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阿爾敏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圖片預覽管理軟體 2025-08-07 21:05:55
電腦如何提取圖片邊框 2025-08-07 21:05:04
請播放讀都女人圖片 2025-08-07 20:58:27

阿爾敏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7-31 21:11:03

Ⅰ 進擊的巨人這張圖片從左到右都是誰

  1. 阿明·阿諾德 / 阿爾敏·亞魯雷特

  2. 尤彌爾/ 尤米爾

3. 赫利斯塔·蘭斯 / 克里斯塔·連茲

4. 艾倫·耶格爾/ 艾連·葉卡

5. 三笠·阿克曼/ 米卡莎·阿卡曼

6. 利威爾 / 里維

7. 阿尼·利昂納德 / 亞妮·雷恩哈特

Ⅱ 誰走ti7 液體一串3的圖片啊 進擊巨人那個

阿明·阿諾德 / 阿爾敏·亞魯雷特
尤彌爾 / 尤米爾 3. 赫利斯塔·蘭斯 / 克里斯塔·連茲4. 艾倫·耶格爾 / 艾連·葉卡5. 三笠·阿克曼/ 米卡莎·阿卡曼 6. 利威爾 / 里維7. 阿尼·利昂納德 / 亞妮·雷恩哈特

Ⅲ 《進擊的巨人》中艾倫後面為什麼要滅世

如果把海那邊的敵人都殺光的話,我們是不是就能獲得自由了?動漫第3季以艾倫的這句疑問畫上了句號,而在原作中,在之後正式開啟了新的篇章馬來篇,調查兵團花費了幾年的努力,將艾爾迪亞島上的無垢巨人全部處理掉,並且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取得了一點點聯系,第一個來到艾爾迪亞島的外國是一個東方古國,他們在艾爾迪亞帝國時期就交好了,現在他們來尋找自己國家遺留的王室血脈——三笠。
女主三笠不僅有著阿克曼血脈,還有東方王室血脈,她是現如今這個東方古國僅存的王室血脈,也就是三笠將能夠成為這個國家的女王,有著這成關系,艾爾迪亞島的領導人們想通過他們向全世界散發艾爾迪亞人民想要和平的意願,以此來爭取時間發展不依賴巨人的科技。圖片現如今的艾爾迪亞島遠遠落後於大陸上其他國家的正常科技、軍事水平,如果沒有巨人,那麼艾爾迪亞島瞬間會被馬萊帝國給消滅,所以他們想著如果能夠達成和平意願,那麼趁著和平時間爭取發展科技就能夠不依賴巨人抵禦外族入侵,也就能降低被世界上其他人仇視的程度。
不出所料,這個計劃失敗了,由於在幾百年前的艾爾迪亞帝國依靠著巨人之力給大陸上其他人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痛,現如今他們完全不可能和能夠變身成為巨人的艾爾迪亞子明達成和平意願,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生化武器,怎麼可能能和平。這個時候,艾倫的哥哥吉克提出了另一個計劃,就是地鳴的運作。
三大城牆都是由幾十萬個超大型巨人結晶化而成的,只有始祖之力可以解除結晶化,控制幾十萬個巨人,足以踏平整個世界。如果他們不想和平,那就威懾他們強行達到和平,島內的資源,只要有50年的時間,就能追上世界的平均軍事水平,那個時候就可以不依靠著巨人之力達到和平,但是這個計劃有很大的風險,就是需要王室血脈——希斯特里亞淪為生育工具,因為智慧巨人只有15年的壽命,要幾代才能撐過50年。
這個計劃被艾倫一票否決,宛如家畜一般的苟且偷生。這個時候調查兵團前往了馬萊帝國,觀看了一場遺留在大陸上其他艾爾迪亞人的集會,看看他們的態度,想要依靠他們的存在去游說王國祈求和平,但是沒能想到,他們把自己現狀不滿完全歸咎於艾爾迪亞島,認為在大陸上的艾爾迪亞人民完全沒錯,都是艾爾迪亞島民的錯誤,要把艾爾迪亞島民全部消滅!
這種態度直接氣炸了艾倫,在調查兵團就想執行吉克的計劃時,艾倫組建了自己的黨派,直接架空了調查兵團,把島內軍事權力掌握在了自己手裡,同時在馬萊帝國變身巨人,造成大量死傷,間接向全世界宣戰,既然你們不想和平,那麼我就先下手為強!
之後靠著艾倫的計策周旋,成功騙取了吉克信任,接觸到吉克這個王室血脈,獲得了始祖之力,發動地鳴,既然全世界都想艾爾迪亞子民去死,那麼為了保護他們,就讓全世界滅亡吧!這就是艾倫選擇滅世的理由,也是現如今劇情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的原因。

Ⅳ 進擊的巨人一些問題吧……

我先說我的結論:《進擊的巨人》的成功是源於它的設定、劇情和作者的講故事功底。

以下回答涉及到嚴重的劇透,雖然我會盡量透得很少,但也請動畫觀眾謹慎觀看。
===================================================

諫山創,1986年生,學漫畫出身。2006年,19歲,他第一次把一個叫《進擊的巨人》的短篇投稿到《周刊少年JUMP》的編輯部,但卻被編輯以「風格不適合jump請改風格再投」為理由拒絕了(據說拒絕的那位編輯是海賊王的第六代責任編輯服部哲,看過食夢者的應該會認識此人)。諫山創繼而把短篇改投到《周刊少年magazine》上。這部短篇的設定和現在的正式版本大不一樣,而且畫風真是難看到慘不忍睹。雖然magazine的評委只給「繪畫」評了兩分,但「故事」和「獨創性」都評了很高的分數,最終還把30萬日元的大賞頒給了這部短篇。我們來看看當時的這個短篇的畫風,不知道的還以為在看搞笑漫畫日和:

*圖片來源:cha研

這個短篇的在線觀看,我個人覺得這個短篇劇情還是很不錯的,可以看到日後的大量雛形:
http://www.dmzj.com/jingjidejuren/23379.shtml

距離第一次投稿已經過去了八年。2013年4月,在《別刊少年magazine》連載了四年之久的《進擊的巨人》動畫化,同時漫畫銷量已經上升到奇跡般的位置,在10卷單行本的情況下,每卷平均銷量已經達到195萬本(2013年5月數據),馬上就邁入卷均200萬的殿堂俱樂部。卷均200萬是什麼水平呢?日本歷史上共有15部漫畫達到卷均200萬的水平,巨人是馬上到來的第16部,和龍珠,海賊王,灌籃高手,touch這些大頭排在了同一條線上,而且——他只用了10卷就完成了這個成績;在動畫方面,截至上周,巨人的碟片第一卷已累計銷售7萬枚,第二卷初動4.3萬枚,只要目前壁外調查章保持良好作畫,超越日本動畫銷量「神作之壁」《化物語》(卷均10萬枚)——也不是不可能,到時巨人的動畫銷量就成為一人之下(《EVA》卷均17萬)萬人之上的作品,而且這個位置是一部少年漫畫來擔當,確實是前無古人的,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明星作品。

雖然動畫化給宣傳幫了很大的忙,但這樣的成績絕不是一兩個月就能輕易獲得的。到底日本的讀者和觀眾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去為這么一本畫風草稿,人物辨識度極低的漫畫去前仆後繼地埋單?

毫無疑問是它的設定和故事。

《進擊的巨人》的設定有兩個與生俱來的優點——「巨人」和」立體機動「。龐然大物更容易傳遞力量的差距,同樣是被一個無腦生物殺掉,被巨人用手掰成兩截帶來的恐懼感就遠遠比喪屍咬死要強,漫畫渲染出來的絕望感多半要歸功於這些弱智巨人——因為他們每一隻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捏成肉醬;而空中飛翔的裝置使作者更容易將戰斗場面畫得流暢而爽快,在巨樹森林裡的各種馬匹奔跑和空中飛翔的分鏡真是讓人記憶難忘。無論後面漫畫的劇情變得怎麼樣,只要這兩個設定仍然大行其道,那麼作品天生的優勢就會依然存在。

然後是劇情。巨人的漫畫少有的是完成度高得出奇的作品。所謂的完成度,就是諫山創在畫第一話第一筆的時候,就已經把整個故事框架想得非常完整了,哪裡放伏筆,誰是內奸,巨人之謎,甚至我等會要說到的一個高次元的謎,通通都已經包含在我們看過的劇情當中。而且整個大故事起承轉合相當明顯(日本人說的話就是序、破、急了),每個篇章有其自有的氣氛,看起來就像一場話劇的不同幕:
【王道、殘酷、犧牲與戰爭】特洛斯特防禦戰之章 漫畫1-18話+番外1 (共19話)= 1-4卷 = 動畫 1- 13集
【諜戰、懸疑、猜疑與鬥智】壁外調查章 漫畫 19- 34話 + 番外2 (共17話) = 5-8卷 = 動畫 14 集至今
【沖突、矛盾、迷惘與沖破】「破壁」之章 35話 - 48話 (連載中目前有14話),大概也會是 20話不到的樣子,估計=9-12卷
估計再來個最終幕大約30-40話,巨人就會在100話內完結。全劇看起來一氣呵成,連著看的話無比爽快,優秀的漫畫就應該是這樣——讓人按耐不住想馬上翻到下一頁——巨人做得甚至比主打懸疑的推理漫畫還好。

在這個網路時代,連載作品的人氣來源於討論熱度。進擊的巨人有著無數的可以討論的伏筆和線索:為什麼」高鎧女「三名巨人沒有皮膚、肌肉外露,而艾倫和普通巨人一樣有皮膚?為什麼明明艾倫的爸爸已經失蹤,但艾倫老家的鑰匙卻在他的脖子上?動畫第二集艾倫接過三笠給他吃的麵包,此時手上有個特寫,上面詭異的傷痕意味著什麼?在堵洞作戰中馬可因為不明原因死掉,屍體的身上為什麼沒有立體機動裝置?為什麼三笠一共在數次次奇怪的場合出現頭痛現象,而動畫又為什麼把這些劇情都刪掉?諫山創努力營造出一種氣氛——這些伏筆我都有意地放給你們看,意味著這些謎題的謎底最後會全部連起來,因為我一早就想好了為什麼。正是這種放包袱和抖包袱的技術,令漫畫雖然是月刊,但卻一直在粉絲中留下熱烈的討論。對於已經看過漫畫的讀者來看,動畫是可以從頭觀看而不覺得乏味的,那是因為有大量的細節的和劇情必須要第二次看才恍然大悟,和初次觀看感覺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贊嘆諫山創放包袱的技巧吧。

作者在安排故事的敘述方式上也是花過心思的。看過漫畫的同學應該會知道,第一章「特洛斯特防禦戰之章」的敘述順序和動畫版的敘述順序是不同的。原著的順序是「①845年超大型第一次踢門,瑪利亞之牆被毀→②850年超大型第二次踢門,特洛斯特攻防戰→③847年主角們加入104期訓練兵團」,而動畫的順序是「①→③→②」,按照時間發生的順序來敘述。為什麼原著要採用回憶插敘的方法來敘述軍營訓練的內容,那就要從進擊的巨人漫畫的連載狀況開始說起。
《別刊少年magazine》是一本月刊,那就意味著連載在上面的漫畫是一個月才一話,一年才12話。就算一話大約有50頁,加起來一個月的內容還是比周刊漫畫四個星期的要少。月刊的好處是對於作家的趕稿要求、助手數量要求會降低,但劣勢就是——相鄰兩話相隔太遠了。
回到巨人劇情的編排上,假如按照時間順序來描述,那麼意味著在漫畫剛開始連載的幾個月內,觀眾們都要長期忍受沉悶的「練級戲」。但是通過改變順序,從艾倫躊躇滿志昂首挺胸到第一卷末尾艾倫小隊全體被吃這段劇情就讓人掉足下巴,把絕望的氣氛推到最高點。

同樣的劇情編排也發生在壁外調查篇。在巨樹之森內,女巨人緊追利威爾班不放,這時艾倫萌生變身巨人與其戰斗的念頭。劇情突然閃回到回憶當中,詳細描述了艾倫和利威爾班建立信任的一場戲。加上最後佩特拉的一個蒙太奇鏡頭,配上激昂的音樂,人類的希望彷彿就在眼前——偏偏翻到下一話,正是艾倫對隊員們的信任,讓他們全部慘死。走投無路的絕望感再次撲面而來。

但是,假如僅僅是上述這樣子,《進擊的巨人》還不至於像它現在這么火,他的劇情看起來說到頭不過是一個用殘酷包裝過的王道少年漫畫。無數的人有一個故事的好點子,但只有很少的人能把這個點子說成一個精彩的故事。作為一部帶有懸疑成分的少年漫畫,埋好一個伏筆對提高閱讀體驗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我想通過詳細描述作者為一個伏筆所花的心思來好好地向大家傳遞這一點。

從這里開始帖子將會涉及漫畫後期內容,請動畫觀眾謹慎觀看。雖然如此,我仍然會盡量去探討作者的伏筆而不把精力放在已有的漫畫內容上。

=====================劇透注意====================

關於本作品最大謎題的放出分為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動畫的第一集片頭曲播放完之後的那一分鍾劇情(也就是漫畫第一話的第15-20頁),我們從這里開始說起。
首先是題目:
《致兩千年後的你》。相信我,就算你把漫畫追到了最新話,你也完全不知道這個第一集題目說的究竟是什麼,和作品的劇情完全沒有關系。假如你覺得困惑,那麼接下來的鏡頭會馬上給你一點提示,這些鏡頭是關於少年艾倫的一個夢。

這些......都是些什麼鬼鏡頭啊!假如你把漫畫追到最新話再回來看這一段夢,你也會依然滿頭大汗莫名其妙。特別是那一堆娃娃和那一件軍服讓人相當在意,最重要的是,為啥艾倫會夢到他媽媽被吃的一幕啊。
這段詭異的夢其實是動畫原創的,漫畫原著並沒有。漫畫對夢的描寫只有一個鏡頭:三笠對艾倫告別,並說一路小心。

但與之相反,漫畫卻在這個位置有一個突兀的描寫,而這個描寫被動畫刪掉了——艾倫醒來後的第一句話是:三笠你的頭發怎麼長了。

無獨有偶,在第四卷中間,就是讓對三笠第一次表示愛意的時候,又再次出現了一次很突兀的對於三笠頭發長度的描寫(這一段動畫並沒有刪)。
重新回到第一集的開頭部分。完全在夢中醒來的艾倫,開始莫名其妙地哭起來。

到此為止,在往後的劇情中(包括到漫畫最新話),都再也沒有出現好像第一集開頭幾分鍾這樣詭異的劇情了。再回頭看這里的時候,這一分鍾暗含的信息量彷彿直接指向這部作品的最核心之謎。這段劇情的奇怪之處在於,它彷彿充滿很突兀的伏筆暗示,而且這些伏筆指向的謎底看起來並不是漫畫的主要謎題巨人之謎——

巨人其實是一部輪回系作品啊!

曾經有人說,在寫短篇小說的時候,把謎題的答案寫在第一句話出乎意料地有效果——因為通常讀者剛開始閱讀的時候並沒有進入狀態,你獲得的信息量是這么的少,根本不可能在那個地方開始就意識到問題所在。
巨人的開篇有非常濃烈的輪回系作品味道(即使原著漫畫並沒有艾倫媽媽被吃的鏡頭),他和《魔法少女小圓》的開頭基本上長得一模一樣。那麼究竟輪回者是誰呢?「給兩千年後的你」這句話的主語和「你」又指的分別是誰呢?當你帶著這個問題再去看一次劇情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一個角色,她的人物設定和古手梨花、我妻由乃、曉美焰極其相似——強烈的感情表現,不顧一切的拋棄現世感,和執著的行動力。

這個人毫無疑問就是三笠阿克曼。

假如讓三笠作為輪回者作為前提重看漫畫的話,感覺就有很多細節多多少少帶點味道了:奇特的東洋人血統(害死了自己父母)、莫名其妙的頭痛、特洛斯特攻防戰中艾倫第二次變巨人時為什麼首先給了三笠一拳等。
-----------------------------------------------------------------------
9月6日插入一個大家很喜歡提到的細節。就是艾倫媽媽剛被吃掉,漢尼斯叔叔哭著說「我沒有對抗巨人是因為沒有勇氣啊」的時候,三笠有個貌似頭痛捂著頭的動作,然後自言自語地說:「又是這樣么...」,這一段台詞穿越者的感覺很濃。

-----------------------------------------------------------------------


然後是謎題放出的第二部分。這是一個大大方方擺在很顯眼的位置的無法讓人不在意的描寫點,那就是漫畫單行本的封面。這些封面上有大量正篇沒有的劇情,描述的是另外一個世界(或者應該說是上一個世界)的故事。我們來看看:

最初的分歧出在第六卷。正篇中阿爾敏是在所在班成員全體喪生下獨自面對女巨人的,女巨人踩地導致阿爾敏翻馬,弄傷前額。這里不僅馬不在,而且讓和萊納都在,而且看起來受傷的不像前額。

第七卷封面。巨人化後的艾倫和利威爾班一起與女巨人戰斗。看過動畫最新集的同學可以知道,正正是因為艾倫相信同伴沒有參與戰斗才導致利威爾班全體犧牲。封面所畫的場景不可能出現在劇情當中。

第八卷封面,巨人化的艾倫在城中和女巨人戰斗。本應出現在這里的阿爾敏並沒有出現在鏡頭中。我猜想阿爾敏在第六卷封面處已死亡。


第九卷封面。看過漫畫的就知道,艾倫、三笠並沒有遇見過猿之巨人,更別提艾倫巨人化和其戰鬥了,而且這里阿爾敏也沒有在場。這里的劇情和正篇分岔相當嚴重。

第十卷封面。第二次艾倫奪取戰的主要人物們。應該在場的阿爾敏依然沒有出現在封面當中。

斗膽作出猜想,按照輪回系故事發展的尿性,單行本封面裡的世界最後多半是走進了bad end,而且bad end結局最重要的分歧點就是阿爾敏究竟有沒有死。在正篇故事中,阿爾敏沒死是因為女巨人的真身對其手軟,而手軟的原因是因為104班訓練兵的時候培養出來的感情。所以本質上,世界線重要的分歧點應該在訓練兵時期的生活,有沒有好好和別人打好關系(這真的不是在打galgame嗎!)
--------------------------------------
9月5日插入樓下評論@楊米婭所說,雖然思路很天馬行空,但我覺得挺有道理的。分歧點可以繼續細化到「艾倫的立體機動訓練裝置有沒有發生故障」這里。因為正是艾倫第一次訓練出醜,才導致後面的受打擊、四處求助、和大家打成一片這樣的劇情,並獲得「那個急著送死的混蛋」這樣的花名,不然的話很可能他就會一直只和三笠和阿爾敏在一起了。裝置毫無疑問是三笠破壞的,原著和動畫均有提到「訓練裝置一直都有維護沒理由壞的啊」這樣的疑點。雖然我覺得三笠想得沒這么遠,她只是不想艾倫加入調查兵團而已。
---------------------------------------

謎題放出的第三個部分,是動畫的第二首主題曲《自由之翼》的片頭動畫,動畫里有三個情節讓人相當在意:
1、某個地方正在噴血和沐浴在血海中的阿爾敏。這段場景讓人想起了單行本第六卷中的「阿爾敏之死」。

2、眼鏡中彈的韓吉分隊長。眾所周知巨人的世界裡主要戰鬥武器是劍刃,貌似只有憲兵團和王族會有槍?證明韓吉中彈的地方是城內?

3、歌曲高潮時,在巨樹之森一同使用立體機動的利威爾兵長和利威爾班成員,還有歌曲高潮過後韓吉分隊長滿嘴是血的一個咬手鏡頭。這里就不截圖了,和第七卷封面的分歧一樣,在正篇當中,利威爾兵長並沒有和他的成員一起使用立體機動的劇情,韓吉的劇情就更不用說了。

巨人的動畫製作雖然有時候會掉鏈子,但我相信這些細節都是經過諫山創同意才放上去的。事實上關於第二集艾倫接過麵包的手上的特殊傷痕、特洛斯特攻防戰中馬可死前的一段劇情、還有新片尾曲中牆上畫的戰爭塗鴉,這些都是漫畫沒有的,而且是對劇情之謎至關重要的細節。

=============================================================

其實為了諫山創一個伏筆就寫了這么多,也只是想對巨人隱含劇情量和諫山創沉得住氣的埋伏筆胸襟出盡全力地贊一個而已。其實總的來說不管上面寫的這么多,起碼在中國大陸范圍內,這部漫畫有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死的人多啊!就憑這個殘酷的亮點就足以給那些被jump系小強作品寵慣的讀者的心臟狠狠送上一拳。






以上來自知乎。

原帖地址:http://www.hu.com/question/20683129


  1. 動漫只會出到25集。我估計出不完漫畫劇情。

  2. 會有第二季……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Ⅳ 《進擊的巨人》講的究竟是什麼

進擊的巨人,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九大智慧巨人之一。最後一任宿主為艾倫·耶格爾。
唯一不受始祖巨人控制的巨人,無論在任何時代都在為了追求自由不斷的前進,為自由而戰。進擊的巨人特殊能力為觀察過去與未來每一任宿主的記憶,並且能藉此干涉過去來改變現狀,而能看到多少未來和在什麼時候能看到未來都取決於未來宿主的意志,經過艾倫驗證,看到的未來必然發生,連帶在未來被始祖巨人力量影響的過去也註定無法被改變。
「梟」受到艾倫記憶的影響,在將巨人葯劑給格里沙注射時曾要他在牆內重新建立家庭,而格里沙則受到艾倫影響,奮起殺死了除羅德·雷伊斯外的雷伊斯一家,但他也通過觀察未來的記憶告訴吉克·耶格爾要阻止艾倫。

Ⅵ 這些是哪個動漫的什麼人物

這個圖片上的人物出自動漫進擊的巨人,從左到右依次是三爺、阿爾敏,自己不再是小天使的艾倫。

滿意的話請採納喲,阿里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