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板栗的種類有哪些
山毛櫸科栗屬,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又名大栗、魁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起源與分布
板栗原產中國,遠在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村遺址中和2000多年前的江陵戰國期間和西漢墓葬中均發現有板栗遺存。中國古籍多有板栗的記載,《詩經》中有「阪有漆,297有栗」和「樹之榛栗」;《大戴禮·夏小正》中有「八月297(栗)零」;《史記》中有燕秦千樹栗,其人富與千戶侯等的記載。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大量板栗種植。《西京雜記》中記述漢武帝時上林苑已有栗的栽培,並有候栗、魁栗、雙栗、峰栗等品種;《齊民要術》和《農桑輯要》中更有栗樹栽培技術的詳細記述。栗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2000~3000年。
1988年世界板栗產量為45.6萬噸,產量最多的是中國,其次是土耳其、南朝鮮、義大利、日本、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和地區(見表)。在中國,北起遼寧、吉林,南至廣東等省都有分布。主要產區有河北的遷西、遵化、邢台等縣,湖北的羅田、麻城等縣,貴州的畢節、安順地區,年產量在5000噸以上:此外,年產量在500噸以上的有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西等省(自治區)。
生長結果習性
栗實生樹壽命較長,常見樹齡200~300年、干周5米以上的大樹,仍能正常結果。實生樹結果較晚,需7~8年;嫁接樹則為3~5年。栗樹根深,側根細根發達;須根前端常有白色菌絲呈分枝狀,一端伸入根的細胞間隙吸收根中營養,另端伸入土中,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及擴大吸收面積。這種菌根叫外菌根,是栗樹適應性強的重要原因。芽有花芽、葉芽和隱芽3種。①花芽為混合芽,著生於結果母枝的先端,較肥大呈扁圓形,翌年春抽出帶葉、花的混合花枝。混合花枝有兩種:一是既有雄花序又有雌花序的結果枝;一是只有雄花序而無雌花序的雄花枝,雄花枝一般多由衰弱的結果母枝或結果母枝下部的芽萌發形成。②葉芽著生在結果母枝的中、下部或其他弱枝上,較瘦小,翌年春萌發為發育枝。③隱芽更小,著生於當年生枝的基部或多年生枝及老幹上,通常不萌發,老樹或更新修剪及枝條受傷後才萌發,成為徒長枝。凡能抽生結果枝的枝條通稱結果母枝。
結果枝可分4段:基部數節的葉腋間著生葉芽;中部約10節左右的葉腋間著生雄花序;前段1~3節的葉腋間在雄花序基部著生雌花序稱混合花序,著生花序的葉腋間無腋芽而成空節;在混合花序以上為果前枝或稱尾枝,一般有3~10節,果前枝的葉腋間都有腋芽,在結果枝生長健旺時有的可成為花芽,能連續結果,成為下年的結果母枝。雄花枝大多比較纖弱,除葉片外只有雄花序,一般不易成為結果母枝。發育枝在幼樹期是形成樹冠的基礎。長度為10~20厘米的發育枝,頂芽及以下數芽可形成花芽,變為結果母枝。而10厘米以下的纖弱發育枝不能形成花芽,翌年生長甚少或枯死。30厘米以上的徒長枝通過合理修剪,3~4年後也可開花結果。栗在北方一年常有兩次生長,第二次生長多發生在雨季以後,由新梢頂芽或頂芽以下數個側芽萌發成秋梢或二次枝(副梢),這種二次枝也能開花和結果,成為二次果,某些地區的二次果能在冬前成熟,稱為二季栗。
物候期
因栽培地區、品種而異。以南京地區的中熟種九家種栗為例,萌芽期4月9日,展葉期4月14日,雄花初花期6月13日,盛花期6月20日,終花期6月24日,雌花初花期5月26日,盛花期6月2日,終花期6月12日,果實成熟期9月中、下旬。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栗生長一般要求年平均溫度為10~14℃,生長期的平均溫度為16~20℃,開花至果實成熟需要2000~3000℃的積溫。栗樹較抗旱抗寒,在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冬季低溫不低於-20℃的地區都能生長,結果良好;當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時,果肉粉質,含糖量降低。栗喜微酸性土壤,pH值6左右生長結果均良好,在鹼性土壤上生長差,甚至不能生長。栗適宜在山坡或山坡下部生長,但栗為喜光樹種,尤以開花期需要充足光照,栽植時應選擇背風向陽的東南、南和西南坡向為宜。栗樹在肥沃或瘠薄的土壤上均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排水保水良好、地下水位不太高的沙土、沙質壤土和礫質壤土最適宜。栗樹不抗澇,不宜在低窪積水地方栽植。
主要種類和品種
栗屬植物在全世界約有十幾種,其中供果樹栽培的有板栗、錐栗(C.henryi Rehd.et Wilson)、茅栗(C.seguinii Dode)、日本栗(C.crenata Sieb.et Zucc.)等。板栗、錐栗和茅栗為中國原產。其中板栗是主要栽培種,分布廣、栽培多,特點是澀皮易剝離,含糖量高,肉質細密,品質最優。中國板栗地方品種至少在300個以上,變異類型更多。①九家種栗。產江蘇吳縣洞庭西山,是江蘇省最優良品種之一。栽培廣泛,由「十家就有九家種」而得名。堅果圓形,中等大,單粒平均重12.2克,出籽率達60%;果肉味甜,糯性。9月20日前後成熟,堅果可貯至翌年4月,豐產。因樹形小,樹冠緊湊,適於密植。果實易受桃柱螟和栗實象為害,採收後必須及時處理,減少貯藏期的損失。②燕山紅栗。產北京懷柔,河北遷西、遵化等地,為當地主栽品種。因堅果明亮又叫明栗。堅果小,單粒重6.7~9.2克,圓形;果皮赤褐色,富光澤,毛茸少;果肉含糖量高,質地細膩,糯性,有香味,品質優。9月下旬成熟,出籽率為40.8%。③魁栗。為浙江上虞的主栽品種。果實大,單粒平均重17.2克;果肉粳性,適於菜用,不耐貯藏。④紅油皮栗。產河北撫寧。堅果中大,平均重11.3克;果皮紅褐色,有光澤;果肉味甜,品質上。9月中旬成熟,豐產,抗病蟲力強。一般40年生大樹,株產30~50千克。⑤青扎栗。產江蘇宜興。總苞上刺束長而軟,成熟時仍保持綠色,故名青扎。堅果中大,單粒平均重13.6克;味較甜,肉質粳性。耐貯藏,結實率高,豐產。⑥明揀栗。產陝西長安。堅果大小整齊,如同挑揀出來,且果皮光亮,由此得名。果扁圓形,重約10克左右。9月中旬成熟,豐產,品質佳,是西北地區暢銷品種。⑦紫油栗。產河南確山。為實生優良單株,結果早。堅果較大,單粒平均重16克;果皮紫褐色;果肉澱粉含量高。耐貯藏,9月下旬成熟。⑧它栗。產湖南邵陽、新寧等地。堅果較大,單粒平均重16克;果肉糯性,味甜,品質優良。9月下旬成熟,豐產。⑨葉里藏栗。產安徽舒城。本品種結果枝頂端的葉片密集成簇,遮蓋總苞,因此得名。堅果大,平均粒重18.6克;果面有光澤,品質優。9月中旬成熟,豐產穩產,耐貯藏。⑩泰安明栗。山東地方良種,果橢圓稍扁,整齊,果皮紅褐光亮平均約9克甜而糯,為炒食良種,9月下成熟。⑾紅光。山東最早的無性繁殖良種,栗實大,平均10克左右、豐產、果皮深紅色、光澤、品質優,在山東沿海抗抽干。
❷ 板栗有哪些品種
板栗又名栗,殼斗科,栗屬。落葉大喬木,高達20m,樹冠扁圓形。樹皮灰褐色,不規則深縱裂。大枝橫展,小枝被淡黃褐色絨毛。葉互生,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9~18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緣有尖芒狀鋸齒,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花單性,青黃色。總苞球形,直徑6~10cm,密被長針剌,熟時呈黃褐色,內含種子2~3粒。種子半球形或扁形。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為我國特產,
分布廣,北自內蒙古及東北南部,南至華南,東起東南沿海,西達甘肅及西南各省、自治區均有分布及栽培,而以華北及長江流域栽培最為集中。主要栽培品種有:明揀栗:樹冠大。總苞大,長圓形,刺較長,堅果大而整齊,結果早。產陝西長安縣。紅明栗:堅果大,果皮淺紅發亮。適應性強,耐瘠薄土壤。產陝西藍田縣。燕紅:樹姿開張,半圓形,
長勢強健。結果枝長,粗壯,有連續結果的能力。果色紅褐色,有光澤,味香甜。產北京。金豐:生長旺盛,樹姿直立。耐乾旱。產山東。淺齒大板栗:樹勢強健。總苞大,圓形,果褐色。產湖北宜昌。
❸ 板栗種植品種有很多,板栗種植品種有哪些
板栗在山東地區多有栽植,常見的品種有華豐,華光,紅栗1號,石豐,紅光栗等多個品種。從板栗的特性和長期的栽培實踐來看,土壤,光照,溫度和降雨量是影響板栗生長發育和果實品質的主要環境條件。板栗適合種植的地方,首先全年的生長溫度應該在8到22度之間,這樣有利於板栗樹進行開花結果。而且板栗喜歡見充足的光線照射,種植地區年降水量也應該在600到1400毫米之間最適宜。
板栗是高錳植物,葉片中錳的含量達0.2%以上,明顯超過其他果樹。但在鹼性土壤中葉片錳的含量將低於0.12%,葉色失綠,代謝機能特低。因此,板栗必須在微酸性土壤地區發展。種植板栗一般選擇25度以上坡地。要求排水良好。砂質土壤。土層深厚。當然,如果是石頭山,夾縫也是可以的。所產板栗品質好。口感也相當好。
❹ 板栗有幾個品種,哪幾種板栗最高產
板栗的品種有:邢台板栗、河北青龍寬城板栗、丹東板栗、燕山板栗、鎮安板栗、羅田板栗、遷西板栗、郯城板栗、信陽板栗、邵店板栗。
高產主要看地域,地域不同,可種植的品種就不同。
板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又名: 栗(通稱),板栗(事類合璧),魁栗(河北等省),毛栗(河南),風栗(廣東),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
(4)板栗有多少種品種圖片擴展閱讀:
我國地域遼闊,生態條件差異很大,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板栗品種資源。全國板栗品種已被命名的不下300餘個,但大體上可分為二大品種類型,即北方栗和南方栗。
一、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區及其鄰近地區。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東,陝西,甘肅部分地區及江蘇北部。其特點是果形少,單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質糯性,含糖量高達20%左右;果肉含澱粉量低,蛋白質含量高;果皮色澤較深,有光澤;香味濃,澀皮易剝離,適於炒食,稱糖炒栗子。
二、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這一地區,高溫多雨,板栗堅果果形大,單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達25克,但含糖量低,澱粉含理較高,肉質偏粳性,多用作菜栗。我國南北板栗品種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種群特徵及特性方面有差異。一般南方品種群品質不及北方品種好,肉質偏粳性,適用於炒菜,又稱為菜栗。
❺ 板栗的品種 有哪些 最好吃的是哪種
11、八龍油板栗
產於我國湖南,至今有200年的栽培歷史。
12、郯城板栗
又分為油栗和毛栗兩種,油栗果實色澤油亮,就象是在果實外皮上面抹了一層油,果肉香甜松軟,質量比毛栗佳,是目前出口的品種之一。
13、寬城板栗
栽培時間久,至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現存最古老的板栗樹樹齡有1300年,其種植面積較廣,被譽為「中國板栗之王」。
14、邵店板栗
與郯城板栗相似,也有油栗和毛栗兩個品種,目前多用於出口。
❻ 栗子分哪幾種
栗子的種類:
(1)良鄉板栗,產於北京郊房山良鄉,果小,約5克,味甜,十月中旬成熟;遷西明栗,又名「紅皮」、「紅毛」,產於河北遷西、興隆,果中大,7~9.5克,皮紅褐,鮮亮,味甜,九月中旬成熟。
(4)錐栗,亦稱珍珠栗,分布於長江流域和江南各地,以福建·建甌為上品。殼頭內包藏一卵形的堅果,味同板栗。
❼ 我想栽植板栗,現在最好的板栗品種是什麼
我來自板栗之鄉-湖北羅田。羅田板栗甲天下,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板栗品種在北方主要有金豐(徐家1號)、海豐、石豐、燕山紅栗(燕紅)、紅光栗、紅栗、早豐、後韓庄20、清豐、玉豐、上豐、東豐、郯城207、無花栗、宋家早、泰安薄殼、花蓋栗、無刺栗、垂枝栗1號、垂枝栗2號、橡子栗、半無花、華豐、華興、沂蒙短枝、煙青和煙泉等。
南方板栗主要品種有九家種、焦扎、青毛軟刺、短扎、處暑紅、陳果油栗、粘底板、大紅袍、葉里藏、大板栗、谷堆栗、接板栗、邵陽它栗、雙季栗、羊毛栗、早栗、九月寒、中刺板栗、淺刺板栗、遲栗、中果紅油栗、大果烏皮栗、早熟油毛栗、小果油毛栗、中果紅油栗、中果油毛栗、中果黃皮栗和炮車2號。
四、板栗樹秋季修剪
板栗樹一般講整形修剪是指夏季或冬季修剪,而秋季修剪幾乎不採用,然而採收後至落葉前,也是修剪的較好時期。這段時間光合產物不再用於栗苞栗果發育,使養分大量貯藏在枝乾和根中,是最重要的養分積累時期,也是芽內雄花原基進一步充實期。此期修剪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光合強度,有利於光合產物的積累和芽內雄花原基的進一步充實,為萌芽期雌花的分化打下良好的基礎,增加雌花數量。
❽ 板栗品種
板栗品種繁多,主要分為北方栗和南方栗。北方栗的主要品種有金豐、海豐、石豐、燕山紅栗、紅光栗、紅栗、早豐、後韓庄等,南方栗的主要品種有九家種、焦扎、青毛軟刺、短扎、處暑紅、陳果油栗等。
❾ 板栗有多少種叫法多少種樣子
5種,栗,魁栗,毛栗,風栗,錐栗
炒栗種,其果型較小,含糖量及蛋白質較高,澱粉少,糯性,優良品種以河北省燕山山脈產板栗為代表。菜栗種,果型較大,含糖量低,水分高,澱粉含量多,粳性,宜作菜餚、糕點、罐頭等,代表品種有江蘇、湖北等地產板栗。
品種:
1、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區及其鄰近地區。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東,陝西,甘肅部分地區及江蘇北部。其特點是果形小,單粒平均重10克左右。
肉質糯性,含糖量高達20%左右;果肉含澱粉量低,蛋白質含量高;果皮色澤較深,有光澤;香味濃,澀皮易剝離,適於炒食,稱糖炒栗子。
2、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這一地區,高溫多雨,板栗堅果果形大,單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達25克,但含糖量低,澱粉含量較高,肉質偏粳性,多用作菜栗。
我國南北板栗品種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種群特徵及特性方面有差異。一般南方品種群品質不及北方品種好,肉質偏粳性,適用於炒菜,又稱為菜栗。
❿ 板栗分幾種,有扁的有圓小的,哪種好
在中國,板栗有有4 種及1個變種,其中還有一個為引種。這些品種分別為:1、板栗(魁栗,毛栗,栗子、甘栗)2、茅栗3、日本栗(引種)4、錐栗5、峨眉錐栗(變種)板栗好吃不好吃重要的不是品種,而是產地,橘生淮北則為枳嗎,因為日照和土質的原因板栗最好吃的是產在燕山山脈的,也就是興隆,遷西,青龍的板栗是口感好, 維生素 含量最豐富的!北京以東燕山山脈地區所產的板栗是非常知名的一種,被稱為興隆板栗或者京東板栗。興隆板栗的甜度比較高、口感濃香、糯性好,而且擁有鮮艷光澤的外表並且板栗硬殼也比較容易剝。河北寬城板栗的種植歷史長達三千餘年,並且有中國最古老樹齡的板栗樹,是我國板栗商業化種植區域之一。寬城板栗同樣具有香甜、糯軟和色澤鮮亮的特點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被稱為「中國板栗之王」,因此寬城板栗也是久負盛名。丹東板栗的栽培歷史雖然不是十分悠久但基於丹東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這里生產的板栗品質極為優良,大多具有個頭大、果 肉 色澤白、含水量高、口感清脆等特點並且容易加工,是綜合經濟價值最高的板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