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藏」字共幾畫第十三畫是什麼
藏字 五行:木 繁體字:藏 簡體筆畫:17畫 康熙筆畫:20畫 第十三畫是【豎】
藏字在《新華字典》中的意思解釋和說明 cáng
(1)<動詞>收藏穀物。晁錯《論貴粟疏》:「春耕,夏耘,秋獲,冬~。」
(2)<動詞>收藏;保存;貯藏。《庖丁解牛》:「善刀而~之。」《伶官傳序》:「庄宗受而~之於廟」
(3)<動詞>隱藏;私藏。《察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也。」《獄中雜記》: 「部中老胥,家~偽章。」
zàng
(1)<名詞>貯藏財物的地方;倉庫。蘇軾《赤壁賦》:「是造物者無盡~也。」
(2)<名詞>通「臟」。內臟。《孔雀東南飛》:「未至二三里,摧~馬悲哀。」
【藏命】亡命,不顧性命。《史記·游俠列傳》:「以軀借交報仇,~作奸剽攻。」
【藏怒】懷恨於心。《孟子·萬章上》:「仁人之於弟也,不~焉,不宿怨焉。」
【藏拙】1.掩其拙劣,不以示人。韓愈《和席八十二韻》:「倚玉難~,吹竽久混真。」 2.自謙之詞。羅隱《自貽》詩:「縱無顯效亦~,若有所成甘守株。」
【藏府】1.府庫。班固《漢書·文三王傳》:「及死,~餘黃金尚四十萬餘斤。」 2.同「臟腑」。《素問·脈解》:「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於~間。」
『貳』 藏字一共有幾筆
18筆 謝謝
『叄』 西藏的藏有多少筆畫
筆 畫17
[ cáng ]
1.隱避起來:埋~。包~。~奸。~匿。隱~。蘊~。~污納垢。
2.收存起來:收~。~品。~書。儲~。
[ zàng ]
1.儲放東西的地方:~府。寶~。
2.道教、佛教經典的總稱:道~。大~經。三~(佛教經典「經」、「律」、「論」三部分)。
3.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中國西藏自治區的簡稱。
5.古同「臟」。
『肆』 藏的筆順筆畫
"藏"有兩個讀音——cang(陽平聲,即第二聲)和zang (去聲,即第四聲);是形聲字("艹"是聲旁,"臧"是形旁);上午結構;共17畫,筆順是:
橫、豎、豎、橫、撇、豎折、橫、撇、橫、豎、橫折、橫、豎、豎折、斜鉤、撇、點。
『伍』 藏有多少畫
藏有總筆畫:17筆。
是多音字,有兩個讀音:cáng zàng
結構為上下結構;偏旁部首為:艹;筆畫數:17畫。讀cáng時,意為:1.隱藏;潛匿。2.收藏;儲藏。3.懷,藏在心中。4.深,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讀zàng時,一般指城市西藏。
『陸』 藏字一共有幾畫
藏字總共17劃。書寫筆順:橫、豎、豎、橫、撇、豎折、橫、撇、橫 、豎、橫折、橫、豎、豎折、斜鉤、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