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真的有26種病毒嗎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病毒。
世界上病毒的種類遠不止幾十種。僅目前發現的能夠寄生於人體的病毒,就超過300種。能夠寄生於脊椎動物的病毒(不含已經發現於人體的)有近千種。昆蟲病毒有1600餘種。植物病毒600餘種,真菌病毒100多種。細菌病毒(噬菌體)2800多種。而且由於目前對病毒的研究還不完善,每年還有數十種新的病毒被發現。
最新研究表明,僅能夠感染哺乳動物的病毒就至少有32萬種。
科學家估計,世界上病毒的種類可能高達數百萬種,甚至有科學家估計病毒種類可能上億種。
B. 世界上有幾大種病毒。最歷害的。要詳細。看的懂。
有6種最可怕的病毒:
1、埃博拉病毒 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現,目前尚不知從何而來。埃博拉病毒能使人體內臟破碎,感染者每個毛孔都會往外滲血。高達90%的被感染者死亡。
2、拉沙熱病毒 拉沙熱是由一種沙粒病毒引起的,醫生們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注意到該病毒。一旦染上這種病毒,人的內臟會大出血,血壓急劇下降,腦部受損。每7個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3、馬爾堡病毒 這是又一種致命性病毒。1967年,7名歐洲科學家在研究青猴的過程中死亡,馬爾堡病毒成為了報紙的頭條。20世紀80年代,馬爾堡病再次在南非暴發,25%的感染者死亡。
4、西尼羅河病毒 這種病毒由蚊子攜帶,隨著氣候變遷,目前該病毒威脅到英國。病初起時像是得了流感,之後可能出現腦膜炎、其它腦疾病和陣發性疾病。有1/10的感染者終身無法痊癒。
5、登革熱病毒 這是熱帶地區的一種地方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會出現內臟大出血。高達50%的感染者死亡。
6、馬秋波病毒 一種沙粒病毒,1962年首次在玻利維亞發現,該病毒由老鼠攜帶。染病初期表現為發燒,然後鼻子和牙齦開始出血,胃腸內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
病毒體積小但威力大。20世紀50年代,當DNA和RNA在復制生命的基本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被發現後不久,病毒引起疾病的秘密被揭示出來。一個健康細胞的細胞核中攜帶著遺傳物質———基因,病毒攻擊的目標正是這些基因。病毒將自己的DNA注入細胞基因中,使它們復制更多的病毒。病毒侵入細胞的方式非常復雜。但一旦這些新製造出來的病毒離開宿主,它們就需要與時間賽跑。它們必須盡快找到新的宿主,否則就會滅絕。病毒是一種寄生生物,離開宿主不能獨立生存。這使得它們大多數非常脆弱:即使是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在空氣中經過數小時後就會失去活力。基本上所有的病毒都可以用家用的漂白劑殺滅。
病毒在人體內遇到的最大敵人是免疫系統。淋巴細胞(即白細胞)在人體內不斷巡視,並隨時消滅入侵物質。這些淋巴細胞使用的是比科學家發明的任何物質都更有效的生化物質,它們在發現了含有病毒的細胞時便會將這些細胞殺死———這常常能使人體完全康復。因此人即使是染上了像霍亂、登革熱這樣的疾病,大多數也能痊癒。
免疫系統是迄今為止人類在對付病毒過程中取得的最大勝利。在遭遇病毒的大規模襲擊前,有意給人體注入小劑量的病毒(接種)或是病毒的蛋白殼體(注射疫苗)可使人體免疫系統為病毒的大規模襲擊做好准備。這種方法已經挽救了幾百萬人的生命———並且於1980年在全球消滅了天花,這是人類首次消滅一種病毒性疾病。
但人類與病毒的斗爭遠未結束。病毒的遺傳結構簡單,這便意味著它們能迅速變異。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通過不斷改變蛋白殼體,使人類的免疫系統每次都需要對它們進行重新確認,它們從而贏得了時間得以在人群中傳播。正是這種變色龍似的天性使得人類消滅普通感冒病毒的努力一直不能成功。一些病毒還進化出一種特殊能力,它們在侵入細胞時不會引起任何症狀———因此它們能悄悄地不為宿主所知地傳播。HIV病毒便是這樣一種病毒,感染了這種病毒的人每50人中約有1人死亡。
一些病毒通過侵入新的物種而得以大量繁殖。流感病毒便與禽類和豬身上的病毒有關。而艾滋病被認為是狩獵引起的,因為HIV病毒被認為是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的黑猩猩所攜帶的SIV—CPZ病毒的一種變體。非典病毒與果子狸身上的冠狀病毒有關。
C. 地球上總共有多少種病毒,未知的多嗎
地球上的病毒數不勝數,保守估計也有上億種病毒,未知的病毒遠遠超乎想像。一位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可以讓哺乳動物感染的病毒就有32萬種,其中就包括了人類。這個實驗計算是從脊柱動物身上得出來的,還沒有算上各種的無脊椎動物。再加上植物、苔蘚、單細胞裡面存在的病毒,而且海洋和冰川也存在著各種未知的病毒。病毒早在生物細胞還沒出現時就存在了,而世界上第一個已知的病毒就是煙草花葉病毒,它是在1899年被發現的。隨著科技的進步,20世紀的已知病毒越來越多。
D. 世界上都有那些知名的病毒
世界上都有那些知名的病毒?
病毒是一種比細菌還在要微小的,非細胞生命,只寄宿於細菌,植物,動物,人類當中才能生存。我們都聽說過病毒,但對病毒卻非常的不了解,非常的陌生。下面列舉的一些知名的病毒,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如: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海洋當中,真正的主宰是病毒。拿一個250Ml的杯子裝一杯海水,裡面所停含有的病毒數量超過地球人口總和,數量高達300億個以上。但絕大多數都是對人無害的。
要知道20%的海洋生物代謝都需要病毒進行。如果海洋當中沒有病毒,整個海洋的生物,生命就會嘎然終止。
下面讓我們來認知一下我們聽過,熟知的一些病毒:
一:天花病毒。
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僅在20世紀天花就感染殺死了3億人。
因為疫苗的發明,使得天花病毒傳染病,是目前唯一被消滅的病毒。目前天花病毒基本消滅。
到目前為讓步,天花是人類歷史上發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傳染病。早在16-18世紀,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歐洲約為50萬人,亞洲約為80萬人,而整個18世紀歐洲人死於天花的總數,則約在1.5億人以上。
19世紀至20世紀初,天花依然橫行無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直到天花疫苗的產生才終結。
二: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並不是致命的病毒,但全世界約有3.5~4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目前中國也有過億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多數情況下都是處於非傳染狀態。
目前已經出現了乙肝疫苗。肝炎往往分為甲,乙,丙,丁,戊5種類型,都是傳染性疾病,患者症狀表現為:食慾減退,惡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痛,乏力,面黃等症狀。
肝炎可發展成肝硬化、肝癌而導致患者死亡。但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同肝炎的傳播途徑不同。乙型,丁型肝炎主要通過與被感染的人的血液和其他體液的接觸傳染。
丙型肝炎主要通過血液傳染。甲型,戊型肝炎主要通過飲食傳染。
三:HIV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是目前最令人害怕的病毒,一旦感染上了艾滋病毒,人體的免疫力幾乎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因為艾滋病毒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斷地分裂後就變異。
通常別的病毒分裂繁殖後一代都是一樣,它卻是變異不同的。這使得研發的葯物跟不上病毒的變異。
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癒艾滋病的疫苗與葯物。已經研製出的一些葯物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狀和延長患者的生命。
目前全球有3600萬人死於艾滋病毒癮。該病毒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者在出現艾滋病症狀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四:馬爾堡病毒。
該病毒最早在1967年發現於德國馬爾堡,引發的傳染病稱為馬爾堡出血熱。在非洲的地區也流行。亞洲地區較少出現。
該病毒可以通過體液(血液、排泄物、唾液、嘔吐物等)傳播。病患者病狀為發高燒,腹瀉、嘔吐,身體各孔穴嚴重出血。通常病發後一周死亡。
病發死亡率為25%至100%。對於這種具高度傳染能力,而同時致命的疾病,目前沒有任何疫苗或醫治的方法。
五:輪狀病毒。
感染輪狀病毒從無症狀,輕微發病到嚴重發病,嚴重時發生致命性胃怕炎,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表現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痛以及無血色水樣腹瀉,症狀可持續3~9天。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每年全世界導致嬰兒死亡人數約為90萬人。其中大多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在中國0-2歲的嬰幼兒感染人數約為4000萬人,含新生嬰兒。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占嬰幼兒人數的1/4,是引起嬰幼兒嚴重腹瀉的最主要病原。
六:登革熱病毒。
發生在全球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全球每年發生5000萬~1億個登革熱病例,有24.5億人受到感染的威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死亡率高達20%。
病毒通過蚊子叮咬進行傳播,可引發急性傳染病登革熱。這種疾病最初發生在熱帶地區,通常大多是發生在這些地區的雨季,這種環境下極易滋生大量攜帶病毒的蚊子。
登革熱影響所有年齡的人,但是大部分的登革熱卻發生在年齡15歲以下的兒童。
七: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流行於非洲,是目前為止,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被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病毒。在顯微鏡的觀察下,埃博拉病毒外形組織結構十分的詭異,如同幽靈詛咒的符號一樣。一旦感染上,幾乎就是死亡。
可引發急性傳染病埃博拉出血熱,可通過身體接觸傳染,是現存的毒性最大的病毒,導致患者病死率高達50%~90%。
目前還還沒有有效抵禦這種病毒的疫苗和葯物。它以極其恐怖的傳播方式和速度像幽靈一樣在非洲游盪。
從1976年至2012年爆發了23次。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發,其感染和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以往任何一次,並且還在繼續蔓延,並無被控制的跡像。
八:流感病毒。
流感具有季節性。2019年9月~2020年1月底,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已經有1900萬人感染流感,造成至少1萬人死亡,其中包括68名兒童。
一旦感染上甲型流感,它就可以通過短時間內的基因重組,而繁殖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組一次毒性增強,傳染性也增大,導致原有的治療方法失效。
患者感染後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非常的高。
WHO統計,在流毒爆發的季節,全球死於流感病毒的人數高達50萬。感病毒分為三個型別,即甲型,乙型,丙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較為熟悉的一種,也是最危險的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也是一種甲型流感,近年來流行的H5N1、H7N9都是對人類危害較大的禽流感。
歷史上最駭人的一場流感發生於1918年,這場場全球性流感奪走了5000萬條生命,其罪魁禍首就是名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
九: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是可以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狂犬病毒的傳染源主要為狗,其次為貓,狼等。如果不小心被犬,貓,狼等動物咬傷,抓傷,破損皮膚或黏膜被動物舔過,都必須注射疫苗。
一旦得了狂犬病毒,死亡率幾乎100%。得了該病毒後,通常會在人體內潛伏1-3個月左左,病毒最終入侵到人體的 中樞神經系系統,而導致死亡。
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幾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中樞神經,即腦,脊髓神經,被病毒破壞,最終死於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導致的臟器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十:SARS非典病毒。
該病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病毒可引發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即我們熟知的SARS。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信息,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為9.6%左右,最高可能達到14%~15%。該病為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播方式為近距離飛沫傳播或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十一:新型冠狀病毒。又稱為:新冠肺炎。
2020年1月剛爆發於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到2020年2月10止,其確診感染了4萬多人,死亡人數超過了900人。目前疫情已經得到有效的管控。期待疫情的好轉。
新型冠狀病毒,從病毒的形狀來命名,是病毒的變異後的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人際傳播。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方式有兩種: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症狀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症,發熱,乾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
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嚴重者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正處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節,要增強自我的衛生保健意識,優質飲食結構,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做好規避致病源,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人多集中的地方,外出必須佩戴口罩,注意洗手消毒。在家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E. 世界最高級別的病毒都有什麼
目前世界上最高級別的病毒有↓↓↓
▶新型冠狀病毒。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為9.6%左右。冠狀病毒最先是1937年從雞身上分離出來的。造成今天非典型肺炎橫行的禍首就來自冠狀病毒家族。美國《科學》發表了第一批通過鑒定的兩份有關「非典」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的論文,證實「非典」病毒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
目前科學研究證明,當今人類發現的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說來源於野生動物。科學家呼籲盡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要去吃野生動物。
F. 當前世界上有三大超級病毒各是什麼。。。
1、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MRSA並不是一種新的病菌,在全球各國均有,我國也為數不少,而且呈上升趨勢。MRSA感染可表現為發熱,精神差,局部感染症狀,而最常見的是肺部感染,其它如皮膚、泌尿道、產婦生殖道感染,重者為敗血症。
2、埃博拉病毒
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
3、天花病毒
也是在世界范圍內被人類消滅的一種傳染病。感染天花病毒後的潛伏期平均約為12天(7-17天)。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包括:高燒、疲累、頭疼、心跳加速及背痛。2-3天後,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布在臉部、手臂和腿部。在發疹的初期,還會有淡紅色的塊狀面積伴隨疹子而出現。
(6)世界上有多少個病毒圖片擴展閱讀
病毒的特點:
1、病毒的形體及其微小,必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一般都能通過細菌濾器。
2、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其主要成分僅為核酸和蛋白質兩種。
3、每一種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4、既無產能酶系,也無蛋白質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細胞內現成代謝系統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
G. 世界十大最恐怖的病毒是哪些
T病毒(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種,想像中最恐怖病毒,殺傷力參見生化危機系列)
朊病毒(難預防,傳播途徑恐怖,根本無法治癒無法延緩,死亡過程痛苦)
炭疽病毒(最早起源於熱帶動物,感染後全身潰爛,烈性傳染病)
新冠狀病毒變異種(新病毒,人類無抵抗力)
新流感病毒變異種(新病毒,人類無抵抗力)
HIV(無法治癒,但病程長,相當於慢性病)
狂犬病毒(死亡率高,死亡過程是極度痛苦體驗)
出血熱病毒(包括埃博拉和馬爾登病毒)
痘病毒(烈性傳染病,幸虧有疫苗,否則世界大亂)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入選理由:長期反復不愈,容易導致肝纖維化和肝癌)
H. 世界上有幾種病毒哪種的毒性最為厲害
病毒是地球上存有歷史時間極為久遠、遍布極為普遍的物質之一,不論是高山或是平原區,不論是深海或是陸上,都多多少少地存有著他們的影子。目前為止,大家所認知能力的病毒類型還僅有還不到1千萬種,而據不徹底估算,全世界的病毒的類型最少有幾十億種,因而,大家人們對病毒的熟悉和認知能力只是是病毒精兵的冰山一角。
悉尼羅河病毒,這種病毒由蚊子攜帶,隨著氣候變遷,目前這種病毒威脅到英國。初像感冒,後腦膜貴,十分之一感染者不會痊癒。登隔熱病毒,這是熱的地區的一種地方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內臟出血,高達50%的感染者死亡。馬秋波病毒,1962年首次在玻利維亞發現該病毒,有老鼠攜帶。染病初期表現為發燒,然後鼻子和牙齦開始出血,胃腸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登革熱病毒感染者死亡率較高。
I. 世界上最為致命的病毒和細菌。圖中這幾個分別叫什麼名字
流感, T4噬菌體,SARS ,天花(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J.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種病毒
在二十年前,斯蒂芬·莫爾斯(Stephen Morse)假設在5萬種脊椎動物中,每種動物會攜帶大約20種不同的病毒,根據這個假設,他推斷大約共有100萬種脊椎動物病毒。最新研究(參見http://mbio.asm.org/content/4/5/e00598-13)表明,至少有32萬種感染哺乳動物的病毒。
為了研究在哺乳動物中病毒的多樣性,收集了來自印度飛狐(狐蝠屬)的尿液、糞便、喉部拭子、鳥窩尿液的1,897份樣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PCR)分析了病毒序列。之所以選擇這種蝙蝠進行研究,是因為已知它是引起人獸共患病的尼帕(Nipah)病毒的宿主。用PCR檢測來自9個不同病毒科的病毒,最終獲得了7個病毒科中的985個病毒序列。其中包括11種副黏病毒(包括尼帕病毒和10種新病毒)、14種腺病毒(13種新型病毒)、8種新型星狀病毒、4種不同的冠狀病毒、3種新型的多瘤病毒、2種博卡病毒和一些新型皰疹病毒。
接下來用統計學方法進行評估,印度狐蝠可能是58種不同病毒的宿主,這其中已被確認的病毒有55種。如果在已知的5,486種哺乳動物中,每種動物攜帶58種病毒,將會大約有32萬種可感染哺乳動物的未知病毒存在。這個結果是僅以9種病毒科進行研究的保守估計值。此外,PCR方法所檢測到的病毒只能是與我們已知的病毒類似,進一步進行更准確的DNA測序,可能會有更多的發現。
讓我們把之前的分析擴展到額外的物種上——盡管這樣做可能是不正確的——若我們假設已知的62,305種脊椎動物每種攜帶58種病毒,那麼,未知病毒的數量將上升至3,613,690——比莫爾斯博士所估計數量(100萬種)的三倍還多。如果考慮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植物、苔蘚、蘑菇和褐藻目前已知總共有1,740,330個物種(大約174萬),病毒種類會上升至100,939,140(即大於1億),這個數量中還不包括細菌、古生菌和其他單細胞生物中的病毒。如果再考慮到有1031種病毒粒子(主要是噬菌體)存在於海洋中,其數量還會大幅度提高。
根據研究狐蝠屬病毒的花費(120萬美元),要想發現所有哺乳動物(5千多種)的病毒,將需要64億美元,或者花費14億美元來發現其中的85%。花這么多的錢是值得的,因為所獲得的信息將促進對病毒多樣性、起源和進化進行史無前例的研究。這些花費純粹是為了人類健康,這些花費只相當於很多人獸共患疾病大流行所造成損失的一小部分。然而,現在還不確定是不是了解了所有可能感染人類的病毒就能增強我們預防疾病的能力。「此項目本身不會預防新的人獸共患病病毒的出現」。我們知道狐蝠攜帶尼帕病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每年該流行病的暴發仍持續發生。顯然,這樣的信息在應對人獸共患病暴發中是有用的,但目前還無法想像在了解了地球上的所有病毒後,這些研究結果會以何種方式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補充說明:該項研究中有一個簡化的假設:在蝙蝠中能獲得相應PCR產物即表明該病毒已在該動物體內進行復制。
而在討論冠狀病毒 MERS-CoV時,證明一種病毒在已知的宿主中存在,需要分離出感染性病毒;如果得不到感染性病毒,則需要從多個宿主中分離得到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並檢測到抗病毒的抗體。顯然這些方法不能用於上述旨在估計未知病毒數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