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古詩詞桂花圖片唯美
擴展閱讀
酒醉的女人圖片帶字 2025-08-18 07:52:35
女人穿著女士襯衫圖片 2025-08-18 07:31:22

古詩詞桂花圖片唯美

發布時間: 2022-08-06 02:19:57

① 描寫桂花很香的詩句

1、宋代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釋義: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

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時花木中無雙無儔。《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岩桂不被收?

2、宋代謝懋《霜天曉角·桂花》:

綠雲剪葉,低護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

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

釋義:桂樹的綠葉青翠欲滴,彷彿是用碧雲剪裁出來的,青青的葉片低垂著,保護著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樣的黃色花朵。它獨佔了花中的美譽,無論是它那優雅的氣質還是幽郁的香氣,兩樣都稱得上是花中的極品,無誰能比。

桂花已達到了無法再聖潔的程度,你若不信就聽我說說它非同一般的來處。你抬頭望望天上那輪皎潔的月光,嫦娥輕逸地把長袖揮舞,白玉做成的台階映射著銀色的光輝,金碧輝煌的宮殿沐浴著一層甘露。那就是月宮,桂花就在那裡生長。

3、唐代王維《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釋義: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4、宋代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釋義: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著角落。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5、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釋義: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② 關於桂花的古詩

1、《鳥鳴澗》——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白話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白話譯文: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點點無聲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當空世間人人都仰望,不知道這秋日情思可落到誰家?

(2)古詩詞桂花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一「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景寫生畫。

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③ 形容桂花的詩句唯美

1、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黃庭堅《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2、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顏真卿《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3、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李白《詠桂》 4、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楊萬里《詠桂》 5、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倪瓚《桂花》

④ 贊美「桂花」的詩句都有哪些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聲聲慢·詠桂花》

宋代:吳文英

藍雲籠曉,玉樹懸秋,交加金釧霞枝。人起昭陽,禁寒粉粟生肌。濃香最無著處,漸冷香、風露成霏。綉茵展,怕空階驚墜,化作螢飛。

三十六宮愁重,問誰持金鍤,和月都移。掣鎖西廂,清尊素手重攜。秋來鬢華多少,任烏紗、醉壓花低。正搖落,嘆淹留、客又未歸。

《山上樹》

唐代:於武陵

日暖上山路,鳥啼知已春。

忽逢幽隱處,如見獨醒人。

石冷開常晚,風多落亦頻。

樵夫應不識,歲久伐為薪。

《古香慢·賦滄浪看桂》

宋代:吳文英

怨娥墜柳,離佩搖葓,霜訊南圃。漫憶橋扉,倚竹袖寒日暮。還問月中游,夢飛過、金風翠羽。把殘雲、勝水萬頃,暗熏冷麝凄苦。

漸浩渺、凌山高處。秋澹無光,殘照誰主。露粟侵肌,夜約羽林輕誤。翦碎惜秋心,更腸斷、珠塵蘚路。怕重陽,又催近、滿城細雨。

⑤ 關於桂花的詩句

1.《詠桂》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白話譯文:選拔官員,都是官僚子弟優先。都想找門路找捷徑,好趁春風得意。像桃李花那樣的,很難長久保持艷色榮華。他們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樹,常年綠葉垂陰。在桂花的樹陰下乘涼,涼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種植在你的庭院?

2.《鳥鳴澗》唐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白話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3.《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白話譯文: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⑷擲與人。

白話譯文: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麼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5.《詠桂》宋 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白話譯文:桂花馥郁的香氣,不像是人間種的,倒像是傳說中月亮上廣寒宮的桂花樹落下的芳香吹開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樣的香。

(5)古詩詞桂花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桂花:中國人寓意桂花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貞之士」和「芳直不屈」、「仙友」、「仙客」;寓桂枝為「出類拔萃之人物」及「仕途」;歐美寓桂枝為「光榮」、「榮譽」。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於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

⑥ 誰能提供給我一些關於桂花的圖片和資料、詩

桂 花

桂花,木犀科。常綠喬木,高3-15米,枝灰色。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4.5厘米,全緣。花簇生於葉腋,花淡黃白色,4裂。核果橢圓形,熟時紫黑色。花芳香,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於食品、化妝品的生產。花入葯有散寒破結、化痰生津的功效。果榨油,食用。亦是觀賞植物。

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幸福來。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後、廣場、公園綠地的片片桂花盛開了,在空氣中浸潤著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發情思,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農歷八月,古稱桂月,此月是賞桂的最佳時期,又是賞月的最佳月份。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系在一起。許多詩人吟詩填詞來描繪它、頌揚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月中的宮殿,宮中的仙境,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也正是桂花把它們聯系在一起。桂樹竟成了「仙樹」。宋代韓子蒼詩:「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李清照稱桂花樹「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經群眾性評選,桂樹一躍登上10大名花的寶座。
桂花的名稱很多,因其葉脈形如圭而稱「圭」,因其材質緻密,紋理如犀而稱「木犀」,因其自然分布於叢生岩嶺間而稱「岩桂」,因開花時芬芳撲鼻,香飄數里,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
桂花屬木犀科、木犀屬植物。原產我國西南、華南及華東地區,現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資源,尤以成都、武漢、南京、桂林、杭州、蘇州等城市栽培最為集中。淮河流域至黃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淮河以北地區,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難,一般採用盆栽,冬季移入溫室或冷窖中越冬,以保其正常生長。
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我國桂花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之後便迅速擴展,現今歐美許多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都普遍栽培,成為重要的香花植物。

桂花史話

據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盛贊:「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就受人喜愛。
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並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著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橄欖、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也提到桂花,看來桂花引種宮苑初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南京為天朝古都,南朝齊武帝(公元483—493年)時,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葯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把桂樹用於園林栽培了。現陝西漢中市城東南聖水內還有漢桂一株,相傳為漢高祖劉邦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厘米,樹冠覆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枝葉繁茂,蒼勁雄偉。
唐代文人引種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柳宗元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為杭州、蘇州刺史,他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紅桂,鍾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紅桂,先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此時園苑寺院種植桂花,已較普遍。
桂花的神話傳說不斷出現,尤其是唐代小說中的吳剛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時,不遵道規,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毛主席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於這一典故。
唐宋以後,桂花已被廣泛用於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後人亦稱桂花為「天香」。李白在《詠桂》詩中則有「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植君園」。表明詩人要植桂園中,既可時時觀賞,又可時時自勉。這種需要,導致園中栽培桂花日漸普遍。如宋朝梅堯臣《臨軒桂》:「山楹無惡木,但有綠桂叢」。歐陽修《謝人寄雙桂樹子》中「曉露秋暉浮,清陰葯欄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詩人庭院中的芍葯欄桿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階桂影秋綽約」說明在玉色的台階前植桂。元代倪瓚《桂花》詩中「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周《客座新聞》中記載:「衡神詞其徑,綿亘四十餘里,夾道皆合抱松桂相間,連雲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里,其數竟達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見當時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樹。在現代園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等優點,用作綠化樹種。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對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傳統配置中自古就有「兩桂當庭」、「雙桂留芳」的稱謂,也常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四種傳統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貴之諧音,喻吉祥之意。
在眾多名花中,桂花是一種長壽植物,據全國15個省市調查資料表明:現存百年以上古桂2200餘株,千年以上的古株約佔0.5%,這些古桂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為我們挖掘桂花文化,開展科技研究,開發旅遊資源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
有人對桂花開花習性作過專題研究,桂花開花以一年生新梢為主,其花量多少與桂花的發枝力、腋芽數、百朵花重等有密切關系。

桂花品種

桂花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近年來,全國各主要城市對桂花資源及品種進行了廣泛調查,實地記錄桂花開花性狀,對各種類型桂花的性狀進行分析、比較,選擇出較為穩定的遺傳性狀,並考慮傳統分類的方法和園林生產上的應用,鑒定整理出桂花的四個品種群。
四季桂品種群:四季開花,有「月月桂」、「日香桂」、「大葉佛頂珠」、「齒葉四季桂」等品種。
銀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純白、乳白、黃白色,有「籽銀桂」(結籽),「九龍桂」、「早銀桂」、「晚銀桂」、「白潔」等品種。 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金桂」、「圓葉金桂」等品種。
丹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色較深,橙黃、橙紅至朱紅色,有「大花丹桂」、「齒丹桂」、「硃砂丹桂」、「寬葉紅」等品種。各品種群中都有一些值得推廣應用的品種,例如:四季桂品種群中的「日香桂」、「大葉佛頂珠」,均是小灌木,高0.5—1.5米。「日香桂」花淡黃色,同一枝條各節先後開花,幾乎日日有花,故得名。現四川蒼溪有大量母株。「大葉佛頂珠」花乳白至純白色,花序密集,頂生花序獨特,花期自春到秋連續不斷。它們觀賞價值很高,既可盆栽入室,也可露地大片栽植。
各地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種或品種進行繁殖。例如以採花為目的宜選用花繁而密的豐產型,如開花、落花整齊的「潢川金桂」、「金桂」、 「籽銀桂」,「大花丹桂」、「橙紅丹桂」等。以觀花聞香為目的,宜選用「大花丹桂」,「籽丹桂」,「硃砂丹桂」,「大花金桂」,「圓瓣金桂」等。作灌木、盆栽、盆景宜選用「日香桂」、「大葉佛頂珠」、「月月桂」、「四季桂」、「九龍桂」、「柳葉桂」等,用作喬木或作庭園主景宜選「大葉黃銀桂」、「金桂」、 「大葉丹桂」、「大丹金桂」、「橙紅丹桂」。
桂花有的結果,有的不結果。一般第二年4—5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種,一般要5—6年才開花。無性繁殖用枝條扦插、嫁接、壓條可以當年開花。
宋代記載:「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將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稟清秋在一時」,指出其開花的基本規律:即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月圓時,桂花盛開,半個月後花凋榭了,月亮也虧缺了。
桂花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均可露地越冬。
桂花較喜陽光,亦能耐陰,在全光照下其枝葉生長茂盛,開花繁密,在陰處生長枝葉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內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於生長和花芽的形成。
古人對桂花開花的天氣條件,有大量記載。唐代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無聲濕桂花」,柳宗元「露密前山桂」,白居易「天將秋氣蒸寒馥,月借金波摘子黃」,宋代陸游:「重露濕香幽徑曉,斜陽烘蕊小窗妍」。詩中「冷露」、「露密」說明開花天氣要早晚冷涼;「烘與蒸」說明天氣還會一度出現較高的溫度。這種早晚冷涼、白天燠熱的天氣既有利於桂樹的營養積累,也促使雨露的形成,桂樹開花隨之加速,蘇州人稱之為「木犀蒸」。中秋前後天氣突然熱起來,竟像夏季一樣,桂花一經蒸郁,就爛爛漫漫地盛開了。桂花開花既需要一定的濕度,還要有一定的溫差。
桂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除鹼性土和低窪地或過於粘重、排水不暢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最為適宜。
桂花對氯氣、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有一定的抗性,還有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於城市及工礦區綠化。
人們喜歡桂花,目前全國有16個省(區)市、縣將桂花作為市花、省花、縣花。歷史上五大桂花老產區:湖北咸寧、蘇州吳縣、廣西桂林、杭州滿覺隴、四川新都。
桂花樹是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徵,凡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月宮仙桂」的神話給世人以無窮的遐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9%F0+%BB%A8&z=0

⑦ 帶有桂花的詩句古詩

1、人閑桂花落 , 夜靜春山空。

【出處】:唐 王維《鳥鳴澗》

【釋義】: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雲外飄

【出處】:唐 宋之問《靈隱寺》

【釋義】:中秋常有桂花飄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飄到九重天。

3、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出處】:宋 楊萬里《詠桂》

【釋義】:桂花馥郁的香氣,不像是人間種的,倒像是傳說中月亮上移過來的。廣寒宮的桂花樹落下的芳香,吹開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樣的香。

4、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處】:宋 李清照《鷓鴣天 桂花》

【釋義】: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艷,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

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出處】: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釋義】: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

⑧ 描寫桂花的詩句 關於桂花的唯美詩句合集

導讀:九月至十月臨,到處桂花香,桂花香飄十里並不假,只要桂花一開,隔著老遠你都能聞到。在古代,桂花的香味讓無數文人留下了遠近聞名的詩詞,以下是我帶來的關於桂花的唯美詩句合集 ,一起去看看描寫桂花的詩句有哪些吧。

描寫桂花的詩句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盤。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楊萬里《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

3、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黃庭堅《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4、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楊萬里《詠桂》

5、堂前雙桂。雲潑交加翠。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許有壬《清平樂避暑神山詠桂》

6、月缺霜濃細蕊干,些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誡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遺孤芳老澗邊。——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贈元素》

7、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倪瓚《桂花》

8、天台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白居易《廳前桂》

9、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陳與義《長沙寺桂花重開》

10、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

11、未植銀宮里,寧移玉殿幽。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願君期道術,攀折可淹留。——李嶠《桂》

12、月缺霜濃細蕊干,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衣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願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蘇軾《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關於桂花的唯美詩句合集

《詠桂》

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李白在《詠桂》詩通過與桃李趨勢媚俗的對比,贊頌秋桂清雅高潔的品性。

桃李花很難長久保持艷色榮華,而南山上的桂花樹,常年綠葉垂陰。在桂花的樹陰下乘涼,涼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種植在你的庭院?

《春桂問答二首》

唐·王績

問春桂,桃李正芬華。

年光隨處滿,何事獨無花。

春桂答,春華詎能久。

風霜搖落時,獨秀君知不。

問春桂:桃李花開得正好,到處都是一片芳華,你為何獨獨不開呢?

春桂答:春華能豈能長久,及至秋日風霜來臨,你可知我一枝獨秀?

詩人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問桂花,獨具匠心。襯托出桂花超凡脫俗、剛勁凜然的美質。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夜賞月桂圖」。詩人前一年高中進士,此時正在東游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之時,通過中秋看月賞桂抒發出作者心清氣爽,無憂無慮。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人描繪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圖,春夜深山空曠,萬籟無聲,桂花從枝上飄落。忽然一輪月破雲而出,清光灑滿山林。被月色驚擾的山鳥啼鳴於深澗中。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心情。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這首是一篇盛贊桂花的詞。以群花作襯,上片圍繞桂花的「色」與「香」展開議論,表現了作者的美學觀點。下片緊承上片。全詞始終都贊美桂花,實則抒發自己的幽怨之情。

《詠桂》

【宋】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這是一首贊美桂花的詩,桂花馥郁的香氣,不像是人間種的,倒像是傳說中月亮上廣寒宮的桂樹落下的芳香,這桂香吹開了漫山遍野的花。

《浣溪沙·桂》

【宋】吳文英

曲角深簾隱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黃。

好花偏佔一秋香。

夜氣清時初傍枕,曉光分處未開窗。

可憐人似月中孀。

這首詞詠桂抒情,上片言桂樹像新娘般的深藏不露面目,同時又在哀愁花蕾將由白變黃,這就像是人的青春難再一般。下片由花及人,言閨中少婦獨身難眠,秋夜寂寞更添綿綿愁思。

《霜天曉角·桂花》

【宋】謝懋

綠雲剪葉,低護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

香與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

試看仙衣猶帶,

金庭露、玉階月。

這是一首詠桂花的詠物詞。作者借物寓懷,上片,寫桂花的形象與高潔的氣質。下片抒情。過片處「勝絕,君聽說」。承上片趣旨,極度贊美桂花的絕佳。

《折桂令·中秋》

【元】張養浩

一輪飛鏡誰磨?

照徹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為問嫦娥,

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這首散曲抒發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作者著力描寫月光的澄徹,映照在桂樹上,桂影婆娑,通過月光與桂影渲染出一種異常寧靜的境界氛圍。

《桂花》

【元】倪瓚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

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

忽起故園想,泠然歸夢長。

這是一首借物抒懷的詩,詩人在傍晚的天色里,桂花暗香浮動,淡淡的月光透過簾櫳,一陣微風吹過,花瓣紛紛揚揚。月西沉,爐煙已盡,在這清泠泠的秋日,思念故園之情魂牽夢縈。

⑨ 贊美桂花的優美詩句

贊美桂花的優美詩句:

1.《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這首是一篇盛贊桂花的詞。以群花作襯,上片圍繞桂花的「色」與「香」展開議論,表現了作者的美學觀點。下片緊承上片。全詞始終都贊美桂花,實則抒發自己的幽怨之情。

2.《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人描繪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圖,春夜深山空曠,萬籟無聲,桂花從枝上飄落。忽然一輪月破雲而出,清光灑滿山林。被月色驚擾的山鳥啼鳴於深澗中。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心情。

5.《霜天曉角·桂花》
【宋】謝懋

綠雲剪葉,低護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
香與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
試看仙衣猶帶,
金庭露、玉階月。

這是一首詠桂花的詠物詞。作者借物寓懷,上片,寫桂花的形象與高潔的氣質。下片抒情。過片處「勝絕,君聽說」。承上片趣旨,極度贊美桂花的絕佳。

⑩ 有關桂花的詩句

1、人閑桂花落 , 夜靜春山空。

【出處】:唐 王維《鳥鳴澗》

【釋義】: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雲外飄

【出處】:唐 宋之問《靈隱寺》

【釋義】:中秋常有桂花飄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飄到九重天。

3、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出處】:宋 楊萬里《詠桂》

【釋義】:桂花馥郁的香氣,不像是人間種的,倒像是傳說中月亮上移過來的。廣寒宮的桂花樹落下的芳香,吹開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樣的香。

4、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處】:宋 李清照《鷓鴣天 桂花》

【釋義】: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艷,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

5、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出處】: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釋義】: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

(10)古詩詞桂花圖片唯美擴展閱讀:

據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樹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盛贊:「物之美者,招搖之桂」。

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就受人喜愛。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並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著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橄欖、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也提到桂花,當時桂花引種宮苑初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南京為天朝古都,南朝齊武帝(公元483—493年)時,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

《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葯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

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把桂樹用於園林栽培了。

現陝西漢中市城東南聖水內還有漢桂一株,相傳為漢高祖劉邦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厘米,樹冠覆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枝葉繁茂,蒼勁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