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鮮松茸多少錢一斤
每個地方的價格可能有差異吧。我所在地雲南麗江也算是松茸的產地,這個東西分等級的,目前菜場有賣的一般都是等級差的,48一市斤。個大形狀好的要100多一斤。
『貳』 鹿茸多少錢一斤
鹿茸是按克出售的,價格按照等級一克3-10元。
鹿茸是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主要從梅花鹿和馬鹿頭上採收,前者叫花鹿茸、黃毛茸,後者叫青毛茸。雄鹿到了一定年紀頭上就會長角,初發時嫩如春筍,其表面上有一層纖細茸毛的嫩角就是鹿茸。
選購:
1、能買整枝不買切片,能切買片不買打粉「。鹿茸的造假技術很多樣,但越是完整的時候,越難造假或摻雜,如果能到源產地買最好。鹿茸的品種有很多,其中較好的品種是」花二杠「,隨著生長,鹿茸的分支會越來越多,骨質化程度會不斷增加,所以最好是在」二杠「的時候採摘。
2、看形態特徵:真鹿茸體輕,質硬而脆,氣微腥,味咸。通常有一或兩個分枝,外皮紅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或棕黃色細茸毛,皮茸緊貼,不易剝離。
『叄』 鹿茸片(血片)多少錢一克啊
需要看貨論價的。沒有一成不變的。碰到有良心的商家,那就是有一說一,一分價錢一分貨。要是萬一遇到那另外一些的商家的,那就不好說了。 你可以先到淘寶上看一下的。 0.7--1元之間。
『肆』 請問葯店一般鹿茸多少錢一克
截至2019年11月,鹿茸市場價一克3-80元不等。
鹿茸的價格較為昂貴,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糖分及其他營養成分,貯存稍有不慎,極易發生蟲蛀、霉爛和變質,輕則降低葯效,重則失去葯用價值。
因此必須妥善保管貯存。沒有干透或是受了潮的鹿茸,會受蟲蛀,使質地變輕,殘缺不全。若保管得法,就可避免這種現象.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4)血茸圖片一斤多少錢擴展閱讀:
辨別鹿茸真假的辦法:
1、看材質。
真鹿茸呈圓柱形分枝狀,具一個分枝者習稱「二杠」,其主枝習稱「大挺」,挺長14~20厘米,鋸口直徑約3厘米,離鋸口約3厘米處分枝,分枝長10~15厘米,直徑較主枝略細。
假鹿茸多用鋸末、膠、色素製成圓柱狀分枝的鹿角形狀,外貼其他動物皮製成,有的製成二杠形,有的製成三岔形,外表皮多為灰褐或灰白色,表面有灰白或淡土褐色稀疏被剪成參差不齊的短毛,其間或雜有黑褐色的成撮毛,下部四周或粘附有長約3厘米的毛。
2、看顏色
真鹿茸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表面布有紅黃色或棕黃色緻密的茸毛,上端較密,下部較稀,分岔間具一條灰色筋脈,皮茸緊貼,有蜂窩狀細孔,外圍不顯骨質化。
假鹿茸外表皮多為灰褐或灰白色,表面有灰白或淡土褐色稀疏被剪成參差不齊的短毛,其間或雜有黑褐色的成撮毛,下部四周或粘附有長約3厘米的毛。
『伍』 鹿血 鹿茸血多少錢一斤
這是搖勻後的鹿茸血酒
『陸』 最好的鹿茸多少錢一克
截止到2020年7月,一般特級鹿茸每克價格在10~8元之間,一級鹿茸價格每克在8-5元左右,二級鹿茸在每克5-3元之間。
鹿茸的價格較為昂貴,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糖分及其他營養成分,貯存稍有不慎,極易發生蟲蛀、霉爛和變質,輕則降低葯效,重則失去葯用價值。 因此必須妥善保管貯存。沒有干透或是受了潮的鹿茸,會受蟲蛀,使質地變輕,殘缺不全。若保管得法,就可避免這種現象.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佔總成分的一半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鹿茸
『柒』 馬鹿茸價格
我國是養鹿大國,馬鹿和梅花鹿馴養歷史悠久,規模不斷擴大。新中國成立後,養鹿業在全國各地得到迅速發展,建立了許多國營和集體所有制的鹿場。馬鹿主要在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等省區。其中,甘肅主要集中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天祝藏族自治縣。
西北是馬鹿養殖集中的地區,新疆農二師各團共12萬只,伊犁地區共22000隻,甘肅肅南1000隻,天祝1300隻,青海海北3800隻、海東800隻等,主要國營鹿場有肅南縣鹿場1000隻,托勒牧場鹿場860隻,大同牛場鹿場680隻,甘肅小場戶共100多家,共養殖馬鹿16000多隻。
1997年之前,是中國養鹿業發展最好的時機,全國共存欄150多萬只,鹿茸價格也較為合理,馬鹿茸鮮茸每公斤1000-1600元,梅花鹿茸每公斤2000元以上,人們的保健意識覺醒,加上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國民收入增長顯著,國內鹿產品需求不斷擴大,出口創匯勢頭強勁,韓國人最喜歡中國馬鹿茸,每年出口韓國80多噸干鹿茸,相當於250噸鮮鹿茸,為國家出口換匯上億元。
2007年,全國有1萬多人從事養鹿,有3萬多人通過鹿產品加工、銷售實現就業,鹿產業在國家經濟中佔有了一席之地,成為強勁發展的特種養殖業,也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涌現出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隨著專家隊伍不斷壯大,整個鹿業的養殖加工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鹿茸產量和質量不斷的提升。
紐西蘭赤鹿茸低價大量進口
鹿茸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葯材,在中醫臨床上占居重要地位。紐西蘭赤鹿混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嚴重威脅我國中醫中葯安全。
令業內人士感到憂心的是,十幾年來,由於紐西蘭赤鹿茸每年以600多噸的規模向國內超低價傾銷,迫使國內鹿場所產鮮鹿茸以低於成本價出售,使得甘肅和全國鹿業深深陷入經營困境,絕大部分鹿場和個體養殖戶面臨倒閉破產。
據悉,目前,全國鹿業養殖戶總數由97856多家縮減到現在的25362多家,也使中國馬鹿和梅花鹿優良品種面臨滅絕,存欄數量從2006年30萬頭縮減為現在不足2萬頭,可繁殖母鹿數量不到20%,東北馬鹿已經滅絕,阿爾泰、伊河、清源、阿拉善、甘肅馬鹿瀕危,更為重要的是威脅道地名貴中葯材鹿茸的安全,我國產的鮮鹿茸從2006之前的260多噸縮減至現在的80多噸,這一現象對《中國葯典》產生巨大的挑戰。
董崇山表示,尤其在今年疫情嚴重影響下,鹿茸及種鹿嚴重滯銷,全國各鹿場又開始新一輪的殺鹿賣肉,馬鹿和梅花鹿存欄量再次嚴重下降1/3,鹿農失去養殖信心,中國鹿業到了生死存亡的歷史關頭。
『捌』 血茸的功效與價格
鹿茸的功效鹿茸是雄性梅花鹿或馬鹿未骨化時帶有茸毛的幼角。產於我國北方各省市自治區的養鹿區。
鹿茸味甘微咸、性溫,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強筋骨的功效。凡屬腎陽虛所致疲乏無力、精神萎靡、肢涼怕冷、陽痿滑精、小便失禁 、大便溏稀、腰背酸痛、心悸頭暈、耳聾眼花、婦女宮冷不孕、小兒發育遲緩等均可用鹿茸治療。鹿茸可單獨應用(如研成細粉沖服或製成鹿茸精等補劑服用),也可在其它方劑中配伍同服,如與人參、蓮子、巴戟天、鎖陽、枸杞子、棗仁等配伍製成滋補肝腎、益氣養血、健脾益胃的參茸衛生丸。與人參、附子、當歸、小茴香、杜仲等葯物配伍製成的鹿茸散可治療久痢、久瀉、肛門下墜等症。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鹿茸內含有多種氨基酸、三磷酸腺苷、膽甾醇、雌酮、脂溶性維生素、卵膦脂、腦磷脂等。這些物質除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壯陽外,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鹿茸做為一種中葯補劑深受患者歡迎。
以往,採集鹿茸要射殺野鹿 ,因此,鹿茸價錢十分昂貴,隨著我國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如今取鹿茸採取保鹿鉅茸的手術方法,這樣我國的鹿茸資源必將能夠得到更好的開發和利用。鹿茸鑒別鹿茸是雄性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頭上未骨化而帶茸毛的乾燥幼角。是大補腎精氣血之貴重中葯。
◆梅花鹿鹿茸:
花鹿茸:又名黃毛茸、花茸。為梅花鹿的幼角。鹿茸外觀比較好辨別,全體呈圓拄形,多具1~2分枝。具1分枝者,習稱「二杠」,其主枝習稱「大挺」,挺高14~20厘米,鋸口直徑約3 厘米,離鋸口約3厘米處分枝,分枝長10~15厘米,直徑較主枝略細。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表面布有紅黃色或棕黃色緻密的茸毛,上端較密,下部較稀,分岔間具一條灰色筋脈,皮茸緊貼。體輕,鋸口潔白,有細蜂窩,外圍無骨質。氣微腥,味微威。具2分枝者,習稱「三岔」,大挺長24~30厘米,直徑較細,多不圓,略呈彎弓形,微向後偏,先端略尖,下部多有縱棱線(稱「起筋」)及突起的疙瘩(稱「骨豆」或「釘」),皮紅黃色,毛稀而較粗。
二杠茸:大挺圓柱形,直立長15-18厘米,直徑3-4厘米,頂端鈍圓飽薄,向內方稍彎曲,習稱彎頭或稍有皺縮,眉叉亦呈圓柱形,斜向前伸,長9-15厘米,直徑2.5-3.5厘米,全形略如拇指與食指,作八字樣分開,皮紅棕色或黃棕色,密生黃棕色或淡灰色細毛茸,鋸口卵圓形,黃白色或淡黃色,外圍有較薄的骨質,中部密布海綿狀細孔,體輕如朽木,氣微腥,味微咸。
由於二杠茸營養成分最高,我們主要以二杠茸為參考,二杠茸又有頭茬和二茬之分,頭茬茸質最好,營養成分最高,二茬稍遜!
◆馬鹿茸:
多為砍茸,少有鋸茸。形狀和花鹿茸相似,但體形一般均較花鹿茸為粗大。分枝亦較多,側枝一個(單門)、2個(蓮花)、3個(三岔)、4個(四岔)或更多,其中以蓮花、三岔、四岔為主。東馬茸長15~33厘米,皮灰黑色,毛青灰色或灰黃色;鋸口面外圍有骨質;分岔愈多則質愈老;毛粗而疏;下部並有縱棱;稍有腥氣,味微咸。西馬茸長可達90厘米,表面多有棱,多抽縮干癟,側枝較長且彎曲,毛灰色或黑灰色而粗長,鋸面色較深,余同東馬茸。
又四川產的馬鹿茸分岔較多,一般為四岔、五岔、六岔;毛長而密。
◆頭茬與二茬區別:
二茬茸(再生茸)與頭薦茸近似,但主枝不圓或下粗上細,或粗細長短不等。下部有縱棱筋,虎口凹陷,虎口封口線多延伸到主枝上,線端及兩旁色黑,光滑無毛,邊緣茸毛緊鎖,似針縫狀。毛較粗糙。體較重,無腥氣,鋸口外圍多已骨化 !
進補用茸均以粗壯、主枝圓、頂端豐滿、質嫩、茸毛細密、皮紅棕色、有油潤光澤者為佳。
除了我們所能用感觀鑒別的以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價格也是判定頭茬和二茬茸的主要依據!由於各地的情況略有不同,整枝一般價格範圍都在四千至六千元一公斤,低於此價格的暫時不列為本范圍!
◆排血茸與帶血茸的加工方法和外形區別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各地用葯習慣不同,有些地區習慣使用排血茸片,而現在鹿場考慮鹿茸的有效成分保存,多數加工帶血茸。一些不法分子為迎合一些人的用葯習慣,將制葯廠提取過的鹿茸或將帶血茸片用化學處理後,充當排血茸出售,這些偽品已失去了鹿茸的有效成份和葯用效果,應注意認真鑒別。
排血茸:鹿茸每年鋸下後,加工分為燙茸和烘茸兩大過程。燙茸的目的是使鹿茸煮炸,回水排凈茸血;烘茸是使茸體乾燥便於保存。燙茸是根據茸血在適當的溫度內維持其液態,不至於冷卻凝固的原理,使茸內血液不斷從鋸口往溫水裡滲出,溫水保持40 ℃內直至鋸口處冒白沫,無血液排出為度,然後進行乾燥。
帶血茸:是將據下的鹿茸,立即用燒紅的烙鐵燙封鋸口,使茸血不流出,再放入烘箱,烘乾即可。帶血茸外觀色烏。茸基部皮膚有明顯血管跡。
由於加工技術的成熟,使得加工後的鹿茸片更方便於進補,而且散買的價格遠低於整枝的價格,所以下文對鹿茸片做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給選用鹿茸片的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幫助!
◆ 鹿茸片:
通常呈賀形或橢圓形,直徑為1~4厘米,片極薄。外皮為紅棕色。鋸口面為黃白至棕黃色,外圍有一明顯環狀骨質或無、色較深,裡面具蜂窩狀細孔,中間漸寬或呈空洞狀,有的呈棕褐色。體輕,質硬而脆。氣微腥、味咸。一般來說,鹿茸片以體輕,斷面蜂窩狀,組織緻密者為上乘品。古人對鹿茸片積累了豐富的鑒別經驗。如在《增訂偽葯條辨》一書中所載:「茸之頂尖,最首層之白如蠟,油潤如脂,名之曰蠟片;次層白中兼黃,純系血液貫注其中,故名之曰血片;最次層片有蜂窩,色紫黑透孔,名曰風片,俗雲木通片,如木通之空通也。最次則骨毗連,同角相仿,名曰骨片,效力最薄矣。」由此可見其鑒別之精說,辨析之明了。
在現代葯材商品市場上,常把鹿茸的切片,近頂處切下的,叫做「血片」。血片厚約1毫米,呈蜜脂色,微紅潤,片面光滑。
把在鹿茸下段切下的稱做「粉片」。粉片厚約1.5毫米,呈灰白色,起粉,片面光,有細孔,周皮紫黑色,有腥氣。
「沙片」則臨近骨端,片面粗糙,有蜂窩狀細孔。
血片功效甚佳,價格昂貴,粉片次之,價格也較便宜,沙片又次之。「骨片」最近骨端,質量比沙片為差。
◆鹿茸片選購及鑒別:
用作葯用的鹿茸通常是加工成切片出售。由於切片的部位不同。其性狀、名稱和質量也不同。
◆在選購鹿茸的時候,需要注意花鹿茸血片和馬鹿茸粉片、老角片的區別。
花茸血片:用作葯用的鹿茸通常是加工成切片出售。葯用價值最高及售價最貴的是鹿茸角尖部分的切片,俗稱「臘片」和「血片」,但是數量很少。這種上品鹿茸通常是淺棕色或棕色、半透明圓形薄片,氣味微腥,有輕微的鹹味,在薄片周邊的外皮有紅棕色或棕色的茸毛。
一根花鹿茸能出的「血片」不過十幾片,之後就是鹿茸中上部的「粉片」和靠近根部的「老角片」,這兩種鹿茸多為圓形狀、粉白色(或者淺棕色)的厚片,質地堅硬粗糙,沒有骨質或略有骨質,中間部分有肉眼可見的蜂窩狀細孔,氣味、味道跟「血片」相同。
馬鹿茸茸片:馬鹿茸在加工的時候是不排血的,所以馬鹿茸的粉片和老角片也是紅棕色的。不過要區分這二者並不難,需要注意三點:第一,注意鹿茸片表面的質地,質地細膩,沒有小孔的為血片;第二,看周圍茸毛的毛色,青色的是馬鹿茸,而非花鹿茸血片;第三,看鹿茸片的大小,切切記住小的才是上等血片!
假茸片:假鹿茸多以其它動物的皮毛,包裹動物的骨膠偽造後切成薄片而冒充鹿茸片它與真鹿茸的主要區別是:體重而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為棕紫色,無蜂窩樣細孔,外皮裹的毛皮可以剝離開,氣腥而味淡。
◆排血茸片與帶血茸片的區別
排血鹿茸飲片:其多數加工成圓形,斜形薄片或破碎薄片,膠質透明,無角質化,外皮薄呈淺棕色或灰黃色,由於排血干凈的鹿茸片呈白色,或白黃色,結構清晰,外觀色美,體輕,氣微腥,味微咸。此種排血茸片,一些老中醫認為越白越好,黑的不好,這是不科學的,經研究證實鹿茸內液體物,其中含有大量葯效較高的鹿茸精(Pantocrine) ,排血茸茸內的液體葯物幾乎全部流失,所損失的液體葯為鮮茸重量的8 %~9 % ,為提高鹿茸的質量,現多改為帶血加工。
帶血鹿茸片:成圓形薄片或破碎薄片,外皮較硬,皮色灰暗黃,飲片多呈黑色或白色,茸的尖部首層白如臘,油潤如脂,氣味腥濃,味微咸。
◆提取過鹿茸精後的茸片特徵
此種飲片來源貨真,只是主要成分已經提取,不仔細觀察,很難鑒別,該種鹿茸片,色淡白,毛色灰,外皮無黑,粉性差,蜂窩壯小孔較大且多破裂,無腥味,味淡無咸。
◆通過加工製作的鹿茸偽品
利用化學葯水除鹿茸活血,使鹿茸飲片顯得白,此種鹿茸飲片的白與正常的鹿茸飲片的白不一樣,用化學方法處理過的鹿茸飲片顯得特別凈白,不自然,而顯熒光,連鹿茸基部骨化片都找不到黑色,口嘗無味,無咸無腥,並有縮舌感。用制葯廠提取過的鹿茸粉,曬干,用雞蛋清調和,爾後用鹿皮包裹,加工成薄片,無蜂窩狀,外皮無毛,口嘗有粘舌感,久後片型自溶。
◆鹿茸片與馴鹿茸片的鑒別
性狀鑒別花茸片:園形或近園形,切面直徑 l~ 5cm;外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色細茸毛(有時可見燎痕或利痕);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中部黃白色、無骨化、密布細孔;體輕質軟富彈性(有時可見小而角質樣片即蠟片);氣微腥、味微咸。馬茸片:園形或類園形,切面直么 l~3cm;外表面茸毛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時可見燎、刮痕),可見棱筋及疙瘩狀突起;外皮灰黑色、較厚;中部灰白色或黃白色密布蜂窩狀小孔;氣腥味稍咸。馴鹿茸片:長橢園形或長園形,切面長軸直徑 1~5cm,短軸直徑 0.5~2cm;表面茸毛灰白色,稀疏、粗而長;外皮灰棕色,角質化較厚;中部白色或紅棕色,可見由外向內的骨化圈明顯,約為直徑的 1/2,中間可見蜂窩狀孔紋、稀疏、質硬、無彈性,有時透明;氣微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