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豆有哪些比較優良的品種,怎樣種植
1.東農303
屬極早熟菜用型和鮮薯出口型品種,由東北農業大學育成。特徵特性:生育期90天左右;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株高50cm左右,莖、葉綠色,花白色,不能天然結實;塊莖圓形,黃皮黃肉,表皮光滑,芽眼多而淺,結薯集中;薯塊含澱粉13.1%心14.0%,還原糖0.14%;植株中感晚疫病,塊莖抗環腐病,退化慢、怕乾旱、耐澇;一般畝產薯塊1500~2000kg。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栽4000~4500株,土壤肥力要求中上等,苗期和孕蕾期不能缺水,不適於乾旱地區種植。
適宜范圍:適應性廣,東北、華北及江蘇、廣東和上海等地均有種植,綜合經濟性狀良好。
以上是關於土豆優良品種的一些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2. 土豆有多少品種如何區分
一、名稱。
土豆又叫馬鈴薯,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
二、種類。
土豆種類繁多,按皮色分為白皮、黃皮、紅皮和紫皮等品種);按薯塊顏色分為黃肉種)和白肉種);按形狀分為圓形、橢圓、長筒和卵形等品種);在栽培上依照塊莖成熟期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種);按塊莖休眠期的長短又可分為無休眠期、短休眠期和長休眠期三種。
3. 土豆品種有哪些
1、黑土豆:主要有黑金剛土豆和黑美人土豆兩種。這兩種土豆的皮和肉都為黑紫色,澱粉含量較低,但含有豐富的紫色花青素。
2、白土豆:主要分為長形的和圓形的,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土豆,澱粉含量中等,食用價值都較高,一年四季皆有。
3、黃土豆:主要分為黃褐色土豆和黃色土豆,皮和肉均為黃色,澱粉含量很高,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土豆之一。
4、彩色土豆:營養價值比普通的土豆要高很多。彩色土豆的特色就是種植一株土豆,但可以生產多種顏色的土豆,比如紫色、紅色、黑色、藍色等。
5、紅皮土豆:澱粉含量較低,皮是紅色或紫紅色,但果肉顏色卻比較多,可能是白色的、黃色或者紅色。
4. 土豆有多少個品種哪一種最好種怎麼種呢
- 土豆有多少個品種?
馬鈴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土豆等,馬鈴薯品種非常的多,大概有6種品種,分別為:①黃色馬玲薯;②白色馬玲薯;③紅色馬鈴薯;④黃褐色馬鈴薯;⑤黑色馬鈴薯;⑥彩色馬鈴薯。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栽培歷史悠久,發展至今已經培育出了很多優良的品種,而常見的品種主要分為這幾大類。
黃色馬玲薯是菜市場里最常見的品種,一年四季都有,是炸薯條的理想選擇,這些棕色的馬鈴薯有白色的果肉,澱粉含量很高。
白色馬鈴薯,是一種澱粉含量中等的通用土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塊莖的澱粉含量低,適合做土豆沙拉,也適合煮、蒸、煎、烤、烤土豆片、湯和雜燴。
紅色馬鈴薯顏色特別,呈粉紅色,紫紅色不等,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尤其高含澱粉和花青素,營養豐富,相對於一般馬鈴薯口感更糯、面,汁多有粘性,最適合做土豆泥和薯條。
④播種
在日平均溫度15至25℃或10厘米高的土層3天以上溫度高於10℃時,即可播種,播種時根據肥沃程度和土豆品種,合理安排密度種植,土豆在一般栽培情況下每畝種6000株左右或每畝用種120至150公斤。
⑤水分管理
播種後在天氣乾旱時及時灌水,保持土壤處於濕潤狀態,確保出苗,發棵期、現蕾期和盛花期是關鍵時期,適當增加澆水量,確保土壤水源充足,在莖葉停止生長時對水分的需求會增加應注意補水,以免土豆晚熟或降低產量。
⑥病害防治
在土豆的栽培過程中,發生病害會導致減產和影響土豆質量,地上蟲害有蚜蟲和青菜蟲,可用高效吡蟲啉液防治,地下害蟲有地老虎和金針蟲在馬鈴薯生長期可採取噴施敵百蟲粉劑的方式防治。
⑦收獲
土豆莖葉變黃且逐漸枯萎時,土豆生長完全成熟,可選在晴天土壤較乾爽時進行收獲。
5. 馬鈴薯的品種有哪些
早熟的品種有:荷蘭七號(又名費烏瑞它):60-65天、尤金:70-75天、克新4號:55-60天、東農303:55-60天
晚熟品種:延薯四號、俄薯七號、宏薯四號(s4-9) 這幾個都是95天左右,還有鶴豐三號:110天
全國大面積種植的早熟品種 荷蘭七號 晚熟品種在東北三省有俄薯七號、這兩年宏薯四號表現的比其他晚熟品種要好
如果是自己種植,必須要到正規公司去買脫毒種薯,因為從外表上根本就區分不開是不是合格的種子,首先要考察公司是否有種子的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然後在考察他是否有組培基地(繁育試管苗)、防蟲網棚(生產微型薯)、繁種基地(一般在高寒山區),如果這幾項都有,可以說這家公司的種薯是合格的種薯了。
6. 馬鈴薯的種類有哪些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 L.),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馬鈴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山西大同一帶也稱為山葯)。在南方一些省份,也叫「冬薯」,因為常在收割完秋季水稻後,在冬季種植。馬鈴薯在不同國度,名稱稱謂也不一樣,如美國稱愛爾蘭豆薯、俄羅斯稱荷蘭薯、法國稱地蘋果、德國稱地梨、義大利稱地豆、秘魯稱巴巴等。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並稱為世界五大作物。馬鈴薯塊莖含有大量的澱粉,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熱量,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美,馬鈴薯早就成為第二主食。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
7. 土豆有多少種類
土豆應該也有個幾百種
8. 土豆分幾種品種
土豆按顏色劃分有紫色、紅色、黑色、黃色土豆,七彩土豆等。中國已培育出以紫色、紅色為主的彩色優質土豆,將紫、紅色土豆老品種與優良高產土豆品種雜交,改良篩選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土豆。
與老品種相比,改良後彩色土豆芽眼小,外觀好看,抗病性強,畝產可達到1000至1500公斤。彩色馬鈴薯還可作為特色食品開發。
由於其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經高溫油炸後彩色薯片仍能保持天然顏色。另外,紫色馬鈴薯對光不敏感,油炸薯片可長時間保持原色。
(8)土豆有多少種種類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土豆的主產區是甘肅定西市、寧夏固原市、西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大的土豆種植基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使甘肅省定西市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土豆最佳適種區之一。
甘肅省定西市已成為全國土豆三大主產區之一和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每年向全國各省市提供大量的馬鈴薯。
9. 馬鈴薯種植有哪些品種
早熟品種是指出苗後60~80d內可以成熟的品種,包括極早熟品種(60d),早熟品種(70d),中早熟品種(80d),這些品種生育期短,植株塊莖行程早,膨大速度快,塊莖休眠期短,適宜二季作區極南方冬作區栽培,可適當密植,一季作區早熟栽培或為二作區、南方冬作區供種的也可栽培。
中熟品種是指出苗後80~95d內可以成熟的品種,這些品種生育期較長,適宜一季作區栽培,部分品種可以用於二季作區早春的南方冬季栽培。
晚熟品種是指出苗後95~105d以上可以成熟的品種,包括中晚熟(95~100d),晚熟品種100d以上的,這些品種生育期長,僅適宜一季作區栽培,一般植株高大,單株產量較高。晚熟品種根系分布廣且較深,莖葉生長時間長,容易徒長,所以應適當增加磷、鉀肥,以促進塊莖的形成膨大。晚熟品種節間稍長,植株較高,大部分品種植株在80cm左右,高的可達到100cm。晚熟品種現蕾開花晚,開花多,花期長,有的品種可開花2~3層,晚熟品種分枝大多靠近莖的下部。晚熟品種氣孔多,氣孔口較小。據測定,晚熟品種平均1mm²有氣孔228個。
馬鈴薯品種分類—熟性
品種 熟性 品種 熟性 品種 熟性
荷蘭十五 早熟 東農304 中早熟 中薯十六 中晚熟
荷蘭七號 早熟 諾遲普 中早熟 中薯十七 中晚熟
金冠 早熟 紅拉索達 中早熟 冀張薯八號 中晚熟
荷蘭十四 早熟 華頌七號 中早熟 冀張薯十二 中晚熟
中薯二號 早熟 華頌三號 中早熟 隴薯三號 中晚熟
中薯三號 早熟 克新三號 中熟 隴薯六號 中晚熟
中薯四號 早熟 克新十八 中熟 隴薯七號 中晚熟
中薯五號 早熟 中薯十號 中熟 高原七號 中晚熟
中薯六號 早熟 冀張薯四號 中熟 青薯六號 中晚熟
中薯七號 早熟 冀張薯七號 中熟 青薯九號 中晚熟
中薯八號 早熟 東農305 中熟 延薯四號 中晚熟
富金 早熟 希森五號 中熟 麗薯二號 中晚熟
早大白 早熟 希森紅玫瑰2號 中熟 麗薯六號 中晚熟
尤金 早熟 延薯九號 中熟 卡它丁 中晚熟
克新四號 早熟 夏波蒂 中熟 維道克 中晚熟
中薯十二 早熟 超越 中熟 阿克瑞亞 中晚熟
中薯十四 早熟 米拉 中熟 維拉斯 中晚熟
東農303 早熟 斯諾頓 中熟 底西芮 中晚熟
希森三號 早熟 晉薯二號 中熟 台灣紅皮 中晚熟
希森四號 早熟 永豐三號 中熟 大西洋 中晚熟
希森紫玫瑰一號 早熟 中薯九號 中晚熟 內薯7號 中晚熟
諾金諾賽特 早熟 中薯十五 中晚熟 諾賽特-布爾班克 晚熟
諾蘭德 早熟 克新一號 中晚熟 肯納貝克 晚熟
男 爵 早熟 克新十二 中晚熟 紅旁蒂克 晚熟
豫馬鈴薯一號 早熟 克新十三 中晚熟 晉薯七號 晚熟
豫馬鈴薯二號 早熟 克新十五 中晚熟 隴薯八號 晚熟
鄭薯七號 早熟 希森六號 中晚熟 隴薯十號 晚熟
鄭薯八號 早熟 希森黑玫瑰1號 中晚熟 青薯168 晚熟
興佳二號 早熟 永豐二號 中晚熟 青薯十號 晚熟
10. 土豆的品種有哪些
1、底西瑞(Desiree)
品種來源:父母本:Uurgenta*Depesc是荷蘭育成品種。
特徵特性:植株半直立,分枝少,株高55-60厘米,分枝4-5個,葉片小而堅實。側小葉4-5對,葉色灰綠,生長勢強,莖粗壯,有明顯的棕紅色。花冠紫紅色,花粉多,天然果較多,結薯集中4-5塊,薯塊大,生育期105-110天。產量一般畝產1700公斤,最高畝產2500-3000公斤。商品薯率80%以上。紅皮,肉色鮮黃,表皮光滑。
薯形長橢圓形,芽眼數目較少,薯形一致性較好,端正美觀,芽眼淺,休眠期較長。耐貯性中上等,干物質較高,澱粉含量15。6%,還原糖含量低於0。4%,煮後無變色影響。對花葉病毒PVX,PVA敏感,高抗PVY,對卷葉病毒PLRV抗性中等。晚疫病:植株中抗,塊莖輕微。環腐病:植株抗塊莖抗。癌腫病:免疫。煮食口感優,味道甜綿,炸片色澤中上,口感較好,烹調變色較弱。
栽培要點:抗旱性強,水旱地均可種植,特別適於旱地種植。播種密度3500株左右。種薯出苗快,應及早中耕和施肥澆水,開花後不宜澆水,防止次生薯出現,影響薯形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