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神話中龍的耳朵是什麼樣子
龍是,駝頭牛耳
② 有關龍的一些圖片和資料
中國古代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具體是哪九種動物有爭議。目前公認龍的起源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了龍的形象。封建時代龍是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和帝王的東西:龍種、龍顏、龍廷、龍袍、龍宮等。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並稱「四神獸」。而西方神話中的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參見西方龍。
起源
關於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種動物的特徵)的樣子,這種復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圖騰為主體虛擬的想像物。古人對它有種種解釋。有說螣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虯[qiu囚]龍,無角的叫螭[chī吃]龍。(均見《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天問》王注)。在中國商周戰國青銅器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種類的龍。有說龍像狗像牛,《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還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en甚]的腹,魚的鱗,虎的腳掌,鷹的爪子。有鱷魚說、晰蜴說、馬說等等。《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還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en甚]的腹,魚的鱗,鹿的腳掌,鷹的爪子。《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了龍的形象,比最初的龍越來越復雜,被綜合進去的圖騰也越來越多,說明它在不斷豐富發展。
形象
龍的形象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爾雅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另一說是:「嘴像馬、眼像蟹、須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獅、鱗像鯉、身像蛇、爪像鷹…」;還有一說是:「頭似駝、眼似鬼、耳似牛、角似鹿、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 台灣畫師相傳的畫龍口訣,也相當有趣:「一畫鹿角二蝦目、三畫狗鼻四牛嘴、五畫獅鬃六魚鱗、七畫蛇身八火炎,九畫雞腳畫龍罷」。
圖片參考網路~
③ 西方龍有耳朵嗎
西方龍擁有強壯的身軀,又長又粗的頸,有角或褶邊的頭,尖銳的牙齒,和一條長長的尾。它用四隻強而有力的腳步行,用一對像蝙蝠翼的巨翼飛行,它的身體全身覆蓋著鱗片,保護著身體。它的眼睛有四層眼瞼,其中內三層是透明的,可保護眼睛免受傷害,耳朵可以開合,但不是所有龍都有外耳。牙齒尖而利,通常會向內彎,以便撕開獵物。視力比人多出一倍,在黑暗之中也能視物,聽力則和人類差不多。但它的感覺卻很好,能夠感覺到隱形的物體移動。會飛會走會游泳,部分更可在水中呼吸。
④ 龍的每個部位像什麼動物
龍每個部位:角像鹿的角、頭像駱駝的頭、眼像兔子的眼、項像蛇的脖子、腹像蜃的腹部、鱗像魚的鱗片、爪像鷹的爪子、掌像老虎的手掌、耳像牛的耳朵「
⑤ 東方龍和西方龍的霸氣唯美圖片【要高清的,每個各5張】
http://imgsrc..com/forum/w%3D580/sign=/.jpg
東方龍
http://imgsrc..com/forum/w%3D580/sign=/.jpg 東方龍
http://hiphotos..com/hbb3/pic/item/90e57da96b3974ab1f17a27c.jpg 東方西方龍大戰
http://p1.s.hjfile.cn/thread/201201/2012011945819751_737_o.jpg 東方西方龍大戰
http://img1.imgtn.bdimg.com/it/u=3947916820,3519397951&fm=21&gp=0.jpg 東方龍
http://imgsrc..com/forum/w%3D580%3Bcp%3Dtieba%2C10%2C307%3Bap%3D%CD%F5%B1%A6%D3%AA%D7%D3%B0%C9%2C90%2C315/sign=/.jpg 東方龍
http://img2.imgtn.bdimg.com/it/u=1463928685,904411939&fm=21&gp=0.jpg 東方龍
⑥ 求西方神話中龍的名字和介紹
西方龍Dragon,西方神話傳說中的生物,存在於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以及建築物中。
龍最早起源在西歐古代某些民族的文化里是力量與神聖的象徵,而在基督教文化里則被形容是邪惡、惡魔的代名詞。
龍,通常描述為有類似美洲獅的身體、兩只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條腿、和一個有些像馬的頭。故事中最常提到的顏色是綠、紅或金色。
它的尾巴長而蜿蜒,末端有刺,可能有倒鉤。每條腿的末端都是巨大的爪子,類似於肉食性鳥類的。龍有幾排尖牙,常常有背棘。在晚期到近代這種生物通常噴火或毒,或者有毒血。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
(6)西方龍的耳朵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伊斯蘭的龍
伊斯蘭教在中東傳播,它質疑古代的眾神是愚昧的傳統。然而,新的神學改編了某些更古老的神話。
穆斯林的民間傳說,熱忱地描述了燈神和龍,將它們表現為火與水的元素形象的人格化。詩人描寫了燈神的城市與擊敗強大的龍的英勇的國王與士兵。這些龍是血肉之軀,在中世紀的波斯藝術中以寶石般的明亮顏色快樂地描畫。
穆斯林的民間傳說還包括龍形的天使和惡魔。其中出類拔萃的是Jawzahr,群星間舞蹈的天龍,在身後引發彗星和食。
⑦ 龍的耳朵是什麼樣的
龍最早出現在5000年前的一座原始社會的墓葬中,現在陳列於河南省濮陽市博物館里,這是一條用貝殼砌成的龍,它造型粗獷,樣子像是蜥蜴,沒有艷麗的顏色,考古學家稱它為「中華第一龍」。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駱頭,蛇脖,鹿角,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的樣子。這種復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獸,萬能之獸,萬能之神。
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虛無的,因為它只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物質。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揉合各氏族的圖騰形成的形象。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後成為皇權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人經常自稱「龍的傳人」。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⑧ 西方龍的種類有哪些
1、【紅龍】
紅龍將巢穴建築在地底深處的洞穴里,裡面彌漫著硫磺的氣味。不過紅龍總會有個位置較高的休息處。紅龍經常與銀龍成為死敵。
紅龍偏好食肉,特別是人類或精靈的小孩。有時候紅龍會魅惑無知的村民,讓他們定期獻上少女作為祭品。
紅龍一旦發現目標就會立即決定是否攻擊,若攻擊的話,就會立即選定一個可行的戰術。對付較弱的對手會採用爪子和嚙咬攻擊,只有面對強大敵人時才會使用火焰噴吐。
東西方龍對照
「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而歐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外觀容貌上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但其實並不只是如此。在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dragon」一直是維京人、塞爾特人和撒克遜人的民族象徵。
隨著基督教勢力的壯大,龍和蛇有負面涵義,其在《新約全書》的啟示錄中被描繪為邪惡的「古蛇」、「魔鬼」、「撒旦」,從此西方龍就常與邪惡畫上等號。
但是西方龍與東方龍的區別並不是簡單的「善與惡」的區別。就如同毛主席和其他偉人所說的:「好與壞,善與惡,在任何事物身上都是同時存在的,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同時全世界更多的人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好和絕對壞的東西,而且好壞的評判往往還與評判者自身的立場有關——這就是辯證的思想。
雖然還沒有確切可靠的證據能證明龍是真實存在於客觀世界的,但它在人類所留下的傳說中顯然也同樣符合辯證法。歐美人習慣稱中國龍為「Chinesedragon」、「lung」、「long」。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方龍
⑨ 東方龍和西方龍的區別
- 01
東方龍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中國龍,在古代的時候,中國龍都是皇室的象徵,中國龍代表的就是財富以及權力,並且還代表祥瑞。
- 02
從形態上來說的話,東方龍的頭像牛,角像鹿,眼睛像瞎,耳朵像大象,腹部像蛇,爪子像鳳凰,腳掌像老虎,總之就是很多種生物所結合在一起的。
- 03
而西方龍則是存在於西方神話傳說中的,多出現在西方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以及建築領域等。西方龍自身還會魔法,在西方人看來就是擁有極端力量的中立神物。
- 04
從外形上來說的話,西方龍有著美洲獅一般的身體,並且翅膀像蝙蝠翅膀,有四條腿,頭像馬,尾巴很長,並且在尾巴末端有倒刺。
⑩ 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區別及對西方龍的看法
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須、獅鬃、蛇尾、魚鱗、鷹爪、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系,「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後化為赤龍。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西方的一種傳說生物,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種類很多,其家族的龐大比起東方的龍來毫不遜色。中國的龍是「龍生九子,每子不同」,而西方的龍則是「龍生百子,每子不同」。有居住於深海的海龍,有沉睡於火山的火龍,有蟄伏於沼澤的毒龍以及無數的奇形怪狀的龍龍,以及九頭龍、龍獸、亞龍、雙足飛龍等等。
西方龍現在一般指Dragons,但在很久遠的年代,並不是這樣的。閃米特人的一支在那一個年代創立了猶太教,有一些人認為猶太教中的Seraphim就是正義力量化身的龍。
在西方文明中各個方面、本質、含義、特徵都最接近中國本土的龍的概念就是Seraphim,Seraphim不僅在西方神話與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義與中國本土的龍在中國神話與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義最吻合,而且古希伯萊語中Seraphim的詞源意思與中國本土的龍的一種主要起源相同。中國本土的龍是蛇型,Seraphim是古希伯萊語中的大蟒,就是Seraph的復數,也有說法是加上一個有「火焰」或「燃燒」等等意思的詞尾,在早期古希伯萊語中,因為無「龍」字,所以常常用大蟒表示龍,聖經中就表明,這樣的大蟒是有四肢的,一些希伯萊神話的歷史資料也間接地表明Seraphim早期形象要遠遠比Dragons更接近中國本土的龍,有四肢與六個由火焰組成的翼的大蟒,十分酷似中國早期神話中的應龍,而且Seraphim對於西方的人來說是一個很熟悉的概念,只是現在很少有人知道Seraphim的原始面目而已,現在宗教畫像與雕塑中的Seraphim已經全是人型的了。
Seraphim現在一般翻譯成熾天使,但在《偽經.伊諾書》中,Seraphim的意思卻是大蟒。在西方早期文明中,龍與蛇的概念常常是混為一談的,但一些人認為把熾天使理解為大蟒是一種褻瀆神靈的行徑,其間涉及的宗教問題就不解釋了。
Dragons的出現要遠遠晚於Seraphim,它們是凱爾特人崇拜的對象,地位很神聖。中世紀初期,在大西洋上探尋新航道的維爾京人將自己的海盜船船首雕刻成Dragons的樣子,以此希望Dragons賜予自己無窮的力量。
基督教的誕生,使Dragons的命運發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Dragons成為Satanas的代名詞。新宗教的誕生,難免會與老宗教有沖突,如同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一樣,就將原來土著崇拜的阿修羅「貶」為惡魔。
龍在基督教中被視為惡魔的象徵是源自Mesopotamia神話,在Mesopotamia神話中,龍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禍害人,被神消滅的命運。」巴比倫神話中的英雄Mark的對手Tiamato與Hittite神話中的Illuyankas,皆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區域附近的猶太人也曾受其影響,並將這一種觀念繼承下去,龍在猶太教與基督教中漸漸成為惡魔的象徵。
跟據眾多數據包括神話、傳說、小說等,對於龍的外表得出來的結論如下:
龍擁有強壯的身軀,又長又粗的頸,有角或褶邊的頭,尖銳的牙齒,和一條長長的尾。它用四隻強而有力的腳步行,用一對像蝙蝠翼的巨翼飛行,它的身體全身覆蓋著鱗片,保護著身體。它的眼睛有四層眼瞼,其中內三層是透明的,可保護眼睛免受傷害,耳朵可以開合,但不是所有龍都有外耳。牙齒尖而利,通常會向內彎,以便撕開獵物。
龍的視力比人多出一倍,在黑暗之中也能視物,聽力則和人類差不多。但它的感覺卻很好,能夠感覺到隱形的物體移動。龍會飛會走會游泳,部分更可在水中呼吸。
龍有一個叫作"draconis fundamentum"的器官, 所有血液離開心臟後都會先經過這個地方, 它可以把肺部充滿能量以作"噴吐攻擊"(breath weapon)(基本上所有的龍都可以從口中噴出火焰等作攻擊)
龍可以作出噴吐攻擊,視乎該種龍的類別而有所不同,如紅龍會噴火,藍龍會噴電等。而它亦會對同類的能量攻擊免疫。龍是一種可怕的生物, 會發出一種令人驚慌的氣勢, 它亦可以使用一些魔法的效果, 視乎種類。
龍多居於山洞,喜好財寶,通常洞中都會收藏大量的財寶,西方的英雄史詩,如希臘神話、日耳曼神話、北歐神話中都有英雄屠龍的故事,強大的勇者遭遇強大的巨龍,總是爆發一場驚天動地的激戰。
而近代魔幻或玄幻小說大多指龍的語言為龍語,而魔法師所用的咒語亦多是以龍語而發。
龍是一種體溫恆定的爬行動物。也就是說,它是熱血動物,體溫由機體內的器官控制。這個特性使它能適應它所處廣泛的生存環境,而且在一年之中不論日夜都可以活動,而不像其他的爬行動物,因為需要日光保持體溫而只能在夜間活動。龍通常有翼,而且為了減輕體重,骨骼中空。有一些龍,通常是倖存下來的古老種類,沒有翼且有著粗短的腿。這些上古的倖存者通常非常聰明而且好鬥,它們被歸類為「深淵之蟲」,而且面臨這絕種。龍可以生存很長的時間,有記錄記載著生活了500年甚至1000年的龍。但是,沒有任何關於龍因為年齡過大而死亡的情況的記載。另一方面,它們的死因是意外事件,疾病或者由於和它們最殘酷的敵人-人類間的戰斗。 中國龍是神靈 西方弄只不過是力量大的爬蟲 長翅膀的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