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手參哪裡產的
佛手參:味甘微苦,性微溫,補腎益虛,理氣行血。對身體虛弱,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滋補保健作用。因其生長緩慢而顯得十分珍貴,尤其以青藏高原所產為佳。
『貳』 佛手參長什麼樣子!
佛手參,也叫手掌參,是一種植物,主要用於葯。形狀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時白色,後呈黃白色。莖直立,基部具淡褐色葉鞘。莖生葉4~7,長圓狀披針形,基部抱莖,先端漸尖。
『叄』 手掌參有什麼功效:手掌參多少錢一克泡酒比例是多少個
1、手掌參可以治療老年人腎虛的情況,緩解腰腿酸軟的症狀。可以清熱止咳,祛痰平喘。還可以滋陰補腎,健脾開胃,還可以止血止痛。
2、參可以治療體虛消瘦,還能夠對神經衰弱的人群起到治療作用。具有補益氣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治療肺虛咳喘,虛勞消瘦,神經衰弱,久瀉,失血等症狀。
『肆』 佛手參多少錢一克
大概幾毛錢一克吧 不值錢的
『伍』 哪裡的手掌參有名
手掌參(Gymnadenia conopsea (L.) R. Br.),又稱手參、掌參、手兒參、佛手參,為蘭科植物手參或粗脈手參的塊根。青藏高原稀有葯材,生長在海拔3000-4000米高山灌木叢中,因為外形像手掌而得名,主要用於葯物。是一種葯用植物。
國內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東南部、四川西部至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察隅)。國外產於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至歐洲一些國家也有。
『陸』 佛手叄的功效與作用
佛手參也叫手掌參,中葯名。為蘭科植物手參 Gymnadenia conopsea(L.) R. Br.或粗脈手參Gymnadenia crassinervis Finet的塊莖。手參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粗脈手參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止咳平喘,益腎健脾,理氣和血,止痛之功效。用於肺虛咳喘,虛勞消瘦,神經衰弱,腎虛腰腿酸軟,陽痿,滑精,尿頻,慢性肝炎,久瀉,失血,帶下,乳少,跌打損傷。
中文學名:手掌參
別稱:藏三七、佛手參、蘭、掌參、手兒參、陰陽參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入葯部位:塊莖。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效:
止咳平喘,益腎健脾,理氣和血,止痛。
主治:
用於肺虛咳喘,虛勞消瘦,神經衰弱,腎虛腰腿酸軟,陽痿,滑精,尿頻,慢性肝炎,久瀉,失血,帶下,乳少,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咳嗽氣喘:手兒參60g,百合、大棗各120g。水煎,飯前服,每次半茶杯。(《陝西中草葯》)
2、治肺虛咳喘:手掌參9g,天冬、麥冬各6g,五味子4.5g,桑白皮、百部各3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葯》)
3、治血虛少乳:手掌參9g,當歸15g,黃芪30g,通草、漏蘆各6g,玉竹9g。豬蹄湯煎服。(《內蒙古中草葯》)
4、治跌打損傷,瘀血疼痛:手掌參、上當歸、藁本各9g,鹿蹄草、一隻蒿各15g,紅花3g。水煎服。(《新疆中草葯》)
5、治布魯菌病:佛手參、苦參、地丁等量。每日2次,每次9g,水煎服。(內蒙古《中醫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或浸酒。
使用注意:
表邪未解者慎服。
『柒』 什麼樣的佛手參最好
佛手參(手掌參),珍貴葯材。又叫太平參。蘭科,多年生草本。因形似手掌而得名。椐史記記載。莖直立。高15-40cm。花序穗狀,紫紅色,花期7-8月。塊根肉質,形似手掌。塊根用葯,有大補元氣、補腎益精、安神增智之功,治病後體弱、腰腿乏力、陽痿不舉、淤血腫痛、跌打損傷、久瀉白帶症,為強身特效葯物。產於海北、玉樹等地海拔3000-4000m的陰坡、水邊、林下或草地。佛手參增加體力,由於多產於高海拔地區,使其功效神奇,生長緩慢而顯得十分珍貴,有很多神話傳說。經科學研究證實,佛手參中含有皂角茸、多種糖類、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多種成分,是現代人不可多得的保健佳品。佛手參產於西藏、青海等地,尤以青藏高原所產為佳,本品採集於青藏高原無污染地區,經精心選擇而成,食用方便,安全可靠,實多居家食用及饋贈親朋之食補珍品。
食用方法:①每次5-10g,熬湯,燉雞,泡酒與牛奶同服可促進睡眠。②取1-3棵研磨用溫奶沖服,早晚各一次;3-5棵燉肉食用;6-8棵泡入白酒飲用。
主要看產地及形態
『捌』 中葯佛掌參有何功效
佛手參:為蘭科植物手參、粗脈手參的塊莖。處方別名:手掌參、佛手參、佛掌參等。有補益氣血、生津止渴作用,治肺虛咳喘、虛勞消瘦、神經衰弱、久瀉、失血、帶下、乳少、慢性肝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