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奇特的魚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ps圖片翻拍 2025-08-11 18:30:57
楊紫長腿唯美圖片 2025-08-11 18:03:57
生氣不聽話的搞笑圖片 2025-08-11 17:57:02

奇特的魚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05 11:34:33

1. 水族館有什麼奇特的魚

  • 各地都不同 ,

  • (上圖為) 珍珠鸚鵡螺 Nautilus pompilius

  • 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包括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和澳大利亞東北部和西北部。居住在深度達750米的大陸架和斜坡水域,珊瑚礁表面附近。

2. 體形特殊的魚有哪些

。。長相奇特的魚NO.1、葉海馬。

長相奇特的魚NO.2、水滴魚。

長相奇特的魚NO.3、紅唇蝙蝠魚。

長相奇特的魚NO.4、管眼魚。

長相奇特的魚NO.5、鮟鱇魚。

長相奇特的魚NO.6、綵帶鰻。

長相奇特的魚NO.7、妖精鯊。

長相奇特的魚NO.8、海鱒魚。

長相奇特的魚NO.9、六角龍魚。

3. 外形奇特的魚有哪些

外形奇葩的魚很多啊。比如海馬,線翎電鰻,枯葉魚,飛魚水滴魚,獅子魚等等。

海馬:海馬屬頭側扁,頭每側有2個鼻孔,頭部彎曲與體近直角,魚體粗側扁,完全包於骨環中;嘴是尖尖的管形,口不能張合,因此只能吸食水中的小動物為食物,眼睛可以分別地各自向上下、左右或前後轉動;胸腹部凸出,軀幹部由10~12節骨環組成,一般體長15~30厘米左右;尾部細長呈四棱形,尾端細尖,能捲曲握,常呈捲曲狀;頭部彎曲,與軀幹部成一大鈍角或直角,頂部具突出冠,冠端具小棘;吻呈管狀;口小,端位;鰓孔小;全身完全由膜骨片包裹,有一無刺的背鰭,無腹鰭和尾鰭。

獅子魚

4. 大自然里有哪些奇怪的魚

大自然千奇百怪,魚的種類繁多,其中不乏獨具個性的異類。

會「走路」的魚

有人發現,鯰魚能在路上「行走」。奇怪,鯰魚不長腳,靠鰓在水裡呼吸,怎麼能在陸地上行走呢?經過仔細的觀察和研究,原來這種魚的胸鰭特別發達,鰭上還有堅硬的棘,在向前「行走」時,靠強有力的尾部拍打地面,產生一種後助力量,同時以鰭棘挖掘地面,維持魚體平衡和推進身體向前移動。又因為它的鰓後具有類似陸生動物肺的復雜器官,有助於它在陸地上「行走」時進行呼吸。據測定。這種大鯰魚可以離水在陸地上生活幾個小時,「行走」400米,甚至更多一些路程。

大鯰魚生活在河流或池塘里,它們爬上岸來,主要是因為水質污染使它們難於生活,想尋找清潔水域居住,所以它還是一種監測淡水水質污染的指示動物。

會「爬牆」的魚

此外,有人在某地一條小河邊抓到幾條河鰻攀爬磚牆,其狀猶如壁虎一樣。它們的攀爬技巧十分高明,先是將頭部伸到兩塊牆磚之間的凹陷處作為支撐點,然後曳動尾巴觸及另一個凹陷處。大約在10分鍾內,可爬3米多高,河鰻是魚類,用鰓在水中呼吸,為什麼能離水?河鰻為什麼要離河爬牆?了解河鰻的人知道,河鰻身上的鱗片已經退化,皮膚特別薄,且布滿微血管,血液中的廢氣與外界新鮮空氣可以通過皮膚表現進行新陳代謝,這叫做「皮膚呼吸」。當它們返回水裡後,又可恢復用鰓呼吸。

5. 有哪些體形奇特的魚(代圖片)

據國外媒體報道,許多淡水魚由於體色鮮艷漂亮和奇特的生活習性,而成為人們家居中的寵物。以下是最奇特的12種淡水觀賞魚:銀龍、全身透明的幽靈蝦、肺魚、長著吸盤一樣嘴部的清道夫等。

全身透明、可見內臟的幽靈蝦

幽靈蝦(GhostShrimp)時常被當作喂養較大魚類的魚食,但近年來人們非常喜歡將幽靈蝦作為最鍾愛的觀賞魚寵物進行喂養,除了它們很容易喂養之外,它們奇特的外形也深深吸引了人們,它的身體呈完全透明狀,如圖所示,從觀看到它們的身體內臟。只要不在魚缸內喂養掠食性魚類,幽靈蝦就可以倖存,健康地繁殖。

蘭壽金魚——「沒有臉部」的金魚

金魚已被人工飼養多年,並且在人工培育過程中形成多個品種,它們的眼睛會像小燈泡一樣大,或者雙頰膨脹,或是長長的魚鰭。而蘭壽金魚(RanchuGoldfish)卻更加與眾不同,這一品種十分稀少,並且它的外形較奇特,看上去它就像是「沒有臉部」的金魚,嘴和頭部組織將整個臉包裹起來。

淡水鰻魚

淡水鰻魚與海水鰻魚十分相似,但它們的體形要小一些,長得像蛇一樣,通常潛伏在水底生活。

淡水蓑鮋——像水底的石頭

淡水蓑鮋是一種掠食性魚類,長得非常像海洋鹽水中的蓑鮋,棲息習性也頗為接近。它們使用自己特殊的身體特徵隱匿起來,在水底靜止不動,看上去就像是一塊石頭,因此也有人稱這種魚為「石頭魚」。直到獵物進入它們的活動范圍時,它們才發起攻擊。

世界上最貴的淡水魚

銀龍(SilverArowana)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淡水魚類,它長著很大的鱗片,修長的身體,較短的魚鰭,通常它們的身體可以長得很長,因此深得觀賞魚愛好者的青睞。這種生活在南美洲河流的魚類有一個顯著的特徵——身體的輕微動作都可讓魚鱗反射出白色光線,目前體型較大的銀龍在觀賞魚市場上標價達到數萬美元。

肺魚——早期兩棲動物的近親

肺魚被認為是早期兩棲動物的近親,它不同於其他魚類,它實際上長著肺部,可以呼吸空氣中的氧。這種魚長著並不好看,由於其獨特的呼吸系統,它們可以倖存於通風較差的魚缸中。

雀鱔——纖細的肉食性魚類

雀鱔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非常纖細的身體,它們游動速度很快,屬於肉食性魚類,看上去溫順的它,當它對獵物發起攻擊時卻非常血腥。

麗魚——醒目體色和光滑身體

在觀賞魚商店中能夠看到許多種類的麗魚科魚,比如:羅非魚。這種魚的顯著特色是擁有漂亮醒目的色彩,以及光滑的身體,它們通常還具備某些海洋魚類的特徵。麗魚主要生活在非洲馬拉維湖、坦噶尼喀湖等水域。

地圖魚——能夠認識投放食物的人

地圖魚(Oscars)深得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如果將它們放置在一個較大的魚缸中,它們能夠長至非常大的體形。它的一個獨特特徵是能夠認別在魚缸前曾投放食物的人。

數量稀少的淡水鰩魚體形很大

淡水鰩魚非常罕見,通常人們都認為它們只生存於海水環境中。在淡水環境中生長的鰩魚體型非常大,這就需要喂養魚放置一個較大的魚缸。

斑鱧

斑鱧(Channa)通常也被稱為「蛇頭魚」,是具有獨特外形的掠食性魚類,雖然它們在觀賞魚市場中非常珍貴,但有些人認為這種魚是一種具有擴散危險性的魚類。從觀賞魚市場中散布在北美洲溪流和湖泊中的斑鱧很可能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長著吸盤一樣嘴部的清道夫

以其獨特的吸盤嘴部,清道夫主要以水藻為食,水族館專家一般會向觀賞魚愛好者推薦喂養清道夫,因為這種魚會吸附在魚缸壁上吸食附著的水藻。

6. 誰知道一些稀有奇特的魚類

  • 如圖 ,

  • 短頭深海狗母魚 Bathypterois grallator

7. 世界上有哪些有趣或奇怪的魚類

1、吸血鬼魚
巴西吸血鬼魚發現地點:緬甸
吸血鬼魚學名為「Danionella dracula」。圖中這條吸血鬼魚長約17毫米,長像很醜陋恐怖,幾乎通體透明,而且長有鋒利的獠牙,象傳說中吸血鬼一樣。「吸血鬼魚」是在2007年4月發現的,但直到最近才被正式命名為一個新魚種。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學家拉爾夫-布里茨博士稱這條通體透明的小魚「非比尋常」。他說:「這條魚是近10多年來發現的最令人驚奇的脊椎動物,這種魚的牙齒是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因為鯉科的其他3700多個成員都沒有牙齒,它們的牙齒早在5千萬年前就消失了。吸血鬼魚的牙齒是從頜骨長出來的,不是不斷進化的頜牙。
2.噴水魚
9英寸大,食物包括蟲子、小蝦和其它小動物,視力好,看見獵物時,它與眾不同的舌頭會將水噴出去,樣子看起來像孩子們玩的水槍,而不像箭。如果目標沒打准,它會重新瞄準、噴水。有時,它也會跳到地面來咬食物。噴水魚9英寸大,食物包括蟲子、小蝦和其它小動物,視力好,看見獵物時,它與眾不同的舌頭會將水噴出去,樣子看起來像孩子們玩的水槍,而不像箭。如果目標沒打准,它會重新瞄準、噴水。有時,它也會跳到地面來咬食物。
3.狼鰻
其頭部醜陋凶惡,長著其他鰻魚那樣長而曲折的身體,它的牙齒十分堅硬,可以咬碎多數海底甲殼類。黃色硬磷魚,通常硬磷魚的體色都是黑白相間,但是德克薩斯州A&M大學魚類生物學家弗勞爾?加登斯發現一種黃色的硬磷魚,一開始他認為這是一種新物種,最終才確定它屬於一種罕見的硬磷魚。豹蟾魚,它長著大而扁平的頭,嘴部也很大,身體上有許多肉狀突起。它主要活動在暗礁和石縫之間,以軟體和甲殼類動物為主。蛇鱈,蛇鱈外形醜陋凶惡,是北美洲西海域罕見的魚類,它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屬於觀賞性熱帶魚類。鱈魚,它顏色鮮艷呈紅色,主要生活在寒冷海域。矛高鰭魚,它又名折疊刀魚,外形像一把折疊刀,該魚幼年時期與石首魚十分相似。
有趣的魚
彈塗魚——會走路的魚
水虎魚——會吃人的魚
海馬-----長得不像魚,但的確是魚
帶魚-----側扁如帶的魚
金槍魚----游得極快
翻車魚 ----長相奇怪
飛魚----會「飛」的魚彈塗魚——會走路的魚水虎魚——會吃人的魚
海馬-----長得不像魚,但的確是魚
帶魚-----側扁如帶的魚
金槍魚----游得極快
翻車魚 ----長相奇怪
飛魚----會「飛」的魚

8. 哪些是奇異的海洋魚類

會爬樹的魚魚類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魚兒離開水,鰓絲乾燥,彼此粘接,魚類就會停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國沿海生活著一種能夠適應兩棲生活的彈塗魚。

彈塗魚體長10厘米左右,略側扁,兩眼在頭部上方,似蛙眼,視野開闊。它的鰓腔很大,鰓蓋密封,能貯存大量空氣。腔內表皮布滿血管網,起呼吸作用。它的皮膚亦布滿血管,血液通過極薄的皮膚,能夠直接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其尾鰭在水中除起鰭的作用外,還是一種輔助呼吸器官。這些獨特的生理現象使它們能夠離開水,能夠較長時間在空氣中生活。此外,彈塗魚的左右兩個腹鰭合並成吸盤狀,能吸附於其他物體上。彈塗魚發達的胸鰭呈臂狀,很像高等動物的附肢。遇到敵害時,它的行動速度比人走路還要快。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彈塗魚,在低潮時為了捕捉食物,常在海灘上跳來跳去,更喜歡爬到紅樹的根上面捕捉昆蟲吃。因此,人們稱之為「會爬樹的魚」。

神奇的「魔鬼魚」「魔鬼魚」是一種龐大的熱帶魚類,學名叫前口蝠鱝。「魔鬼魚」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只要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所以人們叫它「魔鬼魚」。有的時候蝠鱝用它的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著小船飛快地在海上跑來跑去,使漁民誤以為這是「魔鬼」在作怪,實際上是蝠鱝的惡作劇。

「魔鬼魚」喜歡成群游泳,有時潛棲海底,有時雌雄成雙成對升至海面。在繁殖季節,蝠鱝有時用雙鰭拍擊水面,躍起騰空,它能躍出水面,在離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時,聲響猶如打炮,波及數里,非常壯觀。

蝠鱝看上去令人生畏,其實它是很溫和的,僅以甲殼動物或成群的小魚小蝦為食。在它的頭上長著兩只肉足,這是它的頭鰭。頭鰭翻著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轉動。蝠鱝就是用這對頭鰭來驅趕食物,並把食物撥入口內吞食。

能發電和發射電波的魚在魚類王國里有一類是會發電和會發射無線電波的魚,它們獵食和御敵的方法是十分巧妙的。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著會發電的電鰩,它的發電器是由鰓部肌肉變異而來的。在電鰩頭部的後部和肩部胸鰭內側和左右各有一個卵圓形的蜂窩狀大發電器。每個發電器官最基本結構是一塊塊小板——電板(纖維組織),約40個電板上下重疊起來,形成一個個六角形的柱狀管,每側有600個管狀物,稱為電函管。電函管內充填有膠質物,故肉眼觀察為半透明的乳白色,與周圍粉紅色肌肉顯然不同。每塊電板具有神經末梢的一面為負極,另一面為正極。電流方向由腹方向背方,放電量70伏特~80伏特,有時能達到100伏特,每秒放電150次。人們解剖電鰩時,發現其胃內有完整的鰻魚、比目魚和鮭魚,這是電鰩放電把活動力強的魚擊昏然後吞食之。因此,電鰩有「海底電擊手」之稱。

除電鰩外,刺鰩、星鰩、何氏鰩和中國團扇鰩等均具有較弱的發電器官。

會發聲的魚一般人都以為魚類全是啞巴,顯然這是不對的。許多魚類會發出各種令人驚奇的聲音。例如康吉鰻會發出「吠」音;電鯰的叫聲猶如貓怒;箱魨能發出犬叫聲;魴鮄的叫聲有時像豬叫,有時像呻吟,有時像鼾聲;海馬會發出打鼓似的單調音。石首魚類以善叫而聞名,其聲音像輾軋聲、打鼓聲、蜂雀的飛翔聲、貓叫聲和呼哨聲,其叫聲在生殖期間特別常見,目的是為了集群。

魚類發出的聲音多數是由骨骼摩擦和魚鰾收縮引起的,還有的是靠呼吸或肛門排氣等方式。有經驗的漁民能夠根據魚類所發出聲音的大小來判斷魚群數量的大小,以便下網捕魚。

海中鴛鴦——蝴蝶魚當人們見到陸地上飛舞的蝴蝶時會贊聲不絕,而蝴蝶魚的美名,就是因為這種魚與美麗的蝴蝶相似。人們若要在珊瑚礁魚類中選美的話,那麼最富綺麗色彩和引人遐思的當首推蝴蝶魚了。

蝴蝶魚俗稱熱帶魚,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魚類,最大的可超過30厘米,如細紋蝴蝶魚。蝴蝶魚身體側扁,適宜在珊瑚叢中來回穿梭,它們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縫隙里。蝴蝶魚吻長口小,適宜伸進珊瑚洞穴去捕捉無脊椎動物。

蝴蝶魚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礁盤中,具有一系列適應環境的本領。蝴蝶魚艷麗的體色可隨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蝴蝶魚的體表有大量色素細胞,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色素細胞可以展開或收縮,從而使體表呈現不同的色彩。通常一尾蝴蝶魚改變一次體色要幾分鍾,而有的僅需幾秒鍾。

許多蝶蝴魚有極巧妙的偽裝,它們常把自己真正的眼睛藏在穿過頭部的黑色條紋之中,而在尾柄處或背鰭後留有一個非常醒目的偽眼,常使捕食者誤認為是其頭部而受到迷惑。當敵害向其偽眼襲擊時,蝴蝶魚劍鰭疾擺,逃之夭夭。

蝴蝶魚對愛情忠貞專一,大部分都成雙成對,好似陸生鴛鴦,它們成雙成對在珊瑚礁中游弋、戲耍,總是形影不離。當一尾蝴蝶魚進行攝食時,另一尾就在其周圍警戒。蝴蝶魚由於體色艷麗,深受我國觀賞魚愛好者的青睞。它們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館中被大量飼養。

發光的魚在海洋世界裡,無論是廣袤無際的海面,還是萬丈深淵的海底都生活著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發光生物。海洋世界宛如一座奇妙的海底龍宮,整夜魚燈蝦火通明。正是這些發光生物給沒有陽光的深海和黑夜籠罩的海面帶來光明。事實上,在黑暗層至少有44%的魚類具備自身發光的本領,使其在長夜裡能夠看見其他物體,方便捕食,尋找同伴和配偶。有些魚類(例如我國東南沿海的帶魚和龍頭魚)發光,是由身上附著的發光細菌所發出的,而更多的魚類發光則是由魚本身的發光器官所發出的。

燭光魚腹部和腹側有多行發光器,猶如一排排的蠟燭,故名燭光魚。深海的光頭魚頭部背面扁平,被一對很大的發光器所覆蓋,該大型發光器可能就起視覺的作剛。

魚類發光是由一種特殊酶的催化作用而引起的生化反應。發光的螢光素受到螢光酶的催化作用,螢光素吸收能量變成氧化螢光素,釋放出光子而發出光來。這是化學發光的特殊例子,即只發光不發熱。有的魚能發射白光和藍光,另一些魚能發射紅、黃、綠和鬼火般的微光,還有些魚能同時發出幾種不同顏色的光,例如深海的一種魚具有大的發光頰器官,能發出藍光和淡紅光,而遍布全身的其他微小發光點則發出黃光。

魚類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有四點:一是誘捕食物,二是吸引異性,三是種群聯系,四是迷惑敵人。

形態奇特的翻車魚翻車魚長得很離奇,它體短而側扁,背鰭和臀鰭相對而且很高,尾鰭很短,看上去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一樣。因此,它的普通名稱也叫頭魚。

翻車魚游泳速度緩慢。它生活在熱帶海中,身體周圍常常附著許多發光動物。它一游動,身上的發光動物便會發出明亮的光,遠遠看去像一輪明月,故又有「月亮魚」之美名。翻車魚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很適宜潛水,它常常潛到深海捕捉深海魚蝦為食。

翻車魚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他魚類和海獸吃掉、而它不致滅絕的原因是其所具有的強大的生殖力,一條雌魚一次可產三億個卵,在海洋中堪稱是「最會生孩子的魚媽媽」了。

翻車魚遍布世界各大洋,我國沿海有了三種翻車魚,即翻車伍、黃尾翻車魚和矛尾翻車魚。

9. 稀有奇特的魚類都有哪些

1、鸚嘴魚

鸚嘴魚主要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珊瑚礁海域,由於它長著許多小牙齒,這些牙齒與鸚鵡的嘴十分相似,因此命名為鸚嘴魚。據悉,隨年齡不同雌魚和雄魚的體色體形各有差異。

2、蝙蝠魚

它外形十分怪異頗似蝙蝠,其可怕醜陋相貌可嚇退前來侵犯的其他魚類。

3、鮋魚

乍一看它並不像魚,卻更像海底珊瑚岩石。它們屬於海底棲魚類,時常隱藏在海底海藻中伺機覓食。

4、加州青衣

它漫遊在蒙特裏海灣的暗礁和海藻之間,其外形十分奇特,但令人驚訝的是它們會「變性」,所有剛出生的加州青衣都是雌魚,只有生長到成年後才有部分轉變成雄性。

5、翻車魚

它又被稱為mola mola,從正面來看它像鯊魚,長著鯊魚一樣的高脊鰭,但是從側面看,翻車魚只有前半身,少了尾部。雖然這種魚能長得很大,但是它游動速度慢,只要海水有浪它就翻來覆去無法保持平衡。

6、長尾革單棘魨

它的嘴部突出,長著較大的尾部,身上布滿黑斑和花紋,主要在海底活動。

7、蝠魟

成年蝠魟長著奇特的大三角胸鰭和突出的頭鰭,它的皮膚平滑,頭部長著方形寬嘴,尾部無脊椎。最大的蝠魟可達到1噸多。

8、電鰩

當它潛伏在海底沙層時,許多魚類都無法分辨出來,它扁平的身體和遍布的黑色斑點是最好的偽裝工具。有趣的是,這種動物獵食方式是釋放電將獵物擊暈。

9、綠色美洲鰻

它的皮膚十分特殊,與長著魚鱗的其他魚類區別很大,褶皺粗糙很像樹皮或岩石層。

10、鮟鱇

這種動物主要生活在溫帶1000米的海底,它最善於偽裝,其體色可以隨周圍環境的色彩而變化。它的外形從上往下看很像一個有柄的平底煎鍋。

11、蝙蝠魟

它的體長通常有4-5英尺,而它的翼展卻能達到8英尺,其體型呈扁平狀,喜歡在海底活動。它們的壽命可達到25年,防禦武器是尾部魚鉤,雌蝙蝠魟生長得更快,更大,壽命比雄蝙蝠魟更長。

12、神仙魚

神仙魚體小呈橢圓形,體色金黃,眼部有棕褐色帶,嘴呈銀白色,鰓蓋有一條黑帶,下頜黑色。背鰭滿是藍色花紋,邊緣黃色,臀鰭深藍色,有黑色花紋,尾鰭黃色。

13、蝶魚

猛一看蝶魚長著四隻眼睛,在它的尾部長著類似眼睛的黑色斑點,它主要棲息於佛羅里達海岸暗礁之中。由於蝶魚是終身單一配偶,因此經常看到蝶魚是兩條在一起。如果兩條蝶魚面對面很像一隻色彩斑斕的蝴蝶。

14、魨魚

魨魚屬於熱帶鱗魚類,顏色鮮艷呈亮藍色,其背鰭和尾鰭長得十分特殊。

15、狼鰻

其頭部醜陋凶惡,長著其他鰻魚那樣長而曲折的身體,它的牙齒十分堅硬,可以咬碎多數海底甲殼類。

16、黃色硬磷魚

通常硬磷魚的體色都是黑白相間,但是德克薩斯州A&M大學魚類生物學家弗勞爾·加登斯發現一種黃色的硬磷魚,一開始他認為這是一種新物種,最終才確定它屬於一種罕見的硬磷魚。

17、豹蟾魚

它長著大而扁平的頭,嘴部也很大,身體上有許多肉狀突起。它主要活動在暗礁和石縫之間,以軟體和甲殼類動物為主。

18、蛇鱈

蛇鱈外形醜陋凶惡,是北美洲西海域罕見的魚類,它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屬於觀賞性熱帶魚類。

19、鱈魚

它顏色鮮艷呈紅色,主要生活在寒冷海域。

20、矛高鰭魚

它又名折疊刀魚,外形像一把折疊刀,該魚幼年時期與石首魚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