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架豆王株距行距多少種圖片
擴展閱讀
兩手機傳輸圖片 2025-08-22 09:14:48
勞榮枝男人圖片 2025-08-22 09:06:07

架豆王株距行距多少種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9 19:38:23

A. 架豆王秋季播種多少天豐產

架豆王是從江蘇省農科院豆類研究室引進,其產量高、抗病、抗熱,豆莢少筋,莢肉厚,纖維少,商品性好,品質鮮嫩。中熟、蔓生、生長旺盛、葉深綠、葉片肥大,自然株高3m,有4條側枝,側枝繼續分枝,花白色,第一花穗著生在3―4節上,每穗花4―6朵,結莢3―5個。莢綠色,長圓形,長25―30cm,橫徑1―1.2cm。單莢重28g,單株結莢65個左右,最高可達110個左右,667畝產量2500kg。從播種到收嫩莢70天左右,采莢期30―40天

B. 溫室架豆王一畝多少株

溫室架豆角一畝可以種500株。
豆角栽培技術
土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力均勻、無鹽鹼、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保持3年以上輪作,100米內不能種其他品種的豇豆。按常規秋翻、秋施肥、冬灌保墒。
整地施肥
起壟前施基肥,起壟施肥時應加施農葯以防有地下害蟲。方法是每畝用40%至50%的辛硫磷乳油250至500毫升,拌土20千克,隨後蓋上朔料、麻袋等捂一晝夜。晚上撒遍繁種田,撒後隨即翻入土中。4月末起壟,壟寬0.6米,高20至25厘米,溝寬0.4米。關於壟高,土壤若偏沙可矮些,反之則要高些。壟面一定要平整細碎,要隨起壟隨即覆上地膜。
以有機肥為主,適量加入速效化肥。有機肥一般每畝2000至3000千克,再配合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20千克,爭取做到氮磷鉀均衡施用。
適時播種
1、播種方式
豇豆採用直播方式種植。
2、播種要點
直播豇豆主根深、根瘤多、莖葉茂盛,播種宜在終霜期後,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進行,不宜早播,要盡量避開晚霜。以4月底至5月初為好。播前1至2天在太陽下曝曬種子有利於苗齊苗全;然後用30℃溫水浸泡5至6小時後播種。每畦種2行,畦面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播深3至4厘米,每穴播2至3粒種子。
苗期管理
小苗長出第一對真葉到出現三出復葉時是間苗、補苗時期,拔除病、弱苗,每穴留2株健壯苗;田邊地頭由於通風透光,每穴可多留1棵苗。間苗時對缺苗處即可補苗,可用移栽的辦法,把多苗穴的苗移來。移苗宜早,越早越容易成活。
出苗後期因土壤乾燥出苗很差的地塊,要及時灌水促使出苗,再不出者立即補種。在開花前如果不是特別乾旱,一般不灌水;乾旱時灌水也應灌小水。蔓生長豇豆在植株長到5至6片葉時,蔓長約50厘米要及時插桿,一穴一桿,然後把一壟兩行之間相對的4至5根竹桿綁在一起,綁結點以1.5米左右為宜。竹桿的長度要求2.5米以上。
開花結莢期管理
第l花穗以後要促進結莢和籽粒發育。肥水管理要以促為主。灌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即在進入結莢盛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伏天時應在傍晚涼爽的時候灌水,每隔7至10天澆1次水。澆水的同時追施1次磷酸二銨20千克/畝,在開花結莢盛期應進行葉面噴肥,每隔7天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共噴3至4次。以提高籽粒飽滿度,採收後期早衰現象易出現,需追施尿素5千克/畝,延緩衰老,以達到提高後期產量的目的。

C. 架豆王種植時間

架豆王春秋兩季都可種植,但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種植。種植前,一定要先將種子放在稀釋好的殺菌液中浸泡兩三個小時,然後撈出用水洗干凈後再播種。

D. 大棚架豆王啥時候打葉子

大棚架豆王(角)不用打葉的。

豆角栽培技術

土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力均勻、無鹽鹼、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保持3年以上輪作,100米內不能種其他品種的豇豆。按常規秋翻、秋施肥、冬灌保墒。

整地施肥

起壟前施基肥,起壟施肥時應加施農葯以防有地下害蟲。方法是每畝用40%至50%的辛硫磷乳油250至500毫升,拌土20千克,隨後蓋上朔料、麻袋等捂一晝夜。晚上撒遍繁種田,撒後隨即翻入土中。4月末起壟,壟寬0.6米,高20至25厘米,溝寬0.4米。關於壟高,土壤若偏沙可矮些,反之則要高些。壟面一定要平整細碎,要隨起壟隨即覆上地膜。

以有機肥為主,適量加入速效化肥。有機肥一般每畝2000至3000千克,再配合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20千克,爭取做到氮磷鉀均衡施用。

適時播種

1、播種方式

豇豆採用直播方式種植。

2、播種要點

直播豇豆主根深、根瘤多、莖葉茂盛,播種宜在終霜期後,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進行,不宜早播,要盡量避開晚霜。以4月底至5月初為好。播前1至2天在太陽下曝曬種子有利於苗齊苗全;然後用30℃溫水浸泡5至6小時後播種。每畦種2行,畦面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播深3至4厘米,每穴播2至3粒種子。

苗期管理

小苗長出第一對真葉到出現三出復葉時是間苗、補苗時期,拔除病、弱苗,每穴留2株健壯苗;田邊地頭由於通風透光,每穴可多留1棵苗。間苗時對缺苗處即可補苗,可用移栽的辦法,把多苗穴的苗移來。移苗宜早,越早越容易成活。

出苗後期因土壤乾燥出苗很差的地塊,要及時灌水促使出苗,再不出者立即補種。在開花前如果不是特別乾旱,一般不灌水;乾旱時灌水也應灌小水。蔓生長豇豆在植株長到5至6片葉時,蔓長約50厘米要及時插桿,一穴一桿,然後把一壟兩行之間相對的4至5根竹桿綁在一起,綁結點以1.5米左右為宜。竹桿的長度要求2.5米以上。

開花結莢期管理

第l花穗以後要促進結莢和籽粒生長。肥水管理要以促為主。灌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即在進入結莢盛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伏天時應在傍晚涼爽的時候灌水,每隔7至10天澆1次水。澆水的同時追施1次磷酸二銨20千克/畝,在開花結莢盛期應進行葉面噴肥,每隔7天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共噴3至4次。以提高籽粒飽滿度,採收後期早衰現象易出現,需追施尿素5千克/畝,延緩衰老,以達到提高後期產量的目的。

E. 芸豆適合在什麼季節栽培,如何安排茬口

芸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粗纖維,還含有氨基酸、維生素及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質含量高於雞肉,鈣含量是雞的七倍多,鐵為4倍,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高於雞肉。芸豆富含蛋白質、鐵、鉀等營養素,健脾壯腎,增強食慾,抗風濕。

F. 精美田笑大家族豆角種栽培技術要點

豆角的生長特點雖然有根瘤菌能固氮,但它們是以嫩莢及嫩豆粒為收獲物的,所以氮素供應不可少,尤其是前期。合理施加適量的氮、磷、鉀肥,其中微量元素鉬能促進根瘤旺盛發育,豆類對硼、鋅等微量元素也很敏感,所以在合理施N、P、K肥的基礎上,適量噴施硼肥、鉬肥及鋅肥,對提高豆類的結莢率,促進籽粒飽滿和提高產量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豆角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簡單敘述,從而促進豆角產量與質量的提升。

1 栽培模式
1.1 地膜覆蓋豆角與玉米套種
採用120cm地膜,按照壟距140cm,平均行距70cm,株距30cm,種植密度3100株,膜上按一行玉米一行豆角種植,實際畝留苗玉米豆角各1550株。種植示意如下:
1.2 豆角純種
採用作畦栽桿爬蔓或地頭兩邊栽樁,橫拉鐵絲方式,按照寬窄行種植,行距70cm,株距30cm,畝種植密度3000株以上。
2 播前准備
2.1 整地覆膜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及排灌方便的川台壩地。套種模式3月中下旬整地及早覆膜以利保墒;純種模式4月中、下旬整地作畦。結合整地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銨40公斤(或碳銨、磷肥各65公斤)。
2.2 選用品種
豆角品種選用高產、抗病,適宜加工的夏栽品種,如泰國架豆王、綠龍架豆、農人一尺嫩豆角、架豆之星和吉美特等品種。玉米品種選用植株高大、直立性好的中糯2號糯玉米或強盛101、潞玉36等雜交玉米品種。

3 播種技術
3.1 玉米於4月中旬播種。豆角於5月上旬播種,每穴下種2-3粒。
3.2 提高播種質量
播種深度4cm左右。播後及時進行鎮壓,使種子與濕土緊密結合,保證苗全、苗齊、苗勻、苗壯,提高幼苗群體齊整度。

4 田間管理
4.1 查苗補苗
出苗前及時破除板結,助苗出土,缺株要及時補種。及時間定苗。
4.2 加強中耕
出苗一周後進行第一次中耕,利於疏鬆土壤,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促苗早發。
4.3 肥水管理
玉米進入拔節期、豆角甩蔓期後進入生長高峰,有條件的田快要及時澆水,後期發現脫肥,畝追施尿素10-20公斤。
4.4 病蟲防治
發現蚜蟲危害,可用60%吡蟲啉1500倍液噴防。豆角銹病可噴灑25%丙環唑乳油或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3000倍液。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葯。
4.5 適時採摘
依據企業收購標准及時採收豆角和糯玉米。豆角生長後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等速效葉面肥,促進後期增收。豆角採摘結束,及時拉秧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