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苦苣的主要價值
中醫認為,苦苣性寒.味苦.無毒.有消炎解毒的作用.適用於闌尾炎、腸炎、子宮頸炎、乳腺炎、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症.可防治癌症、利膽保肝、抗胃潰瘍.外用可治療癤腫,有利於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其是對肝病有一定療效。由於苦苣中的鐵元素含量高,可預防貧血和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食用苦苣菜有助於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力長期食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促進大腦機能。
種中文名:苦苣
葯名:苦苣
拼音:KUJU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治黃疸,疔瘡,癰腫。
性味歸經:①<千金·食治>:「味苦,平,無毒。」②《嘉佑本草》:「味苦,平,一雲寒。」入肝、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煮熟或搗汁。外用:搗汁塗或研末調敷。
別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佑本草》)、兔仔菜(《廣州植物志》)
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苦苣根)亦供葯用,另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中國南部及東北各地。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春、夏季採收。
拉丁名:Lactucaversicolor(Fisch.)Sch.Bip.
考證:出自《嘉佑本草》;《嘉佑本草》:「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又名褊苣。今人家常食為白苣,江外、嶺南、吳人無白苣,嘗植野苣以供廚饌。」
相關葯材:苦苣苔、卷絲苦苣、苔苦苣、根苦苣、苦苣菜。 苦苣菜的莖葉柔嫩多汁,嫩莖葉含水量高達90%,無刺、無毛、稍有苦味,是一種良好的青綠飼料。豬、鵝最喜 食;兔、鴨喜食;山羊、綿羊樂食;馬、牛少量採食。據試驗,開花期以前切碎生喂或煮熟飼喂,每日用650g苦魯菜飼喂家兔,其採食率可達77%,切碎喂雞、鴨也有良好的效果。另據青海省鐵卜加草原站調查,苦苦菜的乾草是馬、牛、羊的好飼草,其適口性均可定為喜食級。其化學成分見表88–2。苦苣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100g鮮草中,葉含維生素C11一68.2mg,莖中含維生素C11mg、含胡蘿卜素14.5mg。秋季,維生素C、胡蘿卜素含量比春、夏季高。
苦苣菜的能量價值可評為中等。從結實相的分析資料看,其總能,對豬、牛和羊的消化能、代謝能、各種凈能及可消化蛋白質的含量均屬中等(88–3)。與同屬植物苣蕒菜(S.brachyotus)相比並不遜色。苦苣菜的莖葉繁茂,葉量大,在抽莖之前全為茂密的葉叢。至開花期,其莖枝仍比較脆嫩,還可飼用。莖葉比為1:1.55)果期莖枝逐趨老化,飼用價值下降。在野生條件下,以苦苣菜占優勢的草。鮮草產量一般可達30000一45000kg/ha;單株重為150一250g.在栽培條件下,鮮草產量可達37500–60000kg/ha,k的可達75000kg/ha。飼料基地。苦苣菜的莖葉脆嫩,不耐畜禽踐踏,耐熱性差,以刈割利用為好。尤以開花期之前利用為宜。除青飼外,還可曬制青乾草,製成草粉;也可青貯利用。青草以喂豬、鵝、兔、山羊、鴨為好;千草以馬、牛、羊等利用最為適宜。此外,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有降血壓作用,亦可漚制綠肥。結合農田滅雜,可收集起來用作飼料或漚制綠肥。 每百克鮮苦苣菜中含蛋白質1.8克,糖類4.0克,食物纖維5.8克,鈣120毫克,磷52毫克及鋅、銅、鐵、錳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1、B2(0.2mg)、C(88mg)、胡蘿卜素(3.22mg)、煙酸等。此外,還含有臘醇、膽鹼、酒石酸、苦味素等化學物質。苦苣中含有維生素C88毫克,胡蘿卜素3.22毫克,分別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苦苣嫩葉中氨基酸種類齊全,且各種氨基酸之間比例適當。
苦苣不僅在中國廣為人知,在歐洲也有不少知音。據介紹,歐洲常見的苦苣菜其形狀與中國苦菜十分相似,亦開 黃花,莖中空,折之有白色漿液流出。故歐洲民眾俗稱其為"牛奶菜"。歐洲農夫們普遍稱苦苣菜為「豬婆菜」。據說母豬在產仔後只要經常喂給它新鮮苦苣菜就能增加其奶水,確保仔豬的健康成長。此外,苦苣菜在歐洲也是一種食用蔬菜,歐洲民眾常採集嫩葉做色拉。
菜譜:
苦苣拌肉絲、蝦皮苦苣餅、涼拌苦苣、苦苣冰藻、苦苣什錦炒、苦苣豆腐卷、三色苦苣沙拉、百合苦苣、肉絲海蜇拌苦苣、肉絲拌菊花苦苣、烤培根卷苦苣、豆腐絲苦苣、雞肉苦苣沙拉等等。
Ⅱ 苦菜與苦苣一樣嗎
據我了解苦菜和苦苣菜都是相同的.不過正如你所說他門長的不一樣的.都管有苦味的菜叫做苦菜.而苦苣菜是很多苦菜其中一個苦菜的名字.就是我們經常能在市場上見到的苦苣菜
Ⅲ 這個是什麼植物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這是苦苣菜,又名苦菜、小鵝菜,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苦苣生於田野、路旁、村舍附近。其嫩莖葉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VB2和VC,可供食用。其嫩莖葉可生食,也可用沸水燙一下,再換清水浸泡,除去苦味,然後涼拌或炒食。
分布於全球、歐、亞洲、溫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於海拔170米至3,2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林下、山坡、平地田間、空曠處、山谷林緣或近水處。
一、苦苣菜的繁殖方式
有種子繁殖和根莖繁殖兩種方式。種子繁殖春、夏、秋均可進行,一般以春播為主,夏秋播為輔。
春播可利用溫床育苗提早上市,夏季露地直播須防止徒長,深秋播種應在保護設施中進行,根莖繁殖應挖取野生苦苣菜的母根,摘除老葉,按株距15厘米、行距25厘米,開溝8~10厘米深定植。栽後立即澆定根水,水滲後覆土,以不露母根為度。
二、苦苣菜的種植技術
1、整地
種前深耕,施足基肥,多施腐熟有機肥,少施或不施化肥,保證苦苣菜品質。深翻細耕後澆透底水,水滲後將種子播於溝內,用細土將溝覆平即可。
2、種植
苦苣菜栽培季節主要為春、秋兩季。春播應盡可能提早,可延長其營養生長期和採收期。可利用溫床育苗,當有7-9片葉時定植,株距20cm,行距30cm。露地播種可行直播,但需間苗以利植株生長。
3、管理
在生長期間要注意澆水、追肥和中耕除草。生長前期需澆水2-3次,通常春多秋少。並根據土壤板結狀況,結合澆水進行中耕鬆土。到生長盛期,結合澆水施速效性氮肥,例如海和威高氮大量元素水溶肥,以促進葉片生長,使其增大增厚,提高產量、質量。
Ⅳ 苦菊菜的圖片
苦苣菜雖然在國外比較普遍,掌握方法之後在國內也是可以種的。
Ⅳ 苦苣是一種怎樣的蔬菜,種植的時候應該哪些注意事項
苦苣是一種草本植物,它的生長周期一般是在一年或者兩年,它的總體樣子是圓錐狀的,並且是垂直伸出來的,苦苣的全身長滿了許多纖維狀的須根。苦苣的高度最大能夠做到一百五十厘米,最少的也有四十厘米。苦苣的房屋外型是比較特別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並且還能夠把苦苣用來食用,可以為人體提供許多營養。
4.病蟲害
苦菊在生長歷程中病蟲害澆灌,可是管理方法不當還是會發生一些常用的病蟲害,例如霜霉病、病毒病以及蚜蟲。對於霜霉病防治最先要加強管理,有效澆水施肥,下雨天要立即排水,防止田裡存水引發變化,發病時可以用克露可、塞得福噴霧防治。
Ⅵ 苦苣的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產量高,每一頭狀花序可產種子30粒,每株可產種子300—1200粒。種子發芽率一般可達95%,既便未完全成熟的種子也具有發芽力。種子邊成熟邊脫落,藉助冠毛隨風或地表徑流傳播,當遇到濕潤而疏鬆」的土壤,溫度達到10℃以上時,即可萌發出苗。苦苣某種子的休眠期很短,一般為7—15天,成熟的種子,當年即可發芽出苗。埋入深土層不能發芽的種子,發芽力能保持兩年,一般以當年的種子發芽率最高。苦苣菜的根頸部具有較多的潛伏芽,當地上部受畜禽採食或刈割,殘茬能繼續再生,尤其在根系發育良好的葉叢期,再生力最強,每20天刈割1次,不會影響其再生,但在花枝形成後,再生力顯著下降,往往刈割2–3次,則難以再生。因此,放牧或對割利用,最好在抽莖之前進行。苦苣菜是一種伴生植物,生態幅相當寬,凡人類從事大農業生產活動的地區都有生長。它一般喜生於耕地、田邊、路旁、堆肥場、居民點周圍的隙地、果園、疏林下及各種棄耕地或撂荒地上。常成片生長,形成單優種小群聚。
埋於土壤中的種子,春、夏、秋三季均可發芽出苗,其物候期進程一般為3—4月份出苗,6—7月開花、7一8月成熟,生育期為120天。秋季萌出的苗一般難以綠色體越冬,呈現一年生性狀。而在亞熱帶以南地區,一般四季均可出苗,並能以綠色葉滾越冬。在中亞熱帶以南地區,冬季也能開花結實。以安徽省合肥地區為例,越冬的綠色葉叢,一般於2月底返青,3月中旬以後抽莖,4月中旬以後孕蕾,5月上旬開花,5月上旬至6月上旬結實並成熟,生育期為104天,生長期可達8—10個月(表88一1)。在合肥地區,越冬種子於3月中旬以後出苗,7—8月份成熟,生育期約120天。夏末、秋初生出的苗,初冬也能開花結實,但莖稈低矮,種子難以完全成熟。處於蓮座狀的苗株可以順利越冬,凡已抽莖開花者,地上部分不能越冬。
Ⅶ 苦苣是一種什麼類的蔬菜種植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
苦苣菜又叫苦菜、為菊科一年生木本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根錐體狀,豎直直伸,有大部分纖維的根須。莖站立,單身。基生葉羽狀深裂,全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頭狀花序極少數在莖枝頂部排密切的傘房花序或總狀花序或單生莖枝頂部。所有總苞片頂部長急尖,外邊沒毛或表層或中里層上端沿中脈有極少數頭狀具柄的腺毛。舌狀花朵大部分,淡黃色。瘦果深褐色,長橢圓形或長扁圓形倒披針形,擠扁,每面都有3條細脈,肋間有橫皺褶,頂部狹,無喙,冠毛乳白色,長7mm,單毛狀,彼此之間糾纏不清。
種前深耕細作,施足底肥,多施漚肥有機肥料,確保苦苣菜質量。深松細耕後澆透膠水,水滲後將種籽播於溝內,用細土將溝覆平就可以。管理方法在生長發育期內要留意澆灌、施肥和鋤草。生長發育早期需澆灌2-3次,一般 春多秋少。並依據土壤退化情況,融合澆灌開展培土翻土。到生長發育成熟期,融合澆灌施速效性基肥,以推動葉子生長發育,使其擴大變厚,提高效益和品質。為了更好地緩解苦澀味,並使其質量細嫩,可推行軟化栽培。凡能使葉子看不到光源並維持適當乾燥的對策,均可做到變軟的目地,比如將主莖移植到地下室、遮蓋草苫等。
Ⅷ 苦苣的主要價值。
一、葯用價值
中醫認為,苦苣性寒.味苦.無毒。有消炎解毒的作用.適用於闌尾炎、腸炎、子宮頸炎、乳腺炎、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症.可防治癌症、利膽保肝、抗胃潰瘍.外用可治療癤腫,有利於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其是對肝病有一定療效。由於苦苣中的鐵元素含量高,可預防貧血和促進兒童生長發育.食用苦苣菜有助於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力長期食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促進大腦機能。
二、飼用價值
苦苣菜的莖葉柔嫩多汁,嫩莖葉含水量高達90%,無刺、無毛、稍有苦味,是一種良好的青綠飼料。豬、鵝最喜 食;兔、鴨喜食;山羊、綿羊樂食;馬、牛少量採食。據試驗,開花期以前切碎生喂或煮熟飼喂,每日用650g苦魯菜飼喂家兔,其採食率可達77%,切碎喂雞、鴨也有良好的效果。另據青海省鐵卜加草原站調查, 苦苦菜的乾草是馬、牛、羊的好飼草,其適口性均可定為喜食級。其化學成分見表88–2。苦苣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100g鮮草中,葉含維生素C11一68.2mg,莖中含維生素C11mg、含胡蘿卜素14.5mg。秋季,維生素C、胡蘿卜素含量比春、夏季高。
苦苣菜的能量價值可評為中等。從結實相的分析資料看,其總能,對豬、牛和羊的 消化能、 代謝能、各種凈能及可消化蛋白質的含量均屬中等 (88–3)。與同屬植物 苣蕒菜(S.brachyotus)相比並不遜色。苦苣菜的莖葉繁茂,葉量大,在抽莖之前全為茂密的葉叢。至開花期,其莖枝仍比較脆嫩,還可飼用。莖葉比為1:1.55)果期莖枝逐趨老化,飼用價值下降。在野生條件下,以苦苣菜占優勢的草。鮮草產量一般可達30000一45000kg/ha;單株重為150一250g.在栽培條件下,鮮草產量可達37500–60000kg/ha,k的可達75000kg/ha。 飼料基地。苦苣菜的莖葉脆嫩,不耐畜禽踐踏,耐熱性差,以刈割利用為好。尤以開花期之前利用為宜。除青飼外,還可曬制 青乾草,製成草粉;也可青貯利用。青草以喂豬、鵝、兔、山羊、鴨為好;千草以馬、牛、羊等利用最為適宜。此外,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有降血壓作用,亦可漚制綠肥。結合農田滅雜,可收集起來用作飼料或漚制綠肥。
三、食用價值
每百克鮮苦苣菜中含蛋白質1.8克 ,糖類4.0克, 食物纖維5.8克,鈣120毫克,磷52毫克及鋅、銅、鐵、錳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1、B2(0.2mg)、C(88mg)、胡蘿卜素(3.22mg)、煙酸等。此外,還含有臘醇、 膽鹼、 酒石酸、 苦味素等化學物質。苦苣中含有維生素C88毫克,胡蘿卜素3.22毫克,分別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苦苣嫩葉中 氨基酸種類齊全,且各種氨基酸之間比例適當。
苦苣不僅在中國廣為人知,在歐洲也有不少知音。據介紹,歐洲常見的苦苣菜其形狀與中國苦菜十分相似,亦開 黃花,莖中空,折之有白色漿液流出。故歐洲民眾俗稱其為"牛奶菜"。歐洲農夫們普遍稱苦苣菜為「豬婆菜」。據說母豬在產仔後只要經常喂給它新鮮苦苣菜就能增加其奶水,確保仔豬的健康成長。此外,苦苣菜在歐洲也是一種食用蔬菜,歐洲民眾常採集嫩葉做色拉。
Ⅸ 苦苣怎麼種植,苦苣的種植方法
苦苣的種植方法
苦苣菜的種子小而輕(千粒重0.8—1.2g)頂上力弱。因此,土地理整平耙勻。有翻耕前,應施足底肥,僅墒商好,以保證出苗整齊,苗全、苗壯。在北方地區,以春播為宜;在南方地區,春、秋季播種均可。但為了利用冬閑田,以解決冬、春青綠飼草不足,則以秋播為好;在中熱帶以南地區,四季均可播種。播種方法以
條播為好,亦可撒播或穴播。因為某部分枝較少,應適當加大播種量,一般播量為11.25—15kg/ha,行距20—30cm,播深2—3cm。在保墒不良的地區,播種後應及時填壓。凡春播者一定要加強滅雜工作;秋季播種,雜草少,苗期一般不用除雜,來年春季返青後,雜草大量滋生,除雜兩遍即可。春播草地以利用3—4茬為好;秋播者以利用5—6茬為宜。秋播者冬季可
刈割1—2次,返青後可刈割3—4次。若葉叢期利用,必須在根系發育良好、形成大葉叢後方可。留茬高度為1—2cm;抽莖後刈割,留茬不應低於3cm;曬制乾草或用作青貯原料,以花蕾期刈割較好。每次刈割後,最好能適量追施化肥。采種應在植株頂端果實的冠毛露出時為宜。種子的壽命較短,一般為二年,隔年的種子發芽率將大大降低,以當年的種子發芽率最高。
苦苣菜病蟲害較少,有時有 蚜蟲危害,如發生,可用40%的樂果乳劑稀釋1000—2000溶液噴施。
Ⅹ 苦苣什麼采來
苦苣,學名:Cichorium endivia L.,是菊科菊苣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每100g嫩葉含水分95.1g、蛋白質1.2g、鈣77mg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適生食、煮食或作湯。
苦苣葉披針形。頭狀花序,約有小花20朵,花冠淡紫色,雌蕊柱頭雙叉狀淡藍色,雄蕊5,連成筒狀,花葯淡藍色。種子短柱狀,灰白色,千粒重1.6g。種子發芽力可保持10年,生產中多採用保存1-3年的種子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