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海燕的圖片
你說的海燕是俗稱,其實包括很多海鳥,隨便送你幾張:
http://www4.freep.cn/Photo.aspx?url=PhotoNew_www3/0611020813522963.JPG
http://www4.freep.cn/Photo.aspx?url=PhotoNew_www3/0611020814178471.JPG
http://www4.freep.cn/Photo.aspx?url=PhotoNew_www3/0611020815295419.JPG
http://www4.freep.cn/Photo.aspx?url=PhotoNew_www3/0611020816148614.JPG
我可以幫你去掉岩石或單獨畫一張,不過比較費時,你的分略少了些。
㈡ 分析海燕第一幅圖,海上的景色是怎樣,海燕
海燕的形象是堅強無畏、英勇善戰、堅強、樂觀自信、不畏懼艱辛。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爾基創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詩。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詞含有「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
此文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分成三部分,描繪了海燕面臨狂風暴雨和波濤翻騰的大海時的壯麗場景。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際勇敢歡樂的形象的描寫,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熱情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預言沙皇的黑暗統治必將崩潰,預示無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並必將取得勝利的前景。並且號召廣大勞動人民積極行動起來,迎接偉大的革命斗爭。
㈢ 海燕(鳥)的圖片
海燕~
㈣ 文章《海燕》中的海燕是怎樣的形象
海燕的教育綱領: 教學目標: 1、理解海燕這一藝術形象的典型意義. 2、理解象徵、對比、擬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文章語言。 4、感受海燕自信、樂觀、勇敢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出示海燕飛翔的圖片 二、走進作者:高爾基(1868—1936年),俄國作家,「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生在木工家庭,當過學徒、碼頭工、麵包師傅等,曾流浪俄國各地,經歷豐富。1892年開始發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寫沙皇統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1906年發表了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母親》,反映了俄國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被列寧稱為是「一本很及時的好書」。高爾基自傳性的三步曲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三、品讀文章,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 2、有感情自讀課文,思考:給文章擬一個副標題(教師提示怎樣擬副標題) 4、本文是一首感情強烈的抒情散文詩,也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律和流動感的畫。請同學們思考海燕在幾個不同的場景中活動? 學生討論交流後明確: 第一幅,風卷雲集,第二幅,暴風雨迫近,第三幅,暴風雨將臨,這三幅場景以時間為序,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逐步展開。 5.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導入:伴隨著海面圖景形式變化,海燕動作、情態有何變化?請學生細讀課文,畫出本文中正面描寫海燕形象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作用。 示例一:「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賞析:這一句從兩方面來寫。一是從形狀、顏色角度寫,既表現海燕矯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現出一點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從行動角度寫,形容海燕藐視惡劣環境的英勇氣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賞析:先承前面的「飛翔」而來,以瞬息交替的動作,寫海燕的勇敢低飛,又迅疾高翔的矯健雄姿。而後從聲音角度寫海燕對暴風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賞析:再現前面對海燕的描寫,又用比喻補寫海燕形象。在這里,作者繪形繪聲地描寫了海燕在海浪與雲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號叫」,顯示其歡快、豪狀;海燕從「飛翔」到「飛舞」,從「直沖」到「穿過」,從「碰著」到「掠起」更顯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三:文章的最後三段。 賞析:這是寫海燕的呼喊,寫它的兩次大聲疾呼,表達了海燕作為報訊者的歡快之情,作為勝利預言家的豪邁情懷。 海燕的形象終於隨著暴風雨的漸次迫近而更加鮮明、完整。 (3)學生齊讀課文同,深入體會海燕形象。 (4)師生共同歸納海燕形象 全詩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時勇敢、樂觀、大聲疾呼形象的描寫,再現了一個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形象。 6、想一想:文章為什麼還要寫海鴨、海鷗、企鵝等海鳥?反復地寫大海又是為了什麼? 7、分析其他景物描寫的作用 四、本文運用了象徵手法。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方法,也就是所謂的托義於物。一般來說,使用象徵手法,藉助具體形象來表現某種抽象意義,可以使思想性和藝術性圓滿地統一起來。在某些特定的時期,如反動統治還比較強大,人民還沒有言論自由的情況下使用象徵手法也是一種必要的斗爭方式 。在運用象徵手法時則不必拘泥於形似,而是通過聯想和暗示著意於追求神似。 1、結合本文寫作背景討論海燕的象徵意義 背景1:高爾基的《海燕》寫於1901年3月,當時俄國正處於革命高潮到來的前夜,歐洲的工業危機波及俄國,大批工人失業,沙皇反動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革命斗爭蓬勃興起,涌現了許多英勇的革命先驅者,一場轟轟烈烈地革命運動暴發在即…… 背景2:高爾基在這革命斗爭的新高潮中,於1901年2月19日從故鄉(現名高爾基城)來到彼得堡,參加俄國作家協會為紀念農奴解放40周年而舉行的特別會議,發表了抨擊沙皇政府的演說。3月4日,幾千名大學生和工人為抗議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學生送去當兵,在彼得堡喀山廣場舉行示威,遭到殘酷鎮壓,有些人被打死,許多人受了傷。高爾基參加了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極為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鄉後,根據當時的斗爭形勢和參加示威的感受,寫成了短篇小說《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的尾聲。小說先投寄莫斯科的《信使報》,後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雜志。愚蠢的審查官禁止發表這篇小說,卻認為它的尾聲是一篇寫景的文字。這樣,《海燕》就被作為一篇獨立的作品在《生活》雜志1901年4月號上發表了出來。 學生討論明確海燕象徵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 2、討論明確海鴨等假裝革命和害怕革命的人 暴風雨象徵迅猛發展的革命運動 大海象徵人民 烏雲、狂風象徵反動勢力 3、你知道象徵與比喻的區別嗎? (1)、象徵:一種表現手法。不是在一句話中完成的,而是在一篇或一段文字中完成的。 比喻:一種修辭方法。 可在一句話中完成。 (2)、比喻可以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狀,而象徵只用於表示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而且都要從本質特徵上考慮。 (3)、一般的比喻,其喻體在全篇文章中不佔主要地位。喻體在文章中佔了主要地位的手法就稱為象徵手法,這是比喻與象徵之間一個重要的區別標志。 五、品味關鍵語句 1、請你從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說說你的看法。 ( 准確指認修辭方法;反復體味,深入分析;要從表情達意的效果及營造意境角度進行分析。) ① 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比喻和擬人。「黑色的閃電」准確傳神地展現了海燕矯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賦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海燕藐視一切反動勢力的精神風貌。 ② 風緊緊抱著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擬人。連用「抱」「甩」「摔」幾個動詞,還有「惡狠狠」,賦予狂風人的性格和行為,寫出了風的猖狂的氣焰。 ③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睏乏,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擬人和反復。「敏感的精靈」,「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睏乏」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顯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說明無產階級革命者的高度的預見性和敏銳的洞察力。「烏雲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運用反復,語氣肯定,表達了堅定不移的必勝信念。 六、聯系社會生活 1、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的考驗。結合自己實際,想一想,《海燕》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有益的啟示? (把握形象,展開聯想、想像,然後作出有條理的分析。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地發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面對「暴風雨」,海燕不是畏懼,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戰。它勇猛堅強,樂觀自信,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心搏擊「暴風雨」。它是「勝利的預言家」。那麼當我們有了「暴風雨」考驗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像海燕那樣勇敢地面對困難,充滿自信,堅強勇猛地和困難作斗爭,這樣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
㈤ 求《海燕》圖,及其一百字的解說詞
1、第一幅畫面:暴風雨即將來臨,海燕高傲的飛翔,以其革命的激情和勇敢的行動表現出對暴風雨的渴望。列寧曾說:革命運動的來臨是革命者的盛大節日。這里,高爾基又用對比的手法寫其他海鳥在暴風雨來臨之前驚惶失措的丑態,來反襯海燕的高大形象。
2、第二幅畫面:暴風雨的迫近,暗示沙皇反動統治對革命人民的鎮壓。大海的波浪跟狂風爭鳴,狂風惡狠狠地把巨浪摔成塵霧和碎末。狂風和巨浪短兵相接,暗示暴風雨迫近斗爭的激烈。此時的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暗示在革命高潮迫近時,革命先驅者勇敢斗爭的精神風貌。海燕的頑強搏擊,是因為它認識到沙皇反動統治已經到瓦解的邊緣,它深信;烏雲遮不住太陽。反動的統治是無法阻擋人民革命的力量。
3、第三幅畫面:勾畫出風、雷、雲、電表現大海戰勝烏雲的激烈斗爭,暗示沙皇反動勢力雖一時氣焰囂張,不過是臨終前的瘋狂,必將葬身於人民革命的大海之中。海燕精神抖擻,興高采烈地呼喚革命高潮的到來,抒發勝利預言家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