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世界上有多少種鍾圖片
擴展閱讀
防詐圖片素材 2025-08-21 17:07:33
情侶舌吻動態圖片大全 2025-08-21 17:07:31
色彩手繪背景圖片 2025-08-21 17:05:15

世界上有多少種鍾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8 00:40:48

1. 鍾表的發明人是誰

494位粉絲
1,張衡最早發明古代鍾表: 公元1300年以前,人類主要是利用天文現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來計時。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計時;漏壺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計時。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鍾。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台,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2,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
3,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鍾;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
4,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鍾,創立了擺鍾。
5,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游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
6,167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游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鍾表上;
7,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鍾中。
8,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
9,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鍾表打下了基礎;
10,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
11,1728~1759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准航海鍾;
12,1775~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
13,18~19世紀,鍾表製造業已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14,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池驅動鍾、交流電鍾、電機械表、指針式石英電子鍾表、數字式石英電子鍾表相繼問世,鍾表的日差已小於0.5秒,鍾表進入了微電子技術與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石英化新時期

2. 鍾有那些種類

鍾是計量和指示時間的儀器。機芯直徑一般大於50mm,厚度一般大於12mm。通常置於某個位置使用。現代的一些小型鍾,也有用表的機芯裝上鍾的外殼的。
鍾的發展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見鍾表技術史)。現代鍾隨著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功能日益增加,種類也越來越多。一般可按振動原理、能源和結構特點、主要用途進行分類,並常以幾種分類方法混合命名。
[編輯本段]原理分類
彩漆嵌銅活鼓字盤鍾 絕大部分的鍾是利用周期性振動過程來計量時間的。按其產生周期性振動的原理,鍾可分為4類:①頻率較低的機械振動鍾,如擺錘式機械鍾、擺輪游絲式機械鍾等。其振動頻率通常為數赫甚至 1赫以下,日差(見鍾表日差)為10~120秒/日,高精度天文擺鍾的日差為每天千分之幾秒。②頻率稍高的普通電磁振動鍾,如音叉鍾、晶體管鍾、交流同步電鍾等。其振動頻率通常在1000Hz以內,日差為2~20秒/日。③頻率較高的石英振盪鍾,如各種石英電子鍾。其振盪頻率通常在5MHz以內(有32768Hz、4194304Hz等),日差一般在0.2秒/日以內,高精度石英電子鍾已達到幾十年誤差不大於1秒。④頻率更高的原子振盪鍾,如銫原子鍾。頻率為9192631770Hz(原子時的秒長,是銫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在零磁場下躍遷輻射9192631770周所持續的時間),其准確度和穩定度極高,相對頻率穩定度可達10-13。鑒於此,1967年,國際度量衡委員會決定,以銫原子鍾的原子時的秒長,作為時間計量標准。
按能源和結構特點分類 可分為機械鍾、電機械鍾、交流同步電鍾、電子鍾、光電鍾、溫差鍾等。①機械鍾:由機械能驅動,通常以重錘或發條作為貯能元件,鍾的各個基本組成部分均由機械零件構成(見機械鍾表機構)。有擺鍾、鬧鍾、旅行鍾等。②電機械鍾:由電能(交流電或電池)驅動,其基本組成部分既有機械零件又有電子元器件,振動系統採用機械振動與電磁線路相結合。有晶體管鍾、電擺鍾、音叉鍾等。這類鍾的走時精度比普通機械鍾有所提高,使用也比較方便。但結構復雜,在石英電子鍾大量投入市場以後,已很少再發展了。③交流同步電鍾:振動系統實際上是發電廠的發電機,鍾的機芯主要是個同步電機,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指針系統運轉。這種鍾的走時精度受供電系統交流電源的頻率穩定性制約。④電子鍾:由電能(交流電或電池)驅動,其基本組成部分一般由電子元器件構成(指針系也有採用機械傳動的)。電子鍾中使用最多的是石英電子鍾。由於採用了振盪頻率穩定的石英振盪器和相應的集成電路,石英電子鍾比其他各類鍾有明顯的優越性,包括走時精度高、穩定性好、使用方便、耗電量小、走時延續時間長、體積小、功能多、製造成本低等。石英電子鍾指示時刻的方式有指針式和數字顯示兩種,有的鍾兩種方式均具備(見石英電子鍾表結構)。⑤光電鍾:以光(包括自然光和電燈光)作為能源,並用硅光電池將光能轉換為電能,輸入蓄電池以供應鍾的電能。硅光電池的充電電壓和電流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計。這類鍾雖然避免了更換電池的麻煩,但增加了製造成本。⑥溫差鍾:以空氣溫度升降變化使某種物質產生的能量作為能源。這類鍾是將一種膨脹系數特別大的物質(如氯乙烷,C2H5Cl)裝入可伸縮的密封盒內,盒的一端與上條機構聯動。當空氣溫度變化而引起密封盒熱脹冷縮時,即可自動上條。鍾的機芯是一種專門的機械機芯。這類鍾成本較高,生產量很少。
[編輯本段]用途分類
可分為生活用鍾和專用鍾(或稱技術用鍾)兩大類。不同的機芯結構可以製成同一用途的鍾,而同一結構的基礎機芯,只要增加或改變少數零部件,又可製成不同用途的鍾。①生活用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計時用的鍾。包括旅行鍾、單機台鍾、鬧鍾、座鍾(見擺鍾)、扭擺鍾、掛鍾(又稱壁鍾)、落地鍾、塔鍾、子母鍾、世界時鍾、電波鍾(用於公共場所,能接收發射台發出的時間信號)和花壇鍾等。②專用鍾:具有專業性計時功能的鍾。用於工業、交通、天文、體育、軍事等部門。包括周波鍾(能指示發電廠發出的交流電的50Hz頻率的誤差值)、作息鍾、考勤鍾、定時開關鍾、積時鍾(累計工作時間)、汽車鍾、船鍾、航海天文鍾、坦克鍾、潛艇鍾、體育用鍾(見體育用鍾表)、天文台用精密擺鍾、銫原子鍾、銣原子鍾和氫原子鍾等。
為了擴展鍾的用途,可在各種類型的基礎機芯上,增加附加機構以增加功能。這些附加機構有單歷機構、雙歷機構、三歷(日期、星期、月份)機構、各種活動體、各種報時裝置等。

3. 世界上原子鍾有幾個

很多,沒有具體的數字。
二戰後,美國國家標准局和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都宣布,要以原子共振研究為基礎來確定原子時間的標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鍾是由美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埃森和帕里合作建造完成的,但這個鍾需要一個房間的設備,所以實用性不強。另一名科學家扎卡來亞斯使得原子鍾成為一個更為實用的儀器。扎卡來亞斯計劃建造一個被他稱為原子噴泉的、充滿了幻想的原子鍾,這種原子鍾非常精確,足以研究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對於時間的作用。研製過程中,扎卡來亞斯推出了一種小型的原子鍾,可以從一個實驗室方便地轉移到另一個實驗室。1954年,他與麻省的摩爾登公司一起建造了以他的攜帶型儀器為基礎的商用原子鍾。兩年後該公司生產出了第一個原子鍾,並在四年內售出50個,如今用於GPS的銫原子鍾都是這種原子鍾的後代。

4. 世界上最古老的鍾表是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機械鍾是725年由中國的一行和梁令瓚兩人發明的,這種鍾附有控制擺輪速度的裝置。
今天仍在報時的最古老的鍾是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大教堂的沒有鍾面的鍾。這座鍾製造於1386年或更早,1956年重修它以前,它已報時498年,鍾擺擺動的次數超過了5億次。
另外,在英國薩默塞特郡韋爾斯大教堂內有座鍾,它建造的年代大約為1335年。如今,這座古鍾僅剩鍾殼。

5. 世界上名表有多少

世界十大名表
世界十大名表指世界十大頂級鍾表品牌: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愛彼(Audemars Piguet)、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伯爵(Piaget)、積家(Jaeger LeCoultre)、寶珀(BLANCPAIN)、寶璣(Breguet)、芝柏(Girard-Perregaux)、卡地亞(Cartier)、勞力士(Rolex)。排名不分先後。

百達翡麗
(Patek Philippe)
創立於1839年的百達翡麗是瑞士現存唯一一家完全由家族獨立經營的鍾表製造商。百達翡麗表一向重視外形設計與製作工序,製表工序全部在日內瓦原廠完成,是全球眾多品牌表中惟一一家全部機芯獲「日內瓦優質印記」(Geneva Seal)的品牌。

愛彼
(Audemars Piguet)
1875年,朱爾斯-路易斯.奧德莫斯(Jules-Louis Audemars)與朋友愛德華-奧古斯蒂.皮捷特(Edward-Auguste Piguet)一同創立了愛彼表。1972年,愛彼推出了全精鋼材質的高端運動表系列「皇家橡樹」(Royal Oak),成為表業經典。愛彼公司在瑞士設有鍾表學校,每名學徒必須在鍾表學校中修完4年課程,才能取得鍾表匠資格。此外,還要經過1至2年訓練,才能製造超薄機芯,而要開始製造復雜機芯前,還需10年訓練。

江詩丹頓
(Vacheron Constantin)
始創於1755年的江詩丹頓已有250年歷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延續時間最長的名表之一。創始人讓.馬克.瓦什隆(Jean-Marc Vacheron)是一位淵博的人文學家。江詩丹頓被譽為貴族中的藝術品,一直在瑞士製表業上擔當著關鍵角色。隸屬瑞士歷峰集團。

伯爵
(Piaget)
1874年,Georges Edouard Piaget以機芯製作起家。1940年,Piaget的孫子為伯爵表的發展開拓了國際市場。1956年伯爵表推出了超薄機芯。上世紀60年代以來,伯爵一邊致力於復雜機芯的研究,一面發展頂級珠寶首飾的設計。從設計、製作蠟模型到鑲嵌寶石,伯爵表始終秉承精益求精的宗旨。其「手銬腕錶」(cuff watches)和「硬幣腕錶」(coin watches)設計出眾,是伯爵表中的珍品。目前隸屬瑞士歷峰集團。

積家
(Jaeger LeCoultre)
安東尼.拉考脫(Antoine LeCoultre)1833年在瑞士成立工作坊。1844年,他發明了測量精度達到1/1000毫米的微米儀,使鍾表零件加工精度大大提高。積家在1907年推出了世界上最薄的機械機芯,在1929年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機械機芯。積家1931年專為馬球選手所推出的腕錶是為高檔腕錶中罕見的經典之作。目前隸屬瑞士歷峰集團。

寶珀
(BLANCPAIN)
Blancpain 寶珀是現存歷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錶品牌。自1735年建立以來,Blancpain從未生產過石英錶,將來亦絕對不會。寶珀沒有流水作業式的工廠,製造過程全部在古舊的農舍內進行,由個別製表師親手精工鑲嵌。直至今日,每一枚Blancpain時計均由製表師親自檢查、刻上編號及簽名為記,其品質管制之嚴格,與多年前的做法無異。

寶璣
(Breguet)
1775年,A.路易斯.寶璣(A. Louis Breguet)創辦了寶璣這一品牌。這位舉世公認的鍾表史經典人物首先在巴黎發展這一品牌,後至瑞士。寶璣手錶深受皇族垂青,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瑪利皇後都是寶璣的推崇者。巴爾扎克、普希金、大仲馬、雨果等文豪的著作中也都曾提及寶璣表。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等名人都是寶璣的顧客。如今,寶璣隸屬瑞士斯沃琪集團。

芝柏
(Girard-Perregaux)
GP芝柏表,芝柏於1791年在瑞士拉紹德封成立,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真正製表廠。GP芝柏表的兩位創始者Jean-Francois Bautte和Constant Girard。18世紀末,Bautte推出超薄表,將縮小的復雜零件組合,絕妙技藝令人贊嘆。Constant則較偏重技術提升,他不斷設計更精細的計時機制,也埋首鑽研更復雜的機芯,令著名的「三金橋陀飛輪」問世,成為GP芝柏表的代表之作,為了與公眾分享GP芝柏表的製表歷史,GP芝柏表於1999年設立GP芝柏表博物館,收藏及展示各類古董表,體現鍾表製造的工藝和技術歷程。

卡地亞
(Cartier)
卡地亞擁有150多年歷史,是法國珠寶金銀首飾的製造名家。1888年,卡地亞嘗試在鑲嵌鑽石的黃金手鐲上裝上機械女裝表。1938年,卡地亞製造了世界上最小的腕錶,並把它送給了英國伊麗莎白公主。卡地亞手錶一直是上流社會的寵物,歷久不衰。隸屬瑞士歷峰集團。

勞力士
(Rolex)
勞力士(Rolex)是瑞士著名的手錶製造商,前身為Wilsdorf and Davis公司,由德國人漢斯·威斯多夫(Hans Wilsdof)與英國人戴維斯(Alfred Davis)於1905年在倫敦合夥經營。1908年由漢斯·威爾司多夫(Hans Wilsdof)在瑞士的拉夏德芬(La Chaux-de-Fonds)注冊更名為ROLEX。

勞力士創始人為漢斯.威爾斯多夫,1908年他在瑞士將勞力士注冊為商標。20世紀20年代,勞力士公司研製了防水手錶。1953年,勞力士推出了專為潛水員設計的潛水表。勞力士手錶的設計本著莊重、實用、不顯浮華的風格,受到大批人喜愛。

6. 從古代到現在的鍾表的發展史

歷史

原始人憑天空顏色的變化、太陽的光度來判斷時間。古埃及發現影子長度會隨時間改變,發明日晷在早上計時,他們亦發現水的流動需要的時間是固定的,因此發明了水鍾。古代中國人亦有以水來計時的工具——銅壺滴漏。

中國除了用水流來計時外,中國古代民間亦有利用燃點線香來計量時間。龍舟報時更香就是利用燒香來計時的儀器,它更設有定時響鬧的作用。龍舟上掛了數條兩端系著金屬球的幼線,線下放了燃著的香。

每隔一段時間,香便會燒斷一條線子,當金屬球跌進下面的盛器時,便會發出報時響鬧。這種燒香時計最早見於宋代的文獻中。用更香來計算時間的精度不高,但由於它簡單易行,極之適合民間使用,所以曾經十分流行。據文獻記載有些更香可燃燒一晝夜,有些甚至可以燃燒至一個月。

公元1088年,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製造了史上首座以水力作自動化機械操作的水運儀象台,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

它以水力作為動力來源,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7米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一層中。

公元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復雜的凸輪結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鍾、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自宋起,十二時辰分初正即廿四小時系統,一刻即今天的十五分鍾,其准確度較德國之桌鍾早三百多年。

公元1283年在英格蘭的修道院出現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鍾。

13世紀義大利北部的僧侶開始建立鍾塔(鍾樓),其目的是提醒人禱告的時間。

公元1360年詹希元創制「五輪沙漏」,以齒輪、時刻盤合成。

16世紀中在德國開始有桌上的鍾。那些鍾只有一支針,鍾面分成四部分,使時間准確至最近的十五分鍾。

公元1657年,惠更斯發現擺的頻率可以計算時間,造出了第一個擺鍾。1670年英國人William Clement發明錨形擒縱器。

公元1797年,美國人伊萊·泰瑞獲得一個鍾的專利權。他被視為美國鍾表業的始祖。

公元1840年,英國的鍾表匠亞歷山大·貝恩發明了電鍾。

公元1946年,美國的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鍾的原理。於兩年後,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鍾,原子鍾至今也是最先進的鍾。它的運轉是藉助銫、氫原子的天然振動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內都能准確運轉,誤差十分小。

18到19世紀,鍾表製造業逐步實行了工業化生產。

20世紀,開始進入石英化時期。

21世紀,根據原子鍾原理而研製的能自動對時的電波鍾表技術逐漸成熟。

(6)世界上有多少種鍾圖片擴展閱讀:

一、字源

英語中的「Clock」源自拉丁語「clocca」,這個字於13世紀在歐洲出現。

在漢語上,「鍾」與「鍾」是兩種不同的事物,「鍾」原本是指一種酒器,「鍾」是一種樂器。中國大陸、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簡化字表中,「鍾」與「鍾」合並成「鍾」,另外「鍾」字在有歧義時方能使用,以作區別。

「鍾」古作樂器,至少唐代具時計作用,古分夜五更,每更敲鍾,故鍾生時計之意,屬於衍生字義。日本使用時計作鍾的漢字載體。於漢字文化圈中時計皆具有鍾的意義。

二、類型

手錶亦可以算是鍾的一種,但一般的鍾都是指較大型,不是常常可以隨身攜帶的。

1按計時原理:

水鍾:利用水的流動計時。

沙漏:利用沙的流動計時。

日晷:利用一物體影子的變化計時。

擺鍾:利用單擺的簡諧運動計時。

日晷沙漏

漏壺:利用水漏出後,水面的高低來計時。

火鍾:靠燃燒某物,觀看剩餘量得知時間。

原子鍾:它以原子共振頻率標准來計算及保持時間的准確

石英鍾:利用石英晶體電壓特性的精確時鍾。

電波鍾:是指可以通過接收授時無線電波進行即時時間校準的時鍾。

2、按外觀:

二進制時鍾:以二進制方式顯示的時鍾。

老爺鍾:長型,有鍾擺的的時鍾。

布穀鳥鍾:在特定時刻會出現布穀鳥,發出悅耳的「咕咕」叫聲,19世紀後半葉起,成為世界聞名的紀念品和外國人眼中德國的一種標志。

投影鍾:其鍾面是用投影方式投射到其他表面的時鍾。

3、按功用:

鬧鍾:可設定在指定時間響鬧的時鍾。

天文鍾:能同時顯示天文信息的時鍾。

世界鍾:能顯示全世界各大城市時間的時鍾。

棋鍾:兩組對應的時鍾,比別計算如國際象棋比賽二位對手使用的時間。

足球賽鍾(45分鍾):計算足球賽進行的時間。



三、時間標准

有些科學研究需要非常准確的時間,在校正時鍾時也需要一個時間的標准。像原子中在能階之間的電子躍遷之類的過程,其發生周期非常固定,因此若計算這類過程的周期,即可得到准確的時間,這就是原子鍾。

這類的時鍾體積龐大,價格昂貴,且需要在受控環境下運作,不過精確度會遠高於一般的需求,一般會在計量學的標准實驗室中才會有這類設備。



7. 地球上五個世界時鍾是哪幾個國家

地球上有24個時區。

由於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度不同,當地的時間也不同,所以被劃分為不同的時區。時區的正式劃分,由24個時區組成,每個時區用一個英文字母表示。

一個時區以15度經度間隔劃分,但有一個例外,每個時區都有一個中心子午線,例如:格林尼治時間屬於「z」區,所以它的時間後跟後綴「z」(口語上是「祖魯語」)。

民國時期,中國大陸劃分為五個時區:

中央時區:中經東經120度。

龍舒時區:中央子午線為東經105度。

新西藏時區:中央子午線為東經90度。

昆侖時區:東經75(82.5)度為中心子午線。

長白時區:東經135度(127.5)為中心子午線。

(7)世界上有多少種鍾圖片擴展閱讀:

1912年,南京是民國時期的中央氣象局,將中國劃分為五個時區。

1919年(中華民國)的第八年,第八年的年鑒出版的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台發布了中國主要城市的地理緯度表。

標准時區和標准之間的比較表時間和城市的當地時間,並公布的計劃將中國劃分為五個時區,提出了如何傳輸標准時間的問題。

時區為中央經度左右正負7.5度,即東西向過境15度。例如,八個東部地區,時區是從東112.5度到東127.5度。

把這個地方的經度除以15度。余數小於7.5度時,商為所在時區;當余數大於7.5度時,商加1就是那個地方的時區。

如果已知一個地方位於E度145,有145/15,商是9,余數是10>7.5,商加1是該地方的時區,所以它位於東部10地區。

如果一個地方位於西經65度,65/15,商為4,余數為5< 7.5,商是該地方所在時區的數量,該地方位於西部4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