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各國的貨幣名稱
世界各國的貨幣名稱舉例如下:
1、美元(Dollar)
Dollar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貨幣,用於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斐濟、紐西蘭、新加坡和其他地方。標准符號USD,輔幣進位制為:1USD=100 cent(分)。
2、英鎊(Pound)
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標准符號GBP,輔幣進位制為:1GBP=100 new pence(新便士)。
3.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退出馬來西亞聯邦宣告獨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國,但仍使用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1967年,英鎊貶值,原「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貨幣委員會」停止發行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新加坡於同一年開始發行自己的鈔票「新加坡元」,至今共發行四套鈔票。
4.泰銖(ISO 4217碼:THB)
泰國官方貨幣,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1銖等於100薩當(satang)。自第9序列至第16序列泰銖每種紙幣、鑄幣的正面均印有、鑄有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頭像。自2018年4月6日起,發行第17序列泰銖,紙幣、硬幣均改為泰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頭像。
目前泰國流通貨幣的有20、50、100、500及1000銖等五種面額的紙幣和25、50薩當及1、2、5、10銖六種鑄幣。1銖等於100薩當。
5.汶萊林吉特
汶萊林吉特由汶萊政府發行,原為英國貨幣,與被並入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北婆羅州)一起,通稱北加里曼丹。1959年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英國曾策劃將汶萊納入「馬來西亞」。
汶萊原使用由馬來亞、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合組的貨幣局發行的馬來亞元。1963年新加坡退出後,該貨幣局不再發行馬來亞元。1967年6月12日文菜發行自己的貨幣汶萊元。第一次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 50、20、10、5和1林吉特。
6.馬爾地夫盧比
馬爾地夫盧非亞(Maldives Rufiyaa原符號:M.R.R;標准符號:MVR)輔幣為拉里(Laaree)。馬爾地夫羅非亞由馬爾地夫貨幣局發行。
馬爾地夫的流通貨幣是盧非亞(rufiya,縮寫為Rf),每盧非亞可兌換為100拉里(laree)。紙幣面額為500、100、50、20、10、5和2盧非亞,後兩者不常見。硬幣面額為1 和2 盧非亞,還有50、25和10拉里。盧非亞兌換美元的匯率是固定的。大多數旅館和旅行賬單會以美元計算。
B. 100英鎊的紙幣長啥樣
很遺憾地告訴你,目前流通的英磅紙幣沒有面值100的。其它的英磅貨幣樣式請到下面這個頁面瀏覽:
http://www.milesfaster.co.uk/information/uk-currency.htm
在英國,女王是最尊貴的象徵,所以所有英鎊的正面都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反面的圖案則根據錢幣的面值各有不同。5鎊背面是英國19世紀發明家喬治·史蒂芬森的肖像,左側還有他發明的蒸汽火車頭的圖案;10鎊背面是英國19世紀作家查理斯·狄更斯肖像,左側是1836年舉行的一場板球賽;20鎊背面是英國19世紀物理學家、化學家麥克爾·法拉第肖像,左側則是他在皇家學會演講時的場景;50鎊背面是英格蘭銀行第一任總裁約翰·霍布倫肖像,左側是銀行的看門人,後面是他的住所。
C. 各國的錢幣標志都是什麼樣的
各國錢幣標志示例如下:
1、中國:「¥」是人民幣的貨幣符號。
1955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時,人民幣的貨幣符號首次正式確定。因為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而「元」的漢語拼音是「yuan」,所以「元」這個詞的漢語拼音首字母的大寫字母「y」用於人民幣的貨幣符號。
為了防止「Y」和阿拉伯數字的誤解和誤寫,在「Y」上加了一條橫線,發音仍然是「元」。
2、美國:「$」是美元的象徵。
「美元」是美國的官方貨幣,又稱美元和美元。它的出現是由於通過了1792年的鑄幣稅法案。它也被廣泛用作美國以外的儲備貨幣。目前,美元的發行由美聯儲控制。
美元最常用的符號是「$」,而美分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採用ISO4217標准代碼美元。
3、加拿大:加元符號「C$」
加元(加元)縮寫為C$。加拿大中央銀行成立於1934年,被稱為加拿大銀行。加拿大銀行負責在加拿大發行貨幣。加拿大現鈔有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五種面額。加拿大元還有一元、二元和一、五、十和二十五鑄幣。
4、歐元,符號為「€」。
歐元是歐盟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區19個成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和塞普勒斯。
1999年1月1日,歐盟實施歐元的國家實施了《單一貨幣法》。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
5、盧布,符號「 ₽」。
盧布是沙皇俄國最早的貨幣單位。黃金的價格是在1800年確定的。1897年,盧布紙幣的含金量為0.774234克。
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繼續使用俄羅斯盧布。1921年,新盧布發行,規定用新盧布換一萬個舊盧布。
1922年10月,紙幣面額第二次減少,新盧布兌換成1921年發行的100盧布。1922年10月,俄羅斯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了車爾文紙幣,每張紙幣含有7.742克黃金,由25%的黃金和75%的商品擔保,其黃金含量與蘇聯用於外匯貿易結算的俄羅斯金盧布相同。
D. 世界各國錢幣排行榜
世界各國錢幣排名:
NO.1科威特——第納爾
NO.2 巴林——第納爾
NO.3 阿曼——里亞爾
NO.4 約旦——第納爾
NO.5 英國——英鎊
NO.6 開曼——開曼元
NO.7 歐元區——歐元
NO.8 瑞士——瑞郎
NO.9 美國——美元
No.10 澳大利亞——澳元
世界各國錢幣價格,最先起源的有物物交換,到後期的金屬錢幣,再到後期的紙幣金銀幣,發展到電子錢幣。一般是由當地政府指定的銀行發行的錢幣,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特色。
(4)所有外國紙幣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科威特分別在1993年和2001年發行科威特解放戰爭勝利2周年和10周年紀念鈔,面值都為1第納爾,但是兩枚紀念鈔都不是流通鈔,不是法定貨幣。
主要流通於科威特。科威特,全名科威特國,是一個位於西南亞阿拉伯半島東北部、波斯灣西北部的君主制國家。在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北部與伊拉克分別接壤。該國首都科威特城與該國名稱同名
英鎊
歐元
瑞士法郎
美元
澳大利亞元
加拿大元
新加坡元
紐西蘭元
丹麥克朗
挪威克朗
E. 外國錢幣、、這是什麼錢
這是秘魯的舊幣,已停止流通的1987年版100印蒂紙幣。紙幣正面是秘魯總統RAMONCASTILLA;上方的文字」BANCO CENTRAL DE RESERVA DEL PERU「是西班牙語」秘魯中央儲備銀行「的意思。
上世紀80年代秘魯通貨膨脹,印蒂變得一文不值。秘魯現在使用的貨幣是新索爾,1新索爾=100萬印蒂(秘魯現在流通的紙幣的最大面額是100新索爾)。許多不法分子利用這些作廢的紙鈔騙人。秘魯貨幣與人民幣無匯率,要通過美元來折算:1元人民幣大約等於0.42秘魯新索爾,等於42萬秘魯印蒂。所以100印蒂紙幣幾乎沒有價值。這張秘魯100印蒂紙幣是換不了錢的,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一張在紙幣收藏市場上值4塊錢左右。
F. 美元的紙幣圖片
美元紙幣正面主景圖案為人物頭像,主色調為黑色。背面主景圖案為建築,主色調為綠色,但不同版別的顏色少有差異,如1934年版背面為深綠色,1950年版背面為草綠色,1963年版背面均為墨綠色。上面的簽名是財政部長的簽名,不同發行年代是不同的財政部長。
小頭版美元 大頭版美元 紙幣樣式 1美元券(1993)正面是首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肖像,背景主景是美國國璽(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
2美元券(1976)正面是第3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1826)肖像,斯圖亞特(G.C.Stuart)原作。背面是傑弗遜故居(1976年以前版)、獨立宣言簽字會場(1976年以後版)。
5美元券(1995、1999)正面是廢除美國奴隸制的第16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肖像。背面是位於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
10美元券(1999)正面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5-1804)肖像。背面是美國財政部大樓。
20美元券(1995、1996、2004)正面是第7屆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1767-1845)肖像。背面是白宮,美國總統府。
50美元券(1990、1996)正面是第18屆總統尤利斯.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1885)肖像。背面是美國國會大廈。
100美元券(1988、1996)正面不是總統,而是著名科學家,政治家,金融家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肖像,因為他曾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起草著名的《獨立宣言》。背面是費城獨立紀念堂。
500美元券正面是有「繁榮總統」的美名,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Willim Mckinley,1843-1901)肖像。背面是面額小寫「500」字飾,字體大小不一。
1,000美元正面是第22和24任美國總統,唯一分開任兩屆的總統,內戰後第一個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克利夫蘭(Cleveland,1827-1908)肖像。背面是美國國名及大寫「One Thousand」字飾。
5,000美元正面是「美國憲法之父」、第四任總統麥迪遜(Madison,1751-1836)肖像。背面是面額小寫「5000」字飾。
10,000美元正面是美國財政部長薩蒙·P·蔡斯(Salmon Portland Chase,1808-1873)肖像 。背面是面額小寫「10000」字飾。
100,000美元金元券是美國財政部印刷局印製的最高面額鈔票,投入流通總量為42,000張,僅在聯邦儲備銀行內部只用於官方轉帳。正面是美國總統「學術地位最高」的,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之最傑出的六位總統之一的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1856-1924)肖像。背面是半塊金幣等紋飾。
在美國發行的各種美元幣種中,聯邦儲備券系列包括500、1,000、5,000、10,000美元面值,金幣券包括1,000、10,000和100,000美元面值。其他幣種沒有面額超過100美元的大額紙幣。
1933年3月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總統令,終止了金幣券的流通,將其不論面額全部收回。至1940年,金幣券回收完畢。1946年以後美國不再發行新的大面額紙幣,至1969年,所有面額在100美元以上的大面額紙幣全部退出流通。
紙幣由來
美元紙幣是採用棉纖維和麻製成的。棉纖維長使紙張不易斷裂,吸墨好、不易掉色。麻纖維結實堅韌,使紙張挺括,經久流通不起毛,對水、油及一些化學物質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美元紙張中沒有添加增白劑,呈本白色,在紫光燈下不反光。自1880年起,美鈔紙張內夾有紅藍纖維絲,這種纖維絲是在造紙時摻入紙漿的。因此,纖維絲有的夾在紙中,有的浮於表面,用針尖可以把纖維絲挑出來。1928年以前,紅蘭纖維絲分布在鈔票的正中,由上至下狹長的一條。1928年及以後各版,纖維絲漫布全版。1990年起,美元紙張中(人像左側)加入了一條被稱為「邁拉」的聚酯類高分子物質製成的安全線,安全線上有美元符號及面額數字,迎光透視清晰可見。美元正面油墨為黑色稍深,略帶灰色,背面為綠色。1934年以後各版,油墨中添加了磁物質,具有磁性真美鈔採用熒光油墨和磁性油墨等專用油墨特製,故美鈔正面右側的綠色徽記和綠色號碼,在白紙上用力擦拭後,紙上能留下「綠痕」。1996年以後發行的部分美元會隨光線角度不同而顯示一會黑一會綠。美元的主要圖案是雕刻凹版印刷,庫印及連號等為凸印。1990年版以後,下面肖像窗周圍加有縮微文字。
庫印
美鈔下面印有國庫印記,聯邦准備券的庫印印在右邊。其他券類的庫印,1928年的在左邊,1934年版起一律改印在右邊。
早期庫印為圓形,外圍有四十個齒,每個齒粗細大小均勻,圓內一圈有拉丁文字「THESAUR AMER SEPTENT SIGIL」,圓的中心是一個盾牌,盾牌被一個倒V字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為一個天平,周圍分布有32個圓點,倒V字內有13顆五角星,下半部分為一把鑰匙,鑰匙孔為一個「T」字形,周圍有17個圓點,整個盾牌內有49個圓點。自1969年版起,庫印進一步簡化,文字改為英文「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1789」(財政部,1789),盾牌外圍的花紋取消,上半部是22個圓點,下半部是17個圓點,共39個圓點。1928年和1934年版是大庫印,直徑為20毫米,1935年版及以後各版一律改為小庫印,直徑為16毫米,圖案和文字不變。庫印的顏色有綠、藍、黃、紅、棕五種,按券類而不同。庫印的上方是首都的地名「WASHINGTON,D.C.」 。 各聯邦銀行及對應城市、代碼、字母城市 代碼 字母 波士頓(Boston) 1 A 紐約(New York) 2 B 費城(Philadelphia) 3 C 克利夫蘭(Cleveland) 4 D 里士滿(Richmond) 5 E 亞特蘭大(Atlanta) 6 F 芝加哥(Chicago) 7 G 聖路易斯(St. Louis) 8 H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9 I 堪薩斯城(Kansas City) 10 J 達拉斯(Dallas) 11 K 舊金山(San Francisco) 12 L 四開號
1963年版及以後各版美元是在一張大紙上印三十二張鈔票,但字母只是26個,不夠用,於是把一張大紙先劃為四開,每開印八張 ,並使用八個檢查字母(A-H),表示每張鈔票在某一開的位置。四開再按1-4編號,稱四開號,用小字印在左上角檢查字母的右下角。例如C2表示此票在印製時是在第2開的第三個位置。
版號
在美鈔正面右下角檢查字母的右邊,或在檢查字母的下邊,印有很小的數字,這是正面版號。背面右下面,或在右中的數字,是背面版號。
由一或兩個開頭字母加上8個數字和一個末尾字母組成。法律規定每一個號碼只能出現一次,因此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有時就印製將連號的末尾改成星號(稱作星標(Start Nots))的美元來彌補暫時的貨幣短缺。印有星標的美元於其他任何同一券種的美鈔之間都沒有區別。 簡介
美國流通硬幣共有1分、5分、10分、25分、半元、1元6種面額,美國歷史上曾有6位著名總統的頭像分別出現在這6種面額的硬幣上。1美分圖案是美國歷史上廣為人知的林肯總統側面頭像,是林肯誕辰100周年(1909年)開始發行的;5美分圖案是為紀念美國第三任總統,即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斐遜離任回歸故居130周年(1938年)發行的;10美分圖案是實施「羅斯福新政」的羅斯福總統逝世一周年(1946年)時發行的;25美分是美國最常見的輔幣,是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誕辰200周年時(1932年)發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正面是統一的總統象,而背面除了美國聯邦政府發行的25美分是一隻鷹以外,各州政府發行的硬幣上刻著本洲最具特色的事物.例如紐約洲硬幣背後是自由女神像;半美元硬幣原為美國自由女神像,目前所常見的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肯尼迪的頭像,1963年,肯尼迪不幸遇刺身亡,為了紀念他,美國於1964年起改用肯尼迪頭像作半美元的圖案;1美元硬幣有兩種圖案,一種是1971年發行的採用艾森豪威爾總統頭像圖案,由於此幣外徑太大(直徑38.1毫米,俗稱大美金1元),流通使用很不方便,因此,於1981年起重新發行小美金1元(直徑為26.5毫米,比半美元外徑還小些),圖案換成美國女權運動活動家蘇珊·安東尼的頭像。1999年11月18日在費城造幣廠首發了金黃色的美元1元硬幣(昵稱金色元golden dollar) 圖像為印第安婦女薩卡加韋(Sacagawea)背負襁褓中的幼子 巴蒂斯特{Jean Baptiste} .為了表彰美國原著民婦女及她們對美國的貢獻.
現流通硬幣幣樣
左圖為正面 右圖為反面 暗記
在美元硬幣上不那麼顯著的地方有一些用來表明其身份的暗記。在正面人的下方,會有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它是由哪家鑄幣廠製造的。其含義如下:
P弗拉德爾菲亞鑄幣廠(也就是費城造幣廠)(PHILADELPHIA MINT)
D 丹弗造鑄廠(DENVER MINT)
S舊金山鑄幣廠(SAN FRANCISCO MINT)
W 西點造鑄廠(WEST POINT MINT)
通常所說的P版、D版美元等也就是不同鑄幣廠的版本,它們可能會在細節上有微小的出入。
G. 美元紙幣上各個面額上的人物頭像各是誰
一、1美元券(1993)正面是首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肖像。
二、2美元券(1976)正面是第3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1826)肖像。
三、5美元券(1995、1999)正面是廢除美國奴隸制的第16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肖像。
四、10美元券(1999)正面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5-1804)肖像。
五、20美元券(1995、1996、2004)正面是第7屆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1767-1845)肖像。
六、50美元券(1990、1996)正面是第18屆總統尤利斯·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1885)肖像。
七、100美元券(1988、1996)正面不是總統,而是著名科學家,政治家,金融家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肖像。
八、500美元券正面是有「繁榮總統」的美名,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Willim Mckinley,1843-1901)肖像。
(7)所有外國紙幣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美元歷史
1792年,美元在13個殖民地形成了貨幣區,美國在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萬人的國家。發展到19世紀末,它已變成世界上最強大國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其餘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從1914年到1920年美國的價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後來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決定治理通貨膨脹,試圖使價格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東線轉為戰略防禦,日本已經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戰役的能力,他們的國內經濟更是接近崩潰;
而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也遭受嚴重破壞;蘇聯的狀況也同英 法一樣,第三個五年計劃還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納粹德國的侵略;唯有美國在戰爭中發了財,經濟得到空前發展。
H. 各國100元紙幣圖片
這是秘魯的舊版紙幣,已停止流通的100秘魯印蒂紙幣,1987年發行的(「CIEN INTIS」是西班牙語「一百印蒂」的意思)。紙幣正面上方的文字」BANCO CENTRAL DE RESERVA DEL PERU「是西班牙語」秘魯中央儲備銀行「的意思。
上世紀80年代秘魯通貨膨脹,印蒂變得一文不值。秘魯現在使用的貨幣是新索爾,1新索爾=100萬印蒂(秘魯現在流通的紙幣的最大面額是100新索爾)。許多不法分子利用這些作廢的紙鈔冒充歐元美元來騙人。秘魯貨幣與人民幣無匯率,要通過美元來折算:1元人民幣大約等於0.42秘魯新索爾,等於42萬秘魯印蒂。所以100印蒂紙幣幾乎沒有價值。
這種100印蒂舊幣是換不了錢的,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品相的在錢幣收藏市場上價值3元/張。
I. 我有張1000面值的外國紙幣。但是我不知道是那國的。正面有3個人2男1女,還有字母SANLIBONGPISO
菲律賓貨幣,比索。
菲律賓1000比索上面的人物:
1、第五任菲律賓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代理總統何塞·阿巴德·桑托斯(1888.2.19-1942.5.2)。
2、二戰時菲律賓抗日將領,陸軍准將文森特·利姆(1888.2.24-1944.12.31),律師,菲律賓女童子軍創始人。
3、約瑟法·利亞內斯·埃斯科達(1898-1945),1998年慶祝菲律賓獨立100周年的情景,菲律賓榮譽勛章。蘇祿海的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南海珍珠,棉蘭老島地方特色編織圖案。
(9)所有外國紙幣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佔。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
J. 世界千元紙幣大全及圖片
圖片如下:
一、韓元
柬埔寨瑞爾,又稱:利爾斯(Cambodian Riel 原符號:CR.;J Ri. 標准符號:KHR),柬埔寨法定貨幣。
初期的系列紙幣在法國印刷,1995年3月發行。有趣的是這些紙幣的設計全部基於50和60年代已經發行的貨幣所採用的設計。綠色的1000瑞爾紙幣幾乎就是1961年首發的紅色5瑞爾紙幣的翻版。同樣地,2000瑞爾紙幣幾乎也是1956年首發的藍色50瑞爾的翻版。
5000瑞爾是1962年10瑞爾的翻版。另一種1000瑞爾與1956年100瑞爾相當。20000瑞爾源於1956年1瑞爾。50000瑞爾源於1963年100瑞爾。100000瑞爾,雖然不很明顯,也是來源於1956的500瑞爾。
這時期也發行了硬幣,包括一枚50、一枚100和一枚200瑞爾的不銹鋼材質硬幣,還有一枚500瑞爾表面鍍銅的不銹鋼硬幣。為什麼曾經會有一枚50瑞爾的硬幣?
這是因為流通當中已經多年未見到50瑞爾的紙幣。可是硬幣面世後,沒有得到流行。將近20年沒有見過硬幣的柬埔寨人拒絕接受硬幣,因為硬幣太小極易丟失。鑒於對50瑞爾的異議,在國內印製了新系列紙幣,1996年初投入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