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瓜種植株行距
黃瓜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蔬菜,在我國各個地方都會有種植。在黃瓜的莖上面,都會生長出來一層毛,汁葉非常的多。比較嫩的黃瓜都是青綠色的,但是生長的時間長了,就會慢慢的轉變成黃色,這時就會被叫做是老黃瓜。那麼黃瓜種植時株行距應該保持到多少呢?1畝可以使種植4010-4510株,小行距41厘米,大行距81厘米,株距26-31厘米,最好可以使用暗水法定植。為了能夠使在定植之後不能受凍,所以定製的時間就要盡早一些。大多數都會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的時候。晚上最低的溫度不能在5度以下,白天的時候11厘米以內的土壤,溫度要在13度以上,這樣確保黃瓜能夠生長的更好。
黃瓜種植時株行距應該保持到26-31厘米,最好選擇暗水法定植的方法,這樣對於黃瓜後期澆水的吸收是很有幫助的。
㈡ 種黃瓜的間距是多少厘米
黃瓜栽培需採用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定植後及早插架,防風抽苗,插架可採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離根部8-10厘米左右。
採用「8」字方法綁蔓,防治磨傷莖蔓和莖蔓下垂。每2-3節綁一次,應在下午進行,上午莖蔓易折斷,綁蔓的松緊度應抑強扶弱,對於生長勢強的植株適當綁得緊一點,並使生長點高矮一致。
主蔓結瓜的應去掉所有的側枝,側蔓結瓜的在結瓜後留一至兩片葉掐尖,並打掉所有的卷須。當莖超過架頭時要及時掐尖,促進下部瓜的生長,也可以採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長。
(2)黃瓜株行距多少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早春栽培的黃瓜前期主要是保溫防寒,緩苗期前不放風加強夜間防寒,緩苗大約需要7天左右,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夜溫促進緩苗。
緩苗後到根瓜坐瓜階段大約20天,要適當控制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6℃,防治徒長。盛果期要適當控溫白天25-30℃,夜間16-18℃。
定植至根瓜採收可追肥1-2次,結瓜盛期7-10天一次,磷酸二銨和硝酸銨交替使用,也可用沖施肥隨澆水沖施。
㈢ 黃瓜苗栽種株距
黃瓜苗栽種株距:
1、選擇酸鹼度在6.0-7.5之間,富含有機質、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與瓜類作物連作,前茬最好為水稻田。
2、整地採用深溝高畦,畦寬1.8米-2.0米(連溝),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株距25-30cm。
(3)黃瓜株行距多少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黃瓜苗的栽種:
1、土地選擇和准備:
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施用足夠的基肥(過磷酸鈣每立方米5-5公斤,磷酸二銨每立方米2-3公斤),翻深,找平,做邊,邊寬1.2米。
2、播種育苗:
將飽滿的種子在30℃的水中浸泡4h。發芽後,當70%以上的種子「暴露」在外時,就可以播種,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苗木出土時,應清除覆蓋物,苗木出苗後應撒0.3cm厚的半干細土。
3、移植:
對病弱、嫁接不合格的苗木,嚴格選種移栽,28-30cm開洞,栽種入穴,澆水良好,密度4000-4500株/畝。
4、插入和修剪:
黃瓜長到5節時,要及時播種。以後每2-3天對幼苗進行一次包紮或包紮,並及時清除所有側枝和卷須。當苗木靠近棚膜時,應捏或擰尖端。及時清除病葉。
5、肥料和水管理:
及時澆水和犁地。水量和次數取決於天氣和生長期。慢苗水應在種植後5-7天澆水;坐瓜前,應控制澆水、翻耕、蹲伏;果期每5-7天澆水一次。追肥的原則是前輕後重,少量多次追肥。
㈣ 種植黃瓜的時候,如何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
選擇合適的種植方法在黃瓜生產中,我們提倡起壟種植,而不是平畦種植。黃瓜起壟栽培有三個優點:一是起壟栽培有利於土壤耕層通風和黃瓜根系呼吸;其次,起壟種植可以增加土壤面積,增加土壤耕層晝夜溫差,促進苗壯和花芽分化,抑制過度生長,促進壯苗;第三,起壟種植可以輕松控制澆水量,減少肥料浪費。當幼苗長到2-3片真葉,達到適宜的妙齡時,即可種植。種植前,先按120-140厘米的壟距劃線,沿南北方向劃線起壟,壟面做成高弓形,壟間形成V型槽,大小壟底部應基本水平。然後在田埂背上設置小行距40-50厘米,大行距80-90厘米,橫跨田埂和溝渠,固定南北兩端的點,沿溝渠澆水,小心取出嫁接的黃瓜幼苗,在溝渠中的水沒有完全滲透的情況下,將幼苗塊放入植物間距為30-35厘米的溝渠中,注意將幼苗塊稍微向上取出,然後稍微種植。
一旦在幼苗下面,當它發酵時,幼苗的根系燃燒,導致燃燒的根。幼苗一旦有其他疾病,就會生長緩慢或死亡。這是糞肥造成的,就是糞肥每年在往上走的過程中一定要很好的分解。黃瓜種植中如何科學合理地控制基肥的密度和用量黃瓜長勢好,產量高施肥有時不能太高,施肥要盡可能合理化。因為基肥只施一次。並且盡可能的中長期緩釋中微量元素,因為基肥要求這一階段所有的肥料都要長期緩釋。一般以羊糞為例,每畝5立方米的糞便就夠了。就5立方米的糞肥施肥來說,80公斤的二胺就夠了,那麼60公斤的復合肥就夠了,20-30公斤的中微量元素一般都是長效的。
㈤ 黃瓜株距是多少行距是多少,附黃瓜的種植方法
1、常規種植:株間距一般為35cm左右,行間距一般為60cm左右。2、大棚種植:株間距一般為40-45cm,行間距一般為60-65cm。3、大小行種植:株間距一般為25-30cm,大行距一般為80cm左右,小行距一般為40cm左右,每畝地一共定植4000-4500株。
一、黃瓜株距是多少行距是多少
1、如果是常規種植黃瓜,株間距一般控制在35cm左右,行間距一般控制在60cm左右。
2、如果是大棚種植黃瓜,株間距一般控制在40-45cm,行間距一般控制在60-65cm。
3、如果是大小行種植,株間距一般控制在25-30cm左右,大行距一般控制在80cm左右,小行距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每畝地一共定植4000-4500株。
4、如果種植密度過小,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如果種植密度過大,會導致植株受到的光照不足,並且植株之間互相爭搶養分,最終使得產量反而下降。
二、黃瓜的種植方法
1、育苗
(1)營養土
按照肥沃園土:腐熟的馬糞和圈肥=6:4的比例混合,然後在每立方米混合土壤中加入15-25kg腐熟搗碎的雞糞,0.5-1kg過磷酸鈣,5-10kg草木灰。
(2)浸種催芽
1使用50-55°C的溫水進行浸種,並一邊浸種一邊攪拌,等到水溫降低至30°C的時候,停止攪拌,且繼續浸種3-5小時左右。
2浸種結束後,使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然後使用濕布將種子包裹好,放置在25-30°C的環境下進行催芽,每天使用清水沖洗一次,等到7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3)溫度管理
1幼苗出土前,白天苗床溫度控制在25-30°C,晚上溫度控制在16-20°C,地溫控制在20-25°C,
2幼苗出土後至第一片真葉展開,白天苗床溫度控制在24-28°C,晚上溫度控制在15-17°C,地溫控制在16-18°C。
2、土地整理
每畝地施加4000-6000kg的腐熟雞糞,20-30kg的過磷酸鈣作為基肥。在施肥的同時,深耕深翻,將肥料翻入土中,然後整平做畦(畦寬1.2m,高15cm以上)。
3、定植
(1)溫度要求:定植的時候,晚上溫度不宜低於5°C,10cm處地溫要求在12°C以上。
(2)幼苗要求:一般挑選苗齡為35天左右,葉色深綠,子葉完好、肥厚,有3-5片真葉的幼苗進行定植。
(3)種植密度:大行距80cm左右,小行距40cm左右,株距25-30cm左右,每畝地定植4000-4500株。
4、管理
(1)結瓜初期的時候,每畝地施加7-9kg尿素(或14-17kg的硫酸銨),以及8-12kg硫酸鉀。
(2)盛瓜初期的時候,進行第二次追肥,施肥量與第一次追肥相同。
(3)盛瓜期間追肥的時候,需要結合灌水進行,並且前3次追肥方法相同,往後每次施肥量減半,最後一次可以無需施加鉀肥。
(4)結瓜盛期時,葉面噴施2-3次0.5%尿素溶液和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
(5)定植後5-7天澆施緩苗水;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長至10-12cm的時候澆施催瓜水;結瓜期間每隔5-7天澆施一次水。
(6)植株高20-25cm的時候,及時插架。
(7)主蔓第24節處進行摘頂,主蔓第1-6節出生的子蔓應當盡早摘除,第6節以後出生的子蔓在第2葉的時候進行摘心。
㈥ 想要種出又長又直的黃瓜,都該掌握哪些技術要領
隨著時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現在在農村地區,農村地區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幾十年前擔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農民現在努力如何致富。大多數農村朋友都發現了今天他們自己發展的一些發展。然後讓我們今天談談種植行業的事情。掌握這4分,黃瓜不僅高,而且也是如此
預防措施
1,優化溫室環境:建議在13-30度之間以避免溫度的溫度(溫度突然降低或升高),增強了大棚的透光率,並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強度。
2,營養平衡:可以塗上一定量的生銹有機肥,有條件的溫室可用於改變細菌,保持土壤健康,不建議露出氮肥,預開花,推薦1-2次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以促進根部的生長,改善黃瓜的抵抗力,或與其他水溶性脂肪或復合肥料混合,但必須在黃瓜中噴灑硼源,濃度為水,硼濃度為1000次黃瓜開花的結果有用,這對於防止彎曲非常有意義。
3,現場操作:對於黃瓜具有畸形,及時清算,注意讓您自然地掛在框架以避免其他干擾。
㈦ 黃瓜種植行距株距多少
黃瓜種植採用大小行,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
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施足基肥(過磷酸鈣5-5公斤每立方米,磷酸二銨2-3每立方米),深翻,整平,作畦,畦寬1.2米。
2、播種育苗
選用飽滿的種子,用30℃水浸泡4小時後催芽。經催芽當70%以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播種後覆蓋地膜。幼苗出土時,揭去地膜,苗出齊後在撒0.3厘米厚半乾的細土。
3、移栽
嚴格篩選,剔除病苗、弱苗及嫁接不合格的苗,按28-30厘米株距開好穴,將苗植入穴內,澆好水,密度:4000-4500株/畝。
4、插架整枝
黃瓜長到5節時及時插架,以後每2-3天繞秧或綁秧一次,並及時去除所有的側枝和卷須,瓜秧接近棚膜時掐尖或把尖扭一下。及時打掉下部的病老葉。
5、肥水管理
及時澆水與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數依天氣、生育期而定。緩苗水在植後5-7天澆;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結果期澆水每5-7天澆一次。追肥的原則是前輕後重、少量多次,提倡使用有機肥追肥。
(7)黃瓜株行距多少合適圖片擴展閱讀
黃瓜生長習性:
1、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最適宜地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最適宜的晝夜溫差10-15℃。
2、黃瓜產量高,需水量大。適宜土壤濕度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土壤濕度60-70%,結果期必須供給充足的水分,土壤濕度80-90%。
3、黃瓜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90%,空氣相對濕度過大很容易發病,造成減產。
4、黃瓜喜濕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宜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歡pH5.5-7.2之間的土壤。
㈧ 黃瓜種植行距株距多少
黃瓜種植採用大小行,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
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施足基肥(過磷酸鈣5-5公斤每立方米,磷酸二銨2-3每立方米),深翻,整平,作畦,畦寬1.2米。
2、播種育苗
選用飽滿的種子,用30℃水浸泡4小時後催芽。經催芽當70%以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播種後覆蓋地膜。幼苗出土時,揭去地膜,苗出齊後在撒0.3厘米厚半乾的細土。
3、移栽
嚴格篩選,剔除病苗、弱苗及嫁接不合格的苗,按28-30厘米株距開好穴,將苗植入穴內,澆好水,密度:4000-4500株/畝。
4、插架整枝
黃瓜長到5節時及時插架,以後每2-3天繞秧或綁秧一次,並及時去除所有的側枝和卷須,瓜秧接近棚膜時掐尖或把尖扭一下。及時打掉下部的病老葉。
5、肥水管理
及時澆水與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數依天氣、生育期而定。緩苗水在植後5-7天澆;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結果期澆水每5-7天澆一次。追肥的原則是前輕後重、少量多次,提倡使用有機肥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