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雲雀鳥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哪些花是高清圖片 2025-07-27 13:16:44
cc圖片處理軟體下載 2025-07-27 13:14:14

雲雀鳥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7-21 20:47:31

① 雲雀鳥與魚鱗燕區別是什麼

沒有區別,是同一種鳥。

② 雲雀鳥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③ 求幫我看看我養的雲雀鳥是公是母,都沒聽見它叫聲過,什麼原因。

雲雀公母看圖片很難辨別公母!而且平時也不怎麼叫!只有開春繁殖季節才會叫!

④ 怎麼辨認雲雀的公母

……這個這個。
哦。原來您指的是那種有翅膀可以飛的鳥兒嗎。
原本我以為是問動漫里的人物【雲雀恭彌】而暗自內牛滿面:雲雀君您已經美到讓人分不清男女了么==

呃,正色,回歸正題:
百靈鳥雄雌的鑒別【註:雲雀又叫百靈鳥、告天子、朝天柱】

百靈鳥能歌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百靈鳥都是如此。雌百靈鳥就只能單聲鳴叫,叫不出婉轉動聽的歌聲。同是雄百靈鳥也不完全一樣,有的長得英俊,眉白目大,歌聲清脆宏亮、婉轉動聽,並且善於舞蹈;有的卻張不開口,叫聲低而不悅耳,體形和羽毛也不漂亮。有的很聰明,教什麼都能很快學會;有的則不然,叫起采沒個套數,東一句,西一句,這兒一句,那兒一句,不配套。有的唱歌早,馴養半年之後就能唱歌曲和學舌;有的則唱歌晚,馴養兩年也唱不好。 一隻雄百靈鳥,可能不會叫,見到人亂飛亂撞。這是因為它是捕來的野生成鳥,不是從雛鳥期開始馴養的,性子野,脾氣大,膽小怕人,難於馴養,一般不再開口,飼養者稱之「破舌」。這種成鳥經過1年左右的馴養,也有個別的能開口學唱但是很不容易,即使開口了,比起從雛鳥期開始馴養的百靈鳥來,差距還是很大的。多數是不能再叫,氣餓而死。因此,選購時不能買捕來的成鳥。一般從羽毛和膽量完全可以看出它是否捕來的成鳥。
是否能馴養出能歌善舞的好百靈,雖然與飼養條件、飼養方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但是,更關鍵的卻是雌雄的鑒別,在雛鳥期鑒別雌雄,尤其重要。馴養百靈鳥的關鍵是選雄,在鳥市賣鳥的人都說自己的鳥是雄的,買鳥的人總擔心自己買的是個雌的。其實,挑選雄百靈鳥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當地有經驗的群眾根據百靈鳥的體態和各個部位的特徵,選雄鳥是非常有把握的。
一般來說,在雛鳥期最難分辨雌雄,上槽期和填食期就好辨認多了,到換毛期以後,很好區別。馴養百靈鳥要於雛鳥期在野外掏取或購買小鳥,因為在雛鳥期鑒別雌雄是很關鍵的。如不加鑒別,常常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現將鑒別雌雄的方法介紹如下:
百靈鳥和其它鳥類一樣,雄鳥顯得漂亮、精神,羽毛的顏色比雌鳥艷麗有光澤。根據鳥類的共同特徵,結合百靈鳥的特點,就可以選擇比較理想的百靈鳥。鑒別雌雄的方法可以歸納為「十看一模二聽」。
十看是:
一看頭。頭小,無後腦勺,近嘴處窄的是雌鳥。頭大,有後腦勺,近嘴處寬的是雄鳥。 二看眼。眼大有神,眼在嘴上邊,兩眼離嘴角較近的是雄鳥。眼小無神、發呆,眼和嘴在一條直線上,兩眼離嘴角較遠的是雌鳥。
三看眉。眼眉白,寬而長或雖然窄而長,但眉清而秀,兩眉線一直延伸頭後,眉粗,在後腦勺處相通連為一體的是雄鳥。這是辨別雌雄的主要標志之一。眉粗短不秀,眉色不鮮明,有的眉中間有間斷,在後腦勺處不相通連的是雌鳥。
四看腿。雄鳥腿粗壯而長。在草灘上孵出的雄鳥,有的是紅腿,更好看。有這種說法:「畫眉鳥的眉、百靈鳥的腿。」意思是眉和腿是鑒別畫眉鳥和百靈鳥雌雄的主要標志之一。腿細短不粗壯的是雌鳥。看腿時要注意觀察其爪、腳、腿是否有斷、傷的地方,是否腳成內八字或腳趾伸不平。
五看嘴。嘴長而粗,啄食有力的是雄鳥。有的是鷹鉤嘴或玉嘴(像玉石一樣,呈半透明狀)就更珍貴。嘴短而細,啄食無力的是雌鳥
六看翅。每個翅膀的飛羽中有6一12枚白色羽毛,這幾枚飛羽潔白而又有光澤的是雄鳥。白色飛羽越多越好。每個翅膀的飛羽中的白色羽毛不足6枚,而又無光澤的是雌鳥。
七看黑頸圈。在百靈鳥的前頸下有一道呈半圓形的黑色羽毛,稱為「黑頸圈」。黑頸圈長而無光澤、短而窄的是雌鳥。看黑頸圈確定雌雄也是辨別的主要標志之一。
八看口腔。雛鳥飢餓時,邊叫邊張嘴,這時可以觀察到其口腔的顏色和喉嚨的大小。口腔發紅,喉嚨大的是雄鳥。口腔紅中發黃,喉嚨細小的是雌鳥。
九看雛鳥頭縮與挺;將雛鳥攥在手裡,用拇指推動雛鳥的頭,頭往後縮、軀體往手裡退的是雌鳥。頭往前挺或總是直挺挺的,軀體不往後縮的是雄鳥。
十看雛鳥在窩中的位置。雄鳥在雛鳥期怕冷又怕熱,在黑夜,雄鳥鑽在窩底借雌雛鳥的體溫暖和自己;在中午,巢底悶熱,雄鳥又到上面來通風。雄鳥活潑好動,可根據這一規律,在掏取小百靈鳥時辨認雌雄。
一摸二聽是:
一摸。在掏取小百靈鳥時,把雛鳥攥在手裡模一模,輕微地摸一攥,可以感覺到有所不同。雄鳥骨質發硬,雌鳥軟綿綿的。用食指從前往後摸一模頭頂,也有所不同,雄鳥頭頂*****從前至後有隆起的一個高棱,雌鳥則扁平。
二聽。一聽雛鳥叫。無論雌雄在雛鳥期都能單聲鳴叫,但是雄鳥叫得宏亮好聽,雌鳥叫得低沉不悅耳,從叫聲中可以區別是雌鳥還是雄鳥。二聽小百靈鳥「拉鎖」。雛鳥期至換毛期結束,雄的小百靈便開始拉鎖了,拉鎖時小鳥嘴不張開,喉嚨里發出嗚叫聲,可以看到下欬後部,黑頸圈的上部咽喉處閃動,又稱為「練嗓子」。聲音有高有低,雖然還聽不清唱什麼,卻能明顯地聽出打嘲嚕聲,這是雄鳥特有的叫法。雌鳥有時也會拉鎖,只能發出單調的直音,與小麻雀的叫聲相似。
以上方法可供選雄時使用。
但是對「十看一模二聽」所得到的印象要綜合分析,既不能孤立地只看一項,也不能求全,只要主要特徵符合,便可以斷定雌雄。如有的雛鳥飛羽中白羽毛有9枚,兩眉在頭後通連,腿很健壯,就是稍矮一些,也可以肯定是雄鳥。以上所說的特徵要完全符合是不可能的。在選出雄鳥後,還要雄中選優。
雄中選優不像選雄那樣難。除具有雄百靈鳥的一般特徵之外,其雄性特徵更加明顯而突出的,便是雄中之優。
雄中選優的標準是:個大嘴長,啄食有力,眼大有神,頭大而平頂,眉寬而長,兩眉通向後腦勺處相連,毛色有光澤,被毛花紋大而明顯,體肥壯,體形呈紡錘形,腿粗而高健,尾羽不散,翅膀端正(注意翅膀是否有傷、斷之處,兩翅是否左右一般高,否則必有傷處),翅的飛羽有6一13枚白色羽毛,膽大老實的是優等品。但是有時眼、頭、眉、翅、體、長相等主要部分都很好,就是腿稍微短一些或嘴不太理想,其它沒有明顯的毛病也就可以了。各方面都很好,十全十美的確實不多見,如鐵嘴、鐵爪、鐵腿的就不如玉嘴、紅腿、平頂的好。當然更不如變異後的白百靈鳥、鳳頭百靈鳥、鷹鉤嘴百靈鳥、獨窩百靈鳥。這些百靈鳥都比較少,如果再有雄中之優的特點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但是,真正的好百靈鳥還需要在馴養和調教上多下工夫,僅是長相好,而在歌舞上不過硬,也不能算是好百靈鳥。能在鳳凰台上大扇大叫,聲音宏亮,婉轉動聽,能歌而且善舞,會十三套口以上,同時「凈口」而無一聲「臟口」,教什麼會什麼,聽什麼會唱什麼,有膽量,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害怕,人越多聲音越雜叫聲越大,在馴養中學會看手勢,聽呼喚而進行演唱和舞蹈,在群鳥中能壓倒其它鳥的歌聲,同時不串唱,也就是按自己的套數和次序演唱和舞蹈的百靈鳥,才算是最理想的百靈鳥。

⑤ 幫忙看一下這是雲雀還是小雲雀,公的母的,這鳥怎麼樣,好養嗎,這只是老野,謝謝!

是雲雀(不是小雲雀)最好放了一般來說雲雀野鳥很難養乖。

⑥ 雲雀的資料及圖片(雲雀是鳥)

雲雀..遠目。<<你懂得。

雲雀是一類鳴禽。全世界大約有75種。主要分布在舊大陸地區,只有角雲雀原產於新大陸。雲雀的喙由於種的不同,有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的細小成圓錐形,有的則長而向下彎曲。它們的爪較長,有的很直。羽毛的顏色像泥土,有的呈單色,有的上面有條紋,雄性和雌性的相貌相似。身長大約13—23厘米。雲雀因為是著名的鳴禽,在文學、音樂中多有作品表述,雲雀也是QQ飛車C級賽車的品牌名稱。

雲雀是一類鳴禽。全世界大約有75種。主要分布在舊大陸地區,只有角雲雀原產於新大陸。雲雀的喙由於種的不同,有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的細小成圓錐形,有的則長而向下彎曲。它們的爪較長,有的很直。羽毛的顏色像泥土,有的呈單色,有的上面有條紋,雄性和雌性的相貌相似。身長大約13—23厘米。雲雀因為是著名的鳴禽,在文學、音樂中多有作品表述,雲雀也是QQ飛車C級賽車的品牌名稱。

外形特徵

雲雀是一類鳴禽。全世界大約有75種。代表種雲雀(Alaudagulgula)中等體型,身長18動物雲雀(12張)厘米。具灰褐色雜斑。頂冠及聳起的羽冠具細紋,尾分叉,羽緣白色,後翼緣的白色於飛行時可見。與鷚類的區別在尾及腿均較短,具羽冠且立勢不如其直。與日本雲雀容易混淆。與小雲雀易混淆但體型較大,後翼緣較白且叫聲也不同。它飛到一定高度時,稍稍浮翔,又疾飛而上,直入雲霄,故得此名。

雲雀樣子:虹膜-深褐;嘴-角質色;腳-肉色。

叫聲:鳴聲在高空中振翼飛行時發出,為持續的成串顫音及顫鳴。告警時發出多變的吱吱聲。雲雀屬雀形目,百靈科,是一類鳴鳥。

多數雲雀以食地面上的昆蟲和種子為生。所有的雲雀都有高昂悅耳的聲音。在求愛的時候,雄鳥會唱著動聽的歌曲,在空中飛翔,或者響亮地拍動翅膀,以吸引雌鳥的注意。原產於歐洲的雲雀都先後引進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和加拿大的溫哥華島。

由於習性和產地的關系,屬於雀形目其他科的一些鳴鳥,如北草地鷚等也有叫雲雀的。這類鳴鳥中,拉索雲雀屬瀕危動物。

編輯本段

分布范圍

冬季甚常見於中國北方。亞種lcivox繁殖於新疆西北部;intermedia於東北的山區;kiborti於東北的沼澤平原。

生活環境

以活潑悅耳的鳴聲著稱,高空振翅飛行時鳴唱,接著作極壯觀的俯沖而回到地面。棲於草地、乾旱平原、泥淖及沼澤。正常飛行起伏不定。警惕時下蹲。

編輯本段

生活習性

雲雀多數雲雀以食地面上的昆蟲和種子為生。所有的雲雀都有高昂悅耳的聲音。在求愛的時候,雄鳥會唱著動聽的歌曲,在空中飛翔,或者響亮地拍動翅膀,以此吸引雌鳥的注意。雲雀原產於歐洲,它們都先後引進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和加拿大的溫哥華島。由於習性和產地的關系,屬於雀形目其他科的一些鳴鳥,如北草地鷚等也有叫雲雀的。

編輯本段

生長繁殖

繁殖於從歐洲至外貝加爾、朝鮮、日本及中國北方;越冬至北非、伊朗及印度西北部,西伯利亞但冬季見於華北、華東及華南沿海。

食性: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吃部分昆蟲。

編輯本段

保護級別

雲雀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雲雀:丹麥國鳥,法國國鳥

編輯本段

常見品種

雲雀屬雀形目,百靈科,是一類鳴鳥。全世界大約有75種。主要分布在舊大陸地區,只有角雲雀原產於新大陸。雲雀的喙由於種的不同,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的細小成圓錐形,有的則長而向下彎曲。它們的爪較長,有的很直。羽毛的顏色像泥土,有的呈單色,有的上面有條紋,雄性和雌性的相貌相似。身長大約13—23厘米。

多數雲雀以食地面上的昆蟲和種子為生。所有的雲雀都有高昂悅耳的聲音。在求愛的時候,雄鳥會唱著動聽的歌曲,在空中飛翔,或者響亮地拍動翅膀,以吸引雌鳥的注意。原產於歐洲的雲雀都先後引進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和加拿大的溫哥華島。由於習性和產地的關系,屬於雀形目其他科的一些鳴鳥,如北草地鷚等也有叫雲雀的。這類鳴鳥中,拉索雲雀屬瀕危動物。

拉索雲雀(Alaudarazae)

雲雀屬雀形目,百靈科,是一類鳴鳥。全世界大約有75種。主要分布在舊大陸地區,只有角雲雀原產於新大陸。雲雀的喙由於種的不同,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形態。有的細小成圓錐形,有的則長而向下彎曲。它們的爪較長,有的很直。羽毛的顏色像泥土,有的呈單色,有的上面有條紋,雄性和雌性的相貌相似。身長大約13—23厘米。多數雲雀以食地面上的昆蟲和種子為生。所有的雲雀都有高昂悅耳的聲音。在求愛的時候,雄鳥會唱著動聽的歌曲,在空中飛翔,或者響亮地拍動翅膀,以吸引雌鳥的注意。原產於歐洲的雲雀都先後引進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和加拿大的溫哥華島。由於習性和產地的關系,屬於雀形目其他科的一些鳴鳥,如北草地鷚等也有叫雲雀的。這類鳴鳥中,拉索雲雀屬瀕危動物。

日本雲雀

中等體型(17厘米)的雲雀。上體褐色斑駁,冠羽短。特徵為棕色的小覆羽成獨特的三角形"肩"斑,白色的眉紋繞棕色的耳羽而過,與白色的半頸環和白色的喉相連接。下體白,胸具近黑色縱紋。較鳳頭百靈褐色濃且羽冠較短。與[亞洲]短趾百靈及大短趾百靈的區別為小覆羽棕色。與雲雀易混淆,區別在棕色的「肩」斑。與小雲雀易混淆,區別在體型較大,飛行時後翼緣較白且叫聲不同。虹膜-深褐;嘴-淺黃,嘴端深色;腳-橘黃。

叫聲:鳴聲似雲雀,在高空作叫;於覆蓋處被趕時發出短促的byur-rup聲。

分布范圍:繁殖於日本,部分鳥在中國南方越冬。

分布狀況:遷徙時偶見或越冬於中國華南及華東沿海,包括香港。因與雲雀易混淆,分布情況尚無詳細記錄。

習性:似雲雀。

小雲雀

小雲雀學名:Alaudagulgula

英文名:OrientalSkylark

分類:雀形目、百靈科、雲雀屬

描述:體小(16厘米)的褐色斑駁而似鷚的鳥。略具淺色眉紋及羽冠。與鷚的區別在嘴較厚重,飛行較柔弱且姿勢不同。與歌百靈的區別在翼上無棕色且行為上有所不同。與雲雀及日本雲雀的區別在體型較小,飛行時白色後翼緣較小且叫聲不同。虹膜-褐色;嘴-角質色;腳-肉色。

叫聲:於地面及向上炫耀飛行時發出高音的甜美鳴聲。叫聲為干澀的的嘁喳聲drzz。

分布范圍:繁殖於古北界;冬季南遷。

分布狀況:甚常見於中國南方及沿海地區。亞種inopinata於青藏高原南部及東部;weigoldi於華中及華東;coelivox於東南;vernayi於西南;sala於海南島及鄰近的廣東南部;wattersi於台灣。

習性:棲於長有短草的開闊地區。與歌百靈不同處在於從不停棲樹上。

葯名:小雲雀

來源:為百靈鳥科動物小雲雀的肉。

功效:固精縮尿,斂血止瀉,解毒,養陰潤肺。

主治:用於遺尿、尿頻、遺精滑精、白帶過多。

性味歸經:酸澀甘、咸,平。大腸、肺、脾、腎四經。

小雲雀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一20克。

別名:百靈、告天鳥、天鷚、朝天柱(《中國葯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山東、安徽、陝西、甘肅、四川、青海、西藏以南及台灣、海南島。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季捕捉,捕獲後,除去內臟及羽毛,取肉焙乾研末備用。

拉丁名:為百靈鳥科動物小雲雀AlaudagulgulaFraklin.的肉。

考證:始載於《中國葯用動物志》。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百靈鳥

百靈鳥是草原的代表性鳥類,屬於小型鳴禽。它們的頭上常有漂亮的具羽冠,嘴較細小而呈圓錐狀,有些種類長而稍彎曲。鼻孔上常有懸羽掩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跖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一般長而直。我國常見的種類有沙百靈、雲雀、角百靈、小沙百靈、斑百靈、歌百靈和蒙古百靈等。沙百靈與雲雀能從地面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在空中保持著上、下、前、後力的平衡,懸翔於一點鳴唱。角百靈常常悄悄地在地上奔跑,或站在高處窺視周圍的動靜,行動較為詭秘。鳳頭百靈因頭頂有一簇直立成單角狀的黑色長羽構成的羽冠而得名,它生性大方,喜歡在道路上覓食,旁若無人。雌鳥在孵卵時也不像其他鳥類那樣容易驚飛。

百靈鳥百靈鳥和草原一起經過幾百萬年的共同演化,獲得了適於開闊草原生存的各種特徵。它們一般在三月末開始配偶成對,在地面上鳴叫,並選擇巢區。雌雄鳥雙雙飛舞,常常凌空直上,直插雲霄,在幾十米以上的天空懸飛停留。歌聲中止,驟然垂直下落,待接近地面時再向上飛起,又重新唱起歌來。百靈鳥的巢築在地面草叢中、由草葉和細蒿稈等構成,巢呈杯狀。每窩產卵大多為2-5枚。它們的卵很好看,底色棕白,上面散綴淡褐色的斑點,接近鈍端有一個暗褐色的圓圈。大約經過15天孵化,雛鳥破殼而出。剛出殼的雛鳥赤身裸體,只在一些部位長有絨羽,7天後才睜開雙眼,審視它們美麗的家園。

草原上的各種草籽、嫩葉、漿果以及昆蟲為雜食性地面取食的百靈鳥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食物。百靈鳥繁殖的季節,正是昆蟲大量繁衍的時候,以高能量的昆蟲飼喂雛鳥,雛鳥就能快速成長,有些種類的親鳥便可以進行第二次繁殖。乾旱的草原能成為百靈鳥的家,可見百靈鳥適應乾旱的能力很強。它們或快速飛行到遠處取水,或以一定的生理生化特性減少對水的需求。冬季,百靈鳥大多集群生活,幾十隻甚至上百隻為一群,作為一個整體,發揮眾多感官的功能,增加在惡劣環境下集體防禦的能力。

百靈鳥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它的歌不光是單個的音節,而是把許多音節,串連成章。它在歌唱時,又常常張開翅膀,跳起各種舞姿,彷彿蝴蝶在翩翩飛舞。百靈鳥不但以其美妙的歌喉,優美的舞姿,令人嘆服的飛翔技巧美化了環境,也給人類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更以其自身的存在維持著生態系統的平衡。遺憾的是百靈鳥嘹亮悅耳的歌聲也給自己帶來了惡運。由於在北方,它是人們飼養的一種名貴的籠養鳥。一些唯利是圖的人在百靈鳥的繁殖季節,潛入美麗的草原,不論雌雄,大量捕獲幼鳥,運往外地銷售。那些可憐的小鳥們還沒來得及享受大草原清新的空氣和晶瑩的晨露,就被關入牢籠,很多死於非命。

編輯本段

疾病防治

由於長期甚至一生都在人為的飼養條件下生活,飼料單純,運動量少,抗病能力差,很容易生病,疾病種類也多而復雜,疾病前期癥候不明顯,往往不能早期發現,或發現後來不及甚至經不住「折騰」而很快死亡。因此,觀賞鳥的疾病防治,應該包括預防和治療兩個方面,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在養鳥實踐中切實抓好「養、防、檢、治」的綜合防治措施的落實,消除或切斷疾病發生和流行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鳥這3個環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

養是指平時必須搞好飼養管理,倘若在飼養時照顧不周,諸如飢飽不勻、飼料變質、飲水污染、天氣驟變等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為了及時了解鳥兒的健康狀況,每天早晚都要細心觀察鳥的精神狀態、取食、飲水、糞便等情況是否正常,如發現異常應及時治療。要合理搭配日料,滿足鳥的正常生理需要;做好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科學地進行免疫接種和給予適當的預防葯物。養是防疫工作的基礎,是增強鳥的體質,提高鳥體抗病能力,保證鳥健康地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本措施。

防和檢是指通常所說的防疫和檢疫,是防止引入病原,及早發現和控制,乃至撲滅疫情的兩項密切相關的重要措施。目前有些鳥類的疾病尚無特效葯可用,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給予適當的預防葯物和免疫接種的方法來預防就顯得特別重要。

治是指疫情發生後,採取必要和恰當的措施對病鳥進行治療,以減少損失和促進病鳥的早日康復,同時對受威脅的健廉鳥也採取必要的措施,或進行疫苗緊急接種,或作葯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