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銅碗油燈是從什麼朝代有的
銅碗油燈是從春秋有的。
春秋是中國歷史階段之一。關於這一時期的起訖,一般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並,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
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通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制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而新興的諸侯大國,先後取得霸主地位,而實際上,等於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在晉陽打敗智氏,其後逐步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公元前379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是為"田齊"。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油燈起源於火的發現和人類照明的需要,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成型的燈具出現.燈作為照明的工具,實際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盤形物,加上油和燈芯就能實現最原始的功用。早期的燈,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雖然形制比較簡單,卻奠立了中國油燈的基本造型。
⑵ 給我看看這是那個朝代的油燈
應該是近現代的吧,因為它雖有使用過的痕跡,但沒有被歲月腐蝕的印記
⑶ 請問古代油燈是哪個朝代的急!急!
陶瓷油燈,出現在漢朝。
⑷ 從古到今燈都有哪些變化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類文明。數萬年前,人類就已經懂得使用自然之火來禦寒、燒烤和照明。三千多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簡單燈具承載火燭,書寫文明史。從粗糙的石燈到青銅燈,陶瓷燈到電燈,燈具的歷史變遷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同時也是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縮影。 燈是從豆演變而來 一個小小的、表面坑坑窪窪的陶碗,碗的底部有一個把手支撐,簡單的造型,粗糙的工藝,放在一般人眼裡,就是一件不值錢的陶器,毫無藝術價值可言。可在「萬家燈館」主人卿烈軍眼裡,這可是一件寶貝。 「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豆』,算是燈的前身了。」卿烈軍一邊把玩著,一邊解釋。 在石器時代,人類懂得了使用火,取暖、熟食、御獸,其中還有照明。據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人類早在殷商時期,就會使用松脂火把照明。到了周朝時期,青銅器和陶器的大量使用,為燈具的出現創造條件。春秋戰國時,照明用的燈具開始出現,豆就是當時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當時的食器——豆的形狀製成。 當時人們是用豆脂作為燃料,將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燈芯,點燃照明。從古體字的「燈」就能看出,燈是從豆演變而來的。古籍中有記載:燈源於豆,瓦豆謂之登。現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出現的照明工具就是豆。「應該是有青銅器的豆,但我至今還沒有看到過。」 青銅器在當時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老卿研究認為,當時用青銅器做照明工具應該是貴族才享有的權利,粗製的陶器豆很可能是一般百姓用的。 支釘區別豆和燈 豆是碗形的照明工具,而燈也是碗形的照明工具,但碗底卻多了一個小小的尖錐,這個尖錐就叫支釘,這個小小的改變成了豆與燈的分界線。戰國時期,最早的蠟燭開始出現。可當時的蠟燭和現在的蠟燭不一樣,外形並不是很規則,怎麼支撐使其站立?聰明的古人在豆的底部做一個尖錐,把不規則的蠟燭插在這個尖錐上,蠟燭就能穩穩當當地站立了。從豆到燈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漸演變,這個圓盤大概就是戰國時燈具的雛形,尖錐說明它是當時用來照明的。支釘的出現正式拉開了燈具的歷史,自此,燈具歷史完成了從豆到燈的轉變。 戰國燈大多由金屬或陶土製成,而玉制燈僅此一件,堪稱絕品。玉燈以新疆和田青玉為材,局部有赫褐色的浸痕。燈由盤、把手和座三部分組成,分別用三塊玉雕琢後粘合成一體。上部燈盤圓形淺腹,盤中心凸起一個五瓣團花柱。中部把手成圓柱形,上飾浮雕的仰形三葉飾,中間束腰,腰下滿飾勾連雲紋。燈座為覆圓盤形,並以五瓣柿蒂紋和勾連雲紋裝飾,足底亦飾勾連雲紋。玉勾連雲紋燈 戰國時期的燈具以青銅質的為主體,多為貴族實用器。陶質燈因與傳統的陶豆無異,往往被當作陶豆,並沒歸於燈類。這類燈為下層社會所用,玉質燈造型精美是上層社會的實用器具。除了個別多枝燈外,大致可分為人俑燈和仿日用器形燈兩大類。多枝燈(又稱樹形燈)實物較為少見,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五連枝燈,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樹,支撐著十五個燈盞,燈盞錯落有致,枝上飾有游龍、鳴鳥、玩猴等,情態各異,妙趣橫生。人俑燈是戰國時期青銅燈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這些燈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為身份卑微的當地人形象。持燈方式有站立兩臂張開,舉燈過頂;有的跽坐,兩手前伸,托燈在前。一俑所持燈盤從一至三個不等。燈盤有圓環凹槽形和盤形兩種形制,前者有三個支釺,後者多為一個支釺。仿日用器形燈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實用器的演變,主要為仿豆、鼎和簋等較為常見的器皿,以豆形陶燈居多,但也有一些仿鼎和簋的形制的青銅燈。 錯金銀人型燈 秦代鑄造的燈也是極其華麗的。雁足燈,形制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環形燈盤,上有三個燈柱,可同時點燃三支燭。到漢、魏時,燈的種類越來越多,有銅燈、鐵燈、陶燈等。後來,以紗葛或紙為籠,點燭其中,稱之燈籠。《南史 · 宋武帝紀》有"壁上掛葛燈籠之記載。用細篦作骨,糊以油紙。唐、宋時,燈作盛行,每當元宵燈節,奇巧紛呈,競相爭妍。故有"東風夜放花千樹","火樹銀花不夜天"詩句。早在1500年前的梁代,已有走馬燈。在《荊楚歲時紀》中提到:"燈以火運",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轉不休。 長信宮燈是環保燈代表 漢代是大一統朝代,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達到了一個里程碑般的高度。陶瓷技術在漢代突飛猛進,出現了掛釉技巧。「萬家燈館」的展品中有很多漢代的陶燈,造型古樸的豆型燈,帶著高帽子的婦人燈,刻畫匈奴人的陶燈,還有外層掛黃釉和綠釉的塔形燈。造型豐富多彩的陶燈有點讓人目不暇接。 漢代的思想文化是很豐富的,人物造型燈的出現說明了當時的工匠很注重刻畫生活細節。匈奴人造型燈記載的是當時漢朝和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發生戰爭之後,漢朝俘虜的匈奴人被當作官員的家奴。婦人燈以戴著高帽的婦女為造型,體現了當時社會婦女的地位並不低。掛釉的塔形燈則說明了陶器開始演變為瓷器,工藝逐漸走向成熟。長信宮燈 補充: 時間線 年份 說明 1911 年 延性鎢燈防震燈絲 可進行汽車和鐵路照明 1925 年 乳白玻璃燈 S光線更柔和而均勻,適用於住宅和辦公室 1930 年 照相閃光燈 取代了專業攝影師之前使用的閃光粉 1934 年 汞燈 第一個高壓氣體放電燈 – 更好的性能和經濟性 1938 年 熒光燈 第一個真正的低壓放電燈,可以提供白光 1939 年 密閉式前照燈 優秀的光束控制,隨著使用不會變暗 1945 年 Circline 熒光燈 在小空間里發出最多的熒光 1949 年 綿白燈泡 改善的光擴散,並且無眩光 1959 年 鹵素燈 尺寸小,發白光. 1961 年 Lucalox® 高壓鈉燈 最有效的常用光源. 1962 年 發光二極體 (LED) GE 發明。在半導體材料的固體水晶內部,電能轉化為光 1974 年 Watt-Miser® 熒光燈 第一個減小功率的熒光燈 1975 年 精確的 MR16 小型低壓光源 具有精確的光學控制 1986 年 Biax® 熒光燈 高效節能的 40 瓦熒光燈,適用於住宅. 1989 年 Halogen-IR 燈 第一個鹵素燈炮,具有反射塗層,效率很高. 1990 年 2D® 獨特的小型輪廓燈,擴展了熒光燈的應用場合 1994 年 Genura 熒光燈 第一個真正的小型「感應」(無電極)熒光燈 1996 年 ConstantColor® CMH® 新型混合 HID 技術,高效且性能高級. 1997 年 Starcoat 改善的熒光燈塗層,適用於高級流明維護 1997 年 Ecolux® 減小了汞含量的燈,通過 TCLP 測試,且不會降低燈的性能. 1998 年 Starcoat XL® 和 Ecolux XL® 高級熒光燈,壽命延長 1999 年 Pulsarc® 新型金鹵燈系統,在整個壽命期間,性能顯著改善 補充: 2000 年 Halogen IR Silv-IR 提供了更多低壓燈選項,增加了每個軌道中燈的數量. 2000 年 24 伏鹵燈系列 提供了更多低壓燈選項,增加了每個軌道中燈的數量 2000 年 StayBright® Watt-Miser® Multi-Vapor® 新型節能金鹵燈,與標准燈相比,可提供提高的流明維護 2000 年 T5 熒光燈 熒光燈直徑更小,在多種應用場合提供了一種節能解決方案 2001 年 T8 Watt-Miser® 最大節能,且不會降低光線輸出或壽命性能 2001 年 Diamond Precise® MR16 低壓光束,中等擰入式燈座更簡易而方便 2001 年 SportStar Multi-Vapor® &; 新型改進的金鹵燈,在任意燃燒位置操作時具有最高的流明輸出 2001 年 57QBX & 70QBX Biax® 57W 和 70W 插座,小功率金鹵燈光線輸出 2001 年 T8 SXL 高級長壽命 T8 燈(36,000 小時),可減少維護成本 2001 年 Spiral® CFL 燈管 相比於標准白熾燈總尺寸減小 2001 年 Reveal® I白熾燈 釹玻璃將黃光濾出,從而提供更豐富而鮮明的彩色/td> 2002 年 350 Watt ConstantColor® CMH® SPXX 在較大功率陶瓷金鹵燈系列中採用 350 瓦 ConstantColor&; CMH&; SPXX 節能設計,從而提供振動彩色 2002 年 F32T8 高流明熒光燈 T8 燈具有更高的光線輸出 2002 年 CFL 反射燈 帶有玻璃反射器的節能熒光燈,適用於向下照明和其他應用場合 2003 年 UltraMax 高效,更適應,具有最佳燈性能 2003 年 28 瓦 T8 熒光燈 功率最小的 T8 熒光燈通常結合 UltraMax 鎮流器使用,以達到最佳節能效果. 2003 年 Retail HIR 鹵燈 PAR 38 薄膜 HIR 及銀反射片技術比標准鹵素燈的效率高 46%.
⑸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朝代的油燈
宣統年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