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創意微景觀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微博取關在哪個位置圖片 2025-05-26 08:38:13

創意微景觀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6-18 18:04:10

❶ 玻璃花盆搭配哪些小巧植物能養成格調高的微景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試過用玻璃花盆裡栽種植物,玻璃花盆是透明的,底部是沒有排水孔的,可用來養魚,也可以用來布置植物微景觀,在花市和一些園藝店可以看到一些精品的植物景觀,就是布置在玻璃花盆裡的。

❷ 求國外一個很經典的景觀設計名稱或圖片:呈波浪形起伏的微地形景觀場地或廣場

是這張么。

❸ 苔蘚微景觀的製作方法

一、.准備材料
a.苔蘚瓶b.噴壺c.園藝土勺d.培養基土e.水苔f.底石g.彎頭鑷子h.新鮮苔蘚i.背景植物
二、倒入輕石
倒入小顆粒輕石,薄薄一層即可,底層鋪設輕石的作用是為了防止上層種植介質積水,起到隔水的作用。如果在養護過程中,發現底石層有積水,則盡量少澆水。控制高度,薄薄一層即可,否則會影響瓶內的空間效果,以0.5厘米至1厘米為宜。
三、鋪設水苔
水苔使用前需要浸水濕潤,撈起後輕輕擠干,以不滴水為宜,用鑷子夾起放在瓶內,平鋪薄薄一層即可。鋪設水苔是為了阻止上層種植土由於重力作用慢慢滲透底層影響美觀。鋪好後,可適當噴水,保持水苔層濕潤。
四、倒入培養基土
培養基土使用前可先於其他器皿里噴濕透,然後用土勺把濕潤的基土放在瓶中,根據種植需求調整為前低後高,並摁壓緊實。前低後高的坡度,後面適用於種背景植物,前面鋪設苔蘚用,不需要太多土,以免影響空間效果。也可以平鋪基土用於製作無背景的純苔蘚造型。
五、種植背景植物
用彎頭鑷子45度角方向夾著背景植物根部,緩緩種入培養土中。(也可以先用鑷子在土中挖一個小洞再植入)種完後,把周邊的土壓實,以確保植物根部全部埋入土中。種植背景植物時會遇到根系過長的問題,可將根部修剪1/2後進行栽種,新的根系會在土中重新增長。為了最終造型的美觀,也可以適當修剪植物的枝葉。
六、鋪設苔蘚
取出苔蘚並清理表面雜質,用噴壺往苔蘚表面和根部噴水至濕潤。用彎頭鑷子45度角方向夾著苔蘚,緩緩鋪設於培養土表面,並摁壓緊實。
苔蘚植物主要從葉莖吸收營養和水分,不從根部吸水,所以底層泥土不需要太多。另外,因為便於運輸,發貨時的苔蘚一般處於偏乾燥狀態,可能有些發黃,剛種植時只需要多往苔蘚表面噴水,很快就會恢復青綠生機。
七、放入裝飾小擺件
為了營造立體豐富的場景,可根據你喜歡的效果擺入沙、石、玩偶、樹枝等裝飾擺件。最後用紙巾認真清理干凈苔蘚瓶。

❹ 微景觀的介紹

延廷生態瓶(Vine Palace Miero Landscape)—美吉原創於2015年推出的生態微景觀品牌。和夥伴們一起親近自然、探索無限創意,感受自在,培養愛心,做自己的生態微景設計師,在創意手工中聰明地學習,一起跌落童話般悠遊自在的世界……在這里你將看到最有愛的親子時光,最別致的生態世界,最貼心的推薦,用最別出心裁的視角激勵引領你,和我們一起動起手來。

❺ 請問什麼是微景觀DⅠY

1、目前通常所說的微景觀是將苔蘚、多肉等植物,加上各種籬笆、砂石、可愛的卡通人物、動物裝進一個瓶子里,構成妙趣橫生的場景;個人認為其餘造型植物、草本、花卉加上風景模型製作的小尺度觀賞物都可以成為微景觀
2、DIY=DO IT YOUSELF
3、微景觀DIY:自己(個人或團隊)設計、尋找材料、並製作完成微景觀

❻ 微景觀製作用什麼植物

微景觀製作使用的植物有以下:
1、苔蘚:主要是金發蘚,大灰蘚和白發蘚
2、多肉植物:但是多肉微景觀不能和苔蘚蕨類混養,會導致其中一方死亡
3、蕨類植物:常用的有狼尾蕨,鐵線蕨,幸福草等
4、莫斯:藻類和轉水苔蘚,最常見的比如莫斯球
5、觀賞菌類:鹿蕊,竹蓀等
苔蘚微景觀的詳細製作過程:選用適合大小的容器,在容器內先鋪設隔水層,緩沖層、培養土層種植基質;然後擺上新鮮苔蘚,再植入背景植物,用裝飾沙和裝飾石做點綴,最後搭配適合的手辦和配件即可完成,在製作過程中,遵循基本的美學構圖原則,注意營造容器中的空間感和透視感,構圖上一般遵循上緊下松、前緊後松的布局原則進行設計,並對場景邊緣進行融合處理,是增強容器中空間感和美感的關鍵

❼ 山西侯馬驚現冰蝴蝶景觀!大自然還有什麼創意讓你連連驚嘆

奇妙的大自然總能在各個時候給你它的創意,就像山西侯馬的冰蝴蝶景觀。

大自然豐富多彩,景象各異,而它總能給你很多奇異的現象,吸引著人類不斷去認識它的“創意“!

在俄羅斯瀕臨太平洋大的庫頁島上,蔬菜長得異常碩大,大豆如同籃球一般大,捲心菜重達30千克等等。還有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哥羅東北部的麥坦納加山谷也有這個現象。因此,這兩個地方被稱為巨菜谷。可這里的植物卻無法像外太空的種子一樣移植後還有同樣成果,如果移植他地,不出兩年就會退化同平常植物一樣。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的物質導致的,也有人認為那裡適宜是因為有微生物。究竟是因為什麼也沒弄清楚。

在中國的山西侯馬市,曾多次被央視報道的”冰蝴蝶“又飛回來了。每年入冬之後,在斗龍溝村南的深處,又一片背陰的窪地里,在溫度、濕度、氣流、風力、風向合適的時候,清晨會在一種枯草上結晶出來許多形體各異、晶瑩剔透,彷彿”蝴蝶“般的冰片,人們稱之為”冰蝴蝶“。據冰蝴蝶發現人成希武說,因為欸這兩天風力還不大,有些”冰蝴蝶“好像還在睡覺,還沒出來”展翅高飛“;看的時候也要早,不然太陽一出來、天氣一暖和就沒有了。冰蝴蝶出現的情況非常少,可遇不可求。

大自然就是那麼多彩,那麼神秘,又那麼讓人驚奇!

❽ 微景觀製作材料有哪些

微景觀也稱苔蘚微景觀,大都採用玻璃瓶,內部通常用銀線蕨、網紋草、羅漢松、袖珍椰子等蕨類植物與苔蘚進行搭配,玻璃瓶內還裝飾一些陶泥玩偶,例如龍貓、米老鼠、機器貓等,構造一個具有主體性的小景觀。「由於造景採用的玩偶以動漫卡通人物為主,像米老鼠、機器貓,再配上卡通的蘑菇、柵欄、樹枝、假山等裝飾,整體看起來特別美觀,而且只要給它每天噴一點水,保持相對的濕度,植物就能成活,適合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

設計一個微景觀首先我們要有靈感,這樣我們才能確定自己要做的微景觀的主題是什麼樣的,而藝術的靈感大都來自於生活,只要我們善於觀察生活中點點滴滴就能找到靈感,或者我們還可以將生活中的溫馨的事情用微景觀記錄下來。

青龍石

青龍石是一種水族景觀中用到的造景石料, 因其色澤青黑色 故為青龍石 。青龍石為黑白條紋取名於日本、青龍石形態有山尖風化、溪流水磨,斷裂形成多青色泛黑多帶白色不規則花紋,精巧多姿,在造景缸里選用、擺放得當非常出景出彩,自然、大氣,常能營造出層巒疊嶂的天然景觀,近年大賽尤其是日本AD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最常選用的石材,可以說是獲獎秘籍。因其形態各異 每一塊都是與眾不同的 石塊 所以造景各有不同深受廣大水族景觀玩家的青睞。

松皮石

又名石筍石、白果石等。產於柳州地區來賓縣塘權村的黃牛灘。松皮石是觀賞石中的硬石類,是山水造型中的重要石材。常用於水草缸造景。一般不會改變水質,一般呈現偏酸性,水質變硬。

雲霧石

主產於我國大西南,雲霧石黑白分明,層次感立體感強。大自然給予了千姿百態的奇麗景觀,集天地之精華,它美妙的神韻,給人們愉悅的藝術浮想,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足以體現其神奇與非凡,聚園林盆景於一體,充分體現了大自然優雅秀美的意景。

 風凌石

又稱風礪石,顏色以白灰黑為主,該石生長在西部戈壁風沙口地帶,經上億年的風吹、雨凌、侵蝕,其千姿百態的造型具有奇石的瘦、漏、透、皺、清、丑、頑、拙、奇、秀、險、幽等十二個方面的特點。它基本上分石灰岩、花崗岩和瑪瑙質等幾大類,該石還是製作各種石料工藝品的上等材料,具有高度收藏和觀賞價值。

火山石

火山石(俗稱浮石或多孔玄武岩)是一種功能型環保材料,外觀形狀:無尖粒狀,對 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氣均勻;表面粗糙,掛膜速度快,反復沖洗時微生物膜不易脫落。

太湖石

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長時間侵蝕後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兩種。水石是在河湖中經水波盪滌,歷久侵蝕而緩慢形成的。干石則是地質時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最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其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

千層石

又稱積層岩或者千層岩,屬於海相沉積的結晶白雲岩,石質堅硬緻密,外表有很薄的風化層,比較軟;石上紋理清晰,多呈凹凸、平直狀,具有一定的韻律,線條流暢,時有波折、起伏;顏色呈灰黑、灰白、灰、棕相間,其棕色稍顯突,色澤與紋理比較協調,顯得自然、光潔;

木化石

木化石是最少上億年的樹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後,木質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₂(二氧化硅)交換而成的樹木化石。它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顏色為土黃、淡黃、黃褐、紅褐、灰白、灰黑等,拋光面可具玻璃光澤,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質地呈現玉石質感,又稱硅化木或樹化玉。

❾ 宮崎駿動漫 龍貓玻璃球擺件創意微景觀圖片大全

❿ 微景觀製作步驟

一個基本的微景觀大致是由4部分構成:(由下往上看)
1、輕石層:它在微景觀的最底層,質地較輕,氣孔多,起到透氣、保水的作用。(如果沒有輕石,也可以用諸如陶粒、顆粒稍大的砂石塊代替,會起到同樣效果的。)
2、水苔層:它在輕石層的上層,是一種很好的隔水、保濕介質。既能阻擋上部土層的流失,又能吸收底層的水份,保證了植物對水份的需求。它的樣子象細碎的乾草,用的時候可以提前沾水浸潤,這樣就比較容易鋪在輕石層上了。
3、種植土層:這一層的作用很容易明白,主要是用來種植微景植物的。不過,它是一種特製配方土,特點是疏鬆、透氣,保水、保肥能力強,能夠為微型植物或幼苗給予多種礦物營養哦~
4、植物層:這一層就是景觀的最上層,在這里就可以根據主題的需要,栽種不同種類的微景植物和鋪設苔蘚了。完成了這4層的鋪設,微景觀基本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