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雲南蜥蜴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結膜下穹窿在哪裡圖片 2025-09-21 11:21:52
組合圖片高清 2025-09-21 11:16:20
搜索火爆辣椒叫的圖片 2025-09-21 11:13:13

雲南蜥蜴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9-27 02:49:09

❶ 「五爪金龍」現身雲南普洱,「五爪金龍」究竟是一種什麼生物呢

近來雲南發現了不少稀缺物種,包括今年發現的白肢野牛、白頰獼猴等,而最近在雲南普洱,更是有人蹲守拍攝到了當地稱為“五爪金龍”的生物照片。“五爪金龍”只是一個外號,這種生物真正的名字是圓鼻巨蜥,在我國的廣西、雲南和海南均有分布,只不過數量不多很少看到,在雲南也已經很久沒有發現了。

極危狀態的一級保護動物

圓鼻巨蜥在我國是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處在一種極度瀕危的狀態,很少有人能夠看到它的身影,放在世界上也屬於瀕危動物。圓鼻巨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所以在野外遇到時觀察一下它就行了,不要去捕捉或干擾它們,以前這個物種的減少,就與人類捕捉過度有關。圓鼻巨蜥多生活在水庫、河道口、溪流等地,捕捉的食物一般為老鼠、蛇、青蛙、水中的魚類以及在水邊活動的鳥類,活動比較頻繁的時間段為早晨和傍晚。

❷ 「五爪金龍」來了,雲南普洱現2隻圓鼻巨蜥,這種生物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圓鼻巨蜥這種生物主要生活在陸地,平時多在清晨或者傍晚出巢活動,食物則主要以魚、鼠以及鳥卵、昆蟲等物為食。圓鼻巨蜥是一種體型非常龐大的蜥蜴,它們的體長通常可以達到1.5米左右,體重則可達到20-30千克。擁有龐大身軀的圓鼻巨蜥,它的頭以及長有鱗片的軀干背面為黑褐色,中間夾雜著一些黃色紋。它們的腹面同樣長有鱗片,但是顏色大體為黃色。因為體色夾雜著黃色,所以也有人將這種生物俗稱為“五爪金龍”。

據悉,這是雲南普洱時隔十多年才又一次見到圓鼻巨蜥。此次出現在雲南普洱的圓鼻巨蜥根據拍攝到的影像資料可知,它的體長大約在1.2米左右,拍攝時它正在溪流邊覓食。糯扎渡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表示,後續會在該保護區內架設更多的科研設備以更為有效地對這只圓鼻巨蜥進行檢測,從而達到更好地保護效果。

❸ 這是在雲南西雙版納抓到的蜥蜴

變色樹蜥 搜索可見


其眼睛部分 放射性花紋是這類蜥蜴的直觀特點

❹ 這是什麼蜥蜴 雲南的

這是:紅瘰疣螈,屬於兩棲動物,不是蜥蜴。網路可查

❺ 這種蜥蜴學名叫什麼

變色樹蜥:

中文名變色樹蜥

俗名別名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

英文名CrestedTreeLizard

拉丁學名Calotesversicolor

地理分布國外分布南亞及東南亞地區,我國分布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繁殖方式卵生。交配期為4-10月,每次產蛋1-3隻,蛋呈白色,長橢圓形

壽命:2-5年

習性本種棲息於環境潮濕的熱帶雨林內

體形特徵變色樹蜥全長可達40厘米,但尾巴約占身長的三分之二。初生體長7-10cm變色樹蜥的鱗片十分粗糙;背部有一例像雞冠的脊突,所以又叫雞冠蛇;其獨特的外型令它易於辨認。頭較大,吻端鈍圓,吻棱明顯。眼鹼發達。鼓膜裸露,無肩褶。體背鱗片具棱呈復瓦狀排列,背鱗尖向後,背正中有一列側扁而直立的鬣鱗。四肢發達,前後肢有五指、趾,均具爪。頭體長80-90毫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3倍。體淺灰棕色,背面有5-6條黑棕橫斑;尾具深淺相間的環紋;眼四周有輻射狀黑紋。喉囊明顯。生殖季節雄性頭部甚至背面為紅色。體色可隨環境而變。

❻ 請問下大神,圖中是啥蜥蜴

這照片不是很清晰,從體型顏色看,應該是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學名:Calotes versicolor)為鬣蜥科樹蜥屬的爬行動物,別稱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爬行綱。鬣蜥科。頭大眼小,身體淺棕色或灰色,背面具5—6條黑棕色或橫斑,尾部具深淺相間的環紋。多生活於稀疏樹林下、灌木叢中。我國分布於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變色樹蜥多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常見於林下、山坡草叢、墳地、河邊、路旁、住宅附近的草叢或樹幹上,適應力強,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生存的海拔范圍為80至2000米。主要以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包括嚙齒動物和其他蜥蜴。

❼ 大家幫我看一下。這是什麼蜥蜴。可以養不,咬人不

這是麗紋攀蜥。可以作寵物養。

麗紋攀蜥,曾用名麗紋龍蜥,是我國攀蜥屬下19種物種之一。分布區於所有攀蜥中最廣,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地區,如雲南,四川,貴州,湖北。該物種雌雄性二態明顯,雄性頸鬣發達,背部綠色縱紋邊界清晰規則,尾根較雌性膨大;而雌性頸鬣較弱,背部綠色縱紋間有明顯深色橫紋,綠色縱紋邊界不清晰,且尾根部較細。

作為寵物市場上最常見的國產蜥蜴物種,加之目前沒有任何批量人工繁殖,麗紋攀蜥野生種群面對極大的非法採集壓力。該物種已被列入我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屬「三有」野生動物。

❽ 雲南常見的蜥蜴有哪些

雲南常見蜥蜴有:昆明龍蜥,雲南攀蜥,雲南龍蜥,斑飛蜥等等。
隸屬脊椎動物,爬行綱,有鱗目,鬣蜥科,飛蜥屬, 別名飛龍,飛蛇,飛蟲。棲息於海拔較低,氣候炎熱濕度較高的熱帶雨林或者季雨林中
是一種較小型的蜥蜴,其體長約8至13厘米,為營樹棲種類,幾乎不會到地面活動,爬行和奔跑的速度極快,主要以小型節肢動物為食。
樣貌很古怪,其背上分布有凸起的刺狀鱗片,下巴處有一個很顯目的凸出膜狀三角,那是它的喉囊。在上肢胳肢窩處到下肢之間隱藏著一對翼膜。

❾ 這是什麼蜥蜴

您好這是變色樹蜥(學名:Calotes versicolor)為鬣蜥科樹蜥屬的爬行動物,別稱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爬行綱。鬣蜥科。頭大眼小,身體淺棕色或灰色,背面具5—6條黑棕色或橫斑,尾部具深淺相間的環紋。多生活於稀疏樹林下、灌木叢中。我國分布於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❿ 在雲南有一種常見的蜥蜴,方言叫「鍋蓋」那東西學名叫什麼

蛤蚧又稱大壁虎、仙蟾,是一類小型蜥蜴,主要分布於亞洲北回歸線附近的亞熱帶地區,包括中國、越南、泰國和寮國。蛤蚧多棲息在懸岩峭壁的洞縫,個別也居住在樹洞里。
主要功效: 治肺氣、止咳、壯陽、肺癆久咳、泌尿系結石、肺氣腫、咳嗽、虛喘、男陽痿遺精、體質虛弱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