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民自學盜墓,靠查縣志挖出文物為何可以賣400萬
中國是一個文物大國,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就加大了對文物保護的力度,國家法律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盜取國家文物者將以相關法律條款為依據進行懲處。然而,雖然有制度的保障,民間的盜墓活動仍然屢禁不止,今天我們就要聊到山東曲阜的一起奇葩的大型盜墓案件。當地村民為了盜取墓中文物,竟然自學盜墓技術,靠研究本地縣志挖出的文物獲利400萬,猖狂至極。
更令人痛惜的是,如今這些文物經過黑市已不知流落到何處,或在私人藏家手裡,或流落海外,追回難度都極大,這不僅是國家文物的重大損失,也對相關歷史文化研究造成負面影響。通過這件事,也向相關文物部門敲響了警鍾,在猖獗的盜墓活動面前,與其事後來追究責任真不如提前就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Ⅱ 求盜墓各種圖,最好是人物的,用來做卡貼的
Ⅲ 盜墓賊究竟發現了什麼,挖十幾個洞後不敢再動了
現在在文學作品裡,特別流行盜墓類的小說,還有就是盜墓類的電視劇或者是電影,比如說天下霸唱寫的鬼吹燈系列小說,受到現在年輕人的熱捧,還有就是,南派三叔寫的盜墓筆記系列小說,也是非常的有名的,在盜墓類文學作品經過不斷的發展,把盜墓的四個派系還有誕生的原因都交代了清楚,而歷史上也確實有原型存在。
中國不允許,除了考古行為以外,任何對墓葬的發掘行為,一經發現,盜墓行為處置,廣大公民應該遵守自己的公民義務,成為一個守法公民。
Ⅳ 盜墓筆記的圖片越多越好!
Ⅳ 長相極普通的洛陽鏟,為什麼會成盜墓賊的「盜墓神器」
洛陽鏟能取出土壤樣品,損傷小。此外,當使用洛陽鏟時,對環境沒有要求。即使在某些極端情況下,調查效果也比一些電子設備要好。早在明代,就有類似洛陽鏟的盜墓工具。它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幫助盜墓賊准確預測廢墟的確切位置,並探測廢墟的具體深度。
洛陽鏟不僅是盜墓工具,也是考古工具。著名考古學家衛聚賢於1928年看到盜墓者使用洛陽鐵鍬,並將其應用於考古鑽探,在發掘安陽著名的殷墟、洛陽偃師商城等古城遺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洛陽做為一個重點建設城市。工廠的選址經常會遇到古墓,用機器鑽孔取樣需要時間和勞動。因此,工程施工人員使用這種洛陽鏟准確探測了1000多個古墓。此後,洛陽鏟傳播到全國,並很快傳播到東歐和亞非國家。洛陽鏟在國內外都很有名。
Ⅵ 求盜墓筆記的圖片,最好為Q版可愛的那種,主要是小哥和吳邪、胖子他們的。
您好 已經發送 請查收~
如滿意 請採納哈~
郵箱地址和網路名字一樣哈
以後有問題也可以求助我或者網路HI我
Ⅶ 求盜墓筆記圖片!越多越好
Ⅷ 盜墓筆記里西沙古墓里的合照
西沙古墓的合照如下:
(8)民間盜墓圖片大全圖擴展閱讀
汪藏海在《盜墓筆記:怒海潛沙》中登場,被提及。他是明代建築師,曾主持設計多項當代大型工程。被東夏國異族抓住,被迫設計建造了雲頂天宮。
為了記錄下在異族的經歷,留下三隻蛇眉銅魚,分別存放於魯王宮,廣西古塔,和自己的海底陵墓中,吳邪等人發現了他留下的線索,然後陵墓被炸,徹底淹沒。
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奇人,他在風水上的造詣可以說是登峰造極,就因為如此,他被任命直接參與設計了整個明皇宮,還附帶設計了好幾個中國的大城市,那個時候,他的一句話,甚至使得幾個城市在中國徹底消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盜墓筆記:怒海潛沙
Ⅸ 歷史上的十大盜墓狂人都是誰
歷史上的十大盜墓狂人:伍子胥、項羽、劉去、曹操、董卓、黃巢、溫韜、劉豫、楊璉真珈、陳奉
1、伍子胥——最毒的盜墓者
伍子胥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盜掘者,源於其出走吳國之前,與楚平王結下的仇恨。《左傳》記載,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迫出逃吳國,發誓要搞垮楚國,以報殺雪恨。
據說入楚後的伍子胥最想乾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開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當年楚平王為防止陵址被人知曉,下令把參與修陵的工匠全殺掉了。經一個僥幸逃脫的老工匠指點,伍子胥順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屍體挖了出來,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屍三百」典故。 伍子胥——最毒的盜墓者
2、項羽——最牛的盜墓者
項羽與伍子胥是老鄉,都是現在的宿遷人(這層歷史關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時人稱西楚霸王,其戰爭的競爭對手是鄰邊徐州的劉邦。項羽在進入關中後,實行了殺光(殺掉已投降劉邦的秦王子嬰,殺掉王室貴族)、搶光(擄掠咸陽城)、燒光(火燒咸陽、阿房宮)的「三光政策」。
由於項羽與秦始皇一樣野蠻,很不得人心,天下歸心劉邦。劉邦也會拍天下馬屁,《史記》中記載,劉邦把「掘始皇帝冢」作為項羽的一大罪過,昭示天下。現代考古探測則發現,秦陵「完好無損」。項羽當年到底是否掘開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許考古發掘之前,仍是歷史之謎,無從驗證史實的真偽。
3、劉去——最變態的盜墓者
盜墓有的是泄憤,有的是貪財,但中國歷史上有一盜墓者卻很變態,首先是為了好玩,他就是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據晉人葛洪編著的《西京雜記》記載,在其封國內「國內冢藏,一皆發掘」,有點名氣的古墓幾乎沒有一座能逃過劉去的鐵鍬。
劉去盜掘的對象主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晉靈公的陵墓都讓他掘開了。但盜墓多了,劉去也害怕。《太平廣記》記載,在掘開且渠墓時,劉去被嚇得半死,裡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劉去趕忙讓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
史稱,劉去盜掘古墓的數量「不可勝數」,但具體有多少,又獲得多少寶物,現在已無從考證。 劉去——最變態的盜墓者
4、曹操——最專業的盜墓者
盜墓,多是王者行為,從伍子胥,到項羽,再到劉去,都是這樣。這也說明一個問題,歷史上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但設專職,設「盜掘辦公室」,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應該是三國時期的曹操。
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是最專業的盜墓者。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里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後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
5、董卓——最惡的盜墓者
在中國歷史上三大盜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現在西漢末年至南北朝這一段時間。這一歷史時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戲般交替頻繁,因此世道很亂,飢民遍野,民間盜墓之風盛行,你盜我亦盜,大家一起盜。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盜曹操外,還有董卓、黃巢等人。
西漢最有為作為,也是中國眾多帝王頗有作為的皇帝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被掘開,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自茂陵地宮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記載的第一盜是東漢初年農民起義軍赤眉軍乾的。盜掘茂陵前,赤眉軍先把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掘開,已盜走了大量財寶。
6、黃巢——最蠢的盜墓者
黃巢成為中國盜墓史上的狂人,是因為其盜掘的對象都是重量級。一是效法項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學赤眉軍、董卓,掘漢武帝劉徹的茂陵,三是掘武則天與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對於黃巢盜掘的文字散見諸陵的盜掘記載中。
在乾陵記載中,黃巢掘陵時動用40萬起義軍在梁山西側挖山不止,據說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後僅挖出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此至今仍有跡可尋。由於農民軍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結構實在太堅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內部結構,結果挖錯了方向,乾陵躲過了劫難,否則保存不到今天。
7、溫韜——危害最大的盜墓者
溫韜,易名李彥韜,五代時梁國人。溫韜祖籍京北華原(今陝西耀縣),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節度使,鎮轄關中地區。有一個傳說,溫韜生下來時剛好有匪星殞落在昭陵所在地區的嵯峨山,迷信者遂傳將給唐皇陵帶來一場災難的人物出世了。
溫韜在長安做了七年行政長官,關中地區幾乎所有唐朝皇陵,就是溫韜趁戰亂,在這一時間內動手掘掉的。 溫韜——危害最大的盜墓者
8、劉豫——最不義的盜墓者
目前考古界判斷,中國現存的所有帝王陵都已被盜墓者光顧過。唐「十八陵」讓溫韜盜掘了,北宋「鞏義八陵」則讓叫劉豫的人盜掘破壞干凈。
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追尊「宣祖」)的遷葬陵,號稱「七帝八陵」。相比漢、唐帝王陵冢巨葬豐,北宋帝王陵普遍簡單;漢、唐帝王生前就開始卜穴營建了,而且宋朝皇帝生前不預築壽宮。
9、楊璉真珈——最沒道行的盜墓者
歷史上,僧人盜墓並不鮮見,但如楊璉真珈這般喪盡天良的十分罕見。其罪行,史上記載也很清楚。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睞的楊璉真珈被任為江南釋教總攝(總管江南地區佛教事務的官員)。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葵辛雜識》、元末明初黃岩人陶宗儀所著《輟耕錄》,均記載有楊璉真珈盜墓一事: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楊璉真珈夥同僧人允澤等人,帶人到陵區。
當時負責護陵的羅銑堅決阻止,允澤竟然抽出刀來,當場要殺了羅銑。在毀陵盜物之外,還有最令人發指的事情。楊璉真珈將帝、後們的骨骸全出掘出,棄之荒野。
10、陳奉——最荒唐的盜墓者
陳奉,明湖廣承天(今湖北鍾祥)人。本為御馬監奉御太監,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奉朱翊鈞旨意,去湖廣一帶徵收礦稅,官方身份是「稅監」。 陳奉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壓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等。陳奉及其手下剖孕婦,溺嬰兒,無惡不作。
誰家有錢敲詐哪家,弄得眾多殷實人家傾家盪產。陳奉最讓人痛恨的行為是挖墳掘墓,《明史》對他的評價是八個字,「剽劫行旅,恣行威虐」。陳奉的盜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內發生的鄉民盜掘李林甫之妻楊氏墓「得黃金巨萬」的一事啟發,而「悉發境內諸墓」,走上盜墓之絕途的。
(9)民間盜墓圖片大全圖擴展閱讀:
盜墓,是進入他人墳墓,作出不問自取的行為。這樣的社會文化現象,自古就沒停止過。從考古資料可以看出這種墓葬破壞現象仍然遺存到現今。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
陝西鳳翔的秦公1號大墓,是迄今所發現的先秦時期規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國應用科學考古方法發掘的最大的墓葬。這座古墓發現盜洞247個,其中有數十個盜洞直接打入槨室。
2018年9月,國家文物局和公安部一起研究解決文物犯罪的突出問題,採取了一些實際措施,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會商機制、加強重大文物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下一步,打擊防範文物犯罪的長效機制也在持續探索
網路-中國盜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