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精準貧困宣傳單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假期結束了的搞笑圖片 2025-05-16 10:41:40
生活搭配唯美圖片 2025-05-16 10:40:59
密集找不同的圖片大全 2025-05-16 10:27:01

精準貧困宣傳單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4-19 13:00:33

❶ 精準扶貧的什麼樣的百姓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一)精確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總的原則是「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內容。
(二)精確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貧困居民識別出來以後,針對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定責任人和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
(三)精確管理,這是精準扶貧的保證。包括資金、資料和扶貧事務許可權的精確管理。
國家發改委體改司發布的「半月改革動態」(2015年11月16—30日)顯示,2015年11月27—28號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要求「構建好的體制機制」。按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實施「五個一批」工程。一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立足當地資源,實現就地脫貧。二是易地搬遷脫貧一批,貧困人口很難實現就地脫貧的要實施易地搬遷,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擴大政策實施范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四是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國家教育經費要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職業教育傾斜,幫助貧困地區改善辦學條件,對農村貧困家庭幼兒特別是留守兒童給予特殊關愛。五是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由社會保障來兜底,統籌協調農村扶貧標准和農村低保標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會救助力度。要加強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政策要對貧困人口傾斜。要高度重視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工作。

❷ 如何做到精準扶貧

如何做到精準扶貧:

一、堅持以產業發展扶貧

堅持以產業發展扶貧,要求准確摸清本地各個鄉鎮、村的總體底數,了解當地貧困地域的范圍、貧困人口的數量、貧困程度、具體致貧原因和潛在的資源優勢,從而有針對性地規劃當地貧困人口的扶貧計劃方案,科學制定未來五年內各階段的工作任務指標,使扶貧工作的開展透明化,且使得扶貧成果有數據可依。

對於部分貧困程度嚴重的地區,扶貧工作可能需要先「輸血」,以完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穩定政治經濟大環境,改變貧困者的思想理念,為吸引產業投資做好鋪墊,為產業引進等「造血」措施的實施打下良好基礎。扶貧前期應注重「輸血」,中期力爭「輸血」、「造血」兩手抓,到後期以「造血」為主。

二、社會工作介入精準扶貧

隨著扶貧政策執行方法的多樣化,以及救助對象需求的多元化,社會工作將成為我國農村扶貧事業發展的新路徑和必要補充。現代扶貧問題和社會工作在價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對象上具有相通性。現代扶貧問題和社會工作在價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對象上具有相通性。

三、堅持「提升內生力、提升益貧性」戰略機制

在精準扶貧中應堅持「提升內生力、提升益貧性」的戰略機制。「提升內生力」,就是以貧困地區自力更生為主,外部力量幫扶為輔。「提升益貧性」,就是開發等一切經濟社會活動要有益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一方面,依靠自身努力改變劣勢。貧困地區應揚長避短,立足本地特色生態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另一方面,創新特色「造血」方式。這就要求從實際出發,大力推進本地區的資源型工業、勞務經濟、特色農業、民族和地區特色旅遊等。

(2)精準貧困宣傳單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如何助推社會公平:

一、通過「對象精準」有利於實現起點公平

精準扶貧通過合理有效地確立識別指標,創新識別方法,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可以有的放矢,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有效解決「扶持誰」的問題,真正提高扶貧資源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也即通過再次分配減少資源稟賦的初始差距,最大限度地保證起點狀態下每個公民所擁有的要素稟賦是相近的,從而實現起點公平。

二、通過「方法精準」有利於實現機會公平

精準扶貧通過科學評估、創新扶貧資源配置方法,找准著力點,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因地制宜,確保扶貧扶在「點」上,有效解決「如何扶」的問題,真正發揮扶貧資源的效用,才能使貧困者真正享有在市場競爭中的公平機會,才能生長出發展的自信,更公平地享有改革發展帶來的機會,以實現機會公平。

三、通過「成效精準」有利於實現結果公平

精準扶貧通過創新扶貧措施,不僅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和地區,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而且通過可持續的扶貧方式,從根源上改變了弱勢群體的弱勢地位,解決了弱勢群體權益的弱化,有助於增強貧困者獲取新的資本性資源的能力,從而有利於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以實現結果公平。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時期精準扶貧四個要點

❸ 貧困卡是什麼樣子的

貧困卡,即幫扶聯系卡,其基本樣式為以下圖片中的樣式,各地製作依各地政府要求不同。如下圖所示。

1、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官網上「探訪湖南省瀏陽市脫貧攻堅經驗」一文中提示,「貧困卡」即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聯系卡「。

2、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國家會向貧困戶發放《幫扶手冊》和《幫扶聯系卡》。

3、幫扶聯系卡即是您提到的「貧困卡」。幫扶幹部每月登門幫扶,了解貧困戶享受政策情況,指導產業發展。

4、《幫扶聯系卡》上,註明了幫扶聯系人的、手機號碼、單位等信息,方便貧困戶隨時聯系,並接受社會監督。

(3)精準貧困宣傳單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政策、及幫扶工作:

1、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2、專項扶貧措施實施:

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3、結對幫扶。

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

4、制定計劃。

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

❹ 精準扶貧的簡短事例有哪些

精準扶貧的簡短事例:

1、扶貧小額信貸

2014年底,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人民 銀行、銀監會和保監會印發《關於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的指導意見》,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量身定製一款信貸產品。這種扶貧小額信貸的特點是「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抵押免擔保、 基準利率放貸、扶貧資金貼息、縣級建立風險補 償金」,探索出有效解決貧困戶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的新途徑。

到2016年底,全國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 2833億元,貧困戶獲貸率由2014年的2%提高到2016年底的26.7%。全國共有740萬貧困戶受益。以寧夏鹽池縣為例,2016年貸款總額5.4 億元,貧困戶獲貸率達86%,共支持8181戶貧困戶發展灘羊養殖、黃花菜種植等扶貧產業,戶均增收1.2萬元。

2、電商扶貧

隴南市是甘肅省乃至全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 一。這里有豐富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但因交通不便、 信息閉塞,難以轉化為群眾收入。2015年初,隴南市經批准成為全國電商扶貧首個試點市。兩年來,該市加大行政推動力度,通過網店帶動、電商產業帶動、電商創業帶動、電商就業帶動和電商入股帶動,促進電商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到2016年底,全市共發展網店超萬家,兩年網路 銷售農產品64億元,718萬人實現就業。其中,750個電商扶貧試點貧困村開辦網店980家,帶動15萬貧困人口增收。

3、光伏扶貧

2015年起,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的30個縣開展光伏扶貧試點,共探索出光伏發電扶貧的四種類型。 2016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村級光伏電站確定為光伏扶貧的主推方式。

村級光伏電站扶貧,是利用村集體的閑置土地,投資100-200萬元,建設100—300千瓦的小型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取得的發電收益由村集體討論使用,可用於設立村內公益崗位,為部分貧困戶提供就業;可用於村內小型公益事 業;也可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沒收入來源的貧困人口進行補助。

甘肅省渭源縣是2016年光伏扶貧項目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在去年5月投資240萬元建成了全縣第一個村級300千瓦光伏電站,並於當年6月16日並網發電。截至2016年12月底,該電站運行198天,發電收益為21.2萬元,當年已分配給村集體11萬元。

4、旅遊扶貧

河北省淶水縣擁有世界地質 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等豐富旅遊資源。幾年來,該縣發揮這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許多群眾脫貧致富。但景區周邊仍有部分貧困人口,並沒有分享到旅遊發展帶來的好處。

為帶動這些群眾脫貧,2016年淶水縣採取了專門辦法。

一是精準分類。將野三坡景區33個貧困 村按區位分成三類:景區核心村1 個,景區周邊村18個,景區輻射 村14個。33個村的貧困人口分為三種類型:沒有勞動能力的(1328人)、具備勞動能力但缺乏 就業技能的(835人)、有就業技能且有意回鄉創業的。

二是精準施策。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 縣政府從旅遊扶貧資金中列支1000萬元,投入景 區建設。旅遊公司每年從收入中提取1000萬元 作為資產收益,對扶貧對象進行幫扶。

對具備勞 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各村成立旅遊合作社,政府 統籌使用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幫助每個村統一規劃建設扶貧農業觀光園、扶貧生態停車場、 扶貧經營一條街,安排貧困村民就近就業,每人 月收入2000元左右。對回鄉創業的貧困人口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其回鄉發展鄉村旅遊。目前已有 159名貧困人員回鄉創業,也帶動了其他貧困群 眾增收。

5、扶貧車間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地處黃河灘區,全縣有貧困村129個,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剩 下大量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當地群眾一直有從事發製品、條柳編、紡線等手工業加工的傳統。 前幾年,有些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將一些對技 能要求不高的勞動密集型工序轉移到村裡,搭起 「小窩棚」招攬群眾務工。

2015年起,菏澤市因勢利導,對這種「小窩棚」進行改造提升,將其 建成「扶貧車間」。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建成 「扶貧車間」 1803個,有383家企業入駐,直 接安置和帶動191341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使 57685名群眾脫貧,其中婦女49724人、殘疾人 519人、60歲以上老人8653人(含80歲以上 的69人)。

為什麼要精準扶貧

我國扶貧開發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長期來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較為突出。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國農村貧困居民8249萬人(其中四川為602萬人),實際遠遠不止8000萬,這個數據是國家統計局根據全國7.40萬戶農村住戶調查樣本數據推算出來的。

這個數據對於研究貧困居民規模、分析貧困發展趨勢不是很科學,但在具體工作中卻存在「誰是貧困居民」「貧困原因是什麼」「怎麼針對性幫扶」「幫扶效果又怎樣」等不確定問題。

由於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建立統一的扶貧信息系統,因此對於具體貧困居民、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就存在許多盲點,真正的一些貧困農戶和貧困居民沒有得到幫扶。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

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原有的扶貧體制機制必須修補和完善。換句話說,就是要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專項扶貧更要瞄準貧困居民,特別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務必重點用在貧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

扶貧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萬不能拿扶貧的錢去搞高標準的新農村建設,做形象工程不能實現扶真貧。貧困區域的發展,主要應使用財政綜合扶貧資金和其他資金。

❺ 貧困識別方式

關於我縣精準識別貧困的探索與思考
依據國務院扶貧辦《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抓住全縣開展貧困戶精準識別的試點工作契機,探索建立了貧困戶精準識別「十步工作法」,確保了符合實際、群眾決策、規模適度、透明公開、對象准確,為後續的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步工作法」具體操作步驟
第一步宣傳發動:扶貧攻堅是貧困地區的頭等大事,要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是第一道「關口」。貧困戶的識別工作事關農村發展與穩定,政策敏感性極強,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上訪、集訪,甚至是群體性事件。為此,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公認,做到民主評議與集中決策相結合。首先要在宣傳上正確引導、把握好輿論導向。通過廣播電視、通訊網路、宣傳標語、召開會議、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宣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新階段扶貧開發綱要、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精準扶貧的總體要求、2013年底年人均純收入2736元的等值扶貧標准、縣域貧困狀況及發展要求、村內實際及發展趨勢等。
第二步普遍調查:普遍調查是確定規模的前提和依據,只有進村入戶,逐一走訪,才能了解村情、社情和民情,特別是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通過查看基礎設施、住房環境、產業發展現狀,拉家常了解其家庭種養、勞務、經營及其他收入,用表冊去記錄他們的生產資料、勞動能力、收入狀況、致貧原因和發展願望,為規模控制建立依據,為精準幫扶及貧困村的確定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步規模控制:在普遍調查的基礎上,以村級人均純收入為主,充分考慮海拔高度、交通水利設施、人均耕地面積、村民住居環境、整體貧困程度及已開展項目扶持情況,鄉(鎮)商縣扶貧移民局合理確定該村貧困發生率、本輪貧困人口扶持規模,並初步劃分到社。
第四步農戶申請:在宣傳發動、普遍調查的基礎上,鼓勵貧困戶丟下思想包袱、放下「面子」自主書面申請,同時引導家庭經濟基礎較好、收入較高的群眾不要「湊熱鬧」,告知整家外出人員自主報名申請(可電話申請)。
第五步群眾評議:以社為單位召開群眾會議,按照初步劃分到社的貧困人口數量,要求群眾客觀公正評價,體現群眾參與、民主決策,實行倒排序,最困難的戶排第一(五保、孤兒、無勞動能力戶除外,按《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相關規定扶持),依次類推。確定第一至貧困人口數量臨界的戶為初步對象。
第六步初步公示:按照群眾評議的貧困戶初步對象,實行倒排序進行初步公示。公示範圍:全村各社初步遴選的貧困戶對象;公示內容:主要包括戶主姓名、家庭人口、貧困主因、收入概況;公示地點:社內交通要塞、集中院戶區、人口密集區,村級辦公陣地、村人口密集區;公示時間:7天;公示要求:強調對公示內容有異議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反映,包括認為該納入未納入的對象,明確聯系人、聯系電話及地址。
第七步聽取意見:駐村工作隊負責採取開門納諫的方式,通過電話、面談等方式,傾聽廣大村民對群眾評議確定的初步對象、初步公示內容的意見與建議。
第八步深度核查:駐村工作隊協同村「兩委」,對聽取意見環節中反映的問題歸納梳理之後,進行深度走訪核查,特別是反映的未進入名單人員比已進入名單(參照對象)更貧困的問題,要深入了解,進行比對,確定擬競爭人員名單。
第九步民主評定:駐村工作隊組織召開由村內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先集中商討將每個社最困難的1—3戶直接納入貧困戶名單(避免因這些戶經濟基礎差、人際交往窄、認可度低被漏選),再組織上述人員及初步對象、擬競爭人員參加的民主評定會,然後由擬競爭人員及參照對象先後陳述理由,再進行民主投票,按照村內平衡、規模不突破原則確定貧困戶對象,宣布納入本村貧困戶名單。
第十步公示公告:將民主評定環節確定的對象及相關信息予以公示公告,公告地點除初步公示區域外,鄉鎮在政務公開欄、網站公開公告,縣級在扶貧移民局網站。實行一戶一卡、一村一冊、一鄉一簿,縣扶貧移民局負責聯網信息化管理機制建設。

❻ 精準扶貧三本賬是什麼樣的。是個本子嗎還是

精準扶貧三本賬是三個政策,不是具體的三個本子。

1、算好「工作記錄帳」。建立扶貧工作日記制度,詳細記錄精準扶貧情況,定期更新「一戶一檔」和扶貧手冊信息,形成完備工作台賬,確保扶貧資料精準無誤。

2、算好「戶家收入賬」。通過貧困戶自述、查看銀行流水、享受政策情況等多種方式,測算貧困戶當前種植、務工、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綜合收入,減去因病、因殘、因學等大額支出,確保人均純收入超過脫貧標准線。

3、算好「脫貧時間帳」。牢牢把握住精準摘帽脫貧的時間節點,確保2020年底,真正讓貧困群眾祛貧根,奔富路。



(6)精準貧困宣傳單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三本賬的意義:

只有找准窮根號准窮脈,才能開對葯方治好病。為了確保貧困人口精準脫貧,該區堅持「規模控制、有進有出、嚴格程序、動態管理」的基本原則,按照省委「12345」貧困人口進出識別程序和區委創新提出的「五進六不準」脫貧對象識別辦法。

先後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3萬戶8.15萬人,並全面落實了平台建設「八個准」、村級作戰「五張圖」、貧困農戶「三本賬」。

只要打開安定區精準扶貧電子工作台賬,便能清楚地看到每個貧困戶的家庭成員、致貧原因、生產生活條件、人均純收入、幫扶措施等信息,為當地抓好精準脫貧工作、確保精準扶貧政策措施到戶到人奠定了堅實基礎。

❼ 精準扶貧那長什麼樣,求圖片。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精準扶貧五大對象: 1,低保戶,2,五保戶,3,精神病患者,4,家中有大學生的,5,,當年出現重大災情的,(這裡面有5不準。即,賭賻,蓋樓房,有小轎車,大額存款,有財政工資的)。

❽ 如何做好貧困地區醫療健康知識宣傳教育

最常用的形式:

  1. 聯系公益醫院開展免費義診活動,義診的過程中發放宣傳單頁,建立貧苦健康檔案,定期回訪健康情況。

  2. 利用貧困地區的宣傳牆體等,製作宣傳畫面,定期更換,挨家挨戶發放健康宣傳單頁。

希望能夠幫到你,歡迎追問,採納

❾ 精準扶貧的廣告語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宣傳標語精選
1、一份捐贈,一份愛心,人人參與,支持扶貧
2、以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
3、創新扶貧機制,助推產業發展
4、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事業
5、到戶扶貧強基礎,金融扶貧興產業
6、聚力扶貧攻堅,推進民生工程
7、加大到村到戶扶持力度,增強貧困人口發展能力
8、全面落實到戶幫扶政策,加快貧困群眾致富步伐
9、堅持「11236」發展思路,合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10、扶貧攻堅發展產業,精準到戶引領脫貧
11、深入開展扶貧工作,早日建成小康社會
12、開展精準扶貧,共同致富奔小康
13、精準扶貧到戶,發展產業脫貧
14、扶貧開發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
15、金融扶貧興產業,精準扶貧強基礎
16、貧困群眾得實惠,脫貧致富奔小康
17、精準扶貧到戶到人,發展產業齊心脫貧
18、堅持群眾路線,推進民生工程
19、瞄準扶貧對象,建成小康家庭
20、先富幫後富,共走小康路
21、扶貧攻堅,黨心所向,民心所依
22、情系困難群體,奉獻誠摯愛心
23、扶貧濟困靠大家,溫暖人心你我他
24、弘揚中華美德,關愛貧困家庭
25、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
26、瞄準扶貧開發對象,全面落實扶貧政策。
27、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良好氛圍推動共同富裕
鄉鎮精準扶貧宣傳標語
1、扎實推進精準扶貧脫貧限時打贏扶貧攻堅戰
2、扶真貧,真扶貧
3、扶貧先扶志
4、貧窮落後不光榮,好吃懶做很可恥
5、全民動員全民參與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6、三年為期三級努力整體脫貧率先小康
7、真幫實扶拔貧根決戰三年戶脫貧
8、精準扶貧不落一人
9、先富幫後富同奔小康路
10、弘揚中華美德援手扶貧幫困
11、扶貧濟困踐行友善
12、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良好氛圍推動共同富裕
13、創新扶貧機制,助推產業發展
14、瞄準扶貧開發對象,全面落實扶貧政策。
15、到戶扶貧強基礎,金融扶貧興產業
16、聚力扶貧攻堅,推進民生工程
17、加大到村到戶扶持力度,增強貧困人口發展能力
18、全面落實到戶幫扶政策,加快貧困群眾致富步伐
19、扶貧攻堅發展產業,精準到戶引領脫貧
20、落實扶貧開發政策,竭誠服務貧困群眾
21、精準扶貧到戶,發展產業脫貧
22、金融扶貧興產業,精準扶貧強基礎
23、創新扶貧思路,助推民生工程
24、精準扶貧到戶到人,發展產業齊心脫貧
25、精準識別貧困人口,扶貧攻堅致富幸福
26、扶貧攻堅,當心所向,民心所依
27、扶貧濟困靠大家,溫暖人心你我他
28、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
29、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事業

❿ 精準扶貧卡是什麼樣的

精準扶貧卡的樣式:

鄂溫克旗脫貧攻堅指揮部於2017年9月11日印發《關於印發(鄂溫克族自治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明白卡)的通知》對明白卡的填寫和張貼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說明。

一、填寫注意事項

(一)填寫要求

為確保明白卡填寫准確無誤,一律先用鉛筆填寫,待相關數據核實准確後統一用鋼筆或簽字筆填寫。

(二)家庭情況

1、無標題空白處:粘貼貧困戶戶主寸照。

2、脫貧計劃:填寫針對貧困戶家庭成員落實的非普惠性幫扶措施。

3、家庭情況簡介:填寫何年何月評議為貧困戶、貧困戶享受何種扶貧措施(重點體現社會保障扶貧措施、教育扶貧措施)、致貧詳因及住房來源(自建或項目房,項目房須說明何年何項目所建)及明白卡未能體現的家庭特殊情況。

(三)生產生活條件

1、區分「是否通生產用電」與「是否通生活用電」生產用電指工業用電一般都是三相380V交流電。生活用電指單相220V電壓用電。

2、區分「飲水是否困難」與「飲水是否安全」飲水困難標準是指居住地到取水點的水平距離大於1公里或垂直高差超過100米。安全飲用水指一個人終身飲用,也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危害的飲用水。

(四)致貧原因只選擇1項主要致貧原因,在對應致貧原因後畫「√」。

(五)幫扶責任人

1、無標題空白處:粘貼幫扶幹部寸照。

2、幫扶結束時間:填寫貧困戶計劃脫貧時間。

(六)全年收入匯總表具體說明如下:

1、生產經營性收入-經營費用(核減項)指生產經營活動中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僱工支出、消耗的自產自用產品等,例如生產經營活動中購買的飼料、燃油、機械維修等費用)。

2、工資性收入指住戶或住戶成員受雇於單位或個人,靠出賣勞動而獲得的收入。

3、財產性收入指通過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參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即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不動產(如房屋、車輛等)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利息、股金、租金、紅利、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租金收入等。

4、轉移性收入-政策性補貼,需明確旗內普通高中及職業中學貧困在校生減免學費和旗內普通高中及職業中學貧困在校生助學金,兩項必要條件均為旗內普通高中及職業中學。

5.人均純收入:人均純收入=各項收入總和-各項經營費用(核減項)總和。

二、張貼注意事項

《鄂溫克族自治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明白卡》一式兩份,各幫扶幹部填寫完成後,一份粘貼在貧困戶家中醒目位置,一份留存至嘎查活動室。

(10)精準貧困宣傳單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依據《穆棱市興源鎮人民政府出台的精準扶貧明白卡》識別程序:入戶宣傳→農戶書面申請→入戶核查→信息採集→行業部門篩查比對→村小組會議評議及村民代表大會評議→村公示→鄉鎮審核公示批復→縣級人民政府核查公告批復→鄉鎮系統錄入→鎮組織建立村、戶扶貧檔案。

貧困戶識別標准:按現價計算,2017年識別標准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146元,並綜合考慮不愁吃、不愁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保障「兩不愁、三保障」因素,據實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農民年人均收入=家庭總收入—家庭生產經營性支出÷家庭常住人口數。

家庭總收入指: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之和。

家庭生產經營性支出指:貧困戶以家庭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消費的商品和服務、自產自用產品。

家庭常住人口指:全年經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個月以上,而且經濟和生活與本戶連成一體的人口。外出從業人員在外居住時間雖然在6個月以上的,但收入主要帶回家中,經濟與本戶連為一體,仍視為家庭常住人口。

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指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穩定達到脫貧標准,自家購買力水平達到不愁吃、不愁穿,並實現安全飲水。

「三保障」指義務教育,貧困戶家庭沒有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因貧輟學的學生,基本醫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得到救助,經鑒定不屬於D級、C級的危房均為安全住房。

一冊五卡四賬:即扶貧手冊;低保或特困人員供養、養老、醫保、農業綜合補貼、殘疾人卡;幫扶台賬、收支流水賬、退出台賬、脫貧鞏固賬。

五個100%: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對建檔立卡政策、程序和標准知曉率要達到100%;識別准確率達到100%,退出的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年度脫貧標准。

「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退出的准確率達到100%,退出的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三通三有」全部達標,退出准確率達到100%;檔案填寫准確率達到100%。

三通三有:貧困村通硬化路、通寬頻、通廣播電視,有衛生室、有醫生、有文化活動場所。

貧困戶退出標准:貧困戶退出以戶為單位,實行貧困戶整戶退出。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退出標准,且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方可脫貧退出。

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