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參長什麼樣圖片
草參又稱簇花芹,屬傘形科,簇花芹屬。
1、根
根圓柱形,細長,根頸不分叉。
2、莖
莖細,直立,有細棱槽,稍粗糙,有稀疏的毛,果期近光滑,藍綠色,從上部分枝,下部枝互生或對生,上部枝輪生。
3、葉
莖生葉和莖下部葉有短柄,柄的基部擴展成鞘,葉鞘披針形,貼莖;葉片輪廓為廣卵形,三出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全緣,稀3裂,頂端漸尖,長15—50毫米,寬1.5—3毫米;莖生葉向上簡化,葉少,葉鞘卵狀披針形或卵形。
4、花
復傘形花序生於莖枝頂端,直徑5—15厘米,有時成球形,傘輻5—20;無總苞片;小傘形花序多花,近無花柄,密集成頭狀;小總苞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外面被毛,邊緣具纖毛,長2毫米,宿存。
其花萼齒短,銳尖;花瓣淡綠色,廣卵形,外面被短柔毛;子房和嫩果被稀疏的硬毛。
5、果實
分生果為橢圓形,背腹扁壓,長達16毫米,寬達8毫米,背棱絲狀,側棱為寬翅,突起,每棱槽內有油管,合生面油管。
草參是人工種植的人參,雖然比不上正宗的人參的功效大,也比普通的食物有營養,可以起到滋補身體的作用。
(1)所有參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食用人參的不適合的人群
1、具有很嚴重的過敏症的人,對於很多食物都會過敏的人不能吃,一旦食用後出現了皮疹的話則不能服用,有化膿性發炎時也不能服用,否則很可能會加重病狀。
2、因為突然氣壅而患上的喘症,或者因為燥熱引起的咽喉乾燥,這些人都不能食用人參,突然吐血或者鼻衄等病狀都不能吃人參。
3、患有流行性感冒一般不宜服用人參,患有發燒的人群也不宜服用人參,發燒可能會引起心悸劇烈,所以此時服用人參的話會提高血循環,使心悸更加嚴重,甚至加重病情。
4、因為濕熱壅滯造成的浮腫現象,如果繼續服用的話會使浮腫情況更加厲害,而且人參有抗利尿的作用,腎功能不全的人以及尿少的人也要慎用。
人參的食用禁忌
1、人參不能和葡萄一起吃
葡萄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鞣酸這種物質會和蛋白質結合產生一種沉澱,這種沉澱會影響身體對人參的營養成分的吸收,而且會導致人參中所含的營養價值受到破壞。
2、吃人參後不能吃蘿卜和海鮮
因為蘿卜具有消食利尿的效果,而人參是滋補元氣的葯材,所以服用人參之後不能吃蘿卜,蘿卜包括了胡蘿卜、白蘿卜等幾種蘿卜的種類,除了蘿卜之外海鮮也不能馬上吃人參,否則會影響葯效,破壞人參的營養價值。
3、吃完後不能喝茶
在吃完人參之後不能馬上喝茶,因為茶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做茶多酚,茶多酚會和人參結合發生反應,這樣會破壞人參的營養價值,影響其滋補功效。
4、感冒發熱的時候不適合服用
在發熱的過程中身體會出現心悸的情況,所以服用人參之後體內的血液循環速度會加快,導致心悸和感冒的病情加重,不利疾病的康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簇花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參
2. 各種土人參花和葉子圖片
土人參花和葉子圖片有:
土人參,又名土高麗參或假人參。土人參當人參養過,以為它能長出肥大的根來,精心照顧,結果兩年三年過去,小心翼翼地挖出來一看,都沒有小手指這么粗,晾幹了,更是瘦弱地跟一根麻線一樣。
(2)所有參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土人參的根可入葯,有人參一樣的滋補強壯的功效,這應該也是它得名的原因。其實土人參與人參都算不上親戚。人參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多生長在北方。土人參是馬齒莧科土人參屬,原生是熱帶美洲。不過,人參是有同門兄弟的,叫假人參,也叫人參三七,主要生長在西南地區,包括專治跌打損傷的三七,也與人參一個科屬。
土人參是小時候養過的花,它與紫茉莉、鳳仙花、太陽花、雞冠花等,裝在我的童年記憶里,是夏日最燦爛的草花。它們被種在破舊的瓦盆或是廢棄的破臉盆里,堆在院子一角,到了盛夏,蓬院生輝。
3. 參有多少種分別是什麼
人參亦屬五加科植物,野生者為野山參.栽培者為園參,其中經洗凈曬干者為生曬參;除去側根和細根,蒸熟曬干或烘乾者為紅參.生曬參適用於氣陰不足者;紅參偏溫,適用於氣弱陽虛者.人參產於朝鮮的為高麗參.(朝鮮古稱高麗)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4%B0%B2%CE&z=0
人參的分類
世界四大人參家族:
中國——吉林人參
朝鮮——高麗參
日本——東洋參
美國、加拿大——西洋參
◆ 人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掌狀復葉,輪生。初夏時開花,花小,淡黃綠色,傘壯花序,單個頂生,果實扁球形,紅色。人參滿語為「奧爾厚達」,意為「百草之王」。民間又稱地精、神草、鬼蓋、長壽花、棒槌等。因根形似人而得名。
◆人參命名方式有四種:按照生長方式命名有野山參、移山參、園參三種;按照產地命名如吉林人參、韓國高麗人參、美國花旗參、遼寧石柱參等;按照炮製方法命名如:紅參、白糖參、生曬參、保鮮人參、活性人參等;也有復合式命名如高麗紅參、吉林野山參、寬甸柱參等
4. 海參種類及圖片大全
海參在全世界約有500多種,我國約有101種,其中可供食用的僅有21種。為了能更好的利用開發好海參原料,要對海參的品種類別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根據海參背面是否有圓錐肉刺狀的疣足分為「刺參類」和「光參類」兩大類。其中「刺參類」主要是刺參科的種類,「光參類」主要是海參科、瓜參科和芋參科的種類。
刺參科包括仿刺參、梅花參、綠刺參和花刺參。
仿刺參又稱灰刺參、刺參、灰參、海鼠。它體長20-40厘米,體呈圓筒形,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肉刺(稱為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規則的3行縱帶,用於吸附岩礁或匍匐爬行。口位於前端,偏於腹面,有楣狀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皮膚粘滑,肌肉發達,身體可延伸或捲曲。體形大小、顏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隨生活環境而異,喜棲水流緩穩、無淡水注入、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晝伏夜出;夏季水溫高時進行夏眠;環境不適時有排臟現象;再生能力很強,損傷或被切割後都能再生。仿刺參分布於日本、朝鮮和我國的山東、遼寧和河北沿海,主產於大連、煙台、長山島等,捕撈期分春秋兩季。仿刺參體壁厚而軟糯,是北部沿海食用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
梅花參又稱鳳梨參。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是海參綱中最大的一種。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皮膚內的骨片很簡單,一種是微小、重疊和密集的顆粒體;另一種是纖細和分枝2-3次、不規則的X形體。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於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它體大肉厚,品質佳,是中國南海的食用海參中最好的一種。
綠刺參又稱方柱參、方刺參;花刺參又稱黃肉參、白刺參、方參,它們都為南海很普通的食用海參,產量較高,品質較好,但過於軟嫩。
海參科包括九種海參,是種類最多的一科:
圖紋白尼參又稱白瓜參、白乳參、二斑參等。它體形肥胖,前後兩端幾乎一樣寬,酷似冬瓜,生活時體色變化很大,底子為白色或淺黃色;背面略呈淺黃褐色,前後各有一塊赤褐色橫斑,故稱「二斑參」。它是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肉質厚嫩,品質較好。
蛇目白尼參又稱虎魚、豹紋魚、斑魚等。它背面為深灰色,帶黃色蛇目狀斑紋,排列成不規則縱行,生活於熱帶珊瑚礁內有少數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處,肉質肥嫩,品質較好。
輻肛參又稱石參、黃瓜參等;白底輻肛參又稱靴參、赤瓜參等;烏皺輻肛參又稱烏參,這三種海參都是生活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的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質量較好,但產量較低。
另外,還有黑海參、玉足海參、黑乳參、糙海參,都是我國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參,品質較次。
瓜參科包括方柱五角瓜參、裸五角瓜參、瘤五角瓜參三種,都因體壁較硬,故食用質量較差。
芋參科包括海地瓜和海棒槌兩種:
海地瓜又稱茄參、海茄子,體形和顏色都很似番薯,因此這種海參被稱為「海地瓜」。體呈紡錘形,長一般4-12厘米。生活時體呈肉紅色,體壁很薄,半透明,干制後背部為棕黑色,腹部為淺棕色。品質較差,但價格較低。
海棒槌又稱海老鼠,體表光滑,無管足或肉刺,生活時體呈灰褐色或黃褐色,體壁很薄,半透明,稍能透視其縱肌和內臟,食用價值很低。
5. 各種參的葉子圖片
你提供不了,我對這方面兒吃累的積累的知識少,不行你到網上去查一查收集一下。
6. 人參的種類及圖片
人參的種類有:
1、生曬參
(6)所有參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野山參鑒別:
野山參生長於山地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之中,主要生長於長白山和小興安嶺地區。野山參十分稀少,按照年份和大小,野山參價格差別很大,貴的野山參一支可賣到幾萬元。
野山參有效成分含量也較高。如知名品牌福臨門人參和同仁堂,口感好、香氣足、苦中帶甘醇,其中以同仁堂價格最高。
辨別方法:
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色白而嫩脆(俗稱水須)者,則不是純野山參。
蘆:蘆較長,分為二節蘆、三節蘆、線蘆、雁脖蘆。
皮:老皮,黃褐色,質地緊密有光澤。皮嫩而白者,則不是純山參。
紋:在毛根上端肩膀頭處,有細密而深的螺絲狀橫紋。橫紋粗糙,浮淺而不連貫者則不是純山參。
中葯屬性:人參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貴,主要與它的葯用價值有關。
在很早的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認為,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輕身延年」。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對人參極為推崇,認為它能「治男婦一切虛症」。幾千年來,中草葯中人參都被列為「上品」。
7. 參總共有多少種
如下:
一、人參【含高麗參、大陸參、東洋參】。
二、西洋參(即粉光參、花旗參、巴參)。
三、黨參。
四、玄參。
五、沙參。
六、丹參。
生長環境
一般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
土壤:人參喜質地疏鬆、通氣性好、排水性好、養料肥沃的砂質壤土,最好土壤中磷、鉀肥和腐殖質充分,通常以富含腐殖質的森林土、花崗岩分化土和山地黃沙土為佳。土壤的pH值一般為5.5~6.5,pH值大於7的鹼性土壤、黏黃土及灰泡土不宜生長。
水分:土壤含水量一般保持在40~50%。春季人參出苗期間,土壤含水量為40%左右;夏季溫度升高,含水量45~50%左右;秋季及全年生長發育期的含水量宜在45~50%。
光照:人參是喜陰植物,涼爽而濕潤的氣候對其生長有利。耐低溫,忌強光直射,喜散射較弱的光照。
溫度:當溫度小於10℃或溫度大於30℃時,人參將進入休眠的狀態。人參怕高溫,可以耐受嚴寒天氣,即便是冬季-30℃的低溫也可安全越冬。生長期間,最佳平均氣溫范圍為15~25℃,當氣溫小於-6℃時,人參莖停止生長。人參播種後,要求出苗期溫度要大於10℃;1~2年生人參出苗時要求溫度大於12℃。
8. 海參產品介紹
海參為海參綱海洋棘皮動物的統稱,活在海邊至8000米處,距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全身長滿肉刺,廣布於世界各海洋中,我國南海沿岸種類較多,約有二十餘種海參可供食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海參種類圖片大全吧!
梅花參
梅花參別稱鳳梨參、紅刺參等,為刺參科梅花參屬棘皮動物,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於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
綠刺參
綠刺參別稱方刺參、方參等,為刺參科刺參屬棘皮動物,體呈四方柱形,一般體長30厘米,沿著身體的稜角各有兩行交互排列的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個縱帶,中央一帶較寬。體濃綠色或黑綠色,肉刺頂端為橙黃或橙紅色,觸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帶灰黑色,管足為灰黑色。以西沙群島、海南島南部及廣西北海、洞洲島等海域產量較多。
花刺參
花刺參別稱方參、黃肉、白刺參、豬蟲參等,為刺參科刺參屬棘皮動物,一般體30~40厘米,體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數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縱帶,其中中帶較寬,體色多數為深黃色帶深淺不同的橄欖色斑點、黃灰色帶錢褐色的網紋或濃綠色的斑紋等,肉刺末端有的帶紅色,分布我國西沙群島、海南島和雷州半島。
刺參
灰刺參別稱灰刺參、灰參等,為質量較高的一種海參,一般體長20厘米,呈圓筒狀,背面略隆起,有4~6行排列不規則的大小圓錐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條不規則的縱帶,口周圍具觸手20個,背面為黃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為黃褐色或赤褐色,有的體表為綠色、紫褐色或灰白色,以遼寧、河北、山東沿海產量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產。
石參
石參別稱白石參、黃瓜參等,一般體長25~30厘米,略呈橢圓形,口偏於腹面,有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周圍有5個石灰質小齒。,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縱帶,中間一帶較稀,排得較寬,體色變化較大,一般背面為黃褐色或紫褐色,並有許多灰白色不規則的橫斑,肛門周圍灰白色,腹面顏色較淺,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沙群島、海南島海域,產期多為春季和秋末冬初。
黑參
黑參別稱玄台、黑陽參、太白陽參、太白參、煤參等,一般體長20~30厘米,圓筒狀,兩端較細。口偏於腹面,周圍有觸手20個。背面疣小,呈管足狀,散生不規則。腹面管足小而密集,排列不規則。體黑褐色或深褐色,管足末端為白色。我國西沙群島和海南島南部出產很多,產季為春季和秋冬季。
白底靴參
白底靴參別稱赤瓜參、白底靴參、靴海參等,一般體長35厘米,體後部常較粗壯。口大,偏於腹面,觸手25~27個。背面隆起,散生許多小疣,圍繞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環,體後部更為明顯。腹面平坦,管足密集。體色變化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顏色較淺。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沙群島及海南島南部、廣西北海沿海。產季多為春季和秋冬季。
香參
香參別稱茄參、南參、花瓶參等,體呈圓柱形,略似番薯,一般長20厘米左右,粗10~15厘米,皮質細凈,無顆粒和肉刺,後端有尾狀物。香參鮮品體表呈黑灰透棕紅色或肉紅色,腹部為淺棕色,體壁很薄,半透明。干品以參體完整壯實、肉質厚、體順直、無缺損者為優。香參漲發率高,每500克干參可出水參3500克左右。我國沿海均產。
瓜參
瓜參又稱赤白瓜參、赤參,為大型海參。赤白瓜鮮品參體粗大,呈長筒形或扁圓形,有的兩側有乳狀突起,背部為棕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為黃白色或白色,肉厚皮薄者屬上等品。干品以體形完整、肉肥厚堅實、刀口整齊、腹內干凈、腹部肉質厚、體無殘缺或穿孔者為優,產於廣西北海潿洲島和廣東、西沙群島及海南島等地。
黑乳參
黑乳參別稱烏圓參、開烏參、烏參、大烏參等,為海參綱海參科棘皮動物,體寬而厚,兩端鈍圓,長一般為30厘米,肛門周圍有五組小疣,體表有大型乳狀突起,體壁厚,骨片多,全體黑色,常帶白斑,棲息在熱帶珊瑚礁沙底,我國西沙群島多產,為優良的食用海參。
9. 各種人參的圖片
1.野生山參,主要由蘆、芋、紋、體、須組成;主根大多生成粗短,支根兩條八字形分開,上粗下細,螺旋狀環紋細密而深;蘆頭細長,蘆質干癟堅實,呈扭曲狀,蘆碗四面密集,蘆頭下部隨生長年限而呈圓柱狀,習稱「雁脖蘆」或「馬牙蘆」。(如下圖)
3.五加科植物人參的乾燥根和根莖。葯材分為人工栽培的圓參和天然野生的野生山參兩類。野生山參由於資源稀少,產量極低,價格昂貴,一般僅加工成生曬野山參。人工栽培的圓參多數加工為生曬人參、紅參、糖參等。
(9)所有參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1.浮腫,浮腫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避免服用人參。因為人參的成分中含有抗利尿物質,因此謹記否則耽誤病情。
2.兒童體質偏熱,如果在服用人參對今後生長發育都不利。同時,人參含有類激素,兒童服用會導致性早熟,特別是14周歲以下切忌服用人參。對於新生兒更應禁服人參。
3.肺結核,虛火旺盛加上肺陰虛損,是肺結核患者的主要特點,如果此時再服用人參,容易引發患者吐血,反而加重肺結核病情。
10. 西洋參圖片有幾種
西洋參有野生西洋參、進口西洋參、國產西洋參、生曬參、劣質西洋參。
1、野生西洋參
野生西洋參呈圓柱形,長紡錘形。長2~6cm,直徑0.5~1.1cm,無蘆頭、須根及支根。未去皮者,表面土黃色或類白色;去皮者則為白色,帶粉。
2、進口西洋參
進口西洋參主根呈圓形或紡錘形,蘆頭殘存或已除去,殘存者,略偏向一側;表面呈淺黃色或黃白色,皮紋細膩,具有突起的橫長皮孔。
3、國產西洋參
國產西洋參呈長圓柱形,枝條較粗壯,蘆頭較大;表面較光滑,顏色偏黑,縱紋明顯;質地輕,似剛出窯的紅磚,粉性差,少有裂開的隙縫;僅有苦味,甘味少或無,久嚼有棉絮感。
4、生曬參
生曬參根莖長圓柱形或紡錘形,蘆頭多已除去;表面呈土黃色或黃白色,皮紋粗糙。橫長皮孔粗而短;質地較脆而疏鬆,有放射狀裂隙,皮部紅棕色小點不明顯;味淡,有甜味或豆腥味。
5、劣質西洋參
外形同西洋參。折斷麵灰白色,形成層環擴散成暗棕紅色,韌皮部仍可見紅棕色小點,乾枯不顯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