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秋日偶成圖片唯美
擴展閱讀
手機如何將原圖片縮小 2025-09-21 01:10:13
彝族年輕男人圖片 2025-09-21 00:36:26
下雪的高清圖片 2025-09-21 00:12:31

秋日偶成圖片唯美

發布時間: 2023-03-09 16:23:26

『壹』 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 這句話的意思

「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這句話的意思是:樹立平心靜氣,觀察萬物,我們會發現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冷漠的名利、寵幸、恥辱的心態,能夠達到偉大的目標。

「萬物靜觀皆自得」出自——程顥《秋日偶成》

閑來無事不從容,

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

男兒到此是豪雄。

白話譯文:

閑暇之時事事皆能從容,

睡覺醒來東窗日照霞紅。

冷靜觀察萬物都有自得,

四季興致感受與人相同。

道理通達天地形體以外,

深思進入風雲變化之中。

富貴不惑貧賤亦是安樂,

男人做到此境便是英雄。

白話譯文作者:包和平。出自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白話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秋日偶成》詩是作者用詩歌的形式總結自己的治學心得,宣揚其理學思想的作品。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1)秋日偶成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程顥(1032—1085),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洛陽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調鄂鄠縣主簿。熙寧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貶為鎮寧軍簽判,知扶溝縣。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而卒。

他是有名的理學家,北宋理學五子之一,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二人創立的學說,世稱「洛學」,是理學中的重要派別。曾在洛陽講學十餘年。著作有後人所輯《二程遺書》

《誡子書》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

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