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立春是什麼意思 立春的詩句欣賞
立春,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
節氣由來
五搭燕子窩:給花樹戴燕子勝帛條
六種迎春花:
七春勝貼門窗:婦女剪春燕花鳥簪(或有專門買的春燕簪花鳥簪)用紅紙剪雞貼屋門
詩詞曲
《立春》·左河水
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立春》長卿
誰家二月煮新絲,一江黃鯽應不識。
明日倘或桃李曉,莫問老梅知不知。《詠柳》(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題望苑驛》(唐代)溫庭筠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景陽寒井人難到,長樂晨鍾鳥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樹名從此號相思。
分明十二樓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涼州詞》(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越調】天凈沙·春(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越調】天凈沙·春(當代)徐書信
青竿翠柳楊花,古槐幽徑誰家?
白絮明台駿馬。
燕飛檐下,東君亂撥輕紗。《漢宮春.立春》相城寒雨客 乙未馬年臘月二十六灣沚古鳩地
春已歸來,望麗人發髻,悠悠浮雲,何來風雨,莫非殘雪已盡。
年奉節春花,昨夢龍鳳到我家。
瑕有心魔不畏懼,已見黃牙破尖。
可喜熙風立門,要扶人沁柳,忙實無暇。
打花卻去繁徑,集的百笑。
滿身臘裝,問誰家去了新願?
最愛花開枝盞,悅在黃騰乙未。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一人心裡沒有計,三人肚裡唱本戲。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
人勤地不懶,秋後糧倉滿。
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船到不等客,季節不饒人。
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
增產措施千萬條,不誤農時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
行下春風望夏雨。
春寒夏悶多雨,秋冷冬干多風。
春寒雨颼颼,夏寒雨斷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正月十五雪打燈,清明時節雨紛紛。
諺語
現象
第一點我們需要首先明確農歷不是「陰歷」而是陰陽合歷。節氣是農歷的太陽歷
成分,是農歷用來標度太陽視運動的,就是一個回歸年。農歷中稱作:歲實。立春總在公歷2月4號左右。因為公歷屬於陽歷之一。但是因為公歷是平均太陽歷,所以只能是基本上和節氣日對應,前後有時會波動一兩日的。
立春節氣是按照農歷的定氣法則計算的,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計算,立春交節時刻時就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所以農歷節氣是完全吻合天象的(天體運行位置)。農歷二十四節氣過完一次,就是一個回歸年了。
但是農歷是陰陽合歷,農歷的一個月要符合朔望月(月相圓缺一次)平均歷年也要符合回歸年。所以農歷使用朔望月定歷月,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左右,為了讓歷月吻合月相。這是農歷中的朔望月成分。農歷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表示四季寒暑,是農歷的太陽歷成分。這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一個整體。
⑵ 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 。
大會徵文利用科學和技術的組合技術的自然現象,具體的想法一般都是先寫一個自然現象,是在某一個地方或沒有立足之地,簡單地說,看的自然現象,當然,在此期間,最好加寫作技巧使用比喻人都感興趣什麼的寫在自然現象的想像什麼會發生,然後是必要的,以分析在特定的自然現象的原因,然後解釋這個現象的本質,有一個品種的科學和技術知識的具體數字物理化學神秘的美描述大自然的神奇,要我給你寫
⑶ 立春的天氣特點
立春氣候特點:氣溫回升、陽氣上升、萬物蘇萌;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季是指候(約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
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3)立春已過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立春代表著歲始。
立春時「迎春」也是中華先民的一項重要活動。立春之日,民間有迎年、立春祭、打春等習俗。「打春」是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帶有典型的農耕特質。
立春日的這些習俗,體現了人們對春天、對農業的重視,也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生活和睦、經濟繁榮、吉祥安寧的嚮往和祈盼。
⑷ 立春的唯美句子
《漢宮春。立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是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卻笑東風從此,便熏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宋:辛棄疾
《立春》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 --宋:王鎡
《立春》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里知。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綉楣。 --唐:韋庄
⑸ 立春的美句
1、立春,在人們心裡,早已將冬天的寒冷化作春天的熱情。
2、立春又到了,忘記過去的一切不高興,一切磨難,在新舊交替的季節都化作塵埃,讓他隨風飄逝,立春到了,又一個嶄新的春天,嶄新的我。
3、冬去春來,雖寒風冰雪依舊不肯離去,可積雪已慢慢融化,水珠順著屋檐落下,在地上濺起一朵朵水花。昨日堆的雪人仍然挺拔,只是臉頰有汗水淌下。天空還是飄著片片雪花,但已不及昨日龐大。
4、當春天來到小河邊,小河也眨著眼開心地奔跑起來,饞得岸上可愛的小鴨子也迫不及待地撲通撲通跳入水中,好一幅「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美景啊!
5、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空氣中彌漫著春天的氣息。春天是一副美麗的畫卷,我愛你—春天。
6、立春,既是一個轉折,又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志。是的,既是轉折,為何不讓這個過程充實到無所遺憾?
7、春天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快樂的。我躺在軟綿綿的草地上望著藍藍的天空,看著飛翔的春燕,聽著優美的春之歌,我彷彿也成了春姑娘。
8、在這個交替的季節里,它伴隨著殘余未盡的冬寒,卻送來了春的氣息。
9、冬天剛剛過去,春姑娘就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了我們身邊,大自然的一切好像是約好似的,都換上了春裝。
10、「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農民伯伯們在准備春耕,你在准備什麼呢?
1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12、立春了,農民伯伯開始播種了,小朋友又要長高了,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生機勃勃的,也是我們努力學習的大好季節,撒下春的希望,收獲秋的碩果!
⑹ 立春的精美句子
1、立春了。似乎一瞬間,天改變了,從冬天滑到春天。正准備在寒冷的日子裡苦熬吶,冬居然真的要結束了?
2、立春是真實的。上天似乎就在今天轉了彎兒,往溫暖的方向開始急速行駛。是誰把握了這個方向盤,又是誰製造了這個日子為轉折點?天道有序,天道立春。
3、打春,春天打今個兒開始了。即是荒煙蔓草滄海橫流的境地,遇歲初新到,總有最美好真摯的期盼。
4、臘盡春來六九頭,冰寒雪冷不自由。爆竹聲中龍歸海,梅花香里蛇入樓。人生苦短須盡歡,歲月綿長莫言愁。一年最盼多豐稔,風調雨順好氣候。
5、小年的冬雪,大地覆蓋了白色。立春初晴的陽光,塗抹著金色和溫暖。風兒吹過,霧霾跑了,天空重又舒展了,藍藍的純凈。
6、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⑺ 描寫立春的唯美詩句
描寫立春的唯美詩句有杜甫的《立春》、於謙的《立春日感懷》、張栻的《立春偶成》等。
一、《立春》
作者:唐 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譯文:今日立春,我忽然想起開元、天寶年間那一段太平歲月。那時,東京洛陽和兩京長安正是鼎盛之時。每當立春,高門大戶把青絲韭黃盛在白玉盤里,經纖手互相饋送,以盡節日之興。
如今我流落異地,真不堪面對這眼前的巫峽寒江!昔日之盛和今日之衰,令我這杜陵遠客悲不自勝。天哪!究竟哪裡是我的歸宿安身之處?為了散淡旅愁,姑且叫兒子找紙來寫了這首詩。
二、《立春日感懷》
作者:明代 於謙
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譯文:一年年過去,白頭發不斷添新,戎馬匆匆里,又一個春天來臨。為了什麼事長久留我在邊塞?歲月太無情,年紀從來不饒人。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報祖國,想起尊親來便不禁雙淚直淋。孤獨的情懷激動得難以排遣,就湊個五辛盤,聊應新春節景。
三、《立春偶成》
作者:宋 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譯文:年終時候春回大地,冰霜漸漸減少,春天到來草木是最先知曉。只覺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機盎然,東風吹來水面綠波盪搖。
(7)立春已過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關於立春的諺語:
1、立春雨水到。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3、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4、一人心裡沒有計,三人肚裡唱本戲。
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6、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
7、人勤地不懶,秋後糧倉滿。
8、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9、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10、船到不等客,季節不饒人。
⑻ 關於立春的唯美句子
1、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中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2、今天立春了,六九頭一天,古語說:春打六九頭,沿河去看柳。當年的灞柳飛雪折枝贈別銷魂處,是依柳願望的橋,想來此時,灞上霧塵朦朧,或許,此景此情,需要憑借豐富的想像,或進往古人的腳步里尋去了。
3、立春在即,頭頂的陽光也大了許多。亮亮的,正脫去冬日的寒氣,它那身穿了整冬的衣服,怕是在以後的日子,也要長久地擱置起來,晾曬一年,等秋葉萎落,等大地上的生命沉睡過去,再重新穿起。如今,太陽漸大,風也小了又小,我分明覺得地里那些草的細小的頭顱,輕輕地冒了出來。新新的,嫩嫩的芽尖,帶了孩童的微笑,含了詩意的期待,純真又純凈地擦亮了眼睛。綠色的風景,正在多少生命的心頭,精描細畫成又一年的美麗圖景。