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大最貴隕石
世界上最稀有最昂貴的十大隕石分別是火星輝玻無球粒隕石、吉丙隕石、Dar al Gani 1058月球隕石、車里雅賓斯克隕石、Zagami火星隕石、玻璃隕石、匯念隕石、石鐵隕石、橄欖隕石、火星隕石等,下面為這幾款隕石的介紹。
1、火星隕石
此件火星隕石為台灣一個收藏愛好者所得,其每一個蜂窩眼裡都有透銀或金,元素及稀有元素24種以上,並且附有國際權威機構SGS的化驗證書,其中有鈉元素無法溶解,增加此物的神秘性,天外之物,有緣者得,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以及投資價值,這是世界上最美麗和最昂貴的隕石之一。
10、火星輝玻無球粒隕石
這顆隕石是在1.75億年前火星火山噴發中的結晶,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大的火星隕石。於1962年10月3日上午降落在奈及利亞,隕石總重量超過18千克。
隕石可以分為三類:石隕石、石鐵隕石和鐵隕石。當然,這種分類方法類似於動物、植物、真菌(在生物上的「界」),還會有更加細致的分類法(門綱目科屬種),當然隕石的分類不可能有生物分類的復雜。
如果隕石可以得到國際專業機構的認證,可以獲得一個編號(當然要警惕有些機構弄出一個山寨的協會如「國際隕石協會」)。至於有沒有特定的名稱就見仁見智了,比如上世紀70年代吉林隕石雨最大的隕石是有名稱的——吉林一號。至於其他隕石有沒有,那就看能不能得到廣泛認同了。
3. 常見的隕石種類有哪些,你知道嗎
隕石是非常稀有的外來太空資源,有著極其重要的科研,收藏和經濟價值。隕石種類諸多,分為三大類,石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橄欖隕石),它們攜帶了大量的宇宙信息,是人類研究宇宙、太陽系及地球生命形成和演化,以及宇宙災害、特殊礦產生的寶貴實物資料,也對人們研究地球外生命提供了難得的載體,被視為具有重要科學與文化價值的文物標本。隕石的種類很多,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三、石隕石
石隕石分為無球粒隕石(7個子分類)和球粒隕石(4個子分類),其中K類球粒隕石是一組數量最少的球粒隕石,總共只有4塊,1塊(KAKANGARI)是目擊隕石,3塊(Lea County 002, Lewis Cliff87232和NWA10085),由於此類隕石數量極少,極易風化成碎渣(進一步導致發現數量稀少),故該隕石在市場上幾乎沒有流通。
石隕石的樣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會覺得它比同體積的岩石重些。石隕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幾到35%一下的鐵,有磁性,用吸鐵石試一試便會感到。另外,仔細看看石隕石的斷面,會發現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石隕石都有這樣的球粒,它們是隕石生成的時候產生的。是辨認石隕石的一個重要標記。
石隕石上硅酸鹽礦物如橄欖石、輝石和少量斜長石組成,也含少量金屬鐵微粒,有時可達20以上。密度3至3.5。石隕石占隕石總量的95%。是隕石裡面比較常見的。簡單來說,由於裡面的含鐵量偏低,有一個比較容易和其他隕石區分的是,石隕石磁性很小。
4. 真正的石鐵隕石圖片
不能確定吧
1 石隕石 2鐵隕石 3 玻璃隕石 4 石鐵隕石(小類不計)
科學怎麼對隕石進行辨別呢,首先要了解地球石頭的種類,元素類種,地球石頭大部分元素都在5種以上有的多達十幾種,而隕石不管哪種隕石 在經歷外太空隕落,猶如天外飛仙般的掉落經過摩擦高溫達到少則3000度最低,很多礦物經不起高溫礦物重組, 高則過千度的灰化,就變得純潔干凈了,所以隕石基本二到五種主要元素,分別基本在三種元素之間,而這五種大致區分別 Fe Ni Mg Si Al,這五種元素肉眼是無法判別的,科學嚴明才是硬道理,鐵鎳金屬判定隕石基本佔了百分之九十八,只有少量不含鎳的隕石,但鐵是基本都有,鐵和鎳肉眼是分不清的。
5. 關於隕石的資料+圖
隕石是從宇宙行星際空間落到地球的固體物質。晴朗的夜晚,繁星滿天,仰望夜空,有時可以見到流星拖著閃亮的尾巴劃過天空,消失在天邊。這種墜落到地球上的流星,科學家稱之為隕石。
隕石
隕石是由某種特殊原因形成的,或是星球爆炸、崩裂,或是飛出的宇宙塵埃,或是兩兩星球碰撞下來的碎塊……當它們闖入地球大氣層內時,由於高速飛行和大氣的磨擦作用而燃燒消融,到達地球表面時,已變成了黑黝黝的、沉甸甸的石頭,這就是隕石。
隕石,黑色,無光澤,表面不光滑,看起來並不漂亮。當南極考察隊員採集南極石作紀念時,一般挑不上隕石;然而對於地球化學家和宇宙學家來說,那可是珍貴的科學樣品了。
隕石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們取之不易。來自遙遠太空的星球碎片,經過漫長旅途墜落地球表面時,極易石沉大海,難查蹤跡。
隕石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們是「價廉物美」的科學樣品。試想,要從其它星球取回樣品,需動用宇宙飛船,其耗資之巨大,令人驚嘆!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耗資億萬巨資,才僅僅從月球正面(或稱月球的近邊)採集了300多公斤月球表面的樣品,仍然不能取得從地球表面不能看見的月球遠邊(或稱月球背面)的樣品。可是,要是能從地球表面拾到月球或其它星球的隕石,所需費用顯然要少多了。事實表明,南極大陸地區,由於它是未開墾的處女地,隕石保存最為完好。例如,從南極大陸發現的隕石中,有9塊隕石樣品來自月球,稱月球隕石;更為珍貴的是,其中有8塊月球隕石來自月球背面。最為珍貴的還有兩塊在南極發現的隕石是來自火星的火星隕石,這對於研究火星的演變歷史以及揭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科學之謎是很有意義的。目前,要到火星上採集樣品比上月球採集更難、更耗資巨大。
隕石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們類似於一種從地球上發射到太空並可回收的宇宙空間探測器。原來,當隕石從行星際空間降落到地球以前,在它運行的途中,容易受到太陽風、宇宙和銀河中宇宙射線的作用,隕石與它們相互碰撞後,在隕石上留下了有關宇宙空間輻射線和粒子輻射通量的信息。分析化驗這些隕石,即可測定隕石的宇宙射線暴露年齡和隕石落地後的地球年齡,以及行星際空間宇宙射線和太陽風的強度。很顯然,這與耗費巨資研製一種宇宙空間探測器相比,真是經濟可行多了。
隕石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們是最古老的岩石。宇宙化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確定太陽系內固體物質的演化年代。有許多隕石的結晶年齡大致為45億年~46億年,接近於太陽系行星形成的年齡,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齡大約只為38億年,這對於確定太陽系內固體物質的演化年代無疑更為有效。
總之,隕石之所以珍貴,主要在於它們能"價廉物美"地提供地球以外各星球的早期歷史資料和信息。它們不僅提供太陽系內的若干信息,還能提供太陽系以外的物質同位素組成的重要信息。地球化學家們在分析一種碳質球中,發現氧同位素異常;據此,科學家們推測,在這種隕石聚集過程中,有太陽系以外的物質加入,它可能是太陽系附近超新星的爆發而並入於太陽系內的。
由上看來,隕石確實很有科學價值。然而,地球如此廣闊,為什麼說南極大陸是天體演化的資料寶庫呢?
原來,南極大陸的隕石有許多獨特之處,為地球上其它地區所不及。
南極大陸隕石的地球年齡最長。所謂隕石的地球年齡,是指隕石碎落到地球表面後保存的年齡。在非南極地區,由於風化作用,隕石落地後保存的年齡僅為幾千年;然而,由於南極大陸寒冷的氣候條件和冰雪的覆蓋,抑制了隕石樣品被風化。南極鐵隕石和石隕石的地球年齡一般可達95萬年,比地球上非南極大陸隕石的地球年齡高一百多倍,其中,有兩個南極隕石的地球年齡長達500萬年。
南極隕石儲存量最大。截至1989年為止,在南極大陸已採集到11000多塊隕石樣品,佔全世界可用於研究的隕石樣品的50%以上。應當指出,在南極大陸上,還有不少地區無人到達,隨著南極科學考察的不斷進展,將從南極大陸上採集到更多的隕石。
南極大陸隕石類型最豐富。一般說來,從南極大陸回收的隕石樣品應與非南極地區的隕石相似。然而,在南極隕石中,除已知的隕石類型外,還發現許多異常的隕石。到1989年為止,已在南極隕石中發現8塊能說明月球成因的月球隕石以及兩塊能說明火星發展歷史的火星隕石。此外,還有其它獨特的隕石類型,這是非南極地區所沒有的。
南極大陸的隕石保持原狀最好。這是因為,這些隕石長期在冷凍和無菌條件下保存,幾乎沒有受到地球上其它地區的污染。和其它非南極地區的隕石相比,它保持隕石的原始狀態最好,最有利於研究太陽系內外星體的歷史演變過程。
綜上可見,隕石是研究太陽系內外星體歷史演變過程的珍貴樣品。它所提供的有關太陽系內外星體早期歷史演變的信息,以及行星際宇宙射線和太陽風強度的資料,如果和宇宙飛船採集其它星體上樣品提供的信息以及空間探測器測得的資料相比,無疑是既經濟又可行多了。南極大陸的隕石藏量豐富,類型齊全,其地球年齡最長,原狀保持最好,是地球上獲得隕石樣品的最佳場所。
南極大陸隕石如此珍貴,科學家們是如何搜集的呢?
南極大陸發現的第一塊隕石是1921年12月25日由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於南緯67度11分,東經142度2分處採集到的。之後,直到1969年之前的48年中,總共只採集到4塊隕石。
1969年,日本南極考察隊在昭和站附近大和山區(約南緯69度,東經40度)的藍色冰川表面發現9塊隕石聚集在非常相近的地方。自此,人們開始相信,有可能在南極大陸找到更多的隕石。果然,僅在大和山區,1973年、1974年、1975年,日本考察隊員又採集到520塊隕石。
截至1989年底,科學家們已在南極大陸採集到11000多塊隕石,主要采自南極大陸的大河山脈、阿倫丘陵、劉易斯冰舌崖和龍達尼山脈。
據統計,南極大陸的隕石主要富集在被山區阻擋的藍色冰區。這可能是由於隕石降落到冰雪區後,隨著冰川運動而搬運,當遇到隆起的山脈阻擋時,自然擱淺於山脈前後;冰川運動的擠壓作用和山脈的阻擋作用,容易將藏在冰雪中的隕石擠壓至表面層,再受南極大陸強烈的下降風的侵蝕作用,較易裸露且聚集於山麓前。這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找尋南極隕石的思路和方法。
6. 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隕石是什麼
大部分隕石是球粒隕石(占總數的91.5%)球粒隕石是太陽系內最原始的物質,是從原始太陽星雲中直接凝聚出來的產物,它們的平均化學成分代表了太陽系的化學組分.
希望對你有幫助
7. 地球現存的隕石有多大
什麼是隕石 隕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上的石體,它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系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極具收藏價值。據加拿大科學家10年的觀測,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隕石有20多噸,大概有兩萬多塊。由於多數隕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煙罕至地區,而被人發現並收集到手的隕石每年只有幾十塊,數量極少。隕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間,主要成分是硅酸鹽;隕鐵密度為 7.5~8.0,主要由鐵、鎳組成;隕鐵石成分介於兩者之間,密度在5.5~6.0間。隕星的形狀各異,最大的隕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 號隕石,最大的隕鐵是納米比亞的戈巴隕鐵 ,重約60噸;中國隕鐵石之冠是新疆清河縣發現的「銀駱駝」,約重28噸 。 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游離於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毀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的說,所謂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骸。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隕石最早的國家,遠至新石器時代,後經歷朝歷代,直到20世紀末均有文字記載,並有不少標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 隕石按組成成分一般分為3大類,即鐵隕石,也叫隕鐵。一般鐵鎳含量在95以上,其中含鐵80至95,含鎳5至20。密度為8至8.5。其他成分可有硫化物,金剛石,稀土化元素及硅酸鹽等。鐵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3。世界3號鐵隕石於19世紀末發現於我國新疆青河縣,大小為2.42×1.85×1.37,重約30噸。該隕鐵含鐵88.67,含鎳9.27。其中含有多種地球上沒有礦物,如錐紋石、鎳紋石等宇宙礦物。 隕石的分類 隕石根據其內部的鐵鎳金屬含量高低通常分為三大類:石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石隕石中的鐵鎳金屬含量小於等於30%;石鐵隕石的鐵鎳金屬含量在30%——65%之間;鐵隕石的鐵鎳金屬含量大於等於95%。 石鐵隕石 石鐵隕石由鐵、鎳和硅、酸、鹽礦物組成,鐵鎳金屬含量30至65,這類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1.2,故商業價值最高。著名的石——鐵隕石是山東莒南的「鐵牛」,長1.4米,重達3.72噸,為世界隕石之首。該隕石含鐵70%以上,其次為硅、鋁、鎳,主要礦物有錐紋石、鎳紋石、合紋石等,次要礦物為隕硫鐵、鉻鐵礦、石墨等。石鐵隕石根據起內部的主要成分和構造特點分為:橄欖石石鐵隕石(PAL)、中鐵隕石(MES)、古銅輝石——鱗石英石鐵隕石。 石隕石 石隕石上硅酸鹽礦物如橄欖石、輝石和少量斜長石組成,也含有少量金屬鐵微粒,有時可達20以上。密度3至3.5。石隕石占隕石總量的95。1976年3月8日15時,吉林地區東西12公里,南北8公里,總面積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降一場世界罕見的隕石雨。所收集到的隕石有200多塊,最大的1號隕石重1770公斤,名列世界單塊隕石重量之最。吉林隕石表面,有黑色、黑棕色熔殼和大小不等氣印。化學組成成分為Sio2佔37.2,Mgo2佔3.19 Fe佔28.43。主要礦物有貴橄欖石、古銅輝石、鐵紋石和隕硫鐵;次要礦物有單斜輝石、斜長石等。石隕石根據起內部是否含有球粒結構又可分為兩類:球粒隕石、不含球粒隕石。球粒隕石根據化學-岩石學分類被分為:E、H、L、LL、C 五個化學群類。E群中鐵鎳金屬含量最高,形成在一個極端還原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幾乎不含氧化鐵;C群中的鐵鎳金屬含量最低(或不含鐵鎳金屬成分),形成在一個相當氧化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的氧化鐵含量比值最高;H、L、LL群的形成環境界於E群和C群之間,其特點也界於E群和C群之間。無球粒隕石根據其氧化鈣含量的高低分為:貧鈣無球粒隕石、富鈣無球粒隕石兩個大類。貧鈣無球粒隕石中的氧化鈣含量小於等於3%;富鈣無球粒隕石中氧化鈣含量大於等於5%。 鐵隕石 鐵隕石中含有90%的鐵,8%的鎳。它的外表裹著一層黑色或褐色的1毫米厚的氧化層,叫熔殼。外表上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圓坑叫做氣印。此外還有形狀各異的溝槽,叫做熔溝。這些都是由於它們有隕落過程中與大氣劇烈磨擦燃燒而形成的。鐵隕石的切面與純鐵一樣,很亮。 鐵隕石按其內部主要化學群的相對豐度和鎳含量分為: I(A、B、C); II(A、B、C、D、E); III(A、B、C、D、E、F); IV(A、B)四個大類。 隕石的形態 由於隕石在大氣中燃燒磨蝕,形態多渾圓而無棱無角。熔坑:隕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淺不等的凹坑,即熔蝕坑。不少隕石還具有淺而長條形氣印,可能是低熔點礦物脫落留下的。比重:隕石因為含鐵鎳比重較大,鐵隕石比重可達8,石隕石也因常含20鐵鎳,比一般岩石比重也大些。磁性:各種隕石因含有鐵而具強度不等的磁性。經風化的隕石沒有磁性,因而也就不算隕石了。條痕:隕石在無釉瓷板上磨擦一般沒有條痕或僅有淺灰色條痕;而鐵礦石的條痕則是黑色或棕紅色,以此加以區別。 隕石的起源 人們在觀察中發現,在太陽的衛星——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有一條小行星帶,它就是隕石的故鄉,這些小行星在自己軌道運行,並不斷地發生著碰撞,有時就會被撞出軌道奔向地球,在進入大氣層時,與之磨擦發出光熱便是流星。流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高壓與內部不平衡,便發生爆炸,就形成隕石雨。未燃盡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隕石。隕落在吉林樺甸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上的隕石雨就是這樣形成的。其中「1號隕石」落到永吉縣樺皮廠附近,遁入地下6米多,升起一片蘑菇雲,它產生的震動相當於6.7級地震,附近房中的傢具都傾倒了,杯碗都摔碎了。這是多麼強大的力量啊!可是更有甚者,那是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地區上空爆炸的隕石,不但把一百里以外居民住宅樓的玻璃震碎,而且使方圓三十里的森林化為灰燼,在爆炸的中心區樹林還沒有得及燃燒就已炭化,並且呈輻射狀向外倒去;在其正下方的幾棵「炭樹」竟然直立著,原因是當時產生的高壓使其變得堅固,那顆隕石爆炸時,連傍晚的莫斯科也如同白晝,可見,當時的情景是多麼可怕。其實,比較起來,這也算不得什麼。人們先後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現了一個深170米,直徑1240米的隕坑;在南極還有直徑達300公里的大隕坑。在大西洋中部竟發現了直徑達1000多公里的巨形隕坑,可以想像出,在它們隕落的一剎那間是怎樣宏大而可怕的景觀啊! 科學家們說,我們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萬噸這樣的「禮物」。它們大多數在距地面10到40里的高空就已燃盡,即便落在地上也難找到。它們在宇宙中運行,由於沒有其它的保護,所以直接受到各種宇宙線的輻射和災變,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熱不能使它有較大的變化。所以它本身的記錄是可靠的。對於它的研究范圍有著相當廣闊的領域,比如高能物理,天體演變,地球化學,生命的起源。 近來,科學家們在二三十億年前的隕石中大量發現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因此科學家斷定,在宇宙中甚至是太陽系在45億年前就有生命存在。在含碳量高的隕石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種氨基酸等有機物,因此,人們認為地球生命的起源與隕石有相當大的關系。 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大的鐵隕石是非洲納米比亞的戈巴(Hoba)鐵隕石,重約60噸;其次是格林蘭的約角1號鐵隕石,重約33噸;我國新疆鐵隕石,重約28噸,是世界第三大鐵隕石;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是吉林隕石,以收集的樣品總重為2550公斤,吉林1號隕石,重1770公斤,是人類已收集的最大的石隕石塊體。 另外,還有一種隕石被稱為「玻璃隕石」,它呈黑色或墨綠色,有點象石頭,但不是石頭;有點象玻璃,但它是一種很特別的沒有結晶的玻璃狀物質。它的形狀五花八門,一般都不大,重量從幾克到幾十克。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玻璃隕石有幾十萬塊,而且另人奇怪的是它們的分布有明顯的區域性。關於玻璃隕石的來源和成因,現在還沒有定論
滿意請採納
8. 隕石資料
隕石(yunshi)
什麼是隕石
隕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上的石體,是從宇宙空間落到某個地方的天然固體,也稱「隕星」。它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系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極具收藏價值。據加拿大科學家10年的觀測,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隕石有20多噸,大概有兩萬多塊。由於多數隕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煙罕至地區,而被人發現並收集到手的隕石每年只有幾十塊,數量極少。隕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間,主要成分是硅酸鹽;隕鐵密度為7.5~8.0,主要由鐵、鎳組成;隕鐵石成分介於兩者之間,密度在5.5~6.0間。隕星的形狀各異,最大的隕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號隕石,最大的隕鐵是納米比亞的戈巴隕鐵,重約60噸;中國隕鐵石之冠是新疆清河縣發現的「銀駱駝」,約重28噸。隕石是來自地球以外太陽系其他天體的碎片,絕大多數來自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少數來自月球(40塊)和火星(40塊)。全世界已收集到4萬多塊隕石樣品,它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石隕石(主要成分是硅酸鹽)、鐵隕石(鐵鎳合金)、和石鐵隕石(鐵和硅酸鹽混合物)。
隕石分類表
大部分隕石是球粒隕石(占總數的91.5%),其中普通球粒隕石最多(占總數的80%)。球粒隕石的特點是其內部含有大量毫米到亞毫米大小的硅酸鹽球體(見圖)。球粒隕石是太陽系內最原始的物質,是從原始太陽星雲中直接凝聚出來的產物,它們的平均化學成分代表了太陽系的化學組分。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是1976年隕落在我國吉林省的吉林普通球粒隕石,其中1號隕石重約1770公斤。
球粒隕石中的球粒
吉林1號隕石(1770公斤)
無球粒隕石、石鐵隕石和鐵隕石統稱為分異隕石,它們是由球粒隕石經高溫熔融分異和結晶的產物,代表了小行星內部不同層次的樣品。這些小行星的內部結構與地球相似,分三層,中心為鐵核(鐵隕石),中間為石鐵混合幔層(石鐵隕石),外部是石質為主的殼層(無球粒石隕石)。世界上最大的鐵隕石是非洲納米比亞的Hoba鐵隕石,重60噸。在我國新疆的阿勒泰地區青溝縣境內銀牛溝發現的鐵隕石,重約28噸,是世界第三大鐵隕石。
納米比亞的Hoba鐵隕石(重60噸)
最近,世界各國科學家在南極地區和非洲沙漠地區收集到了大量的隕石樣品,其中包括罕見和珍貴的月球隕石和火星隕石。
在南極發現的月球隕石(ALH81005)
在南極發現的火星隕石(ALH84001)美國科學家1996年報道在這塊火星隕石中發現了火星生命的跡象。
中國南極考察隊先後3次在南極的格羅夫山地區發現並回收了4480塊隕石,其中有兩塊是來自火星的隕石,「GRV99027」和「GRV020090」。「GRV99027」號火星隕石重9.97克,表面覆蓋著很薄的黑色熔殼。「GRV020090」號火星隕石重7.54克。這兩塊火星隕石屬於較稀有的二輝橄欖岩,全世界僅有6塊這樣的隕石。
我國收集到的首塊火星隕石GRV99027
怎樣鑒別隕石
鑒定一塊樣品是否為隕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外表熔殼:隕石在隕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氣層,隕石在降落過程中與大氣發生磨擦產生高溫,使其表面發生熔融而形成一層薄薄的熔殼。因此,新降落的隕石表面都有一層黑色的熔殼,厚度約為1毫米。
2.表面氣印:另外,由於隕石與大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隕石表面還會留下許多氣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3.內部金屬: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內部是有金屬鐵組成,這些鐵的鎳含量很高(5-10%)。球粒隕石內部也有金屬顆粒,在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細小的金屬顆粒。
4.磁性:正因為大多數隕石含有鐵,所以95%的隕石都能被磁鐵吸住。
5.球粒:大部分隕石是球粒隕石(占總數的90%),這些隕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鹽球體,稱作球粒。在球粒隕石的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圓形的球粒。
6.比重:鐵隕石的比重為8克/cm3,遠遠大於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隕石由於含有少量金屬,其比重也較重。
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游離於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毀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的說,所謂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骸。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隕石最早的國家,遠至新石器時代,後經歷朝歷代,直到20世紀末均有文字記載,並有不少標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
隕石按組成成分一般分為3大類,即鐵隕石,也叫隕鐵。一般鐵鎳含量在95℅以上,其中含鐵80℅至95℅,含鎳5℅至20℅。密度為8至8.5。其他成分可有硫化物,金剛石,稀土化元素及硅酸鹽等。鐵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3℅。世界3號鐵隕石於19世紀末發現於我國新疆青河縣,大小為2.42×1.85×1.37,重約30噸。該隕鐵含鐵88.67℅,含鎳9.27℅。其中含有多種地球上沒有礦物,如錐紋石、鎳紋石等宇宙礦物。
隕石的分類
隕石根據其內部的鐵鎳金屬含量高低通常分為三大類:石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石隕石中的鐵鎳金屬含量小於等於30%;石鐵隕石的鐵鎳金屬含量在30%——65%之間;鐵隕石的鐵鎳金屬含量大於等於95%。
石鐵隕石
石鐵隕石由鐵、鎳和硅、酸、鹽礦物組成,鐵鎳金屬含量30至65,這類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1.2,故商業價值最高。著名的石——鐵隕石是山東莒南的「鐵牛」,長1.4米,重達3.72噸,為世界隕石之首。該隕石含鐵70%以上,其次為硅、鋁、鎳,主要礦物有錐紋石、鎳紋石、合紋石等,次要礦物為隕硫鐵、鉻鐵礦、石墨等。石鐵隕石根據起內部的主要成分和構造特點分為:橄欖石石鐵隕石(PAL)、中鐵隕石(MES)、古銅輝石——鱗石英石鐵隕石。
石隕石
石隕石上硅酸鹽礦物如橄欖石、輝石和少量斜長石組成,也含有少量金屬鐵微粒,有時可達20以上。密度3至3.5。石隕石占隕石總量的95。1976年3月8日15時,吉林地區東西12公里,南北8公里,總面積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降一場世界罕見的隕石雨。所收集到的隕石有200多塊,最大的1號隕石重1770公斤,名列世界單塊隕石重量之最。吉林隕石表面,有黑色、黑棕色熔殼和大小不等氣印。化學組成成分為Sio2佔37.2,Mgo2佔3.19Fe佔28.43。主要礦物有貴橄欖石、古銅輝石、鐵紋石和隕硫鐵;次要礦物有單斜輝石、斜長石等。石隕石根據起內部是否含有球粒結構又可分為兩類:球粒隕石、不含球粒隕石。球粒隕石根據化學-岩石學分類被分為:E、H、L、LL、C五個化學群類。E群中鐵鎳金屬含量最高,形成在一個極端還原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幾乎不含氧化鐵;C群中的鐵鎳金屬含量最低(或不含鐵鎳金屬成分),形成在一個相當氧化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的氧化鐵含量比值最高;H、L、LL群的形成環境界於E群和C群之間,其特點也界於E群和C群之間。無球粒隕石根據其氧化鈣含量的高低分為:貧鈣無球粒隕石、富鈣無球粒隕石兩個大類。貧鈣無球粒隕石中的氧化鈣含量小於等於3%;富鈣無球粒隕石中氧化鈣含量大於等於5%。
鐵隕石
鐵隕石中含有90%的鐵,8%的鎳。它的外表裹著一層黑色或褐色的1毫米厚的氧化層,叫熔殼。外表上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圓坑叫做氣印。此外還有形狀各異的溝槽,叫做熔溝。這些都是由於它們有隕落過程中與大氣劇烈摩擦燃燒而形成的。鐵隕石的切面與純鐵一樣,很亮。
鐵隕石按其內部主要化學群的相對豐度和鎳含量分為:
I(A、B、C);
II(A、B、C、D、E);
III(A、B、C、D、E、F);
IV(A、B)四個大類。
隕石的鑒別
若是你面前有一堆石頭或鐵塊,你能分辨出哪一塊是隕石,哪一塊是地球上的岩石或自然鐵么?根據物質成分的不同,隕石可以大致分為3類:石隕石、鐵隕石(也叫隕鐵)和石鐵隕石。
浪子於04年5月執於德慶的石隕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面溫度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面融化成了液體。後來由於低層比較濃密大氣的阻擋,他的速度越來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殼叫「熔殼」。熔殼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顏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殼冷卻的過程中,空氣流動在隕石表面吹過的痕跡也保留下來,叫「氣印」。氣印的樣子很像在面團上按出的手指印。熔殼和氣印是隕石表面的主要特徵。若是你看到的石頭或鐵塊的表面有這樣一層熔殼或氣印,那你可以立刻斷定,這是一塊隕石。但是落下來的年代較長的一些隕石,由於長期的風吹、日曬和雨淋,熔殼脫落了,氣印也就不易辨認出來了,但是那也不要緊,還有別的辦法來辨認。石隕石的樣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會覺得它比同體積的岩石重些。石隕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幾的鐵,有磁性,用吸鐵石試一試便會感到。另外,仔細看看石隕石的斷面,會發現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石隕石都有這樣的球粒,它們是隕石生成的時候產生的。是辨認石隕石的一個重要標記。鐵隕石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鎳。其中,鐵佔90%左右,鎳的含量一般在4~8%之間,地球上的自然鐵中鎳的含量一般不會有這么多。
在鐵隕石上切割一個斷面,磨光後,用5%的硝酸酒精侵蝕,光亮的端面會呈現出特殊的條紋,像花格子一樣。這是因為鐵隕石本身成分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含鎳量多些,有的地方少些,含鎳量多的部分,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被酸腐蝕,而含鎳量少的部分受酸腐蝕後,變得粗糙無光澤,這樣就由這些亮的和暗的部分組成了花格子一樣的條紋。除了極少數含鎳量特多的隕石外,都會出現這些條紋。這是辨認鐵隕石的一個主要方法。石鐵隕石極少見,由石和鐵組成,它含有大致相等的鐵和硅酸鹽礦物。在3類隕石中,石隕石最多,1976年3月8日,在我國吉林省吉林地區降落的一場大規模的隕石雨,便是一次石質的球粒隕石雨。這次隕石雨散落的范圍達四、五百平方公里,搜集到的隕石有一百多塊,總重量在2600公斤以上。其中,最大的一號隕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搜索到的最重的一塊石隕石。第二位的是美國諾頓石隕石,重1079公斤。鐵隕石比石隕石要重的多,最重的一塊在非洲納米比亞,名字要戈巴隕石,有60噸重。在我國新疆的一塊大隕鐵重30噸,是世界的第三位。
隕石的形態
由於隕石在大氣中燃燒磨蝕,形態多渾圓而無棱無角。熔坑:隕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淺不等的凹坑,即熔蝕坑。不少隕石還具有淺而長條形氣印,可能是低熔點礦物脫落留下的。比重:隕石因為含鐵鎳比重較大,鐵隕石比重可達8,石隕石也因常含20鐵鎳,比一般岩石比重也大些。磁性:各種隕石因含有鐵而具強度不等的磁性。經風化的隕石沒有磁性,因而也就不算隕石了。條痕:隕石在無釉瓷板上摩擦一般沒有條痕或僅有淺灰色條痕;而鐵礦石的條痕則是黑色或棕紅色,以此加以區別。
神秘的隕冰
墜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已使科學家非常驚奇,但更使科學家困惑不解的是地球上出現了隕冰。1990年3月31日上午9時53分,中國江蘇錫山市鴻升香璞家裡村的三個農民正站在一起聊天,忽然聽到啪的一聲,前面突然出現了一大堆冰,其中最大的一塊竟有40厘米長。這些冰塊有淺綠的光澤,質地細密,在陽光下成半透明狀。事後,有關部門做了調查分析,確認這些冰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隕冰。天文學家認為隕冰極有可能來自地球以外的太空。它應該是彗星的慧核部分的碎塊。但是,這種隕冰在很短時間內在一個地區降落多次是非常少見的。甚至有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主要就是由這些隕冰帶來的。
隕石的起源
人們在觀察中發現,在太陽的衛星——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有一條小行星帶,它就是隕石的故鄉,這些小行星在自己軌道運行,並不斷地發生著碰撞,有時就會被撞出軌道奔向地球,在進入大氣層時,與之摩擦發出光熱便是流星。流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高壓與內部不平衡,便發生爆炸,就形成隕石雨。未燃盡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隕石。隕落在吉林樺甸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上的隕石雨就是這樣形成的。其中「1號隕石」落到永吉縣樺皮廠附近,遁入地下6米多,升起一片蘑菇雲,它產生的震動相當於6.7級地震,附近房中的傢具都傾倒了,杯碗都摔碎了。這是多麼強大的力量啊!可是更有甚者,那是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地區上空爆炸的隕石,不但把一百里以外居民住宅樓的玻璃震碎,而且使方圓三十里的森林化為灰燼,在爆炸的中心區樹林還沒有得及燃燒就已炭化,並且呈輻射狀向外倒去;在其正下方的幾棵「炭樹」竟然直立著,原因是當時產生的高壓使其變得堅固,那顆隕石爆炸時,連傍晚的莫斯科也如同白晝,可見,當時的情景是多麼可怕。其實,比較起來,這也算不得什麼。人們先後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現了一個深170米,直徑1240米的隕坑;在南極還有直徑達300公里的大隕坑。在大西洋中部竟發現了直徑達1000多公里的巨形隕坑,可以想像出,在它們隕落的一剎那間是怎樣宏大而可怕的景觀啊!
科學家們說,我們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萬噸這樣的「禮物」。它們大多數在距地面10到40里的高空就已燃盡,即便落在地上也難找到。它們在宇宙中運行,由於沒有其它的保護,所以直接受到各種宇宙線的輻射和災變,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熱不能使它有較大的變化。所以它本身的記錄是可靠的。對於它的研究范圍有著相當廣闊的領域,比如高能物理,天體演變,地球化學,生命的起源。
近來,科學家們在二三十億年前的隕石中大量發現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因此科學家斷定,在宇宙中甚至是太陽系在45億年前就有生命存在。在含碳量高的隕石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種氨基酸等有機物,因此,人們認為地球生命的起源與隕石有相當大的關系。
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大的鐵隕石是非洲納米比亞的戈巴(Hoba)鐵隕石,重約60噸;其次是格林蘭的約角1號鐵隕石,重約33噸;我國新疆鐵隕石,重約28噸,是世界第三大鐵隕石;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是吉林隕石,以收集的樣品總重為2550公斤,吉林1號隕石,重1770公斤,是人類已收集的最大的石隕石塊體。
另外,還有一種隕石被稱為「玻璃隕石」,它呈黑色或墨綠色,有點象石頭,但不是石頭;有點象玻璃,但它是一種很特別的沒有結晶的玻璃狀物質。它的形狀五花八門,一般都不大,重量從幾克到幾十克。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玻璃隕石有幾十萬塊,而且另人奇怪的是它們的分布有明顯的區域性。關於玻璃隕石的來源和成因,現在還沒有定論。
全球十大著名隕石坑
美國亞利桑那的隕石坑
美國內華達州亞利桑那隕石坑。這個隕石坑是5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30~50米的鐵質流星撞擊地面的結果。這顆流星重約50萬千克、速度達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當於2000萬千克梯恩梯(TNT),超過美國轟炸日本廣島那顆原子彈的一千倍。爆炸在地面上產生了一個直徑約1245米,平均深度達180米的大坑。據說,坑中可以安放下20個足球場,四周的看台則能容納200多萬觀眾。
墨西哥尤卡坦隕石坑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契克蘇勒伯隕石坑,直徑有198千米。肇事者是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到13千米的小天體。隕石坑被埋藏在1100米厚的石灰岩底下,先被石油勘探工作者發現,隨即又被「奮進號」太空梭通過遙感技術證實了它的存在。
俄羅斯通古拉斯隕石坑
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有隕石痕跡。1908年6月30日,目擊者看見一個火球從南到北劃過天空,消失在地平線外,地平線上隨即升騰起火焰,響起巨大的爆炸聲。爆炸之後的幾天里,通古斯地區的天空被陰森的橘黃色籠罩,大片地區連續出現了白夜現象。調查者相信這是一顆隕石撞擊到西伯利亞所引起的爆炸。據推測,這顆直徑小於60米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碎塊闖入大氣層,在距地面8千米的上空發生了爆炸。1947年2月12日,俄羅斯遠東城市錫霍特發生與通古拉斯相似的大爆炸,發現了100多個隕石坑,收集到8000多塊鎳鐵隕石,總重量23千克多。
戈斯峭壁
澳大利亞探險家戈斯於一八七三年發現了戈斯峭壁。最早光顧這個隕石坑的是生活在澳大利亞荒漠中的土著,坑中的營地遺址留下了他們當年活動的痕跡。像大多數類似的隕石坑一樣,戈斯峭壁也有從中心向四周輻射的地質裂縫。根據科學家對該坑形成的研究,證實它是在一億三千萬年前,遭受來自太空的撞擊形成的,撞擊物體速度極快,但密度相對較低,因而推測是彗星(由固體二氧化碳、冰塊和塵埃組成)而非小行星隕石。
最初的隕石坑直徑大約二十千米,而現在由戈斯峭壁圍合的坑徑只有4千米,是中心坑,外圍的在億年漫長的歲月里早已被侵蝕掉了。在坑的外邊緣有兩道堅硬的砂岩峭壁,高出平原地面一百八十米,它也是在那次彗星撞擊中形成的。地下探測表明,與之相同的岩層在地下二千米的深處,可想而知當年的撞擊有多麼強烈。
塔吉克KaraKul隕石坑
這個臨近阿富汗邊界,在帕米爾高原上的隕石坑大約在1千萬年前形成,直徑45千米。
加拿大的ClearwaterLakes隕石坑
這是一對孿生隕石坑,形成在2億9千萬年以前,可能是由分裂成兩塊的小行星同時撞擊而成。隕石坑西面的那個直徑32千米,東面的那個直徑22千米。
加拿大的Manicouagan隕石坑
隕石坑有明顯的被冰面覆蓋的環狀湖。這個隕石坑有100千米直徑,形成在2億1千萬年前。
澳大利亞的WalfCreek隕石坑
位於北部沙漠中心。直徑875米,形成於30萬年以前,是一個比較年輕的隕石坑。坑邊高度位25米,坑的中心深度為50米。隕石坑裡至今還有鐵隕石氧化後的殘余物質,以及高溫下沙粒熔化形成的玻璃物。
德國的ries隕石坑
有1500萬年歷史,現在已是一片茂盛的農田
南非的vredefort隕石坑
其直徑達到了3萬多米,其年代約為20億年
9. 地球上的隕石多嗎
每年墜落到地球上來的隕石數量很大,據估計,每晝夜就有3000噸至20000噸隕石落到地球上來。也就是說,每年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將有幾十萬噸到幾百萬噸。由於大量的隕石不斷地降落到地球上來,所以,地球的質量也正在緩慢地增加。不過,降落下來的隕石數量雖然很大,但是大多數的隕石體積很小,有的甚至變為隕石塵埃,而且大多數是落到海洋里,或者人跡罕至的地方。
根據目前世界各地搜集到的兩千多塊隕石標本來看,隕石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石隕石,主要由硅酸鹽物質組成。第二類為鐵隕石,主要由金屬鐵鎳組成。第三類為石鐵隕石。其中以石隕石最多,佔93%;鐵隕石佔5.5%;石鐵隕石最少,佔1.5%。
科學家大多認為,「石質」隕石相當於地球的外殼物質,「鐵質」隕石相當於地球的核心物質。因此,隕石種類的不同,取決於它來自破碎後行星的什麼部位。
一般來說,鐵隕石重量大大超過石隕石,原因就在於鐵隕石的密度大,在高速飛越大氣層時難以氧化和碎裂。發現於1898年,號稱世界第三重的新疆鐵隕石,外形呈不規則的圓錐體,體積3.5立方米,重約30噸。而世界上最重的鐵隕石,1920年發現於非洲納米比亞南部,重達59噸。相比之下,世界上最重的石隕石為我國吉林1號隕石,是1976年3月8日在吉林市郊區降落的隕石雨中落下的最大一顆隕石,重1770公斤。
10. 隕石有多少種
隕石根據其內部的鐵鎳金屬含量高低通常分為三大類:石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
石鐵隕石
石鐵隕石由鐵、鎳和硅、酸、鹽礦物組成,鐵鎳金屬含量30至65,這類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1.2,故商業價值最高。著名的石——鐵隕石是山東莒南的「鐵牛」,長1.4米,重達3.72噸,為世界隕石之首。該隕石含鐵70%以上,其次為硅、鋁、鎳,主要礦物有錐紋石、鎳紋石、合紋石等,次要礦物為隕硫鐵、鉻鐵礦、石墨等。石鐵隕石根據起內部的主要成分和構造特點分為:橄欖石石鐵隕石(PAL)、中鐵隕石(MES)、古銅輝石——鱗石英石鐵隕石。
石隕石
石隕石上硅酸鹽礦物如橄欖石、輝石和少量斜長石組成,也含有少量金屬鐵微粒,有時可達20以上。密度3至3.5。石隕石占隕石總量的95。1976年3月8日15時,吉林地區東西12公里,南北8公里,總面積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降一場世界罕見的隕石雨。所收集到的隕石有200多塊,最大的1號隕石重1770公斤,名列世界單塊隕石重量之最。吉林隕石表面,有黑色、黑棕色熔殼和大小不等氣印。化學組成成分為Sio2佔37.2,Mgo2佔3.19
Fe佔28.43。主要礦物有貴橄欖石、古銅輝石、鐵紋石和隕硫鐵;次要礦物有單斜輝石、斜長石等。石隕石根據起內部是否含有球粒結構又可分為兩類:球粒隕石、不含球粒隕石。球粒隕石根據化學-岩石學分類被分為:E、H、L、LL、C
五個化學群類。E群中鐵鎳金屬含量最高,形成在一個極端還原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幾乎不含氧化鐵;C群中的鐵鎳金屬含量最低(或不含鐵鎳金屬成分),形成在一個相當氧化的環境中,其橄欖石和輝石中的氧化鐵含量比值最高;H、L、LL群的形成環境界於E群和C群之間,其特點也界於E群和C群之間。無球粒隕石根據其氧化鈣含量的高低分為:貧鈣無球粒隕石、富鈣無球粒隕石兩個大類。貧鈣無球粒隕石中的氧化鈣含量小於等於3%;富鈣無球粒隕石中氧化鈣含量大於等於5%。
鐵隕石
鐵隕石中含有90%的鐵,8%的鎳。它的外表裹著一層黑色或褐色的1毫米厚的氧化層,叫熔殼。外表上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圓坑叫做氣印。此外還有形狀各異的溝槽,叫做熔溝。這些都是由於它們有隕落過程中與大氣劇烈摩擦燃燒而形成的。鐵隕石的切面與純鐵一樣,很亮。
鐵隕石按其內部主要化學群的相對豐度和鎳含量分為:
I(A、B、C);
II(A、B、C、D、E);
III(A、B、C、D、E、F);
IV(A、B)四個大類。
參考資料:網路:http://ke..com/view/5821.ht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