觀植物使用。

69、毛粟子

毛粟子即板粟,其肉質香甜可口,炒食或烤食最受歡迎。

70、紅豆杉果

紅豆杉果實多用來泡酒或曬干後泡水飲用,但其實生吃也是可以的,雖然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紅豆杉果實可以食用。

另外還有山桔子、木竹子、蜘蛛果、野柿子、米粒子、地梢瓜、黃狗領、黃泡子、番鬼蒲桃、落地冬瓜、落地楊梅等等,因篇幅有限,不再一一介紹。

本節內容就分享到這里,我是甘木棉,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收藏、轉發和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叄』 盤點55種野果,你吃過幾種

小時候吃的野果,酸酸甜甜的,兒時的味道,滿滿的回憶。看看你吃過幾種?

1、狗果。狗果樹是桂木的別稱。酸酸甜甜的,果實具有清熱開胃、收斂止血、活血通絡的功效。

2、木竹子,又叫大肚臍,果肉吃起來很酸,微甜。

3、黑老虎,也叫冷飯團,大血藤的果,味道清甜。

4、樹莓,又叫三月泡、懸鉤子和刺葫蘆。

5、黃泡子,也叫牛尾泡、栽秧泡、黃茨果、樹莓、三月泡。

6、粗葉懸鉤子,也叫鄧盪子。

7、懸鉤子,又叫鄧盪子、刺泡、三月泡。

8、仙桃,就是仙人掌的果實,味道清甜。

9、金櫻子,又叫糖盎勒子,可以熬糖或泡酒。

10、南五味子,小血藤的果,也叫冷飯團。

11、金錢豹,野黨參的果,味道清甜。

12、飯頭督,又叫風流果、壯陽果、益腎子。

13、香藤包,瓜馥木的果,又叫瓜馥果、香藤子、藤龍眼。

14、洗碗子,學名不詳。果為紅色,味道清甜。

15、牛尾虱。果紫黑色,味道酸甜。

16、豬肚子,果實黃色,味道寡淡。

17、牛尾虱,果實紫黑色,一串一串的,味道酸酸甜甜。

18、露兜果,也叫假菠蘿,果肉可以吃。

19、白飯果又名水東哥、水枇杷。

20、白飯果的果實味道微甜,汁多。

21、布渣葉,;:土名盼屁子,葉子是王老吉涼茶的原料之一。果實味酸且沒肉。

22、黑口子,野牡丹的果,吃過之後嘴會變黑。

23、老鼠屎,又叫鐵包金,勾兒茶的果實,成熟果實為紅色。

24、山荔枝,又叫雞素子,也叫野荔枝、石棗,是穿破石的果實。

25、杠板,又叫蛇倒退、河白草,整株帶刺。

26、菇娘果,也叫燈籠果、紅姑娘,酸甜。

27、莢蒾果,又叫火柴頭,道酸酸甜甜。

28、功勞子,枸骨的果實,一般用來泡酒。

29、火炭母,又叫沙灘子,味道清淡、微甜。

30、山小橘,果粉紅色,味道微甜。

31、野山竹,又叫黃牙仔,此較酸。

32、龍珠果,又稱龍須果、假苦果,果實被柔毛包裹。

33、落地楊梅,又叫蛇莓,沒什麼味。

34、八月炸,又叫野木瓜、黃狗腎、牛腰子,果實呈紫紅色,味道清甜。

35、茶泡,茶樹上的茶花變異後長成的果,味道清甜,可生吃,也可用來做菜。

36、棠梨,又名野梨、鳥梨,味酸甜略澀。

37、油甘子,又名余甘果,又叫牛甘子,味道苦澀。

38、錐栗,紅錐樹(即紅㰀)的果實,又名雞錐子。

39、酒餅子,又叫酒餅婆,可製作酒麴,可直接食,味道香甜。

40、假香蕉,大花紫玉盤的果,像小香蕉,味道香甜。

41、地菍,路邊一種小植物,果實成熟後紫黑色。

42、五指毛桃,果實味道清甜。

43、鼻涕果,又名酸棗,味道酸,可製作酸棗糕。

44、萬壽果,又叫拐棗、雞爪梨,酸甜帶澀,可以生食或泡酒。

45、鹽膚子,又名五倍子,成熟果上有鹽霜,咸中帶酸。

46、五月茶,又名五味菜、酸味樹,成熟果實可以吃。

47、龍葵子,又名黑星星,成熟後才可食用。

48、老鼠瓜,味道清甜。

49、饅頭子,又名木瓜榕,假無花果,味道清甜。

50、烏飯子,又名南燭,南燭葉子可用來做黑色糯米飯。

51、佛燈果,又叫羊奶子、酸咪咪,味道香甜,可生食或用來泡酒。

52、雀梅,又名酸醋子、酸咪子、碎、酸銅子,味道酸甜。

53、刺梨,又名木梨、刺莓果,以生食也可用來泡酒。

54、桃金娘,又稱姑娘子、山稔,是南方特有野果,可直接生食,也可泡酒。

55、酸藤果,又名入地龍、咸酸果,以前的小朋友拿它當子彈玩。

『肆』 小時候在農村的你,都吃過哪些野果子

看到這個題目,瞬間把我帶回了童年的時光!我出生在農村,也生活在農村!讓我帶著大家走進我的童年,分享我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野果子!

《山葡萄》:
記憶中只有山葡萄是我的最愛!山葡萄個兒很小,和家種的沒辦法比,但是它又酸又甜,純天然的美味!最重要的是,山葡萄還可以釀酒!每年春節,家裡人都會把陳釀的山葡萄酒招待客人!說著說著,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野山棗》:每年秋天漫山遍野的野山棗,成為我童年裡最美好的畫面!有時候我們甚至會逃課去打山棗!村裡人也會成群結隊的去山上打野棗賣錢!最懷念的就是外婆蒸的山棗饅頭,我可以吃好幾個,想想都流口水!

《野草莓》:小時候在農村去別人的草莓園摘家種草莓時候被果農抓住了,還告訴了家裡人!後來我們就去河邊摘野草莓吃,雖然沒有家種的甜,但是它個頭比較均勻,小巧玲瓏,在陽光下晶瑩剔透!而且那時候河邊放的牛羊也喜歡吃,有的時候我們還會和它們搶!更多是喜歡野草莓的味道和生長環境!

《野桃子》:這種桃子很小很小,很不好吃,但是我們卻喜歡摘,因為它的種子很小很圓,很光滑,我們常常用它來做手串和項鏈,所以也是我們童年不可以缺少的野果!

《野桑葚》:這個野果,我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確很好吃,尤其長熟的時候會變黑,但是黑的特別甜,紅色的很酸!恨的是每次吃完手都被染的特別黑,而且特別難洗!那時候村裡老師每周一都會檢查我們的手,發現黑的就是用戒尺打我們的手!所以我記憶猶新!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吃過不少野果子,但是有很多名字已經想不起來!是這些野果陪伴我們度過了童年,沒有這些野果,或許我們的童年是枯燥的,乏味的!正是它們的陪伴,才有了今天的童年美好回憶!我想我老的時候還會回到農村,希望這些野果依然存在!

『伍』 求各種野果的資料(附上圖片更好)

長蛇泡(學名蛇莓)

抱歉,上傳圖片已達上限。其他野果還有:桑椹又名桑果,雞爪梨(學名枳具子),毛栗子,面果(學名光葉山楂),山柿又名野柿子,山葡萄又名野葡萄,山櫻桃,山楂,羊奶子(學名藍靛果忍冬),野生獼猴桃,豎粒子(學名榛子),刺梨(學名金櫻子),酸梨(學名秋子梨),八月瓜又名八月炸(學名預知子),錦燈籠(學名酸漿),雞公蛋(學名楊梅),牛疊肚(學名山楂葉懸鉤子),烏泡子(學名黑樹莓),北國紅豆,葯雞豆(完全成熟方可食用),烏金子(學名橡果,煮熟方可食用),茅莓,赤楠,棠梨子(學名杜梨),南五味子,酸藤子,葉下珠,苦糖果,火棘果,刺五加果(沸水沖泡作茶飲最佳)等等等等。

『陸』 小時候農村裡常見的野果,你還記得哪些

山裡長大的孩子,鑽進 一片山裡,手裡就能捧出各種各樣的果子:野毛桃、野栗子、樹莓,端午果、茶片、紅杜鵑、酸棗等等。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珍寶,溫暖著我們那一代人。

山裡的孩子有山裡的孩子的快樂,有專屬於自己才懂的幸福。每次進山都有豐厚的回報,有時會帶回一把栗子,有時是酸棗;有時會帶回來一兜野毛桃,有時帶回半口袋的榛子……反正,每個季節進到山裡,都有每個季節的歡喜。

我特別喜歡春天和秋天,因為一到這樣的季節,我的心就飛到了山裡。春天,山裡的杜鵑花開了,紅成一片。不僅好看,還好吃。搞下一朵放進嘴裡,那種酸酸甜甜的滋味,滋生起濃郁的香。讓當時灰暗的時光也有了一抹香。樹莓也紅起了臉,掛在光陰的枝頭,散發著迷人的香甜。放學回家的路上,把飯盒找塊水塘隨便洗一下,就開始往那裡裝樹莓。等裝滿後,幾個小夥伴一起分享,那是世間最美的味道。

秋天來了的時候,那才是內心最豐盈的時刻。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這個時候山裡好多的果子都成熟了。酸棗兒掛在樹梢,還沒有吃就開始吞口水,每個小夥伴抬著頭,望著樹上的紅黃的酸棗,喉結一上一下地活動著。那模樣,把歲月都饞得和我們一樣流下了涎水。

榛子也在這個秋天成熟了,一顆顆從樹上跳下,一個人安安靜靜地蹲在樹底下,就能撿上半書包。即便是被蚊蟲叮咬,還會受到珠光寶氣的毛毛蟲的恐嚇,甚至有時還會遇到長長軟軟的蛇,但是只要一想到,能找來山果,把好吃的裝進肚囊,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進山裡尋寶的步調了。

我們這一代人出生於四十年代,經歷過建國初期經濟能力低下,糧食產量很低,人民生活較為艱難的時代;又經歷過大辦鋼鐵,趕英超美,浮誇風盛行的時代;特別是經歷了六十年代初期三年困難時期,飢餓的警鍾常常在腦海中閃現。所以對山上的野果無有不知,無有不曉。那時各種野果都曾填充過飢餓的肚皮,以至於教育孫輩要愛護糧食,掉在桌上的飯一定要撿起來吃了。

從四、五歲開始,就跟著哥哥姐姐一起趁著上山放牛、撿柴的機會採摘山上的野果。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各種野果可以採摘。春末夏初有兩季pao(這個名字查不出來,不知書名叫什麼),生長在一種帶刺的灌木樣的藤蔓上。農民撒谷種的時候生長一季,叫做撒秧Pao;除秧草的時候另一類與撒秧Pao相似的植物,也長出相似的野果,叫薅秧Pao。

夏季還有叫籽的一種野果,這種野果生長在矮矮的灌木叢中,因為長得不高,很適合小孩採摘。牛奶子(有些地方叫馬奶子),也是成熟在夏天,這種野果有的很酸,有點難吃;有的微酸帶甜,非常可口。還有一種地果,在田邊地角爬在泥土上的一種植物上生長。不過採摘這種野果,往往是頂著夏天的烈日,你要蹲在地下,雙手趴開葉和蔓才能看見,是一種甜甜的野果,很受歡迎。老人們常說吃地果吃坭,吃菌吃蛆。說的是地果剛從泥土中挖出來,還帶著泥土,就放進嘴裡,難免會吃進泥土;吃菌吃蛆,有些菌菇已經要謝了,難免會吃進一些蟲蛆。

夏天還有一種野果,它與李子同期成熟,其樹與李子樹大約相象,吃起來特別酸,因此人們叫它酸梅子。一旦你摘下來放進嘴裡,面上立馬表現出一種痛苦的表情,眼睛會眯成一條縫,肌肉會緊緊地收縮成一團。

到了秋天,山上的野板栗成熟了,那可是一種好吃又稀少的野果,碰到好的品種,和人工種植的板栗沒有區別,只可惜太少了,況且樹桿高大,小孩只有望粟興嘆了!

此外秋天還有一種叫做八月瓜的野果,生長在藤蔓上,而藤蔓又是依掛在周圍的樹枝上,採摘還算容易。到成熟時,它會將外殼張開,露出果肉,裡面的果肉就可以直接吃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說是還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野果。

冬天來了,懸岩邊的灌木上也還有一種牽著藤蔓的植物,這種植物叫岩豆藤,它結的果實倒是像豆角一樣,只是沒有豆角長。採下來後剝開外殼,便露出一粒粒的岩豆。不過,這種岩豆不能生吃,要拿回家煮熟了才能吃,與家種的豆類味道相同,只是采不到多少。

我們家鄉的野果種類太多,比如還有糖梨(學名叫金纓子),等等難以訴說,有些名稱已經模糊了,

在這些野果中,特別是Pao,和籽,還有八月瓜,我們不僅自己吃,採摘後還要拿回家,讓家人們共享。

幾十年過去了,前幾年退耕還林,家鄉的山上又恢復了原有的生態,想來這些野果或許會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吧!不過,現在的農村人並不把它們象當年的我們一樣,當做救命稻草,只是偶爾遇上了摘點嘗一嘗罷了。不象城裡人倒覺得野果是純天然食品,把它當成保健品,視為寶貝。

真想重溫兒時飽嘗野果的滋味,可是回到故鄉,物是人非,過去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吃過的茶片。

茶片是我們這里的方言,它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寄生在油茶樹葉上,吸收葉片的營養,致使葉片膨大成為茶片。這種茶片味道清甜爽口,是我們春天最喜歡吃的零食。

『柒』 野果有哪些

第一種:拐棗

拐棗一般分布在河南,陝西,甘肅,廣東等地,這種棗樹長得比較奇怪,果實形態很像萬字元,就稱其樹為萬壽果樹。而且成熟之後會自己掉下來,它的果實需要熟透之後才可以生吃,這種野果果肉多漿,沒有果核,種子袒露在果肉的外面,味道略有甘澀。

第二種:山莓

山莓,又名樹莓,牛奶泡等,主要分布在東北,甘肅,新疆等地。山莓大多生長於山坡,溪邊,荒地等。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會覺得特別像草莓,尤其是吃完之後,嘴巴也是帶著黑紅黑紅的。味道比較的酸甜,這種野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

第八種:野山楂

野山楂又叫紅果子,南山楂等。這種野果一種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雲南等地,多生長於山谷,濕地或者山地灌叢中。它的果實多肉,是可以用來製作果醬或者釀酒的。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