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教幾種野草的名字,見所附圖片。
圖一
揚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 Miq.)為毛茛科毛莨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須根伸長簇生。生於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林邊及平原濕地。由於揚子毛茛草的形狀類似於鴨腳,又稱為鴨腳板草,而鴨腳又為扁平的,類似於平足狀,在部分少數民族語言中,又稱之為「平足草」,如苗族語言中的「Flatfoot nyom」。
2. 這是什麼植物的花
我們管他叫三角菜,學名叫鴨跖草,又叫雞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遺》),碧竹草(《本草圖經》),青耳環花、碧蟾蜍、竹葉草(《竹譜詳錄》),耳環草(《世醫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藍姑草、淡竹葉菜(《活幼全書》),竹雞草(《瀕湖集簡方》),竹葉菜、淡竹葉、碧蟬花(《綱目》),水竹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露草、帽子花(《植物學大辭典》),三策子菜(《東北葯植志》),竹葉蘭(《貴陽民間葯草》),竹雞莧(《江西中葯》),竹根菜(《四川中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鴨食草,水浮草、鴨子菜、菱角傘(《遼寧經濟植物志》),碧蟬蛇(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竹管草、竹節草、鴨腳草、竹剪草(《江西草葯》),蘭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螢火蟲草、鴨腳青、掛蘭青、鴉雀草、蘭紫草、哥哥啼草、竹葉活血丹(《浙江民間常用草葯》),竹葉水草、水竹葉草、竹葉青菜、鴨腳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葯》),竹夾菜、翠蝴蝶、鵝兒菜(《廣西中草葯》),雞冠菜、藍花姑娘(《江蘇葯材志》),鴨仔草(《福建中草葯》)。
是一年生草本。 莖圓柱形,肉質,長30~60厘米,下部莖匍匐狀,節常生根,節間較長,表面呈綠色或暗紫色,具縱細紋。 葉互生,帶肉質;卵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緣,基部狹圓成膜質鞘,總狀花序,花3、4朵,深藍色,著生於二叉狀花序柄上的苞片內;苞片心狀卵形,長約2厘米,摺疊狀,端漸尖,全緣,基部渾圓,綠色;花被6,2列,綠白色,小形,萼片狀,內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狀披針形,基部有爪,後2片深藍色,成花瓣狀,卵圓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後3枚退化,前3枚發育;蜂蕊1,柱頭頭狀。 蒴果橢圓形,壓扁狀,成熟時裂開。 種子呈三棱狀半圓形,暗褐色,有皺紋而具窩點,長2~3毫米。 花期夏季。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西藏地區使用的鴨跖草,為同屬植物大苞鴨跖草的全草。
3. 這是 什麼植物
鴨跖草。為一年生草本, 喜歡在潮濕的草地生長, 葉形為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葉序為互生, 莖為匍匐莖, 花朵為聚花序, 頂生或腋生, 雌雄同株, 花瓣上面兩瓣為藍色, 下面一瓣為白色, 花苞呈佛焰苞狀, 綠色, 雄蕊有枚。異名:雞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遺》),碧竹草(《本草圖經》),青耳環花、碧蟾蜍、竹葉草(《竹譜詳錄》),耳環草(《世醫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藍姑草、淡竹葉菜(《活幼全書》),竹雞草(《瀕湖集簡方》),竹葉菜、淡竹葉、碧蟬花(《綱目》),水竹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露草、帽子花(《植物學大辭典》),三筴子菜(《東北葯植志》),竹葉蘭(《貴陽民間葯草》),竹雞莧(《江西中葯》),竹根菜(《四川中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鴨食草,水浮草、鴨子菜、菱角傘(《遼寧經濟植物志》),碧蟬蛇(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竹管草、竹節草、鴨腳草、竹剪草(《江西草葯》),蘭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螢火蟲草、鴨腳青、掛蘭青、鴉雀草、蘭紫草、哥哥啼草、竹葉活血丹(《浙江民間常用草葯》),竹葉水草、水竹葉草、竹葉青菜、鴨腳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葯》),竹夾菜、翠蝴蝶、鵝兒菜(《廣西中草葯》),雞冠菜、藍花姑娘(《江蘇葯材志》),鴨仔草(《福建中草葯》)。
4. 這是什麼草,很像拉拉秧
老鸛草(學名:Geranium wilfordiiMaxim.)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根莖粗壯直生,莖直立,單生,葉基生和莖生葉對生;托葉卵狀三角形或上部為狹披針形,基生葉片圓腎形,花序腋生和頂生,稍長於葉,總花梗被倒向短柔毛,苞片鑽形,花梗與總花梗相似,花、果期通常直立;萼片長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花絲淡棕色,蒴果被短柔毛和長糙毛。6-8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陝西、甘肅和四川。俄羅斯遠東、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林下、草甸。
老鸛草的葉形美觀,葉色鮮艷,花色多,花美觀,植株矮小,適合做地被植物用。全草供葯用,祛風通絡。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1])
中文名
老鸛草
學名
GeraniumwilfordiiMaxim.
別稱
老鸛草,鴨腳老鸛草,鴨腳草,五葉草,老貫筋,老鸛嘴
5. 什麼植物名字里帶鴨掌兩個字
鴨掌木,也叫鵝掌柴,是被子植物門五加科下的一個物種。
6. 鴨腳草的植物形態
植株高10-35cm。根莖細長,橫生,與葉柄基部密被紅棕色、狹披針形鱗片,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盾狀著生,邊緣略有齒。葉疏生;葉柄長5-20cm,禾稈色,基部有關節,向上光滑;葉片厚紙質,通常3裂,偶有5裂或2裂,長5-15cm,寬4-10cm,基部圓楔形或圓形;裂片披針形,長5-10cm,寬1-2cm,中間1片最長,先端漸尖,全緣或略呈波狀,有軟骨質狹邊,兩面光滑;中脈與側脈兩面均明顯,小脈網狀,有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沿中脈兩側各成1行,位於中脈與葉邊之間。本品之葉有二、三歧似禽掌者,背生黃褐色孢子囊群,狀若星點,故有鵝掌金星草、鴨腳金星草、金雞腳、獨腳金雞諸名。主要內容在「金雞腳」詞條。
【摘錄】《中華本草》
7. 中草葯 老姑嘴 是長什麼樣子的
老姑嘴又名老鴣嘴,學名老鸛草(學名:GeraniumwilfordiiMaxim.)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別名:鴨腳老鸛草、鴨腳草、五葉草、老貫筋、老鸛嘴。廣泛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陝西,甘肅,四川等地。具體形態特徵如下:
老鸛草:又名鴨腳老鸛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短而直立,具略增厚的長根。莖直立或下部稍蔓生,有倒生柔毛。葉對生;基生葉和下部葉有長柄,向上漸短;托葉狹披針形,先端漸尖,有毛;葉片腎狀三角形,基部心形,長3-5cm,寬4-6cm,3深裂,中央裂片稍大,卵狀菱形,先端尖,上部有缺刻或粗牙齒,齒頂有短凹尖,下部葉有時近5深裂,上下兩面多少有伏毛。花單生葉腋,或2-3花成聚傘花序;花梗在花時伸長,果時彎曲下傾;萼片5,卵形或披針形,先端有芒,長5-6mm,被柔毛;花瓣5,淡紅色或粉紅色,與萼片近等長,具5條紫紅色縱脈;雄蕊10,基部連合,花絲基部突然擴大,擴大部分具緣毛;子房上位,5室,花柱5,不明顯或極短。蒴果,有微毛,喙較短,果熟時5個果瓣與中軸分離,喙部由下向上內卷,長約2c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8. 想知道這是什麼葯草
具體網路看看對不對
老鸛草(學名:Geranium wilfordii Maxim.)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根莖粗壯直生,莖直立,單生,葉基生和莖生葉對生;托葉卵狀三角形或上部為狹披針形,基生葉片圓腎形,花序腋生和頂生,稍長於葉,總花梗被倒向短柔毛,苞片鑽形,花梗與總花梗相似,花、果期通常直立;萼片長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花絲淡棕色,蒴果被短柔毛和長糙毛。6-8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陝西、甘肅和四川。俄羅斯遠東、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林下、草甸。
該種全草供葯用,祛風通絡。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1])
中文學名
老鸛草
拉丁學名
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別稱
老鸛草,鴨腳老鸛草,鴨腳草,五葉草,老貫筋,老鸛嘴[2]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牻牛兒苗目
科
牻牛兒苗科
屬
老鸛草屬
種
老鸛草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1880
9. 鴨腳草的基本信息
【別名】鵝掌金星草、鴨腳草、鴨腳掌、鴨腳香、三角風、雞腳叉、三叉劍、七星草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利濕解毒。用於小兒驚風,感冒咳嗽,小兒支氣管肺炎,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中暑腹痛,痢疾,腹瀉,泌尿系感染,筋骨疼痛;外用治癰癤,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10. 誰有鴨腳板草的圖片註:一種野菜
別信上面的,鴨腳板這個別名很多野菜都有,起碼五六種都叫這個名字,揚子毛茛有毒,不能吃,能做野菜的有可能是鴨兒芹,具體找老人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