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朝鮮族的特色菜有哪些
1、打糕
打糕,是朝鮮半島上的韓國與朝鮮兩國人民以及從朝鮮半島遷徙到中國東北三省的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是把糯米(江米)煮熟後反復捶打而成的,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筋道,味香。
因此,朝鮮族歷來把打糕當作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都要做打糕。舊時農歷三月祭祀時以之供神。
2、大醬湯
大醬湯是一道上至總統,下至平民百姓,是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傳統菜品 。源自朝鮮半島,從古至今在朝鮮半島源遠流長。
3、冷麵
冷麵是朝鮮族世代相傳的特色食品,被看作是上等的佳餚之一,蕎麥是冷麵的重要組成成分。冷麵口感清涼爽滑、筋道,因其甜、酸、辛、辣、香五味俱全而成為人們喜愛的美食。
4、辣白菜
辣白菜(朝鮮語:김치)是一種朝鮮半島的風俗發酵美食,特點是辣,脆、酸、甜,色白帶紅,四季皆宜,通常和米飯一起食用。
5、清國醬
清國醬又名,臭醬、爛醬、清曲醬,是我國朝鮮民族和韓國人喜歡吃的一種湯料。有些類似大醬,但是比大醬發酵長,豆子已經很軟,而且有拉絲,味道也更濃郁。
6、米腸
米腸,是朝鮮族特色美食。採用豬腸、大米、糯米、鮮豬血和時蔬調味製作而成。
Ⅱ 朝鮮族傳統美食有哪些
朝鮮族的傳統風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麵、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塊、撒上豆面並加稀蜜、白糖 製成。冷麵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後用涼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凈,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進大缸密封製成。腌制時間越長,味道越可口。
打糕:朝鮮族最愛吃的傳統食品之一。打糕的歷史比較長,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已有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並稱引絕餅已稱為傳統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節或紅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來招待親朋好友。顧名思義,打糕是打出來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產糯米的地方,則用小黃米或糜子;所灑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紅豆外,還可以用黃豆、綠豆、松子、栗子、紅棗、芝麻等。製作時,先將粘米淘凈蒸熟,放在打糕槽內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塊而成。吃的時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塊,蘸著糕面吃。
冷麵:朝鮮族傳統食品之一。朝鮮族人不僅在炎熱的夏天愛吃冷麵,即使在寒冬臘月里也喜歡坐在炕頭吃冷麵。特別是每年到農歷正月初四中午,朝鮮族有全家一起吃冷麵的習俗。據民間傳說這一天吃面條,可以「長命百歲」,故冷麵也稱做「長壽面」。冷麵的主要原料是蕎麥面、小麥面和澱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樹皮面和土豆澱粉製作。做法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後用涼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鮮族的風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聰,此酒並非特製,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與狗肉醬湯: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可是朝鮮族在三伏天卻有宰狗吃狗熱湯的習俗。這種醬湯別有風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醬湯可大補。朝鮮族大多數人愛吃狗肉。然而在節日,或辦紅白喜事時是絕對不準吃狗肉的。這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禮節。
五穀飯:朝鮮族吃五穀飯由來已久。每逢正月十五,農民用江米、大黃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穀飯吃。還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種,便表示哪種糧食這一年能獲豐收。這種風俗,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米酒: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這種米酒後勁十足。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著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鮮族最愛吃的傳統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膩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Ⅲ 吉林延邊朝鮮族人民喜歡哪些下酒菜
延邊下酒菜可太多了而且都很有特色,比如燒烤、毛豆、魷魚、牛板筋、明太魚,都好吃。
Ⅳ 朝鮮族特色美食有哪些
1、朝鮮泡菜(Kimchi)是自古朝鮮人喜歡吃的民族固有的副食品,獨具特色的素菜。 它是以白菜、蘿卜等蔬菜為主原料,以辣椒、蔥、蒜、姜、水果、鹽等為作料經乳酸發酵而成的蔬菜加工品。
2、大醬湯,是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傳統菜品。源自朝鮮半島,從古在朝鮮半島源遠流長。大醬湯的主要原料是大醬,而大醬的主要原料黃豆中含有的異戊醛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激素。
3、炒年糕是傳統年節特色食品。它有很多種做法,不同的做法用到不同的原料,每一種都美味可口,營養豐富。
4、韓式花年糕是一道由糯米粉、紫薯粉等食材製成的食品。口感潤滑、香甜可口。
5、朝鮮米腸是朝鮮民族傳統特色美食,由洗干凈的豬腸 、綠豆芽、 菜幫、 糯米 、豬血拌製作而成,味道咸鮮,好吃而不油膩。
Ⅳ 朝鮮的美食有哪些
例如:
延吉冷麵
朝鮮冷麵(俗稱朝鮮面)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民族食品。其中尤以蕎麥面冷麵為著稱。一般用牛肉湯或雞湯,佐以辣白菜、肉片、雞蛋、黃瓜絲、梨條、蔥絲、辣椒、味精、鹽等。食用時,先在碗內放少量涼湯與適…
米腸
米腸,是小吃的一種。採用豬腸、紅薯粉條、時蔬經調味製作而成。朝鮮族風味小吃之一,採用豬腸、大米、糯米、鮮豬血經調味煮制而成。是當地熱門小吃。
朝鮮族大醬湯
朝鮮族大醬湯,是朝鮮族特色湯菜之一,醬香濃郁,口味鮮辣,為佐酒、下飯佳餚。
狗肉火鍋
到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不吃狗肉可不行。跟全國其它地方一樣這里也流行吃火鍋,朝鮮人的狗肉火鍋。特色鍋底,燉的是狗肉,狗雜狗排骨。除了鮮就是辣。可能是延吉太冷,因此狗肉大補還要加辣椒。一年四季吃,夏天吃最好。
朝鮮打糕
打糕是朝鮮族著名的傳統風味食品,因為它是將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棰砸打製成,故名「打糕」。打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糯米製作的白打糕,一種是用黃米製作而成的黃打糕。
松餅
松餅
松餅是用蒸熟的米面擀出小面片,然後把小豆、豌豆、芝麻、棗、糖等餡象包餃子一樣包制而成,吃起來也別有風味
打糕
打糕,滿族風味麵食,舊時農歷三月祭祀時以之供神。
富臨園灌湯包
富臨園灌湯包,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它以精粉燙面制皮坯,選用肋條肉為餡心,用鮮骨髓湯打餡,配以十多種上等調料佐味。包子鮮香肉嫩、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剔透、湯汁醇正濃郁、入口油而不膩。
灶台魚
灶台魚,歷史悠久,「灶台魚」的製作和食用方式與火鍋類似。店家取新鮮活魚,宰殺處理後,放到滋味醇厚的老湯中燉煮,食客可以根據需要,添加青菜、蘑菇、寬粉和豆腐,如果食客嗜辣,還可以在湯中放上適量的自製辣椒醬,吃。
朝鮮冷麵
朝鮮冷麵(俗稱朝鮮面、韓國冷麵)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民族食品。其中尤以蕎麥面冷麵為著稱。一般用牛肉湯或雞湯,佐以辣白菜、肉片、雞蛋、黃瓜絲、梨條等。食用時,先在碗內放少量涼湯與適量面條,再放。
Ⅵ 朝鮮族食物
朝鮮族的主食以冷麵和米糕見長。盛夏,朝鮮族家家都吃冷麵,即使是冬天冷麵也會得到許多人的青睞。這種冷麵是用蕎麥粉和澱粉軋成的,有的也用白面或米面。面條壓成後,直接放到開水裡煮熟,然後用涼水浸涼,撈出後加上牛肉、狗肉、蛋絲、辣椒、芝麻、香油、蘋果梨絲等,再澆上一些狗肉湯。吃起來甜里有酸,香里透辣,清涼爽口。
米糕的種類很多,有打糕、切糕、片糕等。打糕是朝鮮族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賓客時所不可缺少的主食。打糕,顧名思意,就是用手工打出來的。打糕的具體製作方法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後用木棰在木臼里打成糕團,有兩人打的,也有一人打的,一般要打上半小時左右,然後取出切成片狀,放上小紅豆沙面,再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嘖嘖有味。
米酒,是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不過千萬不能貪杯,這種米酒開始喝的時候度數不大,但它卻後勁十足。而且和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著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辣白菜,是朝鮮族最喜歡吃的一種菜,它是冬季的主要副食品。每年冬天,大白菜下來後,他們就開始製作辣白菜了。此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家家都要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因為要持續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清香爽口,有解膩解酒、助消化、增食慾之功效,既是平日家中的常菜,又可以上宴席。因此它倍受歡迎,成了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與滿族的習俗相反,朝鮮族是一個愛吃狗肉的民族。他們認為吃狗肉可以清熱解毒。用狗肉來烹制菜餚,是朝鮮族烹飪中的一大特色。
Ⅶ 朝鮮族特色小吃都有啥
朝鮮族的傳統風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麵、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塊、撒上豆面並加稀蜜、白糖 製成。冷麵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後用涼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凈,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進大缸密封製成。腌制時間越長,味道越可口。
朝鮮族日常飲食朝鮮族喜歡食米飯,擅做米飯,用水、用火都十分講究,做米飯用的鐵鍋,底深、收口、蓋嚴,受熱均勻,能燜住氣兒,做出的米飯顆粒松軟,飯味純正。一鍋一次可以做出質地不同的雙層米飯,或多層米飯。各種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狀糕、發糕、打糕、冷麵等也是朝鮮族的日常主食。
三伏天的狗肉醬湯: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可是朝鮮族在三伏天卻有宰狗吃狗熱湯的習俗。這種醬湯別有風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醬湯可大補。朝鮮族大多數人愛吃狗肉。然而在節日,或辦紅白喜事時是絕對不準吃狗肉的。這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禮節。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鮮族的風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聰,此酒並非特製,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米酒:朝鮮族愛喝的一種飲料。米酒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總要端上來一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一點,而且還略帶甜味。這種米酒後勁十足。長輩一起喝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切不可面對著長輩舉杯飲酒,否則就是對長輩的不尊重。
五穀飯:朝鮮族吃五穀飯由來已久。每逢正月十五,農民用江米、大黃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穀飯吃。還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種,便表示哪種糧食這一年能獲豐收。這種風俗,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Ⅷ 朝鮮族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of adversity or distress. It always receiv
Ⅸ 朝鮮族傳統美食有什麼
泡菜
冷麵
狗肉
米糕
米腸
糯米雞
涼拌桔梗
拌牛板筋
大醬
青國醬
Ⅹ 朝鮮族特色美食
1、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 [吉林省延邊州]
農樂舞演出時,各個村寨都派出自己浩盪的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及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和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舞隊的儀仗部分。接下來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參加人數不限。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種類繁復,舞技多樣,分「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種類。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後立象尾,有單甩、有雙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撲地甩等多種。象尾有幾尺長……[詳細]
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
2、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
流傳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的朝鮮族乞粒舞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祈求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原是農樂舞的一種,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形成融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一體的舞蹈。乞粒舞有著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受傳統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農民群體舞蹈的典型代表。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