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古代舞蹈圖片大全唯美
擴展閱讀
廚余垃圾卡通圖片素材 2025-09-23 20:53:05
25克韭菜子有多少圖片 2025-09-23 20:31:05

古代舞蹈圖片大全唯美

發布時間: 2023-01-25 19:15:32

『壹』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舞蹈

1、宮廷舞

古代宮廷皇室中宴會娛樂的舞蹈。大多來自民間,也有宮廷專業藝人加工創造的。內容多為帝王歌功頌德或歌舞昇平,形式上比較工整華麗,結構也比較嚴謹,一般皆屬當時藝術水平上乘者。

2、文舞

文舞,古代宮廷雅樂舞蹈之一,與武舞相對,用於宮廷典禮與郊廟祭祀,因是歌頌帝王以文德治天下,故稱作文舞。

3、驚鴻舞

驚鴻舞是唐代宮廷舞蹈,是唐玄宗早期寵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傳。《驚鴻舞》著重於用寫意手法,通過舞蹈動作表現鴻雁在空中翱翔的優美形象,極富優美韻味的舞蹈,舞姿輕盈、飄逸、柔美。

4、盤鼓舞

又名七盤舞是漢代具有較高技藝性的舞蹈,舞者在七個盤鼓上以不同的節奏,時而仰面折腰雙腳踏鼓,時而騰空躍起,然後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盤鼓,身體作跌倒姿態摩擊鼓面。

敏捷的踏鼓動作,如飛行似的輕盈舞步,若俯若爺、時來時往的姿態和地位調度,與音樂緊密結合在一起,表現了深邃的意境。

5、靈星舞

靈星舞又名象教田,是漢代祭祀後稷的樂舞。由童男十六人表演,舞蹈表現了開墾、耕種、鋤草、驅雀、收割、舂穀和揚糠等勞動的生活,以此來紀念和歌頌後稷教民種田的功勞。

『貳』 東晉末年的舞都有哪些

舞蹈特點:大多賦予抒情性,舞姿較為輕柔曼妙,大多繼承了漢代的舞姿舞容.如「舞袖、折腰」等,但是並沒有缺少了漢代的粗獷豪放,可能是與當時的社會思潮有關.歷史地位: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少數民族大量湧入中原,加速了民族融合也促進了各民族之間樂舞的交流.為隋唐舞蹈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准備了條件,為我國古代舞蹈藝術的黃金時代拉開了序幕,這是一個成熟的,獨立的發展舞蹈表演性藝術的時期.

南 北朝時,原北方的統治者向江南遷移,北方則歸匈奴、羯、氐、羌、鮮卑等少數民族統治。由於南北兩地統治者的風俗習尚、文化娛樂生活迥異,其樂舞的風格和特 色也截然不同。兩晉和南北朝繼承了漢魏的傳統,《清商樂》、「雜技百戲」仍然流行。此外,漫畫教程西曲、吳歌、雜舞盛行。晉太康時(280~289年)流行的《杯 盤舞》又稱《晉世寧》(祝願晉世得到安寧,屬雜舞類),舞者用手接住杯盤,反復而舞,似一種雜技耍杯的節目。晉人謝尚的《鴝鵒舞》是模仿鳥的舞蹈。他在大 庭廣眾之下,舞起來屈伸俯仰,旁若無人。南京西崗出土的西晉鳥獸人物瓷罐,很多鳥類聚於罐頂,造型美麗,下面有似帶面具的男舞人,揚起長袖和吸腿起舞。西 晉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養蓄眾多舞伎,恆舞於室,其中舞得最好的是廣西人綠珠,石崇作《明君舞》,綠珠扮演明君(即昭君),《明君舞》其後也歸入《清商樂》 中。

魏晉人崇尚清談,善思辯,褒衣博帶,手執塵尾扇,有的甚至留有頰須。他們喜愛輕盈飄逸、抒情宛轉之美,常懷有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人生觀。這在一定程度上 影響了當時的舞風。東晉顧愷之所繪的「洛神賦」其中一幅頭梳雙環髻的洛神,修頸細腰,手執塵尾扇,飄帶縈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正是東晉人心目中的美 人。另一幅是一男子立於飾有羽葆流蘇的雙鼓前,手執一雙鼓棰正在演奏。邊陲河西走廊的酒泉丁家閘魏

晉墓出土的飛天,《燕居行樂圖》也大有中原舞風,舞伎 頭戴花冠,手持便面(即扇子)起舞,顯得輕盈灑脫。江蘇常州戚家村出土的女舞俑,端莊凝重

『叄』 求古代大型舞蹈或古戰場拼殺的圖片

網路上有嗎?

『肆』 中國古代都有些什麼舞蹈

從舞蹈功能上分為:自娛性舞蹈、表演性舞蹈、自娛娛人相兼的舞蹈,以及取悅神靈、祭祀祖先的舞蹈。
從發展史的角度分為:原始舞蹈、民間舞蹈、宮廷舞蹈、舞台藝術舞蹈和城市群眾性舞蹈。
按舞蹈類型、舞蹈門類可分為: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古典舞蹈
古代流傳下來,具有傳統審美特徵和典型性的舞蹈。
1、民間舞蹈:
民間舞蹈(folk dance) 起源於人類勞動生活,它是由人民群眾自創自演,表現一個民族或地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及人們精神風貌的群眾性舞蹈活動,所以也稱為「土風舞」。
民間舞蹈多為載歌載舞的集體舞,舞蹈動作千姿百態,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這些舞蹈表現的內容有古代原始社會的狩獵生活、戰爭經歷、圖騰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現代生活中各種傳統節日里人們表達歡喜之情的娛樂活動,有的則滲透了各種民俗、祭祀、禮儀活動的遺風。
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它沒有國家地域的界限,能夠溝通世界各國,因此是最社會化、最國際化的舞蹈。
2、現代舞:
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反映西方社會的矛盾和人們的心理的舞蹈。在表現手法上,要求不斷創新,強調舞蹈家的個人風格。
現代舞最初是反對古典芭蕾而產生,曾一度水火不容,現在則互為影響,相互吸收、融合:現代舞吸收芭蕾的技巧和訓練方法,擴大自己的表現力;芭蕾則吸收現代舞的觀念和創作手法,形成現代芭蕾。

『伍』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舞蹈作品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中國古代著名的舞蹈作品:七盤舞、巾袖舞、巴渝舞、驚鴻舞、霓裳羽衣舞、胡旋舞、菩薩蠻舞、明君舞等等,謝謝

『陸』 有哪些古典舞

印度的古典舞:
由婆羅多、卡塔克、卡達卡利、曼尼普利、奧迪西和庫契普迪六大傳統舞系組成。其主要藝術特徵是舞蹈動作節奏、韻律鮮明,造型性強,具有豐富內涵的多姿多彩的舞蹈啞語手式和細膩的面部表情。

歐洲的古典舞蹈:
一般都泛指為芭蕾舞。芭蕾,系法語Ballet的音譯。歐洲各國的古典舞劇統稱為芭蕾,是一種以歐洲古典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綜合音樂、戲劇、舞台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舞蹈品種。由於其表演技術上一個重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特製的足尖舞鞋並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俗稱「足尖舞」。相傳,芭蕾最早起源於義大利,而形成於法國,十八世紀傳入俄國。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才成為一種獨立的完整的藝術形式,創造了足尖舞蹈技巧,發展了各種騰空跳躍和旋轉技巧,並產生了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特點的義大利學派、法蘭西學派和俄羅斯學派等。20世紀20年代以後出現了現代芭蕾學派,並陸續派生出許多芭蕾學派,風行歐美。

中國古典舞:
其音樂大多採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古箏、二胡、琵琶等。中國古典舞服裝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採用傳統的漢服。
中國古典舞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色的舞蹈。古典舞創立於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

暫目前就只知道這些,不過貌似還有一說:就是民族舞的前身就是由古典舞「演變」而來。

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柒』 古代舞蹈名字(古代舞蹈名字大全)

中國古代的舞蹈形式非常多樣,其中比較有名的舞蹈名字有:七盤舞、長袖舞、巴渝舞、驚鴻舞、霓裳羽衣舞、胡旋舞、菩薩蠻舞、明君舞、綠腰舞、拓枝舞、白舞、垂手舞、劍器舞等。
古代舞蹈名字
七盤舞又稱盤鼓舞,是一種古代的漢族舞蹈,在漢代,舞時將盤、鼓覆蓋於地上,盤、鼓數目不等,舞者有男有女,在盤、鼓上高縱輕躡,踏舞出有節奏的聲響。
長袖舞在秦代以前已經存在,曾是戰國時楚國宮廷的風尚,發展到後來的長袖舞實際上包含了許多不同的舞蹈,這許多種舞蹈都以舞袖為特徵,有單人舞、多人舞等。
驚鴻舞是唐代漢族舞蹈,是唐玄宗寵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傳,驚鴻舞著重於用寫意手法,通過舞蹈動作表現鴻雁在空中翱翔的優美形象,是極富優美韻味的舞蹈。

『捌』 中國古代的舞蹈除了霓裳羽衣舞、驚鴻舞、凌波舞,還有哪些

一、《大武》
二、《靈星舞》
三、《盤鼓舞》
四、《東海黃公》
五、《劍器》
六、《胡旋舞》
七、《踏謠娘》

『玖』 古代的舞蹈有哪些像甄嬛傳中的驚鴻舞、胡旋舞,還有什麼

。一、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禮:兵舞、帗舞。
驅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貴族子弟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宴享:弓矢舞
魯國雅舞:《象簫》、《南龠》舞,
二、兩漢時期
1、雅樂舞:主要用於祭祀
2、俗樂舞:
郊祭樂舞、兵法樂舞、朝賀宴樂
舞四夷之樂:
東夷之樂執矛舞
西南夷之樂執羽舞
西夷之樂執戟舞
北夷之樂執干舞(兵舞)
(1)武舞
劍舞
棍舞
刀舞
干舞
戚舞
(2)文舞
長袖折腰舞
掌上舞
盤鼓舞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宮廷舞:
(1)清商樂舞 是漢民族傳統民間樂舞的稱謂。
《白紵舞》
《大垂手》舞,
《明君》舞、
《巴渝舞》、
《公莫舞》、
《鐸舞》、
《鞞舞》等。
(2)胡舞 主要指西北少數民族的舞蹈。
《天竺樂》是印度傳來的樂舞,
《龜茲樂》是來自新疆龜茲一帶的樂舞。
四、大唐時期(上)
宴享宮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軟舞、大麴、歌舞戲、百戲
(「十部之伎於庭,以備中外。一曰燕樂伎,二曰清樂伎(亦名「清商樂「),三曰西涼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麗伎,六曰龜茲伎,七曰安國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國伎,十曰高昌伎。 」)、
燕樂:四部樂舞:《破陣樂》、《慶善樂》、《景雲樂》、《承天樂》。
清樂:《白紵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涼樂:代表舞蹈是《獅子舞》。
天竺樂:佛教樂舞。
康國樂:又稱「胡旋舞」,是疾轉如風的轉圈舞。
立部伎中的《安樂》:城舞
《太平樂》:五方師子舞
《破陣舞》
《慶善舞》
五、大唐時期(下)
1、「健舞」
《劍器舞》
《胡旋舞》
《胡騰舞》
《柘枝舞》
2、「軟舞」
《綠腰舞》
《春鶯囀》
3、唐代大麴,又稱「法曲」,屬宴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散序,以器樂演奏為主;
(二)中序(拍序、歌頭),以歌唱為主;
(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為主。
著名的大麴有《霓裳羽衣舞》、《踏金蓮》、《玉樹後庭花》等。
4、民間俗樂舞:
《大面》(《蘭陵王入陣曲》)
《撥頭》
《踏搖娘》
5、崇仙舞蹈:
《四方菩薩舞》
《五方獅子舞》
《天竺樂》
《雲韶樂》
6、隊舞:
如《菩薩蠻隊舞》和《嘆百年隊舞》。
六、兩宋時期
隊舞:分為「小兒隊」和「女弟子隊」,每類又分為十個獨立的隊舞。
大麴歌舞:《太清舞》、《漁父舞》、《花舞》、《劍舞》
七、元明時期
1、贊佛樂舞《十六天魔舞》
《昂鸞縮鶴之舞》
2、仍採用「文舞」和「武舞」兩類。
3、明代雅樂舞:用九奏三舞,三舞為《平定天下之舞》、《撫安四夷之舞》、《車書會同之舞》。九奏之後,用隊舞結束宴會。舞隊有《諸國來朝之舞》、《長生隊之舞》等。
4、明代宮廷舞蹈見於明代的一些刻本插圖中,比如《唐詩艷逸品》中的獨舞者,《太妃全傳》中的梅妃的「驚鴻舞」等。
八、滿清時期
1、清代宮廷舞
干戚曰武功之舞
羽龠曰文德之舞
祭祀初獻以武舞
亞獻終獻以文舞
2、隊舞樂:慶隆舞(蟒式舞 瑪克式舞) 世德舞 德勝舞
瓦爾喀部樂:東部少數民族(屬於女真之一)樂舞
朝鮮樂:
蒙古樂
回部樂
番子樂:藏族樂舞
廓爾喀部樂:今尼泊爾樂舞
緬甸國樂
安南國樂:手執采扇而舞

『拾』 唐代有哪些舞蹈

唐代宮廷舞蹈有健舞和軟舞之分,但舞蹈的節目並不固定。「健舞」動作矯健有力,節奏明快;「軟舞」動作抒情優美,節奏比較舒緩。以下介紹幾種唐詩中經常提到的舞蹈,詩句對舞姿的描述非常生動形象。1、《胡旋》。屬於「健舞」,快速輕捷,變化多姿。岑參《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此曲胡人傳入漢,諸客見之驚且嘆。慢臉嬌娥纖復穠,輕羅金縷花蔥蘢。回裾轉袖若飛雪,左鋋右鋋生旋風。」白居易《胡旋女-戒近習也(天寶末,康居國獻之)》:「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颻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2、《胡騰》。屬於「健舞」,以騰跳動作技巧見長,舞步急促變化。李端《胡騰兒》:「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王中丞武俊也)》:「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3、《柘枝》。「軟舞」、「健舞」均有這個節目,有獨舞、雙人舞和群舞形式。這個舞蹈婉轉綽約與矯健奔放相結合,服飾華美,表情動人,有鼓聲和樂聲相伴。章孝標《柘枝》:「柘枝初出鼓聲招,花鈿羅衫聳細腰。移步錦靴空綽約,迎風綉帽動飄颻。」張祜《李家柘枝》:「紅鉛拂臉細腰人,金綉羅衫軟著身。」4、《劍器》。屬於「健舞」,舞人執劍而舞,唐代著名劍舞藝人有公孫大娘、李十二娘等。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司空圖《劍器》:「樓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愛軍裝。」5、綠腰。屬於「軟舞」,以舞袖和腰身動作見長。白居易《樂世》詩自序雲:「(樂世)一曰『綠腰』,即『錄要』也。貞元中樂工進曲,德宗令錄出要者,因以為名。後語訛為『綠腰』,『軟舞』曲也。康昆侖嘗於琵琶彈一曲,即新翻羽調『綠腰』,又有急樂。」李群玉《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6、《春鶯囀》。屬於「軟舞」,伴舞的樂聲如鳥鳴般優美動聽。崔令欽的《教坊記》對春鶯囀隊舞的演出情況有所描述,「《春鶯囀》,高宗曉音律,晨坐聞鶯聲,命樂人白明達寫之,遂有此曲。」表演時舞蹈的隊形逐漸向左右分開,如同鳥兒張開兩個翅膀,舞伎們端莊美麗,神采奕奕,如桃李盛開,滿面春風,一色的羅衣,好比天空的霞霓。張祜《雜曲歌辭·春鶯囀》:「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軟舞來。」楊貴妃手把梅花,扭動著柔軟的腰肢,踏著輕盈的舞步,款款而來。7、《赤白桃李花》。據說是唐明皇創制的樂舞,內容新穎,形式華美,也表現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情趣和風俗習慣。李益《聽唱赤白桃李花》:「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時曲。」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法曲》:「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號天落。」另外,著名的宮廷樂舞還有唐代新創作的《霓裳羽衣舞》、《何滿子》、《凌波曲》、《嘆百年》、《菩薩蠻隊舞》、《驃國樂》、《渾脫舞》等。詩中所描述的舞蹈動作真切傳神,翩翩如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