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人民銀行1000元1951年紙幣值多少錢
你這個幣是第一套人民幣,1000元的版別挺多,全新挺版的大約價格是(你辨別一下你的是那種):
壹仟元-雙馬耕地 1000元 19000
壹仟元-雙馬耕地 1000元 25000
壹仟元-雙馬耕地 1000元 60000
壹仟元-秋收 1000元 1800
壹仟元-三拖 1000元 5800
壹仟元-運煤,耕地 1000元 4000
壹仟元-錢塘江大橋 1000元 1600
壹仟元-馬飲水 1000元 22萬
收藏品分為自然歷史、藝術歷史、人文歷史和科普歷史四類,具體分為文物類、珠寶、名石和觀賞石類、錢幣類、郵票類、文獻類、票券類、商標類、徽章類、標本類、陶瓷類、玉器類、繪畫類。應該說收藏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由於收藏品種類繁多,如何科學收藏、科學定位、科學保存、科學分類非常重要。本文重點說一說分類問題,其他方面等日後的專題文章進行闡述。從目 前來說,對於收藏品的分類還沒有形成很權威的定義和說法,有待於熱衷於收藏的同仁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但筆者在與藏友、專家、學者交流探討,以及翻閱有關資料,並從中國民間私人藏館和歷史學的角度看,比較趨同的收藏品分類大致可為自然歷史、藝術歷史、人文歷史和科普歷史四大類。
收藏的意義:1、作為保值增值的投資途徑。隨著經濟的通貨膨脹,老百姓手中的錢不值錢了,於是大家就會想要做投資。除了股市、房地產、實業等,收藏品行業也被炒的異常火熱。2、作為居家的裝飾品。把外表精美,又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放在家裡是不是一種享受呢?既體現了主人公的藝術品位,又讓來客身心蘇暢,宛如置身於一座博物館一樣。3、作為饋贈的佳禮。逢年過節、生日辦事,收藏品既方便又具有巨大的價值。收藏品投資有著與股票投資不一樣的規律,這是因為影響收藏品供求關系的因素與股票不同。改革開放後,收藏品市場從逐漸恢復走向火爆,百貨商場往往有大面積櫃台陳列著標價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元一塊的翡翠、和田玉、鑽石等珠寶。很多寶石產地面臨過度開采造成的資源枯竭。寶石價格更是漲到離譜。佩戴鑽石、翡翠成為尊貴地位的象徵,社會上甚至出現不健康的攀比。
Ⅱ 我有一張1950年中國人民銀行五萬元收割機圖案紙幣品相一般目前價格多少
壹圓 --- 工農 1 元 700
壹圓 --- 工廠 1 元 700
伍圓 --- 帆船 5 元 550
伍圓 --- 綿羊 5 元 600
伍圓 ---水牛圖 5 元 13000
伍圓 --- 織 布 5 元 600
拾圓 --灌田.礦井 10 元 700
拾圓 --鋸木.犁田 10 元 700
拾圓 ---火車站 10 元 1800
拾圓 ---工 農 10 元 600
貳拾圓--火車.驢子 20 元 3800
貳拾圓--- 推 車 20 元 1800
貳拾圓--藍色萬壽山 20 元 1900
貳拾圓--棕色萬壽山 20 元 3400
貳拾圓--立 角 橋 20 元 600
貳拾圓--火車.帆船 20 元 5500
貳拾圓---打 場 20 元 3800
伍拾圓--礦車.驢子 50 元 9000
伍拾圓--紅 火 車 50 元 23000
伍拾圓--藍 火 車 50 元 6500
伍拾圓---鐵 路 50 元 890
伍拾圓---工 農 50 元 1600
伍拾圓---壓路機 50 元 3800
壹佰圓---耕地.工廠 100 元 1600
壹佰圓---火車.工廠 100 元 3700
壹佰圓---萬 壽 山 100 元 3800
壹佰圓---紅色工廠 100 元 2800
壹佰圓--藍色北海橋 100 元 1500
壹佰圓--黃色北海橋 100 元 1800
壹佰圓--紅 輪 船 100 元 650
壹佰圓---運 輸 100 元 650
壹佰圓-- 大帆船 100 元 30000
貳佰圓---頤和圓 200 元 2800
貳佰圓---排雲殿 200 元 1900
貳佰圓--萬里長城 200 元 950
貳佰圓---煉 鋼 200 元 860
貳佰圓---割 稻 200 元 5600
伍佰圓--農民小橋 500 元 2800
伍佰圓--正 陽 門 500 元 8600
伍佰圓--起 重 機 500 元 1600
伍佰圓--收 割 機 500 元 950
伍佰圓---耕 地 500 元 4200
伍佰圓---瞻德城 500 元 250000
壹仟圓---耕 地 1000 元 8000
壹仟圓---秋 收 1000 元 1200
壹仟圓---拖拉機 1000 元 3500
壹仟圓---錢塘江 1000 元 950
壹仟圓---馬飲水 1000 元 95000
伍仟圓---耕地機 5000 元 3300
伍仟圓--工廠耕地 5000 元 2300
伍仟圓--蒙 古 包 5000 元 360000
伍仟圓---綿 羊 5000 元 115000
伍仟圓---渭河橋 5000 元 7500
壹萬圓---軍 艦 10000 元 1800
壹萬圓--雙馬耕地 10000 元 1600
壹萬圓---牧 馬 10000 元 620000 8 品
壹萬圓---駱 駝 10000 元 145000
伍萬圓---新華門 50000 元 27000
伍萬圓---收割機 50000 元 38000
大全套62張(8品以上) 2180000
Ⅲ 北海銀行的介紹
北海銀行創建於抗戰初期,經歷了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兩個歷史時期,其全部活動具有「戰時金融」和「地方金融」的特點。該行所發行的紙幣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山東革命根據地的主幣,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為山東解放區乃至華北、華中解放區的本位幣。該行為山東革命根據地與解放區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中國革命根據地貨幣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Ⅳ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一仟元紙幣現在市場價
民國中央銀行 37年發行的2500圓 正面是孫中山像 棕色的 5---30 具體要看品相。一般民國中央銀行發行的大面值錢幣都不値錢,因為發行量太大了。小面值的和其它銀行發行的貨幣價格相對會高很多,希望能幫到你
Ⅳ 請問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壹仟元舊版人民幣值多少錢
這個問題的內容有錯誤,民國三十三年是1944年,這個時候哪裡來的人民幣。當時流通的1000元紙幣也有很多版別,樓上說的關金券是其中一種,還有中央銀行及地方銀行發行的紙幣,要具體看你所說的是哪一種紙幣。
Ⅵ 民國的1000元,等於現在的多少元錢
民國初年相當於1000枚重七錢二分的銀元,民國的1000元,等於現在的150000元錢。
民國二十年,廣州西關華林寺門前的小洋樓,每平方米售價只有30圓,按銀元一圓等於150元人民幣估算,均價才4500塊錢。前面說過,當時最低級教員月薪30圓,花一個月工資,就能買到一平方米房子,而今天廣州普通教師的一個月工資是無論如何也買不了一平方米房子的。
(6)北海銀行紙幣仟元多少錢一枚圖片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中華民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中華民國軍制」和「中華民國官制」比較特殊。
這一社會政治動盪的歷史時代,軍閥割據,曾相繼建立過不同類型的政權和軍政組織,它們紛繁復雜,政體各不相同,官制、軍制各異,建制極不統一,且處於變動不居之中。先後經歷了南京臨時政府、北洋軍閥統治和中國國民黨統治3個時期。
不嚴格地講,當時銀元一圓約等於現在150元人民幣。用這個標准來換算,民國廣州一斤大米賣到幾元到十幾元,一斤豬肉賣到幾十元,一斤菜籽油賣到幾十元,連一個咸鴨蛋也要花3塊錢才能買到,好像比現在的物價高得多得多。
Ⅶ 湖南現民國時期北海銀行造的1000元紙幣是什麼樣子的
2017年4月25日,在湖南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太坪頭村,97歲的老紅軍胡照收藏的民國37年北海銀行造1000元紙錢幣。
北海銀行是解放區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之一。從1938年至1948年,走過11年的光輝歷程,先後共發行紙幣100多種,為抗戰及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經濟保障,並做出突出貢獻。
Ⅷ 北海幣的歷史
抗戰前,國民黨政府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發行的鈔票作為法定貨幣(簡稱法幣)代替銀元、銅元,各省也都先後發行了地方流通券作為法幣的輔幣在地方流通。山東國民黨政府官僚們為了彌補自身財力的不足,中飽私囊,成立了山東省的地方銀行--山東民生銀行,發行了民生票。由於法幣發行主要是元以上的大額票,市場上又發生了小輔幣短缺現象。當時金融呆滯,各種紙幣紛紛出籠,連一些縣、鎮的商會、大小商號都可以出錢貼子,代替貨幣流通,各種各樣的票子,造成了貨幣市場的極度混亂。
抗戰開始後,沈鴻烈繼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為了印造錢鈔方便,他將印鈔機搬進了他的部下--投敵叛國的偽山東中部民團司令陳三坎的駐地,私自印發民生票。1940年秋,日偽又將印民生票的全部器材運到濟南,隨意印發。在貨幣上日、偽、頑同流合污,在全省各地發行的各種票券達27種之多,他們用來向群眾強購棉花、糧食等物資,不擇手段地向群眾榨取財物,而群眾再用這些票子買他們的東西則買不出來,要求兌換又不允許,實際上成了廢紙,使群眾遭受了重大損失。日寇佔領華北後,成立了偽聯合準備銀行,發行偽聯銀券,妄圖以此取代法幣,並利用法幣套取法幣作為外匯,到國際市場上購買物資,以達其以戰養戰的目的。他們先後在濟南、青島、煙台等地設立了偽聯銀行機構,偽聯迅速在淪陷區普及,並侵入我抗日根據地。在貨幣金融方面,我抗日根據地處於敵偽頑的包圍與多角斗爭之中。在此情況下,我抗日根據地曾一度採取了堅決保護法幣,嚴禁使用偽幣,對敵展開了貨幣戰。 1938年3月8日中共掖縣(今山東萊州市)縣委舉行了武裝起義,在總指揮鄭耀南(1908--1946年,山東掖縣人)的率領下,攻克了掖縣縣城,槍斃了漢奸縣長劉子容,組建了「膠東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成立了山東最早的抗日民主政府「掖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財經委員會。為了安定市場秩序,扭轉金融混亂局面,加強軍政建設,抵制日偽貨幣,擬4月籌建北海銀行,由鄭耀南委託原青島中魯銀行總經理張玉田(山東掖縣人)負責籌建工作。初期的北海銀行是公私合營性質。1938年8月初發行了掖縣版的北海銀行幣,票面上的「北海銀行」四字為原青島中魯銀行職員邢松岩所書,發行的壹角、貳角以掖城火神閣為主景,伍角以掖城鼓樓為主景,壹元以掖縣抗日民主政府院為主景,四種票面的右下角簽有「振元」二字,說明這四種紙幣是掖縣人鄧振元設計繪制的,掖縣版北海銀行幣在青島光華製版社製版後,由掖縣同裕堂印刷局用道林紙石印。這是最早的一批北海銀行幣,因其發行量少、流通范圍小及流通時間短,實物得以流傳至今的極少,因此所有加蓋「掖縣」的北海銀行幣均較珍罕。
1938年8月15日在黃縣成立了以蓬萊、掖縣、黃縣抗日根據地為基礎的「北海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曹漫之(1913---1991年,山東榮成人)任專員。隨後北海銀行總行設在掖縣,蓬萊、黃縣各設辦事處,張玉田為總行經理,陳文其為總行副經理兼黃縣辦事處主任,這一時期的北海銀行幣仍用「掖縣版」票券,但在印刷顏色及號碼加蓋上作了改變,且沒有加蓋「掖縣」地名,便於在「北海公署」所轄的三縣范圍內流通。
1938年12月1日北海銀行在掖縣城內舉行了規模隆重的開業儀式,銀行開業不久,日偽武裝大舉進攻掖縣,1939年1月16日掖縣失陷。張玉田率北海銀行職員倉促轉移至黃縣,黃縣失陷後又向蓬萊轉移,在蓬萊的北溝張玉田投靠駐在萊陽境內的國民黨山東省第八區第三旅旅長趙保原(1904--1946年,字玉泉,山東蓬萊人),同時他將職員疏散。北海銀行暫時停業,其初期活動隨之告一段落。
1939年4月中共中央批評山東取消了「北海公署」及北海銀行,5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膠東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創建膠東抗日根據地及發展地方武裝的有關方針與政策。根據中共山東分局的指示,膠東區黨委克服了重重困難,於1939年8月在膠東區萊陽、招遠交界處的張格庄(今山東萊西市)恢復北海銀行建制,任命陳文其(1895---1988年,山東龍口人)為行長,9月在掖縣成立東海地區印鈔廠(即後來的膠東印鈔二廠),開始印製發行膠東版北海銀行幣,仍用掖縣版票券,改為加蓋「膠東」地名,並且在號碼、印章及刷色上作了變化。隨著我抗日根據地的擴大,掖縣版壹元券分別加蓋了「東海、南海、南、北」分區域流通。1940年6月1日在壽光成立了清河北海銀行,發行了加蓋「清、清河」的該券,同時在臨淄縣的許家莊籌建清河印鈔廠,1941年3月遷至博興縣,不久遷至廣饒,1942年2月的「辛庄事件」(辛庄村長叛變,印鈔廠全部人員被俘)後,清河印鈔廠又在墾利縣惠魯村重建,在極為困難的戰爭環境中陸續印製發行加蓋「清河」的北海銀行幣。
1940年8月北海銀行總行在魯中地區的臨沂縣青駝寺(今山東沂南縣)成立,由山東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財政處長艾楚南(1901---1987年,陝西米脂人)兼任行長,灑海秋(1904--1971年,山東泰安人)參與北海銀行總行的創建工作,從1941年4月以後一直擔任北海銀行副行長。總行成立後即著手籌建印鈔廠,於1941年春印鈔廠在沂水縣大梁峪村開工生產,首批印製了伍角高樓、壹元火車、伍元天壇等加蓋「山東」的北海銀行幣。總行成立前後,清河北海銀行改為北海銀行清河分行,王有山(山東泰安人)任分行行長,繼續發行加蓋「清河」的北海銀行幣;膠東北海銀行改為北海銀行膠東分行,陳文其任分行行長。1941年8月文登印刷所並入東海地區印鈔廠,同年底改稱膠東印鈔二廠,但所印製的北海銀行幣還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1941年底在棲霞成立膠東印鈔一廠,同時印製發行加蓋「膠東」的北海銀行幣。□北海銀行幣的發行是在與敵偽及法幣的斗爭中進行的,較其它地區成功的是膠東區在1942年8月基本上建立了以北海銀行幣為本位幣的統一貨幣市場。抗戰勝利後,膠東印鈔一廠、二廠及山東製版廠合並為膠東印鈔廠,1948年初改稱北海銀行印鈔三廠,發展成後來的濟南第二印刷廠,印製膠版第一套人民幣(較著名的紅、藍火車與大橋即其印製)。
1941年7月冀魯邊分行成立,分行行長張耀曾(河北鹽山縣人),8月在樂陵縣籌建冀魯邊印鈔廠,1942年8月遷至河北的海興縣,陸續印製發行加蓋「冀魯邊」的北海銀行幣。1941年7月濱海區成立辦事處,王子芹任辦事處主任,1942年2月在莒南籌建濱海印鈔廠,9月濱海辦事處改為濱海分行,王子芹(山東臨淄人)任分行行長,陸續發行加蓋「濱海」的北海銀行幣。魯南區在1942年秋開始設辦事處,耿荊山為辦事處主任,不久辦事處改為支行歸濱海分行領導,1944年7月成立魯南分行,分行行長耿荊山(山東金鄉人),1946年1月任志明(陝西米脂人)調任分行行長,魯南區初期不印製鈔票,所發行的鈔票是從濱海分行調來的。□1944年冬在平邑縣的天寶山區建立了魯南印鈔廠,開始印製發行加蓋「魯南」的北海銀行幣,抗戰勝利後魯南分行由農村遷至滕縣城,魯南印鈔廠印製鈔票不到一年即與魯中印鈔廠合並,所有加蓋「魯南」的北海銀行幣均較珍罕。
1943年初魯中形式惡化,3月北海銀行總行遷至濱海區,濱海分行並入總行,1943年4月總行遷出魯中後成立魯中分行,賈洪(山東泰安人)任分行行長,1944年夏魯中行署副主任馬馥塘兼任魯中分行行長,1945年8月劉滌生繼任分行行長,陸續發行加蓋「魯中」的北海銀行幣。□1943年秋冀魯邊分行與清河分行在墾利縣合並成立渤海分行,渤海行署財政處長王有山兼任分行行長,1944年底王子芹繼任分行行長,冀魯邊印鈔廠同時並入清河印鈔廠,成立渤海印鈔廠,印製發行「渤海」的北海銀行幣,因戰事1944年春遷至沾化縣,抗戰勝利後遷至利津縣城。□這一時期總行發行的山東版北海銀行幣及各分行發行的北海銀行幣均僅限各區域流通使用。
抗日戰爭勝利前後是北海銀行發展的鼎盛時期,各印鈔廠也得以發展壯大,主要工作也由農村轉移至城市,北海銀行總行又從濱海區遷回魯中區,原魯中分行並入總行,新成立的魯中分行進駐博山,濱海分行改為直屬分行。從1944年8月開始總行發行的山東版北海銀行幣由魯中區擴大至魯中區及魯南區。隨著抗日根據地的全面建立, 1945年8月開始北海銀行幣開始在山東不分區域等價流通。1946年底陳穆率華中銀行及其印鈔廠北撤山東,在中共華東局的統一領導下,華中銀行與北海銀行合並。1947年8月16日陳穆(1910---1996年,江蘇南京人)接替艾楚南繼任北海銀行行長。1948年10月5日起山東的北海銀行幣與華北的冀南銀行幣、晉察冀邊區幣固定比價互相流通,11月16日又宣布北海銀行幣與華中銀行幣等價流通。這一時期的北海銀行幣均不加蓋地名,便於山東以外的地區流通。
1948年12月1日,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並,在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但因工作的需要,北海銀行繼續營業,1949年1月底開始回收北海銀行幣,2月初開始停止發行北海銀行幣,4月北海銀行進駐濟南,陳文其繼任行長,至11月1日改稱中國人民銀行山東分行,北海銀行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