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為193個,地區為31個。其中:
亞洲(48個國家)
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5)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11)
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7)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5)
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20)
註:錫金現已並入印度成為其一個邦,所以這里不出現,詳細請看:
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法羅群島(丹)(6)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7)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8)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7)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16)
非洲(53個國家/6個地區)
北非:埃及、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8)
東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塞席爾(10)
中非: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即: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即:剛果(金))、聖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註:未獨立,詳細請看:)、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加那利群島(西)(18)
南非: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個國家/10個地區)
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
北美洲(23個國家/13個地區)
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格陵蘭(丹)(4)
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7)
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馬提尼克(法)、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開曼群島(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個國家/1個地區)
北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5)
中西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3)
東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4)
Ⅱ 求高清中國國旗橫屏圖片
網路搜國旗第一個網路的打開來可以直接保存裡面的中國國旗圖
Ⅲ 各國國旗圖片及名稱大全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來自浙江瑞安。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
在2992幅 (一說為3012幅 )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Ⅳ 各國國旗圖片及名稱 圖案是什麼
一、加拿大國旗:楓葉旗
加拿大國旗(英語:Flag of Canada,法語:Le drapeau Canada),是加拿大的國旗,由紅、白兩色組成,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面中間為白色正方形,內有一片11個角的紅色楓樹葉;兩側為兩個相等的紅色豎長方形。
加拿大國旗中央的紅色楓葉構建起「勤勞勇敢的人民是楓葉」的隱喻,楓葉寄託了加拿大人民的一片愛國之情。楓葉是加拿大300多年來公認和重要的象徵。它已經被用來象徵加拿大,土地和人民。它還用於加拿大武裝部隊的武器和旗幟。楓葉的11個角代表著加拿大的10個省和3個自治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拿大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聯邦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瑞士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瑞典國旗
Ⅳ 中國國旗動態(飄動)圖片
(5)國旗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曾聯松開始設計國旗圖案時,就確定了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的方案。靈感來自於他大學時讀過的斯諾寫的《西行漫記》,這本書又叫《紅星照耀中國》,書中有不少五星的配圖,特別是斯諾給毛澤東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毛澤東頭上戴的八角帽上,那顆五角星十分引人注目。
曾聯松的理解是五角星代表著光明,代表著真理,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代表著中國的希望。
後來,他又讀了毛澤東剛剛發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對毛澤東的建國思想,特別是對新中國四個階級的構成: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聯合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共同建國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最終啟發和敲定了他的設計理念。
194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首都北京隆重舉行。 下午3時,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
這時,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緩步向前,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那一刻,歡呼響徹整個廣場,喜悅彌漫整個天空。隨著毛澤東按下電鈕,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義勇軍進行曲》的激昂旋律中高高升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Ⅵ 世界國旗圖片及名稱 圖案有哪些
世界國旗圖片及名稱 圖案如下:
一、美國國旗:50顆小星代表了美國的50個州,而13條寬頻則象徵著美國最早建國時的13個州。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象徵真理,藍色則象徵正義。
Ⅶ 各國國旗圖片及名稱是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角星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Ⅷ 各個國家的國旗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旗
旗,指用布、紙、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識,多是長方形或方形。國旗是國家的一種標志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徵它通過一定的式樣、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
Ⅸ 世界國旗圖片及中文名稱
1、澳大利亞國旗
又稱澳洲「米」字旗,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深藍色旗面。左上角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表明澳大利亞聯邦與英國的傳統關系。
靠旗桿側上角有英國米字旗,靠旗桿側下部有一顆白色的七角星,大七角星象徵著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區。
其餘部分有四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與一顆較小的白色五角星,代表的是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利堅合眾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旗
Ⅹ 中國國旗照片一張找出來
中國國旗的圖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來自浙江瑞安。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
在2992幅 (一說為3012幅 )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10)國旗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歷史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由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首次升起。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以後,歷次憲法在倒數第三條當中均保留這個規定。
為了更好的維護國旗尊嚴和提高全民國旗意識,1990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發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實行。
為維護國旗的尊嚴,國家發布《國旗》和《國旗顏色標准樣品》兩項國家標准,規定了國旗的形狀、顏色、圖案、製版定位、通用尺寸、染色牢度等技術要求,並宣布於199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