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水花鵝卵石唯美意境圖片
擴展閱讀
男寶寶上學卡通可愛圖片 2025-05-25 15:35:27
iphone7高清圖片 2025-05-25 15:28:54

水花鵝卵石唯美意境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28 08:15:21

1. 這是什麼石頭

鵝卵石

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鐵和微量的錳、銅、鋁、鎂等元素及化合物。它們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紅者為鐵,藍者為銅,紫者為錳,黃色半透明為二氧化硅膠體石髓,翡翠色含綠色礦物等等;由於這些色素離子溶入二氧化硅熱液中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現出濃淡、深淺變化萬千的色彩,使鵝卵石呈現出黑、白、黃、紅、墨綠、青灰等色系。

卵石,是指由岩石經過自然條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徑大於5mm的顆粒。卵石是經過很長時間,逐漸形成的。卵石的形成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岩石風化、崩塌階段;第二階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運和磨圓階段。

2. 南京雨花石

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瑪瑙石,也稱文石,觀賞石,幸運石,主要產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及儀征市月塘一帶。
中國自南北朝以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嘯傲煙霞,至唐宋時期達到顛峰,雅史趣事中有關賞石的佳話不勝枚舉,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後」之稱,被譽為天賜國寶,中華一絕。
雨花石的欣賞,追求的是「意境」,所謂景外之景,圖外之畫,弦外之音,無論詩情、畫意、神采、文韻都包涵在意境之中,這就要求收藏者要有比較高的文化品位。[1]
一般提到雨花石人們通常會聯想到南京雨花台,都以為雨花石就是產自雨花台一帶,實際上這只是人們的誤解。
雨花石是世界觀賞石中的一朵奇葩,有美麗的色彩和花紋,可供觀賞。她主要產自揚子江畔、風光旖旎的南京六合。雨花石以「花」為名,花而冠雨、美麗迷人。
[編輯本段]〖歷史傳說〗
雨花石的孕育到形成,經過了原生形成、次生搬運和沉積礫石層這三個復雜而漫長的階段,也可謂是歷盡滄桑方顯風流了。 雨花石,是一種天然花瑪瑙,主要出產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為全國最大的雨花石產地。所產雨花石之質、形、紋、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備,被譽為「天賜國寶,中華一絕」。美麗的雨花石被人們欣賞、收藏已有千年歷史,近年來,古風復起,雨花石倍受國內外人士青睞,成為饋贈親友、欣賞、收藏的珍貴禮品……
雨花石為我國特有的美石,在百千種奇石中,堪稱石中皇後的佼佼者。提到雨花石,先聲奪人的是一則關於雨花石的神話:傳說古時雨花台上有一座雨花觀,雨花觀中有一位雨花真人。雨花真人端莊睿智、深藏若虛,他經年靜坐而絕少宣道,彷彿自己就是一部玄秘古奧的經書。一天,雨花真人開壇講經。微言大義、懸河流水、探本溯源、咳唾成珠,品格和智慧的魅力震撼了眾多百姓乃至感動了上蒼諸神,歡悅之中諸神命令降下一場五彩天雨來。五彩天雨比肩接踵雜沓而下,好似一幅珍藏在故宮博物院里的米芾山水長卷。泠泠雨水敲擊在雨花台上,一粒粒變成了瑪瑙般的雨花石。
[編輯本段]〖雨花芳齡〗
雨花台因多產五彩石子,古稱「聚寶山」、「瑪瑙崗」。
南朝梁代以後流傳:「梁武帝時有雲光法師講經,感動上天,天花紛紛墜落」的神話故事。北宋大觀年間,吏部侍郎盧襄根據雨花說法的傳說給雲光法師講經處命名為「雨花台」。
雨花石產於南京市郊及長江兩岸的六合、儀征(真州)、江寧、江浦等地。宋人杜綰在《雲林石譜》中稱雨花石為「瑪瑙石」、「螺子石」。
明《一統·南京》稱:「雨花台石,聚寶山出」。
雨花石名真正脫穎而出在明末清初。徐榮以《雨花石》為題寫了一首七律詩。張岱在《雨花石銘》一文中稱:「大父收藏雨花石,自余祖、余叔及余,積三代而得十三枚……」。
石名隨地名更迭。從「瑪瑙崗」到「雨花台」從「瑪瑙石」到「雨花台石」,再到「雨花石」,從一個美麗的佛教傳說到雨花石美名的約定俗成,使綺石、五色石、六合石、靈岩石、江石子、螺子石等雨花石別稱均定格為雨花石,並芳名盛播四方。
[編輯本段]〖欣賞收藏〗
雨花石是花形的石,是石質的花。凝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孕萬物之風采,在賞玩、收藏雨花石時,可根據其呈像分為人 物、動物、風景、花木、文字、抽象石等、按照「 六美」程度可分為絕品石、珍品石、精品石、佳品石等品級,觀之令人心曠神怡,賞之可意安體泰。古往今來,備受人們喜愛。歷代名人及文人騷客愛石甚多,周恩來總理曾經收藏雨花石,南京梅園新村目前依然陳列著周恩來總理當年寶藏的雨花石;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1991年10月來江蘇時,觀賞了雨花石,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也曾賞玩雨花石,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體育運動員將雨花石作為中國的象徵永久存在漢城。如今中國及國外賞玩、收藏雨花石的人越來越多,它已成為饋贈來賓、親友的高檔禮品,雨花石風光無限。 雨花石以晶瑩玉潤的質地美、鍾靈毓秀的形態美、瑰麗璀璨的色彩美、莫測變幻的紋理美、匪夷所思的呈像美以及神韻天成的意境美,奠定了其在觀賞石中獨特的地位與價值,被譽為「天賜國寶」、「石中皇後」!
鑒於雨花石如此之美,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拍攝了專題紀錄片《雨花石》,1994年4月拍攝完畢後譯成了10種外語,用於我國各駐外使館對外文化宣傳及海外有關電視台播放,又一次掀起了「雨花石」熱。
雨花石生成艱難,收藏亦非易事。它不僅是財力、眼力、毅力和緣分的結合,收藏過程本身,也是對藏石人綜合的考驗。人有多深,石有多深;石品反映人品,人品決定石品。只有人石合一,才是藏石者最高的境界!就收藏的艱辛而言,恐怕也只有藏石人自己方能體味了。 雨花石得一常品易,得一珍品難,得一精品、絕品,更是難上加難!「一噸黃砂四兩石,百噸石中無一珍」,由此可見一斑。
南京雨花台名滿天下,世人多以為雨花石產於雨花台,其實是不確的。雨花台以前曾產過雨花石;但雨花石現在的主產地,其實主要在毗鄰南京的六合、儀征(原屬於六合地區,現隸屬揚州)一帶,其品質,尤以六合的橫梁、東溝、八百等地為佳;南京雨花石村是第一個以行政村的形式來體現南京雨花石主要生產加工區域的地方。而南京,由於其特有的歷史淵源和豐厚的石文化底蘊,目前依然是國內乃至國際最大最主要的雨花石集散地和活動中心,比較知名的雨花石交流中心有:清涼山奇石市場,雨花台雨花石博物館、夫子廟文化市場、中山陵文化市場等。
作為雨花石的故鄉,南京,喜愛和收藏雨花石的人更是越來越多。自然形成的雨花石,不同於人工製作的工藝品,由於資源的有限和其純天然的魅力,其收藏的潛力和投資的價值也在迅猛地提升,願「石中皇後」雨花石這朵奇葩越開越艷。
[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雨花石的成分是以二氧化硅為主,其中紅色成分為鐵離子和亞鐵離子。雨花石是石質為瑪瑙、蛋白石、玉髓、石英等的卵石,見於河床、河流階地的沉積物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雨花台產出的雨花石。雨花石又分為細石和粗石兩類,細石以瑪瑙為主,石質細膩,顏色艷麗,磨圓度高,晶瑩可愛;粗石質地較粗,以石英或變質岩為主,價值較低。美麗的雨花石中常可呈現各種山水、人物、鳥獸、樹木等景象,使人遐想聯翩,思緒入石,非常漂亮。
由於雨花石種類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學成分極為復雜。以瑪瑙礫石為例,它來源於原生瑪瑙。一般認為,原生瑪瑙是由岩漿的殘余熱液形成的。這種熱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紋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狀不同,或成瑪瑙球,或成瑪瑙脈。經過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瑪瑙脫落而出,再經過山洪沖擊,流水搬運,磨成卵石。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在礫石層中的雨花瑪瑙石。
雨花石以其紋奇、色艷的自然美著稱於世。它的圈狀花紋是二氧化硅膠液圍繞火山岩空隙、空腔,由內壁開始,從外向內多層次逐層沉澱而成。在其生長過程中,常常發生帶色離子和化合物的周期擴散。原生瑪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鐵和微量的錳、銅、鋁、鎂等元素及化合物。它們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紅者為鐵,藍者為銅,紫者為錳,黃色半透明為二氧化硅膠體石髓,翡翠色含綠色礦物等等;由於這些色素離子溶入二氧化硅熱液中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現出濃淡、深淺變化萬千的色彩,使雨花石及其艷麗秀美。
[編輯本段]〖真假辨別〗
雨花石在地礦的存量本來就很有限,加上近十年的瘋狂的非保護性開采,導致現在的雨花石越來越少。以前我們小的時候到山下隨便找找就能發現很多雨花石,現在幾乎不可能了。所以現在的雨花石越來越貴了,物以稀為貴嘛。
真的雨花石有什麼特點:
1、 色狀: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的化石,就像琥珀,石頭裡面能看見很多自然的形狀和顏色,現在能見較多的形狀是條紋狀,顏色以黃紅綠白居多。如果能有風景或人物的形狀在雨花石裡面,那麼這將是一個價值連城,極為貴重寶貴的佳品,很難得的。
2 、形狀:石頭大家都見過,石頭不可能有規則的形狀,雨花石一般以非規則的橢圓型為主,厚度不一,總之一句話,自然的一定就是非規則的。
3 、硬度:雨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所以硬度極高,石頭嘛,雞蛋肯定碰不了的,呵呵。
4、 重量:石頭肯定是比較重的,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一般就能感覺出來。
假的雨花石的特點:
1、 以人造玻璃和樹脂假制:玻璃材質的東西容易碎,形狀比較規則(比如球狀),圖案也比較規則,沒有什麼自然的痕跡。樹脂假制的就更能分辨了,一般市場銷售此類假冒的雨花石都是圓形透明薄片,裡面有些圖案,質地較軟。包裝是一張塑料袋。
2 、以鵝卵石充當雨花石:這類假冒市場上常見,因為鵝卵石具有雨花石大多的特點,分辨此類區別主要是看色狀,鵝卵石裡面沒有形狀,一般是一團暗紅或暗黑,所以鵝卵石不具有觀賞價值,它只能當作石料用,比如鋪設公園里的小徑,現在大多數的地區都能見到的。
雨花石是個美麗的,希望喜愛雨花石的朋友越來越多,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一眼識別真假。
另外,現在一般市場銷售的雨花石禮品盒,這裡面的石頭大多是經過打磨拋光的,打磨是因為雨花石沒有規則的形狀,需要打磨之後能有個比較合適的形狀,以適應人們的審美和便於裝盒。拋光使雨花石的表面變的圓滑有光澤,並且需要置於水中保存。
[編輯本段]〖來歷假說〗
雨花石產於南京雨花台礫石層。雨花台礫石層為古長江及其支流秦淮河、滁河的沉積物。形成距今約1200萬——300萬年的地質時代,即中新世、上新世,乃至第四季早期.雨花台礫石層是南京附近的重要地層,在1924年世界地質大會上,由地質學家劉季辰、趙汝鈞創名。雨花台礫石層中的礫石來源與長江及支流有關。
目前關於雨花台礫石層的礫石來源有兩種假說:
一是遠源,即來自長江中游一帶;二是近源,即來自南京附近。李立文教授經過對幕府山、鐵心橋和秦淮新河畔的原生瑪瑙標本及湖北松茲、四川宜賓的瑪瑙質礫石標本的研究後認為:雨花台礫石層的來源較為復雜,它既有遠源,也有近源,並以近源為主。
躋身四大觀賞石之一的雨花石,出自江蘇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雨花台礫石層,以其色彩斑斕、玉質天章、小巧玲瓏、紋理奇妙、包羅萬象、詩情畫意著稱於世,被譽為「天賜國寶」、「石中皇後」。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和珍藏,其文化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歲月悠悠 雨花石蹤跡愈來愈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距今 300 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強烈隆起,長江流域的西部進一步抬升,由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嶺冰川因日照、風化、水流融化作用而形成的冰融水,從涓涓細流,千澗百溪,最終匯成洶涌波濤,沖出青藏高原,切開巫山絕壁,使東西古長江相互貫通。從此長江猶如一條銀龍,咆哮翻滾,拍打著懸崖峭壁,沖擊著崎嶇亂石,歷經 6300 公里,一路向東海奔來。而在這過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至下游平坦地帶南京段,便逐漸淤積下來,形成雨花台礫石層,雨花石便是其中之一員。不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雨花石原來並不叫現在的名字。如六合石、五色石、文石、綺石、錦石、瑪瑙石、江石子、雨花台石、靈岩石、螺子石等,如今主產地六合、儀征一帶仍稱作活石(一般指瑪瑙質的雨花石。為敘述之便,以下統稱雨花石)。關於雨花石的成因,在學術界和雨花石研究領域有星雲說、噴出說、隕星說、遠源說、近源說、遠近源同存說等,筆者以為後者更加言之有據,其餘存疑待考。
原始社會 雨花石走進人類生活圈
雨花石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默默地沉睡了數百萬年,究竟在什麼時候進入人類的視野,走進人們生活的呢?可謂是千古之謎。現據考古發現,可上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八年南京博物院先後四次對市中心鼓樓區北陰陽營文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考古工作者還從當初含在死者口中、陶罐里發現了 76 顆雨花石。對當時的文化特徵、社會形態、殯葬制度進行考證還發現,當時「制玉工藝較發達」,「玉石和瑪瑙裝飾品豐富」,雨花石不僅是人們喜愛的賞玩品、裝飾品,而且還作為財富的象徵和「可能有原始信仰的用意」。關於雨花石文化的歷史淵源,隨著時間的推移,考古界也許會有更加喜人的成果。
春秋戰國 雨花石倍受宮廷皇室的賞識
雨花石文化的發展史與我國的賞石史、玉石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雨花石既有寶石的特質(如蛋白、瑪瑙、水晶、玉髓),又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玉與瑪瑙所不能及,故足貴也。」(明《靈岩石說》語)春秋末年,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所著的《尚書.禹貢》記載:「揚州貢瑤琨」。瑤琨者,似玉的美石,瑪瑙也。而揚州的轄區真州(今儀征市)惟盛產瑪瑙,是雨花石的主產地之一。且今天的月塘鄉砂礦,仍多產瑪瑙,質地尤其潤澤細膩,為社會所共認。六合、儀征兩地砂礦眾多,星羅棋布,唯月塘名聲最響。故此,早在春秋戰國時便將此地之「瑤琨」貢至宮廷,成為達官顯貴的案頭清供或為皇室嬪妃裝飾點綴之物乃是至情至理之事。好一個「揚州貢瑤琨」,五言而已,足以讓雨花石的熱愛者、研究者興奮不已。
[編輯本段]〖美麗傳說〗
南朝梁代 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問及雨花石的來歷,往往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南朝梁武帝時,有個叫雲光的高僧在石子崗(今雨花台)設壇講經說法,感動上蒼,為之雨花,落地後便幻成了五彩繽紛的雨花石,後人將講經處便稱之為雨花台。還有不少散見於史料中的詩文稱:雨花石為女媧補天的遺石。如「珍重養清泉,有時天可補」。(孔尚任詠《六合石子》) 「天也物也,物有不足,故昔女媧氏煉五色之石,以補其闕」。(戰國《列子》)雨花石也五色之石也,是否就是補天的遺石呢?其實,這都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想像,不足為據。很顯然,雨花石的成因是科學的,雨花石的歷史比雲光說法更加久遠。雲光說法與雨花石的結合源自所處年代佛教盛行的社會背景。如今時過境遷,當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的情景早已被歷史的煙雲所湮滅,而雲光說法這一神話傳說伴隨雨花石賞玩活動的延續,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北宋南宋 《怪石供》、《雲林石譜》續寫新篇章
繼南朝梁代「雲光說法」以後,雨花石文化發展的歷史線索漸次明朗起來。北宋中期,在退居江寧(今南京)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王文忠公全集》中,出現了以《雨花台》為題的詩文。北宋末年,史部侍郎盧襄正式為雨花台命名,都為雨花石文化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信息和根據。而對後世賞石產生直接、深遠影響的則非蘇軾莫屬。他在貶謫齊安(今湖北黃州市)任上往往於江中「得美石,與玉無辨,多紅黃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愛………既久,得二百九十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棗栗菱芡……挹水注之粲然」,遂作《怪石供》、《後怪石供》,對所集之石從質、色、形、象以及陳列、鑒賞進行了極為細致生動的描述。對今之雨花石賞玩、研究仍有重要的借鑒作用。而其慧眼識珠,善於發現的審美意識更令石界為之折服。正如雨花石收藏家張輪遠先生所評:「蘇公一履斯土,竟能獨具隻眼、識拔石子於庸夫俗子之手,豈非癖石子者先進乎。惟蘇公雖癖好,而所得則非靈岩石」。但齊安石與雨花石乃同宗同源之物,倘不論其產地而稱東坡先生為賞玩雨花石之鼻祖當受之無愧。無怪乎明人馮夢禎在賞品雨花石時也發出「恨不能起長公於九泉,與之品石耳」的感言,更有清人宋犖因景仰東坡而自號西坡,並足及黃州覓石而作《怪石贊》者。
宋代賞玩雨花石始盛,還因雨花台的修建立名而漸成江南登臨勝地之故。人們於閑暇之時前往雨花台不僅可以尋古探幽,一寄情懷;返歸自然,覽江采風,盡享川穀之野趣;還可搜石覓寶自得其樂。加之文人墨客時以詩詞歌賦竭盡文情渲染之能事,客觀上提高了雨花台的知名度,帶動了雨花石賞玩活動的深入。因此說,南宋紹興年間「後東坡無幾時」(張輪遠語)的杜綰著就《雲林石譜》,涉及六合及同類石 8 種之多,從而確立了雨花石在觀賞石中的歷史地位,當屬應運而生,是我國石史上的一大幸事。正如《萬石齋靈岩大理石譜》雲:「若杜季陽(即杜綰)者,稱之為癖靈岩石之第一人,誰曰不宜。惟靈岩石者,石中之尤物也。於宋代始著於世……茲遇季陽,當為我石慶矣」。
宋囚元使 成就《江石子記》
公元一二六零年,為南宋景定元年,亦元代中統元年。前者雖仍據江南一隅,但大勢已去,岌岌可危,不足道矣;而後者始盛,世祖登極,欲遍告天下,遣翰林侍講學士郝經出使南宋,卻被扣而囚於真州(今儀征市)長達十五年之久。於是見識雨花石遂嗜之且為之作《江石子記》。此記幾近千言,是一篇詳實記敘雨花石的專文。後人所概括的質、色、形、紋在此已初見端倪。有意思的是,由於作者的背景特別,難免夾記夾議。開頭言其「在儀真與山川百物隔絕」,至文章後部則由推測雨花石的形成演變、宇宙幻化、世事更迭,而至身陷囹圄,壯志難酬的無奈。故眼下只能將雨花石「姑汲新泉恣為濺弄,坐視諸山之為石子也」。縱觀石史之人事,如郝經者可能是絕無僅有的吧?
金元時代,雖然手頭沒有更多的史料反映這百餘年中雨花石史的狀況,但《江石子記》可謂是這個時期的經典之作,也足以說明人見人愛的雨花石連身處逆境的郝經都會「如獲物外之奇寶,濯之以清泉,薰之以沉煙,置之盤盂內,而弄於明月之下」,(郝經《江石子記》語)連原始人類都視如珍寶,是絕不會默默無聞沉睡百年的。

真的雨花石有什麼特點:

1 色狀:雨花石是一種天然的化石,就像琥珀,石頭裡面能看見很多自然的形狀和顏色,現在能見較多的形狀是條紋狀,顏色以黃紅綠居多。如果能有風景或人物的形狀在雨花石裡面,那麼這將是一個價格極高,極為貴重的佳品,很難得的。

2 形狀:石頭大家都見過,石頭不可能有規則的形狀,雨花石一般以非規則的橢圓型為主,厚度不一,總之一句話,自然的一定就是非規則的。

3 硬度:雨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所以硬度極高,石頭嘛,雞蛋肯定碰不了的,呵呵。

4 重量:石頭肯定是比較重的,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一般就能感覺出來。

假的雨花石的特點:

1 以人造玻璃和樹脂假制:玻璃材質的東西容易碎,形狀比較規則(比如球狀),圖案也比較規則,沒有什麼自然的痕跡。樹脂假制的就更能分辨了,一般市場銷售此類假冒的雨花石都是圓形透明薄片,裡面有些圖案,質地較軟。包裝是一張塑料袋。

2 以鵝卵石充當雨花石:這類假冒市場上常見,因為鵝卵石具有雨花石大多的特點,分辨此類區別主要是看色狀,鵝卵石裡面沒有形狀,一般是一團暗紅或暗黑,所以鵝卵石不具有觀賞價值,它只能當作石料用,比如鋪設公園里的小徑,現在大多數的地區都能見到的。

雨花石是個美麗的,希望喜愛雨花石的朋友越來越多,希望通過我的介紹能一眼識別真假。

另外,現在一般市場銷售的雨花石禮品盒,這裡面的石頭大多是經過打磨拋光的,打磨是因為雨花石沒有規則的形狀,需要打磨之後能有個比較合適的形狀,以適應人們的審美和便於裝盒。拋光使雨花石的表面變的圓滑有光澤,並且不需要置於水中保存。

人們喜愛六合縣靈岩山、儀征縣青龍山、南京市雨花台和江浦縣等地出土的璀琛斑斕、五光十色的雨花石, 這些地區產的雨花石為什麼這樣玲瓏剔透、圖像萬千、光彩照人?這裡面還有一段美麗、動人的傳說呢。

相傳北海蛟龍所生靈龍、青龍、黃龍三子心地善良,念念不忘黎民百姓的乾旱和澇漬。有一年春上,正當農 夫開犁播種之時,天空幹得露水無一粒,大地旱得開裂。農夫們心如火燒,他們扶老攜幼,祈求東海龍王使法 行雨,東海龍王敖廣不但要村村豬頭三牲祭奠,而且還要九十九對童男、童女進貢。農夫們寧乾死旱死,也不 忍心將自己的親生骨肉活活地拋進大海、葬身龍口!靈龍、青龍、黃龍兄弟三個得知敖廣不行雨、敲榨農夫的情 況時義憤填膺,三兄弟一合計,決定去使法行雨,解救萬千農夫塗炭之苦。正當這兄弟三個劈波斬浪、行經東 海時,碰上了巡海的敖廣三太子小白龍,這傢伙滿身金光燦爛、玉質照人,平時養尊處優,驕橫得不可一世, 他見了這三兄弟行色匆忙,便手橫三股叉,不屑一顧地喝問道:「畜牲,匆匆何往?」青龍、黃龍一聽氣得就要 發作,靈龍卻把身腰一弓,彬彬有禮地答道:「某等不才,特趕去行雨,拯救黎民……」小白龍聽了心想:啊 唷,老子不幹的事你等卻要搶著去干呀,這不是存心要奪老子到嘴的肥肉嗎?!他越想越氣,口裡罵了一聲「狗 攆耗子多事」,就手舉鋼叉,向靈龍的天靈蓋刺去,靈龍頭一偏,小白龍刺了一個空,忽嘯一聲,反轉過身來 又猛刺靈龍的頭部,靈龍上前伸手一把托住小白龍手中的鋼叉,再次好言規勸道:「三太子不可造次,吾等應 以民為本!」小白龍半個字也不聽,閃手給靈龍當胸一叉柄,疼得靈龍呲牙咧齒、眼睛冒火星,剽悍的靈龍忍無 可忍,嘴一張,像黃蟮吃蛐蟮一樣,把條小白龍一口吞到肚裡頭去了。爾後,這兄弟三個趕去行雨了…。

敖廣聞惡噩後,肺都要氣炸了,但又不敢擅自去找這兄弟三個算帳,徑自上了南天門,跪拜在玉皇大帝面前 告御狀了。玉帝一聽靈龍吞掉了小白龍,驚恐萬狀。他聽了敖廣的一面之詞,連忙派托塔李天王等天兵天將去 捉來了正在行雨的這三兄弟。玉帝一見靈龍這三兄弟就火冒三丈,一把抓住他們三個便往下界砸去,靈龍落到 了六合城東南、青龍落到了儀征縣西南、黃龍落到了江寧縣。

青龍在江北,黃龍在江南,他倆經常把頭伸到長江里去喝水。這年小秦王趕山填海來到了青龍的鼻子前,看 到兩條龍在喝水時直往江心裡長,心想:乖乖,老是這樣長,將來兩條龍長碰頭了,不是要阻斷長江、擋住潮 汐了嗎?這還了得!想到這里,小秦王拔出寶劍,對青龍的鼻孔子里一劍插下去,頓時鮮血噴涌……(以後化成 了清泉,至今還在流淌不息。)

小白龍在靈龍的腸胃裡,經過靈龍心血、胃液的滋潤,再加上經過多少年日曬夜露、風雕雨刻,受日月之精 華,收萬物之精靈,小白龍的鱗、血、筋、骨、肉、肝、膽、腸等都相繼變化成了形狀各異、璀燦斑斕、圖像 萬千、引人入勝的雨花石。當小秦玉的寶劍插進青龍的鼻孔時,震驚了長卧的靈龍,靈龍急著趕去相救,說起 身就起身,猛地一掙,誰知靈龍肚裡堆積如山的雨花石綿亘、沉重,這一掙呀,把靈龍的肚皮子掙破了,雨花 石像高山飛瀑一樣,嘩嘩朝下直淌。靈龍由於救青龍心切,只顧騰雲駕霧飛身而去。他從六合城東南起飛,途 經六合的長山、紅山、方山、奶山、白馬山直至儀征的青龍所在地,到了青龍頭部時,看到小秦王插在那裡的 寶劍銀光閃閃、寒氣逼人,不得貼近,急得靈龍團團轉、打圈圈,他打一圈的范圍要經過黃龍山、雨花台、江 浦、六合,再旋至青龍伏地。這樣,他接連急轉了七八圈,肚裡飛灑下的雨花石像暴雨點一樣,紛紛揚揚,揮 揮灑灑,然而,它落下的像雨又不是雨,赤橙黃綠青藍紫,真是紅紅綠綠,如花似玉……最後,靈龍無奈,又 回到了原來俯伏的老地方盤踞下,年深日久,形成了六合的靈岩山;當年靈龍救青龍時途經數百里范圍內所灑 下的雨點、花卉,就是歷來人們取之不盡的雨花石。

現在說南京雨花台紅紅的雨花石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

3. 雨花石的資料

關於雨花石

馮京三崔建平

雨花石的定義:天然多彩文化寶石。

天然:指天然成形,完全是鬼斧神工。

多彩:指雨花石的顏色極為豐富多彩,在所有的奇石種類中,雨花石的色彩最多。

文化:指雨花石由不同色彩形成的畫面,包含了人類文化的全部類別。有很多天然石品,不是人工,勝於人工。

寶石:指雨花石的石質是一種雜合寶石。以寶石而論是低檔寶石,以天然文化而論是最精彩的寶石。

世界上的奇石類別很多,能同時具有這八字特徵的奇石,唯有雨花石。

雨花石是水流從世界上最高的地區,落差最大的河流,地貌最復雜、礦物最多的地區搬運下來的碎石,在南京地區形成了一個成份極為繁復的礫石層,這個礫石層恰巧又遇到了古代火山間隙噴發的多次熔煉和加工,由此,造成了色彩豐富、畫面類容繁多的雜合寶石。這些畫面巧合了人類文化的幾乎全部類別,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雨花石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天然多彩文化寶石。

4. 汽車吼叫著,車身搖晃著,卵石擠碰著,水花四濺,我們的心也怦怦直跳……平生沒走過這么「野」的路!

路很難走,因為是在靠近水邊的路,所以有很多鵝卵石,汽車急速行駛,在鵝卵石鋪就的自然之路上急劇顛簸,偶爾車輪壓到水邊,濺起水花無數,我們被顛地只想懸空,屁股都像是自己的了。在水花聲和車輪碾過鵝卵石的聲音中,我們的心也砰砰直跳,平時誰會駕車在這種路上行駛啊!

個人理解。O(∩_∩)O~希望對你有用。
這樣可以么?

5. 深水鵝卵石的描寫

★ 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月亮斜掛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擠滿了銀河,眨巴著眼睛。★ 一輪圓月升起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 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村落和田野,極像一隻擦亮的銅盤。★ 圓月漸漸升高,她那銀盤似的臉,流露著柔和的笑容。★ 明凈似的圓月,已經被遠方藍藍的高山托上天空。★ 月亮,圓圓的,像紡車,紡著她浪漫的遐思。★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一輪杏黃色的滿月,悄悄從山嘴處爬出來,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 滿月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天邊挑起在天空。★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 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個新娶來的媳婦,剛剛從東天邊上來,就又羞答答地鑽進樹葉子里藏起來。★ 月亮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 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月亮是那麼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 門外西邊的林梢,掛著的上弦月已經變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條彎彎的眉毛。★ 清晨,殘月像一塊失去了光澤的鵝卵石,拋在天邊。★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 夜空掛滿了星星,月亮像一隻釣魚的小船,彷彿航行在寬闊的銀色的長河裡。★ 月亮像一張弓,彎彎地掛在天空。★ 一鉤新月從遠處的林子里升了起來,它那樣白凈,就像剛煉過的銀子似的。★ 一彎新月像一把銀打的鐮刀,從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來。 ★ 一彎新月升起來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著碧輝。★ 一彎新月宛如一葉小舟,翹著尖尖的船頭,在深夜的靜湖中劃行,給我送來一片情思。★ 一彎新月高高掛在墨藍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輝普照著大地。★ 新月如一隻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椏間。★ 半個月亮斜掛在一棵槐樹尖兒上,好像一瓣橘子。★ 月亮小得像一隻發卡,彎得使人心醉。★ 一彎朦朧的月亮正林蟬翼般透明的雲里鑽出來,閃著銀色的清輝。★ 夜空中的一彎銀鉤,灑下無限清輝。★ 月牙兒彎彎的,像姑娘們笑得甜甜的嘴。★ 月牙兒下邊,柳梢上面,有一對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著那歪歪的月牙兒和輕擺的柳枝。★ 彎彎的月牙兒猶如一隻銀亮的小船。★ 窗外彎彎的月牙兒,像開放在幽藍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那彎彎的月牙兒在薄雲里穿梭,像梭魚似的,活潑可愛。★ 月牙兒像姑娘的眉毛,彎彎地掛在純凈的空中。★ 月亮升起來了,紅暈暈的,活像誰從東方地平線上挑起個大紅燈籠。★ 月亮升上來了,像是剛剛脫水而出的玉輪冰盤,不染纖塵。★ 月亮姑娘升起來了,彷彿正悄悄地對身邊的小星星說話。★ 一輪圓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兒羽毛般的輕雲,美妙極了。 ★ 初升的月亮掛在山頂上空,雖然像雲朵一樣蒼白,但是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 月亮出海了。在騰空的一瞬間,它彷彿猛地一跳,渾身披滿水花,讓多情的大海把它沖洗得分外明麗和潔凈。★ 一縷清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在了窗檯上,窗檯宛若鍍了銀。★ 月光,像一匹銀色的柔紗,從窗口垂落下來。★ 月光穿過樹陰,漏下了一地閃閃爍爍的碎玉。★ 十五的圓月像一隻雪球,鑲嵌在墨藍墨藍的夜空上,顯得格外皎潔。★ 冷月高掛枝梢,寒風把光禿禿的樹枝,吹得呼呼直叫。★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從西面瀉下冰一樣的銀輝。★ 月亮最後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瑩。★ 月亮從樹林邊上升起來了,放出冷冷的光輝,照得積雪的田野分外白,越發使人感到寒冷。萬點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顆顆夜明珠,閃爍著燦燦銀輝。★ 夜幕降臨,幽藍幽藍的天空中點綴著無數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彷彿在邀請人們到廣闊的太空中去遨遊。★ 沒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葉上的露珠似的閃爍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明月,天涯共此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月白庭空樹影稀,鵲棲不穩繞枝飛月出驚山鳥,時鳴山澗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松排山面千層脆,月點波心一顆珠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水國兼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望一川暝靄,雁聲哀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月出浮雲盡,風生中夜清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6. 鵝卵石小路中間是西湖要怎麼描寫

到西湖邊玩,我最喜歡的是觀賞鵝卵石。
西湖邊隨風吹拂的柔柳,嬌艷的花,嫩綠的小草,飄逸的雲朵,都會令人著迷,流連忘返,可我最留戀西湖的鵝卵石。
西湖邊的鵝卵石會說話。它躺在湖邊帶著露珠的草地上,有點微紅,又有點純白,白里透紅。我把兩塊鵝卵石輕輕磨擦,發出的聲音好似在竊竊細語。
西湖邊的鵝卵石會唱歌。我把鵝卵石投進湖中,濺起的水花晶瑩剔透,閃閃發光,那輕微的美妙的響聲,好似在唱歌。
揀一塊西湖邊的鵝卵石回家,會嗅到濃濃的西湖味,我願做一塊鵝卵石在西湖邊……

7. 串一串鵝卵石能不能代替雨水管排水

如果說日常生活和裝修時最讓人想吐槽的,那一定是室內室外都多出的那麼幾根大雨水管了,杵在那兒是真難看!房子外觀再好看,也能被雨水管瞬間弄得土裡土氣,家裡面就更不用說了,又是貼瓷磚又是打櫃子,就想把這管子遮一遮!開發商這是何必呢?

8. 汽車吼叫著,車身搖晃著,卵石擠碰著,水花四濺,我們的心也怦怦直跳......這是什麼修辭手法

路很難走,因為是在靠近水邊的路,所以有很多鵝卵石,汽車急速行駛,在鵝卵石鋪就的自然之路上急劇顛簸,偶爾車輪壓到水邊,濺起水花無數,我們被顛地只想懸空,屁股都像是自己的了。在水花聲和車輪碾過鵝卵石的聲音中,我們的心也砰砰直跳,平時誰會駕車在這種路上行駛啊!

個人理解。O(∩_∩)O~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