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柱頂紅和朱頂紅是一種花么
一種花,不同名稱。朱頂紅(學名:Hippeastrum rutilum)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植物,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百枝蓮、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分布於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省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② 對紅的學名叫什麼
對紅的學名叫「百子蘭」,和君子蘭同科, 都是石蒜科。
③ 「對紅」是什麼意思
一種植物的名字。
朱頂紅別名百枝蓮、孤挺花、百子蓮、對紅等。
朱頂紅又名孤挺花、百支蓮和喇叭花,為石蒜科孤挺花屬植物。朱頂紅花枝亭亭玉立,4~6朵朱紅色喇叭形花朵著生頂端,朝陽開放,顯得格外艷麗悅目。因朱頂紅的外形很像君子蘭,也有"君子紅"的美稱。天津以"胭脂穴"稱之,頗得妙意。現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除盆栽觀賞以外,配植露地庭園形成群落景觀,增添園林景色。近年來,歐美園藝學家為方便養花者,將朱頂紅專門生產成罐裝花卉。至今,在歐洲生產量較大,主產國荷蘭1995年朱頂紅的銷售產值達到1910萬美元,比利時、德國、法國、西班牙均有一定產量。在亞洲,印度東部地區生產朱頂紅鱗莖,但生產設施落後,質量較差。我國在1912--1949年期間,南京、上海等地已有朱頂紅的盆栽觀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我國南方栽植露地庭園周圍,作為景觀欣賞。近年來,全國各地從國外引進不少優良品種,不少是適合盆栽觀賞的矮生品種,為開發利用朱頂紅創造了條件。
【形態特徵與品種】朱頂紅為多年生草本。有肥大的鱗莖,近球形。葉片呈帶狀,與花莖同時或花後抽出。花莖中空,頂生漏斗狀花朵,花大似百合,花色有深紅、粉紅、水紅、橙紅、白等,並鑲嵌著各色條紋和斑紋。常見的栽培品種有紅獅(Redlion),花深紅色。大力神(Hercules),花橙紅色。賴洛納(Rilona),花淡橙紅色。通信衛星(Telstar),大花種,花鮮紅色。花之冠(FlowerRecord),花橙紅色,具白色寬縱條紋。索維里琴(Souvereign),花橙色。智慧女神(Minerva),大花種,花紅色,具白色花心。比科蒂(Picotee),花白色中透淡綠,邊緣紅色。最近,歐洲又推出適合盆栽的新品種,其中拉斯維加斯(LasVegas),為粉紅與白色的雙色品種。卡利默羅(Calimero),小花種,花鮮紅色。艾米戈(Amigo),晚花種,花深紅色,被認為是最佳盆栽品種。納加諾(Nagano),花橙紅色,具雪白花心。
常見同屬觀賞種有美麗孤挺花(H.aulicum),花深紅或橙色。短筒孤挺花(H.reginae),花紅色或白色。網紋孤挺花(H.reticulatum),花粉紅或鮮紅色。
【生物學特性】朱頂紅原產巴西和南非。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要求夏季涼爽、冬季溫暖,5~10月溫度在20~25℃,11月至4月溫度在5~12℃。如冬季土壤濕度大,溫度超過25℃,莖葉生長旺盛,妨礙休眠,會直接影響翌年正常開花。
光照對朱頂紅的生長與開花也有一定影響,夏季避免強光長時間直射,冬季栽培需充足陽光。土壤要求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pH在5.5~6.5,切忌積水。
【繁殖方法】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
播種繁殖:在5~6月採用室內盆播,發芽適溫為18~22℃,播後20天左右發芽。苗期注意肥水管理,待真葉3~4片時,進行第一次移栽,保持一定的株距。播種至開花需3~4年。
分株繁殖:盆栽朱頂紅於2~3月換盆時進行,分栽前先去除老根和宿土,將母球旁生的小鱗莖分開,視鱗莖大小分類盆栽,一般開花鱗莖周徑在24~26厘米。栽植時鱗莖的1/3露出土面。3月栽植,4~5月開花。
近年來,國外已廣泛採用鱗片扦插、刻傷法和組織培養法繁殖朱頂紅。
鱗片扦插繁殖:選發育良好的無病鱗莖,剝去外層過分老熟的鱗片,留下生長充實的中部鱗片供繁殖,但每個鱗片必須帶莖盤。9月將鱗片插植沙床,在18~20℃下,保持濕潤,當年形成小鱗莖、基部生根。翌春於小鱗莖上長出新苗,需繼續培養3年成為開花的鱗莖。
刻傷法繁殖:選擇鱗莖周徑24~26厘米種球,將鱗莖用1%硫酸銅液浸5分鍾,用水洗凈後,切去鱗莖的1/3,用刀輕輕刻傷鱗莖中心的主芽,平放在沙床上,室溫保持18~22℃,維持較高的空氣濕度,2個月後在鱗片之間形成若干小鱗莖。
組培繁殖:常用MS培養基,以莖盤、休眠鱗莖組織、花梗和子房為外植體。經組培後先產生愈傷組織,30天後形成不定根,3~4個月後形成不定芽。
【栽培管理】盆栽朱頂紅,選用疏鬆、肥沃的微酸性腐葉土或泥炭土。周徑24~26厘米的開花鱗莖需用12厘米盆,商品栽培也用18~20厘米盆,栽植3個鱗莖。栽植深度以鱗莖1/3露出盆土為准。初栽時少澆水,出現花莖或葉片時,保持盆土濕潤。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抽出花莖後加施磷鉀肥1次。花後繼續供水供肥,促使鱗莖健壯充實。朱頂紅在商品生產上常用促成栽培,採用低溫5℃預處理50天的開花鱗莖,在土壤溫度21℃、室溫17~19℃的條件下,栽植後6周開花。據試驗報道,鱗莖用吲哚乙酸浸泡處理,可增加小鱗莖的重量和數量。用赤黴素(GA3)浸泡處理鱗莖,可增加鱗莖的重量和增大花徑。用矮壯素(CCC)浸泡處理,可增加花的數量。用吲哚乙酸、赤黴素和矮壯素噴灑朱頂紅葉面,同樣可以增加小鱗莖和花朵的數量。
朱頂紅如採收種子,應進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結實率。由於朱頂紅種子扁平、極薄,容易失水,喪失發芽力,應采種後即播。如種球生產,花後及時剪除花莖,以免消耗鱗莖養分。待長出葉片後,加強施肥,促使鱗莖增大和產生新鱗莖。鱗莖在13℃條件可貯藏8~10周,在5℃溫度下,可長期貯藏。
【病蟲害防冶】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斑點病和線蟲病。斑點危害葉、花、花葶和鱗莖,發生圓形或紡錘形赤褐色斑點,尤以秋季發病多。應摘除病葉;栽植前鱗莖用0.5%福爾馬林溶液浸2小時,春季定期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病毒病致使朱頂紅根、葉腐爛,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線蟲主要從葉片和花莖上的氣孔侵入,侵入後引起葉和莖花發病,並逐步向鱗莖方向蔓延。鱗莖需用43℃溫水加人0.5%福爾馬林浸3~4小時,達到防治效果。蟲害有紅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朱頂紅花大色美,採用矮生種進行規模性生產還是非常有前途的。特別是將花期控制在元旦和春節期間,成為少花季節的優質盆花,這在朱頂紅上已經可以做到。在盆花生產的同時,朱頂紅還可以擴大到切花和種球生產,它具有生產成本低、產量高、切花品位高、裝飾效果好、種球耐貯藏運輸等特點。
http://www.qiluhospitals.com/bbs/UpFile/2006-3/20063520853.jpg
http://www.qiluhospitals.com/bbs/UpFile/2006-3/200635201533.jpg
④ 對紅的種子是什麼樣子
赤小豆。
赤豆呈短圓柱形,兩端較平截或鈍圓,直徑4~6mm。表面暗棕紅色,有光澤,種臍不突起。
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⑤ 對紅怎麼養殖幾年開花
對紅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為18℃ - 25℃,忌酷熱,陽光不宜過於強烈,應置蔭棚下養護。怕水澇。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涼的氣候,以10℃ - 12℃為宜,不得低於5℃。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花期一般在美年的春夏之交。
對對紅(學名朱頂紅)自然花期為4~6月份,如需要朱頂紅提早開花,可採用促成栽培方法:12月份將原花盆內的大鱗莖取出重新上盆,澆透水,放在20℃-25℃的室內,增加室內空氣濕度,保持盆土濕潤,施1~2次以磷肥為主的液肥,約經2個月左右便可開花。
如果室溫達不到20℃,為了加速其開花,可用塑料袋將花蕾罩上。此外,採取遮光辦法,每天只給10-11小時的光照,也可促使其提早開花。
盆栽朱頂紅宜選用大而充實的鱗莖,栽種於18-20厘米口徑的花盆中,4月盆栽的,6月可開花;9月盆栽的,置於溫暖的室內,次年春三四月可開花。用含腐殖質肥沃壤土混合以細沙作盆栽土最為合適,盆底要鋪沙礫,以利排水。
鱗莖栽植時,頂部要稍露出土面。將盆栽植株置於半陰處,避免陽光直射。生長和開花期間,宜追施2-3次肥水。鱗莖休眠期,澆水量減少到維持鱗莖不枯萎為宜。若澆水過多,溫度又高,則莖葉徒長,妨礙休眠,影響正常開花。
在栽種中,莖、葉及鱗莖上又赤紅色的病害斑點,宜在鱗莖休眠期,以40℃-44℃溫水浸泡一小時預防。
(5)對紅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朱頂紅是先開花,後長葉,如果栽培得法,就能培養出葉片矮短肥厚、花大色艷,極具觀賞價值的花來。具體栽培方法是:每年秋季將母球掘起後,進行分離母球周圍的子球,根據大小分類,將老根剪短曬干,用竹簍或布袋存放在通風乾燥處儲藏過冬。
在休眠期間,需經常檢查,防止霉爛;次年3-4月初,小球露地栽種,選5厘米以上的大球,栽種在口徑為8厘米的瓦缽中。盆土可用豬糞3份,木屑2份、蜂窩煤渣2份、園田土3份混勻配製。栽時將球莖露出土面約1/2或1/3。栽後澆透水,放半陰處。
5-7天後移至陽光充足處,保持盆土濕潤。栽後半月開始追肥,可用清水糞加少量尿素(豆餅液更好),待花蕾形成後,再用魚腥水加少量磷酸二氫鉀,每隔7-10天施1次,也可用0.3%磷酸二氫鉀和0.2%尿素進行根外噴霧,以促使花朵鮮艷。
⑥ 圖中開大紅花的這個是什麼植物
這是孤挺花,朱頂紅,對對紅
⑦ 對對花圖片植物
就是朱頂紅,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也叫 對對紅、孤挺花、、百子蓮、百枝蓮、對紅、炮打四門等。網路上圖片很多的。
⑧ 有種蘭花叫對紅的嗎
叫對紅的花學名朱頂紅,但它不是蘭科植物,是指石蒜科的。 朱頂紅(學名:Hippeastrum rutilum)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百枝蓮、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
朱頂紅鱗莖近球形,葉6-8枚,花後抽出,鮮綠色,花莖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綠色,圓筒狀,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
分布於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省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歐美園藝學家為方便養花者,將朱頂紅專門生產成罐裝花卉。
中文學名:朱頂紅
拉丁學名:Hippeastrum rutilum (Ker-Gawl.) Herb.
別稱:柱頂紅、孤梃花、華胄蘭、百子蓮、炮打四門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石蒜科
屬:孤挺花 屬
種:朱頂紅
分布區域:原產秘魯和巴西一帶
⑨ 學名是對兒紅的花是什麼
【學名】Hippeastrum vittatum (Ait.) Herb.
【英文名】Barbadoslily
【別名】百枝蓮、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
【科學分類】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百合目,石蒜科(Amaryllidaceae),孤挺花屬
【產地】原產秘魯和巴西一帶。現廣泛栽培。
【花語】 渴望被愛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肥大,近球形,直徑5—10cm,外皮淡綠色或黃褐色。葉片兩側對生,帶狀,先端漸尖,2—8枚,葉片多於花後生出,葉片長15到60厘米,朱頂紅還有錦斑品種(白肋朱頂紅),葉片中間有一條白色錦斑。總花梗中空,被有白粉,頂端著花2—6朵,花喇叭形,花期有深秋以及春季到初夏,甚至有的品種初秋到春節開花(白肋朱頂紅)。現代栽培的多為雜種,花朵碩大,花色艷麗,有大紅、玫紅、橙紅、淡紅、白、、藍紫、綠、粉中帶白、紅中帶黃等色;其花色除純藍、純黑、純綠外已經可以覆蓋色譜中其餘的所有顏色。花徑大者可達20cm以上,而且有重瓣品種;朱頂紅品種繁多不遜鬱金香;花色之齊全超過風信子;花型奇特連百合也遜色;花葉雙藝乃球根罕見。可見其綜合性狀乃球根花卉之首。
【生態習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忌酷熱,陽光不宜過於強烈,應置蔭棚下養護。怕水澇。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涼的氣候,以10一12℃為宜,不得低於5℃。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
【繁殖方法】繁殖採用播種法或分離小鱗莖方法。種子成熟後,即可播種,在18℃-20℃情況下,發芽較快;幼苗移栽時,注意防止傷根,播種留經二次移植後,便可上入小盆,當年冬天須在冷床或低溫溫室越冬,次年春天換盆栽種,第3年便可開花。一般多用分離小鱗莖的方法繁殖,將著生在母球周圍的小鱗莖分離,進行培養,第二年就可開花。用分球、分割鱗莖、播種或組織培養法繁殖。分球繁殖於3—4月進行,將母球周圍的小球取下另行栽植,栽植時覆土不宜過多,以小鱗莖頂端略露出土面為宜。此法繁殖,需經2年培育方能開花。分割鱗莖法繁殖一般於7—8月份進行。首先將鱗莖縱切數塊,然後,再按鱗片進行分割,外層以2鱗片為一個單元,內層以3鱗片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均需帶有部分鱗莖盤。此法繁殖,若被分割的鱗莖直徑為6cm以上,則每球可分割成20個以上雙鱗片和三鱗片的插穗,將插穗斜插於基質中(pH值最好為8左右),保持25—28℃和適當的空氣濕度,30—40天後,每個插穗的鱗片之間均可產生 l一2個小鱗莖,而且基部生有根系,此法繁殖的小鱗莖,需培養3年左右方可開花。朱頂紅經人工授粉容易結實,授粉後60餘天種子成熟,熟後即可播種,播後置半陰處,保持15—18℃和一定的空氣濕度,15天左右可發芽。實生苗需養護3—4年方可開花。朱頂紅如採收種子,應進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結實率。由於朱頂紅種子扁平、極薄,容易失水,喪失發芽力,應采種後即播。如種球生產,花後及時剪除花莖,以免消耗鱗莖養分。待長出葉片後,加強施肥,促使鱗莖增大和產生新鱗莖。鱗莖在13℃條件可貯藏8~10周,在5℃溫度下,可長期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