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毛毛蟲長啥模樣
毛毛蟲見圖:
【定義】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有的幼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人碰到的話皮膚會紅腫。
【生長習性】經常活躍於樹葉,樹乾等地方,春天和夏天多。農村比較常見。
② 這種黑褐色的是什麼毛毛蟲
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有的幼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人碰到的話皮膚會紅腫。
色彩美麗,成蟲體肢和翅滿被鱗片和毛,故2對翅為鱗翅,且前翅大於後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類上顎發達,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雙櫛狀、櫛狀、棍棒狀等多型;復眼發達,單眼2個或無單眼。幼蟲蠕蟲狀,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幼蟲體上生有剛毛,對剛毛的排列和命名稱毛序,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約有112000種,包括蛾類和蝶類。有些可作魚餌、喂魚,經常活躍於樹葉,樹乾等地方,春天和夏天多.
鱗翅目(Lepidoptera)是昆蟲綱中最常見的一目。色彩美麗,成蟲體肢和翅滿被鱗片和毛,故2對翅為鱗翅,且前翅大於後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類上顎發達,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雙櫛狀、櫛狀、棍棒狀等多型;復眼發達,單眼2個或無單眼。幼蟲也叫毛毛蟲,蠕蟲狀,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幼蟲體上生有剛毛,對剛毛的排列和命名稱毛序,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約有112000種,包括蛾類和蝶類。有些可作魚餌、喂魚。
毛毛蟲
頭部: 為下口式,口器為咀嚼式,有堅硬的牙齒,便於咬食各種植物; 頭殼硬化而色深,兩側各有 6隻黑點狀的眼睛。胸部: 有 3節,每節生有 1對強健的胸足,便於爬行和攀援。部分潛葉蛾的幼蟲因不需要爬行,導致胸足退化或消失。腹部: 通常 10節,每節兩側各生有 1個氣門,用於呼吸。腹足通常 5對,著生於第 3~6腹節及第 10腹節上,腹足有時減少或退化
③ 毛毛蟲的圖片
找一本人教版八年級教材<生物>(下),有關於毛毛蟲的圖片.另外還可以用與本教材配套的教參中配備的光碟.有很好的視屏(關於毛毛蟲的).
④ 誰可以告訴我這種毛毛蟲的種類,有圖片哦。
刺蛾幼蟲,四川人叫它八角叮,有毒的,顏色很鮮艷,生存在麻類、桑樹、茶樹、蘋果、梨、櫻桃、大棗、野酸棗、柑桔、榆、槐樹、榆錢樹、楊樹等多種果木;及葯用植物、花卉等植物上,還有這種顏色的
個人認為很恐怖的。
滿意採納哦~~~
⑤ 帶刺的毛毛蟲(蟄人很疼的,通常為綠色)學名叫什麼
洋辣子。
洋辣子,褐邊綠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別名綠刺蛾、青刺蛾、黃緣綠刺蛾、四點刺蛾、曲紋綠刺蛾等,俗稱癢辣子。分布地域廣泛,幾乎遍及全國。
成年體長15至16毫米,翼展開36至40毫米,體綠色;復眼深褐色;卵長圓形,黃綠色,較老的幼蟲略呈長方形,初時黃色,略呈黃綠色至綠色;蛹卵圓形,最初呈乳白色至淡黃色,後來逐漸變成黃褐色;繭呈橢圓形且堅硬,顏色多為寄主喬木的顏色,通常由灰褐色至深褐色。
分布於福建、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重慶四川、雲南等地。
(5)茶樹毛毛蟲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褐邊綠刺蛾寄主廣泛,食性復雜。在筆者所在的河北省任丘地區主要危害白蠟、刺槐、山碴、楊、柳、榆、桑、懸鈴木、紫荊、梧桐、蘋果、海棠、梨、桃、杏、棗、柿等多種園林植物。
低齡幼蟲取食下表皮和葉肉,留下上表皮,致葉片呈不規則黃色斑塊,被害葉成網狀;幼蟲長大後把葉食成缺刻,嚴重時將葉片吃光,致使秋季二次發芽,影響樹木生長和發育。
網路-洋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