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貴州福泉插魚節圖片分享
5月10日,在貴州省福泉市仙橋鄉王卡村苗寨,來自該村周邊的村寨乃至開陽縣的千餘名苗族齊聚清水江兩岸,共同歡慶一年一度的殺魚節,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殺魚節,苗語稱「停米」,是福泉市清水江畔苗族同胞的民族傳統節日,帶有濃厚的原始群居狩獵的生活遺風,在2006年就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按照習俗,每年殺魚節的具體開始時間一般根據當年的氣候而定。先由「約頭」(寨老)發出通知,然後各寨與各寨的「魚頭」開會商定時間後,各村寨派人上山採摘樺香葉,帶回後將其搗摏製成魚葯,並製作魚叉和魚簍。活動當天,由寨老主持出征儀式後,男人們齊聚清水江兩岸進行殺魚。殺魚之前首先舉行隆重的「祭河神」活動,在「苗把」宣布殺魚開始後,投葯手立即將上萬斤的樺香葉撒到河中。頓時,濁浪翻滾,魚群騰躍,兩岸群眾啊哈吶喊,男人們爭先恐後在江岸上不停地來回奔跑,尋找「獵物」。百叉齊飛,捕殺那些葯暈了的大魚。沒帶魚叉的老人、小孩,就在岸邊用網兜打撈小魚。
中午時分,每個寨子里的苗族婦女穿上節日盛裝,帶上自製土酒和佳餚給男人們送「魚飯」。姑娘們也相約成伴,腰籮里裝上自家准備的花糯米飯,送給殺魚的小夥子們吃。誰的飯團吃光了,誰就最受小夥子們青睞,誰就感到高興,父母也覺得自豪。殺到魚後,大夥就在岸上燒起堆堆篝火,用三顆石頭支起鐵鍋,用清水煮鮮魚。大家吃著鮮美的清水煮鮮魚,喝著自家釀造的美酒,談笑風生,盡情歡樂,直到夕陽西下才沐浴著晚霞回家。遠道而來參加殺魚節的群眾還藉此機會串親訪友,聯絡感情,共享節日的快樂。而青年人們,則嬉戲打鬧,談情說愛,吹木葉,唱情歌,幽會在清水江邊的山崗密林之中。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苗族同胞身著明艷亮麗的節日盛裝,吹起悠揚的蘆笙、唱起清脆的飛歌、跳起靈動的舞蹈…….現場熱鬧隆重,讓每個遊客都流連忘返,不僅吸引了周邊萬余名群眾參與,還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中央電視台也對其進行了全程錄播。
據悉,由於近年來外出務工的苗胞不少,加上受交通條件制約,這個包涵著祈雨、競技、娛樂、情愛內容的苗族傳統節日已停辦5年左右。從今年起,福泉市將每年將舉辦一次,確保這一古老的苗族文化遺產得到有效傳承。
望採納
『貳』 黃辣丁 咋個殺法
黃臘丁好吃,卻有點難於打整,原因就在於它的三根大刺有毒,一旦被蟄,要遭痛慘。怎樣收拾黃臘丁, 才方法正確呢? 江邊有句名言,言稱"黃臘丁好吃,要撕嘴"。為啥要撕嘴呢?這撕嘴之說,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黃臘丁太貪食魚餌了,往住連鉤帶線吞入胃裡,取也取不出,捅也捅不出,除了摘斷口線或撕嘴,你還有另外的好方法嗎? 二是指食用黃臘丁要鮮活才好吃。收拾活黃臘丁時,用手撕嘴最快,不必用刀,用刀不但慢,且用刀殺取黃臘丁,純屬是外行殺魚。撕嘴時,應左手掐住兩側魚刺,手心窩起,將魚腹朝上,右手用姆指、食指掐斷兩腮結合部,掐住結合部用力往魚尾方向拉,露出魚內臟後,先取腮葉,後斷魚腸,清理完畢,就可以下鍋了。 黃臘丁屬江鮮,會收拾魚,還要會烹飪哈。下附二款制湯之法: 1. 好吃之 鮮湯: 加水熬制酸萊後,小火放入剛殺的活黃臘丁,起鍋時再放入豬油。 2. 好吃之 香湯:倒合制油入鍋,黃臘丁下油渦略煎,剩油炒作料後加水,水開,小火入魚。 具體的殺魚過程圖片 http://www.ycpub.com/viewthread.php?tid=146
『叄』 嘎牙魚怎麼做好吃
雞、鴨、魚肉都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魚的種類也比較多,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魚有鰱魚、鯽魚、草魚等,它們的營養價值不同,自製方法也多種多樣,你有吃過嘎魚嗎?嘎魚的營養價值特別多,我們來一起來看看嘎牙魚的做法大全吧。
注意事項
注意安全,別受傷
『肆』 在家殺魚的時候在魚肚子發現一樣東西,想問問是什麼有圖!
你的圖片在那裡昂
『伍』 殺魚的時候,魚的胃裡有幾塊石頭一樣的東西請問這是啥,圖片如下
樓上說的是舍利子,可能是開玩笑了!舍利子是老和尚修的,火化後骨灰里的晶體顆粒!
你的石頭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魚吞下的小石子;二種可能是魚胃裡的結石。
要真是胃裡的結石的話,那就是魚寶了,估計極其珍貴!
動物體內的結石一般都是貴重葯材!你發財了!哈哈
『陸』 印度的人殺魚的時候為什麼習慣用魚撞刀
印度人殺魚,為什麼用魚撞刀,而不是用刀去砍魚?印度我們對它的認知就是這里非常的貧窮落後,而且環境十分的惡劣,在族人的飲食文化與中國真的是相差太大,印度的吃飯方式讓中國人接受不了非常的生猛和原始。我們都知道印度的環境污染十分的嚴重,但是因為瀕臨海洋,所以印度的海魚十分的豐富。
而且印度人賣魚的話 不是整條賣,也不會給你清理,他們是把魚切塊兒論斤賣,所以他們把這樣大體型的魚都切成一塊塊的比較的方便售賣,也不必考慮是否干凈或者是否好看,用魚撞刀這種殺魚方式,在印度已經存在幾千年的歷史,所有還有有它一定的合理性的
『柒』 紅燒魚的家常做法
1. 准備好一整條魚,去除內臟,洗凈,抹上蚝油
2. 在魚身上劃兩刀,方便入味
3. 切好配料
4. 准備上鍋
5. 在魚身下墊一層姜絲,入鍋蒸15到20分鍾,然後熄火,悶個5分鍾
6. 把蔥,姜,蒜,辣椒倒入燒好的熱油中,加鹽翻炒後均勻地淋在魚身上,魚就做好了
(各種)魚 一尾
輔料:蔥絲、姜絲、紹酒、青紅椒絲、生抽、醋、板油、植物油、蚝油
製作流程
步驟
具體操作
1魚的選擇:魚的重量最好控制在500克左右,擺在魚盤中美觀是次要的 ,關鍵是生熟的火候比較容易把握。
2魚的整形:將魚清洗干凈後,用刀將魚脊骨從腹內斬斷,可以防止魚蒸熟後,由於魚骨收縮而使魚變形,在魚體兩側抹勻豬油,再沾少許白酒。
3魚的調味:將少許肉粒拌入一點醬油、麻油、鹽、薑末、香菇末後放入魚腹中,既可使魚的味道更鮮,又可使蒸出的魚顯得飽滿。
4魚的擺盤:取大塊老薑和大蔥中段,切成長短均勻的細長絲,鋪在魚盤上,將魚入盤後再在魚身上撒些許蔥姜絲,成熟後既美觀又入味均勻。
5魚的火候:火候是清蒸魚的關鍵所在,與很多清蒸菜一樣,一定要在鍋內水開後,再將魚入鍋,蒸6至7分鍾立即關火。
6魚的虛蒸:所謂虛蒸就是關火後,別打開鍋蓋,利用鍋內余溫再蒸5至8分鍾後出鍋,將備好的醬油、醋和少許清油淋遍魚身即可。
製作提示
1.如果是清蒸稍大的魚,蒸的時間還可以再延長2至3分鍾;也可在魚身下架兩根筷子,使魚離開盤底,使魚身全面遇熱快熟;還可以將魚立起來蒸,用一節大蔥撐開魚腹,使魚平穩立住,同時 ,在魚身兩邊各劃一字花刀,並在每個刀縫處夾入薑片,切記,千萬別忘了虛蒸。
2.如果想使魚的香味少一些生澀,多一些柔和,可以將醬油、醋和少許清油調好的味汁放在一個小碗里,與魚一起蒸,待虛蒸之後與魚一起出鍋,澆在魚身上即可。
3.清蒸魚的烹制也是一門學問,從選魚到配料,從擺盤到入鍋,從火候到虛蒸,每一個步驟都有講究。當然口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調配,但火候和虛蒸可是清蒸魚「鮮」的基本保證。
『捌』 胖頭魚腩吃法
紅燒、醬悶、麥香、蒜香、剁椒、
糖醋、干燒、清蒸、一般來說,怎麼殺魚的就大家都知道,不再浪費時間和空間了,殺好魚後,可以按各人喜好,來分配胖頭的烹飪.胖頭,其實最美味的就是頭部了,可以做糖,可以蒸,也可以煎燜,下面就逐一介紹了.
菜一:把魚頭剁塊後,把鍋燒旺,加花生油下去,為什麼要燒旺後再加花生油呢,主要的是燒旺的鍋加油才不會燒得油焦,又有鍋氣,粵菜最講究這個了,加油後,把姜,蒜米放鍋里爆一下,等兩種調味料的香味出來後,倒剁塊的魚頭下去,趁熱,把魚燒到有七分熟時,倒水下去,水的分量就看魚的多少和吃得人多少而定,適量放鹽,胡椒粉,加補一點姜後,蓋上鍋蓋,等魚湯開了後,加一點酒,就可以上桌了,這時的魚湯是牛奶般白的,由於有了姜和胡椒粉的壓制,胖頭魚的腥和泥味都不會明顯,所以特別鮮美,這道菜的關鍵是鍋氣一定要旺,這才是牛奶般魚湯的保證,這就是:爆煮魚頭湯.
菜二:把胖頭魚頭剁塊後,用適量的花生油,鹽,生薑,蒜米,醬油拌均勻,裝在碟里,可以加一點點柑皮,加柑皮是為了增加魚的鮮味和去點一點泥腥味,加上適量葯材川弓,白芷,
後,用另一蝶蓋住,隔水文火蒸,約蒸30分鍾到60分鍾(依量隨機應變了,越長時間越好).後就可以上桌了,這道菜叫:串弓白芷蒸魚頭,有活血行經絡之功效,據說對經痛的效果最明顯.
菜三:把胖頭魚頭剁塊後,用適量的花生油,鹽,生薑,蒜米,醬油拌均勻,裝在碟里,可以加一點點柑皮,加柑皮是為了增加魚的鮮味和去點一點泥腥味,加上適量的尖辣椒,隔水蒸十五到二十分鍾(依量隨機了),這時的魚是最鮮美的,為釣完魚後,喝酒暢談魚經的好菜之一.菜名:尖椒魚頭.在湖南,湖北一帶,也有此烹飪方法,就是那尖椒這點就換成了剁椒,剁椒這種酸中帶辣的東西,做出來的魚頭也是味道一流的,我也挺喜歡吃,兩種味道都各有千秋,在菜名上,就叫:剁椒魚頭!(圖片A2,A3是尖椒魚頭)
菜四:胖頭魚的頭做了菜了,剩下的身就也得弄點好玩的來下酒了,要不怎麼對得起過來聽魚經的釣友?我一般是切件後,文火煎魚塊,由於胖頭魚的魚身很多小刺的,必須要下功夫來煎透,最好就象煎白條那樣,放一天後再復煎,那樣,小刺就不但不會刺嘴了,而且還挺香的,煎好的魚塊用鹽,豆鼓,紫蘇,姜蒜等蒸,也是一個好菜,菜名就是:煎燜魚塊.這菜香甜可口,是下酒的上品.但是釣友已經過來了,不可能等到第二天才吃的,那樣就只好做另一個菜了,也是煎好魚塊,在魚塊都是金黃後,加點醋到鍋里,蓋上蓋子燜一大會,這樣那小刺也不會刺嘴了,起鍋後,用椒鹽蘸著吃,也別有番風味.菜名:椒鹽魚塊.
『玖』 南京方言殺魚,也叫池魚這個詞怎麼寫
你好,這個字是{犀刂},音(遲),在南方大部分地區方言里叫~魚。這個字是生僻字,網頁顯示不出,只以以圖片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