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體肌肉分布
骨骼肌是運動系統的動力器官,廣泛分布於人體各部 ,在神經系的指揮下,完成隨意運動 。
1.肌肉的形態結構
肌肉按形態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四類。
每塊肌肉按組織結構可分為肌質和肌腱兩部分。肌質位於肌肉的中 央,由肌細胞構成,有收縮功能;肌腱位於兩端,是附著部分,由 緻密結締組織構成。每塊肌肉通常都跨越關節附著在骨面上,或一 端附著在骨面上,另一端附著在皮膚。一般將肌肉較固定的一端稱 為起點,較活動的一端稱為止點。
2.肌肉的輔助結構 肌肉的輔助結構主要有筋膜、滑液囊和腱鞘,是肌肉周圍的結締組 織所形成的結構,有保護肌肉和輔助肌肉運動的作用。
3.全身各部的主要肌肉 人體全身的肌肉可分為頭頸肌、軀干肌和四肢肌。
(1)頭頸肌:頭頸肌可分為頭肌和頸肌 。
頭肌可分為表情肌和咀嚼肌。表情肌位於頭面部皮下,多起於顱骨 ,止於面部皮膚。肌肉收縮時可牽動皮膚,產生各種表情。咀嚼肌 為運動下頜骨的肌肉,包括淺層的顳肌和咬肌,深層的翼內肌和翼 外肌。
(2)軀干肌:軀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和腹肌等。
背肌可分為淺層和深層。淺層有斜方肌和背闊肌。深層的肌肉較多 ,主要有骶棘肌。
胸肌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和肋間肌。 膈位於胸、腹腔之間,是一扁平闊肌,呈穹窿形凸向胸腔,是主要 的呼吸肌,收縮時助吸氣,舒張時助呼氣。
腹肌位於胸廓下部與骨盆上緣之間,參與腹壁的構成。可分為前外 側群和後群。前外側群包括位於前正中線兩側的腹直肌和外側的三 層扁闊肌,這三層闊肌由淺而深依次為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 、肌。後群有腰方肌。
(3)四肢肌:四肢肌可分為上肢肌和下肢肌。
A.上肢肌:上肢肌結構精細,運動靈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 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於肩關節周圍,有保護和運動肩關節的作用。其中較重 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為長肌,可分為前後兩群。前群為屈肌,有肱二頭肌、肱肌 和喙肱肌;後群為伸肌,為肱三頭肌。 前臂肌位於尺、橈骨的周圍,多為長棱形肌,可分為前、後兩群。 前群為屈肌群;後群為伸肌群。 手肌位於手掌。分為外側群、內側群和中間群。
B.下肢肌:下肢肌可分為髖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髖肌起自軀干骨和骨盆,包繞髖關節的四周,止於股骨。按其部位 可分為兩群。 髖內肌位於骨盆內,主要有髂腰肌、梨狀肌和閉孔內肌。 髖外肌位於骨盆外,
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 臀小肌和閉孔外肌。
大腿肌分為前、內、後三群,分別位於股部的前面、內側面和後面。
前群有股四頭肌和縫匠肌。 內群位於大腿內側,有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等。
後群包括外側的股二頭肌和內側的半腱肌、半膜肌。 小腿肌可分為前、外、後三群。 足肌可分為背肌與足底肌
http://mp3yl.com/pic/pic_3766_2.html 手部肌肉圖解
『貳』 健美界無敵背肌,多里安·耶茨,6屆奧林匹亞先生(健美圖片) 高清求音樂
前奏好長..
Europe - The Final Countdown
試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iJTiEbaS2c
下載: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Europe%20-%20The%20Final%20Countdown
『叄』 請幫忙指明圖中1到9背部肌肉名稱
請參照圖解:
『肆』 請問徒手練習背部肌肉群的方法有哪些(最好有示意圖)謝謝!
全部訓練的動畫圖解:http://bbs.dabin69.com/viewthread.php?tid=38072&extra=page%3D1
『伍』 「背肌練習」是什麼怎樣做(最好附圖片說明)
引體向上
『陸』 感覺自己背部肌肉太薄弱了,應該怎樣鍛煉加強呢
背部肌肉形成人體最好看的倒三角。是健美運動員奪冠的焦點,也是我們大多數健身愛好者所希望擁有的。背部肌肉可以穩定牽扯腰腹和四肢肌肉和骨骼,同時背部肌肉也是人體面積最大的一塊肌肉。
從健美的角度來看是奪冠的重點之一,無論是奧林匹亞先生“212”級別的運動員還是國內知名的“DMS冠軍杯”男子95+KG。龐大的背部肌肉以及刀刻般的背部肌肉線條都是裁判和觀眾所為之歡呼的亮點。
各位健身愛好者如果不喜歡上面幾種背部肌肉可以看一看這一個是否符合你的口味。對於健體運動員來說,一個好看的背部直接影響了,身體肌肉的前後協調性,可以凸顯細腰,寬背,大肩。看到這樣的肩背,是不是發現自己太弱雞?
『柒』 請問圖上的那兩塊肌肉什麼名稱怎麼練出來
叫斜方肌,訓練方法
1.聳肩
斜方肌訓練比一般健美訓練都要簡單。其主要動作就是聳肩,也就是兩肩向兩耳方向上抬。就是這么簡單,沒有什麼更高難的技術或動作。 做聳肩練習需要的器械是一對啞鈴、一個杠鈴或有手柄的器械,只要能產生抗力即可。你只需雙手握住器械的手柄,將兩肩分別盡力向兩耳方向移動,肩抬到最高處時,做頂峰收縮,稍停一會兒。然後,兩肩緩慢下放,放到最低點時,感覺到雙肩充分向下伸展。這項練習的運動幅度(即聳肩和放肩的過程中,兩肩的移動距離)很小。 你可能常常見到一些健美者做著比較復雜的聳肩訓練。比如,有人在做聳肩的同時,還前後轉動兩肩。其實,這樣做根本起不到強化練習的作用,只能徒增危險。聳肩真正作用是使肌肉的收縮,也就是肌肉在對抗重力的時得到鍛煉和強化,這和前後轉肩毫無關系。所以,在做這項練習的時候,要確保兩肩上下運動。
2.直立劃船 另一個強化斜方肌的訓練是直立劃船。當你把杠鈴向上拉到下顎時,你能感覺到你的斜方肌正在收縮,這也正是這個訓練的關鍵所在。(此方法對發展 背部肌肉也有很大作用)
3.俯立聳肩 與1.聳肩要領相同。練習時,兩腳分開,俯身向前軀體與地面保持平行,兩手持杠鈴或啞鈴下垂於腿前,兩肩肌群放鬆完全下垂,隨後,以斜方肌、三角肌、和上背肌群的力量,使兩肩向上聳起至最高位置,稍停使兩肩慢慢放鬆下垂還原。
訓練時注意:兩手肘不能彎曲借力,上體也不能擺動借力。負重一般為嚴格按照要求做,能做10~15的重量,太輕效果不佳,如果可以重杠和輕杠交叉練習,效果更好。
1.每天堅持做30——50個俯卧撐(當然量力而行)
2.20——30個引體向上
經濟允許的話
1.啞鈴買1對分組練習10次為一組連舉10組
2.臂力棒1個(要搬的動的,不要太軟了,買感到很費力的那種)每天搬到手發軟為止。終極警告:把臂力棒上那 繩子套手上,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3.聳肩(針對上斜方肌);坐姿(劃船針對中下斜方肌
4.站姿劃船,鍛煉斜方肌上部,三角肌也會參與;杠鈴身前聳肩,杠鈴身後聳肩,啞鈴聳肩。以上這幾個動作均對上部刺激較大。另外,對於杠鈴聳肩這個動作,握距一般不超過肩寬,越窄,越刺激靠頸部的位置。動作速度,除了一般的慢速控制收縮肌肉之外,還有一種聳肩叫強力聳肩,即以爆發力收縮肌肉,再緩慢放下,可採用較重量。對於劃船,聳肩這兩類動作,都要求身體站直,杠鈴貼著身體上下。不要彎腰藉助腰背力量。俯身或俯卧豎直方向劃船,鍛煉中部,對背部大圓肌等中部背肌也有刺激作用。硬拉,斜方肌也會參與。
農夫行走,也就是雙手提兩個重物行走,算是一個大力士運動項目。
『捌』 怎樣鍛煉自己的胸背肌群的力量呢
今天給大家整理一組關於胸背聯合增肌訓練動作。近日有小伙問我說:“自己由於經常練胸肌忽略背部的訓練,導致自己現在有些駝背體型的發生,怎麼辦?”今天就關於這個問題所整理的一組胸背聯合訓練。沒錯如果大家長期只練一個部位,是很容易造成肌群不協調的情況發生,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身體美感。就像剛才那位小夥伴的問題一樣,由於他長期練胸肌,而且訓練時還特別喜歡做俯卧撐。
最後胸肌確實是練出來了,但是背部卻出現了問題,他的背部變得有點駝背了,其實訓練導致駝背的原因就是他的胸肌練發達了,而胸肌的對抗肌背部沒有訓練,導致前後肌群不協調,胸肌收縮,造成肩膀向內前旋,最終形成圓肩駝背的情況,所以大家在訓練時是絕對不能長期的單獨訓練某一部位的,因為長期不管你單獨練哪個肌群,最後都會形成與其相對的肌群出現不協調,那樣就失去的形體健身的意義了。訓練一定要體統有周期性的訓練,不管你是練哪個部位,都要是循環訓練,而不是單一訓練,
動作5+動作6組成超級組訓練,這組動作也是先訓練背部,後訓練胸肌在訓練時與之前的方式一樣,現在動作5後做動作6,兩個動作各做12次為一組,這兩動作也都是常見動作,大家在訓練是注意控制好自己的重量就可以。
動作7+動作8組合成超級組訓練,這組動作與下組動作都是先訓練胸肌了,在訓練時也是跟前面的訓練方式一樣,下面是一張圖片2個動作,參考圖的前半部分是動作7,後半部分是動作8。動作7也是繩索夾胸但是是低位索繩夾胸,動作8是繩索下拉,在訓練時注意訓練姿勢。
動作9+動作10組合成超級組訓練,這個兩個動作也都在一張參考圖上,參考圖的前半部分是動作9,後半部分是動作10,訓練方式與之前的動作都
『玖』 背部肌肉的六大分區訓練法以及動作詳解!
淺層肌肉: 斜方肌、背闊肌以及肩胛提肌、菱形肌
深層肌肉: 主要為豎脊肌,又稱骶肌和夾肌
針對分區訓練只介紹淺層肌肉:
背部的淺層肌肉:
位於背部外側和腰部淺層的背闊肌,為寬大扁肌,它對背部整體的寬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位於背中上部與外側的其它小肌肉:大圓肌、小圓肌、菱形肌、岡下肌等。影響背部的分離度!
位於背的上部以及中部淺層的斜方肌,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對背部厚度起重要作用!
位於腰部的豎脊肌,又叫骶棘肌,豎脊肌的強化可以對訓練起到巨大的好處,加強腰部穩定性!
區位1: 大圓肌、背闊肌起點部。主要增加背部寬度!
區位2: 岡下肌,被三角肌後束、斜方肌、大圓肌等包圍的凹陷,加強分離度!
區位3: 背闊肌止點部與豎脊肌!加強背闊肌的長度與下背部厚度!
區位4: 作為區位2與區位3的分界線!
區位5: 菱形肌與斜方肌!加強上背部的厚度!
區位6: 可以稱之為豎脊肌的中線,加強下背分離度!
聖誕樹: 通過加強區位3與區位6,再配上較低的體脂率就會達到想要的訓練效果。
背部總體訓練思路: 不同的動作角度去刺激,而不是同一個動作角度不同的動作去刺激!
1、從上往下拉的動作角度: 引體向上、直臂下壓、固定器械高位下拉、窄握高位下拉等,主要刺激上背部。
2、從下往上拉的動作角度: 杠鈴劃船、單臂啞鈴劃船、T 桿劃船等,主要刺激中背部。
3、由前向後拉的動作角度: 坐姿繩索劃船,主要刺激下背部。
在每一個背部訓練之前要考慮從什麼樣子的動作角度去刺激,這樣才會讓訓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區1:高位下拉
不要聳肩,握距比肩稍寬即可!
下圖的箭頭1表明身體盡量與凳面保持垂直或稍微後仰,不要來回的晃動!
圖中箭頭2與3表明肘關節在動作的最末端是向後下的,與背部肌纖維走向一致,這樣可以更好的擠壓背部!
區位2:反握窄距高位下拉
握距比肩稍窄即可!
圖片中箭頭所示的擋板,在訓練的時候嘗試將雙腿放到上面而不是下面!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區位3:龍門架長桿直臂下壓
這個動作可以很好的加強區位3的長度
俯身,身體與地面成45度左右,刺激效果會加強!
保證動作的完整性,在動作的頂端充分伸展(充分伸展不等於聳肩),背部有被拉伸的感覺;在動作的末端下壓到腹部以下並刻意夾緊背部!
短桿與長桿靈活變換!
區位4:大寬握的高位下拉
動作與高位下拉相同,不同的是雙手應該握在器械的末端,盡量寬握!
區位5:龍門架跪姿後夾
可以站姿練習,但跪姿可以減少腹部核心發力,更好的孤立背部!
在下拉過程中,用背部的力量將雙臂向中間擠壓,此時肘部的位置應略微向後,雙手和身體形成一個「W」的形態!
區位6:健美式硬拉
身體的相對位置:上半身前傾約30度,膝關節微曲即可,這是初始位置!
杠鈴下落的軌跡是貼著大腿向下的,在拉起的過程中膝蓋的角度是固定不變的,拉起後上半身可以稍微後仰擠壓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