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標准茶餐廳都要什麼菜式和小吃
特色在香港,茶餐廳遍布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 茶餐廳是一種地 道香港食肆,主要顧客是普羅大眾。其主要特色包括: * 食品多樣化 :茶餐廳供應了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香港獨有的飲食(見茶餐廳食品)。這些特色食品,其實往往是顧客隨口而出,在其他好奇的食客跟隨而發展出來,可見香港茶餐廳文化的包容度。一間小小的茶餐廳菜單內往往有數十種食物,選擇繁多,顧客可以隨意搭配,以選擇合適的食品。[3][4][5][6] * 講求效率 :茶餐廳一般都不收小費,顧客光顧後自行到收銀處付費。而且不需要等候,由點菜至結賬都講求速度。每逢午飯時段,地盤工人、貨車司機以至辦公室職員都會同時光顧茶餐廳。不同階層、行業的顧客在茶餐廳內邊吃飯、邊高談闊論、閱讀馬經等,成為茶餐廳的一大特色。 * 食品價錢相宜 :傳統食肆售賣的食品價錢通常比較貴。茶餐廳里的一頓飯可能只需20多港元,茶餐廳里的常餐、快餐會包含飲料,或免費提供清水或熱茶。不過由於現時通貨膨脹,有不少地區的茶餐廳在租金及人工的雙重壓力下,食品的價格已跟大集團的快餐店相差無幾。 [編輯本段]茶餐廳食品 飲品 * 咖啡(有即磨和沖劑兩種,多為後者) * 黑咖啡: 香港人稱為「齋啡」或「飛砂走奶」,沒有加入砂糖和牛奶的咖啡 * 港式奶茶(絲襪奶茶): 茶餐廳必備港式飲品。以香、滑、濃為標准。是將泡好的茶放在鐵制的容器內幾個小時,令茶香醇味濃,然後用仿絲棉袋隔去茶葉,再加入奶及糖。" * 鴛鴦: 咖啡加奶茶,香港獨創。根據中醫所說,咖啡燥熱,奶茶寒削。混合兩者,天衣無縫。 * 黑白鴛鴦:好立克加阿華田,香港獨創。 * 涼茶:既然是茶餐廳,當然有茶喝了,可茶餐廳里肯定沒有廣東人愛喝的下火涼茶啊,這里的「涼茶」其實是香港人最喜歡喝的奶茶,而且特指凍奶茶。 * 茶走:絲襪奶茶,不加砂糖和淡奶,改加煉奶。 * 好立克(俗稱「呵瀝」,取其英語名稱Horlick):一種即沖飲料。 * 阿華田(俗稱「華田」):一種即沖飲料。 * 檸茶(檸檬加紅茶):港式檸茶必定有幾塊切片檸檬在杯中。 * 檸水(檸檬加水) * 檸啡(檸檬加咖啡): 香港獨創[7] * 檸賓(檸檬加利賓納): 香港獨創[7] * 檸蜜(檸檬加蜂蜜):但一般茶餐廳為求節省成本,會以菜蜜代替蜂蜜 * 菜蜜 * 汽水:一般提供可樂、雪碧(七喜)、芬達、冰淇淋汽水。 * 牛奶:一般都給玻璃瓶裝鮮牛奶,另外尚有巧克力味的瓶裝牛奶(俗稱「朱奶」) * 奶水:牛奶加水 * 滾水蛋:開水混合生雞蛋 * 奶水蛋:煉奶加水混合生雞蛋 * 牛肉茶:保衛爾牛肉茶 * 唂咕(熱巧克力):唂咕為cocho英文譯稱,現在很少人這樣叫,大多稱為「朱古力」。 * 杏仁霜 以下飲料部分茶餐廳會要求加收 3 至 10 元不等: * 檸樂(檸檬加可樂):一般若選擇凍檸樂,店家會把可樂及裝有檸檬及冰塊的杯子分開上。 * 檸樂煲姜(可樂加檸檬及姜,必定為熱飲):有治療感冒作用。 * 檸七(檸檬加七喜):一般若選擇凍檸七,店家會把七喜及裝有檸檬及冰塊的杯子分開上。 * 咸檸七(咸柑桔、檸檬加七喜):有治療喉嚨痛作用。 * 蓮子鴛鴦冰 * 紅豆冰 * 阿華田紅豆冰:阿華田與紅豆冰的混合體 * 菠蘿冰 * 什果賓治 * 薄荷賓治 * 鮮榨果汁:多為柳橙汁 大部分飲品都可以加冰成凍飲,但要加收 1 至 5 元,稱為「凍飲加*蚊」(*是該收費);或可要求「冰底」(一杯冰),但可能需另收費。 小食 * 各式多士:例如奶油多(煉奶+牛油多士)、奶醬多(煉奶+花生醬多士)、油佔多(牛油+果醬多士)、鮮油多、西多士(法國吐司)等。 * 各式三明治: 例如:蛋治(雞蛋三明治)、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牛治(碎牛肉三明治)、蛋牛治(雞蛋碎牛肉三明治)、公司治(Club Sandwich)等。香港茶餐廳三明治和外國其他三明治最大的不同,是只會用方包製作,而且可以讓顧客選擇是否「飛邊」(去掉麵包的邊緣)、或加「烘底」(先把白麵包製成多士)。 * 蛋撻(牛油皮或酥皮) * 各式麵包:例如餐包、菠蘿包、菠蘿油(在菠蘿包內加入一片鮮牛油)、雞尾包 * 通心粉(通粉)、義大利粉(意粉)、麥皮等 * 沙爹牛肉包、叉燒餐包 * 豬扒包、葡式蛋撻、辣魚包(罐頭沙丁魚為餡的包,流行於澳門)、�6�0奶油豬仔包 早餐、午餐、快餐、常餐、特餐 在特定時間內供應的固定的餐單,通常會有 A、B、C 等數個選擇(詳看外部鏈接文章)。 * 早餐一般有煎雙蛋、通粉、餐包,也有方便麵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 最經典早餐A餐單:牛油餐包、西煎雙蛋、火腿通粉、咖啡或茶。 * 午餐與早餐雷同。典型餐單有: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燒湯意粉、咖啡或茶。和早餐不同的是只在午市(約上午 11 時至下午 2 時半)供應。 * 快餐一般只在午市供應。當有客人點菜時可以最快時間送到客人面前,是謂快餐。 o 一般快餐餐單上皆有最少一個選擇,但多數是碟頭飯(蓋澆飯),菜式多是預先製成,一般為香港常見的例如柱侯牛腩飯、咖喱雞飯等,或是附芡汁的肉扒飯,例如黑椒、洋蔥、茄汁、白汁、粟米(芡汁),牛、豬、雞扒、肉片飯等,或再加上火腿(片)、午餐肉或香腸(雞肉腸)。一般附送熱飲品或汽水。快餐餐牌通常每日更換,亦有一些茶餐廳預先設定好一周的固定快餐餐牌,同一天也有兩款或以上的選擇。而且套餐內容和碟頭飯菜式其實亦甚有彈性,顧客如果想以同等價錢的其他食物去替換套餐內的熱食,多數茶餐廳都會接受。至於一些屬於芡汁加扒類的碟頭飯,其芡汁及扒類均可自由配搭。 o 有些茶餐廳的快餐會附有餐湯。通常會有羅宋湯(稱為紅湯)或奶油湯(稱為白湯)任擇。有些茶餐廳更會有中式湯水(稱為例湯或者中湯),而中湯款式基本上每日轉換。 * 常餐一般無供應時間限制,即全日供應。餐單一般全年一樣。 * 下午茶餐一般以煎炸食品為主。炸雞髀(雞腿,一般寫為雞髀)、炸雞翼(雞翅)、西多士(全稱法蘭西多士)、炸薯條等。較豐富的多為一碗火腿煎蛋公仔麵附咖啡或茶。 * 個別茶餐廳還有「營養餐」。基本上餐單和早餐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飲品一定是玻璃樽鮮奶或者朱古力奶,價錢比早餐貴。一般為全日供應。 * 大部份茶餐廳都會提供香腸、火腿、午餐肉及煎蛋等高熱量的食物作餸菜給顧客選擇,餐肉香腸飯、火腿煎雙蛋飯等一般都可在茶餐廳餐單上找到。雖然這些食物熱量過高不太健康,但仍不乏一些長期食客。 * 部份茶餐廳會供應鐵板餐。 粉、面、飯 茶餐廳多數會有各樣式各樣的碟頭飯、炒飯及炒粉、炒麵。如揚州炒飯、星洲炒米、肉絲炒麵、干炒牛河、撈丁。不過,香港的茶餐廳並沒有「港式炒飯」或「香港炒飯」之類的菜色。 大部分的茶餐廳會有車仔面、及各種方便麵等麵食。方便麵通常都是採用價錢較便宜的「頂好大光面」,也有越來越多的茶餐廳會有日本品牌日清的出前一丁供應(可能需另加費,詳見下文)。除了「出前一丁」之外,方便麵在茶餐廳一般統稱為「公仔麵」(此為香港南順食品之下的方便麵產品之一,不過因為廣為香港人所接受,大多數香港人也會將「食方便麵」說成「食公仔麵」)。另外,近年很多茶餐廳還有「炒公仔麵」、配料如五香肉丁、豬扒等。 部分的茶餐廳會有魚蛋粉、雲吞面等潮式粉面供應,這類茶餐廳的名字通常叫做「粉麵茶餐廳」。 粥、油條 部分茶餐廳會有提供各樣的粥和油條。 燒臘 部分燒味檔式茶餐廳,會有叉燒、燒肉、乳豬、燒鵝、燒鴨、白切雞、油雞(鹵水雞)等燒臘供應。一般會佐以湯粉面或者白米飯。伴以白米飯的稱作燒味飯或碟頭飯。 在現在的茶餐廳甚至一些酒樓供應的燒鵝通常為燒鴨,因為燒鵝比較貴,以燒鴨取代之。不過一般香港市民上酒樓或者茶餐廳還是慣常叫燒鵝。 [編輯本段]座位與「搭台」* 一般茶餐廳的台都會是4人方台或者是6至8人的圓台或長台。也有些是2人台。 * 一些茶餐廳會在檯面上放上透明玻璃。玻璃下會有餐牌。 * 座位一般都有椅背。主流的茶餐廳座位一般都是無椅背圓凳。 * 部分茶餐廳會有廂座(香港人稱「卡位」),據說最先源自火車的卡座。由於坐卡位會有較多的私人空間,所以甚受顧客歡迎。但部份茶餐廳的卡位非常狹窄,4人座位平時最多隻能坐2人。 * 絕大多數茶餐廳也需要「搭台」,尤其是在午市最繁忙的時候。「搭台」就是幾個不相識的人同坐一台。通常茶餐廳侍應會安排客人坐位。 [編輯本段]特色現象大部分茶餐廳在顧客坐好以後會先給客人每人一杯茶。這杯茶一般都是淡而無味,香港人通常都會將其用作清洗餐具之用。餐具的提供一般有兩個方式。一種是點菜後侍應會提供適用的餐具。例如吃碟頭扒飯會有刀叉和鐵匙,吃湯粉或炒粉面會有筷子。另一種是所有餐具都會預先用筒裝好放在台上。筷子和刀叉匙羹會分開兩個筒裝好。部分茶餐廳的衛生情況不太令人滿意。尤其是餐具(筷子和刀叉匙羹等)有時會殘留污跡,所以多數會在用餐前先用清茶洗餐具。 2007年前,絕大多數茶餐廳都不禁止客人吸煙。甚至有茶餐廳侍應會在值勤時吸煙。此為茶餐廳一大特色。不過不好吸煙的食客會對此相當反感。但由2007年1月1日起,香港法律已禁止任何人在室內食肆吸煙。 侍應替客人寫菜單時,通常他會使用一些速記符號,例如他們會用「反」代替「白飯」,又或者用「0T」代替「檸檬茶」(「0」即「零」,與「檸」音近;「T」與「TEA」同音)。這是因為過去擔任茶餐廳侍應的人,文化水平比較低,亦因為茶餐廳的步伐一般相當急促,侍應並沒有太多時間每一個字寫到單上交到廚房去。當中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他們用「丐」字來作為「面」字的簡寫,而未有為意「面」字的右半部是「丏」(「麪」)而非「丐」(「麫」);也有茶餐廳侍應用「面」字代替。[8] 當要去冰的凍飲,一般顧客均會說「走冰」或「走雪」。咖啡紅茶會「飛砂走奶」即是不要糖不要奶,檸檬茶要「少甜」(或會寫作少田)即是不要太多糖水。如果白飯或粉面條的分量不夠,而要求加多,一般顧客均會說「加底」。「加底」需要另外收費(一般為3至5港元)。此外,若點叫的飯款不是連飯一起炒(如滑蛋蝦仁飯),客人要求飯要用炒飯底的就叫「炒底」。「炒底」一般也要另外收費(一般為3至5元)。如果方便麵要換成「出前一丁」或者日式烏冬面條要加1或2元。[8] 粥和湯粉面一般都會有蔥花灑在上面。不喜歡吃的人可以要求「走青」。 「濕炒」是相對「干炒」而言,「濕炒」是用芡汁濕炒,而「干炒」則是用豉油干炒。「濕炒牛河」如菜�3�8牛河和豉椒牛河等。濕炒則是把餸蓋在粉面底或飯底上,如想餸和底混合在一起可叫「兜亂」。 而客人要求熱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走」,如「華田走」、「茶走」,意思是要用「煉奶」代替「花奶」(淡奶)和「糖」。隨著香港人開始注意飲食健康,也有客人要求凍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少甜」,如「凍檸茶少甜」,意思是加入較少的糖漿。 茶餐廳內使用的許多桌面器皿都是由飲料廠商提供的,可以起到廣告告宣傳的效用。這些器皿包括牙簽瓶、放餐牌的夾座,等等。這些器皿常見的提供者、品牌包括阿華田,好立克、利賓納等。 由於茶餐廳減低成本的要求,一般不會特別訂制印有自家商號的餐具。因此,大部分茶餐廳使用的碗碟都是相同的圖案。這些碗碟很容易在坊間的雜貨店裡買到。
『貳』 吃七十一的車仔面會上火
會的,這些東西平時盡量少吃,要是實在想吃偶爾吃一下也沒事,但是不要吃太多。
車仔面的做法:
菜全由自己選擇,可選擇的有牛腩、豬紅、豬皮、蘿卜、豉油雞翼以及各種丸類及蔬菜等等,一碗美味的車仔面可說是全由自己選擇出來的,再加上牛腩汁、沙爹汁或咖喱汁,口味
真正任由自己調配,很多人都喜歡車仔面的惹味,簡單一碗平價車仔面,就已很飽肚。一般的面底及搭配的菜料已經非常足夠。另外,大家還可選擇簡簡單單的豬扒面,別小看這個
簡單的麵食,因為最重要的秘訣是如何烹調出肉質松軟而入味的豬扒。
『叄』 茶餐廳有哪些小吃
飲品
咖啡(有即磨和沖劑兩種,多為後者)
黑咖啡: 香港人稱為「齋啡」或「飛砂走奶」,沒有加入砂糖和牛奶的咖啡
港式奶茶(絲襪奶茶): 茶餐廳必備港式飲品。以香、滑、濃為標准。是將泡好的茶放在鐵制的容器內幾個小時,令茶香醇味濃,然後用仿絲棉袋隔去茶葉,再加入奶及糖。"
鴛鴦: 咖啡加奶茶,香港獨創。根據中醫所說,咖啡燥熱,奶茶寒削。混合兩者,天衣無縫。
黑白鴛鴦:好立克加阿華田,香港獨創。
涼茶:既然是茶餐廳,當然有茶喝,可茶餐廳里沒有廣東人愛喝的下火涼茶啊,這里的「涼茶」其實是香港人最喜歡喝的奶茶,而且特指凍奶茶。
茶走:絲襪奶茶,不加砂糖,改加煉奶。
好立克(俗稱「呵瀝」,取其英語名稱Horlick):一種即沖飲料。
阿華田(俗稱「華田」):一種即沖飲料。
檸茶(檸檬加紅茶):港式檸茶必定有幾塊切片檸檬在杯中。
檸水(檸檬加水)
檸啡(檸檬加咖啡): 香港獨創。[7]
檸賓(檸檬加利賓納): 香港獨創。[7]
檸蜜(檸檬加蜂蜜):但一般茶餐廳為求節省成本,會以菜蜜代替蜂蜜。
菜蜜
汽水:一般提供可樂、雪碧(七喜)、芬達、冰淇淋汽水。
牛奶:一般都給玻璃瓶裝鮮牛奶,另外尚有巧克力味的瓶裝牛奶(俗稱「朱奶」)
奶水:牛奶加水。
滾水蛋:開水混合生雞蛋。
奶水蛋:煉奶加水混合生雞蛋。
牛肉茶:保衛爾牛肉茶。
唂咕(熱巧克力):唂咕為cocho英文譯稱,很少人這樣叫,大多稱為「朱古力」。
杏仁霜
檸樂(檸檬加可樂):一般若選擇凍檸樂,店家會把可樂及裝有檸檬及冰塊的杯子分開上。
檸樂煲姜(可樂加檸檬及姜,必定為熱飲):有治療感冒作用。
檸七(檸檬加七喜):一般若選擇凍檸七,店家會把七喜及裝有檸檬及冰塊的杯子分開上。
咸檸七(咸柑桔、檸檬加七喜):有治療喉嚨痛作用。
蓮子鴛鴦冰
紅豆冰
阿華田紅豆冰:阿華田與紅豆冰的混合體。
菠蘿冰
什果賓治
薄荷賓治
鮮榨果汁:多為柳橙汁。
小食
各式多士:例如奶油多(煉奶+牛油多士)、奶醬多(煉奶+花生醬多士)、油佔多(牛油+果醬多士)、鮮油多、西多士(法國吐司)等。
各式三明治: 例如:蛋治(雞蛋三明治)、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牛治(碎牛肉三明治)、蛋牛治(雞蛋碎牛肉三明治)、公司治(Club Sandwich)等。香港茶餐廳三明治和外國其他三明治最大的不同,是只會用方包製作,而且可以讓顧客選擇是否「飛邊」(去掉麵包的邊緣)、或加「烘底」(先把白麵包製成多士)。
蛋撻(牛油皮或酥皮)
茶餐廳
各式麵包:例如餐包、菠蘿包、菠蘿油(在菠蘿包內加入一片鮮牛油)、雞尾包、通心粉(通粉)、義大利粉(意粉)、麥皮等。
沙爹牛肉包、叉燒餐包。
豬扒包、葡式蛋撻、辣魚包(罐頭沙丁魚為餡的包,流行於澳門)、奶油豬仔包。
餐種
有早餐、午餐、快餐、常餐、特餐。
在特定時間內供應的固定的餐單,通常會有 A、B、C 等數個選擇。
早餐一般有煎雙蛋、通粉、餐包,也有方便麵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
最經典早餐A餐單:牛油餐包、西煎雙蛋、火腿通粉、咖啡或茶。
午餐與早餐雷同。典型餐單有: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燒湯意粉、咖啡或茶。和早餐不同的是只在午市(約上午 11 時至下午 2 時半)供應。
快餐一般只在午市供應。當有客人點菜時可以最快時間送到客人面前,是謂快餐。
一般快餐餐單上皆有最少一個選擇,但多數是碟頭飯(蓋澆飯),菜式多是預先製成,一般為香港常見的例如柱侯牛腩飯、咖喱雞飯等,或是附芡汁的肉扒飯,例如黑椒、洋蔥、茄汁、白汁、粟米(芡汁),牛、豬、雞扒、肉片飯等,或再加上火腿(片)、午餐肉或香腸(雞肉腸)。一般附送熱飲品或汽水,快餐餐牌通常每日更換,亦有一些茶餐廳預先設定好一周的固定快餐餐牌。同一天也有兩款或以上的選擇,而且套餐內容和碟頭飯菜式其實亦甚有彈性,顧客如果想以同等價錢的其他食物去替換套餐內的熱食,多數茶餐廳都會接受。至於一些屬於芡汁加扒類的碟頭飯,其芡汁及扒類均可自由配搭。
有些茶餐廳的快餐會附有餐湯,通常會有羅宋湯(稱為紅湯)或奶油湯(稱為白湯)任擇。有些茶餐廳更會有中式湯水(稱為例湯或者中湯),而中湯款式基本上每日轉換。
常餐一般無供應時間限制,即全日供應。餐單一般全年一樣。
下午茶餐一般以煎炸食品為主。炸雞髀(雞腿,一般寫為雞髀)、炸雞翼(雞翅)、西多士(全稱法蘭西多士)、炸薯條等。較豐富的多為一碗火腿煎蛋公仔麵附咖啡或茶。
個別茶餐廳還有「營養餐」。基本上餐單和早餐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飲品一定是玻璃樽鮮奶或者朱古力奶,價錢比早餐貴。一般為全日供應。
粉、面、飯茶餐廳多數會有各樣式各樣的碟頭飯、炒飯及炒粉、炒麵。如揚州炒飯、星洲炒米、肉絲炒麵、干炒牛河、撈丁。不過,香港的茶餐廳並沒有「港式炒飯」或「香港炒飯」之類的菜色。
大部分的茶餐廳會有車仔面、及各種方便麵等麵食。方便麵通常都是採用價錢較便宜的「頂好大光面」,也有越來越多的茶餐廳會有日本品牌日清的出前一丁供應除了「出前一丁」之外,方便麵在茶餐廳一般統稱為「公仔麵」(此為香港南順食品之下的方便麵產品之一,不過因為廣為香港人所接受,大多數香港人也會將「食方便麵」說成「食公仔麵」)。另外,很多茶餐廳還有「炒公仔麵」、配料如五香肉丁、豬扒等。
部分的茶餐廳會有魚蛋粉、雲吞面等潮式粉面供應,這類茶餐廳的名字通常叫做「粉麵茶餐廳」。
燒臘
部分燒味檔式茶餐廳,會有叉燒、燒肉、乳豬、燒鵝、燒鴨、白切雞、油雞(鹵水雞)等燒臘供應。一般會佐以湯粉面或者白米飯。伴以白米飯的稱作燒味飯或碟頭飯。
在茶餐廳甚至一些酒樓供應的燒鵝通常為燒鴨,因為燒鵝比較貴,以燒鴨取代之。不過一般香港市民上酒樓或者茶餐廳還是慣常叫燒鵝。
其它
部分茶餐廳會有提供各樣的粥和油條。
大部分茶餐廳都會提供香腸、火腿、午餐肉及煎蛋等高熱量的食物作餸菜給顧客選擇,餐肉香腸飯、火腿煎雙蛋飯等一般都可在茶餐廳餐單上找到。雖然這些食物熱量過高不太健康,但仍不乏一些長期食客。
部分茶餐廳會供應鐵板餐。
『肆』 香港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著香港人口的移動和香港文化的傳播,中國大陸、海外的唐人街亦開始出現茶餐廳。
歷史
早年香港只有高級餐廳會提供西式食物,而且收費昂貴,冰室及茶餐廳便相繼興起,提供廉價的仿西式食物。冰室當時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紅豆冰等飲品,配以三文治、奶油多士等小食,部分更設有麵包工場,製造新鮮菠蘿包、蛋撻等。後來冰室提供的食品種類逐漸增加,演變成為今日的茶餐廳,提供傳統中國小炒及歐美食物。
時至今日,茶餐廳在香港飲食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2007年4月,香港政黨民建聯要求政府申請把茶餐廳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政事務局表示會進一步考察和研究,以確認茶餐廳是否符合入選資格。
特色
在香港,茶餐廳遍布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
茶餐廳是一種地道香港食肆,主要顧客是普羅大眾。其主要特色包括:
* 食品多樣化:茶餐廳供應了中式及西式的食品,更有不少香港獨有的飲食(見茶餐廳食品)。一間小小的茶餐廳菜單內往往有數十種食物,選擇繁多。
* 講求效率:茶餐廳一般都不收小費,顧客光顧後自行到收銀處付費。而且不需要等侯,由點菜至結賬都講求速度。每逢午飯時段,地盤工人、貨車司機以至辦公室職員都會同時光顧茶餐廳。不同階層、行業的顧客在茶餐廳內邊吃飯、邊高談闊論、閱讀馬經等,成為茶餐廳的一大特色。
* 食品價錢相宜:傳統食肆售賣的食品價錢通常比較貴。茶餐廳裏的一頓飯可能只需二十多港元,茶餐廳裏的常餐、快餐會包含飲料,或免費提供清水或熱茶。
茶餐廳食品
茶餐廳一般會有以下各類食品:
飲品
* 咖啡
* 黑咖啡: 香港人稱為「齋啡」或「飛砂走奶」,沒有加入砂糖和牛奶的咖啡
* 奶茶(絲襪奶茶): 茶餐廳必備港式飲品。以香、滑、濃為標准
* 鴛鴦: 咖啡加奶茶,香港獨創。根據中醫所說,咖啡燥熱,奶茶寒削。混合兩者,天衣無縫。
* 茶走: 絲襪奶茶,不加砂糖改加煉奶
* 好立克
* 阿華田、阿華田紅豆冰
* 檸茶(檸檬加紅茶):港式檸茶必定有幾塊切片檸檬在杯中
* 檸水(檸檬加水)
* 檸樂(檸檬加可樂)、檸七(檸檬加七喜)、咸檸七(咸柑桔、檸檬加七喜)
* 檸啡(檸檬加咖啡): 香港獨創
* 檸賓(檸檬加利賓納): 香港獨創
* 檸蜜
* 菜蜜
* 汽水
* 牛奶
* 奶水:牛奶加水
* 滾水蛋:開水加生雞蛋
* 奶水蛋:煉奶加水加生雞蛋
* 牛肉茶:保衛爾牛肉茶
* 唂咕
* 杏仁霜
* 蓮子鴛鴦冰
大部分飲品都可以加冰成凍飲,但要加收一至二元。
小食
* 各式多士:例如奶油多(煉奶+鮮牛油多士)、奶醬多(煉奶+花生醬多士)、油佔多(鮮牛油+果醬多士),西多士(法國吐司)等。
* 各式三明治: 例如:蛋治(雞蛋三明治)、腿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牛治(碎牛肉三明治)、蛋牛治(雞蛋碎牛肉三明治)、公司治(Club Sandwidch)等。香港茶餐廳三文治和外國其他三文治最大的不同,是只會用方包製作,而且可以讓顧客選擇是否「飛邊」(去掉麵包的邊緣)、或加「烘底」(先把白麵包製成多士)。
* 蛋撻
* 各式麵包:例如餐包、菠蘿包(菠蘿即鳳梨,菠蘿包酥皮表層經烤烘後像菠蘿,故名)、菠蘿油(在菠蘿包內加入一片牛油)、雞尾包
* 通心粉、麥片等
* 豬扒包、葡式蛋撻、辣魚包(沙丁魚罐頭為餡的包) (流行於澳門)、奶油豬仔包
早餐、午餐、快餐、常餐
茶餐廳的早餐,包括牛油餐包、煎蛋及港式奶茶
茶餐廳的早餐,包括牛油餐包、煎蛋及港式奶茶
在特定時間內供應的固定的餐單,通常會有A、B、C等數個選擇(詳看外部連結文章)。
* 早餐一般有煎雙蛋、通粉、餐包,也有速食麵或者三明治,附送咖啡或茶。
最經典早餐A餐單:牛油餐包、西煎雙蛋、火腿通粉、咖啡或茶。
* 午餐與早餐雷同。典型餐單有: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燒湯意粉、咖啡或茶。和早餐不同的是只在午市(約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半)供應。
* 快餐一般只在午市供應。當有客人點菜時可以最快時間送到客人面前,是謂快餐。
o 一般快餐餐單上皆有最少一個選擇,但多數是碟頭飯(以一個盤子或大碟子盛著飯和菜),菜式多是預先製成,一般為香港常見的例如柱侯牛腩飯、咖喱雞飯等,或是附芡汁的肉扒飯,例如黑椒、洋蔥、茄汁、粟米(芡汁),牛、豬、雞扒、肉片飯等。一般附送熱飲品或汽水。快餐餐牌通常每日更換,亦有一些茶餐廳預先設定好一周的固定快餐餐牌,同一天也有兩款或以上的選擇。而且套餐內容和碟頭飯菜式其實亦甚有彈性, 顧客如果想以同等價錢的其他食物去替換套餐內的熱食, 多數茶餐廳都會接受。至於一些屬於芡汁加扒類的碟頭飯, 其芡汁及扒類均可自由配搭。
o 有些茶餐廳的快餐會附有餐湯。通常會有羅宋湯(稱為紅湯)或奶油湯(稱為白湯)任擇。有些茶餐廳更會有中式湯水(稱為例湯或者中湯),而中湯款式基本上每日轉換。
* 常餐一般無供應時間限制,即全日供應。餐單一般全年一樣。
* 下午茶餐一般以煎炸食品為主。炸雞髀(雞腿,一般寫為雞髀)、炸雞翼(雞翅)、西多士(全稱法蘭西多士)、炸薯條等。較豐富的多為一碗火腿煎蛋公仔麵附咖啡或茶。
* 個別茶餐廳還有「營養餐」。基本上餐單和早餐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飲品一定是玻璃樽鮮奶或者朱古力奶,價錢比早餐貴。一般為全日供應。
* 大部份茶餐廳都會提供香腸、火腿、午餐肉及煎蛋等高熱量的食物作餸菜給顧客選擇,餐肉香腸飯、火腿煎雙蛋飯等一般都可在茶餐廳餐單上找到。雖然這些食物熱量過高不太健康,但仍不乏一些長期食客。
粉、面、飯
茶餐廳多數會有各樣式各樣的碟頭飯、炒飯及炒粉、炒麵。如揚州炒飯、星洲炒米、肉絲炒麵、乾炒牛河、撈丁。不過,香港的茶餐廳並沒有「港式炒飯」或「香港炒飯」之類的菜色。
大部分的茶餐廳會有車仔面、及各種速食麵等麵食。速食麵通常都是採用價錢較便宜的「頂好大光面」,也有越來越多的茶餐廳會有日本品牌日清的出前一丁供應(可能需另加費,詳見下文)。除了「出前一丁」之外,速食麵在茶餐廳一般統稱為「公仔麵」。(此為香港南順食品之下的速食麵產品之一,不過因為廣為香港人所接受,大多數香港人也會將「食速食麵」說成「食公仔麵」)
部分的茶餐廳會有魚蛋粉、雲吞面等潮式粉面供應,這類茶餐廳的名字通常叫做「粉麵茶餐廳」。
粥、油條
部分茶餐廳會有提供各樣的粥和油條。
燒臘
部分燒味檔式茶餐廳,會有叉燒、燒肉、乳豬、燒鵝、白切雞、油雞(醬油雞)等燒臘供應。一般會佐以湯粉面或者白米飯。伴以白米飯的稱作燒味飯或碟頭飯。
在現在的茶餐廳甚至一些酒樓供應的燒鵝通常為燒鴨,因為燒鵝比較貴,以燒鴨取代之。不過一般香港市民上酒樓或者茶餐廳還是慣常叫燒鵝。
座位與「搭枱」
* 一般茶餐廳的台都會是四人方台或者是六人至八人圓台。也有些是二人台。
* 一些茶餐廳會在檯面上放上透明玻璃。玻璃下會有餐牌。
* 座位一般都有椅背。主流的茶餐廳座位一般都是無椅背圓櫈。
* 部分茶餐廳會有廂座(香港人稱「卡位」),據說最先源自火車的卡座。由於坐卡位會有較多的私人空間,所以甚受顧客歡迎。但部份茶餐廳的卡位非常狹窄,四人座位平時最多隻能坐二人。
* 絕大多數茶餐廳也需要「搭枱」,尤其是在午市最繁忙的時候。「搭枱」就是幾個不相識的人同坐一台。通常茶餐廳侍應會安排客人坐位。
特色現象
大部分茶餐廳在顧客坐好以後會先給客人每人一杯茶。這杯茶一般都是淡而無味,香港人通常都會將其用作清洗餐具之用。 餐具的提供一般有兩個方式。 一種是點菜後侍應會提供適用的餐具。例如吃碟頭扒飯會有刀叉和鐵匙,吃湯粉或炒粉面會有筷子。 另一種是所有餐具都會預先用筒裝好放在台上。筷子和刀叉鐵羹會分開兩個筒裝好。 部分茶餐廳的衛生情況不太令人滿意。尤其是餐具(筷子和刀叉鐵羹等)有時會殘留污跡,所以多數會在用餐前先用清茶洗餐具。
絕大多數茶餐廳都不禁止客人吸煙。甚至有茶餐廳侍應會在值勤時吸煙。此為茶餐廳一大特色。不過不好吸煙的食客會對此相當反感。但由2007年1月1日起,香港法律已禁止任何人在室內食肆吸煙。
侍應替客人寫菜單時,通常他會使用一些速記符號,例如他們會用「反」代替「白飯」,又或者用「0T」代替「檸檬茶」(「零」與「檸」音近)。這是因為過去擔任茶餐廳侍應的人,文化水準比較低。亦因為茶餐廳的步伐一般相當急促,侍應並沒有太多時間每一個字寫到單上交到廚房去。當中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他們用「丐」字來作為「面」字的簡寫,而未有為意「面」字的右半部是「丏」(「麪」)而非「丐」(「麫」);也有茶餐廳侍應用「面」字代替。
當要去冰的凍飲料,一般顧客均會說「走冰」或「走雪」。咖啡紅茶會「飛砂走奶」即是不要糖不要奶,檸檬茶要「少甜」(或會寫作少田)即是不要太多糖水。 如果要要求麵食加多一些面條(或加飯),一般顧客均會說「加底」。「加底」需要另外收費(一般為三至五港元)。此外,若點叫的飯款不是連飯一起炒(如滑蛋蝦仁飯),客人要求飯要用炒的就叫「炒底」。「炒底」一般也要另外收費(一般為三至五元)。如果速食麵要換成「出前一丁」或者日式烏冬面條要加一或兩元。
粥和湯粉面一般都會有蔥花灑在上面。不喜歡吃的人可以要求「走青」。 一些人客可能會要求將本來比較乾身的食品,例如乾炒牛河和乾燒伊面,烹煮軟身一點。這個要求俗稱「濕炒」或者「兜亂」,語出可能因為廚師會在烹制過程多加一點芡汁炒勻所致。
而客人要求熱飲時在飲品名稱後加上「走」,如「華田走」、「茶走」,意思是要用「煉奶」代替「花奶」(淡奶)和「糖」。
茶餐廳內使用的許多桌面器皿都是由飲料廠商提供的,可以起到廣告宣傳的效用。這些器皿包括牙簽瓶、放餐牌的夾座,等等。這些器皿常見的提供者、品牌包括阿華田,好立克、利賓納等。
由於茶餐廳減低成本的要求,一般不會特別訂制印有自家商號的餐具。因此,大部分茶餐廳使用的碗碟都是相同的圖案。這些碗碟很容易在坊間的雜貨店裡買到。
茶餐廳與香港文化
2004年9月,香港電台在網上舉行「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投票,茶餐廳以1930票獲得冠軍。
香港的電視節目、電影、音樂錄影帶等,往往都有在茶餐廳內拍攝的情節,可見茶餐廳的普及程度。例子有動畫麥兜、梅艷芳和鄭秀文2002年合唱《單身女人》的音樂錄影帶。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不少政府高官都曾公開表示愛好茶餐廳食品,作為支持香港本土文化、貼近普羅大眾生活的一種表示,像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部分藝人與名人亦喜歡到茶餐廳,中環威靈頓街的翠華餐廳便以多明星光顧而馳名,門外亦常見狗仔隊蹤影,跑馬地奕蔭街的祥興咖啡室亦常見星蹤。
2006年,周博賢以港式茶餐廳為主題,創作了歌曲「我愛茶餐廳」,內容歌頌茶餐廳以及其文化對港人的正面影響;歌手是謝安琪。
衍生產品
因為茶餐廳的獨有特色,部份飲品和食品會以「茶餐廳風味」作為宣傳綽頭。較常見的包括茶餐廳檸檬茶和茶餐廳奶茶。
『伍』 香港大排檔推薦攻略 香港有名的大排檔有哪些
1、中環 | 勝香園 2、深水埗 | 愛文生 3、尖沙咀 4、大坑 | 炳記茶檔 香港的飲食文化非常強大,隨處可見的大排檔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來香港旅遊一定要嘗試一下當地極具特色的大排檔,各種精緻的美食讓你欲罷不能,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波味道極佳又有名氣的大排檔。
1、中環 | 勝香園
在高樓林立的中環,勝香園老店人均消費不超過五十港幣,多次出現在TVB電視劇里,被著名美食評論家蔡瀾傾力推薦。
人排起了長隊,為了吃到正宗的港味,喝到絲襪奶茶,甚至可能碰到六叔余文樂、歌神陳奕迅和阿B哥鍾鎮濤,尤其推薦這里的蕃茄湯面,湯濃肉嫩,好吃到停不下來。
招牌:番茄牛肉太陽蛋公仔麵、蕃茄蛋通粉、奶醬多、咖央脆脆、咸檸七、茄牛公仔麵 、檸蜜脆脆
人均:HK$50以下
地址:中環美輪街2號排檔(港鐵上環站 A2 出口, 步行約6分鍾)
電話:2544 8368
營業時間:8:00—17:30(周一到周六,逢周日休)
附近知名大排檔:盛記、蘭芳園
2、深水埗 | 愛文生
開業於1956年的愛文生至今已有六十年的歷史了,稱得上是老字型大小中的「老字型大小」。雖是鐵皮老屋,但味道卻一點不輸新店。在這里,你也許吃不到特別精緻、擺盤講究的料理,但卻能品嘗到地地道道的香港正宗家常菜,看到很多當地人大快朵頤的模樣,感受真真正正香港老百姓的日常。
招牌:椒鹽鮮魷、黑椒土豆牛柳粒、豉椒炒蜆
人均:HK$101-200
地址:石硤尾石硤尾街1號C地下(港鐵深水埗站 A2 出口,步行約8分鍾)
電話:2393 9315
營業時間:17:30-00:45(周一至周日)
附近知名大排檔:強記、(深水埗的基隆街是香港有名的排擋街,TVB經常在這里取景)
3、尖沙咀
最早的妹記是在室外的,不過如今已經變成了室內大排檔,不習慣在露天吃飯的朋友可以來此一嘗。盡管店鋪變了,但是味道還是不變的棒。這里的菜品非常豐盛,選擇多樣,總會讓食客們覺得物有所值。在這里,你可以不受拘束,吃著熱菜,坐著舒服的椅子,把酒言歡,幸福感撲面而來。
招牌:蒜泥空心菜、炸豬手、脆皮炸大腸、貴馬油炸鬼
人均: HK$51-100
地址:尖沙咀加拿芬道20號加拿芬廣場5樓(港鐵尖沙咀站 B2 出口, 港鐵尖沙咀站 N1 出口, 港鐵尖沙咀站 N2 出口)
電話:2721 2123
營業時間:11:00-00:30
4、大坑 | 炳記茶檔
這是一間露天鐵皮鋪經營的茶檔,一條窄巷子里有一個遮陽棚,棚子下擺了十幾張桌椅。雖然店面樸素,但裡面的吃食卻並不普通,和很多大排檔一樣,炳記也是家庭經營,如今已經做到第三代,在灣仔大坑紮根了五十多年,價格良心,還擁有劉青雲、梁漢文等一眾明星粉絲。
招牌:三文治、各式公仔麵、各式多士、豬扒面
人均:HK$50以下
地址:香港島大坑施弼街5號側(港鐵天後站 B 出口,步行約9分鍾)
電話:2577 3117
營業時間:07:30-15:30(周二至周日,逢周一休)
『陸』 香港茶歺廳扒面是什麼意思是湯面
在香港最常吃的應該就是公仔麵了,公仔麵是香港著名的方便麵品牌,以三分鍾可以煮熟為噱頭,迅速為香港人接受,公仔麵亦成了香港人稱呼方便麵的代名詞,吃過公仔麵的都以為它跟方便麵沒什麼區別,只是叫法不一樣罷了,其實香港的公仔麵和內地的方便麵還是有些許不同的,內地的基本上都是油炸的,看起來是金黃色的,香港的都是非油炸的,面餅看起來也是天然的白色,吃起來也不會膩,所以港劇里常常吃的就是公仔麵。港劇里常吃的另一種面就是雲吞面了,雲吞面又稱餛飩面、細蓉、大蓉。是老廣記憶深處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最早源於廣州,屬於粵菜系,大家都知道香港和廣東離得很近,所以他們的飲食習慣還是有很多相同點的。扒面應該是干拌面之類的吧。
『柒』 香港有什麼好吃的小吃嗎
香港能令並不富裕的食客感覺愜意,關鍵在於街頭巷尾隨意就能找到頗具特色的食鋪,下面就大浪淘金似的介紹幾個吧。
大良八記。一個吃「糊」的好地方,特色有芝麻糊、核桃糊、杏仁糊等,18元一碗。由於粉磨得非常細,所以沖出糊來也特別爽滑。軒尼詩道銅鑼灣和灣仔中間有一家,旺角地鐵站西洋菜街出口上來左顧右盼一下也能看到一家。
文輝墨魚丸大王。4個墨魚丸配大碌竹撻粉,20元一碗。粉條煮得軟軟的,但不散,有韌性,所以湯也很清。魚丸充滿彈性,很新鮮。和大多數餐廳一樣,這里的味道偏淡,適合口味清淡的朋友。桌上有干辣椒末,但除非你特能吃辣,不然只能加一點點,辣味很重的,不要因此壞了一碗好東西。地址:銅鑼灣渣甸街。
杏花樓。香港的杏花樓和上海的不同,是街邊一家很普通的連鎖餐館。好吃的東東似乎不多,但那兩塊碩大的、炸成金黃色的蘿卜糕實在讓人動心。我因為已經點了其它東西所以只能忍痛錯過,大家如果覺得好吃一定要告訴我啊。銅鑼灣渣甸街上也有一家。
強記。一家粥粉面餐廳,比起同類餐館顯得略微寬敞豪華一些。我特別喜歡那裡做的公仔麵,其實公仔麵無論外觀還是味道,就是不加料的泡麵,然後你可以選兩種配菜,有牛肉、豬排、香腸、雪菜等等不下十幾種,和在一起倒是濃淡相宜,香鮮可口,作為早餐再好不過了。每份18元。摩理臣山道近軒尼詩道有一家,離銅鑼灣不遠。
新釗記。又一家粥粉面餐廳,要一碗皮蛋粥或魚片粥,配一款鮮蝦、叉燒或豬潤腸粉,每套18元,可以吃得很滿足啦。軒尼詩道銅鑼灣和灣仔中間有一家。
街頭小食。我們習慣上以為擺在街邊的食攤會不太干凈,但在香港這類開放式的食攤前,你會發現服務員的操作都很規范,食品衛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食攤也有連鎖的,像津味(銅鑼灣軒尼詩道渣甸街)、龍津等。在這里你可以嘗到陳鹵熬制的牛雜,香噴噴的咖喱魚蛋等各色小吃,因為是冬天,所以最後還可以來一杯熱騰騰的甘蔗水,清清爽爽,吃得暖心暖胃。
反面實例。遍地的食肆,總有些讓人失望的。首先是源記,因為它的招牌是「牛什專家」,我們就要了一碗牛雜湯,也就小半碗牛雜,結帳時才知道要60元,味道還比不上街邊幾塊錢一串的,後來又吃了一次它的早餐,同樣是公仔麵,卻沒有下透,面還是半冷半硬的,服務生態度奇差,上菜的時候幾乎就是把盤子扔到桌上的。此外,著名的快餐排擋,比如大家樂,也不建議遊客去吃,因為沒有什麼特色,而且每樣套餐量都太大,分明就是給你填肚子的。在香港玩,最怕的就是吃得太飽,看到滿街好吃的卻沒有了胃口,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還有一些
油渣面 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油渣面給人的印象是一種廉價食品,所謂「油渣」正是人們用肥豬肉炸油所剩下來的肉渣,而油渣面主要是上海面底再加上這些油渣及火腿絲、香菇絲、榨菜、冬菜等豐富配料,即時令味道更加滋味,是不少人喜歡的下午茶小食。該店的負責人說,油渣面的成本比一般的豬肉面可能還要高,因為多了製作油渣的過程,但這種食品卻勾起不少老一輩香港人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碗仔翅 又便宜又好吃
你知道香港街頭可以吃到「翅」嗎?香港街頭的碗仔翅當然不是真翅啦!只是用粉絲、雲耳、香菇、肉絲等製成的食品,雖然用料簡單但卻美味,食用時加上紅醋、麻油及白鬍椒粉就更滋味!另外,有些朋友又會喜歡加入生菜魚肉一起進食,口感大增!生菜魚肉其實只是簡單的鯪魚肉湯及生菜,但一直都深受歡迎!
車仔面 口味任調配
菜全由自己選擇,可選擇的有牛腩、豬紅、豬皮、蘿卜、豉油雞翼以及各種丸類及疏菜等等,一碗美味的車仔面可說是全由自己選擇出來的,再加上牛腩汁、沙爹汁或咖喱汁,口味真正任由自己調配,很多人都喜歡車仔面的惹味,簡單一碗平價車仔面,就已很飽肚。一般的面底及飠送 菜已經非常足夠。(約~/碗)另外,大家還可選擇簡簡單單的豬扒面,別小看這個簡單的麵食,因為最重要的秘訣是如何烹調出肉質松軟而入味的豬扒,店長表示這正是豬扒面受食客歡迎的原因。
腸粉 又滑又香非常美味
香港街頭吃到的腸粉,與酒樓吃到的有很大區別。這些腸粉,實在是一條條白滑腸粉,然後加上甜醬、麻醬、豉油及芝麻而成的。腸粉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全靠醬油的香味。
『捌』 廣州茶餐廳都什麼好吃
吳系茶餐廳:招牌冰鎮奶茶, 西多士同飯, 粟米斑腩飯, 窩蛋免治牛肉飯
永盈茶餐廳:鮮蝦雲吞面, 豬扒包, 濕炒牛河,
華星冰室:黑松露炒蛋, 招牌校長多士,
廣九餐室:牛角包, 芝心豬扒意粉, 番茄濃湯餐蛋公仔麵, 脆炸墨魚丸,
九龍冰室:炸豆腐, 芝士丸 同蛋撻,懷舊酥皮蛋撻,
表哥茶餐廳:鰻魚飯, 招牌多士,
太興餐廳:雪糕厚多士, 燒味拼盤,混醬腸,
『玖』 香港有什麼好吃的小吃或者是店鋪介紹,越詳細越好,謝謝啦
內地開了分店的我就不介紹了。
九記牛腩 地處歌賦街,很有意思的是此店19:30-20:15休息歇業,牛腩面是HKD24.00(伊面是比較經典的選擇)
湯牛腩是HKD39.00 別看價錢對於小吃店來說有點貴,絕對物有所值.
九記斜對面街口有家一開門面的豆漿鋪子,五元的冰豆漿是瓶裝的,還帶封口.豆味濃,很解渴。推薦holiday inn附近的一個覓食處,在加拿芬道上的,加拿芬廣場3樓,稻香火鍋酒樓,別看名字叫火鍋酒樓,其實早上和下午是有茶和廣式點心供應的,很好吃啊,不比被大家廣為推薦的美心皇宮的差.食客多為本地人.而且12點前結帳的話,是對折哦.去那裡吃飯是HK朋友推薦的,8個人,每個人都吃到撐,差不多點了20多道,人均30元.
維記咖啡粉面::深水埗福榮街62、66號,地鐵「深水埗」站B2出口。豬潤牛肉通心粉、咖央西多士。
創發潮州菜館:城南道62號,近賈炳達道。蔡瀾譽為最正宗的潮州菜館。
鴻星海鮮餐廳 海港城2期4樓有,時代廣場10F。不便宜(周一-周五12:45前結賬、2:15-4:00入座特價)
金鳳茶餐廳:灣仔庄士敦道春園街41號。絲襪奶茶、蛋撻
喜記辣蟹:香港灣仔謝斐道281號喜記的價位還是蠻高,去的時候錢包要帶好。避風塘炒蟹炒蜆蟹油炒麵椒鹽瀨尿蝦
橋底辣蟹:灣仔駱克道429號6-10號鋪25737698。灣仔謝斐道 414-424 電話28346268
洛克道405-419號 28931289 洛克道401-403號 28346818
文輝墨魚丸大王: 銅鑼灣渣甸街22-24號地下 墨魚丸粉/魚蓉燒麥
強記越南美食: 銅鑼灣渣甸街35號地下 公仔麵 豬扒包
津味/龍津: 銅鑼灣軒尼詩道渣甸街 牛雜/咖喱魚蛋
池記雲吞面家: 銅鑼灣羅素街52號地下 銅鑼灣波斯富街84號。 蝦仁雲吞得獎
阿拉丁咖喱屋: 銅鑼灣羅素街60號富興大廈2樓
新釗記: 銅鑼灣波斯富街84號寶富大樓地下 皮蛋粥/魚片粥/腸粉
義順牛奶公司:其實是個小吃店。雙皮奶有凍和熱兩種,一定要點凍的,上面那一層微微皺起的奶皮是整款美點最精華的部分,醇厚的奶香足以繞舌三日而不絕。
各連鎖店地址:佐敦道庇利金街63號 波斯富街85號(時代廣場附近)彌敦道519號 駱克道506號西洋菜街246號
何洪記粥面專家: 銅鑼灣霎東街2號地下及閣樓
蘭芳園茶餐廳: 每人$41-$100奶茶 豬扒包 撈丁西多 中環威靈頓街赫赫有名的茶餐廳 中環結志街2,4A-6號,中環扶手電筒梯旁,擺花街口,百佳超市旁.,絲襪奶茶,蔥油雞扒撈丁,豬扒包都值得推薦. 星期一至六: 07:00-18:00
蓮香樓 鳳爪(8) 叉燒包(8) 糯米雞港式點心 正宗鹽焗雞正宗太史五蛇羹 生少糯米飯
06:00-23:00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地下及1字樓 t:2544 4556
麥丕雲吞面世家:中環威靈頓街77號,據說是全港第一, 值得嘗試
忠記面家:中環吉永街37號同是"麥丕記"的後人,水準有保證.忠記的做法與別家略有不同.雲吞在下而面條在上,老闆的解釋是要讓客人先品嘗面的質地,同時確保雲吞被湯暖著而面又沒有被湯泡軟.
美心皇宮:絕對是值得推薦的地方。美心的早茶要11:00開始,顧客可以隨意挑選車上的各色點心小吃。供應的品種太過豐富,幾乎每一件都精緻好味,堪稱人間美點。如果人多,每一樣都可以取一份來嘗試;如果只是兩三個人,那至少不要錯過以下這幾款美味:黑椒牛仔骨、豉汁蒸排骨、豉汁蒸鳳爪、蝦餃、蝦籽燒賣、各式腸粉。 尤其是前三款蒸品,味地道,量又足,是上海的避風塘無法企及的。點了蝦餃就不要點魚皮餃或魚翅灌湯餃了,作為餃子,蝦餃依然是獨領風騷的。如果偏愛油炸的點心,可以點叉燒酥和香芋角。最後可以點幾盅清淡的甜品,椰汁和紅豆沙都不錯。
地址:皇後碼頭中環大會堂Low Block三樓(二樓也有一家美心,吃西餐的,不要搞錯)。
所有茶點分為小、中、大、特、頂點,從十幾塊到三十幾塊一份不等;蝦餃另列價格,好象是29元4隻,和大點一樣;再加茶位費和一成服務費;小費就隨便你了。
好好粥面 地址: 中環德輔道中135-137號 (恆生銀行附近,是沿街的,很好找)環境: 不錯,跟上海的味千拉麵很接近,不過大樓里公用的廁所不是太干凈.價格: 雲吞面大概是HKD22.00(5個雲吞),別的基本上也都是二十元左右
沾仔記麵食: 蝦仁雲吞,鮮鯪魚丸 地址:中區威靈頓街98號翡翠中心地下B鋪,靠上山電梯東側。(沿著上山的扶手電筒梯下邊走上去就看見了,別上電梯)離蘭桂坊很近,泡吧時可順道品嘗。從中環皇後大道中租庇利街上山電梯上去,第一段出口下來的橫向馬路就是威靈頓街。沾仔記在威靈頓街南街沿,沿路口往東走幾步路就是,店面招牌都不大。凈雲吞和雲吞面價格一樣,都是4個雲吞;油菜5元,量足,建議兩、三人一份,可口可樂2元/罐。鮮鯪魚丸也是特色,一個足頂得上5個火鍋魚丸。真去了沾仔記,不妨試試它對面的一個鮮榨果汁攤,四十歲左右的女人開的街邊攤.各色果汁超出你想像的便宜,很少有超過十元的.芒果,木瓜,馬蹄,在上海比較稀罕的這里都有了,還能自由搭配組合
鏞記 中環威靈頓街32-40號地下,鏞記是相當知名的餐廳,招牌燒鵝相當好吃,價位大概在兩百到三百港幣。
蛇王芬:中環閣麟街30號。蛇羹、鮑魚水蛇粥、酸姜面醬魚允煲
論龜靈膏, 恭和堂肯定PK不過\"公利\", 位於中環荷里活道
陸羽茶室: 中環士丹利街24-26號
香港大學校友會: 中環德己立街2號業豐大廈101室 (三聯書店旁的一扇小門)
陸羽飲茶,兩到三件點心,人均應在150左右;晚餐的兩人套餐是HKD760,但帶翅.也可單點,菜餚價格基本在100元左右一款.香港大學校友會略便宜,人均HKD200已不錯了.
老趙越南餐廳:尖沙咀山林道17-19號山林中心。正宗越南菜,比海港城的「金牛苑」略勝一籌。
Delifrance: 尖沙咀廣東道海港城地下G101鋪 三文魚鋦薯
澳門茶餐廳: 尖沙咀樂道25-27號樂輝商業大廈地下A及B鋪
新發茶餐廳: 尖沙咀金馬倫道26-28號地下 黃金鐵板燒春雞(尖沙咀地鐵站B2出口)
澳洲牛奶公司: 炒蛋多士(6) 燉奶(5) 蛋白燉鮮牛奶 厚多士 炒蛋 佐敦白加士街47——49號地下, 佐敦地鐵出口上來就系 不怕排隊的可以去嘗嘗, 比較一下.是茶餐廳和甜品屋混合體,在佐敦馳名數十載,最出名是炒蛋,多士,我覺得她的炒蛋是全港第一.甜品方面, 蛋白燉奶燉奶和燉蛋也值得推薦.而她的待應也很「寸」的.價錢約每人$20-$40
水果冰淇淋,口味超濃超特別,一定要試試看。在中環手扶梯,剛過擺花街右手邊有一家。銅鑼灣也有
詠藜園擔擔面:九龍紅磡黃埔新天地第八期蔡瀾美食坊102-105鋪。在香港吃過最好的面條。四川擔擔面。
翠苑澳門茶餐廳每人$40以下 凍咖啡 豬扒包 咖哩牛腩農夫飽 葡式鮮茄牛腩粒通粉 越南海防米線 賽螃蟹炆伊面旺角上海街557號旺角熟食中心2樓8號鋪 t:3514 4348
西門町台灣麵食 每人$41-$100雞絲拉皮涼拌茄子牛筋拼牛肉紅油扁食魯肉飯擔擔面 旺角通菜街2號鴻光大廈2N號地鋪 t:332-4673
金華冰廳蛋撻 , 雞脾 , 波羅油 , 奶茶太子弼街47號地下
九龍燒味茶餐廳: 旺角花園街3-5號鴻威大廈地下4-5號鋪
樂園牛丸王: 旺角花園街11號地下 黑椒牛丸/魚面
沙嗲王: 旺角彌敦道593-601號創興廣場地庫A鋪
推薦:7/11超市的O記檸檬蜜,維記的牛奶,優質良品的蛋卷芒果乾碳燒元貝,水果(木瓜超甜,加牛奶很棒車里子榴槤).......
南丫島,建議選擇先往索罟灣的渡輪,回程再從榕樹灣登船,為什麼呢?南丫島吃海鮮的地方集中在索罟灣,中午先飽餐一頓,再來一個90分鍾左右的登山漫步,從索罟灣步行至榕樹灣坐回程的船,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
推薦餐廳:
A、到南丫島吃海鮮,海鮮價格更貴。一般遊客都會選擇著名的海鮮店「天虹」,的確,「天虹」多次在「美食大賞」上得獎,出品上乘、服務好,但價錢也比較貴,而且遊客較多。所以,索罟灣碼頭下船後,不要跟隨大隊遊客往碼頭右邊走進入海鮮街,而是往左走,經過籃球場後,再走約5分鍾,就會看「桃源」海鮮,環境清靜。海鮮套餐168-298都有。飯後,再慢慢走回海鮮街那邊開始行程。
B、鮮果甜品店:「棉花燉蛋」曾獲「香港美食大賞」甜品組的至尊金獎,40元/份。
C、建興亞婆豆腐花:從索罟灣一路走來,經過洪聖爺灣沙灘後,此時在你面前的是「輝記」小食店,但,千萬要再堅持走5分鍾,全港馳名的「亞婆豆腐花」
『拾』 較全的食物熱量表,還有卡,千卡,……的換算。
1卡=4.186焦耳,那麼1大卡=4186焦耳=4.186千焦=1000卡路里,也就是1大卡=4.186千焦=1000卡路里。
營養學中也常用卡路里(cal)來計算能量,簡稱卡,千卡也叫大卡。1千卡(kcal)的定義是將1克水在1個標准大氣壓下提升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
除了以上兩種能量單位,電學中的功率單位用瓦特來表示,力學中用牛頓·米來表示。但大多數時候僅僅討論焦耳和卡路里,所以平時生活中可以不用討論其它能量單位。
(10)豬扒公仔麵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三餐要規律,定時定量。重點放在吃什麼,而不是完全不吃。只要控制好熱量的攝取,適當吃少一點就好。
2、肉類要選擇脂肪含量相對少,而蛋白較高的。魚和雞肉是很好的選擇。反而豬肉是脂肪含量較高的。
3、多喝一些水,喝水總是有助於清理腸胃和排除毒素。對減肥是大有益處的。但是要平均喝,不要一次喝得太多,這樣也不好。
4、遠離高脂全脂類的乳製品,油炸食品也是。碳酸飲料也是肥胖的根源。不然美國就不會有那麼多胖子,因為他們愛吃快餐,正是油炸食品和碳酸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