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世界還有多少水的圖片
擴展閱讀
11款天籟碳罐在哪裡圖片 2025-05-17 08:55:50
王傑照片圖片大全集 2025-05-17 08:55:40
吸煙喝酒圖片大全唯美 2025-05-17 08:50:01

世界還有多少水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04 20:12:41

❶ 世界水資源分布圖

這個

❷ 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洋,地球含水量真的很多嗎

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洋,地球含水量真的很多嗎?

含水礦物揭示出地幔能容納比所有海洋總和還多的水,那這些水從何而來?美國西北大學的保險箱里放著幾百顆從巴西泥土中挖出來跟卵石大小一般的鑽石。對一些人來說,這些石頭可能毫無價值。西北大學礦物學家史蒂夫·傑克布森說:它們像是被扔進洗衣機遭受過重創一樣,顏色大多是深色或黃色,與珠寶商夢寐以求的原始寶石相差甚遠。然而對於像傑克布森這樣的研究人員來說,這些被鎖在鑽石內部的晶體碳碎片相當珍貴,其中的礦物微粒形成於地下數百公里的地幔深處。

博科園-科學科普:其中一些礦物微粒甚至難以被顯微鏡觀測到,與此同時它們也給研究人員提供了勘探地球內部的機會。研究人員觀測到這些礦物質中含有某種不起眼的物質——水,但由於水出現的地點尤為特殊,這讓研究變得十分有趣。礦物質檢測出的水並不是真實水滴,甚至不是H20分子,但它含有氫和氧原子並且嵌在礦物本身的晶體結構中。這種含水礦物質並不潮濕,但當它融化時會溢出水。這一發現第一次直接證明了上下地幔的過渡區(地下410km-660km)存在含水礦物。

因為這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問題,地幔的水含量仍有待討論。測量地球內部蓄水並不容易,有希望的方法是測量地幔的導電性,但是這項技術還沒有像地震波那樣先進。雖然地震波提供了地球內部視野,但圖片並不總是很清晰。由於這些信號很微妙,所以研究人員需要更精確的數據和更真實的地幔物質來了解地球內部儲水情況,而不僅僅憑借尖晶橄欖石和wadsleyite來下結論。過渡區60%都是尖晶橄欖石和wadsleyite,其餘的是其他礦物質和化合物的復雜混合物。

尋找更多富含含水礦物質的鑽石對研究也會有所幫助。在傑克布森的實驗室里,這項工作落到了研究生米歇爾·溫茨的肩上。她在阿貢國家實驗室使用強大的X射線來繪制每一個礦物斑點的位置,其中幾顆可能有六個礦物斑點。為了識別礦物質,將X射線照射到每個位置點上,並測量射線是如何散落其晶體結構。實驗室里的數百顆鑽石全部來自巴西,她檢驗了大約60次,沒有發現水存在。不管有沒有水,這些來自深海的鑽石仍然令人驚嘆,它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雪花一樣美麗別致。

❸ 目前世界的水資源還剩多少

中國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中國水資源現狀

1、中國水資源流域劃分

中國按河流水系劃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龍江流域 Ⅱ遼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黃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長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東南諸河流域 Ⅸ海南諸河流域 Ⅹ內陸河流域。

2、中國水資源量評估

20世紀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國開展了第一次水資源評估工作,並根據1956-1979年的水文氣象資料,對全國水資源量進行了評價,其成果見表5、表6。

(1)降水總量。1956-1979年間的平均年降水總量為6.2萬億立方米,摺合降水深為648mm,比全球陸地平均值低約20%。受氣候和地形影響,降水的地區分布極不均勻,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台灣省多年平均年降水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則不足25mm。

(2)河川徑流量。在我國,降水量中約有56%通過陸面蒸發返回空中,其餘44%形成徑流。全國河川徑流量為2.7萬億立方米,摺合徑流量深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為6780億立方米, 約佔27%;冰川融水補給量為560億立方米, 約佔2%;從國境外流入的水量約為172億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據陸面蒸散發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國土壤水通量約為4.2萬億立方米(約占降水總量的67%),其中約有16%通過重力作用補給地下含水層,最後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餘3.5萬億立方米消耗於土壤和植被的蒸散發。

(4)地下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系指與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補排關系的地下水總補給量。根據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全國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約為8288億立方米,其中有6762億立方米分布於山丘區,1874億立方米分布於平原區,山區與平原區的重復交換量約為348億立方米。

(5)水資源總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的重復量,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比河川徑流量多的1009億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間河谷與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補給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開采地下水的情況下,這部分水量以潛水蒸發的形式消耗,通過地下水開采,可以從蒸發中奪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經過計算,平均年潛水蒸發量在北方平原地區為844億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區為119億立方米。

中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的水貧窮到什麼地步呢?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現有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壓力,80個國家水源不足,20億人的飲水得不到保證。預計到2025年,形勢將會進一步惡化,缺水人口將達到28億~33億。世界銀行的官員預測,在未來的5年內「水將像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
我國屬於缺水國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資源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為嚴重。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專家們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美國民間有影響的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中國的黃河在過去的10多年年年斷流,其中1997年斷流226天。流經中國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區的淮河去年也斷流了90天。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數百個湖泊正在乾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其中北京市的人均佔有水量為全世界人均佔有水量的1/13,連一些乾旱的阿拉伯國家都不如。
但是廣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們如此的窘境嗎?沒有。
就生產用水來說,在寧夏的一些地方,每畝水稻一年大約需要澆2000多立方米水,一畝小麥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國農村普遍的水資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寧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過兩噸。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對莊稼有好處,倒也罷了,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引起土地鹽鹼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業用水方面,我國煉鋼等生產過程的單位耗水量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水的重復利用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揮霍,那麼我們靠什麼維持這種虛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為例,據《望》周刊的報道,這個人均水資源比以色列還少的地區,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蓋著極度缺水這一重要事實。全省累計超采地下水600億立方米,其中深層地下水300億立方已無法補充。再有15年,石家莊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現在,華北平原已擁有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地下復合漏斗區,達四五萬平方公里。西部的許多地區,因地下水超采嚴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樹木枯死。
專家說:我們是用慘重的代價維持苟安,虛假的綠色使我們依然悠然自得。內情與外觀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滸》中常用的一句話———好個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條件比我國西部的許多地方更為惡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過日子極重節水———馬桶上都有兩個按鈕,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產中,享譽世界的節水農業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成為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同時,它出口節水農業技術與設備的收入更超過出口農產品的收入。我國近年來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區領導人去以色列訪問,但除了進口一些以色列的節水設備以外並無大的收益。據說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水價過低,使節水技術和設備的使用無利可圖。
我國目前城市自來水水價偏低,成本和水價偏離,政府實行虧損補貼。在農村,一噸水電力提灌價4至9分,自流灌溉價每噸4厘至6厘,300噸黃河水的價格頂不上一瓶礦泉水。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
水費漲價,刻不容緩,這是利國利民利後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給全國人民上一堂扎扎實實的節水課。

❹ 世界上有多少水

地球上的總水量有13.86億立方千米,這些水以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形式存在於地球表面、地下以及大氣中。

地球上的水絕大多數存在於海洋里,海水佔地球全部水量的96.5%。地球上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此外還有很多內海、邊緣海、海灣和海峽。海水的共同特點是含有鹽分,在不同區域,海水的鹽度和所含物質不盡相同。地球四大洋是相互連通的,海水通過洋流運動不停交換。

(4)世界還有多少水的圖片擴展閱讀:

陸地上的水從形式上分為固態和液態,按所在位置可以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從性質上可以分為淡水和鹹水。固態的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在於高緯度、高海拔的寒冷地區,包括冰川、冰蓋、冰架、冰山,以及永久凍土內的地下水。跟我們日常生活聯系比較多的是地表的液態水,這些水存於江河、溪流、湖泊、池塘等處,不但造就景觀,還直接影響人類生活——幾大古代文明的發祥地,都伴隨著大河。

地球大氣中也存在著少量水分。我們能感覺到空氣濕潤或乾燥,天氣預報中說的「濕度」與空氣中所含水分多少有關。雖然不同地區、不同時候,大氣中水分的含量經常會變化,但是總體來說,地球大氣中水分的總量是基本不變的。科學家測算,地球大氣中水汽佔大氣總量的0.25%,總共約有1.25×1015噸。

❺ 地球還剩多少水資源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立方米,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立方米。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立方米。中國水資源總量並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佔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53的國家中排在第88位。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也很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其以北地區,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19%。面臨這嚴峻的水資源形勢,我們是該做些什麼了:
1、要有惜水意識,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知道愛惜,有的甚至將水白白浪費。應當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際差別很大,年內也變化莫測,再加上污染,使水資源緊缺,自來水更加來之不易。愛惜水是節水的基礎,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2、養成好習慣,據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與浪費水有關的習慣很多,比如:用抽水馬桶沖掉煙頭和碎細廢物;為了接一杯熱水,而白白放掉許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蘿卜後削皮,或沖洗之後再擇蔬菜;用水時的間斷(開門接客人,接電話,改變電視機頻道時),未關水龍頭;停水期間,忘記關水龍頭;洗手、洗臉、刷牙時,讓水一直流著;睡覺之前、出門之前,不檢查水龍頭;設備漏水,不及時修好。
3、使用節水器具,家庭節水除了注意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以外,採用節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為了省錢,很多人寧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換節水器具,其實,交這么多水費長期下來是更不合算的。使用節水器具,既省錢,還能保護環境,豈不是一舉兩得?節水器具種類繁多,有節水型水箱、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隨便用上幾個就為節水做出了不少貢獻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並非開玩笑。要經常檢查家中自來水管路。防微杜漸,不要忽視水龍頭和水管節頭的漏水。發現漏水,要及時請人或自己動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時修不了的漏水,乾脆用總開關暫時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龍頭,把水龍頭的水門擰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樣的時間里流失水量也減少一半。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並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長期以來,大多數人有節約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體的行動,大手大腳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人認為家大業大,再加上身處長江邊,總認為這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缺少節水的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貴」之時,我們再抓節水工作就悔之晚矣.

❻ 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水

地球上的總水量有13.86億立方千米,這些水以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形式存在於地球表面、地下以及大氣中。

地球上的水絕大多數存在於海洋里,海水佔地球全部水量的96.5%。地球上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此外還有很多內海、邊緣海、海灣和海峽。海水的共同特點是含有鹽分,在不同區域,海水的鹽度和所含物質不盡相同。地球四大洋是相互連通的,海水通過洋流運動不停交換。

陸地上的水從形式上分為固態和液態,按所在位置可以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從性質上可以分為淡水和鹹水。固態的水以冰雪的形式存在於高緯度、高海拔的寒冷地區,包括冰川、冰蓋、冰架、冰山,以及永久凍土內的地下水。

水資源分布有差異

地球上水資源總量很大,分布卻存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差異。在空間上,有些地方水資源特別豐富,而有些地方則極度缺水。

因為地形和氣候原因,缺水的地方形成荒漠、沙漠,寸草不生,生命難以生存。水資源在時間上的分布也不均勻,比如非洲南部草原,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之分,乾季大地一片乾枯,雨季則萬物生長、欣欣向榮。

中國各地的水資源量差別也很大,西北地區要比東部地區乾旱得多;人口密集的東部地區屬於季風氣候,夏天潮濕多雨,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季節,而春、秋、冬三季則降水相對少得多。

❼ 世界還有多少水

全球水儲量
儲存於地球的總儲水量約 1386×10億立方米,其中海洋水為1338×10億立方米,約佔全球總水量的96.5%。在餘下的水量中地表水佔1.78%,地下水佔1.69%。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約 35×10億立方米,在全球總儲水量中只佔2.53%。它們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淺層地下水中,大部分則以冰川、永久積雪和多年凍土的形式儲存。其中冰川儲水量約24×1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淡水總量的69%,大都儲存在南極和格陵蘭地區。

❽ 世界上的水資源有多少

據測地球上大約有14.5億立方公里的水,這是個大得驚人的數量。如果把這些水均勻鋪在地球表面上,那麼平均水深可達2800多米。因此,地球可稱為「水球」。有人要問,水是自然界里最普通的物質之一,從天上到地下,皆有水的源頭,為什麼還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生產用水需要呢?這是因為,水在地球上雖然到處可見,但和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卻只是源於江、河、湖、泊、水庫和地下的淡水。而佔地球總水量94%的海水。因為鹽分很高,還不能為人類直接利用。應該說地表上的淡水資源主要是固態水——冰川,它占陸地面積11%,厚度從幾米、幾百米一直到幾千米。但它們多分布在南、北兩極或人跡罕到的高山,、目前還不能大量開發與利用。湖水雖然佔一定比例,但也有一半是鹹水。就是目前能為人們所利用的那些江河水、水庫水,卻又分布不均,而且只佔淡水儲量的30%左右。在乾旱、半乾旱和沙漠地區,降雨量少,河道有時常年乾涸,地下水源又貧瘠。由此可見,地球上水雖然多,但目前能為人類所開發利用的卻很少。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不斷發展,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在人類即將步入21世紀大門的時候,當今世界上卻有80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正面臨淡水資源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到2010年,還將增加8個國家。1972年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許多國家的傴表都認定,缺水是個世界性的問題。如今的「水球」,水資源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❾ 世界上的水有多少

地球上水儲總量達到138.6億億立方米,但其中的97.5%是鹹水,而在其餘的2.5%的淡水中又有近69%被凍在地球的兩極地帶,30%儲存在地下含水層和永久的凍上中。湖泊、河流、土壤中所容納的淡水只佔淡水儲量的0.33%。也就是說,人類可以利用的地表淡水量僅有100萬億立方米

❿ 地球上的水佔多少面積有多少的水淡水有多少海有多少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蓋。共有14.5億立方千米水。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其餘97.5%都是海水。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餘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佔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據聯合國估計,1900年,全球用水量只有4000億立方米/年,1980年為30000億立方米/年,1985年為39000億立方米/年。到2000年,水量需增加到60000億立方米/年。其中以亞洲用水量最多,達32000億立方米/年,其次為北美洲、歐洲、南美洲等。

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10)世界還有多少水的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m³,居世界第五位。我國2014年用水總量6094.9億立方米,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100m³左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中國地表水年均徑流總量約為2.7萬億立方米,相當於全球陸地徑流總量的5.5%,佔世界第5位,低於巴西、前蘇聯、加拿大和美國。中國還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億立方米的冰川,約800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萬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

當前中國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約1.1萬億立方米,而1980年中國實際用水總量已達5075億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資源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