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標准郵票尺寸是多少
我國普通郵票的大小一直沒有絕對的固定下來,最小的也有23.5毫米*16.5毫米,常用的在30毫米*40毫米,還有22*27毫米26*31毫米。
❷ 10張郵票大約厚多少
差不多3毫米吧
❸ 郵票的厚度是多少
郵票的厚度大多數是7.0x10的-5次方米。信封有特定貼郵票的地方,那裡是固定的,但也有少數郵票是比較厚或者薄的,只是大多數是比較規范的厚度。
❹ 郵票的大小是多少
郵票的大小沒有統一的尺寸,各個郵票的大小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如世界上最大的郵票是中國1913年發行的特種郵票「中國快運郵票」,這枚郵票長24.8厘米,寬7厘米。
郵票拿在手上是一個實物,無法准確的知道它的具體像素。像素是在顯示器上顯示的,是由圖像的小方格組成的,這些小方塊都有一個明確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數值。每一個點陣圖像包含了一定量的像素,這些像素決定圖像在屏幕上所呈現的大小。
(4)郵票厚多少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印在郵票上表示發行國家、地區、發行機構的標記,用文字、縮寫字母或特殊記號進行表示。郵票銘記是郵票最重要的一個要素之一,可以確定一枚郵票的發行單位。
印在郵票上的郵資金額及貨幣單位,以表明郵件使用人納付的郵資金額。世界各國大多以金額的阿拉伯數字和本國貨幣單位組成郵票面值。
郵票圖案即郵票的票面,一般由於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主圖、文字、和邊飾三部分組成。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人們通過欣賞、研究郵票圖案能獲得豐富的網路知識。
❺ 10張郵票的厚度大約是多少
一張郵票的厚度大約是25微米,16張郵票的厚度大約是400微米。1米=10 6次方微米。
❻ 郵票尺寸是多少
郵票的大小沒有統一的尺寸,各個郵票的大小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如世界上最大的郵票是中國1913年發行的特種郵票「中國快運郵票」,這枚郵票長24.8厘米,寬7厘米。
郵票拿在手上是一個實物,無法准確的知道它的具體像素。像素是在顯示器上顯示的,是由圖像的小方格組成的,這些小方塊都有一個明確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數值。
每一個點陣圖像包含了一定量的像素,這些像素決定圖像在屏幕上所呈現的大小。
郵票圖案:
一般由與郵票發行目的相關的圖案、國名、面值 、說明文字及邊飾等組成。世界各國的早期郵票圖案都比較簡單。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把自己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郵票圖案。
如世界上最大的郵票是中國1913年發行的特種郵票「中國快運郵票」,這枚郵票長24.8厘米,寬7厘米。全世界已經發行30多萬種郵票,圖案的內容包羅萬象。
❼ ·我要珍貴郵票的圖片和資料!!~
大龍郵票
(1)薄紙大龍:1878--1882年印製,為第一期。紙質韌薄,略呈透明,圖框間距約2.5mm,後期全張為25(5*5)枚,但3分銀全張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2)闊邊大龍:1882年印製,為第二期。圖框間距約4.5--5.0mm,紙張比較復雜,有的脆薄而易裂損。因紙張尺寸關系,3分銀全張改為15(5*3)枚,除3分銀外,另外兩種印量較少。5分銀新票存世尤少,為名貴品,俗稱黃5分,全張新票為孤品,原由美國集郵家施塔收藏,曾被中華郵票會譽為「西半球最罕貴之華郵」,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購藏。
(3)厚紙大龍:1883--1885年印製,為第三期。紙質厚而不透明,圖框間距2.5--3.25mm,因子模磨損和紙張尺寸關系,全張都改為20(4*5或5*4)枚。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
❽ 郵票資料
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資料: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庄(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印製以龍為圖案的一套3枚郵票發行,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
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徵,最近,據大龍郵票專家考證,認為大龍郵票圖案設計者是個中國人,而不是先前推測的外國人,但設計者姓名及發行的准確時間很難查明,成為中國早期郵票發行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
「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於進口紙張不同的緣故, 分三次印刷發行。 第一次1878年發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紙,稱為「薄紙大龍」第二次於1882年發行因排版時每枚郵票之間的距離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縱橫各寬出2毫米,稱為「闊邊大龍」,其中5分銀未使用過的新票極少見,25枚的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是中國早期郵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於1883年發行。紙質比前兩次都厚一些,通稱「厚紙大龍」,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郵票、大龍郵票後由於銅模損壞,沒有再印大龍郵票是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在郵票發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較珍貴,在紀念大龍郵票發行110周年時,郵電部於1988年7月20日發行小型張一枚,以全套3枚大龍郵票為主圖,採用票中票的形式設計,首次用7色機印製成功,這在郵票印製史上罕見的,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在北京香山舉辦「大龍郵票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郵票博物館舉辦大龍郵票專題郵展,中國集郵出版社出版「大龍郵票 紀念專集」,還攝制了「中國郵票電視系列片(一)---大龍郵票電視專題片」。
第一枚郵票的產生 黑便士
人類使用郵票,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關於郵票的誕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十九世紀初的一天,在英國的一個鄉間,郵差給一位少女送來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郵資,可是這個少女只在信封上瞥了一眼,卻拒不收信,也不交郵費。郵差便和她爭執起來,這時恰有一個叫羅蘭·希爾的人散步走到這里,當他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郵費,執意不肯收信時,便替這位少女交納了郵費。這位少女很感激他的幫助,並向他敘說了拒收來信的秘密:「因為我沒有那麼多的錢交納郵費,所以事先與我那遠方的未婚夫約好,如果他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畫一個暗記。我看到這個記號,知道他一切平安,就沒必要交那麼多的錢收信了。」這件事啟迪了羅蘭·希爾。他看到按路程遠近向收信人收取郵費的辦法漏洞太多,於是提出改革郵政的方案——由寄信人買郵票貼在信封上,表明郵資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錢了。
世界第一枚郵票
黑便士
1837年1月,羅蘭·希爾發表了《郵政改革的重要性與可行性》的小冊子。他建議在英國本土郵寄重量不超過半盎司的信件時,不管路程多遠只收1便士的郵費,郵資必須預付。這個開拓性的建議在議會討論時,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直到兩年之後,羅蘭·希爾改革郵政的提案才被通過。
接著,羅蘭·希爾積極地投入印製郵票的准備工作,公開徵求郵票的圖案。後來考慮到郵票是國家發行的有價票證,既要防止偽造,還要有象徵國家的權威性,所以採用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頭像為郵票圖案。
1840年5月1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枚郵票問世了。英國郵局出售的這種郵票,面值1便士,黑色。後來,集郵者將郵票的面值和顏色聯系在一起,給它起了個「綽號」,叫「黑便士」。「黑便士」沒有齒孔,出售時要用剪刀一枚枚地剪開。
羅蘭·希爾將十幾個便士的郵資降為一便士,使當時的英國郵政當局顧慮重重,擔心本來就不景氣的郵政業更無法維持。事實上,羅蘭·希爾的改革確實具有科學的眼光,因為郵費太貴,信件就少;而即便由甲地寄往乙地的信只有一封,郵差也要送一次。除了多攜帶一些信件外,其他勞務都沒有什麼增加,郵資的收入卻增多了。當然,這項改革,並不是順利的。使用郵票之後,不少人對購買郵票預付郵資的制度不那麼習慣;在當時英國上流社會中,更有人覺得這種辦法是寄信人看不起收信人,認為收信人錢付郵費才這樣做的,有失體面,但這些保守勢力終究阻擋不了社會發展的進程。英國開始使用郵票前,全國一年只有7600萬件郵件;1841年——使用郵票後的第一年,郵件猛增到20800萬件;十幾年後,長期財政拮據的英國郵政轉虧為盈。在郵政業務里增長的眾多因素中,使用郵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
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
世界上第1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 這種黑便士郵票上端有「Postage」(郵票)字樣,下端印「OnePenny」(1便士)字·樣,全張共240枚,橫排列12枚,直排列20枚,每枚下端左右兩角都印有英文字母,橫行從A到L(12個字母),直行從A到T(20個字母)。字母的組合按每枚郵票在全張中的位置不同而變化,如全張中第1枚郵票左右兩角都是「A」,第2枚左「A」右「B」,第3枚左「A」右「C」,第240枚(即最後一枚)為左「T」右「L」。這樣可以知道每枚郵票在全張中的位置,即成為查對標記。這是英國早期郵票所特有的。郵票全張的空白紙邊印有「每枚售l便士,每行12枚售1先令,每整張售1英鎊。請將郵票貼在信封右上方」等字樣。英國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沒有印國家的名稱,因為那時別國家還沒有發行郵票;至今英國發行的郵票還是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黑便士郵票是無齒孔的,因為那時郵票打孔機還沒有發明,郵局出售郵票時,須用剪刀逐枚剪開,非常麻煩。1847年愛爾蘭人亨利·亞策爾(HenryArcher)發明了郵票打孔.機,並獲得專利。1853年英國政府購買了他的打孔機專利權後,1854年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有齒子郵票。
❾ 十張郵票的厚度是一毫米還是一厘米
應該是按毫米算,印刷郵票根據郵票採用的不同印刷方式.造紙廠生產出各種不同版別需要的專用紙,如影寫版郵票專用紙、雕刻版郵票專用紙、塗料郵票專用紙、磷光(熒光)郵票專用紙、郵票專用水印紙、有膠郵票紙等。這些紙張的厚度一般不大,十張的厚度應該大約是一兩毫米的厚度,如果是按厘米算,那是紙板不是紙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