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西省導游詞
江西省導游詞
作為一名可信賴的導遊人員,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我們該怎麼去寫導游詞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江西省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西省導游詞1
鵝湖書院位於江西鉛山縣鵝湖山麓,山為武夷支脈,因山上有鵝湖得名。具體位於原鵝湖寺西側,距河口鎮15公里。與吉安白鷺洲書院、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
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在此聚會講學。四子歿,信州刺史楊汝礪築「四賢祠」以資紀念。淳祜十年(1250),朝廷命名為「文宗書院」。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時,稱「鵝湖書院」。書院建築背山面畈,佔地約5400平方米。八百餘年來,遞廢興,建築規模幾經變動。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後的基本布局為:院牆前臨照塘,牆內左義門、右義門。
建築共六進:一、頭門;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欄石拱橋,泮池兩各有一碑亭;四、儀門,三楹,兩翼有廡廓;五、會元堂,五楹;六、御書樓。東西兩廓各有讀書號房20幢。1957年,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195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05月25日,鵝湖書院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書院佔地8000平方米。書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巔巨石覆蓋,石尖聳立,千姿萬態,突兀崢嶸。左右兩側山勢合抱,重峰疊巒,蒼翠欲滴。其左側山頂,還有飛瀑傾瀉而下。書院所在的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參天,曲徑流泉,幽靜無比。
鵝湖書院在鵝湖寺,即仁壽寺的左邊,而鵝湖塔則在鵝湖書院的左邊。鵝湖書院的大門,不在正中,而在左面,所以正對著鵝湖塔。書院四周有山有溪,環境幽雅。鵝湖書院比鵝湖寺大得多,建築規模頗似孔廟。由大門進去,經過兩排桃樹,有一個大圓門,圓門內有一個大院子,對面又是一個大圓門,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階而入,又是一個院子,裡面是半月池,池周圍是石欄桿。渡過古橋是第一排殿宇,再過一個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後一排殿宇,是四賢祠。祠前也是一個院子,祠後則是一個相當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後是一座高牆,正對那兩大圓門的北端高牆。這三排殿宇是主屋。在主屋兩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錯落有致。
在鵝湖書院後面的四賢詞內,設有朱、呂、二陸四個牌位,又有一個題著「頓漸同歸」字樣的匾額,這和書院前排建築中所懸「道學之宗」的御匾,正遙遙相對,由此可見宋代朱陸鵝湖之會的盛況。抗日戰爭期間,鵝湖書院成為東南訓練團的駐扎營地。
江西省導游詞2
會仙島:又名水上樂園,位於舞龍湖景區的東部,面積250平方米,是仙女湖開發最小的島,也是仙女湖的標志性景點。相傳很早以前,有位新余檀郎在此偶遇下凡羽仙,並與其中最年輕、最美麗的仙女佳偶天成,「會仙島」因此得名。島上由會仙台和「毛衣女下凡」群雕兩大部分組成。會仙台高約9米,平面為圓形,是帶剎穹窿頂式藝術樓閣建築,分為樓閣與樓座上下兩部分,房外環繞2米寬的閣廊,是遊客觀鷺的好場所。會仙台前面矗立著「毛衣女下凡」群雕,雕塑基座上鐫有東晉干寶所著《搜神記》卷十四《田中毛衣女》全文。群雕採用圓雕與高浮雕相結合的技法,從上至下雕塑了七位仙女,她們蘭芬靈濯,玉瑩塵清,揮舞玉臂,腳踏祥雲,彷彿從天上飄然而下。島上配有水上摩托、水上飛機、水上游泳池等親水性自娛項目。
萬年橋:是明嘉靖三十五年首輔嚴嵩捐建的「七橋一路」中的一橋。秋冬時節水位回落,站在鈐陽湖岸清晰可見經歷了478年的萬年橋雄姿巍然浮於兩岸之間,橋孔仍歷歷可數,宛如游龍嬉水。萬年橋全長386米,寬8米,共10墩11拱,築橋工藝精美絕倫。據考證,萬年橋是江西現存聯拱石橋建造最早、使用最久的橋之一,也是明朝江西第一座有具體日期可考的古橋,為江西第四大聯拱石橋。上世紀80年代,當文物專家在探視該橋時曾發感慨:僅萬年橋就可建一座博物館。
洪陽洞:位於鈐陽湖西北岸的袁嶺山腰,屬喀斯特溶岩地貌。由於東晉著名道學家葛洪、婁陽二人曾在洞內修煉制丹,所以集二人之名,取為洪陽洞。又由於此洞距離介橋嚴家只有數里,明朝權相嚴嵩小時候曾在洞中讀書,所以又叫嚴嵩洞。到現今民間仍流傳「狐仙伴讀」、「吞食夜明珠」的神話故事,百姓又稱之狐仙洞。根據《分宜縣志》記載:此洞「有石室十七,石穴七十二」,綿延十餘里,分為東西二部分。東部高大寬敞,西段幽暗深邃。洞內怪石壁立,鍾乳嶙峋,琳琅滿目,儀態萬千!過去有人進到第七十二間洞時,聽見洞外昌山渡傳來的篙聲。洞口迎面石壁上刻有「洪陽古洞天」五個古樸蒼勁的大字,兩邊刻有前人留下的游記題詩。洞口原設有葛洪、婁陽兩位道教宗師的神像。東側向頂部傾斜的石榻上有一個凹陷如雞心的池子,旁邊橫躺著一塊象鍋灶的黑石,據說這就是葛洪、婁陽煉丹的丹池丹灶。將手伸到丹池丹灶的上面,還可以感覺到一股上沖、騰發的熱氣,相傳這是當年煉丹後尚未散盡的余熱。
仙女湖之旅就要結束了,希望這次旅行能給各位留下美好難忘的回憶,離別之際我借仙女湖的仙水靈氣,祝願大家身體康泰、好運常伴!
江西省導游詞3
千年古村群游覽區,位於南昌市所轄安義縣南面約十公里的西山梅嶺之麓。該游覽區,由京台、羅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組成,面積約3平方公里。三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勢,村間有長壽大道、祈福古道和豐祿大道(簡稱"福、祿、壽』三星』道"相連通,各自相距僅一里之遙。三大村落既是獨立的,又是一個有機整體。
京台村: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歷史。該村有劉、李兩大姓。劉姓村民,為漢代學者劉向後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遷居此地。明初洪武年間,李氏 之祖則由朝廷授封而落戶於此。千年古村,遠離囂塵,許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如石牌坊、古井石槽、古戲台、磚石大門、四十八天井古屋等。遊人至此,定能感受農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歸園田居之趣。
羅田村: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該村均為黃姓,傳為祝融帝後裔,為避戰亂,於晚唐廣明年間由湖北蘄州遷徙至此。民謠有雲:"小小安義縣,大大羅田黃。"足見羅田黃家名聲之大。該村乃當年香客赴西山萬壽宮朝拜許真君的.必經之地,幫店鋪比肓,商賈雲集,稱一時之盛。該村古街、麻石板道、古車轍清晰可見,整個村莊至今保留著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民居古建、磚雕、石刻、木雕構件古樸而精美。該村有"長壽村"之譽。唐代黃樟生機盎然,"壽康"方井泉水甘冽,駐足古村,不禁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水南村:該村村民為古羅田村黃氏分支後裔。明初洪武七年(公元1369年)族祖一 能公在此開新基拓新村。該村現存古屋規模宏大,裝修考究,雕飾精美,栩栩如生,令人嘆服,駐足於當年張勛"辮帥"打工時所出入的古屋,流連於丹桂飄香的黃氏宗祠,遊人們彷彿還能蝗到那漸漸消逝的歷史的迴音。這里的"水南民俗館",陳列有許多不可多得的展品,看見這些豐富的物件,不難想像先民們的生活和生產的情和景。
三大自然村落有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築86幢,面積21800餘平方米。古建民居規模宏大、保存完整、雕飾精美、文化內涵厚重。主要景點有:佔地八畝擁有48個天井的世大夫第;6人合抱不下距今110餘年的唐代黃樟;再現昔日羅田繁華商貿景象的400餘米長的古街道;反映江南農村民俗文化特點的水南民俗館;商賈名媛起居的閨秀樓;雕有一百隻形態各異蝙蝠堪稱中國窗雕工藝一絕的"百福圖";體現忠孝節義的黃氏、劉氏祠堂;雕龍畫鳳江南農村少見的古戲台;散發著濃郁書香氣息的曦廬(墨庄)等等。千年古村群是古代贛文化和贛商文化的完美結合,是都市市民追溯歷史、感受自然、體驗農家生活的絕好去處,它最有神秘風采,最有古郡風韻,最有田園風光,最有鄉村風貌。
江西省導游詞4
各位遊客:
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來到有江西煤都之美譽的城市——萍鄉市。
萍鄉市位於江西省西部,地處湘贛邊界,萍鄉市總面積3827平方千米,2008年統計的人口總數為185萬。全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5.4%,並在2009年成功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
萍鄉因楚昭王在此地得到萍實而得名,據說春秋戰國楚昭王渡江時,江中漂來一物,又紅又圓,大小如斗。他問遍了滿朝文武都無人知道,於是派使者到魯國問孔子,孔子道:此物為萍實,集天地精華而成,千年難得一遇,是吉祥物,只有稱霸的人才能得到。於是,後人便把楚王得萍實的地方稱之為萍鄉,即「萍實之鄉」。
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有中國保爾之稱的吳運鐸先生就是出自萍鄉,吳運鐸是我國兵工事業的開拓者,是新中國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寫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曾教育了整整一代人。除此之外,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張國燾也是出自萍鄉。
萍鄉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其中有省級風景名勝區楊岐山,水景獨特的孽龍洞,此外,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秋收起義的發祥地和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誕生地,紅色旅遊的資源非常豐富。萍鄉保留下來的儺文化之豐富完整全國罕見,具有非常寶貴的文化價值和欣賞價值。
下面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武功山,武功山風景區位於萍鄉市蘆溪縣東南邊境,面積達260平方千米,武功山主峰1918.24米,是江西境內的最高峰,集雄奇峻秀自然風光於一身。武功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山。景區分為金頂、九龍山、發雲界、靈芝峰四大景區。上有著南方罕見的高山草甸十萬畝和眾多的瀑布群,保存有大量的原始次森林和國家一二級珍稀的動植物資源。歷史上武功山曾與廬山、衡山並稱為東南三大天柱,是佛道兩家的勝景福地,武功山上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古祭壇群。好了,武功山就先介紹到這里。
遊客朋友們,好酒需要品嘗,好景點也需要親臨觀賞,祝願大家在這次旅行中能夠玩的開心和盡興,我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江西省導游詞5
江西省省會。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偏北處,贛江、撫河尾閣,鄱陽湖平原區域內。總面積七千四百零二點三六平方千米。市區約一百二十四萬。南昌設東湖、西湖、青雲譜、灣里、青山湖五個行政區及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紅谷灘新區及南昌、新建、進賢、安義四縣。
地貌以平原為主,兼有廣闊的水域和較大數量的崗地、低丘。贛江、撫河自南向北流經境內。整個地勢大致呈西部和東南部高,北部低的半包圍傾斜狀態。年均溫一七點一至一七點七攝氏度,年降水量為一五一五至一五九五毫米。
南昌始建於公元前二零二年(漢高祖五年),漢朝開國名將穎陽侯灌嬰奉命率兵進駐南昌一帶,並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次年(前二零一年),在南昌築一土城稱「灌城」。此後,南昌幾易其名:漢時屬豫章郡,南朝為豫章國。隋在南昌置洪州總管府。大業初,廢州復置豫章郡,改南昌為豫章,為歷代郡、府、縣、道治所。一九二六年建市,一九四九年六月七日,南昌市人民政府成立。
土地肥沃,水域寬廣,資源豐富。全市土地總面積一萬一千零三五萬畝,其中耕地面積四百四十六點九八萬畝,水域面積三百三十點六五萬畝。主要的經濟魚類有草、青鰱、鯉、鯽、扁、銀魚等。礦產有花崗石、石英石及陶瓷土、煤炭、水晶、銅都有一定儲量。植被繁茂的西山,野生動植物頗多。
南昌市處我國南北交通要道。明清時代,南北官商來往,多取道南昌。現已建成的水、陸、空交通網路,可通往全省和全國各地。南昌航空站可與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武漢、福州、香港等地直接通航。工業佔主導地住。全市工業以機械、紡織(服裝)、食品、電子為重點,還有飛機製造、冶金、輕工、化工、醫葯、建材等行業。
南昌地區文化歷史悠久,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稱。初唐王勃的《滕王閣序》,明末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的書畫藝術,均名揚中外。
一九八六年,南昌市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全市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六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三九處。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賀龍、葉挺指揮部舊址及三十年代新四軍舊址均設在市內。市內還有全國四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江西省導游詞6
鉛山縣建於南唐保大十一年(953),距今已逾千年。明清時期與上海的松江、江浙的蘇杭、安徽的蕪湖、江西的景德鎮並稱為「江南五大手工業中心」,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現為中國連四紙傳統造紙工藝之鄉、萬里茶道第一鎮。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河口鎮與石塘鎮、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河口明清古街、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鵝湖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四紙製作工藝。有「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狀元、一門九進士」的佳話;朱熹與陸九淵兄弟「鵝湖之會」首開學術辯論之先河;辛棄疾晚年寓居鉛山,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鉛山縣土地327萬畝,其中水稻土52·7萬畝,紅壤土223萬畝,耕地34萬畝。鉛山縣共有水田30萬畝,旱地3萬畝。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年產糧食3億斤,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鉛山縣山林面積250萬畝,其中用材林82萬畝,毛竹林46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0%。境內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河流眾多,幹流信江自東向西,橫跨縣境北部,支流有鉛山河、陳坊河、石塘河,年地表徑流總量17·24億立方米,人平擁有水資源8788立方米,高於全國人均水量200%,高於全省50%,河流水能蘊藏量14億千瓦,可開發電量6·7億千瓦時,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可開發電能53萬千瓦時。
鉛山屬中亞熱帶溫濕型氣候,距海洋較近,受亞洲大陸和太平洋、印度洋季風交叉影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根據1959年—20xx年氣象資料統計,20xx年平均氣溫在17。2℃至19。6℃之間,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6·1℃,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29。5℃,年均降水量1700至2100毫米,平均年日照為1792小時,年均無霜期25l至274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於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農作物生長十分繁茂。
江西省導游詞7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江西省級風景名勝--大觀樓,原名錦水奇觀樓,也就是高安古郡城的譙樓,古有「負山面江、勝概甚偉」之稱。它座落在高安市城錦江北岸,現在高安市人民政府正前方。譙樓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原樓匾題「宋祀源流」。在元代兵禍中被焚毀。明朝萬曆中葉知縣田一甲按明代風格重建,清嘉慶二十年(1815)由瑞州(今高安)知府石俊主持按原貌再次重建,取范仲淹「《岳陽樓記》......岳陽樓之大觀也」之意改名為大觀樓,1966年5月「「」」期間,改名為「東風樓」,1980年地名普查中,恢復原名「大觀樓」,一直沿襲至今。這座樓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機炸毀,抗戰勝利後,由國民黨縣政府於民國三十五年冬(1946)進行了簡易修復,
解放後,於1963年9月由高安縣人民檢察院主持作了一次修復,20xx--20xx年為恢復大觀樓原貌,又籌資500餘萬元重建。現大觀樓三層,高20餘米,寬16米,長60米。重檐高挑,金黃色琉璃頂,綴飾華麗,屹立江畔,宏偉壯觀,是高安市著名的八景之首。登臨樓台,可俯瞰全城,高安風光美景,盡收眼底。清同治《高安縣志》有載:北宋大文豪蘇轍「登郡譙偶見姜應明司馬醉歸」詩:「蒼然暮色映樓台,江市遊人夜未歸,何處酒仙無一事,肩輿鼾睡過江來」。明代著名史學家陳邦瞻也曾游此樓留下「人煙雙合市,春樹萬家深」的詩贊。明代詩人鄒師魯亦有詩雲:「相傳此地有丹雷,錦練長虹鎖斷舟,燈火萬家環兩雉,樓台千蜃映中流......」。明朝詩人熊茂松詩:「萬井弦歌環卧閣,千家煙火入登樓」的贊句。1946年國民黨高安縣縣長龍起鳳(民主人士、解放後曾任景德鎮市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題書「大觀樓」匾,1958年,原江西省省長邵式平曾書「大觀樓」匾。1986年中國著名書法家黃天壁再書「大觀樓」匾。1991年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白棟材又書「大觀樓」匾。1983年5月,高安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並載入了《中國名勝辭典》、《中國旅遊大全》。千百年來,這座樓經過了多次重建、改建和維修,雖然風格各異,但一直屹立在錦江北岸,是高安市城始建最早,而僅存的一座古建築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
好了,我們已經到了,大家請隨我登樓。我們現在已經上到了露天觀景平台。東西兩邊各建有一座小亭,中間這座樓閣就是陳設大觀樓歷代文人墨寶及大觀樓由來的展廳。裡面第一層是陳列了一些高安歷次考古發掘的一些陶瓷精品(當然這些只是仿製品)、名人字畫,二層就是陳列了高安的一個立體規劃圖。大家自已可以隨處看看。在這里大家還可以憑欄遠眺,滔滔錦江水一路向東流。說到錦江,它又名蜀江,俗稱錦水,是贛江的支流,發源於宜春市慈化,向東流經萬載、宜豐、上高、高安,由新建縣匯入贛江。全長280餘公里,高安境內78公里,江水清澈透明,常年可通航。在晉時,瘟疫流行,不少人染病而亡。於是有人向道士許真君求救,許真君給了畫了符的水壺和竹子一枝,並叮囑將竹子栽在江邊,把符水倒在江的上游,這樣,病人飲了江中的水,都能病除身健。消息傳開,病人紛紛到江中取水喝,果然靈驗,江水能消災除病,其價值勝似金帛,「金」與「帛」合字為「錦」故將蜀江改名為「錦江」。所以咱們的這樓最早就是叫「錦水奇觀樓」。錦江對面大家還可以看到一排歐式風情建築,這是高安城市建設的一個亮點。
現在我們下到大觀樓前繼續參觀,大家看到這一個石坊,叫「青宮大保坊」。清同治《高安縣志》有載:在郡譙樓(即大觀樓)前,「青宮大保坊」左,建有「狀元台」,俯瞰錦江。寰春秋赴試,台前豎大魁字旗,郡守於此地餞行,明嘉靖甲午立吳山,敖銑等赴應變會試,太守朱鴻漸餞行,有巨鯉躍入吳舟,朱賀以詩明,年乙未山果及第,銑中二甲第三。遺跡今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青宮大保坊是吳山高中,官為探花、禮部尚書後興建的。當然這也已經不是原來的了。
好了,我們的講解就到這里了,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一下,照照相,十分鍾之後集合上車。
經過一天的愉快行程,我們的旅遊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遊,能給大家帶來一個好的心情。我們真誠地期望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
;② 高安的所有歌曲x
高安歌曲大全在線聽免費,網路網盤下載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ES4T9My-wCIFAFf0UHjR2A
高安熱門歌曲曲目:《在心裡從此永遠有個你》、《我是否也在你心中》、《愛的音符》、《愛情酒》、《分手後還是朋友》等。
③ 高安都有什麼歌
高安歌曲大全在線聽免費,網路網盤下載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ES4T9My-wCIFAFf0UHjR2A
高安熱門歌曲曲目:《在心裡從此永遠有個你》、《我是否也在你心中》、《愛的音符》、《愛情酒》、《分手後還是朋友》等。
④ 高安《紅塵情歌》UPDTS-WAV分軌所有的歌曲,求百度網盤下載資源
高安《紅塵情歌》UPDTS-WAV分軌歌曲大全在線聽免費,網路網盤下載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vk50UPvxSPC1kPUEvp9zfg
資源介紹:高安《紅塵情歌》UPDTS-WAV分軌
⑤ 500姓氏微信頭像孟帶屬相的,怎樣用姓氏圖片製作微信頭像
提起500姓氏微信頭像孟帶屬相的,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最近比較火的帶姓氏微信頭像怎麼做的?另外,還有人想問姓氏孟的來歷?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帶孟和代的姓氏圖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怎樣用姓氏圖片製作微信頭像,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500姓氏微信頭像孟帶屬相的
用制圖軟體做一下就可以,設計常用的PS或者美圖秀秀都可以。
微信用姓氏當頭像的怎麼設置啊
微信頭像設置為姓氏,需以下操作。
1、打開手機瀏覽器。
2、輸入框輸入想要設置的姓氏圖片,例如,搜索「李字圖片」。
3、選擇想要的圖片,長按屏幕,點擊保存。
4、打開手機微信,點右下方「我」。
5、點擊微信名稱。
6、點擊頭像,進入相冊界面。找到圖片,點右上角使用即可換頭像。
孟姓氏的由來
孟姓氏的輩分排列
姓氏微信頭像孟帶屬相的:最近比較火的帶姓氏微信頭像怎麼做的?
用軟體在圖片上添加上你的姓氏,調整好字體、大小、顏色,保存到桌面或發到手機上,再打開微信點擊更換頭像(把剛才製作的姓氏頭像上傳即可。不明白給要做的姓氏和郵箱追問。
微信頭像圖片大全百家姓張
張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年-年)建立前涼國。
張的本義是「使弓弦」,把弦綳在弓上,將要開弓,與「弛」相對。引申為開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義。張,也是星名,屬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狀似弓。張是擅長製造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圖騰,進而成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張(Zh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於姬姓:
①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這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
②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屬於以字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後代以其字命氏,也稱張氏。
2、源於改姓而來:
①出自聶姓。三國魏將張遼本來是聶壹(馬邑之謀的發起者)的後人,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其子嗣便以張為姓。
②出自賜姓。世居雲南的酋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
③源於古奚族。張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守將張鎖高收為義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張忠志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
3、得姓始祖
張揮,號天祿,青陽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因的誕生對影響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張於濮陽,封地清河。後逝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因此,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姓氏微信頭像孟帶屬相的:姓氏孟的來歷?
姓氏孟的來歷:
一、姓氏源流
中國的孟氏,發源於春秋的魯國公族。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麼孟氏應該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魯桓公的庶子慶父。慶父是個品行極壞的人,與其嫂、魯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沒有子嗣,他與哀姜密謀,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開為魯君繼承人。庄公死後,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願立庄公之子開,就是緡公。後來,慶父又派人緡公,欲自立。因此,魯國人非常恨他,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國。季友用賄賂求莒送歸慶父,慶父在歸國途中。這時任魯相的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的祿位。因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為避諱弒君,所以,慶父的子孫改稱孟孫氏。後來,孟孫氏又簡化為孟氏。慶父欺君,其子孫改姓,都發生在魯國,魯國建都於曲阜(今屬山東),所以這支孟姓出自山東。
另外,春秋時期的衛國,也曾出現過一支孟氏。衛國,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約在今天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帶。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衛靈公之兄孟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孟,這樣推溯起來,其始祖同樣是周文王。換句話說,這兩支孟氏分別起源於山東和河南兩地;魯國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衛國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與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統統是一家。
二、分布
帶孟和代的姓氏圖片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發源地山東、河南及其近鄰的河北發展和繁衍。從東漢開始,孟氏出現於其他地區,如東漢孟光為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附近)人,孟他為扶風人,孟嘗為上虞(今屬浙江)人;三國時的孟宗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獲為建寧(治今雲南曲靖)人;北涼有孟氏,為武威(今屬甘肅)人;唐代孟浩然為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孟郊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貞為華陰(今屬陝西)人,孟涫為郴州(今湖南郴縣)人;五代後晉孟賓於為連州(今四川筠連縣)人,後周孟貫為建安(今屬福建)人。從以上可見,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國的分布已經相當廣泛了。
五代以後,由於官職調遷等原因,孟氏的居處又新增了許多地方。例如,宋朝的孟宗政為絳州(今山西新絳)人,孟浩為宜春(今屬江西)人,孟程為豐城(今屬江西)人,孟元、孟彥卿均為洛州(今河北永平)人,孟顯為安華北池(今屬甘肅)人,孟攀鱗為雲內(今山西懷仁)人;明朝的孟充為高安(今屬江西)人,孟兆祥為澤州(今山西晉城)人,孟忠為江蘇崑山人,孟淑卿為江蘇吳縣人,孟善為廣東海豐人,孟俊為陝西咸寧人,孟羊浩為湖廣咸寧人;清朝的孟永光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孟超然為福建閩縣人。
三、郡望堂號
[堂號]最著名的有”三遷堂”。相傳孟子幼時家kao墓田,孟子就學埋墳、哭喪的事。孟母為了教育好兒子,就遷到集市旁邊住。孟子又學叫賣東西的聲音,孟母只好又遷。最後遷到學校旁安家,孟子學習禮讓進退,孟母高興地說:”這里可以使我的兒子成為好人了。”由於孟母三遷,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為。孟姓又以”平陸”等為其堂號。
[郡望]根據《姓源韻譜》所載,孟姓郡望主要有洛陽、平陸縣、東海郡、巨鹿郡、武康縣、安平縣、江夏郡等。
洛陽,東漢、三國魏、西晉、五代唐先後定都於此。新莽、唐、五代粱、晉、漢、周、北宋、金都以此為陪都。
江夏郡是西漢高祖時設置的,相當於今天的湖北安陸、鍾祥、潛江、鈣陽等以東,以及河南光山、新縣以西、信陽以東、淮河以南。這支蒙氏,是三國時孟宗之族的所在地。
以上就是與怎樣用姓氏圖片製作微信頭像相關內容,是關於最近比較火的帶姓氏微信頭像怎麼做的?的分享。看完500姓氏微信頭像孟帶屬相的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⑥ 江西景點導游詞大全
你知道嗎?江西有很多風景優美的景點。下面是我為您精心整理的 江西 導游詞 ,歡迎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西景點導游詞1
水觀音亭位於南湖湖心,始建於唐代。明正德年間,曾為寧王朱宸濠之妻婁妃的「梳妝台」;萬曆年間,一度為相國張位別墅,稱「杏花樓」。湯顯祖在此曾有吟詠。清朝時為祭祀婁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時改稱「觀音亭」,又稱「水觀音亭」。1919年民間募捐重修。1983年底重加修繕。現南昌畫院設在此地。
觀音亭位於南湖湖畔,現南湖路34號。據傳明朝正德年間,曾為寧王朱宸豪之妻婁妃的梳妝台。萬曆年間一度為相國張位的別墅,稱「杏花樓」,內設閑雲館。著名戲劇家湯顯祖、劉應秋、吳應賓等,在此多有吟詠。清朝時為祭祀婁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東湖雜詩有:「婁妃妝台何處尋,傳聞遺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貪福利,募緣建閣祀觀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時改稱觀音亭,有小巷通廣濟橋,巷口額稱「湖心觀音閣」。
亭周圍湖水瀅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19年民間募捐重修,面積約200玉米。亭高兩層,四周用磚石砌牆,漲水時不淹。
江西景點導游詞2
千年古村群游覽區,位於南昌市所轄安義縣南面約十公里的西山梅嶺之麓。該游覽區,由京台、羅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組成,面積約3平方公里。三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勢,村間有長壽大道、祈福古道和豐祿大道(簡稱"福、祿、壽'三星'道"相連通,各自相距僅一里之遙。三大村落既是獨立的,又是一個有機整體。
京台村: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歷史。該村有劉、李兩大姓。劉姓村民,為漢代學者劉向後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遷居此地。明初洪武年間,李氏之祖則由朝廷授封而落戶於此。千年古村,遠離囂塵,許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如石牌坊、古井石槽、古戲台、磚石大門、四十八天井古屋等。遊人至此,定能感受農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歸園田居之趣。
羅田村: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該村均為黃姓,傳為祝融帝後裔,為避戰亂,於晚唐廣明年間由湖北蘄州遷徙至此。民謠有雲:"小小安義縣,大大羅田黃。"足見羅田黃家名聲之大。該村乃當年香客赴西山萬壽宮朝拜許真君的必經之地,幫店鋪比肓,商賈雲集,稱一時之盛。該村古街、麻石板道、古車轍清晰可見,整個村莊至今保留著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民居古建、磚雕、石刻、木雕構件古樸而精美。該村有"長壽村"之譽。唐代黃樟生機盎然,"壽康"方井泉水甘冽,駐足古村,不禁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水南村:該村村民為古羅田村黃氏分支後裔。明初洪武七年(公元1369年)族祖一能公在此開新基拓新村。該村現存古屋規模宏大,裝修考究,雕飾精美,栩栩如生,令人嘆服,駐足於當年張勛"辮帥"打工時所出入的古屋,流連於丹桂飄香的黃氏宗祠,遊人們彷彿還能蝗到那漸漸消逝的歷史的迴音。這里的"水南民俗館",陳列有許多不可多得的展品,看見這些豐富的物件,不難想像先民們的生活和生產的情和景。
三大自然村落有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築86幢,面積21800餘平方米。古建民居規模宏大、保存完整、雕飾精美、 文化 內涵厚重。主要景點有:佔地八畝擁有48個天井的世大夫第;6人合抱不下距今110餘年的唐代黃樟;再現昔日羅田繁華商貿景象的400餘米長的古街道;反映江南農村 民俗文化 特點的水南民俗館;商賈名媛起居的閨秀樓;雕有一百隻形態各異蝙蝠堪稱中國窗雕工藝一絕的"百福圖";體現忠孝節義的黃氏、劉氏祠堂;雕龍畫鳳江南農村少見的古戲台;散發著濃郁書香氣息的曦廬(墨庄)等等。千年古村群是古代贛文化和贛商文化的完美結合,是都市市民追溯歷史、感受自然、體驗農家生活的絕好去處,它最有神秘風采,最有古郡風韻,最有田園風光,最有鄉村風貌。
江西景點導游詞3
各位遊客,你們好!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築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後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道,所以毛澤東在《登廬山》一詩中,有「躍上蔥蘢四百旋」之句,其實呀,這條公路的彎道只有399個彎,所以有人說,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點點牛的。這條公路廬山居民常稱之為「毛澤東路線」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為上廬山的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條件。以後,又有人在廬山修築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里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後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傑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 山水畫 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餘國的__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__、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江西景點導游詞4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廬山牯嶺鎮的中心公園,這里是牯嶺街的標志,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牯嶺---這座山城。
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嶺 的長沖,在這里興建住宅別墅,逐步開發,並按其氣候清涼的特點,據英文Cooling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為牯嶺。
這座鍾靈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嶺為界分為東西兩谷,地勢平坦,峰巒蔥蘢,溪流潺潺。青松、丹楓遮天蔽日。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築,高低錯落,瀟灑雅緻,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築景觀。
解放後東西谷均辟為療、休養,旅遊接待區。療養院、休養所、賓館、飯店星羅棋布,接待來山遊客。 山同城最繁華的地方是牯嶺街。這條自東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於牯牛嶺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廳、書店、酒樓、車站、咖啡廳、舞廳、商場等服務設施均掩映在綠蔭叢中,形成天街雲市般的山鎮。這里不僅是廬山政治、經濟、文化、旅遊接待和療、休養的服務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區、景點的交通樞紐。 位於牯嶺街中心的街心公園,闢建於1954年,後於1987年重修。公園南背牯牛嶺,北臨剪刀峽,傍嶺臨谷壘壩築土而成,面積為5000平方米。2000年又擴建5000平方米。公園呈三角形。園內曲徑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嬌花,芳草萋萋。園中央築有一個半月形大花壇,壇上安放著一頭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數塊巨石鑲嵌而成,約高2米,長4米。造型生動,融合雕鑿、圓雕、 浮雕 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韻,使一頭強勁有力的牯牛借石質而生。基座上鐫有現代書法家啟功題寫的「牯嶺」二字。這頭石牛表達了鮮明的主題,是牯嶺的象徵。
江西井岡山導游詞 ·南昌市導游詞 ·九江市導游詞
如今盛夏時節,避暑消夏的遊人雲集這里,清晨看日出,午間戲碧水,傍晚觀夕陽。待明月高懸時,漫步在林間小道上,欣賞那松濤、清泉匯成的美妙交響樂.
江西景點導游詞5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江西省級風景名勝--大觀樓,原名錦水奇觀樓,也就是高安古郡城的譙樓,古有「負山面江、勝概甚偉」之稱。它座落在高安市城錦江北岸,現在高安市人民政府正前方。譙樓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原樓匾題「宋祀源流」。在元代兵禍中被焚毀。明朝萬曆中葉知縣田一甲按明代風格重建,清嘉慶二十年(1815)由瑞州(今高安)知府石俊主持按原貌再次重建,取范仲淹「《岳陽樓記》......岳陽樓之大觀也」之意改名為大觀樓,1966年5月,改名為「東風樓」,1980年地名普查中,恢復原名「大觀樓」,一直沿襲至今。這座樓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機炸毀,抗戰勝利後,由國民黨縣政府於民國三十五年冬(1946)進行了簡易修復,
解放後,於1963年9月由高安縣人民檢察院主持作了一次修復,2000--2002年為恢復大觀樓原貌,又籌資500餘萬元重建。現大觀樓三層,高20餘米,寬16米,長60米。重檐高挑,金黃色琉璃頂,綴飾華麗,屹立江畔,宏偉壯觀,是高安市著名的八景之首。登臨樓台,可俯瞰全城,高安風光美景,盡收眼底。清同治《高安縣志》有載:北宋大文豪蘇轍「登郡譙偶見姜應明司馬醉歸」詩:「蒼然暮色映樓台,江市遊人夜未歸,何處酒仙無一事,肩輿鼾睡過江來」。明代著名史學家陳邦瞻也曾游此樓留下「人煙雙合市,春樹萬家深」的詩贊。明代詩人鄒師魯亦有詩雲:「相傳此地有丹雷,錦練長虹鎖斷舟,燈火萬家環兩雉,樓台千蜃映中流......」。明朝詩人熊茂松詩:「萬井弦歌環卧閣,千家煙火入登樓」的贊句。1946年國民黨高安縣縣長龍起鳳(民主人士、解放後曾任景德鎮市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題書「大觀樓」匾,1958年,原江西省省長邵式平曾書「大觀樓」匾。1986年中國著名書法家黃天壁再書「大觀樓」匾。1991年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白棟材又書「大觀樓」匾。1983年5月,高安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並載入了《中國名勝辭典》、《中國旅遊大全》。千百年來,這座樓經過了多次重建、改建和維修,雖然風格各異,但一直屹立在錦江北岸,是高安市城始建最早,而僅存的一座古建築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
好了,我們已經到了,大家請隨我登樓。我們現在已經上到了露天觀景平台。東西兩邊各建有一座小亭,中間這座樓閣就是陳設大觀樓歷代文人墨寶及大觀樓由來的展廳。裡面第一層是陳列了一些高安歷次考古發掘的一些陶瓷精品(當然這些只是仿製品)、名人字畫,二層就是陳列了高安的一個立體規劃圖。大家自已可以隨處看看。在這里大家還可以憑欄遠眺,滔滔錦江水一路向東流。說到錦江,它又名蜀江,俗稱錦水,是贛江的支流,發源於宜春市慈化,向東流經萬載、宜豐、上高、高安,由新建縣匯入贛江。全長280餘公里,高安境內78公里,江水清澈透明,常年可通航。在晉時,瘟疫流行,不少人染病而亡。於是有人向道士許真君求救,許真君給了畫了符的水壺和竹子一枝,並叮囑將竹子栽在江邊,把符水倒在江的上游,這樣,病人飲了江中的水,都能病除身健。消息傳開,病人紛紛到江中取水喝,果然靈驗,江水能消災除病,其價值勝似金帛,「金」與「帛」合字為「錦」故將蜀江改名為「錦江」。所以咱們的這樓最早就是叫「錦水奇觀樓」。錦江對面大家還可以看到一排歐式風情建築,這是高安城市建設的一個亮點。
現在我們下到大觀樓前繼續參觀,大家看到這一個石坊,叫「青宮大保坊」。清同治《高安縣志》有載:在郡譙樓(即大觀樓)前,「青宮大保坊」左,建有「狀元台」,俯瞰錦江。寰春秋赴試,台前豎大魁字旗,郡守於此地餞行,明嘉靖甲午立吳山,敖銑等赴應變會試,太守朱鴻漸餞行,有巨鯉躍入吳舟,朱賀以詩明,年乙未山果及第,銑中二甲第三。遺跡今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青宮大保坊是吳山高中,官為探花、禮部尚書後興建的。當然這也已經不是原來的了。
好了,我們的講解就到這里了,現在大家自由活動一下,照照相,十分鍾之後集合上車。
江西景點 導游詞大全 相關 文章 :
1. 5篇介紹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範文
2. 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範文5篇
3. 5篇有關江西景點的導游詞範文
4. 江西導游詞
5. 江西省景點導游詞大全
6. 江西景點導游詞範文
7. 江西著名景點導游詞精選5篇
8. 江西精選導游詞大全
9. 江西省景點導游詞
10. 江西旅遊景點導游詞介紹示例
⑦ 中國城市名稱大全
1、河南省
鄭州市、洛陽市、焦作市、商丘市、信陽市、周口市、鶴壁市、安陽市、濮陽市、駐馬店市
南陽市、開封市、漯河市、許昌市、新鄉市、濟源市、靈寶市、偃師市、鄧州市、登封市、三門峽市
新鄭市、禹州市、鞏義市、永城市、長葛市、義馬市、林州市、項城市、汝州市、滎陽市
平頂山市、衛輝市、輝縣市、舞鋼市、新密市、孟州市、沁陽市、郟縣
2、安徽省
合肥市、亳州市、蕪湖市、馬鞍山市、池州市、黃山市、滁州市、安慶市
淮南市、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宣城市、六安市、阜陽市
銅陵市、明光市、天長市、寧國市、界首市、桐城市、潛山市
3、福建省
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龍岩市、莆田市寧德市
龍海市、建甌市、武夷山市、長樂市、福清市、晉江市、南安市、福安市、邵武市、石獅市、福鼎市、建陽市、漳平市、永安市
4、甘肅省
蘭州市、白銀市、武威市、金昌市、平涼市、張掖市、嘉峪關市、酒泉市
慶陽市、定西市、隴南市、天水市、玉門市、臨夏市、合作市、敦煌市、甘南州
5、貴州省
貴陽市、安順市、遵義市、六盤水市、興義市、都勻市、凱里市、畢節市、清鎮市
銅仁市、赤水市、仁懷市、福泉市
6、海南省
海口市、三亞市、萬寧市、文昌市、儋州市、瓊海市、東方市、五指山市
7、河北省
石家莊市、保定市、唐山市、邯鄲市邢台市、滄州市、衡水市、廊坊市、承德市、遷安市
鹿泉市、秦皇島市、南宮市、任丘市、葉城市、辛集市、涿州市、定州市、晉州市、霸州市
黃驊市、遵化市、張家口市、沙河市、三河市、冀州市、武安市、河間市深州市、新樂市
泊頭市、安國市、雙灤區、高碑店市
8、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大慶市、雞西市、鶴崗市、綏化市、齊齊哈爾市
黑河市、富錦市、虎林市、密山市、佳木斯市、雙鴨山市、海林市、鐵力市、北安市
五大連池市、阿城市、尚志市、五常市、安達市、七台河市、綏芬河市、雙城市
海倫市、寧安市、訥河市、穆棱市、同江市、肇東市
9、湖北省
武漢市、荊門市、咸寧市、襄陽市、荊州市、黃石市、宜昌市、隨州市
鄂州市、孝感市、黃岡市、十堰市、棗陽市、老河口市、恩施市、仙桃市
天門市、鍾祥市、潛江市、麻城市、洪湖市、漢川市、赤壁市、松滋市
丹江口市、武穴市、廣水市、石首市大冶市、枝江市、應城市、宜城市
當陽市、安陸市、宜都市、利川市
10、湖南省
長沙市、郴州市、益陽市、婁底市、株洲市、衡陽市、湘潭市
岳陽市、常德市、邵陽市、永州市、張家界市、懷化市、瀏陽市
醴陵市、湘鄉市、耒陽市、沅江市、漣源市、常寧市、吉首市
津市市、冷水江市、臨湘市、汨羅市、武岡市、韶山市、湘西州
11、吉林省
長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白城市、四平市、遼源市、松原市、白山市
集安市、梅河口市、雙遼市、延吉市、九台市、樺甸市、榆樹市、蛟河市
磐石市、大安市、德惠市、洮南市、龍井市、琿春市、公主嶺市、圖們市
舒蘭市、和龍市、臨江市、敦化市
12、江蘇省
南京市、無錫市、常州市、揚州市、徐州市、蘇州市、連雲港市、鹽城市
淮安市、宿遷市、鎮江市、南通市、泰州市、興化市、東台市、常熟市
江陰市、張家港市、通州市、宜興市、邳州市、海門市、溧陽市、泰興市
如皋市、崑山市、啟東市、江都市、丹陽市、吳江市、靖江市、揚中市
新沂市、儀征市、太倉市、姜堰市、高郵市、金壇市、句容市、灌南縣
13、江西省
南昌市、贛州市、上饒市、宜春市、景德鎮市、新余市、九江市、萍鄉市
撫州市、鷹潭市、吉安市、豐城市、樟樹市、德興市、瑞金市、井岡山市
高安市、樂平市、南康市、貴溪市、瑞昌市、東鄉縣、廣豐縣、信州區、三清山
14、遼寧省
沈陽市、葫蘆島市、大連市、盤錦市、鞍山市、鐵嶺市、本溪市、丹東市
撫順市、錦州市、遼陽市、阜新市、調兵山市、朝陽市、海城市、北票市
蓋州市、鳳城市、庄河市、凌源市、開原市、興城市、新民市、大石橋市
東港市、北寧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市、凌海市、燈塔市、營口市
15、青海省
西寧市、格爾木市、德令哈市
16、山東省
濟南市、青島市、威海市、濰坊市、菏澤市、濟寧市、東營市煙台市
淄博市、棗庄市、泰安市、臨沂市、日照市、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
樂陵市、兗州市、諸城市、鄒城市、滕州市、肥城市、新泰市、膠州市
膠南市、即墨市、龍口市、平度市、萊西市
17、山西省
太原市、大同市、陽泉市、長治市、臨汾市、晉中市、運城市、忻州市
朔州市、呂梁市、古交市、高平市、永濟市、孝義市、侯馬市、霍州市
介休市、河津市、汾陽市、原平市、晉城市、潞城市
18、陝西省
西安市、咸陽市、榆林市、寶雞市、銅川市、渭南市、漢中市、安康市
商洛市、延安市、韓城市、興平市、華陰市
19、四川省
成都市、廣安市、德陽市、樂山市、巴中市、內江市、宜賓市、南充市
都江堰市、自貢市、瀘州市、廣元市達州市、資陽市、綿陽市、眉山市
遂寧市、雅安市、閬中市、攀枝花市、廣漢市、綿竹市、萬源市、華鎣市
江油市、西昌市、彭州市、簡陽市、崇州市、什邡市、峨眉山市、邛崍市、雙流縣
20、雲南省
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市、曲靖市、昭通市、保山市、麗江市、臨滄市、楚雄市
開遠市、個舊市、景洪市、安寧市、宣威市
21、浙江省
杭州市、寧波市、紹興市、溫州市、台州市、湖州市、嘉興市、金華市、舟山市
衢州市、麗水市、餘姚市、樂清市、臨海市、溫嶺市、永康市、瑞安市、慈溪市
義烏市、上虞市、諸暨市、海寧市、桐鄉市、蘭溪市、龍泉市、建德市、富德市
富陽市、平湖市、東陽市、嵊州市、奉化市、臨安市、江山市
22、台灣省
台北市、台南市、台中市、高雄市、桃源市
23、廣東省
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佛山市、韶關市、湛江市、肇慶市、江門市、茂名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陽江市、清遠市、東莞市、中山市、潮州市、揭陽市、雲浮市
24、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賀州市、玉林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北海市、欽州市、百色市
防城港市、貴港市、河池市、崇左市、來賓市、東興市、桂平市、北流市
岑溪市、合山市、憑祥市、宜州市
25、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市、赤峰市、扎蘭屯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
巴彥淖爾市、二連浩特市、霍林郭勒市、包頭市、烏海市、阿爾山市
烏蘭浩特市、錫林浩特市、根河市、滿洲里市、額爾古納市、牙克石市
臨河市、豐鎮市、通遼市
26、寧夏回族自治區
銀川市、固原市、石嘴山市、青銅峽市、中衛市、吳忠市、靈武市
27、西藏藏族自治區
拉薩市、那曲市、山南市、林芝市、昌都市、阿里地區日喀則市
2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市、石河子市、喀什市、阿勒泰市、阜康市、庫爾勒市、阿克蘇市
阿拉爾市、哈密市、克拉瑪依市、昌吉市、奎屯市、米泉市、和田市
29、特別行政區
香港、澳門
(7)高安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台灣
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省主要的少數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台灣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 ,1954年美國同台灣當局簽訂《共同防禦條約》,造成台灣同祖國大陸分離的狀況。
⑧ 請問高安有哪些好聽的歌,謝謝。
高安歌曲大全在線聽免費,網路網盤下載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ES4T9My-wCIFAFf0UHjR2A
高安熱門歌曲曲目:《在心裡從此永遠有個你》、《我是否也在你心中》、《愛的音符》、《愛情酒》、《分手後還是朋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