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年個人社保繳費是多少
個人繳納社保有三種方式,一是通過單位或社保平台代繳,二是以自由職業者身份交納社會保險。詳情如下:
有單位的職工:即單位與個人共同繳費,這樣,單位繳納一部分,個人交納一部分,按照個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資收入,按一定比例繳納。個人部分將按照個人的上年月平工資8%交納養老保險,2%交納醫療保險,0.5-1%交納失業保險。
無單位的自由職業者:按照規定的繳費基數(當地有差異),按一定比例交納,各地規定不同,一般養老保險在18--28%的比例繳費,醫療保險一般按當地上年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6--10%繳費。條件:具有本市城鎮戶籍、符合參保條件
無工作、非本地居民繳納社保方式:社保平台代繳。
本質跟職工社保是一樣的,一般而言,通過社保代繳平台,個人需要繳納的費用分為兩部分:社保費用和平台服務費。
比如目前長沙的社保最低繳納基數是2859元,而每個人選擇的繳納基數不同,這也是產生不同費用的主要原因。
以2021年6月份的長沙最低繳納基數2859元來為例,需要繳納社保費用總共是1261.49 元,其中個人需繳納457.32元。
❷ 福州社保個人繳納168元,第二張圖片,個人繳納0.08,單位繳納0.16,這一個月是交了多少錢
社保的繳費率是基數的百分二十四,單位16%,個人百分8%,個人繳納168元,說明基數是按2100元繳的,這樣的話一個月交的就是2100*0.24=504元
❸ 一張圖看清社保繳費有多高
以五險一金為例: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工資基數的21%,你自己繳納工資基數的8%;
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3~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1%,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各地情況不同,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
❹ 深圳市社保購買比例,公司與個人的繳費各是多少
公積金繳納合理,根據深圳住房公積金《關於做好2018年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調整工作的通知》,單位及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下限各為5%,上限各為12%。貴公司繳納比例7%,在規定范圍內,合理。
請查看圖片中紅色比較部分,已經寫明個人每月交397.12元,公司每月547.02元。
(4)社保費率是多少圖片擴展閱讀
1、關於調整2018年度深圳市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待遇償付基數的通知:
根據廣東省統計信息網公布的統計數據,廣東省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0020元,折算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668元(四捨五入)。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深圳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公報》,深圳市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0173元,折算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8348元(四捨五入)。
根據上述統計數據,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我市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計發基數涉及廣東省、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分別按6668元/月、8348元/月的標准計算。
註: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3、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❺ 仙居個人社保繳費標准
仙居個人社保繳費一般交3元左右。
217年2月起廣東、天津、雲南、甘肅、貴州、江蘇、上海等地方下調社保費率措施,雖然調整的險種、期限都不盡相同,且降費幅度主要向企業方面傾斜。社保繳費率偏高,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太少,是不少人的煩惱。同時,對於企業來說,為員工繳納高額社保費也是沉重的負擔。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如何確定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6%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221年個人交社保每月多少錢
221年職工社保一個月需要交1253元左右,自費社保一年需要交1536元左右,個人交靈活就業的社保的話,每月總共:948.73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標准為28-29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標准為3-6元不等,社保費每年都會進行一次調整,那麼221年,個人交社保每月多少錢呢?
以下圖片是221年社保價格表,是按照城市最低繳存基數展示:
每個城市每年的最低繳納基數(繳納基數就是月收入)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同小異,都是按照比例繳納的,其實每個人也是一樣的,收入不同,就看您單位是按照您正常月收入給您定繳納基數還是按照每年城市最低的繳納基數給您繳納社保。
22年社保價格表比221年社保費用低,是因為22年有疫情,社保局為了降低企業的負擔,把養老保險、失業保函和工傷保險單位需要負擔的部分減免掉了,因此整體費用是低很多的額,因此22年社保月繳費用是759.96元。
❻ 綜合社保繳費比例具體是多少
因不了解你是哪個地區的,每個地區的綜合社保繳費比例還是會有點小區別的,現在給你一個北京市各項社會保險繳費比例一覽表做參考:(見下表圖片)
說明:
1、城鎮職工基數確定:每年4月根據上年平均收入核定,當年4月至次年3月基數不變。養老、失業、工傷保險上限上年社平工資300%(2007年為9024元)/下限為上年社平工資的40%(5年內過渡到60%,與醫療保險一樣),生育、醫療保險上限為上年社平工資300%(2007年為9024元)/下限為上年社平工資60%(2007年為1805元)。
2、農民工基數確定:每年4月根據上年最低工資和社平工資核定,當年4月至次年3月基數不變。養老、失業保險基數為本市最低工資(2007年為640元),生育、醫療保險基數為上年社平工資60%(2007年為1805元),本市、外埠農民工工傷保險基數為上年社平工資60%。
3.工傷保險實行行業差別費率。視各單位情況由社保核定。一般在0.2%-2%之間。
4.生育保險只覆蓋本市戶口職工、或者有居住證的外地戶口職工。
5.各項社會保險繳費保留兩位小數。
6.農民工繳費辦法比較特殊。
一、工傷、醫療保險有單行文件(京勞社辦發[2004]101號、[2005]136號)出台,在繳費比例、醫院選擇、報銷待遇等方面均有特殊規定。
二、農民工保險繳納辦法具有可選性。
一是可「先行辦理工傷、醫療險」,也可以五險全上,養老、失業、生育保險比例與城鎮職工一樣,但農民工失業保險個人不繳費;
二是醫療可以按照單位9%+1%個人2%+3元的「本市/外埠農村勞動力」繳納,也可以按照單位2%個人不繳費的「本市/外埠農民工」繳納。
其他:(非必須)
住房公積金比例為8-12%,每年7月核定基數。繳費保留整數。
補充醫療保險費由單位單位每年與商業保險機構談判簽訂商業保險合同,費用由各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4%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統一管理使用。
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政策已經制定,目前已有部分單位加入,具體按各單位辦法執行。
❼ 為什麼很多企業給員工交五險,都是按最低比例繳納
問題:為什麼很多企業給員工交五險,都是按最低比例繳納?
差錢唄,都是利益惹的禍。題主問的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單位參保人的繳費標准問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參保單位分兩種,企業單位和機關事業單位。按最低比例繳納社保的事通常都發生在非國企單位,尤其是民營企業中,外企及合資企業的情況好很多。民營企業是重災區。其中有些低收入員工,就應該按最低標准繳納社保,是合法的。但很多員工的實際收入是超過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了的,企業按最低標准繳納社保是違法的,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相關關規定。企業是知法犯法,明知故犯。這是為什麼呢?
1、單位的社保繳費負擔知幾何?
大家都知道,單位參保人的社保費用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的,單位交大頭兒,個人交小頭兒。所以單位每月都需要為社保支出一大筆統籌費用。社保五險各地繳費標准不同,剔除收入不在社保上下限范圍內的,或很高或很低的收入者,單位要繳納的統籌部分的費用是多少呢?一般參考值為員工每月稅前薪酬的33%左右。其中養老保險20%左右,醫療保險10%左右,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合計3%左右。總之這真的是一筆不少的錢,意味著月收入10000元的員工,單位每月要掏3300元為其繳納社保。單位體制不同,承受能力不同。
2、為什麼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可以按時足額繳納社保?
因為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有公家的錢做後盾,不差錢,所以一般都會按時足額繳納社保的,將來養老金待遇也高。員工稅前薪酬的33%不是問題,再多一些也沒問題。因此單位另外還會為他們繳納補充養老保險和公積金,還會再增加員工稅前薪酬的20%左右的支出,其他福利待遇也有保障。他們沒有必要按最低標准迦納社保,沒有這樣做的動機。
3、為什麼大多數非國企尤其是民營企業按最低標准為員工繳納社保?
因為他們沒有所謂公家的錢做後盾,也沒有一分錢的財政補貼,需要單位真金白銀地往外掏錢才行,費用高,負擔重。經濟大環境又不好,生意不好做,甚至賺不到這些錢。利益使然,問題和對策就來了。大多數單位並沒有把員工的實際收入作為繳費基數,或按最低標准或打折交社保,還有一些單位根本不給員工交社保。如果老老實實地按員工的實際薪酬繳費,社保負擔就比較沉重,而按最低標准交際不同了,省太多了,但這樣做是違法的。
試問,3000元的33%,和6000元的33%,和10000元的33%,和20000元的33%的差額差多少?這還只是一個月的差額,一年呢,五年呢?例如,一個員工明明月薪是20000元,卻按5000元的繳費基數繳納社保,單位一個月自己少可以節省5000元左右,一年就可以節省60000元。
4、並非所有按最低標准繳納社保的情況都違法
(1)低收入者的合法繳費基數
對低收入者來說,如果員工的月收入低於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通常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60%或40%,各地標准不統一),按規定就要按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繳納社保費用。比如員工的月薪是2000元,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是3000元,那麼就要按3000元這一繳費基數的繳費標准計算要繳納的社保費用。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高收入者的合法繳費基數
同理,對高收入者來說,如果員工的月收入高於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通常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300%),按規定就要按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繳納社保費用。比如員工的月薪是30000元,當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是20000元,那麼就要按20000元這一繳費基數的繳費標准計算要繳納的社保費用。
(3)普通收入者的合法繳費基數
月收入介於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之間的普通收入者,應該按實際收入作為繳費基數繳納社保。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按最低標准或打折標准繳納社保,才是違法的,才屬於我們要探討的范圍。
5、並非所有按最低標准給員工繳納社保的企業都是因負擔不起而為之
同樣是按最低標准給員工繳納社保,老闆這樣做的動機或原因不盡相同。有的企業經營利潤低,經營艱難,負擔不起,按最低標准交,可以理解,但如果不給員工繳納社保,則不能原諒。辦不起公司別辦,要有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心;有的單位效益不錯,老闆利慾熏心,剝奪員工的合法權益,真的很可恨;有的是機會主義分子,看監管嚴格不嚴格而定。監管不嚴,看別家這樣做,自己也這樣做。這種油滑和中庸,老闆人品也好不哪兒去。
好在明年1月1日起,各地社保費用將一律統一改由稅務徵收,屆時監管力度大大加強,情況會有所好轉。另外個稅起征點也提高了,明年大部分人的個稅會降低,也算一個平衡機制。另一方面,國家近年來也在想辦法逐步降低社保繳費費率,減輕企業負擔。綜合看來,依法參保情況不斷向好。
6、按最低標准繳納社保危害幾何?
很遺憾,有些人尤其是低收入者,對單位不給自己交社保,或按最低標准給自己交社保比較麻木,不以為然,甚至還希望如此,其實是目光短淺者所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依法按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雖然現在個人每月到手的收入會多些,能緩解當下的困難,但無論從當下或近期綜合利益,還是從長遠角度看,最終傷害的還是你自己的根本利益。
具體講,不繳社保,近期看,外埠戶籍人員,在大城市工作不交社保,還可能會影響到你購房、購車、孩子上學,看病報銷,領取失業金,享受工傷待遇,貸款等權益,不容小覷。
不繳社保遠期看,老了就無法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病了,尤其是大病重病,因病致貧,治不起,不敢治,只能等死,老無所養(養老金),並無所醫(醫療保險),情何以堪?
按最低標准繳納社保,意味著退休後,拿到的是最低標準的養老金,影響養老質量。現在的難和老來難無法相比,到時干不動了,一身病,甚至無法自理,沒有養老金和醫保待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如之奈何?
結語:
綜上所述,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按時足額為你繳納社保,是利益所致,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行為,會傷害到你的根本利益,包括短、中、長期利益。請予以足夠的重視。必要時要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權。社保勞動監察大隊、社保稽核、仲裁、法院、區政府等都是對接部門。為更快兌現群益,建議先禮後兵。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❽ 社保繳費怎麼計算,社保繳費怎麼查詢
交社保的時候,可能很多人會聽到這樣一個名詞繳費基數,不少人對此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來看看社保里的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這個社保繳費基數是稅前還是稅後?
1
社保里的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社保繳費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後的工資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2
社保繳費基數怎麼算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舉例說明:
以上海市2004年的情況為例,2003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1847元。如果你的月工資超過了1847*3=5541元。則社保繳納基數是5541元;如果你的月工資低於1847*60%=1108.2元,則社保繳納基數是1108.2元。要是工資在1108.2至5541。
3
社保繳費基數是稅前還是稅後
稅前。
稅前工資指應發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一般指月工資。稅後工資指交納個人所得稅以及社保、公積金個人繳費部分後的實際發的工資,而社保繳費基數是按照稅前工資進行計算的。
4
社保繳費怎麼計算
社保的繳費的計算公式為: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納比例
一般而言,社保的繳納比例分別是:
養老保險
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
醫療保險
單位繳納比例9%,個人繳納比例2%。
失業保險
單位繳納比例2%,個人繳納比例1%。
工傷保險
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個人不用繳費。
生育保險
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不用繳費。
5
社保繳費怎麼查詢
1、登陸當地社保網站查詢;
2、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查詢;
3、撥打社保專線12333;
4、在支付寶、微信等平台進入城市服務選項,可以查詢到自己的社保繳納情況。
❾ 五險一金個人繳存比例是什麼
五險一金繳納比例一、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1%(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二、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9%,個人2%+3元。三、失業保【繳費比例】:單位2%,個人1%。四、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五、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六、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公司和個人繳存比例是一個區間,詳見圖片)
❿ 社保養老保險年繳費基數48000,查詢的話他的社保繳費基數是多少(有圖)
48000就是繳費基數了,你還查什麼?只能換算成月繳費基數了:月繳費基數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