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是一種什麼魚品種和名字叫什麼。求解。
如圖 , 可能是 克拉爬鰍 或者 高原鰍 學名
爬鰍科 Balitoridae 克拉爬鰍屬 Claea 魚類
下圖為 達(比)氏克拉爬鰍Claea dabryi , 曾用名 戴氏山鰍 (Oreias dabryi )、戴氏南鰍
分布於金沙江、雅礱江中下游、安寧河、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沱江上游、赤水河上游、嘉陵江上游、涪江上游、烏江上游等。為小型底棲魚類,多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澈有礫石、岩縫或洞穴的河段。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植物碎屑為食。
Ⅱ 尋找沱江河裡一種魚的學名!
肯定不是這張圖片,這張圖片像是海水魚。看描述應該是鯝亞科的魚類,下頜有角質邊緣,比較堅硬的那種,利於它鏟食固著藻類。
銀鯝,Xenocypris argentea (Günther, 1868),俗名密鯝、銀鰺、刁子,屬鯉形目鯉科鯝亞科鯝屬的一種魚類,是廣布於江河、湖泊、水庫中下層水域的小型經濟魚類。適應性強,屬廣溫性魚類,主要分布於珠江、長江、黑龍江等水域,通常棲息於水體的中下層,以其發達的下頜角質化邊緣,在池底或底泥中刮取食物。在自然條件下銀鯝以腐屑底泥為主食,同時也攝食硅藻和固著藻類。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春、夏季以腐屑底泥為主食,兼食少量固著藻類,秋、冬季則完全以腐屑底泥為食。
Ⅲ 鮰魚圖片,
鮰魚圖片:
鮰魚也叫長吻鮠俗稱江團、肥沱、肥王魚,淮南人又稱淮王魚。因其吻部較一般鮠屬魚類長,故被稱為長吻鮠。本種主要分布在長江幹流的部分江段和各大支流的下游水域,常見個體重1.0~5.0kg,為中型魚類。
長吻鮠分布於中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以長江水系為主。由於環境惡化、資源銳減及人工捕撈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野生長吻鮠資源急劇衰竭,數量急劇減少。
(3)沱江河裡有多少種魚圖片擴展閱讀:
鮰魚生活習性:
長吻鮠屬溫水性魚類,最佳生長水溫25℃~28℃,最適PH范圍7.0~8.4,耗氧率明顯高於其它家魚,不耐低氧,如果溶氧量低於3mg/L,其攝食量開始明顯減少。長吻鮠性溫順,喜集群,畏光,不善跳躍,白天隱居,夜間四處覓食,多生活於江河底層。
長吻鮠屬溫和肉食性魚類,不同類相殘。幼魚主食水生昆蟲、浮游動物、植物性餌料等,成魚食用泥鰍、麥穗魚、蝦等。
一般生活於江河的底層,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冬季多在幹流深水處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長吻鮠為肉食性魚類,主要食物為小型魚類和水生昆蟲。達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齡為3齡,一般為4-5齡。
成魚每年3-4月開始成熟,便上溯至礫石底的河水急流處產卵。產卵期為4-6月,8月左右下退。懷卵量1-10萬粒以上不等。長江的產卵場較集中於中游的荊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Ⅳ 這兩種魚是什麼魚
圖一 , 薄鰍屬魚類 學名
具體哪種不知,可能是北美的物種。
Ⅳ 沱江河裡主要有那些魚類
沱江河裡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花鰱、白鰱.白條子、桃花白、小麻魚、尖嘴巴、鰱芭籠(學名 塘鯴)、黃辣丁、烏棒、苦白思等。
湘西沱江為湖南省鳳凰縣境最大的河流,為武水一級支流,上有二源:北源為烏巢河,發源於禾庫都沙南山峽谷中,灘險流急,天雨水漲,行旅多阻。沱江從西至東橫貫鳳凰縣境中部地區,流經臘爾山、麻沖、落潮井、都里、南華山、沱江鎮、官莊、橋溪口、木江坪等9個鄉鎮。至瀘溪縣河溪會武水,在武溪鎮匯入沅江。幹流全長131公里。在鳳凰縣境長96.9公里,流域面積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Ⅵ 請問這是什麼魚
如圖 , 花斑副沙鰍 學名
鰍科Cobitidae 副沙鰍屬 Parabotia 魚類
下圖為 花斑副沙鰍 Parabotia fasciata ,俗稱 黃沙鰍、黃鰍、沙鰍、花間刀、蕉子魚
分布於珠江水系、還分布於韓江、漢水、九龍江、閩江、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黑龍江等水系、四川分布於岷江、沱江、嘉陵江等。
Ⅶ 這是什麼魚
如圖 不宜分辨 , 副沙鰍 或者 條鰍 學名
鰍科 Cobitidae 副沙鰍屬 Parabotia 魚類
下圖為 花斑副沙鰍 Parabotia fasciata ,俗稱 黃沙鰍、黃鰍、沙鰍、花間刀、蕉子魚
分布於珠江水系、還分布於韓江、漢水、九龍江、閩江、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黑龍江等水系、四川分布於岷江、沱江、嘉陵江等。
Ⅷ 鮰魚是什麼魚刺多嗎
鮰魚是什麼魚
1、鮰魚的下身略帶粉紅,沒有磷,身體粗長,腹部膨脹隆起,尾部呈側扁。鮰魚是長江水產的三大珍品之一,學名叫做「長吻鮰」,因與「回」同音,在民間被稱為「回魚」。這種魚只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亂石之中可見,在湖泊中很難見到,溪或堰塘中不會有,一般在10m以上深度水域生存。
5、補充蛋白質
鮰魚肉中富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且蛋白質中所含必須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