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唯美夜景樹木圖片
擴展閱讀
工地上受苦男人的圖片 2025-05-01 15:09:11
可愛簡單素描圖片卡通 2025-05-01 15:08:05
網路圖片像素是多少 2025-05-01 14:58:16

唯美夜景樹木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4-26 12:18:55

1. 攝影一共有幾種題材

1、靜物攝影

主題:靜物攝影與人物攝影、景物攝影相對,以無生命、人為可自由移動或組合的物體為表現對象的攝影。多以工業或手工製成品、自然存在的無生命物體等為拍攝題材。

在真實反映被攝體固有特徵的基礎上,經過創意構思,並結合構圖、光線、影調、色彩等攝影手段進行藝術創作,將拍攝對象表現成具有藝術美感的攝影作品。這就叫靜物攝影。

靜物攝影在選材方面有廣闊的天地,在擇好素材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處理這些對象,因為被攝物體是無生命的,可以任憑擺布,多角度移動以達到創作意圖。

靜物攝影具有兩大優點:首先,它是進一步體會藝術視覺的深化過程。當一些很平常的物體被拍成引人入勝的照片時,實際上也就是深入學習觀察這些物體的過程。其次,拍攝靜物能獲得更多的實際攝影知識。

對攝影者來說,靜物攝影的難處在於它的畫面構成具有獨到之處。當布置好被攝物體之後,必須選擇拍攝角度,在用光方面發揮創造性,進而把從靜物攝影中學習到的實際攝影知識、基礎原理應用到日常攝影中去。

2. 風光人像攝影技巧

風光人像攝影技巧

在景色優美的地方拍攝風光人像照片,是一件很考驗攝影師的工作,無論在主題、取景、構圖、用光等方面都需要有比較綜合的能力。接下來我搜集了風光人像攝影技巧,歡迎查看。

風光人像攝影技巧

一、關於晴天

1、晴天戶外人像攝影:

陽光明媚的日子是進行戶外攝影的好日子,充足的光線、愉悅的心情都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保證之一。不過,並不是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都可以隨便拍攝出好的人像攝影作品來,其中還有不少需要講究的地方。由於五一假期時值盛夏季節,在晴天的時候陽光直射比較強烈,而在強烈的陽光下面進行人像攝影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時間上一般選擇在晴天的上午9點到11點,或者是晴天的下午3點到5點都不錯,因為這兩段時間太陽位置比較低,光線不是很強烈,太陽在斜射時亮度適中,不像中午的烈日下容易產生難看的陰影。

另外,柔和的陽光下人物的表現也相對好一些,眼睛也不容易受強光影響,拍攝出來的照片顯得更自然。在地點的選擇方面也比較有講究,一般在樹蔭下或者蔭涼的地方比較適合拍攝光線柔和的人像攝影作品,而暴露在陽光下面的時候,光線比較強烈,主光光線比較明顯,容易利用陽光塑造出比較特別的形象。

太過於強烈的陽光容易造成拍攝對象受光過多而過曝,喪失細節和立體感。

在器材方面,由於晴天的光線比較充足,所以對器材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不過在戶外進行人像拍攝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到反光板,反光板是比較常用的光線輔助工具,補光、消除陰影、突出眼神等都全靠它的幫助,有了它,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

在主光線比較明顯的晴天戶外進行人像拍攝時,人物輪廓容易因為強烈的光線而產生陰影,這時就要使用反光板進行反射光線或者吸收光線來消除陰影了。另外有些反光板還兼備柔光板的作用,在當柔光板使用時可以將強烈的光線柔散開來,讓投射到人物的光線更加柔和。

2、晴天戶外風景攝影:

晴天應該是最適合進行風景攝影的天氣,因為這個時候光線充足、畫面通透度高,色彩鮮艷,比較容易出好作品。而在晴天的時候由於光線的方向比較明顯,所以在晴天拍攝風景的時候光線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晴天光線一般分為幾種,從照相機後面射向拍攝對象的光叫順光,相反,從拍攝對象的後面射向相機的光線叫逆光。

從相機和拍攝對象的旁邊射過來的光線叫做半逆光或斜光。在逆光或半逆光凡的情況下拍攝時,其光與影的對比會使拍攝對象產生一種立體感。而夕陽西下時的光線剛好是半逆光。在順光時則變成非常平板的風景影像,在逆光或半逆光時畫面便會變得很生動。

二、關於陰天:

1、陰天戶外人像攝影:

對於在室外拍攝人像時應該採用哪種類型的光線,很多人往往選擇從身後直接照射過來的明亮陽光,直接照射被攝物的正面光。但很多時候這種直射光線會令被攝對象不得不眯起眼睛。如果太陽所處的位置低,眯眼的臉上的光線是扁平的。如果太陽所處的位置高,那麼眼睛和鼻子下面就會產生黑影。不管哪個角度,都不盡如人意。

這個時候就不要讓被攝對象身處直射的陽光下,也就是應置被攝對象於溫和的漫射光線中。而這一點的煩惱在陰天就比較容易得到解決了,正像人們所知道的那樣,拍攝室外人像,許多行家寧可選擇多雲的陰天,而不是陽光明媚的日子。所以說相對於陽光強烈的夏季晴天而言,陰天也許是比較合適拍攝人像的天氣。但是在陰天中拍攝人像,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問題。

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陰天可以實現比較柔和的光線反射而讓拍攝對象的受光程度更加理想,但是有時候陰天的光線不足也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這時候對相機的要求就比較高了。首先你的相機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需要使用到較高的感光度以獲取更穩定的快門速度,但是高感光度又會給畫質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在消費級數碼相機上面尤其嚴重,這時候你就應該使用一台數碼單反相機了,畢竟高感光度在數碼單反相機上面對畫質的影響比消費級數碼相機上面好多了。

另外是鏡頭的配置問題,陰天經常顯得光線不足,而光線不足的時候除了使用高感光度以獲得更穩定的快門速度以外,使用大光圈鏡頭也是一個獲得更快快門速度的方法,不過對於數碼單反來說,大光圈鏡頭一般都是比較昂貴的。在陰天光線不足的時候,三腳架也是較為常用的工具,在光線稍暗,快門較慢的時候,有腳架比沒腳架的拍攝成功率要高得多。

2、陰天戶外風景攝影:

陰天的光線顯得比較柔和,沒有晴天那樣強烈的直射光線,所以比較適合表現一些安詳以及寧靜的風景主題。有些表現山村的炊煙和農村田野的景象,實際上是陰天拍攝的,很有氣氛,也很有情調。在陰天拍攝風景的時候也很容易遇到光線不足的情況,而這時三腳架的使用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三、關於雨天:

雨天我們可以拍什麼呢?浪漫的斜風細雨、街頭濕漉漉的小景、還有那激動人心的閃電。雨天的特點是,水產生反光現象,雨中的景物反光較強,下雨的時候,由於光的漫射,每一樣東西似乎都呈現出與平時不同的色澤。這種光漫射十分神奇地把那些在充足的陽光下常常顯得過於艷麗的顏色加以調和沖淡,尤其是拍攝彩照時,人們手中的雨傘因為顏色各異,常會使雨景生色,若能巧妙利用水中的倒影,更易增添情趣。

如要拍出落下的雨點情景,必須選擇暗色調的背景,比較適宜選用側逆光或逆光。雨天光線較暗,曝光時間往往要長一些。雨天最有特色的景色應該算是閃電了,閃電這種自然現象十分常見,而且拍攝這種圖象也和拍攝其他的自然景觀一樣並不是太難。如果你曾經學過關於閃電的攝影技巧,或者聽過那些有經驗的攝影師告訴你拍攝閃電的秘訣:「f/8,然後就呆在那等待。」這的確是拍攝閃電的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但是f/8是沒錯,可是呆在那可不是一個好的建議,小心閃電下一個光顧的就是你哦!所以在拍攝閃電的時候安全問題還是很重要的。

在雨天拍攝閃電的時候最佳的地點就是高層建築的窗口,這樣除了可以獲得不錯的視野之外,還能保護好自己心愛的攝影器材。

拍攝閃電是需要運氣的,也就是要做到一個「等」字,要求拍攝者具有十足的耐心去等待。閃電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而且速度非常快。無論你的反應速度有多快,等你看到閃電,按下快門,在光圈打開之前,閃電就已經消失了。 所以一些有經驗的攝影師就使用小光圈以在同等曝光情況下獲得更長的曝光時間,希望在這段曝光時間裡面閃電會光顧你的鏡頭范圍之內。

在拍攝時,將相機架在三腳架上,選擇一個具有大片開闊天空的前景,如果使用ISO100的感光度,將光圈設置在5.6,將曝光速度選擇撥盤撥到「B」或「T」的位置上,釋放快門,如果閃電始終在所取景范圍之外閃光,一般不會產生曝光過度的現象,可以將快門保持在打開的狀態繼續曝光,直到閃電出現在取景框所包括的空間後才關閉快門。

如果感覺閃電閃光的位置不夠理想,同一張底片也可以按照閃電的亮度不同進行2~4次的重復曝光,只要閃電不在畫面中同一區域出現,當然也不會出現曝光過度的困擾了。因此,曝光時間長短的把握,也不是完全取決於光圈的大小,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是否已經拍攝到閃電。

除了拍攝閃電之外,在雨天值得我們拍攝的東西還很多。比如雨中的倒影,所有景物由一份變為兩份,景影相融,如果是晚上,更是燈影迷離,值得一拍;在屋檐下仰望飛濺的雨珠,檐下雨滴,用你的相機來凝固飛濺的水花,或是水滴拍打枝葉的動感,考驗你掌握快門速度的技能,是個不小的挑戰吧;另外在大雨之前的「風雨欲來風滿樓」的那種氣勢磅礴的景色,大雨前濃雲翻滾重壓下的景物讓你體驗厚重的壓抑,風卷飛雲讓你感受時日飛逝,為什麼不拿起相機記錄下來呢?

四、關於夜景:

1、夜景人像攝影

夜景人像的拍攝屬於難度比較大的一種,因為需要考慮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慮到如何才能讓前景人物的影響清晰地留影。的確,這是多數遊客在游覽夜景的時候遇到的難題之一。尤其是在使用相機的自動檔拍攝的時候,拍攝時打開了閃光燈,使離相機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確的曝光,但是由於相機閃光燈范圍有限加上曝光時間短,使得本來肉眼看來絢麗無比的夜景在相機中顯得黑糊糊的一片。

這是因為遠處的夜景在拍攝的時候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處的人物因為閃光燈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時間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最好使用相機的手動檔,將快門調慢,同時強制打開閃光燈拍攝。在閃光燈閃過後建議人物維持原來的姿勢直到曝光結束,這樣就會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過夜景人像拍攝並不是手動相機的專利,有些高級一點的自動傻瓜數碼相機擁有夜景人像這個拍攝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門、強制閃光這個原理來設置的。

在拍攝的時候需要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因為在對背景進行長時間曝光時需要保持相機的靜止不動,這時三腳架就成為必需品了。

拍攝前,要先向被攝者交待清楚,閃光燈一亮,並不意味著拍攝完畢,必須維持原先的姿勢和位置不動,直到被告知可以改變或離開。閃光燈閃亮對,對簾幕快門而言,是前簾到達片窗一端,接通電源的標志,但後簾此時尚未到達片窗,(用同步快門時間)。

只有待後簾經過片窗到達閉合位置曝光才結束。結鏡中快門來說,快門開足的瞬間閃光燈同時閃亮,但閃光後快門尚未閉合。由於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時間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長,閃光燈閃亮後,尚有較長時間快門仍開著,用以感受夜景光線,倘若被攝對象移動,則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會面對鏡頭,繼續感光,這樣攝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門未關閉前,被攝對象應維持原狀。

2、夜間風景攝影

夜間風景攝影也就是夜景拍攝。愈夜愈美麗這句話對於夜晚的城市而言真是恰如其分的,不眠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色彩、鮮艷的燈光,由此夜景的拍攝成了攝影的一個題材。雖然相機拍夜景有困難,但我們可以靠LCD屏及時檢察曝光情況,通過調整色溫獲得更滿意的色彩,這樣就為數碼相機進行夜景拍攝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許多中高檔數碼相機都提供P(自動)、A(光圈優先)、S(快門優先)、M(手動)曝光的拍攝模式,此外大多數的數碼相機都提供了場景拍攝模式,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夜景模式和微距模式兩種,還有一些數碼相機提供了更細致豐富的場景模式,甚至可以獲得傍晚、深夜拍攝模式等功能。

通過這類夜景模式一般情況下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於大多數的數碼相機新手來說,採取這個方式進行夜景拍攝是最簡單可行又具有保障的方法。拍攝夜晚的景緻,三腳架就不是可有可無的了。當照相機架在三腳架上,用較慢的速度可以拍攝出汽車燈劃出的光際或人群流動的景象。

當然,要想達到最好的藝術效果,黃昏後華燈初上時分暮靄余輝能有效地將建築的輪廓分離出來,顯出較好的層次感。追求藝術效果的攝影師會在同一位置採用二次曝光的技法,即黃昏時曝光一次,天黑後各種照明、裝飾燈開啟後再曝光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法在兩次曝光過程中相機不可移動,每次曝光量取應曝光量的一半。

舉例來說,第一次曝光時以某一光圈值測得需要1/60秒,則拍攝時用1/30秒,第二次曝光時測得需要1/4秒,拍攝景物時只用1/8秒。另外白平衡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不同的白平衡,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色調以及所表達的意境。一般來說不要選擇自動白平衡,這樣會影響到燈光固有的顏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溫感覺。如果是拍攝城市夜景的話,一般來說我們都會使用Tungsten(鎢絲燈)白平衡,因為用這種白平衡比較接近燈光的效果。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視乎環境而定。

風光人像拍攝技法

技法一

考察不同的風景特色,在拍攝之前確立比較明晰的主題,使人物造型及表現與風景氣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將風光類型作個歸納,找出其一般規律,有助於我們在主題確立及技巧運用兩個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一、可以讓我們根據該類風光的特點確立拍攝的主題,使人、景更好地相融,營造出唯美的意境;

二、根據不同的風光特點,我們可以採用最合適的表現手法,讓作品變得更「出彩」。

1.山川湖畔:這類場景大氣磅礴,與女性的嬌柔細致形成強烈的反差,拍出來的照片能給人留下唯美、幽深的`感覺。

2.草原平川:天蒼蒼,野茫茫,佳人融入其中,天、地、人合一,尤其能表現出風光人像自然、清新的特點。

3.特色景區:大片的花海、茅草等富有特色的景物,往往帶有較強的季節性,適合拍攝有寓意的主題。

4.森林樹木:靜謐的林間充滿神秘的感覺,讓人遐思。其間光比較大,容易拍出富有趣味的照片。這類景點適合拍攝安靜、感傷的主題,營造綠野仙蹤般飄逸的意境。

技法二

在大場景中拍攝,同樣需要合理的補光,避免人物的臉部和服飾掩蓋在陰影之中,並減淡強光在人物臉部形成的明顯陰影。這樣才能在表現風景的同時,使人物獲得更好的表現。

在風景區創作,優勢與難度都是顯而易見的。好的一面:空氣品質好,光線通透且方向感強,拍出來的照片清澈明亮。藍天白雲的機會多,不像在城市裡,取景框里幾乎不敢出現天空。但是,凡事有好就有壞——光線強烈,拍攝人物便容易形成明顯的陰影,加上數碼相機動態范圍較小,一不小心就死白一片或死黑一片,失去細節,因此最好選擇在上午或下午稍微晚一點進行拍攝,避免過硬的光線。

在光線處理上,不同角度的光線會帶來不同的效果。順光拍攝:畫面明亮,色彩還原充分,容易拍出柔美的畫面,缺點是人、景的立體感較差。值得注意的是,順光拍攝要避開過強的陽光,否則模特的眼睛會因為強光而無法睜開。側光拍攝:可以勾勒出人、景的線條,明暗對比強,能夠展現較為豐富的層次,畫面更具立體感,並有色調的明暗對比,照片變得很通透。補光的原則是既保留明暗對比的同時,又應在一定程度上減淡陰影,畢竟我們拍攝的是柔美的女性人像。逆光也是外拍的常用表現手法,它的優點是可以拍出漂亮的輪廓光與閃亮的發絲。在逆光拍攝時,對臉部的補光應該稍弱於背景光,否則會顯得不自然。

如果有攝影助理或者有朋友在現場,反光板是經濟實惠的補光工具。它攜帶方便,補光方向容易控制,不致於破壞人物周圍的現場光。如果無人協助,輕便的原廠閃光燈是首選,它可以有效地減少光比。要記得帶上一個三角架作為燈架,拍攝時把架子放在人物附近,根據需要作遠近、高低調節。使用無線引發器進行引閃,否則在遠距離拍攝時,由於高速同步導致閃光輸出范圍急劇變小,在相機熱靴上閃光是無法照到模特身上的。離機引閃還可以控制補光的方向,使其更符合創作的需求。

原廠閃光燈及引發器比較配套,可實現高速同步,使鏡頭能夠在大光圈下拍攝。市面上的外拍燈最高同步速度一般局限在1/200秒之內,無法讓攝影師使用大光圈。此外外拍燈通常體積較大,加上蓄電池,在野外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萬一蓄電池耗盡,也無法及時充電,而原廠的攜帶型閃光燈使用5號電池,非常便於攜帶及購買。

技法三

到風景區外拍,攜帶器材應本著便捷、實用的原則。在風景區拍攝,用得較多的焦段是長焦與廣角兩端——拍攝遠處的高山河流時,長焦可以將它們拉近,而拍攝近處大場景時,廣角鏡頭又能盡量地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有趣的是,在都市裡常用的「人像頭」反而少有用武之地,原因很簡單:它們不長不短,既無法將遠處的物體拉近,也無法將近處的大場景包容。試想,誰會花大力氣跑到美麗的風景區專拍肖像或半身像呢?

在風景區免不了要爬山涉水,因此,使用變焦鏡頭是一個合理化的配置。有些攝影師鍾情於定焦鏡頭帶來的完美成像,但是,在風景區拍照,風通常較大,頻繁更換鏡頭會讓素有「吸塵器」之稱的數碼相機成像元件吸入更多的灰塵,如果遇上雨雪、寒冷天氣,還會讓模特和相機承受更大的壓力。隨著光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的變焦鏡頭越做越好,定、變焦鏡頭之間那點細微的成像差別一般人用肉眼是無法分辨的,更何況在風景區拍攝,很多情況下為了保證景物的清晰與質感,並不會一直使用最大光圈,而變焦鏡頭在收小光圈之後,成像水平又可以「更上一層樓」。

建議使用雙肩攝影包。長時間背單肩包,肩膀容易受傷。在行進過程中,沉重的單肩包難以讓身體獲得平衡,而景區的道路通常是崎嶇的,保持身體的平衡才能保證安全。雙肩包還可以讓人騰出雙手,在上下坡的時候抓住身邊的樹木、纜繩等固定物,或者拄根拐杖。

其他攝影技巧

一般攝影

拍攝出好的攝影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器材、耐心,以及一些必要知識。

所謂「攝影」,就是對一些景物的局部或者全部進行拍攝,以被攝物體的獨有特徵之美來吸引觀眾。但在拍攝時近景時,通常由於相機離被攝物體很近,所以很容易因為相機的舉握不穩定而影響像質。不過你可以通過購買一些適當的器材來克服這些問題。拍攝好的攝影作品需要掌握以下幾個技巧:

一、使用三角架

拍攝時必須將相機安裝在一個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機的晃動。盡量的將相機靠近被攝物體,並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陰影。

二、調焦軌

雖然它不是拍攝時的必備品,但是調焦軌卻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裝置可以幫助你拍攝出好的特寫鏡頭。調焦軌能夠使相機以非常小的增距沿著X和Y軸線移動,能夠精確的控制相機的位置和畫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動三角支架來達到理想的位置則是非常麻煩的。

三、使用快門線

即使你已經將相機安裝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門的時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機產生晃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建議你最好還是使用快門線。

四、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

在拍攝時,當被攝物體的背景為黑色,那麼就能夠使拍攝出來的圖像看起來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別是當被攝物體的色彩很濃的時候。

五、在必要的時候使用反光卡

使用一個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張鋁箔包在卡片上,將光線反射在被攝物體上,以照亮物體上的陰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這張卡片出現在被拍攝范圍內。

六、一定要有耐性

有時候,即使是一陣微風也會使拍攝到的特寫鏡頭出現模糊的情景。在這個時候,你就一定要有耐性了,最好是等到風過了之後再進行拍攝。同樣的,在戶外拍攝時,當天上的雲將太陽遮住了,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後再拍攝,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會比多雲時拍攝的照片的色彩更鮮艷、明亮一些。

七、運用好構圖

奧地利攝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對於構圖,他已達到手中無劍,劍在心中的境界,他認為:「構圖在於平衡,每個人對平衡的處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達到最高境界時,已沒有招式名稱,只憑自己的功力去化解。關於相機在構圖中的位置。他認為:「你越能忘記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題材和構圖,那麼相機只是你眼睛的延續,再沒有其他意義。」

小雅各布斯還認為:「構圖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線條、形式、質感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空間。當然色彩同樣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會聚的線條一般能說明透視關系,但並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現出透視的深度不可。許多傑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圖案。在取景器中的某個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據攝影者個人的感受進行安排的。因此,怎樣構圖,和怎樣選擇主體、光線、色彩一樣,也能成為一個攝影家獨特的個人風格的基礎。「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個或一組形狀或形式起主導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體積、位置和其他形狀等,都是為主導因素服務的。「構圖中的對比,是指大與小、明與暗、近與遠、主動與被動、平滑與粗糙、色彩的濃艷與輕淡等等的對比。要多利用這些相互對立的因素,通過它們使主體影響整個構圖。例如,恰當地利用對比法則,照片就會具有強大的魅力。」有些人或許對構圖有天賦。

當畫面中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佔比例過小,或畫面的空白空間比較單調時(例如拍攝夕陽下的高樓大廈時),可以創造性地運用欠曝形成剪影作為前景,通過黑色的剪影既可以壓迫觀眾的視覺投向被攝主體,同時黑色剪影也不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我們甚至可以運用以剪影作為主體的邊框,形成方、圓或變異的各種形狀,使平常的景物具有獨特的畫面形式感,增加畫面的縱深感。

「寧過勿欠」與「寧欠勿過」的兩種曝光原則

關於攝影壇里「寧過勿欠」與「寧欠勿過」的兩種曝光原則,各有各的觀點,兩者都有為數不少的支持者。顧名思義,「寧過勿欠」指的就是「寧可過曝也不可欠曝」,只要曝光直方圖不超出右邊界,就可以放心地過曝,這樣反而能讓畫面最大限度地干凈細膩,並且感光度越高,效果越明顯;「寧欠勿過」指的是「寧可欠曝也不可過曝」,因為欠曝帶來的圖片不夠亮的問題完全可以用後期PS補救回來,而一旦過曝、丟失細節,拿什麼軟體都難以解決了。

婚紗攝影

面部表情要自然真實,略帶微笑

拍照最忌表情僵硬,婚紗攝影時也不例外,如果新娘面相呆滯木訥,像是被人強制安上去的一般,拍出來的效果肯定不會好;雖然拍結婚照是非常甜蜜開心的事,新人也切忌笑的自然不要太過,微笑最好。

身姿端直,打起精神

拍攝時身姿端直才有美感,切忌耷拉著腦袋,顯得無精打採的,再好的攝影師也拍不出好照片來。

姿勢張弛有度,優雅美觀

拍照時可以擺各種各樣的姿勢,或微微揚手,或稍微側身,或低眉沉思,或翹首遠盼……配合攝影師的建議,新娘可以擺出很多優美的姿勢。這里應注意動作的幅度,張弛有度,優雅得體,動作切忌過於張顯而流於誇張,也不能過於細微而顯得忸怩作態。

巧用道具,增添美感

新娘手持扇子會增添一種古典韻味;雙手捧花會讓新娘和花朵相得益彰;貼近自然會獨得一份清新和寧靜;而靠近新郎會讓新娘看起來更加甜美幸福……凡有所依,必添美感。

保持妝容,完美結束

婚紗攝影持續時間較長,有的甚至會持續一天,這時候我們就應該確保婚紗禮服的整潔干凈、新娘妝容和發型的完好無缺。

婚禮攝影

1、有時侯愛是不需要說出來的,一個微小的動作,無聲的愛更能打動人心,「LOVE」,手勢、背影,此處無聲勝有聲。

2、鏡子一向是攝影中運用最多的小道具,從鏡子折射中拍出的照片效果總是出其不意,效果極佳。新娘借著鏡子與伴娘站在了一起,相得益彰,妙然有趣,互動得非常到位。

3、除了新娘,孩子是婚禮上最容易捕捉精彩鏡頭的人,當他們站在一起,女人與小孩,美麗與童真,在這一瞬間,幸福的未來就在眼前,觸手可及,記錄永恆。

4、誰說婚紗照上的新郎必須中規中矩,偶爾的搞怪也是不錯的創意,當然有伴郎的作伴更好,感情越深越二,這樣的婚紗照記下的是新郎與哥們之間滿滿的基情之愛。

5、出嫁的女兒總是要哭的,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不用去拍流下眼淚的瞬間,或與父母或與祖母母親新娘三代人一起手手相牽,溫情默默足以打動所有來賓。

6、婚禮禮成之後的新人相擁親吻有太多的創意可以拍,讓所有的來賓蒙上眼睛,假裝沒有看到他們的甜蜜,其實在心底每個人都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

3. 廣州哪些地方適合攝影

廣州是個好地方,攝影的話推薦幾個
廣州塔,紅磚場,太古倉碼頭(夜景),TIT創意園,南沙摩天輪,沙面,花城廣場,白雲山,嶺南新天地,增城白水寨,還有一些韻味鄉村等等。

4. 唯美驚艷的環境描寫怎麼寫

環境描寫是文學作品中常隱鉛見的手法,通過對環境的描述可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列舉三大類唯美驚艷的環境描寫以及相應的寫法技巧:

1. 自然環境的描寫:

花海是色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的美景。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花朵在一起,互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風景。看著這些花朵,彷彿身臨奇幻的仙境。玫瑰、水仙、梔子花、向日葵……它們或靜或動,或紅或白或黃,恰到好處的顏色配合在一起,讓人嚮往其中的生活和感覺。


總結:

唯美驚艷的環境描寫離不開寫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和咀嚼。優秀的環境描寫能夠讓人聯想到各種感受和情感,使讀者更加容易被故事所打動。無論是星空,還是溪流,亦或是花海,當我們用心去觀察時,自然會發現其中的美。

我們可以將自己代入其中,想像身處其中的感覺,細致而豐富地色彩繪制出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能夠提高作品的沉浸感,也能讓讀者更深度地體驗故事所表達的情感和感受,從而深刻地體會到文學創作里的美妙。

5. 南澳島:2天2夜不完全攻略,小眾路線盡興游

來,坐,嗜茶。


最近最火的一個消息應該是韓寒的新片,《四海》,將於大年初一上映。


韓寒的影片對於取景地向來很有眼光,正如幾年前,一部《後會無期》捧紅了東極島。而這次更為潮汕膠己人最熟悉的


南澳島


廣東唯一的海島縣。



趁著五一,趕在這座小島大火之前安排上了。


現在網上攻略大把,但我們選擇了一條較為冷門的線路,估計很多人沒有這么安排的。



1

便捷盡興的交通選擇


建議自駕車,南澳島上面景點分散,最近距離開車也要3-10分鍾,所以自駕是最OK的玩法,島上也有電動車租賃,但是上下坡不少,坡度也不低,車馬一多,安全性稍欠。



進島的話,建議從汕頭的東海岸進島,也就是瀋海高速汕頭站下,然後導航東海岸,不要直接導航南澳島,那樣導航會帶你走澄海萊蕪到南澳大橋。



東海岸這邊也很美,而且一路前行,沒有彎道,也少紅綠燈,今年的亞青會主場館就在這邊,可以過去看看。


不過東海岸大道雖然道路寬敞,但是限速60,注意一下哦,不然吃罰單也會壞心情。


東海岸大道目前也是近期飆升的網紅打卡點之一,特別是清晨和黃昏,有去汕頭的朋友可以考慮過去遊玩拍照。


東海岸大道走到盡頭就是南澳大橋,全程都有指示牌,跟著導航走也不會偏。



南澳大橋是廣東省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11.08km,20分鍾的車程可以讓你的觀感瞬間得到切換。



南澳大橋過橋費是96元,ETC可以用。


入島之後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環島自駕游。


單單環島路就可以不厭其煩地走多幾圈,早上和傍晚感覺完全不同,而晚上雖然海面看不清楚,但是沿海都有不同的燈光鋪設,整個夜景也是超級舒服的。


難怪被譽為「粵東最美環海公路」,一半是山,一半是海,穿梭其中,會讓你忘卻一切煩憂。



2


避開人潮的住宿地點


關於住宿,節假日建議不要選在縣城,也就是後宅鎮一帶,那邊雖然食宿方便,但是人員嘈雜,出來的感覺並不好,畢竟,度假就是要清凈一些。


也不要選擇在青澳,青澳主要是北回歸線和自然之門,那邊人多到好像元宵煮湯圓一樣。


可以考慮雲澳、布袋澳或者深澳,人少一半不說,景緻也不差,網紅打卡點眾多,也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快人一步。



為了避開擁堵,我們的行程安排為4月30日-5月2日。


4月30日上島特別舒服,基本沒有什麼車,一路暢行。


投宿地點選擇在了布袋澳的海泉灣,選擇這里一是價格實惠,二是交通便利,三是景點環繞。



有多便宜,說出來你可能不信,2晚總共花費896元。


30日晚,298元,5月1日晚,598元,兩房一廳,面積也不小,大家可以看視頻粗略感受下。

海景房,在房間里就可以看到海,不同棟朝向不同,如果入住盡量選擇在1-3棟,1-2號房,東朝向,6-9棟景緻更好,但那旁邊還在施工,會影響睡眠。但是,這里的早餐不好吃,建議出去吃。



在這里可以看到三囪崖燈塔,走過去也就2分鍾,很便捷。



三囪崖燈塔對面就是青澳風電場,出片率極高,先到蠐仔澎,再導航定位42號風車位,那裡的平台最大,拍照位置最佳。



房間的另一面也很棒,坐在沙發上喝茶看海或者躺在床上聽歌看海也是一種享受。



樓下是海水游泳池和恆溫游泳池,下來全部建好,還有私人海灘,蠻好的,但其他工程一直沒完工,比較可惜。



當然,這附近也有很多有風格的民宿,有機會再去體驗。



3


小眾路線安排


第一晚:南澳大橋-環島公路-起航廣場-海泉灣


第二天:三囪崖燈塔-雲澳-後宅-後花園-走馬鋪村


第三天:青澳-竹棲肚灣-白鷺生態公園-南澳島國家森林公園



這里要注意一下,因為環海路道路狹窄,基本都是兩車道,所以大部分路段都不能掉頭。


彎道很多,不停地上坡下坡,但是當地很貼心地設置了可供停車的觀景平台,特別是電動車、摩托車更為便利。


天氣好的時候,隨便找一處拍照,都是刷爆朋友圈的風光大片。



南澳島燈塔眾多,著名的有長山尾燈塔、錢澳灣燈塔、雲澳港口燈塔、上田安燈塔和三囪崖燈塔。


其中,長山尾燈塔和三囪崖燈塔應該是出片率最多的地方。



可惜拍照當天的霧氣太重,沒什麼陽光,所以拍出來不是特別的驚艷。


這是島上最大的粉紅色燈塔,在陽光普照的日子,那絕對是超贊的。


三囪崖燈塔是最好觀賞日出的位置之一,建議早上5:30起來看,遇到有冷空氣,日出時分,海水升溫,霧氣會10分鍾內籠罩整座燈塔。



雲澳這邊的沙灘比較平整,礁石較少,海面廣闊,而且停車方便,上面還有亭台樓閣供遊人休息,服務設施也齊全,最關鍵是人不多。



早上去,海邊不會太熱,基本不用防曬裝備,清涼的海風,細膩的沙子,可以盡情地放飛自己。



4


值得一看的博物館


這里要重點介紹的是南澳縣博物館,應該說是相當的小眾,遊客稀少,但卻是必打卡的一個地方之一。



要了解一個地方,除了旖旎的景色,當地的風土人情,最重要的是 歷史 。


更為重要的是,南澳縣博物館里的四樓是「南澳一號」展廳。



南澳1號明代沉船位於南澳縣東南的烏嶼和官嶼之間的半潮礁海域,俗稱稱「三點金」,距南澳島雲澳鎮最近距離約2海里。



2007年5月25日其被南澳漁民於潛水捕魚作業時無意發現。2009年9月其水下考古搶救發掘項目正式啟動,至2012年9月完成第三輪打撈,共出水文物近3萬件。



上圖為東漢的香爐,實物相當美觀,也可以看出古人的巧思妙造。



經廣東省文物鑒定站鑒定,這批文物主要為明代萬曆年間外銷瓷器。基本上為景德鎮觀音閣窯和漳州平和窯生產的瓷器。



南澳古屬潮州府,是重要的對外窗口,是航海、商貿往來的地標。



館內有潮州府轄域圖,可以讓我們更為清晰的了解自己的過去。



秦漢時期的航海圖,可以讓我們了解先人 探索 世界的路徑。



世界早期對於南澳的記載,從坐標到地名,揭開了一段塵封的 歷史 ,也讓我們有更具象的感受。



繪有人物、花卉、動物圖案的青花大盤、碗、罐、碟、盆、缽、杯等青花瓷器一應俱全,種類很多。



「南澳1號」出水文物展共展出各類文物1200件(套),配合展廳內栩栩如生的模型、變幻萬千的燈光音畫以及生動詳細的字面介紹,加深了我們對「海上絲綢之路」的了解。



博物館的2-3樓是南澳的海防史陳列展,其實裡面展出的是南澳島的整個 歷史 ,從遠古到近現代,脈絡清晰,層層迭代。



南澳地處粵、閩、台三省交界海面,素有"閩粵咽喉、潮汕屏障"之稱。



這里記錄著陸秀夫、戚繼光、鄭成功、劉永福抗侵禦侮、捍疆衛國的血汗,載入了俞大猷剿賊、鄭芝龍抗荷、林則徐查禁鴉片等輝煌的海防史跡。



南澳島戰役是我軍第一次取得渡海登陸作戰的勝利,為往後解放其他海島摸索積累了經驗。



用導航定位就可以到,地點很容易找,就在縣城中興路,開放時間是早上8:30-11:30,不用門票。




5


海闊天空的後花園村


從台灣街到走馬埔村這條山路是南澳島必走的路線,不要錯過,建議清晨或傍晚去,非常舒服,兩邊樹木成蔭,而且是那種蒼天大樹,電影大片既視感,特別是從後花園村往走馬埔村這一段。


不過不能下車拍照,山道坡度大,全線禁停,最好是副駕駛座位負責拍片,有天窗最好。這一段也不建議電動車上去,太危險了。



後花園村在這條線的中間段進去,到達村口還需要開10分鍾,沿途有景觀台可以下來拍照。


後花園村上面很舒服,自成一體,有風車,有防空洞,有瀑布,有古村落,有觀景台,值得慢慢遊玩,但建議非節假日去。



上去的話車可以開進去,10元一部,裡面有兩個停車場,不大,而且距離大部分景點還是要自己走一段路。


也可以在村口坐電瓶車,村口到達最上面的「海闊天空」觀景台是10元一人,在裡面沿途景點是5元一人。


門票方面一人10元,走路的話,大概1公里可以到達裡面的停車場。



我們去的時候,有霧,所以,很可惜沒能看到壯闊的景象,平台上可以喝茶,50元一套,還有當地人在上面售賣食物。



觀景台上有兩台望遠鏡,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直接掃支付二維碼就可以使用。



防空洞很長,據說走完最起碼要45分鍾,人太多沒進太深,裡面很涼爽,燈火通明,不用擔心,唯一要注意的是,防空洞層高較低,1米8會頂頭,如果彎腰走完全程會變成基本廢了。



6


超級震撼的海上落日


去南澳一定要看一次日落,最好的地點在走馬埔村,海面上五顏六色的養殖網箱交織,在紅霞的映襯下,相當唯美。



日出的話可以選擇三囪崖或者青澳灣,一整顆澄黃的太陽從海平面升起,會讓人瞬間覺得「人間值得」。



一切都是那麼夢幻,如同世外桃源。



7


不會踩雷的口腹之慾


每到一個地方, 美食 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作為一個熱門 旅遊 景點,難免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特別是節假日。



忙,亂,有時候會成為難言之痛,所以,選擇非假日出遊是正確之舉。



一般我們很少去跟風,扎堆網紅打卡點,比如餐飲這塊,我們就咨詢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他們給我們介紹了一處大排檔,總體感覺很棒,價格公道,出品不賴。



老闆娘很熱情,除了詳細介紹品種和做法,還會善意地提醒你,點餐的數量和搭配。



各種海產品都有,很齊全,都是當天新鮮采購。


好吃才是王道


吃了很多,就不一樣發上來了,點開圖片可看細節。


除了海產品,記得點一份苦瓜煲,南澳島的苦瓜可是非常出名和美味的。



這家店在博物館旁邊,環島路口教堂旁,不難找,吃的人很多,沿街排擋就數這家最火,據說本地人常去。



果汁冰就在阿偉海鮮坊過去不遠,走路2分鍾,很方便。


這家店很火,排隊的人很多,輕輕鬆鬆就是上百杯的銷量。



老闆很帥,是不是?


據說是島上第一好喝的果汁冰,128的橄欖汁還要提前2-3個鍾頭預訂,而節日第一天甚至做不了,要第二天才能弄。



一般中午12點才開始營業,所以再早去也沒用。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中午12點先到店下單,然後出去吃飯,吃完飯回來拿,剛剛好。



剛做的話,太冷,不宜飲用,時間超過2-3小時又不好喝,所以,你們懂的。


老闆很忙,但服務態度不錯,問什麼都會熱情回復。



要了一杯苦瓜油柑,28元,味道還可以,但等的時間是其他飲品的一倍,沒時間等的要慎重。



往上走個3-5分鍾,就是他們家的甜品店,捷信牛奶甜品世家。


雖然大眾點評排名第二,但風評這家更好,特別是水牛奶,有特色的單品也蠻多,隔壁就是排名第一的然記,看了下然記的單品,是以潮汕特色糖水為主,對潮汕以外的朋友估計比較有吸引力。



而令人以外的是,據說這里江浙一帶的遊客很多,特別是從魔都來的,超多小姐姐打卡。



四色牛奶方磚,原味、牛奶、抹茶、巧克力,顏值高,味道也不錯,抹茶喜歡,微苦,其他感覺太甜。



招牌豆腐,很nice,一口下去,外脆里嫩,酸辣咸香俱全。



姜撞奶,味道濃郁,表皮層厚濃香,很棒。


雙皮奶奶香醇厚絲滑,是店裡的潘多拉魔盒,不同搭配不同享受。



在桌上直接掃碼點餐,不知道怎麼點的話,看看鄰桌再做決定,都是出來玩的,大家都熱情回應,一來二去也容易彼此熟絡,說不定你們就此交多好友。



後宅是南澳最繁華的地方,而我們去的這幾家也基本在這個商圈裡,單純這兩條主幹道就可以吃到你扶牆都走不動,簡直是 美食 者的天堂。



特別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店,要用心去尋覓,一般人不知道。


比如這家餅店,是一位老伯在經營,親手製作,富有潮汕特色,有綠豆、紅豆(烏沙)、芝麻和三拼餡料。


老伯很熱情,海島人特有的爽朗。


他說很多人來這邊買了寄廣州,應該指的是當地人。


三拼一塊6元,單餡的一塊3元,一包2塊。



地址在市場裡面,比較難找,可以導航華萊士南澳店,從右手邊的巷子走到盡頭,就可以看到。


注意,不是隆澳大街,是華萊士隔壁的巷子,定位隆澳中心市場應該也可以。


我們去的時候阿伯正在午休,睡得正酣。


店的後面就是菜市場,干貨魚鮮牛肉一應俱全,有興趣的可以去逛逛,不是很大,但是很有煙火氣。



南澳是一個很值得一再打卡的地方,


過一段時間去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不管是住海邊還是住山裡,收獲都是不同的。


最重要的是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風景。



在這座山海之城中,


隨便哪個地方都適合小住。



依山傍海,


才是它的精髓所在。



旅行不該帶有什麼目的,


旅行是你用生命去認證你所認識的世界。



如果喜歡,


請轉評贊鼓勵。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