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綠色線條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聊天背景圖片精選高清 2025-05-24 17:29:00
師父你凶我的搞笑圖片 2025-05-24 17:05:33

綠色線條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6-27 05:46:31

Ⅰ premiere剪輯時出現紅線怎麼辦

1、綠線,意味著序列內的視頻片段已經有了與之關聯的已渲染預覽文件,回放時將使用此預覽文件,並且是完整質量的實時播放。

Ⅱ 誰能叫我如何P圖,謝謝

1.復制圖層,混合模式為濾色,
2.塗層2蒙板反向擦出眼睛
3.蓋印(alt+ctrl+shift+E)
4.通道混合氣,選中單色,紅色+54,綠色+54,藍色+32
6.混合模式-正疊
7.對蓋印層調整,圖像-調整-暗影/高光-暗影:50,50,144 高光:0,50,30 中間調:20,0 0.01,0.01
8.再次蓋印
9.用圖章擦去右腮的陽光
10.用減淡工具-范圍為高光,強度50%,擦出眼球反光,只擦眼黑,
11.再次蓋印,濾鏡-其他-高反差,參數80
12.改高反差那一層模式為柔光,加強對比,
1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銳化
14.長時間少色相飽和的紅色,或別的微調試試

1、選擇素材圖。
2、創建新畫布,背景填充黑色,並將人物素材拖到畫布中,使用橡皮擦工具將臉部之外的部分擦除。
3、創建新透明畫布(20 x 20px),將前景色設為白色,使用1px的鉛筆工具對畫布左側和下側描邊。
4、編輯 >> 變換 >> 變形,按下圖調整網格層節點。
5、將圖層不透明度設為20%。雙擊網格層打開圖層樣式窗口,選擇外發光,混合模式為「顏色減淡」,不透明度100%,顏色為白色,擴展0,大小5。
6、創建新圖層,使用鋼筆工具沿網格選出若干方塊,並用黑色填充。
7、按住Ctrl 鍵並點擊上述黑色方塊層獲得選區,選擇人像層,剪切並粘貼(粘貼後的圖層命名為「碎片」),並通過自由變換(Ctrl + T)將其縮小一點後移動到如下位置。
8、選擇碎片層,按住 Alt 鍵,並同時點擊鍵盤向右方向鍵(點9次),得到類似立體效果。此時看到圖層面板中出現10個碎片層,將除了頂層外的其他碎片層合並,並將合並後的圖層命名為「側邊」。雙擊側邊層,打開圖層樣式窗口,選擇漸變疊加,將不透明度設為80%,角度180,使用#000000 到 #D58761漸變,其他屬性取默認值。
9、利用畫筆工具為側邊添加一些紋理效果。
10、重復執行步驟 6-步驟 9,得到如下效果。
11、將所有的黑色方塊層合並,雙擊打開圖層樣式窗口,選擇斜面與浮雕,樣式為「內斜面」,深度「75%」,大小5px,軟化0px,角度0,高度50。高光模式為「濾色」,高光顏色#DCA57E,不透明度100%。
陰影模式「正片疊底」,陰影顏色#000000,不透明度75%。
12、在碎片層下方創建新圖層,使用煙霧筆刷添加煙霧效果。選擇碎片層,使用黑色柔角筆刷描繪畫布右側,得到如下漸隱效果。
13、在人物層上方創建新圖層,再次使用鋼筆工具隨意選出若干方塊,並用黑色填充。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柔光」。

14、操作與步驟 13相同,只是填充顏色換成白色。
15、選擇人物層,濾鏡 >> 模糊 >> 表面模糊,半徑5px,閥值15。在所有圖層上方創建調整圖層,圖層 >> 創建調整圖層 >> 色階,屬性設為10,1.25,244。
16、為了得到酷酷的感覺,可以在胳膊上添加條形碼紋身。

1.新建灰色塗層,用曲線調整亮度,152,124
2.摳出眼睛和嘴,做個強調,
3.降低整體飽和度,飽和度-56
4.用顏色疊加給整體顏色傾向,
5.隱藏色相和顏色疊加兩層,,打開通道面板,復制R通道,
6.新建圖層粘貼,並用濾色模式調整透明度

1.復制圖層,新建通道混合調整圖層,灰色通道,紅色+64%,綠色+2%,藍色+10%,單色
2.新建純色混合圖層,選擇575046顏色,混合模式為顏色,
3.新建曲線調整圖層,①-輸入68,輸出32,②-輸入114,輸出68,③-輸入208,輸出197,
4.新建一純色圖層,選擇443B25顏色,混合模式為顏色,按住Alt單擊蒙板,
5.Ctrl+D恢復默認的背景顏色,Ctrl+Delete給蒙版填充黑色的背景色,
6.改變畫面,中高光與暗部過渡部分的色調,以豐富畫面的色彩,用畫筆在蒙板
插出需要上色的部分,300像素,不透明度10%,流量100%
7.字體的安排與設計

8.為了使人物與畫面的色調有個呼應,給人物的嘴唇上點唇彩,新建一個圖層,選擇線性減淡混合模式,添上90753D顏色,選擇適合上唇彩的畫筆,散點的畫筆,像素39,
9.放大 ,在唇的反光部位畫出唇彩,注意觀察,不斷的調整,畫好唇彩之後看下總體,這個時候畫面已經有個呼應了,色彩變得豐富,又不喧賓奪主,正好襯托出了產品,
10.如果產品直接帶在模特身上了,在給人物調好色之後,在給產品上色或者用蒙板把產品直接給插出來都可以

1.打開文件,復制一個圖層副本
2.選中復制的圖層按自由變換快捷鍵ctrl+t改變人物的臉形使更修長
3.按合並圖層(ctrl+e)後,用載剪工具使畫面從新構圖,裁去多出的部份,
4.圖像-調整-可選顏色:紅色--70,-20,-20,-50.黃色--40,-20,-30,-80.白色-0,0,0,-50.中間色-0,-5,-5,-5
5.按曲線(ctrl+m)調整整體顏色,RGB全通道-輸出214,輸入174,藍通道-輸出131,輸入124,
6.圖像-調整-色彩平衡(ctrl+b),陰影-10,0,+15。高光--10,0,+2.
7.用圖章工具將嘴周圍皮膚蓋均勻,
8.用鋼筆把眼袋和臉部暗部圈起,羽化60,曲線把選區調亮使減淡眼袋和減小臉部肌肉不放鬆的表情,
9.繼續選區羽化60,曲線調亮,使臉部飽滿點,輸出146,輸入113.
10.把高光部份圈出來,羽化60

11.曲線調亮,使臉部飽滿點,輸出138,輸入118.
12.修眉,把眉毛頂部連皮膚用套索工具圈起,羽化5,復制一層,把復制圖層往下移,以達到修眉作用,圖章修眉,這個要很仔細
13.開始調整眼睛,選把眼球部份圈出來,復制一層
14.鋼筆圈出要做眼影的區域,復制一層後,曲線壓暗,顏色要調整好,
15.再把眼影顏色統一,色彩平衡(中間調):+50,0,0。(陰影):+20,0,0,
16.細節顏色調整,上眼瞼1/3部分,色相飽和度:0,-40,0
17.圈出細節,上眼瞼睫毛根處,下眼瞼前眼角1/3處,按DELETE鍵刪除選區,使露出高光位,
18.刪除多出的眼影部份,羽化40
19.圈出細節,內眼角到上眼瞼1/2處,按DELETE鍵刪除選區,使露出高光位
20.把眼珠圈出來,復制一層,羽化1,眼白部份減飽和度,退雜色,色相飽和度:0,-50,0
21.眼白細節調整,曲線調整調高光,
22.眼珠復制一層後曲線調亮,用筆刷刷退左眼上半部份,顯示些陰影

23.刪除瞳孔部份
24.用曲線調整眼部色彩,使一致
25.加眼神高光
26.圈出嘴唇,羽化2,曲線調整嘴唇高光,調整嘴唇顏色
27.調整鼻樑高光,調整眼影高光
28.用可選顏色作整體調色,中間色-0,0,-2,2.
29.用色顏平衡微調,(高光):0,2,-2.
30.液化把頭發拉順,加上鏡頭光暈,亮度182,35毫米聚焦,
31.最後在適當的地方加上閃光筆刷完成

1.建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飽和度-49,
2.建立可選顏色圖層,紅色:-49,0,+7,-41.黃色:0,0,0,-23
3.建立色相/飽和度圖層,明度-49
4.可選顏色。黃色:0,0,0,-26.白色:0,0,+46,0。中間色:0,0,-6,0.
5.可選顏色。紅色:0,0,0,-48.黑色:0,0,-47,+5.透明度降低到37%
6.蓋印,降噪,銳化,用塗抹和簡單工具修復膝蓋附近的光斑,
7.加暗角,製作一個心形選區,羽化,用曲線提亮。

1.打開原圖,復制圖層,填充純黑色,疊加模式。
2.新建色相飽和度圖層:飽和度-85.
3.新建亮度對比度圖層:對比度+10,
4.新建可選顏色,紅色:0,+30,0,+100。黃色:0,-15,-100,0.中間色:0,0,0,+5.
5.蓋印,濾鏡-渲染-光照效果:點光,強度21,聚焦24,光澤0,材料69,曝光度0,環境8,
6.蓋印,加文字裝飾

1.復制圖層,濾鏡-模糊-徑向模糊:數量71,模糊方法-縮放,品質-好,
2.建立模板,擦出汽車,再用塗抹擦出輪子的動感,
3.色階-可選顏色。加素材,渲染整體氣氛,同減淡做細節調整,主直徑5之內,硬度最小

1.稍微調整一下偏色,調出一個大致的色調,建立色階調整層,色階全通道:0,1.35,255。色階紅通道:0,0.85,255.色階綠通道:0,1,10,255色階:0,0.95,255
2.建立色相/飽和度調整層降低原圖的飽和度,全圖飽和度-30
3.建立一個照片濾鏡調整層,第一步中青色已經出來了,這一步把深黃色加上,濃度25%,模式「柔光」,在「柔光」模式下,原先暗的地方會更暗,選擇通道面板,按住ctrl點紅通道,得到選區回到照片濾鏡的蒙板中填充黑色。
4.建立可選顏色調整層,紅色:100,-33,100,-40。黃色:0,0,-40,0。白色:+15,0,+20,+20
5.把窗戶提亮些,建立色相/飽和度調整層,把「著色」勾上,模式「柔光」,設置好後在蒙板中把窗戶以外的部分擦掉。色相260,飽和度25,明度+75
6.建立一個色彩平衡調整層,把人物和周圍環境區分開來,設置好後在在蒙板中用黑色大號柔角畫筆以人物為中心擦一下就可以了。色階+20,+20,+40,選中間調

1.建立新圖層,填充淡黃色,疊加模式,數值247,240,197
2.復制剛才的黃色圖層,線性加深模式,蒙版擦出黃色小車,避免小車顏色過黃,
3.調亮度對比度,以高光部分的色彩和曝光正常為准,亮度-20,對比度+64,新建飽和度調整圖層,飽和度-31.確定明處的最終亮度,以高光處色彩和細節為准,暗處可以先忽略,
4.復制背景圖層調節暗影高光,以暗部細節最到位為基準,陰影:數量100,色調寬度33,半徑102,高光:數量0,色調寬度50,半徑30,調整:顏色校正+20,中間調對比度0,修建黑色0.01%,修建白色0.01%
5.復制背景圖層調整天空亮度,用該層彌補天空過曝的不足,
6.調整細節,把天上的電線擦掉,修復畫筆仿製圖章都行,
7.拼合圖像,微調細節,銳化

1.打開圖片復制圖層,Ctrl+Alt+~,得到選區,羽化3-5.曲線提亮,18,0左右
2.調整色階:25,1,20,245.蒙版擦出人物主體及細節部分
3.蓋印,對人物進行磨皮修飾提亮邊緣銳化
4.對蓋印圖層進行色彩平衡,中間調:-12,-10,-13.高光:+8,0,-19.
5.蓋印圖層,進入LAB模式
6.新建圖層,Shift+Ctrl+N,柔光模式,透明度30-40%
7.在新建圖層上進行應用圖像,圖層:合並圖層,柔光模式,透明度100%,
8.調整圖層,對明度通道進行曲線調整,5,0
9.對圖像進行LAB顏色的色相飽和度進行調整,全圖:0,+10,0.黃色:0,+35,0.綠色:0,+15,0.紅色:0,-20,0.藍色:+10,+30,0.
10.進入色階:20,1.20,245.對明度通道進行調整,在蒙板處用圓漸變拉出人物主體,再用畫筆擦出細節
11.蓋印,返回RGB顏色,對圖像進行可選顏色選項,紅通道:0,0,0,-30在蒙板上擦出花瓣
12.蓋印,新建空白層,用白色畫筆增加灑水效果,鋼筆壓力。硬度100%,間距+54%

1.弄個帥點的眼珠,增加視覺並且吸引人,復制眼球出來,把眼球圖層改成濾色模式,這種效果老外比較容易做到,亞洲人要麼最好帶個美瞳或是換個「眼睛」。
2.提亮臉部,突出臉部,用套索工具套住臉,羽化後提亮,不需要太亮,
3.用套索工具拉出頭發,拉到臉也沒關系,之後可以用橡皮擦擦乾凈,羽化後提亮
4.體諒整體,看起來統一點,頭發部分可以用橡皮擦擦掉一點點,
5.覆蓋得到新圖層(Ctral+Alt+Shift+E),用圖章工具伏在臉上的痣,在色彩平衡力稍微減少點色,而增加點情色,看起來白點,
6.新建一個透明層,圖層模式為柔光,用深色眼影在上下眼線處添加,顏色是從眼睛內部發出,由深到淺,層次感,用柔光度最高的筆刷

7.新建一個透明層,柔光模式,用紫色畫一圈眼影當底色,如果怕效果不好可以常使用模糊調整顏色,知道覺得均勻為止
8.調整皮膚的高光區域,添加一個新的透明層,疊加模式,同筆刷塗上鼻尖的顏色,找到根照片最貼切的顏色並且增加高光,好處就是可以提高反差來增加視覺,
9.做整體調整,增加新的透明層,柔光模式,增加高光地區顏色,顏色不變,在額頭跟頭發之間那裡添加暗紅色,增加陰影,臉蛋的紅色飽和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感覺塗到臉上看起來真實就好,
10.新建透明層,柔光模式,在鼻子級高光部分添加高光顏色,讓鼻子跟輪廓看起來更加的深,更高挑,能把臉上臟的地方擦掉,或者說有暗黑的區域

11.新建透明層,疊加模式,給嘴唇上色,塗上紫紅色,透明度為70%
12.新建透明層,正片疊加模式,透明度40%,在鼻子,額頭,臉部那裡增加黑紅色,增加陰影跟層次感,
13.新建透明層,疊加模式,是、眼影要化兩層,一層是外面淺一點的,裡面的要深紫色,最好高斯迷糊一下直到均勻
14.新建透明層,柔光模式,增加黑紫色,要把這部分化黑,看起來更妖艷,
15.新建透明層,疊加模式,在內眼角到鼻側一直到臉處,人中,兩唇之間畫上淡,深紅色,增加輪廓的層次感,調整透明度畫好後,可能會深些

16.側額頭及臉狹加深顏色,疊加模式,顏色是紅色系的,
17.給嘴唇下面那裡加陰影,不然嘴看起來很假
18.用相同顏色遮住臉上臟的地方,用吸管吸取旁邊相同的顏色,可能會遮住部分頭發,一會畫上即可。
19.新建透明層,柔光模式,家上綠色下眼影,
20.嘴巴跟臉部臟的地方用吸管吸取相同顏色,新建圖層補到臟的地方,
21.新建圖層,正片疊底模式,透明度20%,塗上黑紅色補上,
22.臉部的頭發是深棕色,在黑色頭發裡面頭發更是淺一點顏色的灰色了,畫好頭發部分,
23.新建圖層,填補接近色來遮住額頭皮膚,棉的看起來那麼粗糙
24.臉部補色,看起來更紅,更誇贊,更吸引為止
25.新建透明層,正片疊底模式,透明度50%,在額頭上棕色,壓暗皮膚的顏色,以提升對比度
26.新建透明層,疊加模式,透明度50%,在腮部畫上橘紅色,老外的妝面比較誇張,紅點沒關系,
27.在調整下整體顏色,銳化一下

1.打開原文件,根據自己的感覺通過色彩調整將片子調整,然後磨皮,磨皮值不要太大,(Neat image插件)
2.新建圖層,顏色為FEE7D6,(根據片子人物的膚色來設置),圖層模式為疊加25%,用畫筆20%在臉部和脖子處皮膚輕塗,
3.五官的細化工作,摳出嘴部,進行羽化復制(Ctrl+J),用塗抹工具對唇部進行塗抹,使唇部皮膚變得柔和細膩(強度不要太大)
4.新建圖層,給唇部和臉部上色,顏色為FDC1D6,圖層模式為顏色,用畫筆在唇部和臉側進行塗抹,
5.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度25%畫出唇部的高光部分,用加深工具,范圍是中間,曝光度20%,加強唇部對比,
6.新建圖層,顏色為8E1A25,畫筆像素為3,畫出內側內線,然後像素為2畫出唇部外側線條,(高光部分線條建蒙板減淡些)
7.對鼻子進行圈選羽化,復制,用塗抹工具對鼻子周圍進行柔和細化,接著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度20%,加強下鼻子的高光部分,然後用顏色422B2D,筆刷為2像素畫出鼻子的輪廓線(線條如果淡了用加深工具來彌補下)

8.對眼睛眉毛圈選羽化復制,用塗抹工具對眼睛眉毛周圍皮膚進行柔和細化,接著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度15%,加強下眼眶的高光部分,用加深工具范圍是中間,加深眼睛周邊的線條,
9.用塗抹工具對眼珠部分進行塗抹細化,看起來更柔和些,用加深工具對黑眼珠部分加深,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度20%加強眼珠的高光部分,使看起來眼睛更明亮,
10.顏色080101,畫筆像素3,畫出睫毛部分,(線條顏色深淺可用加深減淡工具來彌補)睫毛線條也可以用路徑等一些方法勾出,
11.用塗抹工具把眉形塗抹的漂亮些,眉頭粗點顏色稍深一點,後面順著塗抹淡化下去,然後用畫筆2個像素在眉前端畫出眉毛線條,使眉毛更有層次,
12.塗抹工具選擇適合頭發的畫筆,(根據頭發的紋理設置畫筆形狀),塗抹過程中要順著頭發的紋理塗抹,不要太過力,塗抹的要均勻,
13.發梢部分用正常的畫筆塗抹來銜接上,(塗抹頭發一定要細心)

14.畫出頭發的質感來,新建圖層,圖層模式為疊加,選擇鉛筆像素為1,(數值根據人物圖片大小來定),顏色為DFDFDF順著頭發的紋理畫出流暢的線條
15.馬尾部分可選擇畫筆工具,帶分叉的一些筆刷淡淡順著紋理畫上,顏色圖層模式同上,
16.新建圖層,正常模式,選擇畫筆工具,像素為1,不透明度60%,流量80%,顏色為白色,畫出前額動感發絲,
17.衣服和項鏈部分用塗抹工具塗抹的柔和些,然後選擇用減淡工具,范圍是高光,曝光20%,加強衣服和項鏈的高光部分
18.合成,對圖片整體進行銳化,銳化值為8,用減淡工具對高光部分進行稍微加工下,整體顏色校正下,(可以添加一些背景燈修飾,突出主題)

1.打開原圖,復制一層,圖像-調整-去色
2.濾鏡-藝術效果-塑料包裝,根據原圖降低透明度
3.調整黑色層的色階,是圖片黑白分明,色階:88,0.27,192
4.Ctrl+Alt+~,提取黑白層的高光選區,點錢變得小眼睛,隱藏起來,回到背景圖層,
5.把前面得到的高光選取調整曲線,把曲線拉到頂端,效果就出來了
6.調整背景圖層的亮度對比度,加大,或者適當調一下顏色,亮度+4,對比度+7

1、打開荷花照片,復制背景圖層。
2、去色並調整色階以增加黑白對比。色階:15,1.0,200
3、反相後執行高斯模糊,半徑1,再執行濾鏡—畫筆描邊—噴濺。噴色半徑1,平滑度3
4、新建圖層,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顏色,用粉紅色的畫筆給荷花塗上顏色。
5、再隨意加點文字,加蓋印章,完成。

1.進入通道面版,接著用「運用通道」,對三個RGB通道進行運用,
圖像-應用圖像-圖層:背景-通道藍-混合正片疊底,不透明度50%
通道綠-混合正片疊底,不透明度20%
通道紅-混合變暗,不透明度100%
2.調整-色彩平衡-高光-色階:-8,+13,+11
3.藍通道在進行一次應用圖像,圖層:背景-混合:正片疊底,不透明度50%,
4.用曲線調亮度,紅通道右上方動一點點,
全通道6,0 藍通道4,15
5.復制一個圖層副本出來,再次進行藍通道的運算,混合正片疊底,不透明度50%
6.最後要做的就是突出人物了,用橡皮擦,擦出人物部份,注意適當的降低透明度。

1.復制一個新層
2.用印章工具把痘痘修掉
3.把修痘結果記錄快照,
4.做一個高斯模糊,力度以皮膚肌理消失為准,半徑4.0
5.記錄快照,起名【高斯模糊】
6.按【修痘痘】使圖片回到剛修完痘時候的狀態,並點【高斯模糊】左邊的小框,使小圖標切換過來,這是為了給馬上要用的歷史記錄畫筆作為目標指向
7.歷史記錄畫筆,用它在臉上需要光滑處塗抹,注意避開輪廓線和頭發眉毛等處,你可以使用 [ 鍵和 ] 鍵隨時改變筆刷的大小,以修改細微的部分,如果不小心刷錯,沒有關系,你只要在歷史記錄面板里,把左邊的小圖標點按到【修痘痘】,然後再刷,即可刷回去,就是開頭所說的過程可逆

8.可以改變筆刷的不透明度,來控制你塗抹的力度,畫筆20,不透明度55%
9.磨光滑後的效果,很光滑,但是沒有皮膚質感,還需要下一步的加工
10.記錄快照為【磨光滑】,每一階段完成,我們都最好記錄下來,隨時可以回去。
11.繼續做下去,Ctrl+A來個全選,再來個Ctrl+C,下磨光的效果。然後,點按歷史記錄面板上的【修痘痘】,使文件回到磨光前的狀態
12.Ctrl+V把剛才下來的磨光效果釋放到新的一層,並改變透明度,使下層能透出一些,不透明度70%
13.點按下層,也就是沒磨過的那層,來個大大的銳化,數量140,半徑0.7,
14.這樣的疊加,使皮膚細膩又不失去紋理質感,皮膚磨光步驟完成了,記得保存快照【皮膚完成】
15.把圖層1拉到下邊小圖標,復制新層,設置為「柔光」模式,透明度25左右,其他數值也可以,看你偏好
16.校色,去掉點膚色里的黃,調整高光色,色階-5,0,+15,保持亮度

1.選藍色通道「應用圖像」,勾上「反相」,混合「正片疊底」,回到RGB圖層,混合模式「柔光」。
2.通道混合器,勾上「單色」;圖層混合模式「正片疊底」。
3.磨皮,美化人物形體。
4.給人物皮膚和衣服加上「油光」的效果,《摸索出來的塑料油光教程》,
5.有了「電影效果濾鏡AGEDFILM」,這一步可以節省一點時間,所有參數默認;使用完後的效果是藍色的,還需要再用「色相/飽和度」調整一下顏色。
6.把步驟6得到的效果混合模式改成「柔光」,適當調整圖層透明度
7.調整一下「色彩平衡」。
8..「銳化」一下人物。
9.細調一下人物面部膚色、亮度對比度和一些細節問題。
10.製作如圖所示的「光芒」效果,
11.「高斯模糊」,「半徑」65。
12.給「光芒」加上「外發光」,「大小」20。
13。把「光芒」圖層的混合模式改成「柔光」,不透明度「25%」。

1.復制圖層,調整-去色,
2.曲線調節,加大明暗對比,輸入114,輸出186
3.復制圖層,濾鏡-畫筆描邊-墨水輪廓,描邊長度5,神色強度10,光照強度10,降圖層改成柔光模式,調整不透明度,
4.濾鏡-高斯模糊,半徑2.0像素,
5.濾鏡-畫筆描邊-噴濺,噴色半徑1,平滑度3,
6.添加淺棕色純色層,,圖岑附魔師為顏色,調整不透明度,不透明度盡量小些,
7.點掉純色層及圖層前邊的眼睛將其隱藏,新建圖層用筆刷在燈籠,樹,瓦片等處用適當顏色圖層,
8.將隱藏圖層重新恢復,修改圖層模式為疊加,看效果來調細節,
9.對畫面整體效果進行細調,直到達到滿意的效果,沒有具體步驟,因人而異

1.照一張帶白邊的圖片風景圖,有白邊為做邊緣溢出效果
2.色相飽和度:飽和度+80,調整出印象派的效果,
3.編輯-定義圖案。
4.建白色填充層,不透明度50%,再建一個透明圖層
5.圖案圖章工具,畫筆主直徑200,畫筆選自帶濕介質畫筆45,模式正常,不透明度100%,印象派效果前面打勾,
6.在透明圖層圖案圖章畫畫,遠景次景筆觸大,反之筆觸小細節多,調不透明度查看上面圖層的筆觸,
7.復制背景層去色,濾鏡-噴濺,不透明度71%,圖層模式為疊加
8.濾鏡-紋理-紋理化,不透明度100%,
9.濾鏡-扭曲-擴散光亮37%

1.在RAW中調整亮度,對比等,為之後的調整打基礎,
2.加入天空素材,簡單透明度,讓天空融入到圖層中,
3.新建調整層,可選顏色-中間色:+20,+6,+7,-4,絕對,稍微統一海水顏色,
4.顏色填充土黃色,不透明度54%,顏色填充藏藍色,不透明度61%,填充深紫色,不透明度76%,
5.細致調整,高光與中間調的選擇方法與所得到的蒙版,高光的選擇方法:計算-源1:圖層合並圖層,灰色通道,源2:圖層合並圖層,灰色通道,正片疊底混合,不透明度100%。
6.中間調的選擇方法:源1:合並圖層,灰色通道,源2:合並圖層,灰色通道,正片疊底混合,不透明度100%。
7.RGB通道里得到的蒙版,用曲線調整,高光的調整:黑色線在倒數第二格左邊中間線,藍色線向下調一點,中間調的調整:向上調整一些,
8.反射光的蒙版,套索選出選區,羽化,整體提亮,
9.船上的雜物降低飽和度,飽和度:-36,
10.銳化整體

圖片以及詳情見一下連接!!!

Ⅲ PR的時間線上本來有素材但是上面沒有紅色/黃色線是怎麼回事呢

黃色線,表明需要渲染,才能正常輸出。
綠色線,表明已渲染完整了。
沒有這兩色,表明這個素材,通常是PR生成的AVI,PR對此視頻素材完全支持,不經過渲染顯示也正常

Ⅳ 製作幻燈片

ppt基礎知識及使用技巧
PowerPoint軟體是教師製作課件的主要工具之一。下面介紹了ppt的一些基礎知識及使用技巧,僅供初學課件製作者參考 。
一、PPT的啟動和退出
1、打開方法:
方法一 :單擊桌面「開始」按鈕,選擇「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這是一種標準的啟動方法。
方法二: 雙擊桌面快捷方式圖標「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這是一種快速的啟動方法。
2、退出方法:
方法一:單擊窗口右上角的「× 」。
方法二: 關閉所有演示文稿並退出PPT
單擊菜單「文件」→「退出」。
二、幻燈片版式的選擇
在右側幻燈片版式中選擇並單擊需要的版式。教師在實際的課件製作過程中,希望能夠自己設計模板,這時可採用「內容版式」中的「空白」版式,進行自由的創作。
三、有關幻燈片的各種操作
應用PPT進行設計的簡單過程是:首先按照順序創建若干張幻燈片,然後在這些幻燈片上插入需要的對象,最後按照幻燈片順序從頭到尾進行播放(可以為對象創建超級鏈接來改變幻燈片的播放順序)。
幻燈片在PPT設計中處於核心地位,有關幻燈片的操作包括幻燈片的選擇、插入、刪除、移動和復制,這些操作既可以在「普通視圖」下進行,也可以在「幻燈片瀏覽視圖」下進行。下面以「普通視圖」為例,介紹有關幻燈片的各種操作。在「普通視圖」下,PPT主窗口的左側是「大綱編輯窗口」,其中包括「大綱」和「幻燈片」兩個標簽,點擊「幻燈片」標簽,這時將顯示當前演示文稿內所有幻燈片的縮略圖,每張幻燈片前的序號表示它在播放時所處的順序,通過拖動滾動條可顯示其餘幻燈片,有關幻燈片的操作在該區域進行。

1、幻燈片的選擇
有許多操作的前提都要求先選擇幻燈片,對幻燈片的選擇包括單選(選擇一張幻燈片)和多選(同時選擇多張幻燈片),其中多選又包括連續多選(相鄰的多張幻燈片)和非連續多選(不相鄰的多張幻燈片),操作方法如下:
(1) 單選:單擊需要選定的幻燈片縮略圖(如上圖:左側黃色方框里的幻燈片尾縮略圖),縮略圖出現藍色框線,該幻燈片被稱作「當前幻燈片」。
(2)連續多選:先單擊相鄰多張幻燈片的第一張,然後按住Shift鍵,單擊最後一張。
(3) 非連續多選:先單擊某張幻燈片,然後按住Ctrl鍵,單擊需要選擇的幻燈片。
2、幻燈片的插入
在設計過程中感到幻燈片不夠用時,就需要插入幻燈片。插入幻燈片有四種方法,分別是:
方法一: 先選擇某張幻燈片,然後單擊菜單「插入」→「新幻燈片」,當前幻燈片之後被插入了一張新幻燈片。
方法二: 先選擇某張幻燈片,然後單擊格式工具欄的「新幻燈片」按鈕,當前幻燈片之後被插入了一張新幻燈片。
方法三:右擊某張幻燈片,然後選擇彈出菜單中的「新幻燈片」項,該張幻燈片之後被插入了一張新幻燈片。
方法四:先選擇某張幻燈片,然後按「回車」鍵,當前幻燈片之後被插入了一張新幻燈片。
3 幻燈片的刪除
若某張(些)幻燈片不再有用,就需要刪除幻燈片。刪除幻燈片有三種方法,分別是:
方法一 :選擇欲刪除幻燈片(可以多選),然後按鍵盤上的「Delete」鍵,被選幻燈片被刪除,其餘幻燈片將順序上移。
方法二:選擇欲刪除幻燈片(可以多選),然後選擇菜單「編輯」→「剪切」,被選幻燈片被刪除,其餘幻燈片將順序上移。
方法三 : 右擊欲刪除幻燈片(可以多選),然後選擇彈出菜單中的「刪除幻燈片」項,被選幻燈片被刪除,其餘幻燈片將順序上移。
4、 幻燈片的移動
有時幻燈片的播放順序不合要求,就需要移動幻燈片的位置,調整幻燈片的順序。移動幻燈片有兩種方法,分別是:
(1)拖動的方法: 選擇欲移動的幻燈片,用滑鼠左鍵將它拖動到新的位置,在拖動過程中,有一條黑色橫線隨之移動,黑色橫線的位置決定了幻燈片移動到的位置,當松開左鍵時,幻燈片就被移動到了黑色橫線所在的位置。
(2)剪切的方法: 選擇欲移動的幻燈片,然後選擇菜單「編輯」→「剪切」,被選幻燈片消失,單擊想要移動到的新位置,會有一條黑色橫線閃動指示該位置,然後選擇菜單「編輯」→「粘貼」,幻燈片就移動到了該位置。
5 幻燈片的復制
當需要大量相同幻燈片時,可以復制幻燈片。復制幻燈片的方法是:
1)選擇需要復制的幻燈片。
2)右擊選中的幻燈片,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復制」項。
3)右擊復制的目標位置,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粘貼」項。
事實上,有關幻燈片的操作在「幻燈片瀏覽視圖」下進行將更加方便和直觀,大家可以自己嘗試。
PPT主窗口左下角有三個視圖按鈕,分別為「普通視圖」、「幻燈片瀏覽視圖」和「幻燈片放映」,點擊它們可以在不同視圖之間切換。

6、改變幻燈片的背景
幻燈片的背景指的是幻燈片的底色,PPT默認的幻燈片背景為白色。為了提高演示文稿的可視性,我們往往要改變幻燈片的背景,PPT提供了多種方法允許用戶自行設計豐富多彩的背景。背景的種類包括單色、漸變、紋理、圖案、圖片和設計模板,下面分別介紹它們的實現方法。
(1 )「背景」對話框

通過「背景」對話框,可以設置幻燈片的各種背景。調出背景對話框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 :選擇菜單「格式」→「背景」,彈出「背景」對話框。
方法二 :右擊幻燈片空白區,彈出「背景」對話框。
在「背景」對話框中,左半部「背景填充」顯示了當前背景,左下部下拉按鈕可以選擇「其他顏色」或「填充效果」,右半部「應用」按鈕指將背景應用到當前幻燈片,「全部應用」按鈕指將背景應用到所有幻燈片。當點擊「全部應用」後,新建的幻燈片自動應用該背景。
(2 )單色背景的設置
單色背景指背景使用單一的顏色,也稱純色,默認的白色背景就是一種單色背景。在「背景」對話框中,單擊背景填充下拉鍵頭,選擇「其他顏色」,彈出「顏色」對話框,該對話框有兩個標簽:「標准」和「自定義」。

標准:提供了256種標准色和16種由白到黑的灰度色,單擊想要的的顏色,確定。
自定義:可通過兩種方式選擇顏色:
1) 單擊中部的調色盤選擇一種基本色,通過上下拖動右邊滑塊調整亮度,確定。
2) 直接在下方輸入紅綠藍的顏色值指定顏色。
(3 )漸變背景的設置

漸變指的是由一種顏色逐漸過渡到另一種顏色,漸變色會給人一種眩目的感覺。在「背景」對話框中,單擊背景填充下拉鍵頭,選擇「填充效果」,彈出「填充效果」對話框,該對話框有四個標簽:「漸變」、「紋理」、「圖案」和「圖片」,選擇「漸變」標簽。
在「漸變標簽」的下部是「底紋樣式」和「變形」,「底紋樣式」決定了漸變的方向,共6類;「變形」決定了漸變顏色所處的位置,共4類,兩者配合,可產生24種漸變效果。
在「漸變標簽」的上部是「顏色」,包括「單色」、「雙色」和「預設」,它們決定了參與漸變的兩種顏色分別是什麼
①單色:指某種顏色到黑色或白色的漸變,顏色1可為任意顏色(單擊下拉箭頭選擇顏色),顏色1下方的滑塊決定了另一種顏色是黑色還是白色,「深」指黑色,「淺」指白色,拖動滑塊調整黑白。
② 雙色:通過選擇顏色1和顏色2指定參與漸變的兩種顏色。
③預設:PPT預設了24種漸變配色方案,每種方案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可供用戶快速選擇。
(4) 紋理、圖案和圖片背景的設置

紋理指PPT預設了一些圖片作為用戶的背景選擇;圖案指以某種顏色為背景,以前景色作為線條色所構成的圖案背景;圖片指可以採用外部圖像文件作為背景。
1) 紋理背景的設置:在「紋理」標簽下,單擊某個紋理,確定。
2) 圖案背景的設置:在「圖案」標簽下,單擊某個圖案,選擇前景色和背景色,確定。
3) 圖片背景的設置:在「圖片」標簽下,單擊「選擇圖片」按鈕,在隨之出現的「選擇圖片」對話框中找到外存中的圖片文件,雙擊,確定。
(5) 應用設計模板作背景
除了可以使用「背景」對話框設置背景外,PPT還提供了應用設計模板作背景。設計模板是一種PPT文件,其中規定了背景圖像和各級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可供用戶直接使用。用戶既可以使用PPT內置的設計模板,也可以自己製作設計模板供以後使用。使用PPT內置的設計模板的方法是:
1) 在「任務窗格」菜單中選擇「幻燈片設計」,打開幻燈片設計任務窗格。
2) 單擊幻燈片設計任務窗格中的一個模板,這時所有的幻燈片都被應用了這個模板。
3) 若只想讓某張幻燈片應用模板,先選擇這張幻燈片,然後把滑鼠移到想要應用的模板上,出現下拉鍵頭點擊,選擇「應用於選定幻燈片」,這樣只有被選定的幻燈片才應用了這個模板。
4) 如果希望讓某個模板作為PPT啟動時的默認模板,則選擇「用於所有新演示文稿」。
5) 如果想要使用自己製作的模板或下載的模板,點擊幻燈片設計任務窗格左下角的「瀏覽」,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找到模板文件,雙擊,該模板被應用到所有幻燈片,且出現在模板列表中。
7、 在幻燈片中插入對象
一張幻燈片上可以插入多個對象,幻燈片就像一個舞台,而對象就像演員一樣。PPT支持的對象種類非常多,包括文字、圖片、剪貼畫、自選圖形、藝術字、組織結構圖、影片、聲音、圖表、表格等,正是由於種類豐富的對象,PPT才擁有了誘人的魅力。
(1)插入文本框:
插入文本框的方法是:
1) 點擊繪圖工具欄的文本框按鈕。

2) 在幻燈片上單擊(單行文本框)或拖動(多行文本框)。
3)輸入文本框內容。
單行文本框的文字只佔一行,隨著輸入文字的增多,文本框會向右變長;多行文本框的寬度固定,當文字輸入到文本框右端會自動換行。文本框有兩種狀態:編輯狀態和選定狀態。編輯狀態為斜線外框,框內有游標閃動,可以添加和刪除文字;選定狀態為點虛線外框,框內無游標,可以對文本框的整體進行操作,例如移動或刪除整個文本框。在文本框內部單擊可轉為編輯狀態,在文本框的框線上單擊可轉為選定狀態。
「格式」工具欄為文字的修飾提供了幫助,從左至右分別為:字體、字型大小、加粗、傾斜、下劃線、陰影、左對齊、居中、右對齊、分散對齊、更改文字方向、編號、項目符號、增大字型大小、減小字型大小、減少縮進量、增加縮進量、字體顏色。

字體:提供了大量的中英文字體,通過下拉菜單進行選擇。
字型大小:控制字的大小,字型大小越大字越大,可以通過下拉菜單進行選擇,也可直接輸入字型大小。
加粗:使字體加粗,點擊一次起作用,再次點擊取消。
傾斜:使字體傾斜,點擊一次起作用,再次點擊取消。
下劃線:為文字加下劃線,點擊一次起作用,再次點擊取消。
陰影:為文字加陰影,點擊一次起作用,再次點擊取消。
左對齊:使行內文字靠左對齊。
居中:使行內文字居中對齊。
右對齊:使行內文字靠右對齊。
分散對齊:使行內文字分散排滿一行。
更改文字方向:使橫排文字變豎排或豎排文字變橫排。
編號:為行加數字編號。
項目符號:為行加項目符號。
增大字型大小:點擊後使被選文字字型大小增4。
減小字型大小:點擊後使被選文字字型大小減4。
減少縮進量:點擊後使游標所在行文字向左移3個英文字元位。
增加縮進量:點擊後使游標所在行文字向右移3個英文字元位。
字體顏色:設置被選字體的顏色,通過下拉菜單選擇,直接點擊應用上次所選顏色。
使用「格式」工具欄按鈕一般要求選擇文字,文本框在編輯狀態下可以通過拖動選擇部分文字,在選中狀態下相當於選擇了所有文字。
(2)插入圖片
圖片指可被系統識別的外部點陣圖或矢量圖文件,PPT可識別的圖片文件非常多,包括emf、wmf、jpg、png、bmp、gif、tif等,圖片可以從網路下載,也可以使用圖像處理軟體製作,或者通過數碼相機、掃描儀等圖像輸入設備獲取,在插入圖片前要保證該圖片已保存在外存中。
插入圖片的方法是:
1)單擊「繪圖」工具欄「插入圖片」按鈕。
2)在彈出的「插入圖片」對話框中找到需要插入的圖片,雙擊。
插入的圖片四周有8個白色小圓,上部有一個綠色小圓,這些小圓稱作「控點」。白色小圓稱縮放控點,用滑鼠拖動縮放控點可以調整圖片的大小;綠色小圓稱旋轉控點,用滑鼠拖動可以旋轉圖片。將滑鼠移到圖片上,滑鼠指針會變成十字箭頭形,拖動滑鼠可移動圖片,在拖動過程中,有一個虛框會隨之移動,它表示圖片移動的目的位置,當虛框到達目的位置。松開滑鼠左鍵,圖片即可定位。
「圖片」工具欄是對圖片進行簡單處理的有力工具,從左至右依次為:插入圖片、顏色、增加對比度、降低對比度、增加亮度、降低亮度、裁剪、向左旋轉90°、線型、壓縮圖片、圖片重新著色、設置圖片格式、設置透明色、重設圖片。

插入圖片:與「繪圖」工具欄「插入圖片」按鈕相同。
顏色:改變圖片的顏色效果,可設置圖片為灰度、黑白和沖蝕。
增加對比度:提高對比度,往往能使模糊的圖像變得清晰,每單擊一次,提高一點。
降低對比度:減小對比度,往往能使尖銳的圖像變得柔和,每單擊一次,減小一點。
增加亮度:使暗淡的圖像變得明亮。
降低亮度:使過亮的圖像變暗。
裁剪:剪掉無用的部分,保留有用的部分(只能保留矩形區域)。單擊後,圖片四周出現類似控點的短橫線,拖動確定保留區域,再單擊圖片外空白區生效。
向左旋轉90°:單擊一次圖片向左旋轉90°。
線型:可設置圖片外框線的粗細。單擊,然後選擇相應寬度的線條。
壓縮圖片:用於減小圖片在演示文稿中所佔的容量。
圖片重新著色:可以改變矢量圖的顏色(對點陣圖不起作用)。
設置圖片格式:對圖片進行綜合設置,可通過輸入精確的數值改變圖片格式。
設置透明色:用於去除圖片背景,也稱「摳圖」。單擊該按鈕,然後單擊圖片背景,圖片背景即被去除,當圖片背景為純色時效果好,否則去不凈。
重設圖片:單擊後,圖片回到剛插入時的狀態,對圖片做的一切修改都不起作用。
只有當選中圖片後,「圖片」工具欄才會出現,若選中圖片後「圖片」工具欄仍未出現,可右擊圖片,選擇「顯示圖片工具欄」。
(3) 插入剪貼畫
剪貼畫是Office提供的一個素材集,內含大量的矢量圖和點陣圖,可供用戶直接選用。插入剪貼畫的方法是:
1)單擊「繪圖」工具欄「插入剪貼畫」按鈕。

2)出現了「剪貼畫」任務窗格,點擊「搜索」按鈕,任務窗格中會出現所有的剪貼畫,單擊其中一個,該剪貼畫被插入到幻燈片中。
3)Office默認顯示所有剪貼畫,通過選擇「搜索范圍」和「結果類型」可以減少顯示的剪貼畫數量,方便篩選。
對剪貼畫的操作與圖片操作相類似,只不過大部分剪貼畫為矢量圖,矢量圖的優點是縮放不失真,佔用的容量小,缺點是不能使用「圖片」工具欄修飾。
(4) 插入自選圖形
自選圖形是Office系列軟體的一大特色,通過使用自選圖形和自選圖形的組合,用戶可以自己創作復雜的矢量圖。在「繪圖」工具欄有4個常用的自選圖形:直線、箭頭、矩形和橢圓,使用自選圖形的一般方法是點擊圖形按鈕,在幻燈片上拖動即可出現該圖形,使用縮放控點和旋轉控點調整大小和旋轉角度。
Office還提供了一個自選圖形集,內含幾十種自選圖形供用戶選用,單擊「繪圖」工具欄「自選圖形」按鈕,選擇其中的一個子類別,找到需要的自選圖形單擊,然後在幻燈片上拖動作圖。
大部分自選圖形都是通過拖動作圖,但有兩個特例,即「線條」類的「曲線」和「任意多邊形」。「曲線」用於繪制帶有彎度的弧線或曲邊封閉圖形,使用方法是:在起點單擊,在需要轉彎處繼續單擊,滑鼠移動過程中曲線的形狀會隨著改變,在終點處雙擊,結束曲線繪制,若在起點處雙擊,則會出現曲邊封閉圖形;「任意多邊形」用於繪制折線或多邊形,使用方法是:在起點單擊,在轉角處繼續單擊,在終點處雙擊,結束折線繪制,若在起點處雙擊,則會出現多邊形。

線 曲線 曲邊封閉圖形 折線 多邊形
當形狀繪制完畢後,有時需要改變形狀,這就需要編輯頂點,頂點指在繪制過程中每次單擊所產生的點。要編輯頂點,先選擇該形狀,然後單擊「繪圖」工具欄的「繪圖」按鈕,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編輯頂點」,這時頂點就會出現在形狀上,拖動頂點就可以改變形狀,編輯完後在空白處單擊即可。
插入自選圖形後,可以通過「設置自選圖形格式」來改變圖形的填充色、線條色,精確控制圖形的大小、旋轉角度和在幻燈片上的位置。

在圖形上雙擊,即可打開「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對話框,該對話框有三個標簽:「顏色和線條」、「尺寸」、位置。
顏色和線條:在「填充」區,單擊「顏色」下拉箭頭,設置填充顏色,透明度指是否能透視下層對象,透明度為0,表示完全不透明,為100表示完全透明;在「線條」區可設置線條的顏色、形狀和粗細;在「箭頭」區,若為非封閉圖形,可設定線條兩端的箭頭。
尺寸:在「尺寸和旋轉」區,可用數值精確設置形狀的寬高和旋轉度數;在「縮放比例」區,可設置寬高占原圖形寬高的百分比;「鎖定縱橫比」復選框被選中時,高度的變化會同時導致寬度按比例變化,這將不破壞原圖形的寬高比例。
位置:設置圖形相對幻燈片的擺放位置,可以使用數值精確定位。
(5) 插入藝術字
使用文本框輸入的文字在顏色和形狀上都缺乏變化,因此,Office又創造了藝術字,用於製作豐富多彩的文字。插入藝術字的方法是:
1)單擊「繪圖」工具欄「插入藝術字」按鈕。

2)出現「藝術字型檔」對話框,從中選擇一種藝術字,點擊「確定」按鈕。
3)出現「編輯藝術字文字」對話框,輸入藝術字的內容,設置字體、字型大小,確定。
4)藝術字出現在幻燈片上,並處於選中狀態。
藝術字是一種特殊的圖形,對它的操作和對自選圖形的操作相似,藝術字除了縮放和旋轉控點外,又多了一個調整控點,這個調整控點是一個黃色的小菱形,拖動後可改變藝術字的傾斜或彎度。
「藝術字」工具欄提供了多種對藝術字的編輯操作,從左至右分別為:插入藝術字、編輯文字、藝術字型檔、設置藝術字格式、藝術字形狀、藝術字字母高度相同、藝術字豎排文字、藝術字對齊方式、藝術字字元間距。

插入藝術字:與「繪圖」工具欄「插入藝術字」按鈕相同。
編輯文字:點擊後彈出「編輯藝術字文字」對話框,可以修改藝術字內容,等價操作是雙擊藝術字。
藝術字型檔:點擊後彈出「藝術字型檔」對話框,可以更換藝術字的效果。
設置藝術字格式:點擊後彈出「設置藝術字格式」對話框,該對話框與「設置自選圖形格式」對話框相似,可進行顏色、大小、位置方面的設置。
藝術字形狀: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形狀供選擇。
藝術字字母高度相同:使藝術字字母高度相同,僅對英文有意義。
藝術字豎排文字:使藝術字在橫排和豎排之間切換。
藝術字對齊方式:當藝術字有多行時,可進行各種對齊方式。
藝術字字元間距:調整藝術字的字間距。
「藝術字」工具欄與「圖片」工具欄相似,只有當選中藝術字時才會出現,若未出現,右擊藝術字,選擇「顯示藝術字工具欄」。
(6) 插入組織結構圖
組織結構圖表示了一種樹狀的隸屬關系,在表示隸屬、分類時經常用到。插入組織結構圖的方法是:
1)單擊「繪圖」工具欄「插入組織結構圖或其他圖示」按鈕。

2)在「圖示庫」對話框中選擇「組織結構圖」。
3)幻燈片上出現默認結構圖,按照提示,單擊圖框,輸入各個圖框名。

「組織結構圖」工具欄為修改組織結構圖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它自左至右分別為:插入形狀、版式、選擇、適應文字、自動套用格式、顯示比例。

插入形狀:可以為某個圖框添加下屬、同事或助手。下屬指下級圖框,同事指同級圖框,助手指本圖框與下級圖框之間的圖框。此按鈕需要下拉箭頭進行選擇,在使用前必須先選定一個圖框,否則不可用。
版式:決定了結構圖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標准、兩邊懸掛、左懸掛、右懸掛。在使用前必須先選中某個上層圖框,使用後僅對該圖框的下層圖框起作用。
選擇 :可以對各種元素進行選擇,選擇後可以更改填充色、線條色或文本色。該按鈕主要用於多選,若僅選擇單個元素,可以直接用滑鼠單擊選擇。
適應文字:使文字的大小匹配圖框,這樣就無需手動設置字型大小了。
自動套用格式:提供了17種預設的格式,可以直接套用。
顯示比例:編輯時幻燈片的大小占實際播放時的百分比。
(7) 插入影片
影片指可被系統識別的外部視頻文件。PPT支持的視頻文件種類非常多,包括asf、avi、mpg、wmv等,影片可從網路下載,也可從VCD截取,或者通過視頻採集卡從視頻源獲取,在插入影片前,由於視頻文件容量較大,為提高效率,應使用視頻處理軟體把有用部分截取出來,然後將截取出的視頻文件拷貝到與PPT文件相同的文件夾中。插入影片的方法是:
1)選擇菜單「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片」。 2)在彈出的插入影片對話框中找到所需插入的視頻文件雙擊。
3)在隨後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自動」或「在單擊時」。「自動」指當播放到該張幻燈片時影片自動播放,「在單擊時」指當播放到該張幻片時只有單擊一下滑鼠影片才會放。

Ⅳ EX表格第一例出現綠色的線條

一是可能你不小心添加了Grid特效,默認為綠色
檢查Effect Controls,刪除即可

更有可能是打開了網格的參考線,是一種輔助素材定位的功能,也是默認為綠色
Ctrl+『 可以顯示或關閉網格
按下合成窗口下方的「Choose grid and guide options」按鈕就可以關閉,
就是一個網格圖案的按鈕
菜單命令 View---Show Grid

Ⅵ 這種圖片怎麼做

以系統自帶的畫圖為例,製作方法如下:

一般先拍照,然後再打開軟體,先添加主圖:

Ⅶ Premiere 時間線上出現黃色線說明什麼

代表:盡管缺少與源素材相關的渲染預覽文件,但可能不需要渲染,允許實時播放全幀率。

解決方法:

1.拖動一塊材料,可以看到不同的顏色。

Ⅷ PS怎麼製作這種效果還要兩種綠色顏色的代碼

用吸管工具,把吸管放到顏色上,在信息面板裡面就會顯示顏色代碼

Ⅸ fireworks中選中的時候有時候是紅色線條 有時候是綠色 有時候是藍色 不同顏色代表什麼意思

在Fireworks作圖界面,對於一個做好的圖文,滑鼠移動上去不點擊,會有紅色線條或者在有稜角的地方是紅色的點顯示,點中矩形、點陣圖、文字等等會顯示藍色的點或者線條,而選中矢量蒙版,則會顯示綠色的點或者線條,用慣了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奧妙啰~ ^_^

Ⅹ 好看且好畫的邊框有哪些

中華酷寶,斯巴魯系列,傲虎,翼豹,森林人,力獅都是邊框的。

邊框車門的缺點:

1、價格較貴。無框車門相比較有框車門來說,需要考慮的技術問題會比較多,比如隔音、防水等等,於是光四個門的成本就上去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由於技術復雜,所以故障率會上升,維修費用也是很可觀的。

2、冬天車門可能打不開。冬天天氣冷,特別是北方動不動就下個雪結個冰神馬的,於是玻璃上端就容易個車身的橡膠部分粘在一起,除了主駕駛座之外,其他三個座位就時常出現粘得很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