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姓中的「於」與「余」有什麼區別
姓中的「於」與「余」的區別:起源不同、遷徙傳播不同、始祖不同
一、起源不同
1、於: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於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獲封於邘國(河南),後邘叔的子孫就以於為氏。
2、余:起源於姬姓,東周春秋時期秦國上卿由余之後。余字因古時讀音區別,故有多種不同的源流差異。余姓發源地據考起源於現陝西鳳翔一帶。
二、遷徙傳播不同
1、於:於姓最早期的繁衍播遷,是在今焦作沁陽北部一帶,這里是古邘國所在地,也是於姓的發祥地。 邘國滅亡後,於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境內,播遷也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
2、余:余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陝西鳳翔至咸陽一帶,春秋時的秦國,建都於雍(今陝西省鳳翔東南),佔有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南端,由余的後裔在春秋時應繁衍於這一帶。
三、始祖不同
1、於:邘叔。
2、余:姬由余。
❷ 我想要姓於的姓氏壁紙(圖片),最好高清一點的。
❸ 求一個姓氏頭像 麻煩大家了。姓氏是於 然後在下邊寫上 大概是因為我姓於所以在你生命中顯得那麼多餘。
可以用美圖秀秀自己做,有模板可以編輯文字,做好之後上傳頭像就行了
❹ 姓氏文字圖片 我姓於
❺ 於姓的介紹
於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一般認為於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1獲封於邘國(河南),後邘叔的子孫就以於為氏。2春秋戰國,邘叔有後裔遷山東郯城。魏晉南北朝時期,於姓真正走向全國。3歷史上於姓的重要人物有:漢朝宰相於定國;東漢末期道士於吉;三國時期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唐朝宰相於志寧;明朝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於謙和於慎行;清朝第一廉吏於成龍;民國書法家、政治家,教育家於右任;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於敏;4中國話劇代表人物於是之等。
❻ 百家姓氏大全唯美文藝壁紙張姓圖案
圖片:
(6)姓氏於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張姓大約有4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3%,為宋朝第三大姓。張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省。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兩省,大約占張姓總人口的27.7%,其次分布於四川、河北、陝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肅、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
明朝時期,張姓大約有5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蘇、浙江、江西三省,大約佔全國張姓人口的36%,江蘇省成為張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南方贛浙蘇、北部晉魯冀豫陝兩大塊張姓人口聚集地區。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張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占張姓總人口的27.5%,其次分布於江蘇、四川、安徽、遼寧、黑龍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
河南居住了張姓總人口的10.1%,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張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張姓區。全國形成了華北、西北和中原地區張姓人口聚集中心。
❼ 關於姓氏於的圖片,我姓於卻……
姓氏圖騰
❽ 姓氏唯美女生圖片大全
❾ 「於」這個姓氏有哪些歷史由來
邘叔,又名姬誕,乃周武王次子。武王滅商後,其被封於邘,建立邘國。此後,姬誕號稱邘叔,成為於姓的始祖。
於姓最早期的繁衍播遷,是在今焦作沁陽北部一帶,這里是古邘國所在地,也是於姓的發祥地。邘國滅亡後,於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境內,播遷也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
當代,於姓的人口已達到642萬,為全國第三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六省,大約占於姓總人口的71.9%,其次分布於江蘇、內蒙古,這兩省區又集中了9.1%的於姓人口。
山東為當代於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於姓總人口的21.8%,一千年來山東一直是於姓人群的居住中心。全國形成了以山東和遼寧為中心的二大於姓居住區域,於姓人口向四周輻射,逐漸減少,長江以北多於姓,長江以南少於姓。在近600年當中,於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的流動有很大的區別,流動方向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強勁的回遷,這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同時,黃河以北的於姓人群出現向東北地區的移民。
❿ 百家姓的於怎麼寫
1、百家姓的於的寫法:橫、橫、豎勾。
2、於的部首:二。五筆:GFK。
3、於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第82位,中國大陸漢族第28大姓(2015年中國人口普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