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插花藝術|各個時期的主流花型
花道的歷史其實就是「型」的歷史,以室町時代的「直立花」為起點,花型的改變經歷了江戶時代前半期的「立花」,後半期的「生花」,明治時代的「盛花」,昭和時代的「自由花」,二戰後的「造型花」……每個時代都創造了各種新的花型。
雖然順應時代的要求誕生了多種嶄新的花型,但是花道家們並沒有拋棄舊的花型,都完整地保存並傳承下來。那麼,讓我們沿著時間的長河,追溯一下各個時代主流的花型。
▲ 直立花: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花型
▲ 時間:室町時代
▲ 主要用途:和式會客間裝飾物
▲ 表現特點:中心位置垂直豎立一根枝條,稱為「真」,然後在其周圍添加應季的花草作為輔助,這些輔助稱為「下草」
『仙伝抄』中的直立插花
背景: 在直立花之前,插花的風格偏重於自然風。保持植物原本的自然形態,隨意投入花器之中,自然隨性是當時的主流。進入室町時代後,在和式風格室內裝飾的擔當者中,出現了專門對花藝設計表現出特殊才能的群體,他們確立了花的構成論,最大限度表現自然花卉的個性,在選定的花器中將自然之美重新組合構架,形成了系統的理論。插花由無規則的自由表現演變為按照統一規定設計組合的形式。
代表人物: 建構了東山文化的將軍足利義政,作為強大的後援支持了當時的文化發展。當時活躍的花道家,有池坊專應(1482-1543)和擁有阿彌稱號的文阿彌。這兩位名人一直作為競爭對手被人們比較評論。池坊專應偏重於對達官顯貴展示花藝,並且將自己獨特的花藝理論宣傳推廣,著有《池坊專應口傳》等影響深遠的著作。而文阿彌的花作偏重於當時的世俗風氣,表現出的意境是將自然完整地再現於花器之中。
▲ 立花:大名官邸與書院插花
▲ 時間:江戶時代
▲ 主要特點:豪華、繁復、華麗
立花図屏風(江戸時代)
背景: 室町時代的直立花雖然只是和式房間裝飾的一個構成要素,但在當時,插花已經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受到大眾的鑒賞品評。通過增加花材的數量和種類,逐步形成了大型花作的創作,於是誕生了與大名官邸書院相得益彰的富麗花型「立花」。發展:起初僅僅在直立花中起輔助作用的「下草」,花材種類逐漸多樣化,形成了立花「心、副、請、正心、見越、流枝、前置」這七個特有的構成要素,也成為「七道具」。因為每根枝條都有各自的含義作用,於是形成了「役枝」這個概念。之後,在江戶時代後半期,誕生了在大型的枝幹上嵌入枝條的手法,稱為「胴作」。原有的七種基本部分之上加入「控」和「胴」的製作手法,發展成為表現形式更加充實豐富的「九道具」。
大致而言,立花是一個圓形的設計。在中心位置固定好「心」,然後從中心向前後左右分化出分枝,向周圍延伸擴展。但是,花材伸入水面之下的根部到顯露於水面之上的特定高度的枝條都要求筆直挺立,需要去掉多餘的枝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雖然立花通常使用體型較高的瓶狀花器,但也會使用廣口、上端為水盤設計的特殊花器。在水盤中鋪滿砂礫之後創作的立花成為「砂物」,砂物也屬於立花的一種表現形式。
池坊550年祭復原的《前田邸大砂物》
代表人物: 為了支持立花的創作,後水尾天皇(1596-1680)在皇宮中頻繁舉辦立花展會。這一時期令人矚目的花道家有立花高手二代池坊專好(1570-1658),創作了當時堪稱巨型「砂物」的大住院以信(1607-1696),以及不拘泥於固定形式,追求立花自由創作的富春軒仙溪等。代表書籍:在元祿期(1688-1704),立花逐漸在富裕的市民階層流行開來。民間出版的以《立花大全》(1683)為代表的含有大量圖片的書籍,促進了立花的普及。立花在當時還成為成年男子的必修品味課程。
▲ 生花
▲ 時間:江戶時代後半期
▲ 特點:簡潔、以儒學思想為理論基礎,發展出「天、地、人」為基本元素的花型
『古代生花図巻』
生花図屏風江戸時代初期の作品蒼風のコレクションの一つ
背景: 到了江戶時代後半期,引領時代進步的不再是特權階級而是富裕的市民階層,他們成為新興文化的重要推手。復雜的立花難以為大眾所廣泛接受,為了順應市民階層的審美,誕生了僅由三根役枝構成了簡潔花型。生花的特點:在當時,這種新的花型被稱為「生花」(讀作IKEBANA),而之後「IKEBANA」這個詞演變為日本插花藝術的總稱。由此可見,這種「生花」得到了空前的推廣和普及。為了區別於日本插花藝術總稱,江戶時代後半期,在特指花型的場合中,雖然仍寫作「生花」,但一般讀為「SEIKA」或「SYOUKA」。與「立花」一般製作成圓形不同,生花一般製作成豎著分割的半圓形。與「立花」相同,三根枝條的根部要除去多餘的枝葉,將它們固定在一起,立於水際之上。但是,與立花筆直向上的插法不同,生花的主枝向左或右傾斜30°,這是生花的一大特徵。
生花的組成: 雖然生花的重要構成要素都是三根高度不同的役枝,但是因為各流派的手法相異,三根枝條的具體叫法是不同的。以高低為序,池坊稱為「真、副、體」,古流稱為「真、流、受」,未生流稱為「體、用、留」,遠州流稱為「真、行、留」等等。然而,這里只是單純的稱呼上的不同,在它們的含義中都能捕捉到與「天、地、人」相對應的意味。三根枝條的長度比例,在各個流派的具體實踐中也是有差別的。
左:池坊生花,右:龍生派生花
▲ 盛花:新興植物的運用
▲ 時間: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
▲ 特點:扁平的廣口水盤中製作,如在水中盛放,花腳在水平方向平鋪開
背景: 隨著明治時代的文化開放,西洋的科學技術、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風俗大量傳入日本,花藝設計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西洋的園藝植物逐漸流入日本,得到了廣泛的栽培。以往日本的花道作品都是把枝當做中心的,所以花型多用綿長、彎曲的枝條。而西洋的園藝植物相比長度較短,過於筆直、缺乏變化,顯得較為單調。如何將外來的植物更有效地運用於花道作品中成為一個課題。於是利用西洋花材在廣口水盤中創作鮮花的嶄新花型---盛花應運而生。
▲ 自由花:運用植物的藝術
▲ 時間:昭和初期(1926年昭和元年)
▲ 特點:抽象、自由、以強調創作思想為核心
背景: 與大正民主運動相呼應,美術界也掀起了追求自由、個性的風潮。在這一歷史洪流中,從大正時代開始一直到昭和初期,強調創作思想的「自由花」出現並開始流行。發展:當時的花道家們從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等抽象派畫家、藝術大師們的理論和抽象繪畫手法中汲取精華,確立了如點、線、面三要素的構成設計理論。也就是從這個時代起,乾燥花素材,經過人工加工過的特殊素材,植物以外的各種奇異素材開始大量使用在花藝創作上。
左為插花作品,右為美國抽象派畫家Jackson Pollock作品
自由花是以抽象、自由的造型設計為特徵,是使用植物素材的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同於立花、生花,需要役枝來決定花型的方向;自由花更注重的是創作者本人的個性。
「自由花」,不是任意而為、毫無章法的無流派產物,它是一種新的花型,需要從專門的花藝教室習得。
▲ 造型花:前衛插花
▲ 時間:大正時代末期
▲ 特點:雕塑藝術,使用金屬、石頭、玻璃等大膽元素
敕使河原蒼風 「古事記連作鳥髪(とりかみ)」
背景: 大正時代末期在美術界興起的前衛美術運動也同樣席捲了花道界,對過度囿於古典型式、缺乏獨創性、陷入形式主義、定格化的花道提出了質疑。昭和五年(1930),由庭園設計師、評論家重森三玲,刺史河原蒼風(草月流初代家元)等提出了「新型花道宣言」,倡導傳統花道的解體。花道藝術近代化的這股洪流與戰後前衛插花藝術相交融,積極地使用金屬、石頭等大膽的元素,並且能看到不使用花器的空間造型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不使用鮮花僅使用石膏塗抹枯枝為素材的作品,甚至有拋棄植物素材,利用鐵製品構架的作品登場。「這還能稱之為花道嗎?」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日本前衛插花藝術家中川幸夫以及作品,請點擊鏈接)發展:前衛插花藝術運動結束於超越現實的「造型花」。「造型花」雖然處於「自由花」延長線的位置上,但更准確地說,「自由花」是抽象的繪畫,「造型花」是雕塑藝術。現在,前衛插花運動已經告一段落,更傾向於對古典進行重新評價和繼承。
2019年6月草月流宮城県支部展「花迴廊」(家元出品)
花道的舞台藝術:家元いけばなLIVE IN 高崎(2014年)
花道作品的「型」,經歷了直立的「立花」,傾斜的「生花」,水平方向發展的「盛花」,以及重視創作者個性的「自由花」以及前衛插花運動中的雕塑藝術「造型花」這一發展過程。綜上所述,各個時代產生的花道之型,無不是當時的主流文化思想及世界觀的體現。
未生流作品
時代的變遷,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人們思想及審美的變化等,都在促進花道的不斷發展與前進,我們希望在之後的分享之路上,向大家介紹花道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希望更多喜愛花道的朋友與我們互動,提供斑斕的想法,攜手相勉。
⑵ 中式花藝設計分為哪幾類
韓式、日式插花均起源於中國,中式插花是東方花藝美學的鼻祖。大家身邊中式插花極少,主要是因為中式插花跟中式居所是孿生兄弟,而如今的中式居所少之又少;此外,古人總結的美學內涵很是厚重,可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很少有人停下腳步潛心研究……
花粉們有關注房地產么?最近啊,中式住宅熱度高居不下。堂妹跟大家聊聊中式住宅中的中式插花。
古人賞同一種花蠻有講究,用今天的花來說就是古人賞同一種花事特多。比如:古人喝茶時賞瓶中的話;喝酒時賞自然環境中的花。可見同樣的花,在不同的場景下被寄予了不同的情感。
插花須依託空間新生,住宅領域有新中式風格,它的源頭來源於宋朝,新中式花藝的靈感同樣來源於宋朝。
宋朝以前的插花一般只在宮廷、貴族和廟堂中流行,到了宋朝插花已發展成各個階層的生活雅緻,落戶百姓家。平常程度就像如今帶一束鮮花回家裝點生活。
宋人也是如此。
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二種三種,高低疏密,如畫苑布置方妙。置瓶忌兩對,忌一律,忌成行列,忌繩束縛。夫花之所謂整齊者,正以參差不倫,意態天然,如子瞻之文隨意斷續。青蓮之詩不拘對偶,此真整齊也。若夫枝葉相當,紅白相配,以省曹墀下樹,墓門華表也,惡得為整齊哉? —— 宏道《戲題黃道元瓶花齋》
寥寥數字,道盡中式插花圭臬。
堂妹是個實在的人,如果花粉們能參悟二三上面的話,可能不用特意學花藝,也能插出好看的作品。
中式插花的運用
若花粉們的家裝風格是新中式,或者考慮用新中式,那麼可參考堂妹接下來要說的不同的空間分別適合擺什麼花、怎麼搭配花器。
中庭
門廳和樓梯挑高處,空間寬闊,適宜擺放老式酒壇罐子、落地花瓶等體量大的花藝。就算隨意插上數個干支,古樸自然的味道也可撲面而來。
蘆葦枝搭配這種大體量的花器,古風味道也是杠杠的嘞。
此外,挑選倒向一邊的植物種植,中式的寫意意境瞬間爆棚。
邊櫃
主要是門廊、玄關處,視野開闊插花高度只要與人的視點等高,填充空白賞心悅目之感撲面而來。這時花器宜用底盤敦實款,花材宜用蘭花等移步小景。
要說起居室的中心,無疑是茶幾。作為陪襯插花宜小巧,以確保視線無遮擋。花器可以選用梅、筒瓶或盤、碟之類的花器。花材則多宜用臘梅、蘭花等韻律感十足的筋骨類花材。
堂妹特別推薦搭配會客廳的文竹,簡直就是低調內斂有品位的代言人。
我國明代園藝家計成在《園冶》一書中說:「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
⑶ 插花分為哪幾種類型分別有什麼特點
一、根據用途分為禮儀插花和藝術插花
1、禮儀插花是指用於社交禮儀、喜慶婚喪等場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它可以傳達友情、親情、愛情,可以表達歡迎、敬重、致慶、慰問、哀悼等,形式常常較為固定和簡單。
2、藝術插花是指不特別的要求具備社交禮儀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來供藝術欣賞和美化裝飾環境的一類插花。
二、根據藝術風格分為東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1、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
2、西洋式插花:形式插花(傳統插花),有格有局,以花卉之排列和線條為原則。非形式插花即為(自由插花)崇尚自然,不講形式,配合現代設計,強調色彩,傳統式適合特殊社交場合,自由式適合於日常家居擺設。
三、根據所用花材分為鮮花插花、乾花插花、人造花插花和混合式插花
1、鮮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鮮花進行插制。它的主要特點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絢麗、花香四溢,飽含真實的生命力,有強烈的藝術魅力,應用范圍廣泛。其缺點是水養不持久,費用較高,不宜在暗光下擺放。
2、乾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乾花或經過加工處理的乾燥植物材料進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態美,又可隨意染色、組合,插制後可長久擺放,管理方便,不受採光的限制,尤其適合暗光擺放。
3、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製的各種植物材料,包括絹花、滌綸花等,有模擬性的,也有隨意設計和著色的,種類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艷麗,變化豐富,易於造型,便於清潔,可較長時間擺放。其缺點是缺乏自然美,整體效果顯得過於生硬。
插花的道具:
1、玻璃花器 玻璃花器的魅力在於它的透明感和閃耀的光澤。混有金屬酸化物的。
2、彩色玻璃、表面繪有圖案的器皿,能夠很好地映襯出花的美麗。
3、塑料花器 比較經濟的道具。價格便宜,輕便且色彩豐富,造型多樣。設計用途廣泛。
4、陶瓷花器 花型設計中最常見的道具。中式、日式、西洋式各有千秋,且突出民族風情和各自的文化藝術。所以在使用選擇上首先應與設計的式樣一致為佳。
⑷ 中式插花有哪些特點
1、用花量少
以線狀花材(枝材)為主,追求線條美,用色清雅由於受古代書畫的影響,傳統插花根植於詩、畫、園林,以直覺思維為主,求善達意。
以自然的線條造型為主,即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姿態,通過各種曲線、直線的組合,表現詩畫意境。因此,線狀花材(枝材)是中國傳統插花的造型框架。線條的表現力極為豐富,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形神,有柔美、剛勁、纖細、粗獷、秀麗、蒼老。
2、注重意境
正如中國繪畫藝術中的「意在筆先、畫盡意在」,中國傳統插花同樣具有這一藝術特色,它是作者主觀心意與客觀景物相融合的藝術作品,是將意與境、形與神、景與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每件插花的藝術作品由立意與立形兩個方面組成。
中國式插花的基本要素
1、插花花材
自然界中能用於插花花材的種類繁多,不論是草本、木本,不論是人工栽培還是野生,不論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只要具有觀賞價值,無毒,無特殊氣味,不易枯焉,能應用在插花製品中素材的統稱為插花花材。
2、插花花材的分類
根據花材的外形可分為線狀花材、團狀花材、特殊形態花材、散狀花材、葉材等,它們在中國傳統插花中作用各不相同。
3、插花中線狀花材(枝材)形態外形呈長條狀和線狀,構成插花造型基本輪廓的框架。
有的是花序呈長條狀,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魚草等。有的枝幹呈長條狀,如銀芽柳、竹、梅花等。有的枝葉和花簇生成整體的長條狀,如天門冬、常青藤等。
⑸ 東方插花與西方插畫什麼不同
東方插花藝術的風格和特色
東方插花,以我國和日本為代表。其風格和特色有以下幾點:
1.崇尚自然,以自然為第一宗旨――力求表現花材自然的形態美和色彩美,反對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潑,既有規范,又不規范化。以順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為原則。
2.講究詩情畫意,注重意境創設――不僅注重花材形體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講究以花傳情,以花達意,形神兼備,即追求插花作品內涵和富於詩情畫意的意境美。欣賞了作品外在的形態和色彩美,並進而深入欣賞其意境美,在作品內涵的廣闊天地里遨遊,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詮釋插花作品。
3.線條造型,重視個體的線條美――東方插花選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練,不以量取勝,而以花材的姿態和質量為先,著力展現花材個體的線條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種類少,數量也少,色彩簡單。線條造型是東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線條的粗細、平斜、曲直、張弛、高下等變化,給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以歐美各國為代表。由於受其傳統文化、民族習俗和審美意識的影響,西方插花藝術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色。
1.崇尚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古希臘人認為健全的精神源於健全的身體,
產生人的「自我崇拜」,崇尚人類征服自然的威力,以人為本,宣揚人性,追求個性自由,喜歡開敞外露的藝術風格。這與東方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含蓄的「藏之愈深,其境愈大」的藝術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
2.注重花材整體的色彩美、圖案美――不考究花材個體的線條美和姿態美,只強調整體的藝術效果。著重欣賞整體華美的圖案和色彩。
3.基本構圖形式為規整的幾何圖形――西方插花的主要構圖形式是各式各樣的幾何圖形。如對稱式的有等腰三角形、倒T形、扇形、半球形、球形、菱形、橢圓形等;不對稱式的有不等腰三角形、L形、S形、新月形等。花材排列較密集而整齊,形成豐滿規整的各種圖形。
4.作品中花材種類多、數量大、色彩豐富――西方插花作品,為完成色彩繽紛的規整造型,使用花材種類多,數量大,色彩變化多。作品在用色上十分考究,有較高的成就,給人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感受。
打字不易,望採納謝謝!
⑹ 中式插花中直立式插花第一主枝是最長的嗎
中式插花中直立式插花第一主枝是最長的。
插花的造型原則上以三主枝為骨幹而構成的。最長的花枝為第一枝,次長的花枝為第二枝,最短的花枝為第三枝。
三主枝高低不一,分別作用於上段、下段和中段,然後加上裝飾的枝梢,達到造型上的立體化。由於三主枝在表現插花形態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又稱為「役枝」,並分別代表著天、地、人三才。
在中國傳統花藝中我們把最長的第一主枝稱作「天」。以第一主枝的參照,基本花型可分為:直立型、傾斜型、平出型、平鋪型和倒掛型。
直立式:表現植物直立生長的形態,以第一主枝基本呈直立狀為基準,其餘花材同第一主枝保持同一方向。其中第一主枝與水平線大致成80-90度角。
插花藝術
插花,亦可稱為插花藝術,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中國插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插花源於古代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
花束的花材固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細鐵絲綁扎,每一枝花、每一片襯葉,都用纏上綠膠帶的細鐵絲纏好後再造型。另一種是用專用花托,內有花泥,將花依造型插入花托內,此法比較簡便省事。
⑺ 中式插花特點
中式插花主要就是講究的線條美,以及具備自然的姿態。主要的布局花型就是直立型、直上型、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而且,它的構造也是高低不一,看起來十分有錯落感,上下也會呼應,會讓插花更好的清雅。中式插花沒有很明顯的中軸線,但是枝葉和花朵之間都會比較的和諧。
⑻ 誰能給我提供一些插花的圖片
http://www.landscapecn.com/photo/zw.asp?page=43景觀中國
我經常登陸的
是個很適合園林人登陸的大站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gyzxh&_dir=%2F21338093&page=1
http://gongwenjin.com/blog/gallery/image/140.aspx
http://club.life.sohu.com/r-flower-253426-0-0-0.html
http://www.flowertimes.net/proct/effect/show_photo.asp?photo_no=16
http://forum.fashion.eladies.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37&fid=42&itemid=43909
http://bbs.ourgame.com/bbs_look.asp?Subject_ID=389&BBS_ID=20051101-90F7773B-9E1B-4B9A-8518-9181D73A&
插 花 藝 術
一、花器的選擇
透明的玻璃器皿,能夠看到花枝自然交叉之美感;粗曠的陶器,對比出花的嬌艷。美麗生活格外光顧有心之人,家中的花器不一定非要到商店去購買,凡能盛水的盆,碗,碟,杯子,酒瓶,椰子殼皆可擔當起花器的角色。
二.插花的藝術風格
1、 西方式插花,
也稱歐式插花,它的特點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塊面和群體的藝術魅力,作品簡潔、大方、凝練,構圖多以對稱式、均齊式出現,色彩艷麗濃厚。花材種類多,用量大,表現出熱情奔放,雍容華貴,端莊大方的風格.
2.東方式插花
以我國和日本為代表,選用花材簡練,以姿為美,善用於花材的自然形態和所表達的意境美,並注重季節的感受,以線條的造型為主,多為平衡式構圖,以姿態的奇特、優美而取勝。
3、自由式插花、
受當今世界各國出現的各種派別如寫實派、抽象派、未來派等等派別的影響,選材、構思、造型更加寬泛自由。特別強調裝飾性、特殊性,更具時代感和生命力。促使各國的插花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三、插花的構圖形式
傳統插花最基本的構圖形式優兩種:
1、 對稱式或均齊式: 對稱式往往以中軸線為准,向左右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葉形成的構圖形式,如扇形、三角形似孔雀開屏的形態:均齊式也以中軸線為准,向左右前後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葉形成的構圖形式,似塔形、半圓形。
2、 平衡式: 依中軸線中心點配置不等形而等量的花,以花、枝、葉的大小、高低、疏密等手段進行變化,將等量花材插入。
四、插花的步驟
1、 修 剪: 首先要去掉花材的殘枝敗葉,根據不同式樣,進行長短剪裁,根據構圖的需要進行彎曲處理(為了延長水養時間,適合水中剪取)。
2. 固 定: 為了讓花卉姿態按照你的設想挺立,一般在花器的瓶口處,按瓶口直徑長度,取兩段較粗枝幹,十字交叉與瓶口處進行固定。專業插花還需要彩花插、花泥、鋁絲等工具進行固定。
3. 順 序:
一般易先插花後插葉,這樣容易在插葉的時候將花的高度降低。正確的順序應該式選材——選插襯景葉——插擺畫——完成。
⑼ 日式插花與中式傳統插花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中日式插花的總體構造之後,其實會發現盡管在細分到各類花型的骨架布局會有不同,但事實上二者均源於最早的中國山水審美意識,其立意布局等大都借鑒於中國山水畫、書法的構造布局技法及傳統的儒家哲理,重視插花花枝的姿態及神韻,造型注重線條、瀟灑自然,多為不對稱的均衡構圖,清閑淡雅,超凡脫俗。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諧統一,這是東方特有的自然觀念和哲學觀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許多特點基本是重合的。所以說區別的話,個人認為其是在本質上並與特別明顯的區別的,但要說的話日本花道到今天是遠比中國的系統,如今的3000多流派,雖源於池坊,卻各有特點,在最早的花道形式上有傳承又不斷在創新,並且融入了日本精緻、凝練、簡潔干凈的氣質。另外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將流派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下來。而中國插花藝術,重新發展的歷史不長,且如今依舊派系不明,分類混雜。並且在傳統的插花方面,關於最早期的中式插花的許多重要部分其實是已經遺失或處於碎片化的狀態,還處考古文物及現存史籍的整理歸類,整理歷代插花資料與圖片、系統梳理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