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麻將胡牌需要多少張牌
麻將胡牌需要9張或者13張。
在國標麻將中,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九蓮寶燈」,九蓮寶燈胡牌最多的聽法是聽九張牌,如三個一條,二三四五六七八條和三個九條,它能聽九張牌,無論來了哪張條牌都能胡。後來胡牌中只要有三個一條,二三四五六七八條和三個九條和另外一張條就可以,無論是怎樣聽的。
麻將最大胡牌牌型:
現實麻將中最大的牌是清一色都是一樣花色的牌,有白板也可以的。
清一色是麻將番種之一,指由同一種花色的序數牌組成的和牌,不記無字的牌(如果全部是無字牌組成的和牌,叫字一色,如東東東東南南南南西西西西北北北北發發)。
大四喜,翻番:四杠是88番;字一色,四暗刻是64番。所以最大番數是88*2+64*2=304番。如果再杠上開花,就又加8番,就是312番。如果全花就又加8番,就是320番。還有聽牌1番。
㈡ 一副麻將一共多少個啊
一副標準的麻將牌的數量是144張。這是不分區域,不分規則的完整數量。其分別包含了:
1、序牌 共計108張。
①萬:1-9萬 合計36張。
②餅(筒):1-9餅 合計36張。
③條(索):1-9條 合計36張。
2、字牌 共計28張。
①風:東、南、西、北 合計16張。
②箭:中、發、白 合計12張。
3、花牌 共計8張。
①春、夏、秋、冬,梅、蘭、竹、菊 合計8張。
游戲介紹
麻將是一種中國古代發明的博弈游戲,牌類娛樂用具,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每副136張(有的地區74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不同地區的游戲規則稍有不同。
麻將的牌式主要有「餅(文錢)」、「條(索子)」、「萬(萬貫)」等。在古代,麻將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說麻將牌實際上是一種紙牌與骨牌的結合體。
與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將的玩法最為復雜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簡單,容易上手,但其中變化又極多,搭配組合因人而異,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最能吸引人的博戲形式之一。
㈢ 一幅麻將牌總共多少個什麼紅中幾個白板幾個具體點,都包括什麼
一副完整的麻將牌共152張。包括字牌、花牌、序數牌、百搭牌。
字牌
1、風牌:東、南、西、北,各4張,共16張。
2、箭牌:中、發、白,各4張,共12張。
花牌
春、夏、秋、冬,梅、蘭、竹、菊,各一張,共8張。
序數牌
1、萬子牌:從一萬至九萬,各4張,共36張。
2、筒子牌:從一筒至九筒,各4張,共36張。也有的地方稱為餅,從一餅到九餅。
3、索子牌:從一索至九索,各4張,共36張。也有的地方稱為條,從一條到九條。
百搭牌
財神、貓、老鼠、聚寶盆各一張,百搭牌4張,共8張。
(3)麻將一排要放多少個圖片擴展閱讀:
麻將起源:
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胄的游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說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
例如:「筒」圖案就是火葯槍。還有的說,麻將基本張數為108張,代表著水滸里的108位好漢,東南西北則代表這些好漢來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中發白是說這些人有的是中產階級,有的是高官貴族,有的則是白丁出身。
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
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游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㈣ 一副麻將都多少張牌
北方麻將每副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
麻將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及閩南地區俗稱麻雀,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游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不同地區的游戲規則稍有不同。麻將的牌式主要有「餅」、「條」、「萬」等。
在古代,麻將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說麻將牌實際上是一種紙牌與骨牌的結合體。與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將的玩法最為復雜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簡單,容易上手,但其中變化又極多,搭配組合因人而異,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最能吸引人的博戲形式之一。
(4)麻將一排要放多少個圖片擴展閱讀:
麻將形成過程:
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紙製成的牌長二寸許,寬不到一寸。紙牌開始共有60張,分為文錢、索子、萬貫三種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兩張,另有幺頭三色各兩張。
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對牌者為勝。贏牌的稱謂叫「和」。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其後,人們感到紙牌的張數太少,玩起來不能盡興,於是把兩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來玩,從此紙牌就變成120張。在玩法上,除了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可以成為一副以外,三張相同的牌也可以成為一副。也就是說,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還可以吃、碰。
但由於紙牌的數量一多,在取、舍、組合牌時十分不便,人們從骨牌中受到啟發,漸漸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來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將牌從此開始。
㈤ 麻將排一共有多少個
整副牌共計136張。
後來又加上各種花牌,整副牌共計144張。
另有一種民間趣話,打麻將用四方桌既是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張牌,因為一季有十三個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贏了時的那一張,代表一年最後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這也是另一種趣話。
㈥ 川麻一排多少個
川麻一排多少個
共有108顆麻將子,分為筒,條,萬。
四川麻將又稱為川麻,流行於四川,重慶等地的娛樂活動,後來逐步流行於其他地方,成為很多人休閑娛樂的活動。
通常情況下,一副川麻牌總共是108張牌,其中筒,條,萬牌各有36張,比較適宜四個人同時玩。
想要胡牌的話,需要缺少任何一門牌才能夠胡牌,任何一對牌便可以成為將。
打牌規則如下:
首先莊家手裡有十四張牌,莊家首先出牌,這一輪牌局中,胡牌的那一方就是下一盤的莊家,打牌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碰,杠,但是不能夠吃。
一旦碰,杠了,就需要亮出牌面。自方牌的話,如果杠上了花,三家就算輸牌。
牌局中的點炮者輸點,與他人沒有任何關系,打牌的時候,在同一圈內,不能夠棄先胡後,但是加分的時候,允許人們胡牌。
川麻總共由108張牌組成,玩川麻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熟悉打牌的規則,這樣才能靈活的運用每一張牌。
㈦ 麻將一排要放多少對
麻將一排要放17對。北方麻將一副共有136張,麻將通常都是有四個人來打,136被四分,每份34張,每排就有17對牌。麻將,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及閩南地區俗稱麻雀。麻將是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游戲,娛樂用具,通常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
在明代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再依次取牌、打牌。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因此又叫默和牌。
㈧ 一副麻將牌有多少張牌
一副麻將的牌數:
完整的144張。但也有一些地方先抽掉杠花,那樣的話就只有136張了。
1、基本牌136張,包括萬(1-9,每個4,共36),條(1-9,每個4,共36),餅(1-9,每個4,共36),東南西北中發白(7*4=28)。
2、此外,還有春夏秋冬梅蘭菊竹等8個杠花。完整的144張。但也有一些地方先抽掉杠花,那樣的話就只有136張了。
(8)麻將一排要放多少個圖片擴展閱讀:
麻將牌數的發展背景:
1、麻將,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地區俗稱麻雀,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游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北方麻將每副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
2、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
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3、2017年4月,國際智力運動聯盟宣布,麻將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