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成熟女性在月經方面最常見的問題有痛經、經量過多或過少。對於少女來說,痛經是正常的,但有些女性結婚後還有很嚴重的痛經,就可能患有婦女中比較多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每次月經來時特別痛,出現這種情況不可硬撐著熬過去,因為痛經並非暗地裡咬牙忍受幾天那麼簡單。女性一旦出現月經不調,便預示著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也發生了故障。長期如此,輕者會加速容顏衰老,嚴重者將導致婦科重症。可以說月經不調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個台階。近年來,三十五歲左右的女性患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她們在此之前都曾長期出現過各種月經病症狀:經期綜合征。 一次月經量多少算正常(圖片來源:東方IC) 月經是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專家介紹說,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只佔10%。只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後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答:一般來說,影響懷孕幾率的原因有:子宮壁薄、月經不規律、其他婦科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如果是因流產經歷導致的月經量少,建議你去檢查一下子宮內膜是否有粘連現象;口服避孕葯、止痛葯和大量類固醇,也可能影響到正常的排卵功能。你所說的情況可能是單純的月經量少,並不影響懷孕幾率,但還是建議你先去醫院做一次詳細的身體檢查。 健康提示:假如不方便看病的話,在家裡面先量基礎體溫,每天早上自然醒之後一睜開眼睛馬上測體溫,放舌頭下面測,測完之後記錄一下。測前不能說話、不能吃飯、不能有任何的活動,早上起來就測,連測一個月,在一個月之內我們就可以判斷是不是排卵,假如有排卵,這樣的月經應該問題不太大,可以准備要小孩。
⑵ 女性月經量過多,這是怎麼回事
女性月經量過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1、體內內分泌失調
臨床上女性月經量多,可以說是月經不調的表現,而月經不調主要是體內內分泌失調,所以說,當自身出現內分泌失調的時候,要注意身體調理,一般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2、生殖器官有炎症疾病
如果女性本身患有婦科疾病,比如說子宮內膜炎、盆腔炎或陰道炎等,這些都會使局部的血管變得脆弱,女性在月經期間,流出血量就可能會增加,月經量就會過多,月經持續的時間也會變長。
3、子宮內膜異常
女性的子宮內膜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會引起月經量多,比如子宮內膜出現異位、炎症反應,或者是子宮出現腫瘤的情況,這些都會引起月經不調、月經持續時間變長、月經血量過多等問題,甚至有時還會引起痛經的情況,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⑶ 月經量多少算正常!有沒有實物圖
月經量是指月經的出血量。月經是指每月一次的有規律的陰道流血,女孩一般在12歲左右出現第一次月經,正常的女性月經血量為30~50毫升,少於20毫升為月經過少,多於80毫升為月經過多。
當然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如果經血量過多,換一次衛生巾或紙很快就又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了。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當然經血過少,也是需要引起重視及時治療的。
一般專家建議:月經量不正常的女性,應及時口服金巢安,每天兩次,堅持服用一段時間,月經量會逐漸正常,月經也會越來越好。
⑷ 女性朋友如何自查月經量過少多喝哪3種水,做好哪3件事,有助恢復
女人絕經前,這3個“跡象”藏不住,若能提早發現,或能抵抗衰老
體重超標
女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快到絕經的時候,身材明顯會走樣,腹部贅肉增多,體重超標厲害,當女人40歲以後,發現自己體重明顯超標,就要引起注意了,有可能是絕經的前兆,可以通過運動、合理飲食等方法來調整,讓自己達到合格體重,也可以讓自己延長經期,抵抗衰老。
皮膚出現變化
女人在年輕的時候,臉上的皮膚有滿滿的膠原蛋白,皮膚紅潤有光澤,但是女人在40歲以後由於身體和膠原蛋白水分缺失,臉上的皮膚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可能就會使皮膚逐漸的鬆弛失去彈性,長出皺紋,還有的女人會出現眼窩凹陷、蘋果肌下垂、顴骨突出等現象,這些現象都是女人在月經絕經前身體留下的“痕跡”,發現之後要及時採取措施,抵抗衰老。
多運動
女人在40歲後要多運動,這樣有利於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利用,促進鈣在骨骼內的沉積,增加骨密度。同時,運動還能改善機體的平衡功能,增加肌力,降低骨折的發生風險,有效阻止並減緩骨質疏鬆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抗女人過早絕經的現象。
註:圖片來自網路
⑸ 女人月經是什麼顏色的圖片
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血中混有脫落的子宮內膜小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無血塊。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及早就醫,保證身體健康。 健康的育齡婦女,卵巢發生周期性變化,不斷有卵泡發育、成熟、排出,同時伴有性激素分泌的變化。由性激素調控的子宮內膜,也隨之發生增生、脫落和修復的周期性改變。當子宮內膜脫落出血,自陰道流出,便稱為月經。一般為28-30天行經一次,失血50毫升左右,持續3-7天。有規律的月經是生育的必要條件,說明生殖系統功能正常,是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
⑹ 如何判斷你的月經量是否正常
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是正常的。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只佔10%。只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偶爾遲到一兩天,或經量出現些許變化,也屬於正常月經范圍,不用過多擔心。但經常前錯或後錯超過一周就屬於不正常了,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連續三個月以上不規律或明顯異於以前正常月經的情況,這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發出的警告信號,對此你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第一:你的月經量是不是過多? 警告信號:如果月經超過7天還沒完,或者每隔一個小時左右就一定要換一次護翼型超厚衛生巾,並且時常伴有血塊排出,那你是出現了月經過多的症狀。 心理准備:醫生會先向你詢問病史,然後給你做尿樣檢查,看你是否懷孕。如果確診懷孕的話,醫生就會檢查你的盆腔和子宮狀況。因為宮外孕或自然流產都會出現流血過多的情況。宮外孕需要手術治療,自然流產則要確診是完全流產還是不完全流產,不完全流產需要施行刮宮手術。另外醫生還要檢查子宮內是否有息肉,如果有的話,需要採用電流或冷凍的技術把它除掉。 如果不是異常懷孕引起的出血過多,醫生要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因為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引起月經周期紊亂—變長、變短甚至導致絕經。女性甲狀腺功能紊亂的患病率是男性的8倍,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導致心率不齊;而甲狀腺功能低下,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懷孕時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 月經過多的原因與年齡也有很大的關系,超過35歲的婦女突然出現月經過多的情況,尤其是還沒到行經的時間就出現大量出血,最好去醫院做一個子宮內膜切片檢查,看看是否患有子宮內膜癌。 第二:你的月經周期是不是過長? 警告信號:35天的月經周期也屬於正常范圍。但如果你的周期大大超出這個天數的話,就該去看看醫生了。心理准備:醫生首先是要確認你有沒有懷孕,如果沒有,他就會檢查血液中的荷爾蒙水平。如果雌激素水平過低,子宮內膜就不能正常生成;如果孕激素水平過低,子宮內膜就不能正常脫落。 月經周期過長也可能是得了多囊性卵巢囊腫(英文簡稱是PCOS)。PCOS的特點是,卵巢上長有微小囊腫,造成不能排卵。身體症狀包括發胖,因為雄性荷爾蒙增加而引起體毛增多,臉上生暗瘡等等。 心理准備:醫生詢問病史後會為你做化驗,檢查血液中荷爾蒙指標。「停經」是荷爾蒙水平失衡的標志。如果你已超過40歲的話,這很可能預示你提前進入了更年期;如果你還很年輕就出現了更年期的停經現象,那麼就要盡早地診斷,以便採取措施,例如荷爾蒙替代療法,否則,雌激素異常減少會影響心臟和骨骼的正常功能。 停經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良性垂體腫瘤。患早期垂體腫瘤的女性也許感覺不到任何不適,唯一的徵兆就是月經停止和乳頭有分泌物排出。如果垂體腫瘤沒有得到醫治而任其增大的話,就會影響許多重要荷爾蒙的正常分泌,增大的腫瘤還會壓迫附近的視神經,引發頭痛以及視力減弱。慶幸的是,只要及時發現,絕大部分患者都能在葯物的作用下得到緩解和控制。 第四:月經來得太密? 警告信號:即使每21天來一次月經也不一定不正常,只要有規律就沒有問題。但如果周期越來越短,那就得去檢查一下了。 心理准備:醫生會化驗血液,不正常的月經多半是因為體內雌激素或孕激素過低造成的。月經來得過密有時候是絕經或PCOS的先兆。甲狀腺功能紊亂也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心理准備:醫生會給你做血液和骨骼密度的化驗。月經太少可能是PCOS、垂體腫瘤以及甲狀腺紊亂的信號。 心理准備:醫生會詢問你的避孕史,對於服用避孕葯的女性來說,剛剛開始服葯,或是長時間吃避孕葯卻偶爾漏服時,常會出現月中出血的情況。如果你不屬於這種情況,醫生會檢查你是否有息肉。
⑺ 如何判斷月經量是否正常呢
正常的來經持續時間是在3-7天之間,出血量在20-80ml之間的,正常的 月經周期時間在28-30天左右的。
3、看血塊
月經期排出的血塊是什麼?醫生的解釋是:如果經血被阻塞在同一個區域而沒有及時排出,囤積5~10分鍾就會形成血塊。血塊通常在早晨剛起床或者久坐之後。月經有血塊的女性,一般都容易痛經,中醫認為這多與血淤或月經受涼有關,但如果經常月經有血塊,就要警惕子宮肌瘤了。
4、看顏色
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血中混有脫落的子宮內膜小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無血塊。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是不正常的。
⑻ 正常的經血是什麼樣子的
一次經血量為80毫升左右,出血量在月經來潮的第2~3天最多。月經血為暗紅色,量過多時則呈鮮紅。經血內含有蛻變的內膜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大量細菌及外陰皮脂腺分泌物。經血液內含紅細胞較少而有大量的白細胞。月經血的主要特點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況下,經血內偶爾可有小凝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