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駐村幫扶的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性滿足感女人圖片 2025-05-17 23:15:39
電炒鍋多少價格圖片 2025-05-17 23:09:29

駐村幫扶的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6-21 02:17:27

① 脫貧攻堅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一、毛相林

男,漢族,61歲,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庄村村委會主任。

作為下庄村村委會主任,他帶領村民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拔除窮根,是優秀基層黨員幹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絕壁合圍,外出只有一條盤旋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自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達8公里的「天路」。

2018年1月,他主動申請「脫貧」並牽頭成立村裡第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動鄉鄰共同把肉牛養殖向周邊村寨輻射壯大。目前,全鎮養牛專業戶已達776戶,其中貧困戶306戶,肉牛存欄2185頭,戶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他樂於「現身說法」,向幹部群眾分享不等不靠、不爭不要、不屈不撓的精神及養殖經驗。他的事跡被製作成視頻在全縣365個村展播,有力鼓舞並增強了廣大幹部群眾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公告

② 駐村幫扶任務「六個聚力」是什麼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六個聚力是:聚力強組織、固根基;

③ 2021年村委會新幹部導師幫帶第一季度模板

摘要 根據文件精神,結合本單位與幫扶村實際情況,我局領導班子非常重視,積極與俄爾鄉俄爾村兩委緊密聯系,結合俄爾村實際情況,深入了解,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④ 駐村幫扶工作隊與村兩委班子應如何分工、分別承擔什麼工作和責任

《關於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
駐村工作隊主要任務是:
(一)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各項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工作措施。
(二)指導開展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工作,參與擬定脫貧規劃計劃。
(三)參與實施特色產業扶貧、勞務輸出扶貧、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危房改造、教育扶貧、科技扶貧、健康扶貧、生態保護扶貧等精準扶貧工作。
(四)推動金融、交通、水利、電力、通信、文化、社會保障等行業和專項扶貧政策措施落實到村到戶。
(五)推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協助管好用好村級集體收入。
(六)監管扶貧資金項目,推動落實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七)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好貧困群眾思想發動、宣傳教育和情感溝通工作,激發擺脫貧困內生動力。
(八)加強法治教育,推動移風易俗,指導制定和諧文明的村規民約。
(九)積極推廣普及普通話,幫助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十)幫助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整頓村級軟弱渙散黨組織,對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提出建議;培養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吸引各類人才到村創新創業,打造「不走的工作隊」。

⑤ 駐村幫扶的四項基本任務是什麼

如下。
1、建強基層組織、
2、推動精準扶貧、
3、落實四項制度、
4、辦好惠民實事


有關扶貧

基本內容
扶貧[3]的基本內容與特點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有近期、遠期的規劃和明確的目標,並有為實現規劃要求而制訂的具體計劃、步驟和措施。把治標和治本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治本為主。
第二,不僅幫助貧困戶通過發展生產解決生活困難,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地區開發經濟,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走勤勞致富的道路。
第三,把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調動起來,互相配合,共同為貧困戶和貧困地區開發提供有效的幫助。
經歷階段
階段一,多種形式的生產自救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貫徹生產自救方針,採取發放救濟款資助生產和「以工代賑」等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對改變農村面貌,保障貧困戶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階段二,個案型的扶貧階段。1978年以後,適應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形勢,有組織、有計劃地扶持貧困戶從發展生產和商品經濟入手,依靠國家、集體力量和群眾互助,採取幹部分工負責、富裕戶扶助貧困戶、逐戶落實等辦法,幫助貧困戶發揮自身潛能,達到擺脫貧困的目的。
階段三,社區型的以經濟開發為主的扶貧階段。1983年起,國家在繼續扶持貧困戶發展生產的同時,投入更大力量對貧困地區實行經濟開發。在政府的領導和幫助下,各有關部門、機關、團體積極配合支持,幫助貧困地區發揮當地優勢,挖掘資源潛力,開辟生產門路,實行多種經營,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從根本上擺脫貧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
政策調整
我國第一次大規模扶貧開發政策的調整始於1986年,從上到下正式成立了專門扶貧機構,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確定了劃分貧困縣的標准,並劃定了273個國家級貧困縣。後來將牧區縣、「三西」項目縣加進來,到1988年增加到328個國家級貧困縣。 第二次調整是在1994年,國家啟動「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經過重新調整,國家級貧困縣增至592個。 第三次調整發生在2001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時年出台,綱要取消了沿海發達地區的所有國家級貧困縣,增加了中西部地區的貧困縣數量,但總數不變,同時將國家級貧困縣改為扶貧開發重點縣。以此為標志,我國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下一階段。[4]
扶貧資金
2020年12月2日,在國新辦就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有關情況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按照「大扶貧」格局要求,把脫貧攻堅擺在財政支出優先保障地位,確保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安排專項扶貧方面,2016-2020年,連續五年每年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億元,2020年達到1461億元,發揮了精準扶貧資金主渠道作用。
支持行業扶貧方面。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政策,籌資1896億元,全部用於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引導社會幫扶方面,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引導金融機構投放扶貧小額信貸6000。
標准
扶貧對象
當今世界多數國家大多是以人們的收入狀況來確定貧困線。中國的貧困線主要以是否達到溫飽為標准來確定。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1985年農民的消費水平,以年人均收入在 150元人民幣以下者為貧困型。以後各地實行的標准有些上升為 200元,有的發達地區多至1000元。列入貧困線內的扶貧對象分為兩類:第一類,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全國有18個片,包括革命老根據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這類地區生活條件差,生產力發展緩慢,經濟、文化落後,部分農民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第二類,零星的貧困縣和貧困戶。造成貧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多、勞力少,或家底薄,缺少基本生產和生活資料。
扶貧標准
我國在2008年前有兩個扶貧標准,第一個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絕對貧困標准,該標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熱量的最低營養需求為基準,再根據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進行測定。第二個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標准。2008年,絕對貧困標准和低收入標准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扶貧標准。此後,隨著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標准進一步上調至1196元。
2011年11月19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宣布,根據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要求,適應我國扶貧開發轉入新階段的形勢,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准,這個標准比2009年1196元的標准提高了92%,對應的扶貧對象規模到今年年底約為1.28億人,占農村戶籍人口比例約為13.4%。[3]
標准變化
2007年,按絕對貧困標准年人均收入低於785元,按低收入標准年人均收入低於1067元。 2008年,絕對貧困標准和低收入標准統一為年人均收入低於1067元。
2009年,年人均收入低於1196元。
2010年,年人均收入低於1196元[4]。
2011年,年人均收入低於2300元。
標准偏低
1196元的新扶貧標准仍被視作偏低。對於中國貧困標准長期偏低的原因,有學者分析認為:一是1986年剛開始扶貧時,中國貧困人口規模大而政府財力低,標準定低一點,有利於將有限的資源用到最需要扶持的人身上;二是擔心調高貧困標准導致貧困人口數量增加,會引起不了解內情的人誤以為中國政府越扶貧貧困人口越多。
方式
第一,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合理地開發礦業,有計劃地進行能源建設,發展交通運輸業。
第二,發展橫向經濟聯合,把貧困地區開發和發達地區發展結合起來,引進信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第三,組織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和中等專業學校、高等院校等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聯系,開展對口支援;組織能工巧匠和技術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培訓科技人才。
第四,國家在資金、稅收等方面採取特殊的優惠政策。分別情況減免一定的稅收,資金適當集中,統籌安排,配套使用。
脫貧措施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1],《規劃》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從8個方面實化細化了相關路徑和措施:
一是產業發展脫貧,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二是轉移就業脫貧,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三是易地搬遷脫貧,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四是教育扶貧,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五是健康扶貧,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六是生態保護扶貧,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七是兜底保障,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八是社會扶貧,主要從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企業幫扶、軍隊幫扶、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幫扶,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和要求。
意義
中國由於歷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區之間和地區內部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部和中、西部經濟技術水平有很大差別,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生產力發展十分緩慢。採取積極扶持措施,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致富,加快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對加強社會安定團結,加速社會主義建設,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發揚革命傳統,鞏固國防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貧在構架和諧社會,增進城鄉居民親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更為突出。
扶貧
許多貧困地區的地下礦產資源和地表生物資源都比較豐富,有些還是國家經濟建設重要的急需的資源,有計劃地開發這些地方的經濟,可以帶動社區的發展;從全國整體考慮,開發這些地區可為將來國家經濟建設戰略重點轉移,有計劃地大規模地建設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礎。

⑥ 如何評價2016年駐村幫扶工作,其突出的特點和成效是什麼

強化牽線搭橋,搭建工作平台。合理調整包片領導及駐村幹部,由包片領導帶領駐村組長與駐村幹部與各村幹部、群眾會面,宣傳相關政策,增進干群關系,促進工作開展。同時,各村把在發展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向駐村幹部介紹,駐村幹部及時到實地調查核實,再結合幫扶實際,徵求村委及群眾意見,形成幫扶計劃。

強化聯系溝通,推動工作落實。建立黨委、政府與駐村幹部定期聯系制度,駐村組長每月月底向鄉黨委、政府匯報工作。駐村幹部定時報送信息簡報,每月報送一次工作小結,確保駐村工作不走過場,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監督檢查,嚴明工作紀律。由紀委牽頭,抽調人員組成督察工作組,採取電話抽查、實地查看等形式,不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工作,詳細了解駐村人員的工作開展情況及作用發揮情況,並做好相關情況記錄,以此作為駐村幹部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強化信息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幹部職工大會、村民小組會議宣傳做好駐村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專人作為駐村工作聯絡員,及時掌握駐村幹部工作動態,收集整理駐村工作相關材料,加強對幹部駐村工作的宣傳報道,對工作中涌現的先進事跡和典型大力宣傳,為不斷深化幹部駐村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⑦ 駐村幹部六大類幫扶措施

幹部駐村要重點落實好六大類幫扶政策措施,即支持貧困勞動力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實現多渠道穩定就業;實施教育扶貧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幫助獲得產業開發小額貸款;實施易地搬遷改變生存發展環境;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農村生活條件;支持獲得農業生產、公共服務保險和農村低保、社會救助等,確保每個貧困戶至少享受一項幫扶政策措施。

要完成好「六個一」幫扶任務,即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村制定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發展起一項特色優勢種養業或鄉村旅遊等增收產業,實施好一批水、電、路和危房改造等基礎設施改善項目,解決一些教育、衛生、文化、信息和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

建設一個堅強有力的「村支」兩委班子,形成一套民主規范的鄉村治理機制。通過包村領導帶領工作隊駐村幫扶和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相結合,確保幫扶對象在規定時間內穩定脫貧。

(7)駐村幫扶的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駐村幹部產生原因

為了發展村級經濟,幫助村民擺脫貧困,我們一些地區縣、鎮領導和機關幹部主動與一些村結對幫扶, 在一些貧困村進行蹲點,即我們說的駐村,這樣的幹部我們也稱其為駐村幹部。

他們在村裡蹲點,開展調研,進行分析,收集村民困難, 主動與上級部門聯系,幫助村裡出點子,的確為村級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我們說一定要讓「駐村幹部」成為名副其實的「助村幹部」, 那樣,我們才會獲得群眾的信任,使駐村變得有意義。

⑧ 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主要職責包括:

一、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農村工作特別是扶貧開發的重大方針政策,幫助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扶貧措施。

二、協調落實「掛包幫」「轉走訪」工作,配合村「兩委」完成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和動態管理工作。

三、逐村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幫助制定村級脫貧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找准發展思路、制定脫貧措施、增加農民收入。

四、引導貧困村立足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和村級集體經濟。幫助協調解決貧困戶住房、就學、就醫等實際困難。參與扶貧項目的計劃編制、組織實施和檢查驗收,監督村「兩委」管好用好各類扶貧資金。

五、組織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等工作,提升貧困群眾能力素質,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六、堅持「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按照「強組織、興產業、富百姓、重實效」的思路,推進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雙推進」工作。協調解決各種矛盾糾紛,維護農民權益。監督村務公開、賬務公開,促進基層幹部依法辦事。

(8)駐村幫扶的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黨員幹部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群眾打成一片,是黨的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以全面推行扶貧開發工作到村到戶為契機,實行駐村工作隊(組)制度,是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的有效舉措。除此之外,駐村幫扶還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駐村幫扶是做好各項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保障。駐村幫扶是做好內源扶貧的重要手段。駐村幫扶為幫扶人員提高能力創造了機會。

駐村幫扶必須真正沉下去,而不能停留於蜻蜓點水的狀態。駐村幫扶人員不能反客為主。貧困人口是脫貧的主體。駐村幫扶人員的主要責任,是為激活貧困人口的發展潛力創造條件,為貧困人口將脫貧願望付諸實踐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指導。

駐村幫扶是扶貧開發的基本方式,政府扶貧需要採用,非政府組織扶貧也可以採用,從而使之在新一輪扶貧開發中發揮更大作用。

⑨ 駐村工作隊,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是什麼關系

1、由其工作職責可以得知其關系就是;幫扶單位裡面成立駐村工作隊,由工作隊的每一個成員負責具體對接幾乎貧困戶。

2、每個貧困村都有一個單位去幫扶,這個單位就是這個村的幫扶單位。

3、幫扶單位為了搞好幫扶工作,要成立一個幫扶工作隊,安排專人駐村開展工作,這個工作隊就是駐村工作隊。

4、每個貧困戶都有一個幫扶責任人,單位每個黨員幹部都要對接一戶或幾戶貧困戶去幫扶,這個幹部就是這戶貧困戶的幫扶責任人。

(9)駐村幫扶的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幫扶責任人工作職責:

1、每月不少於1次到聯系貧困戶開展幫扶工作(年度不少於12次),用亳州扶貧APP信息平台記載幫扶過程,認真填寫審核《扶貧手冊》。

2、按照「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結合貧困戶致貧原因,協助貧困戶制定戶脫貧幫扶規劃和個人脫貧幫扶措施,並幫助貧困戶政策落實到位,如未落實,要立即報告。

3、宣傳黨和國家各項扶貧政策,讓貧困戶政策知曉率達到100%。

4、幫助貧困戶實現一個「微心願」;幫助貧困戶家庭實現「五凈一規范」;按照貧困戶實際情況落實「愛心贈衣」。

5、主動配合幫扶滿意度調查,保證檢查期間手機暢通,對幫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幫扶措施與扶貧手冊信息一致,做到一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